中国史学史参考书目供参考学习
中国史专业书籍

中国史专业书籍作为中国史专业的学生,学习和研究中国史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我们需要阅读一些优秀的中国史专业书籍。
下面我将为大家推荐几本经典的中国史专业书籍。
1. 《中国通史》这是一本由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写的通史教材。
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历史的主要事件、人物和文化,从远古时代一直到现代。
它以客观、全面的角度分析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发展,是中国史专业学生必备的教材之一。
2. 《中国古代史》这本书由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编写,是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该书从夏朝开始,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各个时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吕思勉先生以独到的见解和深入浅出的语言,使这本书成为中国史专业学生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参考书。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写的近现代史教材。
该书以较为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了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潮。
它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为中国史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这一时期历史的参考工具。
4. 《中国文化史》这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
该书以文化为线索,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它从古代的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等入手,详细讲解了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这本书不仅适合中国史专业的学生,也适合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5. 《新编中国通史》这是一本编纂了中国历史学界多位专家的巨著。
该书以新的视角和方法,对中国历史进行了重新解读。
它不仅对中国历史的主要事件进行了梳理,还对历史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这本书对中国史专业学生来说是一本必读之作。
这些书籍是中国史专业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资料。
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同时,这些书籍也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历史研究和分析的能力,为我们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参考书

六、参考书目:1、《邓小平文选》2、《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3、《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4、《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张模超、温锐等主编,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5、廖盖隆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6、吕连仁等编著:《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史》,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7、《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
8、石仲泉著《中共八大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9、罗平汉著《当代历史问题札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李文主编:《国史论丛》:《当代中国史研究》十年文选,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111、朱正著《1957年的夏季——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2、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七十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13、[英]罗克麦法夸尔著《文化大革命起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14、席宣、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1996年版15、金春明著《文化大革命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16、郑谦、韩钢《毛泽东之路——晚年岁月》,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版17、俞思念、于文俊等著《中国社会主义认识史》,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18、《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19、《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始末》宋连生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美)R.特里尔:《毛泽东传》,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文献: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20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998年版。
2、《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3、《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6~1988年版;4、《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1~1993年版;5、《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6~1999年版;6、《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2000~2003年版;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人民出版社2005、2006年版。
中国史学史参考书

中国史学史参考书1 朱杰勤著《中国古代史学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又收入朱杰勤著《史学理论》(《朱杰勤文集》第四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2 刘节著《中国史学史稿》(中州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3 仓修良魏得良著《中国古代史学史简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仓修良著《中国古代史学史》(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4 张孟伦著《中国史学史》(上、下)(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1986年出版)5 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6 高国抗编著《中国古代史学史概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5年出版)7白寿彝著《中国史学史》第一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白寿彝著《中国史学史》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8 施丁著《中国史学简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9 陶懋炳著《中国古代史学史略》(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出版)10 周春元编著《中国史学史》(贵州师大学报编辑部1989年出版)11 吴泽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上、下)(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出版)、吴泽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修订本(上、下)(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12 邹贤俊主编《中国古代史学史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13 魏文清编著《中国古代史学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14 胡逢祥张文建著《中国近代史学思潮与流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15 张家璠耿天勤庞祖喜主编《中国史学史简明教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16 曹靖国著《中国近代新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17 桂遵义著《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出版)国》18 宋衍申主编《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19 陈其泰著《中国近代史学的历程》(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20 高国抗杨燕起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史概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出版)21 马金科洪京陵编著《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22 王学典著《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23王学典著《历史主义思潮的历史命(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运》24 俞旦初著《爱国主义与中国近代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25 蒋俊著《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齐鲁书社1995年出版)26 张岂之主编《中国近代史学学术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出版)27 王树民著《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97年出版)28 吴怀祺著《中国史学思想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出版)、吴怀祺著《中国史学思想史》(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29 张书学著《中国现代史学思潮研(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究》30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出版)、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31瞿林东著《中国古代史学批评纵横》(中华书局1994年出版)32瞿林东著《中国简明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33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教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34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六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5谢保成主编《中国史学史》(三卷),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36谢保成著《中国史学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37[日]内藤湖南著,马彪译《中国史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38,杨翼骧讲授,姜胜利整理《杨翼骧中国史学史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39蒙文通著《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0金毓黻著《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41傅玉璋著《中国古代史学史》,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42李宗侗著《中国史学史》,中华书局2010年版43李小树著《中华史学三千年史》,中国物资出版社2010年版44杜维运著《中国史学史》(全三册),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45乔治忠著《中国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46姚薇元著《中国史学史概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47谢保成著《史学史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48谢保成著《民国史学述论稿》(1912—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49张越主编《中国史学史资料汇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50瞿林东著《中国史学史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51谢贵安著《中国史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52武少民著《百年清学研究九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史学史参考书目

《中国史学史》教学参考书目教材:1、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刘节:《中国史学史稿》3、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1册)4、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教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版。
6、张孟伦:《中国史学史》(第1、2、3册)7、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97年9月版。
8、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9月版。
9、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10、曹家齐《顿挫中的嬗变——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北苑出版社2000年。
11、周文玖,《史学史导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12、张越编,《史学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专著:新史学九十年,许冠三,岳麓书社,2003年。
新中国史学五十年,张剑平,学苑出版社,2003年。
马金科等:《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版。
二十世纪后半期史学主潮,王学典,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王学典,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巴勒克拉夫,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5、后现代与历史学,王晴佳、古伟瀛,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16、当代中国史学,顾颉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7、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周文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8、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罗志田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19、经史抉原,蒙文通,巴蜀书社,1995年。
20、近代中国史学十论,罗志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21、史通笺记,程千帆,中华书局,1980年。
22、文史通义新编,仓修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3、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美)汪荣祖,中华书局,1989年。
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

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目一、中国古代史1.《中国古代史纲要》(花寿辉著)该书是对中国古代史的综合性梳理和总结,对于考研学生来说,是一本必备的参考书。
作者以时间为主线,将历史事件、人物及其背后的社会背景进行系统性梳理,让读者能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2.《中国古代文化史》(黄仁宇著)该书以文化史的角度来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深入解析了中国古代社会、思想、艺术等方面的变迁和发展,对于考研学生来说,是开阔视野、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读物。
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顾颉刚著)该书以政治史的视角,深入剖析了中国历代政治制度的得失,并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进行了批判性评价。
通过阅读这本书,可以拓宽对中国古代政治的理解,提高对政治制度演变的把握能力。
二、世界史1.《人类简史》(尤瓦尔·赫拉利著)该书以全球历史的维度,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行了概括和解读。
作者用鲜活有趣的语言,阐述了人类的进化、农业革命、科技发展等重要事件,引发读者对世界历史的思考。
2.《世界通史(上、下)》(吕思勉著)该书是一部经典的世界史读物,通过对世界历史的系统性梳理,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纳入到一个整体框架中。
从古代文明的兴起到现代社会的演进,都得到了详实的叙述。
3.《国家简史》(埃里克·霍布斯鲍姆著)该书是一部精简的世界史读物,通过扼要的篇幅,对各个国家的历史进行了概括和解读。
这本书对于考研学生来说,是掌握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个综合性参考书。
三、历史学理论与方法1.《世界史的观念》(吕思勉著)该书是一本经典的历史学理论著作,作者通过对历史学的思考和反思,提出了“历史观念”的概念,强调历史研究的价值和方法。
2.《历史学方法论》(刘翔著)该书系统介绍了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历史事实的判断和解释等方面,对于考研学生来说,是提升历史研究水平的必读之作。
3.《历史学导论》(杨启中著)该书是对历史学发展演变历程的综合性阐述,通过对历史学的起源、发展和方法论进行梳理,帮助读者理解历史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框架。
学习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目

学习中国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目1.《中国通史》范文澜主编、蔡美彪续编,人民出版社1994出版。
该书是在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的基础上修订、扩充而成的。
1940年,范文澜在延安担任马列学院历史研究所主任时开始撰写《中国通史简编》。
1941至1942年,该书上册(上古到五代)、中册(宋辽至清中叶)先后出版。
这是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地叙述中国通史的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范文澜集中主要精力对该书进行增订重写,将旧本上册修订扩充为三编四册,共约110万字,比旧本扩大了4倍。
至1965年,前四册陆续出版。
这部著作凝聚着范文澜二十多年的心血,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该书前四册出版后,范文澜曾计划再做进一步的修订。
不幸,1969年因病逝世。
为了完成范文澜未竟之业,由近代史研究员蔡美彪主持与所内外有关学者专家合作,开始编著第五册(隋唐)至第十册这后六册,从1978年开始出版,连同范文澜所著前四册,一起定名《中国通史》。
至1991年,十卷本的《通史》全部完成,于1994年10月由人民出版社全部出齐.2.《中国通史》(12卷)白寿彝任总主编,从1989年至1999年陆续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1400余万字,聘请了一大批国内学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历时十年完成,被誉为本世纪《中国通史》的压轴之作。
成为建国五十年来部头最大、水平最高的一部通史著述,该书在历史理论和编撰方法方面也多有创获。
第一卷为导论,白寿彝先生主编,并亲自撰写了第一章:统一的多民族的历史。
第二卷:远古时代,苏秉琦主编;第三卷:上古时代(上、下)徐喜辰、斯维至、杨昭主编;第四卷: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下),白寿彝、高敏、安作璋、廖德清、施丁主编;第五卷:中古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上、下),何兹全、黎虎主编;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上、下),史念海、陈光崇主编;第七卷:中古时期·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下),陈振主编;第八卷:中古时期·元时期(上、下),陈得芝主编;第九卷:中古时期·明时期(上、下),王毓铨主编;第九卷:中古时期·清时期(上、下),周远廉、孙文良主编;第十一卷:近代前编(1840-1919)(上、下),龚书铎主编;第十二卷:近代后编(1919-1949),王桧林、郭大钧、鲁振祥主编。
书单中国古代史入门参考书目

书单中国古代史入门参考书目编者按:本期推送邀请了本院董粉和老师、周扬波老师,为大家带来中国古代史的推荐阅读书目。
先秦至魏晋推荐人:董粉和苏州科技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管理学院历史系副教授。
30余年来一直从事中国古代史、科技史、民族史的教学与研究,现为苏州科技史学会理事。
(一)史料:1.(春秋)左丘明撰,杨伯峻注:《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2016年版。
2.(汉)刘向撰,范祥雍笺证:《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版。
3.(汉)司马迁:《史记》(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中华书局2014年版。
4.(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5.(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
6.(晋)陈寿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中华书局1971年版。
7.(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8.(北齐)魏收:《魏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中华书局2017年版。
9.(梁)沈约:《宋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中华书局2018年版。
10.(梁)萧子显:《南齐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中华书局2017年版。
11.(唐)姚思廉:《梁书》(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中华书局2020年版。
12.(唐)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2年版。
13.(唐)令狐德棻:《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
14.(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15.(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
16.(南朝·宋)刘义庆撰,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
17.(宋)司马光等编著,(元)胡三省注:《资治通鉴》,中华书局2011年版。
(二)今人著作:18.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19.邓之诚:《中华两千年史》,中华书局2019年版。
20.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21.郭沫若:《中国史稿》,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考研历史参考书

考研历史参考书一、中国古代史1.《中国古代史纲要》:该书是中国古代史的入门教材,系统概括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适用。
2.《中国历史通鉴》:这是一部内容极为丰富的综合性史书,涵盖了从远古时期到明代的中国历史,是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参考书。
3.《中国历代政权得失述评》:该书通过对历代政权的得失进行述评,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历史中政权更迭的原因和影响是理解中国古代政治演变的重要书籍。
二、中国近代史1.《中国近代史要》: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入门教材,该书系统介绍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和社会变革,对于考生理解近代史的重要性有很大帮助。
2.《晚清世界秩序与中国变局》:该书以晚清时期为背景,系统分析了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关系,帮助读者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国际背景和中国社会的变革。
3.《中国近代史纲要与研究方法》:该书除了对中国近代史进行概述外,还介绍了一些研究方法和文献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进行历史研究和写作。
三、世界史1.《世界通史》,这是一本全面介绍世界历史的教材,涵盖了从人类起源到现代社会的各个时期和地区,对于了解世界历史的发展和演变有很大帮助。
2.《世界历史中的中国》:该书从中国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帮助读者理解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相互影响。
3.《世界历史的视角》:该书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不同文明和国家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贡献,帮助读者建立全球历史意识和视野。
四、历史研究方法1.《历史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该书介绍了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论文写作的技巧,对于考生进行历史研究和写作具有指导作用。
2.《历史学概论》:该书系统介绍了历史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历史学料的内涵和发展。
3.《史学理论》:该书从理论层面对史学进行了深入探讨,帮助读者理解史学的本质和研究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中国史学史》教学参考书目
教材:
1、金毓黻:《中国史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刘节:《中国史学史稿》
3、白寿彝:《中国史学史》(第1册)
4、白寿彝主编:《中国史学史教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5、尹达主编:《中国史学发展史》,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7月版。
6、张孟伦:《中国史学史》(第1、2、3册)
7、王树民:《中国史学史纲要》,中华书局,1997年9月版。
8、瞿林东:《中国史学史纲》,北京出版社,1999年9月版。
9、吴怀祺:《中国史学思想史》,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版。
10、曹家齐《顿挫中的嬗变——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北苑出版社2000年。
11、周文玖,《史学史导论》(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12、张越编,《史学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专著:
新史学九十年,许冠三,岳麓书社,2003年。
新中国史学五十年,张剑平,学苑出版社,2003年。
马金科等:《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版。
二十世纪后半期史学主潮,王学典,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
13、20世纪中国史学评论,王学典,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巴勒克拉夫,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15、后现代与历史学,王晴佳、古伟瀛,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年。
16、当代中国史学,顾颉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7、中国史学史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周文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18、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罗志田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年。
19、经史抉原,蒙文通,巴蜀书社,1995年。
20、近代中国史学十论,罗志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21、史通笺记,程千帆,中华书局,1980年。
22、文史通义新编,仓修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23、史传通说——中西史学之比较,(美)汪荣祖,中华书局,1989年。
24、中国史学上之正统论,饶宗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25、汉唐间史学的发展,胡宝国,商务印书馆,2003年。
26、文心雕龙今译,周振甫,中华书局,1986年。
27、马金科等:《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叙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版。
28、蒋俊:《中国史学近代化进程》,齐鲁书社,1995年9月版。
29、史学史研究室编:《新史学五大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6年6月版。
30、杨翼骧:《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共3册),南开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31、邹贤俊等编:《中国古代史学理论——要录》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3月版。
32、乔治忠等编:《中国史学史研究述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版。
33、瞿林东编,《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4、瞿林东,《中国史学的理论与遗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5、钱穆,《中国史学名著》(素书楼文教基金会,2001再版)
36、吕思勉,《吕着史学与史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