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料模

合集下载

落料模工作原理

落料模工作原理

落料模工作原理
落料模工作原理是指通过一种特定的加工工艺,将一定形状的材料切割成所需尺寸和形状的工件的过程。

在落料模的工作原理中,首先需要将待加工的材料放置在模具上。

模具通常由坚硬且耐磨的材料制成,如高速钢、硬质合金等。

接下来,通过机械力或压力,将模具移动到待加工材料的位置。

然后,通过对模具的运动进行控制,使模具与材料之间产生相对运动。

在相对运动的作用下,模具将对待加工材料施加切削力。

这种切削力可以通过模具上的切削刃或切削边界来实现。

当模具与材料接触时,材料的一部分将被切割或剥离下来,形成所需尺寸和形状的工件。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加工精度,落料模通常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

这些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编程控制模具的移动速度和位置,使切削过程更加精确和稳定。

同时,还可以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调整模具的切削参数,如切削速度、切削深度等,以达到最佳加工效果。

总之,落料模工作原理是通过模具与材料之间的相对运动,施加切削力对材料进行切割或剥离,从而实现将原材料加工成所需尺寸和形状的工件。

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可以优化加工过程,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

落料模具课程设计

落料模具课程设计

落料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落料模具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 了解落料模具的材料选择、设计要点和制造工艺;3. 掌握落料模具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落料模具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落料模具加工设备,进行模具调试和维修的技能;3. 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落料模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落料模具设计和制造工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 增强学生对我国制造业的认识,树立产业报国的信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对模具设计与制造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授、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如下:1. 落料模具概述- 了解落料模具的分类、结构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落料模具材料及设计要点- 学习落料模具常用材料及其性能,掌握材料选择原则。

- 掌握落料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要点及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落料模具材料及设计3. 落料模具制造工艺- 学习落料模具的加工方法、制造流程及工艺参数。

- 教材章节:第三章 落料模具制造工艺4. 落料模具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掌握落料模具的安装方法、调试技巧及维护保养知识。

- 教材章节:第四章 落料模具的安装与调试5. 落料模具设计实践- 运用CAD软件进行落料模具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垫圈落料模具设计PPT课件

垫圈落料模具设计PPT课件
附:垫圈落料模CAD图
结束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9
四、定位零件的尺寸确定
导料板的宽度
材料厚度t=1mm,由“工艺设计”中“排样”一节得到 的条料宽度B=23.5mm,查表2.5.5得到导料板与条料之 间的最小间隙Cmin=0.5mm。
因此,导料板间的间距A=B+C=24mm 这样,导料板的宽度D=(63-24)/2=19.5mm
10
四、定位零件的尺寸确定
垫圈单工序冲裁模
——模具设计一
2024/10/25
可编辑
1
垫圈单工序冲裁模具设计
工作任务:垫圈落料模具设计
工作任务单 已知信息:垫圈的冲压工艺规程 首先:重新审查“垫圈的冲压工艺规程”
材料:08钢 料厚:t=1±0.15mm 批量生产
2
一、垫圈落料模结构方案
模具类型:单工序模 卸料方式:刚性卸料 出件方式:下出 模架及导向方式:中间导柱、滑动导向的模架 连接与固定零件:压入式模柄等
挡料销的位置
由“工艺设计”中“排样”一节 得到的条料搭边a=0.8mm,初选 挡料销的直径d=φ4mm,而凹模 刃口直径D=φ20.74mm,这样挡 料销中心离凹模中心的距离 L=20.74/2+0.8+4/2=13.17mm。
11
总装图及零件图的绘制
至此,该模具的所有结构及尺寸均得到,就可以进 行总装图及零件图的绘制。
3
二、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凹模
外形结构及其固定方法 垫圈落料凹模采用整体式、板形结构, 采用螺钉、销钉与下模座连接。
螺钉、销钉间及至刃壁的最小距离 凹模刃口形式:

课程设计落料模

课程设计落料模

课程设计落料模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XXX基本概念,了解XXX的基本原理,能够描述XXX的特点和应用。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XXX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XXX技能,提高XXX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X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对XXX问题的敏感性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XXX基本概念、XXX基本原理、XXX特点和应用。

1.XXX基本概念:介绍XXX的定义、分类和功能,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XXX基本概念。

2.XXX基本原理:讲解XXX的运作机制和工作原理,帮助学生建立XXX的基本理论框架。

3.XXX特点和应用:分析XXX的特点和应用场景,引导学生了解XXX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传授XXX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XXX案例,使学生能够理解XXX的特点和应用。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XXX》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源,提供系统的XXX知识框架和案例分析。

2.参考书:推荐《XXX》等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拓展知识。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展示XXX的知识和案例。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和相关材料,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相结合的方法。

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理解程度。

落料模

落料模

落料模——六角铜片设计说明书一、零件工艺分析六角铜片为落料件,材料为H62,材料厚度为1mm,生产批量为大批量。

其工艺内容如下:1.材料分析H62是黄铜,塑性很高,具有良好的冲压成形性能。

H62(半硬态)的机械性能:τ=294Mpa,σb=373Mpa,σs=196Mpa,δ=20%。

102.结构分析零件结构简单,左右对称,受力均匀,对冲裁较为有利。

零件直径为¢26的圆所内接的正六角形,厚度为1mm。

3.精度分析根据冲压件图纸的精度公差Φ260-0.52,其精度为IT14级,精度较低。

普通冲裁的精度为IT13级以上,因此普通冲裁就可以满足零件的精度要求,不需要采取其他的工艺措施。

二、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一落料件,只需一道工序,生产批量为大批量,所用工艺方案为一套单工序落料模生产该零件。

三、零件工艺计算1.刃口尺寸计算根据零件形状特点。

刃口尺寸计算宜采用配做法,模具形状较为简单,考虑模具加工零件的制造,决定凸模采用线切割加工法,所以刃口尺寸最终选用分开制造的方法计算。

落料件的基准件为凹模,根据模具凹模在工作中的实际磨损情况,磨损后的尺寸分为如下两类。

1、凹模磨损后变大的尺寸:A1(260-0.52)、A2(22.520-0.52),两个尺寸的公差等级都为IT4,磨损系数X取0.5。

刃口尺寸计算公式为:A d=(A MAX-ΧΔ)0+Δ/4A d1=(26-0.5×0.52)0+0.52/4=25.740+0.13mmA d2=(22.52-0.5×0.52)0+0.52/4=22.620+0.13mm2、凹模磨损后不变的尺寸:C1(120°±1°)角度尺寸计算公式:C d=C±Δ/8C d1=120°±0.125°查表得Z MIN=0.100mm,Z MAX=0.140mm,故落料凸模刃口尺寸按凹模实际刃口尺寸配作,保证双面间隙值0.1-0.14mm。

落料模具的确定

落料模具的确定

4 落料模具的结构设计4.1 模具结构形式的选择4.1.1 模架的选用采用导柱式弹顶落料模,该落料模除上、下模采用了导柱和导套进行导向以外,还采用了由卸料板、卸料弹簧及卸料螺钉构成的弹性卸料装置和由顶件块、顶杆、弹顶器构成的弹性顶件装置来卸下废料和顶出冲裁件,冲裁件的变形小,且尺寸精度和平面度较高。

这种结构结构广泛用于冲裁材料厚度较小,且平面度要求的金属件和易于分层的非金属件导柱式冲裁模导向壁导板可靠,冲裁件精度高,模具寿命长,使用安装方便。

从生产量和方便操作以及具体规格方面考虑,选择中间导柱模架,由凹模外形尺寸320420⨯,(GB/T2851.5—1990)在按其标准选择具体结构尺寸如下上模板 45500500⨯⨯ HT250下模板 50283340⨯⨯ ZG450导 柱 19528⨯ 20钢导 套 4210028⨯⨯ 20钢凸缘模柄 8560⨯φ Q235模具闭合高度 MAX 245mm MIN 200mm4.1.2 模具的闭合高度所谓的模具的闭合高度H 是指模具在最低工作位置时,上下模座之间的距离,它应与压力机的装模高度相适应。

模具的实际闭合高度,一般为:冲头进入凹模深度下模板厚度凹模垫板厚度凹模厚度冲头长度垫板厚度上模板厚度模-+++++=H ……………4.1该副模具使用上垫板厚度为10mm ,凹模固定板厚度为12mm 。

如果冲头(凸凹模)的长度设计为110mm ,凹模(落料凹模)设计为70mm ,则闭合高度为: mm 24240-50671101045=++++=模H4.2 模具工作部分尺寸计算4.2.1 落料凹模落料凹模采用矩形板结构和直接通过螺钉、销钉与下模座固定的固定方式。

因生产的批量大,考虑凹模的磨损和保证零件的质量,凹模刃口采用直刃壁结构,刃壁高度mm h 14=,漏料部分沿刃口轮廓适当扩大(为便于加工,落料凹模漏料孔可设计成近似于刃口轮廓的形状,如凹模图)。

凹模轮廓尺寸计算如下: 凹模厚度 mm kb H 321602.0=⨯==凹模壁厚 mm H C 48325.15.1=⨯==沿送料方向的凹模长度为mm C D L 2564821602=⨯+=+=根据算得的凹模轮廓尺寸,选取与计算值相近的凹模板,其尺寸为mm mm H D 70250⨯=⨯。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作配套案例库:案例04 导柱式简单落料模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作配套案例库:案例04 导柱式简单落料模

案例四导柱式简单落料模图8-56为导柱式简单落料模。

上、下模利用导柱1、导套2的滑动配合导向。

虽然采用导柱、导套导向会加大模具轮廓尺寸,使模具笨重,增加模具成本;但导柱导套系圆柱形结构,制造不复杂,容易达到高的精度,且可进行热处理,使导向面具有高的1 一导柱;2—导套;3—挡料销;4一模柄;5 —凸模;6一上模板;7 —凸模固定板;8—刚性卸料板;9一凹模;10一下模板图8—56导柱式简单落料模硬度,还可制成标准件。

所以,用导柱导套导向比导板可靠,导向精度高,使用寿命长, 更换安装方便,故在大批量生产中广泛采用导柱式冲裁模。

8.5复合模复合模能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完成落料、冲孔及拉深等数道工序,所冲压的工件精度较高,不受送料误差影响,内外形相对位置重复性好,表面较为平直。

8.5.1 复合模正装和倒装的比较常见的复合模结构有正装和倒装两种。

图8-57为正装结构,图8-58为倒装结构。

图8-57为落料拉深复合模。

处在上模部分的工作零件落料凸模也是拉深凹模。

工作零件还有落料凹模和拉深凸模。

工作时,条料送进,由带导料板的固定卸料板导向。

冲首件以目测定位,然后以挡料销定位。

拉深压边靠压力机气垫,通过三根托杆和压边 圈进行,冲压后把工件顶起。

落料的卸料靠固定卸料板。

推件器还起一部分拉深凹模的 作用。

当上模压至下死点时,推件器与上模刚性接触,压出工件底部台阶。

上模上行后, 推杆和推出器推出工件。

图8-58为倒装的冲压垫圈复合模。

工作零件包括处在下模部分的凸凹模和处在上 模部分的落料凹模和冲孔凸模。

这副模具采用了刚性推件装置。

通过推杆7、推块8、 推销9推动顶件块10,顶出工件。

另外,具有两个固定挡料销12和一个活动挡料销18导向,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

利用活动挡料销11挡料定位,控制条料送进距离。

复合模正装和倒装优缺点比较见表8-1 Io 表8-11复合模正装和倒装比较序 号正 装 倒 装1 对于薄工件能达到平整要求 不能达到平整要求2 操作不方便,不安全,孔的废料由 操作方便,能装自动拨料装置,既能图8-57落料拉深复合模(正装) 1-凸模;2 -凹模;3-上模固定板;4、16-垫 板;5-上模板;6-模柄;7-ffiff ; 8-推块;9- 推销;IO-顶件块;11、18-活动挡料销;12- 固定挡料销;13-卸料板;14-凸凹模;15-下8.6级进模级进模是多工序冲模,在一副模具内可以包括冲裁、弯曲、成形和拉深等多种多道 工序,能生产复杂的冲压件;级进模由于工序可以分散,不必集中在一个工位,因而模 具强度较高,寿命较长;级进模易于自动化,可以采用高速压力机生产,生产率高。

单工序落料模设计说明书

单工序落料模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设计任务二。

冲压工艺分析三。

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四。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5.流程规模的计算1.布局方法的确定...............................................2.与布局相关的计算.................................................3.切削刃尺寸的计算4.冲、推、卸力计算5.压机标称压力的计算6.冲裁压力中心的确定不及物动词主要部件的设计七。

模具工程图八。

冲压设备的选择九。

经验之谈十、致{\\ lang 1033 ,}XI。

参考文献一、设计任务零件名称:封面批量生产:大批量材料:Q235材料厚度:1毫米设计该零件的冲裁模。

二。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①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Q235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

②零件结构:此冲裁件结构形状简单,适合冲裁。

③尺寸计算:为保证零件尺寸,应预留修边余量。

三、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基于以上对零件的结构、形状和精度的分析,结合零件的生产批次。

该零件可采用冲裁单工序冲压。

第四,确定模具的整体结构。

1.模具类型的选择从冲压工艺分析可知,冲压采用单工序模具,所以这套模具是单工序冲裁模。

2.定位模式的选择由于模具中使用的是条状材料,所以条状材料的进给方向由导向销控制;为了控制带状材料的进给进度,使用了止动销。

3.导柱和导套位置的选择由于冲裁件结构简单,导向装置在大批量生产中使用。

导向方式主要有滑动导向柱导向套结构和滚动导向柱导向套结构。

该部分承受的侧压力很小,为便于加工装配和易于标准化,决定采用滑动导柱导套结构。

4.滑动模板的选择由于应力和精度要求低,同时为了节约生产成本,简化模具结构,降低模具制造难度,便于安装调整,采用了背侧导柱导套模架。

模架可以从三个方向进料,操作特别方便。

5.卸载和卸料方法的选择在选择出料装置形式时,需要考虑出料方式是上出料还是下出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出工序制件图。
落料模设计
四.结构设计
1. 凸模设计
1.1 凸模设计时要考虑刃口的高度, 一般在10-15mm.
1.2 凸模空刀为3-5mm,特殊情况 下可以取0.5mm。
1.3 凸模固定方式可以采用凸台固 定和本体反把螺钉。
落料模设计
2.凹模设计
设计要点:
1.凹模镶块的分块方式 2.凹模镶块的固定方式 3.螺钉柱销距边尺寸,螺纹深度为钢件1d,铸件为1.5d 4.空刀的设计
落料模设计
落料模设计
湖北齐星模具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落料模设计
目录
一.尺寸的展开 二.排样的形式和搭边值的确定 三.工序数模的建立 四.结构设计
五.2D图纸
六.明细表
落料模设计
一. 尺寸的展开
对于设计阶段,制件展开尺寸的展开方法主要有两种: 1)通过对数模做截面线,使用中性层的原理,人工通过计算进行展开; 2)通过软件计算完成制件尺寸的展开,使用软件有UG, dynaform, autoform,fastform 。
落料模设计
五.2D图纸
1.总图
8.1压料板的设计 压料板的行程 ST=H+0.5-1
8.2压料板的限位形式 压料板的限位可以采用凸台(小型模 具),卸料螺钉,侧销(中型以上的模 具)和限位板
落料模设计
9. 底板的设计
9.1 根据工作部分的大小,来确定上下底板的外形尺寸;同时根据压机的 闭合高度来确定模具的闭合高度。这样我们就可以选定上下底板的型号。 9.2 注意: • 模具的闭合高度必须比压机的最大闭合高度小5-10mm,比压机的 最小闭合高度大5-10mm; • 底板的外形尺寸必须比压机工作台和滑块小; • 要检查底板是否与压机的导轨干涉。
落料模设计
6. 板料定位的确定
6.1 定位方式 对板料采用左侧和右后侧定位 6.2定位零件的确定 板料定位可以采用定位板或者是挡料销,但是本零件较小,且形状规正。采用挡 料销可以使加工安装简单,维修方便,互换性大大提高。 挡料销的种类: 如果全部采用固定挡料销,那么凹模镶块在挡料销的位置必须开躲开孔,凹模镶 块的强度太差,所以在右后侧和左侧中间采用弹性挡料销(8X50 QM3101)。 左侧的前后向采用固定挡料销
落料模设计
3.凹模镶块固定板
设计要点:
1.固定板的强度问题,包括凹模镶块的靠墙宽度和深度 2.比凹模表面低 3.固定板的空开面比凹模小3mm 4.螺钉柱销距边尺寸 5.起吊问题
落料模设计
4.退料板
4.1 设计要点:
1.退料板的强度问题
2.卸料螺钉尽可能的从上往下把螺钉 3.行程为退料板顶出凸模0.5-1mm 4.挡料销位置设计要不仅要考虑板料定位,还要考虑凹模镶块的强度
落料模设计
7. 托料板的设计
7.1 托料板的作用 由于我们采用的是条料(1.0X[65]X1000),如果仅用退料板来支撑板料, 保持稳定很困难,操作人员必须用手来托料。因此设计时要考虑 使用托料板。 7.2 托料板的设计 托料板采用10mm厚的钢板与 退料板烧焊后,同时加工支撑面。
落料模设计
8. 顶料装置
落料模设计
5. 弹簧规格和数量的确定
5.1 计算退料力 P=LSσ=194.85X1X40=7794 kg P退=PX0.06=467.64 kg 5.2 确定弹簧的规格及数量 查表QM7112的φ32弹簧压缩11.2mm时,负荷为1800N N=10XP顶/P弹=10X467.64/1800=2.6 个 取 N=4
落料模设计
10. 模具导向装置
导向装置的确定 根据模具的大小来确定导柱的大小,在确定猫耳朵底板型号后,我们就 已经知道导柱的直径了。 这时就要确定导柱的长度尺寸,确定长度的原则是: 1. 导柱与导套之间必须有足够的导向长度; 2. 导柱顶部安装后必须比上底板安装面最少低5mm; 注意:导柱的刚性
11.色标管理 三维实体设计结束后,对照 3D模具设计颜色标识的规定, 对模具进行色标处理。
UG的钣金 模块展开 利用fastform进和搭边值的确定
1. 根据制件展开尺寸的样子,设计考虑排样的形式(主要是材料利用率的 问题)。 2. 根据料厚和送料方式等,按搭边值的规定确定毛坯尺寸。
落料模设计
三. 工序数模的建立
1. 根据展开尺寸设计工序数模。
落料模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