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课件

起源与发展
起源
魔幻现实主义起源于拉丁美洲,尤其 是墨西哥,受到印第安文化和欧洲文 学的影响。
发展
魔幻现实主义在20世纪中叶开始流行 ,逐渐成为拉丁美洲文学的重要流派 ,并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魔幻现实主义》PPT课件
目录
• 魔幻现实主义简介 •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风格 • 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分析 • 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与启示 • 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
01
魔幻现实主义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流派, 将现实与奇幻、梦境、神秘等元 素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超 现实氛围。
特点
起步阶段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坛开始接触到魔幻现实主义,一些作家开始 尝试将这种文学风格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
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魔幻现实主义在中国得 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许多作家开始深入探索这一文学风格。
成熟阶段
进入21世纪,中国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逐渐走向成熟,出现了许多优秀 的作品,成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品将个体的命运与社会的 变迁紧密结合,通过描绘霍 乱时期的背景,展现了生活 的苦难和社会的动荡。
人物塑造
作者通过对主要人物的深入 刻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 多样,使读者对生活和爱情 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爱丽儿》
异化主题
作品中的主人公们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着 现代社会的异化,他们生活在一种孤独和疏离的状态中。04来自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与启示
对世界文学的影响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打破了传统文学的界限,为世界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的形成
(一)、拉丁美洲的客观社会背景
1.16世纪起沦为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地。 2.18世纪大部分地区爆发独立战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20世纪初,民族独立运动高潮的到来,拉丁 美洲人民日益觉醒。
许多流亡在欧美各国的拉丁美洲作家也意识 到自己的历史使命,运用魔幻现实主义表现 手法创作一系列优秀作品,从而出现了拉丁 美洲文学空前繁荣的景象
2、在拉丁美洲,第一个引用这个术语的作家
是委内瑞拉当代著名文学家乌斯拉尔· 彼特里, 1948年,他在《委内瑞拉的文学与人》中说: “在故事情节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并给人以深 刻印象的东西,就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神秘 看法。对现实或者是富有诗意的猜测,或者 是富有诗意的否定,在没有找到更确切的表 达方式之前,姑且称之为魔幻现实主义。”
(二)、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
古代印第安文化
玛雅、阿兹台克和印加三大文化
原始部落图腾崇拜式的生活模式 殖民者带来的西方科学文明的现代化生活 几乎所有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都 出现过鬼怪、巫术、神奇人物和超自然现象, 都带有印第安神话传说和土著传统观念的奇 异、神秘、、怪诞的色彩。
(三)、欧洲文学和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众多流派的影响
小说描写了海地黑人英雄马康达尔领导人民
发动武装起义失败和他英勇牺牲的全过程。
马康达尔会变形,能长出翅膀飞翔,在被处
以火刑、化为灰烬之后仍能永生不灭,在烈 火中自由的飞翔、升腾,然后神不知鬼不觉 的回到这个世界。
文学传统上看,受西班牙和法国文学的影 响较大。 塞万提斯《堂· 吉诃德》
拉伯雷《巨人传》
创作手法上看,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众 多流派的表现方法。
卡夫卡的表现主义 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 艾瑞特的象征主义 《磁石》
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是本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
它不是文学集团的产物,而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共同倾向,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限于拉美地区。
这一流派的作家,执意于把现实投放到虚幻的环境和气氛中,给以客观,详尽的描绘,使现实披上一层光怪陆离的魔幻的外衣,既在作品中坚持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原则,又在创作方法上运用欧美现代派的手法,插入许多神奇,怪诞的幻景,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似真非真、似假非假、虚虚实实、真假难辨的风格。
这种把现实与幻景溶为一体的创作方法,拉丁美洲的评论家称它为“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一词,首先出现于绘画界。
一九二五年,德国文艺批评家弗朗茨·罗在研究后期表现派绘画时,写了一部理论专著,题为《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与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其本意是说,魔幻现实主义是表现主义的一种。
后来,西班牙马德里的《西方》杂志译载了这本书,于是“魔幻现实主义”这个术语就被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语文艺界所广泛运用,人们借它用来称呼本世纪中期在拉丁美洲文坛上涌现出来的文学新流派。
魔幻现实主义的形成有一个过程。
欧洲超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和启迪,是促使拉美文坛形成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三十年代,魔幻现实主义同先锋派文学的各种现代主义思潮的界限还不甚分明,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各种因素皆有,在内容上还经历本地主义,世界主义等阶段。
五十年代,胡安·鲁尔福的小说《佩德罗·帕拉莫》问世,为魔幻现实主义竖起一面大旗,后起之秀风起云涌。
六七十年代以来,拉美的小说家在艺术上作出新的探索。
近年来,拉丁美洲的评论界认为,魔幻现实主义已成为当代拉美文学小说创作的主要潮流。
属于这一流派的著名作家和作品有:危地马拉作家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的小说《总统先生》(1946),墨西哥的作家胡安,鲁尔福的小说《佩德罗·帕拉莫》(1955),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一百年孤独》(1967),秘鲁作家马利奥·略萨的小说《城市与狗》(1962),等等。
魔幻现实主义

二、加西亚· 马尔克斯
哥伦比亚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也是拉丁美洲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百年孤独》在1967 年出版后,立即轰动拉美文坛,被誉为“拉 丁美洲的《堂吉诃德》”,“在拉丁美洲引起 了一场文学地震”。是“继塞万提斯的《堂" 吉诃德》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聂鲁 达语)。它标志着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进入了 鼎盛时期。
(2)艺术特征
首先,用魔幻的手法反映社会现实。
魔幻与现实的关系。
其次,使用现实、象征、暗示、夸张、荒诞
手法,采用时空错置、交叉独白的结构。
(3)代表作家
委内瑞拉的乌斯拉尔· 彼特里、危地马拉 的米格尔· 安赫尔· 阿斯图里亚斯、古巴的阿莱 霍· 卡彭铁尔、墨西哥的胡安· 鲁尔福、哥伦比 亚的加西亚· 马尔克斯
早在1928年,乌斯拉尔· 彼特里发表的著名的
短篇小说《雨》,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最早的 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从而开创了魔幻现实 主义的先河。
卡彭铁尔对于魔幻现实主义的最大贡献是提
出了“神奇现实”这一著名理论。他在《这 个世界的王国》的序言中全面阐明了“神奇 现实”的理论含义。
(4)定义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拉丁美洲最重要的 文学流派,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形成于50年代, 6、70年代达到了它的鼎盛阶段。它根植于民族文 化传统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欧美现化主义的表现手 法。“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在现实生活的 叙述与描写中,引入大量超自然的因素,奇迹、幻 觉、梦境甚至鬼魂形象经常出现于情节中,时序关 系被打乱,场面常带有象征色彩,带有鲜明的民族 和地域色彩。代表作家及作品有哥伦比亚的马尔克 斯(1928- )的《百年孤独》,墨西哥的鲁尔弗(1918)的《佩德罗· 帕拉莫》,危地马拉的阿斯图里亚斯 (1899-1974)的《玉米人》、《总统先生》,• 巴的 古 卡彭铁尔(1904-1980)的《这个世界的王国》等。
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

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后在拉丁美洲兴盛起来的一种文学流派。
它不是文学集团的产物,而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共同倾向,主要表现在小说领域,限于拉美地区。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拉丁美洲所特有的文学样式,具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而独特的基本特征:(1)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生活。
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笔下,拉丁美洲的社会现实与传统现实主义定义中的“现实”,有着根本的区别。
魔幻现实主义中所表现的是一种拉丁美洲充满这个光怪陆离、虚幻恍惚的现实,也就是卡彭铁尔所说的“神奇现实”。
在这种现实中,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觉和真实相混,神话和现实并存。
在所有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这种令人不可思议的“神奇现实”比比皆是,这一点,正是魔幻现实主义的重要标志。
(2)魔幻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
这里,最根本的核心是“真实”二字,所有魔幻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都以此作为基本立足点。
不管作品采用什么样的“魔幻”“神奇”手段,它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反映和揭露拉丁美洲黑暗如磐的现实。
(3)“魔幻”表现手法的成功运用。
魔幻现实主义和传统现实主义小说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表现手法的“魔幻”性,这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又一显著特征。
①这种“魔幻”性带有浓厚的拉丁美洲本土色彩所谓本土色彩,是指拉丁美洲土著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
比如在委内瑞拉作家彼特里的小说《雨》中,久旱不雨的干裂田地里,突然出现一个小男孩。
当瓢泼大雨沛然而至时,小男孩却又神秘地不见了。
这种表现手法明显来自于古代印第安人对于雨神恰克的祭祀和崇拜。
②这种“魔幻”性还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诸多表现手法的影响由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受教育和生活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对于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等西方现代主义手法,采取兼收并蓄的积极态度,并在他们的作品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迹。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象征,象征手法是象征主义乃至整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也是魔幻现实主义里使用得最多、得心应手的表现方法。
魔幻现实主义名词解释

魔幻现实主义名词解释魔幻现实主义(Magic Realism)是一种文学和艺术的风格,其特点是在现实的背景下加入一些超自然、神秘或非现实的元素,使故事或作品呈现出一种既真实又奇幻的感觉。
魔幻现实主义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的拉丁美洲文学,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家是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魔幻现实主义作品尝试通过将平凡的现实与幻想巧妙结合,展示出人性的奇特和复杂的一面,以及生活中的生死、爱情、欲望、痛苦等世俗的主题。
魔幻现实主义的特点之一是将非现实和神秘元素与现实世界平行地存在。
在这种文学和艺术风格中,奇幻的事件和现实的情节相互交叉,人物和读者难以分辨真实与虚构的界限。
这种双重性和模糊性给作品赋予了一种神秘和夸张的氛围,让读者可以体验到真实和超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魔幻现实主义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对细节和图像的精细刻画。
作家会以精细的笔触描绘人物形象、环境背景和情节发展,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品中的真实感和情感张力。
同时,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离奇古怪的情节和形象,如变身、乌龟说话、死者复活等,这些元素进一步增加了作品的戏剧效果和独特性。
魔幻现实主义还具有对历史、社会和政治问题的关注。
通过对现实和非现实交织的叙事手法,作家可以在表面之下探讨一些社会问题,如欧洲殖民主义对拉丁美洲社会的影响、政治权力的腐败和压迫等。
通过对现实与幻想的交错运用,作品可以传递出一种反抗、探索和启示的精神,使读者对社会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和认识。
总的来说,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将现实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文学和艺术风格。
通过模糊现实与虚构的边界、精细刻画细节和图像,以及探索社会问题等手法,魔幻现实主义作品不仅能给读者带来奇妙和震撼的阅读体验,还能激发人们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的思考与反思。
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

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之一。
他以其深邃而独特的写作风格,将魔幻与现实相结合,打造了一系列令人惊叹的文学作品。
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不仅仅是一种文学风格,更是一种对现实的独到洞察与思考。
本文将围绕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进行讨论。
一、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特点魔幻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派别,其特点是将魔幻元素融入到现实故事之中,让读者在虚幻与真实之间产生错位感。
马尔克斯熟练地运用这种写作手法,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神秘、滑稽和荒诞的情节。
他将夸张的情节与真实的场景相结合,使得读者在带着疑惑的情绪中陷入故事之中。
二、马尔克斯作品中的魔幻现实主义元素在马尔克斯的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以下魔幻现实主义元素:1. 人物:马尔克斯的小说中经常出现富有奇特特质的人物,他们拥有神奇的能力或者具有超凡的智慧。
这些人物在现实世界中几乎是不可能存在的,但在他的作品中却栩栩如生。
2. 时间:马尔克斯常常通过时间的错位与流逝来创造出奇幻的氛围。
他巧妙地运用回溯与预言的手法,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相互穿插,使故事更具层次感。
3. 场景:马尔克斯的作品中常常描绘出一个奇幻的场景,如飞鱼般的黄蝶、隅角病院等。
这些场景不仅仅是为了增加小说的神秘感,更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隐喻。
三、马尔克斯魔幻现实主义的思想内涵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并不是简单的奇幻故事,它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首先,马尔克斯的作品对权力和社会问题有着深入的反思。
他将权力者描绘成虚无缥缈的形象,暗示了权力的虚幻性。
他同时也关注社会中边缘群体的生存状态,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歧视。
其次,马尔克斯的作品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
通过奇特的人物形象和扭曲的情节,他呈现了人性的多面性,使读者反思角色背后真实的动机与情感。
最后,马尔克斯的作品强调了爱与生命的力量。
他以浪漫主义的视角描绘了爱情的伟大,同时通过对死亡的思考,强调了生命的珍贵与意义。
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
一、概况
拉丁美洲特有的一个文学流派。这个流
派的作家,以写小说见长。
首先提出是在1925年德国文艺批评家弗
朗茨· 罗论绘画的专著《魔幻现实主义, 后期表现派与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 第一个在西班牙语拉丁美洲文学中使用 “魔幻现实主义”这个术语的是[委内瑞 拉]乌斯拉尔· 彼特里在《委内瑞拉的人与 文学》(1948)中称正在兴起的文学流 派为魔幻现实主义
5、[哥伦比亚] 加布
列尔· 加西亚· 马尔克 斯 《百年孤独》 6、[阿根廷]博尔赫 斯 《交叉小径的花 园》
四、加西亚· 马尔克斯与《百年 孤独》
(一)生平与创作
(1928-)
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
奖。
(二)《百年孤独》评析
1、基本情节 马贡多 布恩地亚家族七代人
三、代表作家、作品
1、[委内瑞拉]彼特里 短篇小说《雨》(1928)被认为是魔幻
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之作。
3、[危地马拉]阿斯图里亚斯 《总统先
生》《玉米人》 魔幻现实主义中第一个 获诺贝尔文学奖(1967)的作家。 4、[墨西哥]鲁尔福 中篇小说《佩德 罗· 帕拉莫》(1955)宣告了魔幻现实主 义流派的正式形成。
而不失其真”的艺术原则。 (2)大量运用了拉美、印第安、阿拉伯、西方 神话传说,将各种神话典故、民间传说中奇幻 怪诞的成分,巧妙地穿插在作品中,加强了作 品的奇特神秘气氛。 (3)广泛采用了象征手法和西方现代派技巧。
“许多年之后,面对
行刑队,奥雷良 诺· 布恩地亚上校将 会回想,他父亲带他 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 远的下午。”
魔幻现实主义酝酿于20年代,发端于30
年代,形成于40、50年代,鲁尔福的 《佩德罗· 帕拉莫》一下使地方性的拉美 文学成为世界文坛的壮举,震惊了世界, 被称为“爆炸文学”。 60、70年代进入 高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历史背景与作家经历对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影响
摘要:魔幻现实主义是在二十世纪中期首先出现,而后影响到世界范围内作家创作的一种文学流派,对世界文坛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对中国寻根文学流派的影响尤为深远。
其中魔幻现实指的是“试图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其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
”即可以概括为在作品中加入了魔幻的元素,通过这种方式来集中表现现实,本质仍然为现实。
本文中讨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着重强调了魔幻现实主义与后现代派中的荒诞主义,超现实主义的区别,然后介绍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并简单介绍了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一大批杰出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随后对本文探讨的核心,历史背景与作家个人经历对于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的影响,次内容分为两个部分,先集中讨论了拉美与中国整体的环境对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影响,然后选取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三部作品以及莫言的《红高粱》《檀香刑》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历史背景与作家个人经历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创作。
关键词:魔幻现实主义马尔克斯魔幻因素百年孤独莫言
本篇文章讨论的是针对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背景即个人经历对其创作作品的影响。
因此在讨论问题之前需要对什么是魔幻现实主义和有哪些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作品有必要了解。
魔幻现实主义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作品
谈到现实主义,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而魔幻现实主义的受众相比之下就要少一些。
魔幻现实主义不像现实主义,从古至今一直被作家无意识地不断的使用,而是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盛行起来的文学流派,不同于传统的文学集团,他是一种群体性的倾向,是拉美作家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结合个人经历创作出的,主要集中在小说领域。
魔幻现实主义被提出后引发了剧烈的反响,后渐渐演变为一种跨越地域与时代的文学流派,并多次获得了诺奖等奖项,因此不可否认的一点是魔幻现实主义在文坛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魔幻现实主义一词最早是由德国文艺评论家弗朗茨·罗发表的一本评论后期表现派绘画的专著《魔幻现实主义,后期表现派,当前欧洲绘画的若干问题》中提到的,他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是表现主义的一种。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区分魔幻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荒诞派。
魔幻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较好区分,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中加入了魔幻的元素来反映现实。
而魔幻现实主义和超现代主义的区别可以用安徒生·因佩特的话来解释“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作者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成现实来表现。
”阿伯利纳尔曾说到“当人类试图模仿行走时,他创造了与腿并不相像的轮子”,即超现实主义中的现实指的应是自然而非现实主义中的现实,这一点与魔幻现实主义有很大区别。
而荒诞派则是利用有原因与结果的悖逆,愿
望与现实的分裂,目的与方法的脱节,现象与本质的对立,人与自然的冲突,个体与类别的隔膜等等所产生的的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变的非理性现实,目的是为了反理性和反传统。
魔幻现实主义则是用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夸张的手法,对现实生活进行“特殊表现”,把现实变成一种“神奇现实”。
魔幻只是一种手法,反映现实才是根本目的。
谈到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介绍。
1.早期。
在1930年,危地马拉作家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发表的《危地马拉的传说》被誉为魔幻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这本书的出版象征着拉美作家们开始关注反省本大陆的传统意识与历史文化本源。
2.中期。
二十五六十年代,是魔幻现实主义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
大批优秀的作家作品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如胡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巴拉莫》,阿斯图里亚斯的《玉米人》、以及最为著名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和他的“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的作品《百年孤独》等等。
3.后期。
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魔幻现实主义已渐渐趋于成熟且影响世界范围内的一大批作家。
而中国作家受其影响尤为明显,以寻根文学的提出为标志,中国开始出现了韩少功的《归去来》、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尘埃落定》、扎西达娃的《西藏,系在皮绳扣上的魂》和《西藏隐秘的岁月》以及莫言和他的一系列作品等一大批公认的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的优秀的作家作品。
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对作品的影响
先从魔幻现实主义的起源看起,魔幻现实主义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拉丁美洲是有其必然性的。
一方面,拉丁美洲环境优美资源丰富而经济政治始终处于落后的状态,人民生活困苦,处于在外国侵略与本土专政的压迫下,外忧内患。
随着一大批拉美作家游历或流亡在欧美诸国,对比拉丁美洲与欧美的状况,他们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民族精神开始觉醒。
他们意识到了阻碍拉美发展的正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本土独裁政治,落后的制度与愚昧迷信的思想,于是希望用笔来揭露现实,激发人民意识的觉醒。
另外一方面,拉丁美洲充斥着瑰丽壮美的神话传说。
拉丁美洲这片土地上曾出现过辉煌灿烂的古代印第安文化,十五世纪的玛雅、阿兹台克和印加三大文化。
同时拉美的人口组成十分负责复杂,土著印第安人、欧洲移民,与殖民而来的非洲黑人。
而且还有欧美殖民者们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工具与本地残留着的宗教迷信的封建生活甚至是原始部落图腾崇拜式的生活方式的冲撞。
这些迥然不同的观念在拉丁美洲同时和谐地存在着,并且深刻影响着本土作家的观念与写作方式,而这也恰好符合拉美作家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即创作出属于拉美自己的文化流派。
因此,从魔幻现实主义的起源来看,其中的魔幻元素是作家们在本土文化影响下的产物,而第一要义一定是揭露拉美本地现状,将人民从封建的思想中唤醒,因此魔幻现实主义的本质是在于现实因素的。
讨论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起源后,可以对为什么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创作也如此繁荣进行探究。
西安曾经召开过关于讨论魔幻现实主义与马尔克斯的讨论会,会议讨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起源发展与特点等。
而中国也与拉丁美洲有相似的历史背景,文化悠久而深厚,乡村与偏远地区仍保留着一种迷信封建的状态,瑰丽而又壮美的自然环境与人的抗争,遭受到帝国主义的入侵而又奋起反抗,人民的意识从愚昧无知逐渐走向觉醒。
而中国人本质里是有魔幻现实主义所需要的丰富的想象力,最简单的从四大名著中飞天遁地,七星续命,太虚幻境,风月宝鉴还有魏晋志怪,唐传奇,聊斋志异中一个个奇异瑰丽的故事,都体现了这一
点。
至于对现实的反省意识,更是不用赘述了。
同时在与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有共通性的前提下,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发展演变出自己的特色而不是一味的模仿。
如莫言的作品成功之处恰恰在于他把控住了生活的根基,描写中国北方小镇高密乡的农村底层,结合他对民间文化的沉醉,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挖掘人性,探索民族文化内涵,寻求民族文化身份的认同。
而这些与伤痕累累的中国近代发展经历与莫言本人当过兵,见识丰富,土生土长的经历都是分不开的。
结合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考察
谈到魔幻现实主义,有一座丰碑般的著作肯定是不能绕开不谈的,即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马尔克斯用他充满魔力的笔描绘了布恩迪亚家族的逐渐衰落,作品中充满着神话传说等各种神秘的因素,运用想象力把现实与魔幻糅合在一起,构造了一个奇妙瑰丽的世界。
在这本作品中时间观是无秩序的甚至是颠倒的,从第一句话就包括了未来现在过去三个时间点统一在一起,如果不细细品味甚至很难读得懂。
而小说的叙事手法与回环式的宿命感也是空前新奇的,可以说这部作品达到了魔幻现实因素的完美统一,很难剥离开来去谈论两部分谁更重要或者占的比重更重。
再把目光放到一些马尔克斯没这么著名的小说上,如格外注重肆意展现想象力的《梦中的欢快葬礼和十二个异乡故事》小说集与主要在于记录历史现实的《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书一中的十二个故事源于作家的梦见的一次欢快的葬礼,在梦中他与人生中最好的朋友欢聚,开心得甚至忘了那是自己的葬礼。
于是当他醒来后决定写一些他在欧洲游历时与朋友们的故事,本书中有的是作家一贯写作的故事感与魔幻元素,不过相比之下稍稍在现实方面显得没有过多的着墨,甚至有一些可以说类似“斗技”的存在,如灯光似水。
书二则是取材于他外祖父的经历与自己在巴兰卡斯市的奇妙经历写成,本书致力于为战争中的“上校”这样的人物发声,魔幻的元素则稍稍显得有些不足,因此某些评论家甚至认为这本书并不属于魔幻现实主义的范畴。
因此可以看出,作家本人的经历与历史背景对作品是有极大的影响的。
再从莫言的角度看,不论是描写高密地区20世纪30年代的土匪,地主,鬼子的作品《红高粱》还是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溪出逃,袁世凯镇压起义为背景的小说《檀香刑》,都有着作者浓浓的个人特色与时代背景。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魔幻现实主义思潮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与中国与拉美类似的遭遇,渴望倾诉描绘的中国与拉美作家们的意识觉醒是分不开的。
结语
本文着重分析了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起源发展与中国魔幻现实
主义思潮的出现,就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作品中时代背景与作家个人经历对其的影响做了简要的概述讨论,认为中国的魔幻现实主义思潮出现有其特定的趋势,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而同一位作家自己的作品之间也都受到了该时期其个人经历的影响,得出结论,时代背景与作家个人经历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作品。
参考文献:
《回归本源—加西亚·马尔克斯传》
达索·萨尔迪瓦尔哥伦比亚著卞双成、胡真才译外国文学出版社
《我与加西亚马尔克斯》莫言等著邱华栋选编华文出版社
《安第斯山上的神鹰—诺贝尔文学奖与魔幻现实主义》
段若川著武汉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