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须知通用版

合集下载

防火安全知识内容

防火安全知识内容

防火安全知识内容关于防火安全知识内容一、基本知识1、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有可燃物、有助燃物、有着火源。

2、常见的火源有:明火、高温物体、火星、电火花、强光等。

3、生活中的因素引起的火灾主要包括:用火不慎、用电不慎、用油、用气不慎、吸烟不慎、玩火、燃放烟花爆竹等。

4、家庭易燃物品有:木制家具、被褥窗帘、衣物、沙发、书籍、煤气罐等。

二、学校及公共场所防火1、禁止携带烟花爆竹和火柴等易燃易爆物品进校。

2、实验用的易燃易爆物品要有专门库房存放,随用随领,不要在现场存放。

3、注意经常检查电器设备的安装使用情况,用完后要切断电源。

4、不带火种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如汽油、洒精等)去公共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山林防火1、教师和家长带孩子外出野游、打猎、放牧、采药时不要带火种进山,更不准在山林地区吸烟。

四、家庭防火1、安全使用炉火(1)烟囱要远离电线、顶棚、木墙壁和木门、木窗等,至少相隔0.2米以上。

(2)炉体周围应有防护或离开可燃物0.5米以上。

(3)清除炉灰、炉渣时不要乱倒,不可接触可燃物,最好要有固定的安全地方。

(4)生火时千万不要用汽油、柴油和洒精等引火。

2、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1)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或仓库、礼堂等公共场所内,以防漏气失火。

(2)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用毕切记关阀门、开关,阀门坏了要及时更换。

(3)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不可远离,随时注意调节火头的大小,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焰,引起跑气。

(4)液化气罐要直立摆放,不能倒放,更不能用火烤。

(5)如发现有气漏出,应立即采取措施:打开门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风换气,然后查找漏气部位。

五、灭火基本知识1、隔离法:这是一种消除可燃物的方法。

2、窒息法:关闭门窗,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4、对轻微的火情紧急应付措施:(1)水是最常用的,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消防安全知识的六防

消防安全知识的六防

消防安全知识的六防消防安全知识-六防第一节预防火灾一、了解火源与易燃物预防火灾的第一步就是了解火源和易燃物。

火源包括明火、电气设备、红外线辐射等。

易燃物包括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可燃固体等。

了解火源和易燃物,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及时发现潜在的火灾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二、储存易燃物品储存易燃物品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分类储存:将易燃物进行分类储存,不同种类的易燃物要分开存放,以免相互污染,产生化学反应引发火灾。

2.远离火源:易燃物品要远离明火、电源、热源等火源,避免燃烧。

3.通风良好:储存易燃物品的场所要保持通风良好,以免积聚可燃气体引发火灾。

4.防止撞击、摩擦:易燃物品要放置在不易撞击、摩擦的地方,防止摩擦火花引发火灾。

三、正确使用火源和电气设备1.明火使用:明火使用时要保持警惕,尽量将明火放在不易燃烧的地方,避免燃烧物品距离明火太近。

2.电气设备使用:正确使用电气设备包括不超负荷使用电器、定期检查电线电器的安全使用情况、避免使用带有裸露导线的电器等。

四、规范烟草使用1.禁止在易燃场所吸烟:在储存易燃物品的场所禁止吸烟,以免引燃可燃气体。

2.熄灭烟蒂:吸烟完毕后熄灭烟蒂,不要随意丢弃烟蒂,避免引发火灾。

第二节防范火灾一、建筑物的防火措施1.火灾报警器:在建筑物内部和外部安装火灾报警器,一旦发生火灾,能及时发出警报,以便人员疏散和火势控制。

2.防火门、防火墙:在建筑物的楼梯间、走廊等位置安装防火门和防火墙,以隔离火势蔓延。

3.防火隔离带:建筑物内部应设立防火隔离带,以隔离可燃物和火源,防止火灾扩散。

二、日常预防火灾措施1.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检查线路、插座、开关等是否有电线老化、短路等情况。

2.注意使用明火:使用明火时要保持警惕,避免燃烧物品距离明火太近,防止火灾发生。

3.做到火灭带灭、灭带隐灭:每个房间要配备灭火器,并定期检查灭火器的有效期限。

同时,每个人都要接受基本的灭火知识培训。

防火知识安全常识十条内容

防火知识安全常识十条内容

防火知识安全常识十条内容
1.定期检查电器设备:每隔一段时间检查家中电器设备的线路是否老化、
插头是否接触不良等,确保电器安全使用。

2.注意用火的场所:使用明火时要注意场所选择,远离易燃物品,确保
周围环境安全。

3.灭火器的使用:家中应备有灭火器并了解正确使用方法,火灾初期可
快速扑灭,减少损失。

4.定期清理厨房油烟机:厨房是易发生火灾的地方,定期清理油烟机,
避免油脂积累引发火灾。

5.不私拉乱接电线:电线过载容易引发火灾,不要私自插座、乱拉电线,
注意电线的使用安全。

6.检查家用煤气设施:家用煤气设施应定期维护检查,避免煤气泄漏引
发火灾事故。

7.禁止在床上吸烟:床上吸烟容易引发火灾,禁止在床上吸烟,避免不
慎引燃床上物品。

8.学会正确逃生姿势:家中应有明确的逃生通道和逃生计划,面对火灾
时要冷静应对,选择正确的逃生姿势。

9.不私自煮油炸食物:煮油炸食物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油渍溅出引
发火灾。

10.定期检查燃气灶具:使用燃气灶时要定期检查阀门、软管等是否损坏,
确保炉具安全稳定。

以上内容是关于防火知识安全常识的十条要点,仔细遵守这些安全常识能够有
效降低火灾风险,保障家庭安全。

防火注意事项6个

防火注意事项6个

防火注意事项6个
一、禁止吸烟
每个房间都应该有标志牌明确禁止在涉及爆炸、易燃、易爆和易燃易
爆物品的地方吸烟,并严格执行此禁令。

二、禁止使用明火
应严格禁止在可能引起火灾的地方使用明火,禁止在密闭的工作场所
使用明火。

三、加强电气管理
应安装安全的电气设备,定期对电气系统进行检查,确保电缆的安全,以减少起火的几率。

四、禁止携带易燃物品
应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如煤油、汽油、酒精、消毒液、汽油等)进
入防火设施内。

五、注意防火预警
应定期检测防火设施,检查燃料储存液、易燃物等,迅速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落实防火安全措施。

六、加强安全教育
还应积极宣传正确的防火知识,加强防火安全的宣传,培养员工的正确防火理念,做到安全的第一堡垒。

防火小知识简短十条

防火小知识简短十条

防火小知识简短十条
1、防火是一件责任重大的事情,应该把火灾预防作为重要的工作来引起足够的重视。

2、定期检查室内外的火灾保护设施,比如灭火器、消防水泵、消防管网等设施,及时进行维护保养。

3、通风使用及禁止使用易燃物品,包括正在使用的易燃易爆物,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

4、注意用电安全,尤其是室内用电问题,要用正确合格的电器,不做改动。

5、室内禁止吸烟,并严禁使用明火,以免造成火灾。

6、要注意存放易燃易爆物品,若使用,也要放在抗火室内或具备抗火材料的地方。

7、出现火灾时,尽量熄灭火焰,不要过度依赖报警器和灭火器,严格执行火灾疏散程序,及时疏散人员,若不能熄灭,应尽快拨打119报警。

8、提醒家人以及聚集在一起的朋友不要乱丢烟头、闪光灯,甚至乱扔废物等,都有可能引发火灾。

9、所有家庭用品、家具应定期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以防发生火灾。

10.要做到安全第一,有任何疑虑、怀疑之处,都最好联系相关部门,获得及时的技术支持。

防火小常识10条简写

防火小常识10条简写

防火小常识10条简写
1.禁止在室内使用明火
室内使用明火很容易引发火灾,如烧烛、烧香等,危险性较高,应禁止在室内使用明火。

2.安装烟雾报警器
烟雾报警器是及时发现火灾、提醒逃生的重要设备,应该在房屋内适当位置安装。

3.禁止堆放易燃材料
避免在室内或室外堆放易燃材料(如油漆、气罐等),减少火灾危险。

4.定期检查电器设备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的使用情况,及时更换老化设备,减少电器引发火灾的可能性。

5.勿在房间内使用大功率电器
避免在房间内同时使用多个大功率电器,以免引发过载而发生火灾。

6.灭火器应放置在易取处
家中应备有灭火器,并放置在易取处,以备火灾时迅速扑灭火源。

7.定期清理烟道及油烟机
烟道和油烟机易积聚油渍,应定期清洁,避免积油引发火灾。

8.教育儿童防火知识
家长应教育儿童防火知识,如火灾逃生途径、拨打火警电话等,提高防火意识。

9.定期演练火灾逃生计划
家庭成员应定期演练火灾逃生计划,确保每个人都掌握自救逃生的技能。

10.注意用火安全
使用明火时应注意用火安全,保持警惕,避免火源失控引发火灾。

以上十条简明的防火小常识,能有效提高家庭防火安全意识,降低火灾风险。

愿每个家庭都能够关注并遵守这些小常识,远离火灾的威胁。

消防安全知识二十条范本

消防安全知识二十条范本

消防安全知识二十条范本1.学习火灾预防知识,了解火灾的危害和预防措施,提高自身的火灾防范意识。

2.了解家庭和工作场所的火灾防护设施和应急预案,并熟悉使用方法。

3.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的通道畅通,不要堆放杂物、阻塞门窗。

4.定期检查电线、插头、电器等电气设备,避免电气设备故障引发火灾。

5.合理使用电器,不过载使用插座,不使用老化破损的电线电器。

6.禁止在床上、沙发上等易燃物品上吸烟,严禁将烟蒂乱扔,确保烟头熄灭后丢弃。

7.使用明火时要格外小心,不离开时应及时熄灭,避免引发火灾。

8.做饭时要注意用火安全,避免油烟、明火造成的火灾隐患。

9.在灶台附近放置灭火器、灭火毯等灭火工具,以备突发火灾。

10.不随意使用明火燃烧物品,特别是易燃易爆的物品,尽量选择安全的照明和取暖方式。

11.熟悉家庭和工作场所的消防设备位置,如灭火器、消防栓等,掌握使用方法。

12.定期对灭火器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13.了解逃生路线和紧急逃生通道,遇到火灾及时迅速撤离。

14.火灾发生时,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逃生行动,避免产生恐慌。

15.遇到火灾时,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向周围人员呼救。

16.火灾发生时,如果被困在狭小空间内,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尽量找寻安全出口。

17.遇到明火时,不可直接扑打火源,应优先选择避难,确保自身安全。

18.火灾逃生时要尽量躲避烟气,沿着安全通道前进,不要乱闯乱窜。

19.在火灾中,如因烟雾咳嗽、气短等症状,应及时采取冲洗口腔、湿毛巾覆盖口鼻等措施,避免吸入有害气体。

20.灭火后,要及时确认火势是否完全控制,避免复燃,并保持警惕,以防再次发生火灾。

以上是消防安全知识二十条的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需要更多的消防安全知识,可以随时向我提问。

防火安全知识

防火安全知识

防火平安知识防火平安知识防火平安知识〔一〕:消防平安20条1.父母、师长要教育儿童养成不玩火的好习惯。

任何单位不得组织未成年人扑救火灾。

2.切莫乱扔烟头和火种。

3.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易燃可燃材料。

4.消火栓关系公共平安,切勿损坏、圈占或埋压。

5.保护消防器材,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6.切勿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7.进入公共场所要注意观察消防标志,记住疏散方向。

8.在任何状况下都要持续疏散通道畅通。

9.任何人发现危及公共消防平安的行为,都可向公安消防部门或值勤公安人员举报。

10.生活用火要个性留意,火附近不要放置可燃、易燃物品。

l1.发现煤气泄漏,速关阀门,翻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12.电器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

13.电路保险丝(片)熔断,切勿用铜线铁线代替。

14.不能超负荷用电。

15.发现火灾速打报警 l19,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16.理解火场状况的人,应及时将火场内被围人员及易燃易爆物品状况告诉消防人员。

17.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18.务必穿过浓烟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被裹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

19.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20.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防火平安知识〔二〕:逃生自救常识1、火灾袭来时要迅速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2、家庭成员平时就要理解掌握火灾逃生的根本方法,熟悉几条逃生道路。

3、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平安出口方向冲出去。

4、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5、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6、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平安出口方向逃生。

7、室外着火,门已发烫时,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窜入室内。

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并泼水降温。

8、假设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245
防火须知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精品规程范本
编号:YTO-FS-PD245
2 / 2 防火须知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消防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2、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现火警的时候都应迅速准确地报警,并积极参加扑救。

3、 进行消防宣传工作,教育、监督有关班组消除火险隐患。

4、 认真掌握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及使用范围。

5、 对在消防工作中有贡献或者成绩显著的个人申报上级主管部门或本单位予以表彰奖励。

6、 造成火灾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