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优质公开课教案 (5)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5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5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葡萄沟》章节,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口语交际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长句子理解和运用。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教学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葡萄沟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并激发学习兴趣。

2.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理解并书写。

4. 句子解析:挑选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结构和运用。

5.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6. 口语交际:设置情景,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进行口语交际。

7.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葡萄沟》2. 生字词:葡萄、沟、美丽、风光、热情、好客等。

3. 句子解析:例句及句子结构。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抄写生字词,熟读课文。

2. 答案:课后作业答案见课本。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查找关于葡萄沟的资料,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2. 课文长句子的理解与解析3.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4.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生字词,如“葡萄、沟、美丽、风光、热情、好客”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字形、字义和字音。

2. 通过多种方式呈现生字词,如卡片、PPT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语文公开课《葡萄沟》教案设计(精选7篇)

小学语文公开课《葡萄沟》教案设计(精选7篇)

小学语文公开课《葡萄沟》教案设计(精选7篇)小学语文公开课《葡萄沟》教案设计(精选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公开课《葡萄沟》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语文公开课《葡萄沟》教案设计篇1(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

(二)教学背景1.教材分析课文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用生动形象的语句描写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产量高、颜色鲜、味道甜,制成的葡萄干非常有名。

2.教学目标我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后,为《葡萄沟》第二课时设定了三个教学目标: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读悟结合,体会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③情境中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理解葡萄沟好在哪,难点是了解葡萄干的制作方法。

(三)教学流程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呢?我紧扣“读”、“悟”二字,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读,在读中发生感悟,启发学生由浅入深地悟,并巧用多媒体VCD助学生进入良好的意境,让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轻松、愉快的对话,获得审美体验。

1.巧用多媒体VCD激趣,初读感悟。

“兴趣是求知获艺的先导。

”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课的开头,我用多媒体VCD播放歌曲《新疆好》,学生边欣赏边手舞足蹈。

孩子们都问:“新疆是什么样的?”于是我再播放“吐鲁番简介”,生动精彩的画面深深吸引了学生,他们情不自禁地说:“这个地方真好。

”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让他们在喜欢的句子或不懂的地方分别作上记号,他们以高涨的热情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巧用多媒体VCD导学,细读领悟。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但是靠语言文字塑造形象抒发感情的,而要使小学生通过文字来体会文中的情境,先得尽量让学生把书中描绘的画面与具体形象挂起钩来,增强文字的形象性学生才会想读。

二年级下册《葡萄沟》公开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葡萄沟》公开课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葡萄沟》公开课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葡萄沟》公开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二年级下册《葡萄沟》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老乡的喜爱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三、教学难点:感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四、教学时数: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

2、师:新疆舞很优美,其实新疆还有更吸引大家的地方,想不想去了解一下。

(出示课题:《葡萄沟》)学习生字“沟”。

二、初步感知1、学生观看葡萄沟的课件,听朗读课文。

2、说说看了之后有什么感受?三、自主学习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朗读情况。

3、学习生字。

(1)小老师领读生字。

(2)识字游戏一:摘葡萄教师画一串大葡萄,每个葡萄上写上本课生字,让学生摘一个葡萄,认读生字,其他学生跟读。

(3)识字游戏二:找朋友让学生把结构相同的生字圈一圈。

疆、吐鲁番、蜜桃、梯田、维吾尔族、吃个够、碉堡。

学生边轻声读边在文中用圆圈划一划,再指名读一读。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说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5)指导书写。

“沟”、“够”、“密”、“蜜”(6)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四、指导书写1、出示所写的生字,认读。

2、你认为哪个生字最难写?3、老师范写。

4、学生练习,评议。

五、巩固练习(课件出示)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地方旅游,知道去哪儿吗?(读题)但有个条件:要能正确地读出这些词语。

(课件逐个出现)同学们的生字掌握的不错。

事不宜迟,现在我们一起前往葡萄沟。

二、学习课文(一)听课件朗读。

听完后问:你觉得葡萄沟怎么样?(是个好地方、板书)为什么说是个好地方?她好在哪儿?自己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完成练习(出示)1、葡萄沟在2、葡萄在月份成熟。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5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5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葡萄沟》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葡萄沟》一课,主要涉及教材的第三章“亲近自然”部分。

详细内容包括:葡萄沟的地理位置、葡萄的生长环境及特点、葡萄架下的生活场景、葡萄的品种及采摘过程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葡萄沟的地理位置、葡萄的生长过程及特点,学会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葡萄。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物产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葡萄沟的地理位置、葡萄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难点: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葡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葡萄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结合教材,详细介绍葡萄沟的地理位置、葡萄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3. 实践:让学生动手画一串自己喜欢的葡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葡萄,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例句,讲解如何用形容词和动词描绘葡萄,让学生学会运用生动的语言。

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照例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葡萄。

六、板书设计1. 葡萄沟:新疆吐鲁番2. 葡萄生长过程:发芽、开花、结果、成熟3. 葡萄特点:颜色、形状、味道4. 描述葡萄:形容词、动词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你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一串你最喜欢的葡萄,不少于50字。

2. 答案示例:我最喜欢的葡萄是紫色的,形状像珍珠,吃起来酸甜可口,让人回味无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课后可以让学生收集关于葡萄的谜语、故事等,下节课分享,进一步丰富学生对葡萄的认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

语文《葡萄沟》教学设计5篇

语文《葡萄沟》教学设计5篇

语文《葡萄沟》教学设计优秀5篇葡萄沟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语言环境中以及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好词。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教师准备:课件、字词卡片、葡萄干。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葡萄沟的资料图片。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1、猜谜语。

出示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这是什么?(葡萄)出示葡萄的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葡萄?你还在哪儿见过葡萄?2、你们爱吃葡萄吗?香甜的葡萄是多么诱人啊,我国许多地方都出产这种水果,但产量最多、吃起来最甜的,要数我们新疆吐鲁番出产的葡萄了。

3、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畅游迷人的葡萄沟,去品味那甜美诱人的葡萄,大家想去吗?二、自读课文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

2、选择自己读得好的自然段向大家展示,其他人认真倾听。

(指名朗读课文,矫正错误)3、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要求会认,会组词,交流好的识字方法。

4、读难读字词:新疆、吐鲁番、蜜桃、梯田、维吾尔留下、碉堡、够了、茂密、吃个够5、出示藏有生字的句子让学生认读A、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B、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C、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D、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6、再读课文,相信这次你一定会读的又流利又有感情。

三、交流反馈1、让学生观看葡萄沟的录像,思考,交流,汇报: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2、师小结: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优美,葡萄干非常有名,而且那里的老乡热情好客,所以说它真是一个好地方。

(出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3、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新疆,找到吐鲁番。

《葡萄沟》 教案(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

《葡萄沟》 教案(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

《葡萄沟》教案(精选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13篇)2022-12-15《葡萄沟》教案(精选13篇)《葡萄沟》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会读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写四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学习第一,第二自然段。

3、认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的爱国之情,陶冶美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识字,体会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三、教学难点:感悟句子所包含的感情。

四、课前准备:生字卡片五、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猜谜: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2、出示中国地图:在我国的新疆吐鲁番有一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被称作水果之乡,同学们想不想到那里游览一下?今天,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游览这个美丽的地方----葡萄沟。

(板书10.葡萄沟)3、通过地图,指出吐鲁番的位置。

二、初读识字、词1、地图告诉了我们葡萄沟的地理位置,同学们很想了解葡萄沟的更多情况。

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读准每个字音,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同学们,葡萄沟的老乡听说咱们要去那里,是非常地欢迎我们。

先要闯一道字词关,只有顺利过关,才能去那里游玩,大家有信心吗?检查字、词掌握情况(指名领读开火车读)(注:先出示11个生字,再出示词语:葡萄沟、新疆、吐鲁番、蜜桃、梯田、维吾尔族、不够、碉堡、杏子、秋季、山坡、钉子、茂密、摘下、留着、搭起)三、学习第一小节1、我们轻松过关,开始出发了。

同学们,据老师了解,葡萄沟除了生产葡萄之外,还生产其他很多水果呢?不信,你赶紧读一读第一小节吧?2、交流:读了这一小节,你知道了什么?3、指导朗读,感受对葡萄的喜爱之情及葡萄沟的瓜果飘香。

那里出产这么多的水果,人们心里一定非常高兴,能不能读出人们的高兴心情。

引导学生说说体会到葡萄的多。

4、师引读:五月有......七八月份有......到了九十月份......5、齐读第一小节。

既然新疆的人们最喜爱的是葡萄园,那我们也赶紧进入葡萄园去看看吧!四、学习第二小节过渡:这么多的水果逗人喜爱,但人们最喜欢还是那里的葡萄。

葡萄沟 教案(优秀5篇)

葡萄沟 教案(优秀5篇)

葡萄沟教案(优秀5篇)《葡萄沟》篇一一、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充满浓郁风土人情的游记式文章,课文“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为主线贯穿全文,主要介绍了新疆葡萄沟的葡萄品种多,颜色鲜,味道甜,产量高,葡萄干非常有名的特点。

生动的画面,优美的语言,畅游其间,令人流连忘返。

葡萄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水果之一。

“爱屋及乌”的情感迁移会激发孩子们对葡萄沟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低年级学生实际,挖掘情感因素,采用演示、画图、朗读、导游等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自主赏析,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提升审美情趣,受到情感熏陶。

二、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 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感世界里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自主感悟葡萄的特点和人们的热情好客,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

四、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或课文插图、师生搜集新疆吐鲁番的相关资料、音乐磁带《新疆是个好地方》。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1、猜谜语。

出示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这是什么?(葡萄)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

你们知道是哪里吗?(板书课题:葡萄沟)葡萄沟在我国新疆的吐鲁番。

(出示地图,指给学生看)相机学习生字“沟” 。

2、欣赏歌曲。

播放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这是哪个地方的歌曲?听说新疆吐鲁番有个好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看一看?(板书课题)(二)自读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多音字的读音,带生字的句子多读几遍。

2、小组互相检查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同时提醒多音字的读法:葡萄干(gān)钉(dìng)着好(hào)客水分(fèn)3、再读文,说说葡萄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三)读议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教师巡视,学生简单批画。

《葡萄沟》教案

《葡萄沟》教案

《葡萄沟》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会认“沟、产” 等 18 个生字,会写“份、坡” 等 10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葡萄沟、盛产” 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2 自然段。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观察图片、品尝葡萄干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知道那里盛产水果,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干也很有名。

学习作者描写事物的方法,如围绕一个意思把内容写具体,通过颜色、数量等方面描写葡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祖国各地风土人情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葡萄沟的美好。

学习作者描写葡萄的方法,感受葡萄沟水果的丰富和葡萄的特点。

(二)教学难点理解“五光十色” 等词语的含义,体会其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引导学生体会文中对葡萄沟的赞美之情,并产生对祖国其他地方风土人情的向往。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葡萄沟的图片、视频,各种水果和葡萄干,生字词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五、教学课时:2 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5 分钟)展示一些水果的图片,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吃水果吗?你们知道在我国的新疆有一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吗?(引导学生回答葡萄沟)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葡萄沟,去看看那里美丽的风景和诱人的水果。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5 分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

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生字词,指名认读,正音。

如“葡萄沟(pú táo gōu)、维吾尔族(wéi wú ěr zú)” 等。

利用多种方法识字。

如“形声字识字”:“沟、产、梨、份、坡、枝、起、客、老、收、城、市、利、沟、钉、味、昌、留”;“加一加”:“女 + 马 = 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
《葡萄沟》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歌,请仔细听。

(播放歌曲《新疆好》)你知道歌中唱的是哪儿吗?对,是新疆,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新疆的葡萄沟玩一玩。

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让学生齐读课题,为激起学生的兴趣,还引导学生分成游客组、导游组、老乡组。

我们坐上火车,准备好了吗?出发!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咦,是谁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哦,原来是生字娃娃,听他说些什么?小朋友,你们想要去葡萄沟,必须先认识我,否则,你们会迷路的!那我们就来认识认识他们吧。

1.认识生字
出示生词,分别指名读。

相机出示了地图认识“新疆、吐鲁番”,出示图画认识“梯田”,了解梯田是像楼梯一样的田地。

认识“碉堡”就是用土和石块垒成的高高的房子,所以有石字旁和土字底。

并认识多音字钉。

同时告诉学生查字典是识别多音字读音的好办法。

然后出示所有生词,引导学生离开句子、拼音和图片再来识字,通过小老师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加深识字。

2.指导写字
本课生字11个,根据它们的结构特点,以“蜜”
为例引导学生写字时要“一看”“二写”“三对照”。

一看是让学生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布局,说说写时要注意
什么。

“二写”就是让学生临摹仿写,“三对照”指对
照例字和展示的作品,找出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


导学生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整洁,努力养
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 )精读课文,理解重点内容。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把生字娃娃带入课文读一读,想一想,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板书: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你从哪儿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请导游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2).请你默读课文,找出有关的句子。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图片,五月有杏子,七
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沟竟然生产这么多种水果,请问这位游客,你喜欢盛产水果的葡萄沟吗?把你的喜欢之情读出来吧!(适时板书:盛产水果)既然产那么多种水果,这里为什么取名叫葡萄沟呢?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这儿为什么以葡萄命名呀?请老乡来介绍一下。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再引导学生划出描写夏天的葡萄园的句子,结合图片了解凉棚就是能乘凉的棚子,这儿是指葡萄的藤和叶搭起的棚子。

这样的凉棚就一个吗?哪个词说明不是一个?理解“一个个”,通过指名读,小组内朗读,男女生读来体会葡萄园的美。

并引导学生用“像”说一句话。

(3).然后引导学生划出描写秋天的葡萄的句子。

句子中哪个词写出了葡萄的美?这个词能不能换成五颜六色呢?这样美的葡萄多吗?哪个词可以看出来?引导理解“一大串一大串”,指名读,齐读。

(适时板书:风景优美)
(4).这么多的葡萄,大家想不想吃呀?如果我们这时候去葡萄沟,维吾尔族老乡会怎样招待我们呢?请老乡读第四句话,你从哪些词能感到老乡的热情好客?理解“准会”和“吃个够”的意思。

导游夸一夸读,游客夸一夸读,进一步感受到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5).师小结:这么风景优美的葡萄园,这么又多又美的葡萄,这么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看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请大家再夸夸葡萄沟吧!指导男女生读,三大组比赛读。

4.小组自学第三自然段,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1).默读第三自然段,出示自学提示:制作葡萄干时,先()接着()再()最后()。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相机出示图片,展示葡萄干的制作画面,学生品尝葡萄干,体会葡萄的甜,水到渠成地指导朗读第四自然段: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先引导学生填写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意在总结本课课文内容,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填写其他地方的特产,最后引导学生填写自己的家乡真是个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