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板式落料模设计-材料成型课程设计
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课程设计说明书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垫片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院系:班级:10设计331姓名:学号:指导教师:目录1:产品工艺分析 (3)3: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 (5)4:冲裁力的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压力中心的确定 (6)6:冲压设备的选用 (7)7:模架的选择 (7)8:零件加工工艺 (15)9:总结 (16)10:附件 (20)一、产品工艺分析1:结构工艺性:此产品形状简单、对称。
2:尺寸精度为IT143: 材料为Q235所以该产品适合冲裁(产品图)二、确定搭边根据材料厚度t=2确定搭边值。
查参考文献一,表2-7,两件工件之间搭边1a=1.2,边距a=1.5,所以步距S为41.2 选用条料宽度B=(D+2a)0δ-=(40+2×1.5)=(40+3)00.5 = 00.540-查参考文献一,表2-9得:a(排样图)三、垫片复合模冲压工艺方完成该零件的冲压加工所需要的冲压基本性质的工序只有冲孔和落料两道工序。
从工序可能的集中与分散,工序间的组合可能来看该零件的冲压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案。
1、方案一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式,先落料再冲孔。
该零件方案模具结构简单需要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低,生产过程中由于零件较小,操作也不很方便。
同时孔边距尺寸00.6240--(220.26±)= 00.2618-精度不易保证。
2、方案二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级进模生产适合于产品批量大,模具设计,制造与维修水平相对较高的外形较小零件的生产。
3、方案三采用复合膜生产,落料与与冲孔复合。
考虑到零件尺寸00.2618-精度较高,结构简单 ,为了提高生产率和保证零件尺寸精度,决定采用复合模生产,从工件的尺寸可知,凸凹模壁厚大于最小壁厚,为便于操作复合模采用倒装结构以及弹性卸料,定位钉定位方式。
冲压模具简单落料课程设计

冲压模具简单落料课程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课程编号:专业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人: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年月日目录一序言 (3)二设计任务书及零件图 (4)三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6)四冲裁零件工艺方案的确定 (7)五压力计算与压力机的选择 (8)六模具刃口尺寸和公差的计算 (10)七凸模与凹模的结构设计 (12)八模具总体设计及主要零部件设计 (15)九其他需要说明的内容 (19)十参考资料 (20)一序言21世纪,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使冲压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要求越来越高。
冲压模具是冲压生产的主要工艺设备,其设计是否合理对冲压件的表面质量、尺寸精度、生产率以及经济效益等影响巨大。
因此,研究冲压模具的各项技术指标,对冲压模具设计和冲压技术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我这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套简单落料模具,即由老师给出零件及生产要求与精度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出一套符合要求的落料模。
由于是初次设计,经验不足,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难免走了不少弯路,犯了不少错误,但是这些都将成为我们以后进行设计的宝贵经验。
虽已经过多次计算、修改,但仍可能还存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出。
在此次设计过程中,得到了XXX老师的和广大同学的热心帮助,获益非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XXX年月日二设计任务书及产品图已知:(1)产品零件图:图 1零件图(2)生产批量:小批量(3)零件材料:08钢(4)材料厚度:2mm求作:(1)进行冲压工艺性分析(从材料、零件结构、尺寸精度几个方面进行)(2)确定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3)进行相关工艺计算,包括:①排样设计;②冲压力计算及压力中心的确定;③凸凹模刃口尺寸计算;④模具零件结构尺寸计算;⑤设备选择等。
(4)绘制模具总装配图(5)绘制工作零件及主要零件的零件图(6)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根据所设计工件的尺寸、形状、批量等原始数据和要求,每人独立设计、绘制完成一套冲压模具。
落料模具课程设计

落料模具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落料模具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 了解落料模具的材料选择、设计要点和制造工艺;3. 掌握落料模具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落料模具设计的能力;2. 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落料模具加工设备,进行模具调试和维修的技能;3. 培养学生分析并解决落料模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落料模具设计和制造工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3. 增强学生对我国制造业的认识,树立产业报国的信念。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结合理论与实际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对模具设计与制造有一定了解,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采用讲授、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上述课程目标,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如下:1. 落料模具概述- 了解落料模具的分类、结构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落料模具材料及设计要点- 学习落料模具常用材料及其性能,掌握材料选择原则。
- 掌握落料模具设计的基本要求、要点及注意事项。
- 教材章节:第二章 落料模具材料及设计3. 落料模具制造工艺- 学习落料模具的加工方法、制造流程及工艺参数。
- 教材章节:第三章 落料模具制造工艺4. 落料模具的安装、调试与维护- 掌握落料模具的安装方法、调试技巧及维护保养知识。
- 教材章节:第四章 落料模具的安装与调试5. 落料模具设计实践- 运用CAD软件进行落料模具设计,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落料冲压模具课程设计

一、设计课题零件简图:如右图所示材料:Q235板厚:1mm精度等级:IT11生产批量:大批量图1.1二、设计内容2.1 冲压件工艺分析1)该工件只有落料一个工序,材料为Q235;2)工件的外形左右对称;3)该工件上无过长的突出悬臂和凹槽;4)该工件的精度等级为IT11,属于一般的精度等级;5)综上所述,该工件的结构工艺性较好,冲裁较为容易。
2.2 确定冲压工艺方案该工件只有落料一个工序,可以有以下几种工艺方案:方案一:采用一副简单的落料模,其排样图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采用单排形式,其排样图如下图所示图2.2.1第二种是双排形式,冲裁时先冲一侧条料上的工件,冲完之后将工件翻转,冲裁安排在条料另一侧上的工件,其排样图如下图所示图2.2.2方案二:在一副落料模中不同的位置设置两副落料用的凸模和凹模,即在一次冲裁行程中同时冲下两个工件,根据凸模位置不同,其排样图有两种,如下图所示图2.2.3图2.2.4分析比较:方案一:.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方案二:一副模具上装两副凸凹模,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方案确定:虽然方案二生产效率较高,但是模具的制造成本较高,结构设计较为复杂。
相比之下,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节约生产资本。
2.3 主要设计计算2.3.1 工件尺寸公差转换及毛坯尺寸计算图2.3.1按“入体原则”标注工件尺寸公差,由文献(2)p257表3-2公差等级为11级时工件上的尺寸如图:毛坯的面积为6496353228384=⨯+⨯⨯=M mm毛坯周长为=+⨯=(12896)2448C mm2.3.2 排样及相关计算采用导料板进行侧向导料,且增加测压装置保证精度要求。
采用单排,图2.3.2.1由文献(1)p43表2-8查的最小搭边值分别为: 侧面 2.0a mm =;工件间1 2.0a mm =。
由文献(1)p44表2-9查得工件最大宽度为96mm 时,条料宽度的单向偏差为0.5mm由文献(1)p44表2-9查的导料板与最宽条料之间的间隙值为b=5mm 则由文献(1)p44式(2.26)有条料的宽度为0000m a x 0.50.5(2)(9622.0)100B D a m m m m -∆-∆--=+=+⨯= 由文献(1)p44式(2.27)有导料板间距离为 105A B b mm =+=相邻两工件之间的中心距为130l mm = 材料的利用率为08384100%100%64.49%130100S S η=⨯=⨯=⨯采用双排:图2.3.2.2由文献(1)p43表2-8查的最小搭边值分别为: 侧面 2.0a mm =;工件间1 2.0a mm =。
落料件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落料件模具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落料件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落料件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掌握模具结构设计、工作原理和设计步骤。
(3)熟悉模具材料的选择和应用。
(4)了解模具制造和装配的基本工艺。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模具设计。
(2)具备分析、解决模具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问题的能力。
(3)能够熟练使用相关设计软件进行模具设计。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模具设计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落料件模具设计基本概念:模具的分类、模具的作用、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
2.模具结构设计:模具零件的名称、功能、设计要求及相互关系。
3.模具工作原理:模具的工作过程、模具力学的应用、模具的导向和定位。
4.模具设计步骤:模具设计的基本程序、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5.模具材料的选择与应用:模具材料的性能、选用原则及应用领域。
6.模具制造与装配工艺:模具制造的基本工艺、装配过程及要求。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模具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工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模具设计在工程中的应用。
3.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模具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将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丰富的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落料模课设

=(0.6~0.8) 25
=15~20mm
凸模固定板的厚度取20mm
3、挡料销:
它是用来控制送料步距的.查表得:选用固定挡销,挡料销的材料牌号为标准规格45钢GB2866.11-81,采用淬火处理,硬度为45 HRC.安装在凹模的左右对称线上,与凹模的配合为H7/n6的过渡配合.
δT=0.006
落料凹模基本尺寸:
落料凸模基本尺寸:
校核:0.008+0.006=0.014 0.140-0.100=0.040
∵|δA+δT|≤Zmax-Zmin
∴满足间隙公差条件
故 = = (落料2段与落料8段相同)
第六章凹模与凸模的设计
一,凹模的设计
落料凹模如图所示:
1,凹模厚度H的计算:
H=K×b(须≥15mm)
查表得Zmin=0.100Zmax=0.140
冲裁件精度IT11到IT13, X取0.75
落料凸凹模刃口计算:
落料1:查表得Δ=0.18δA=0.008
δT=0.006
落料凹模基本尺寸:
落料凸模基本尺寸:
(图4-4)
校核:0.008+0.006=0.014 0.140-0.100=0.040
∵|δA+δT|≤Zmax-Zmin
4,凹模材料的选择:
材料选用T10A钢制造,热处理进行淬硬,热处理硬度为58-62HRC,其许用抗压强度[σ]=1300MP
5,凹模的固定方法:
直接将凹模与下模座用两个M8的螺栓装配。
二,凸模的设计
落料凸模
1,凸模材料:选用T10A钢,热处理进行淬硬,热处理硬度为58-62HRC
2,凸模长度的计算:
冲孔落料复合模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

落料模具设计实例(一)零件工艺性分析工件为图1所示的落料冲孔件,材料为Q235钢,材料厚1mm ,生产批量为大批量。
工艺性分析内容如下:1.材料分析Q235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2. 结构分析零件结构简单对称,无尖角,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
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的要求。
3. 精度分析:零件上的尺寸均未标注尺寸偏差,为自由尺寸,可按IT10~IT14级精度补标工件尺寸公差。
选定IT12确定尺寸的公差。
经查得零件各尺寸偏差如下:落料部分:00.2542φ-0.1204+ 由以上分析可知,该零件可以用普通冲裁的加工方法制得。
(二)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零件为一落料冲孔件,可提出的加工方案如下: 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
采用两套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效率低,零件精度较差,在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不适用。
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易保证,且生产效率高。
尽管模具结构较方案一复杂,但由于零件的几何形状较简单,模具制造并不困难。
方案三也只需一副模具,生产效率也很高,但与方案二比生产的零件精度稍差。
欲保证冲压件的形位精度,需在模具上设置导正销导正,模具制造、装配较复合模略复杂。
所以,比较三个方案采用方案二生产。
(三)零件工艺计算 1.刃口尺寸计算根据零件形状特点,刃口尺寸计算采用分开制造法。
(1)落料件尺寸的基本计算公式为Amax A )(δ+-=X ΔD Dmin max 0min A T TT )()(δδ----=-=Z X ΔD Z D D查得凸、凹模最小间隙Z min =0.246mm ,最大间隙Z max =0.360mm图1 工件图查得凸模制造公差mm 02.0T =δ,凹模制造公差mm 03.0A =δ 有A T δδ+=0.05≤min max Z Z -=0.114 即 +0.03A 0D =(42-0.50.25)m m41.875+⨯= 00.020.02(41.8750.246)m m 41.629m mT D ---=(2)冲孔基本公式为min T T )(δ-+=X Δd dAmin min A )(δ+++=Z X Δd d尺寸0.21020m m φ=查得其凸模制造公差0.020m m T δ=,凹模制造公差0.025m m A δ=,X=0.75。
导柱式单工序落料模鹏飞

导柱式单工序落料模1螺帽2倒料螺钉3挡料销4弹簧5凸模固定板6销钉7模柄8垫板9止动销10卸料螺钉11上模座12凸摸13导套14导柱15卸料板16凹模17内六角螺钉18下模座工作过程:条料沿导料螺栓2送至挡料销3定位后进行落料。
箍在凸摸上的边料靠弹压卸料装置进行卸料,弹压卸料装置由卸料板15,卸料螺钉10和弹簧4组成。
在凸凹模进行冲裁工作之前由于弹簧力的作用,卸料板先压住条料上模继续下压是进行冲裁分离此时弹簧被压缩。
上模回程时,弹簧恢复推动卸料板把箍在凸摸上边料卸下导板式单工序落料模1-模柄2-止动销3-上模座4、8-内六角螺钉5-凸模6-垫板7-凸模固定板9-导板10-导料板11-承料板12-螺钉13-凹模14-圆柱销15-下模座16-固定挡料销17-止动销18-限位销19-弹簧20-始用挡料销工作过程(原理)图为导板式简单落料模。
其上、下模的导向是依靠导板9与凸模5的间隙配合(一般为H7/h6)进行的,故称导板模。
冲模的工作零件为凸模5和凹模13;定位零件为导料板10和固定挡料销16、始用挡料销20;导向零件是导板9(兼起固定卸料板作用);支承零件是凸模固定板7、垫板6、上模座3、模柄1、下模座15;此外还有紧固螺钉、销钉等。
根据排样的需要,这副冲模的固定挡料销所设置的位置对首次冲裁起不到定位作用,为此采用了始用挡料销20。
在首件冲裁之前,用手将始用挡料销压入以限定条料的位置,在以后各次冲裁中,放开始用挡料销,始用挡料销被弹簧弹出,不再起挡料作用,而靠固定挡料销对条料定位。
工作过程:工作零件为凸模2和凹模5,定位零件为两个导料板4和定位板7,导料板4对条料送进起导向作用,定位板7是限制条料的送进距离;卸料零件为两个固定卸料板3;支承零件为上模座(带模柄)l和下模座6;此外还有紧固螺钉等。
上、下模之间没有直接导向关系。
分离后的冲件靠凸模直接从凹模洞口依次推出。
箍在凸模上的废料由固定卸料板刮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