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源性腰疼

合集下载

补肾活血中药薰蒸治疗盘源性下腰痛疗效观察

补肾活血中药薰蒸治疗盘源性下腰痛疗效观察

① 腰背肌功能锻炼 : 以三 点 支
撑法 、 五 点 支撑 法 及 飞 燕点 水 法 为 主 , 行 五点 支 撑 或
药 薰蒸 治疗 椎 问盘 源性 下 腰痛 6 0例 , 随访 结 果满 意 ,
现 总结 报告 如下 。
三 点支 撑 时 , 每 次撑起 坚持 5 S以 上 , 每 日2 0~5 0
9 1 . 7 % 。结论 : 补 肾活血 中药薰蒸治疗盘源性下腰痛疗效 满意 , 值得 临床推 广使 用。
关 键 词 盘源 性腰 痛
补 肾活血 中药 薰蒸
临床疗 效
盘源 性 下 腰 痛 ( d i s c o g e n i c l o w b a c k p a i n , D L B P )
距离约 3 0— 4 0 c m, 薰蒸 时 间为 3 0 m i n , 每日1 次 。薰 蒸治 疗需 注 意 以下 几 点 : ① 在 薰 蒸 前 首 先 告 知 患 者 中药 薰 蒸 疗 法 的 目的和 方 法 , 使 患 者 充分 了解 , 以 取
V A S 评分 、 S D S 评分及 L B O S 评分较治疗 前均有改善 ( 表1 ) 。患者治疗后 1 周, 临床疗效评价显示优 ( 6 6
察 及记 录局部 皮肤有 无发 红 、 瘙痒、 出 疹 等 过 敏 现
是一种非神经根性疼痛综合征 , 由椎 间盘 自身内部结
构 的病 变 引起 腰 痛 , 研 究 显 示 j , 大 约有 2 / 3的人

象, 如 出现点状或 片状皮 肤发红 , 或 出现皮疹 , 或瘙
痒 明显 者 , 应 停止 使 用 。7 d为 1 个 疗程 , 连 续 治 疗
2个 疗 程 。
生会 受 到下腰 疼 的 困扰 , 而有 慢性 腰 背疼 痛 症 状 的

腰肌劳损与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区别

腰肌劳损与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区别

腰肌劳损与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区别对于广大腰疼患者来说,随着气温的回升,自己的腰疼也好了许多。

在这里很多人就会问了,腰椎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都会导致腰疼,应该如何区分呢?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说一下腰肌劳损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区别与关系。

腰肌劳损与腰椎间盘突出的区别慢性腰肌劳损又称腰背肌筋膜炎,主要指腰骶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而腰椎间盘突出是腰椎间盘髓骸向外澎岀压迫神经引起疼痛症状。

1、疼痛表现从疼痛表现上来看,腰肌劳损是腰骶部一侧或两侧的弥漫性疼痛,而腰椎间盘突出是自腰骶部起,沿坐骨神经走行向下肢放射性疼痛,严重的还伴有肢体麻木感和间歇性跛行。

值得注意的是腰肌劳损有时候因为腰痛可放射至大腿外侧致膝关节和小腿肚酸胀不适,所以会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但是腰肌劳损无明确节段分布,不放射到踝、足部。

2、治疗方式从治疗方式来看,腰肌劳损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采用保守治疗,而腰椎间盘突出一般在发病初期,症状较轻的时候采用保守治疗,但是当症状较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时候就需要手术治疗。

腰痛是骨科患者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许多人一出现腰疼,马上就会联想是不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其实大家不必一出现症状就盲目自己瞎治疗。

能引发腰疼的疾病有许多种,其中最容易出现混淆的就是腰间盘突出和腰肌劳损这两种疾病。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详细进行讲解,希望大家不要因为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

腰肌劳损与腰椎间盘突如何区分1、看有无腿痛据悉,腰椎间盘突出的疼痛分为三种,一是只有腰痛,二是只有腿痛,三是既有腰痛又有腿痛。

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多发生在腰4/5和腰5/骶1椎间隙,而坐骨神经正是来自腰4、5和骶1-3神经根,所以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多有坐骨神经痛,或有的从臀部开始,逐渐放射到大腿后外侧、小腿外侧、足背及足底外侧和足趾的腿痛。

不同的是,腰肌劳损通常只有腰痛,因此鉴别二者首先要看患者有没有腿痛。

2、看压痛点对于纯腰痛的患者而言,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病人的棘突或棘间隙有压痛,压痛点主要位于棘突旁,距离中线1. 5 - 3cm处,即背部中间。

腰痛的原因及治疗

腰痛的原因及治疗

腰痛的原因及治疗腰疼的原因:1 腰椎间盘病变按程度不同,腰椎间盘突出分为腰椎间盘膨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脱出。

不管是腰椎间盘膨出、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间盘脱出,都会导致腰痛。

较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间盘脱出还会导致下肢放射性疼痛,这类患者不在这篇文章讨论范围见下篇。

腰椎间盘膨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脱出等导致腰痛的原因包括:腰椎间盘内压力增高、纤维环破裂、炎症因子刺激窦椎神经等。

此类腰痛的特点为:多见于青壮年、弯腰负重时加重、休息时缓解,腰椎CT或磁共振可确诊。

对于此类腰痛患者,一般的治疗方法包括卧硬板床休息、口服镇痛药物、理疗、牵引等。

有些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仍然无法缓解腰痛,可考虑行微创介入治疗,比如腰椎间盘等离子消融术,可以减轻腰椎间盘内的压力从而缓解疼痛。

2 腰肌劳损腰肌劳损也是导致腰痛的常见原因。

腰肌劳损常见于经常弯腰工作、伏案工作的人群,现在也见于经常熬夜上网的年轻人。

腰肌劳损导致的腰痛的特点为劳累、变天后加重,休息后缓解,体检发现腰部肌肉压痛。

较轻的腰肌劳损可以口服镇痛药物、肌肉松弛药物,配合休息卧硬板床治疗,长期的腰肌劳损可考虑痛点注射、射频治疗,效果更为满意。

3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常见于老年人。

骨质疏松特点是腰背部广泛疼痛,夜间明显,体检发现腰背部棘突、棘突间隙广泛压痛,腰椎X线可明确诊断。

其治疗方法包括休息、补钙,但起效慢。

肌注降钙素可抑制破骨细胞、促进骨质钙吸收,快速镇痛。

4 腰椎脊神经后支综合征腰椎脊神经后支从小关节和横突结合处绕行,支配腰背部肌肉、关节,此处容易受到卡压,引起腰痛。

这种类型腰痛的特点为:腰椎X线示腰椎退行性变;腰痛在活动腰部、弯腰、翻身起床时加重;腰椎棘突旁压痛;此型的腰痛在老年人常见。

这种类型腰痛不容易治愈,常规理疗、药物效果欠佳。

对于顽固性腰椎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可考虑行腰椎脊神经后支射频热凝治疗,这种方法无创、安全,是目前唯一可彻底根治此类腰痛的方法。

PRP富血小板血浆椎间盘内注射治疗盘源性腰痛

PRP富血小板血浆椎间盘内注射治疗盘源性腰痛

PRP 富血小板血浆椎间盘内注射治疗盘源性腰痛对于病人和医生来说,盘源性腰痛是临床医学治疗过程中一个比较常见同时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疾病。

根据调查显示,我国的45岁到65岁人群中,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产最普遍的原因就是患上了盘源性腰痛,其发生率甚至达到了80%,给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了很大的经济压力。

大多数盘源性腰痛都是自限性的,但约20%的盘源性腰痛患者会在半年之内症状出现反复。

还有一部分盘源性患者的症状会持续存在,这部盘源性腰痛分患者在这个时候就迫切需要做出选择,到底是选择接受骨科手术还是继续忍受疼痛呢?一般情况下,这类盘源性腰痛患者更愿意选择PRP富血小板血浆椎间盘内注射来治疗盘源性腰痛。

1.导致盘源性腰痛的原因导致患者产生盘源性腰痛的病因有很多。

其中,腰椎间盘退变是临床中最常见的病因,大概占据所有盘源性腰痛的40%。

腰椎间盘可以维持脊柱的活动性和稳定性。

腰椎间盘主要是由外周的纤维环和中间的髓核组成。

而构成髓核的成分主要是蛋白多糖以及水分。

静水的压力可以致使腰椎间盘承受非常大的压力。

纤维环主要包括I型胶原蛋白和II型胶原蛋白,它是由一种细胞外基质构成的。

纤维环可以承受比较大的拉力。

腰椎间盘作为人体内最大的无血管组织,它提供营养的方式是依靠干骺端动脉的小分支透过终板。

腰椎间盘和骨骼不一样,骨骼因为有丰富的血液供应,从而使得骨骼的修复速度非常快。

而相对于腰椎间盘来说,腰椎间盘的修复就比较困难。

腰椎间盘的退变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加快退化的速度。

腰椎间盘退变的主要表现为纤维环的断裂以及髓核脱水。

因为髓核组织会沿着纤维环的裂隙到纤维环外层,从而致使大量炎症因子被释放。

炎症因子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和白介素1-beita。

位于纤维环外层的神经纤维会激活这些炎症因子,最终使盘源性患者产生疼痛的症状。

由于腰椎间盘上的纤维环修复比较缓慢,会使盘源性腰痛变成慢性腰痛。

2.治疗盘源性腰痛常见的方法目前来说,治疗盘源性腰痛最常见的手段有开放手术、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和物理治疗)、微创技术(硬膜外注射和射频消融技术)。

盘源性腰痛的诊治(修改)

盘源性腰痛的诊治(修改)

|
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与治疗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
治疗方案
Services
影像学诊断方法 X线片 CT MRI
腰椎间盘造影术
CT引导下椎间盘造影术(CTD)
​​ C T​ 导​ 引​ 下​ 椎​ 间​ 盘​ 造​ 影​ 在​ 椎​ 间​ 盘​ 源​ 性​ 疼​ 痛​ 中​ 的​ 诊​ 断​ 价​ 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7,(10): 726-728.
|
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与治疗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
治疗方案
标准的椎间盘造影应包括
1、充满对比剂的椎间盘的影像资料; 2、椎间盘内注射对比剂过程中的不同的量与相应 的压力; 3、患者在注射对比剂时主观感受; 4、至少有一个相邻椎间盘作阴性对照。
其中最重要的是复制疼痛,包括疼痛的性 质、部位。
|
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与治疗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治疗方案
椎 间 盘 源 性 腰 痛 的 治 疗
腰痛是非常复杂的一组临床综合症状。因此椎 间盘源性腰痛的综合治疗是必要的。 大多数患者是不需要外科治疗的。
(大部分急性腰痛发作不超过2周,仅7%发展成慢性腰 痛,仅1/3慢性腰痛患者会发展成慢性失能性腰痛)
Services
椎间盘源性腰痛在MRI上可以是 正常的,但相当少见。
|
盘源性腰痛的诊断与治疗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标准
治疗方案
HIZ 现象
首次提出HIZ的 概念,特指出现于纤维环后外侧 的高信号变化。表示为纤维环后 部放射状裂隙形成的不同程度的 血管化肉芽组织被强化。
Aprill(1992年)

腰椎间盘源性腰痛

腰椎间盘源性腰痛
7
对于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目前认为行腰椎间盘造影术是最 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但仍然存在争议。椎间盘造影的关键在于病人 对椎间盘刺激的主观反应,而不是椎间盘的外观结构,因此,椎间盘造 影的结果仍然受到人为因素的限制。尽管如此,椎间盘造影术目前 仍是诊断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唯一方法。椎间盘造影时由于纤维环 的后方有一放射性裂隙,当造影剂在高压下通过此裂隙时刺激了该 部位的痛觉神经末梢,从而引起类似盘源性腰痛的疼痛。标准椎间 盘造影术的评价应包括四个方面:显示注射造影剂椎间盘的完整形 态;椎间盘内注射造影剂的压力和/或容量;病人对病变椎间盘注射 造影剂引起的主观反应;邻近椎间盘造影是否存在疼痛反应。MR I 检查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在T2加权纤维环后方出现的高信号 区( high intensityzone, H IZ)被认为是有诊断意义的影像,但也有 研究者认为H IZ具有高敏感性和低特异性,即部分无腰痛症状者MR I检查也可出现H IZ,对其形成的病理基础也存在不同的观点。最近 我们的一项研究显示H IZ实质上是椎间盘后方沿着纤维环裂隙形成 的炎性血管肉芽组织。
体征
• • • • •
通常无明确的压痛点; 屈曲、伸展、旋转和侧弯时常常伴有疼痛; 关节活动受限 神经系统检查常常正常; 脊神经根检查(直腿抬高实验)往往阴性;
6
影像学检查
(2)X线平片检查腰椎没有异常表现,CT 或MRI检查无腰椎间盘突出,但MR I T2加 权信号通常减低;(3)腰椎间盘造影显示纤 维环破裂,造影剂由髓核处漏出至纤维环 外1/3或硬膜外腔,推注造影剂时病人产生 与平时一样的腰痛,即复制痛。其他临近 的椎体注射造影剂则不产生相同的疼痛。
11
男性、52岁、 L1-2椎间 盘突出伴有右侧腹股沟部 疼痛,横轴位CT图象不能 清晰的显示右半部椎管异 常,局部密度稍增高,这 些表现缺乏特异性。矢状 位MR图象显示椎管内有 一与椎间盘信号一致的软 组织影。这一征象提示来 自椎间盘

《椎间盘源性腰痛》课件

《椎间盘源性腰痛》课件

避免长时间弯腰
尽量避免长时间弯腰动作,如提重物 等。
注意腰部保暖
避免腰部受到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定期检查
如有腰部不适症状持续加重,应及时 就医检查。
05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研究进展
最新研究成果
椎间盘源性腰痛发病机制研究
01
深入探讨了椎间盘内部的代谢异常、炎症反应等与腰痛之间的
关联。
新型治疗方法的临床试验
退行性改变过程中,椎间盘释放出炎 症介质和化学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引 起疼痛。
流行病学
01
02
03
发病率
椎间盘源性腰痛在人群中 的发病率较高,约占慢性 腰痛患者的30%-50%。
年龄分布
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 来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
性别分布
男女均可发病,但女性发 病率略高于男性。
02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诊断
非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包括口服和外用药物, 主要用于缓解疼痛和消
炎。
物理疗法
如电疗、热疗、冷疗等 ,通过物理刺激改善局 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针灸、推拿
通过刺激穴位和舒缓肌 肉紧张,缓解疼痛和改
善功能。
康复训练
包括核心肌群训练、拉 伸练习等,增强腰部肌 肉力量,提高稳定性。
手术治疗
01
02
03
04
微创手术
如椎间盘内窥镜手术,通过内 窥镜切除病变的椎间盘组织。
开放手术
切开腰椎后路,直接切除病变 的椎间盘和可能存在的其他压
迫结构。
融合手术
将病变的椎间盘融合固定,稳 定腰椎结构。
人工椎间盘置换
用人工材料替换病变的椎间盘 ,恢复腰椎活动功能。
其他疗法

骨痹汤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体会

骨痹汤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体会

骨痹汤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体会目的:探讨椎间盘源性腰痛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云南名中医李永康经验方骨痹汤对6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进行治疗。

结果:本组病例有效率达95%。

结论:骨痹汤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安全、有效的方法,病人易接受。

标签:骨痹汤;椎间盘源性疼痛椎间盘源性疼痛是引起腰痛的常见原因之一。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一种牵涉痛,其发生机制可通过牵涉痛产生的会聚一投射理论予以解释,腰椎间盘病变可累及纤维环及后纵韧带而产生痛觉冲动,这种痛觉冲动经腰椎旁交感干内参与痛觉传导的交感神经纤维传递至L1、L2脊神经节,其中部分沿L1、L2腰神经后支传递至下腰部,并在其末梢传向中枢,产生牵涉性下腰痛。

笔者近几年在临床中采用云南名中医李永康经验方骨痹汤对6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进行治疗,均获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60例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6~48岁,平均37岁。

1.2 临床诊断症状均以久坐疼痛为主,伴腰臀部、腹股沟牵涉痛,无明显下肢放射痛。

均行CT检查提示1~2个间盘退变,椎间盘膨出,神经根无明显受压,其中12例出现许墨氏结节,3例有终板下炎性改变;均行MR[检查T2加权像上表现为信号降低,椎间盘变黑;11例行椎间盘造影,均显示纤维环撕裂,同时诱发与平时相似的症状。

1.3 治疗方法1.3.1 骨痹汤组成桑寄生15g,羌活12g,独活12g,续断12g,当归12g,杜仲12g,威灵仙12g,丹参15g,红花9g,枸杞12g,秦艽9g,茯苓12g,防风9g,细辛6g,全蝎6g,蜈蚣2条,淮牛膝12g,甘草6g。

阳虚重者加仙灵脾12g。

肉桂12g,制附片30~60g(先煎4小时),每日一剂,分3次口服。

10~14天为_疗程。

1.3.2 指导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生活中少弯腰、不久坐,推荐游泳、太极拳等健身方法。

2、结果2.1 疗效判断标准采用V AS疼痛评分法进行疗效评定:0=无痛,10=最严重的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源性腰疼盘源性腰疼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在临床上是极为常见的多发病,是椎间盘内紊乱(IDD)如退变、纤维环内裂症、椎间盘炎等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引起的慢性下腰痛,不伴根性症状,无神经根受压或椎体节段过度移位的放射学证据,可描述为化学介导的椎间盘源性疼痛。

目录病症诊断椎间盘源性下腰痛在临床上是极为常见的多发病,是椎间盘内紊乱(IDD)如退变、纤维环内裂症、椎间盘炎等刺激椎间盘内疼痛感受器引起的慢性下腰痛,不伴根性症状,无神经根受压或椎体节段过度移位的放射学证据,可描述为化学介导的椎间盘源性疼痛。

编辑本段临床特点椎间盘源性下腰痛的最主要临床特点是坐的耐受性下降,疼痛常在坐位时加剧,病人通常只能坐20分钟左右。

疼痛主要位于下腰部,有时也可以向下肢放散,65%伴有下肢膝以下的疼痛,但是没有诊断的特异性体征。

多数腰间盘源性腰痛的患者可以有很长时间反复发作的腰痛,多数患者在劳累或长时间站立后,椎间盘内的压力增高后,可以进一步刺激腰椎间盘纤维环表面的神经末稍,引起腰痛加重;另外,在受凉后,也可使神经末稍对不良刺激的敏感性增高,引起腰痛加重。

反之,在休息后,特别是卧床休息后,椎间盘内的压力降低后,在很好地保暖后,可以使纤维环表面的神经末稍受到的不良刺激较少,从而使腰痛减轻。

编辑本段病因病理① 由于脊柱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疾患所引起。

如挫伤、扭伤所引起的局部损伤、出血、水肿、粘连和肌肉痉挛等。

② 由于脊髓和脊椎神经疾患所引起。

如脊髓肿瘤、脊髓炎等所引起的腰痛。

③ 由于内脏器官疾患所引起。

如子宫及其附件的感染、肿瘤可引起腰骶部疼痛,这种病人往往同时伴有相应的妇科症候。

④ 由于精神因素所引起。

如癔病患者也可能以腰病为主诉,但并无客观体征,或客观检查与主观叙述不能以生理解剖及病理知识来解释的病,这种腰痛常为癔病的一种表现。

编辑本段检查项目1.CT检查:可清晰显示椎体前、后缘的骨赘,硬脊膜囊、脊髓、神经根的受压部位和程度,测得椎管前后径和横径,还能了解椎间孔和横突孔有无狭小,椎板有无肥厚等。

2.拍X线片:是腰部疼痛病人的常规检查。

—般须摄正位、侧位和左右斜位片,必要时加摄颈部前屈和后伸时的侧位片。

正位片可能见到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椎弓根增粗。

侧位片可发现颈椎生理前突消失,椎体前后缘形成骨唇,椎间隙狭窄和椎管狭窄。

斜位片可判定椎间孔的情况。

3.磁共振:可清晰显示间盘组织后突,压迫硬脊膜囊和脊髓的情况,以及有无静脉回流受阻、受压,局部脊髓内有无囊性病变等情况。

编辑本段注意事项1,饮食均衡,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胆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烟控酒.2,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不宜久坐久站,剧烈体力活动前先做准备活动.3,卧床休息,宜选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弯曲.4,避寒保暖.5,预防原则要求减少运动,放松休息.6,平时应加强腰背肌锻炼,加强腰椎稳定性.。

在此,推荐一套简单易学的腰背肌锻炼操:①仰卧,两腿伸直轮流抬起,动作轻松稍快,以不引起疼痛为度,连做8-10次.②仰卧,屈膝,大腿贴腹,两手抱膝,腰背贴床,使腰肌和下背部肌肉放松,然后分开两手,两腿伸直,连做3-5次.③仰卧起坐,若起坐动作困难,可用两手扶床协助,坐起后身体不可前屈,连做3-5次.编辑本段晨起腰痛早上起来腰疼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床。

传统的棕绷或尼龙丝绷床、钢丝绷床以及钢丝绷的行军床,软的沙发或者太软或弹性较差的席梦思床垫等,都会造成人躺卧在上面由于体重的作用,身体呈现中央低、四角高的状态,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痉挛状态,使椎间盘不能得到充分休息与放松,就会出现腰疼的现象。

许多人在这种床上睡觉后,次日清晨起床后会感到腰背酸疼无力,长此以往,极易造成腰肌劳损,也可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症。

像这种情况引起的早上起来腰疼,更换寝具一般即可改善症状。

若不是寝具的问题,就有可能是由于慢性腰肌劳损了。

这种腰疼,需要做腰部牵引、手法按摩、中药热敷及口服舒筋活血片治疗了。

另外大家可采取一些小措施,来预防早上起来腰疼。

1.早晨起床首先活动腰部。

每日早晨起床后,要首先活动腰部。

平时多做收缩腹肌、伸展腰肌运动,以及散步、倒步行走和骑自行车等,都能防止和减轻腰疼。

2.学会放松,减少紧张。

紧张可使血液中激素增多促使腰间盘肿大而导致腰疼,所以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保持愉快心境对防止腰疼有很大帮助。

3.保持正确姿势。

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违背生理机能。

久坐的人坐时要使背部紧靠椅背,以使腰部肌肉得到放松和休息,时而向后伸腰也是预防腰疼的好方法。

4.改进饮食生活、避免肥胖。

若体型已发胖则要实行科学减肥。

因为肥胖会给脊椎带来过大的负荷,同时由于腹肌松弛而不能起到对脊椎的支撑作用,会迫使脊椎发生变形。

编辑本段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1、卧床休息2、药物治疗3、牵引疗法4、物理治疗5、推拿治疗6、针灸治疗7、封闭疗法8、小针刀疗法手术治疗1.常规开放性手术(包括:半椎板切除、全椎板切除、经腹椎间盘手术) 2、椎间盘镜手术3、人工腰椎间盘置换微创介入治疗1、胶原酶化学溶解疗法2、臭氧注射疗法3、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4、射频热凝靶点穿刺技术(一):物理治疗、推拿治疗、针灸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电疗、三维牵引、中药汽化、热疗等方法,和推拿、针灸等治疗目的基本相同。

就是以缓解病人的临床症状为主,而非根治手段。

由于腰突症的病人多数伴随慢性腰肌劳损,梨状肌肉紧张,腰椎间盘突出物压迫的神经随神经走过的部位肌肉痉挛造成腰腿痛,一般医院会用理疗、推拿、针灸等治疗手段来缓解肌肉的紧张和痉挛。

所以做过理疗的病人,在做理疗时会舒服一点。

理疗、推拿、针灸等治疗方法,只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配合治疗,如果病情严重,只有另寻其他治疗方法。

(二):手术治疗1、常规开放手术:常规开放手术包括:全椎板切除、半椎板切除、经腹椎间盘手术、椎体融合术等。

手术的目的是直接切除病变腰椎间盘髓核,解除神经根压迫而达到治疗目的。

由于腰椎的特殊生理位置的限制,因此手术破坏了正常的腰椎骨生理结构,造成手术损伤大,易造成腰椎术后失稳,术后瘢痕组织粘连,术中误伤神经根等一系列不良反应,所以多数病人惧怕手术,如何避免手术中造成的以上不良反应呢?这一直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2、胶原酶溶解术人体椎间盘的主要组分就是胶原组织,利用胶原酶对胶原分子的特异溶解性,通过将胶原酶注射到椎间盘突出部位,使突出物中的胶原组分被破坏、溶解,完全可以达到使突出物变小、消失,从而解除神经压迫、改善临床症状的目的。

3、臭氧溶核术(PIMOI):该疗法采用细针穿刺到椎间盘内,注射少量臭氧气体使髓核组织脱水萎缩,达到使椎间盘减压的目的。

主要原理是利用臭氧的瞬间完成的、强大的氧化功能,达到脱水、消炎和镇痛的作用。

4、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PLDD):利用激光能量使病变的髓核内空洞化,降低椎间盘内的压力,缓解和消除对坐骨神经或脊神经的压迫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5、经皮穿刺内镜椎间盘切除术(PED):椎间盘镜分侧路椎间盘镜与后路椎间盘镜。

侧路椎间盘镜是在切吸的基础上,附加椎间盘镜系统。

使切吸在椎间盘镜监测下进行更加安全有效。

后路镜则是融合了侧路椎路镜与椎板间小开窗技术的优点,仅在椎间盘病变对应点上开一小口,放入椎间盘镜系统,利用精细的手术器械,完成取出病变髓核的过程,达到治疗的目的。

6、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PLD):在影像监控下,将工作套管直接进入椎间盘内,利用钳夹切割及负压系统取出部分髓核,从而降低盘内压力,使纤维环压力减轻,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

射频热凝靶点上述几种微创治疗方法或是通过减少髓核体积,间接达到减压的作用、或是通过修补纤维环来达到治疗目的,但是这些方法都没有直接针对突出的髓核组织进行治疗。

且伴随着诸多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椎间隙变窄、神经损伤发生率较高等确定。

为此,由洪强医疗集团首创的射频热凝靶点治疗术,治疗盘源性腰疼,我们利用射频仪的功能特点,经过直视下操作观察及反复的临床实践、设计出一种既能直接消除压迫神经的髓核组织,又能修复纤维环,且消除炎性因子对纤维环内超敏神经末梢刺激的微创治疗方法——射频靶点热凝疗法。

射频热凝靶点治疗术的六大安全原理一、高效安全:神经系统专用射频仪的的治疗电极只有0.7mm,如同一根针灸针,整个治疗不用麻醉、镇痛药、抗生素、激素,只有一个物理变化过程,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它把病变的随核组织直接去掉而不伤及正常组织,使治疗更绿色化、人性化。

二、精确定位:射频热凝靶点治疗在C臂X光机准确定位,数字减影下时时检测,导航系统的精确引导下直接作用在病变的髓核上,数据精确到1mm以下,角度误差小于1度,使治疗更精确、更有效。

三、鉴别神经:神经系统专用射频仪所独具的神经系统的精确鉴别和刺激功能,能测到治疗范围1cm内的神经,并精确到分辨出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也就是说在治疗时你想损伤病人的神经都不可能。

四、精辨组织:本设备所独具有的阻抗显示功能,能精确地分辨出髓核纤维环、钙化点、骨质和血管,并用音调和数字准确显示,使治疗更准确,安全无误。

五、温度可控:射频仪可任意调节温度,误差在2°C以下,确保治疗时的安全,治疗后不感染又不存在热损伤。

六、精确计算:在治疗前把需要去掉的病变体积精确地计算出来,作出预案,也就是说病变的髓核有多少就去多少,使治疗更高效。

治疗原理射频热凝靶点治疗是直接把突出致病部分的髓核变性、凝固、收缩、减少体积,解除压迫,很少伤及正常的髓核组织,同时直接阻断髓核液中糖蛋白和β蛋白的释放,温热效应对损伤的纤维环,神经根水肿、椎管内的炎性反应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治疗后症状立即消失和减轻,有效率高,治疗时不用局部麻药、激素和抗生素,使治疗绿色、安全。

射频用穿刺针只有0.2MM粗,穿刺时病人痛苦极小,操作安全,神经监测功能和时间、温度可控性不会造成神经根的热损,阻抗的显示能测定出被治疗组织的性质,85—90℃的温度很少引起出血,极少的创伤和高温使发生感染的几率很低。

射频靶点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高效、安全、操作简单、费用较低的全新的微创治疗方法。

是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一次质的飞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