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原始记录
混凝土施工原始记录,样本

实测坍落度
无 备 注
符合设计及《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要求 自检意见 质检工程师: 张新华 日期: 2011.4.12
混凝土施工原始记录表
施工单位: 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合同号: YBE01
监理单位: 武汉中交路桥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编间 施工气温℃ 混凝土标号 运输方式 水泥品种及标号 开 最
左幅1-1#空心板预制 K7+718 青龙湾大桥 第一跨 始 高 C50 砼罐车 三峡 P.O 42.5 2011.4.12 18 6.00
所属分部工程 记录人 结 最 束 低
左幅第一跨上部构造预制和安装 黄克鑫 2011.4.12 11 强制式机械拌合 插入式、附着式 484 9.30
拌和方式 振捣方式 水泥用量(kg/m3)
水泥:砂:碎石:水:外掺剂:粉煤灰 施工配合比 484:701.8:1130.4:133.8:4.84 外 加 剂 名称 1 145 2 140 3组 无 施工间断记录 湖北恒利 3 平 (mm) 留取试样组数 140 编 号 01、02、03 均 140 掺入量 4.84 水灰比 0.45
混凝土原材料试验过程原始记录集

用水量W(g) 总质量G(g) (g) 量G1(g) (g) 量Vw(g)
GW100
受检 Bt 1
含气量,%
/
1天试验日期
环境温度℃
3天试验日期
环境温度℃
荷载(kN)
强度(MPa)
代表值 (MPa)
荷载
强度
(kN) (MPa)
代表值 (MPa)
基准fc
/
/
/
基准fc
/
/
/
/
/
受检ft
/
/
/
/
受检ft
配合比要求 砂率% 材料用量
外加剂掺量%
坍落度要求(mm)
外加剂含固量%
水泥(kg)
砂(kg)
石(kg) 5~10mm 10~20mm
外加剂用量 (kg)
基准
受检
拌合用量 (kg)
试拌量(L)
基准 受检
减水率WR (%)
次数 1
基准混凝土单位用水量 (kg)
坍落度(mm)
受检混凝土单位用水 量(kg)
外加剂试验记录(二)
试验编号 生产厂家 检验依据
试验日期 规格、种类 GB/T8077-2012,GB8076-2008,GB/T2419-2005
环境温度℃ 样品状态
仪器设备 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60L) 振动台 坍落度筒 容量筒 贯入阻力仪 压力试验机 电子分析天平、电子台秤
设备状况 正(异)常
抗压强度 (1) 7天试验日期
/ 荷载(kN)
/
环境温度℃
28天试验日期
强度(MPa)
代表值 (MPa)
荷载 (kN)
环境温度℃
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MPa)
配合比原始记录

混凝土配合比检测原始记录(一)鲁JC/JL-01.0402 共页第页样品名称商品混凝土样品编号强度等级稠度(mm或s)抗渗等级抗冻等级其他要求拌合方法机械搅拌成型方法捣棒人工捣实法检测日期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 % 设备名称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电液式压力试验机电子控温远红外鼓风干燥箱震击式标准振筛机设备编号RZ039 RZ045 RZ021 RZ022设备状态检测依据JGJ55-2011检测内容:混凝土配合比用原材料材料名称水泥细骨料粗骨料 1 粗骨料 2 水掺合料 1 掺合料 2 外加剂 1 外加剂 2 其他名称、品种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碎石碎石水矿粉粉煤灰外加剂厂家、产地烟台冀东寻山石猴子夏庄伟磊夏庄伟磊地下水唐山曹妃甸威海港域潍坊万山规格、等级P·O 42.5 中砂16-31.5mm 5-10mm 地下水S95 Ⅱ级FDN-C样品状态样品数量主要技术指标实测结果28 天抗压强度MPa细度模数颗粒级配含泥量含泥量检测说明试验用料均干燥状态。
校核:主检:混凝土配合比检测原始记录(二)鲁JC/JL-01.0402 共页第页样品名称商品混凝土样品编号强度等级稠度(mm或s)抗渗等级抗冻等级其他要求拌合方法机械搅拌成型方法捣棒人工捣实法检测日期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 % 检测依据JGJ55-2011检测内容:混凝土配制强度确定及配合比计算(质量法)计算项目计算结果计算说明配制强度f cu,0 ≥f cu,k ﹢1.645σ= <C60 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取设计强度等级值);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可计算或查表取得。
f cu,0 ≥1.15f cu,k= ≥C60水胶比粗骨料品种:αa= αb= f ce=γc f ce,g,式中:γf、γs—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影响系数,可查表取得,f ce—水泥28d抗压强度 (MPa) ,可实测或计算取得。
混凝土拌合物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原始记录

月7.3.27.33氯离子、碱含量和检验报告
7.3.4
有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
7.3.5
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满足施工方案的要求 抽样检验,混凝土耐久性指标符合国家现行有 关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
7.3.6
质检员: 注:本表格由质检员在验收现场记录填写。
施工员:
监理旁站监督人:
页
物检验批质量 收记录 日 备注
湘质监统编 施2015-08
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
共 单位(子单位) 工程名称 检验批编号 编号 7.3.1 验收项目 预拌混凝土进场质 量 混凝土拌合物不应 离析 混凝土中氯离子和 碱总含量 首次使用的混凝土 配合比开盘鉴定 混凝土拌合物稠度 要求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 新化嘉和园C栋 01020208002 验收部位 检验批名称 验收日期 验收情况记录 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有效 1 页 第 1 页 混凝土拌合物检验批质量 验收记录 年 月 日 备注
734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开盘鉴定有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报告735混凝土拌合物稠度要求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满足施工方案的要求732混凝土拌合物不应离析733混凝土中氯离子和碱总含量氯离子碱含量和检验报告编号验收项目验收部位验收情况记录备注731预拌混凝土进场质量质量证明文件齐全有效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新化嘉和园c栋检验批名称混凝土拌合物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检验批编号01020208002验收日期年月日湘质监统编施201508现场验收检验批检查原始记录共1页第1页注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记录表格

试验:
计算:
复核:
试验日期: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D-50 建设项目: 施工单位 混凝 土标号 坍落度 二、 水泥 标号 砂视 比重 石子 种类 三、 水灰比= 水泥用量= 砂率= 砂石混合重量=混凝土假定容重-水泥量-水量= 砂用量=砂石混合重量×砂率= 石子用量=砂石混合重量-砂重量= 原材料情况 水泥 比重 砂细度 模数 石子 视比重 配合比设计(千克/每立方米混凝土) 水用量= 外加剂用量= 混凝土假定容重= 外加剂 混合材料 石子级配 济源至东明高速公路新乡至长垣段 试验日期 合同号:
一、
混凝土配制强度 (mm) 其他: 水灰比 水泥用量
四、
混凝土配合比试拌记录
年 试拌 公升 水泥 (kg) 砂 (kg) 坍落度测定结果(mm) 1次 2次 3次
温度 含气量 (%) 备注
实用材料配合比值:水泥、砂、石、水、外加剂=
五、混凝土容重计算 试模 尺寸 (1) 试模 数量 (2) 试模 容积 (3) 试模 重量 (4) 试模 +砼量 (5) 混凝土容重(千克/立方米) F=((5)-(4))/(3)
水灰比水泥用量原材料情况水泥水泥外加剂标号比重混合材料比重模数石子石子石子级配种类视比重外加剂含气量备注公升kgkgkgkgkgmm配合比设计千克每立方米混凝土水灰比水用量水泥用量外加剂用量混凝土假定容重砂石混合重量混凝土假定容重水泥量水量砂用量砂石混合重量砂率石子用量砂石混合重量砂重量坍落度测定结果mm实用材料配合比值
实拌后 混凝土材料用量(千克) G= A+B+C+D 水泥= F×A/G 砂= 石= 水= F×D/G 外加=F×E/G
F×B/G F×C/G
六、快速试验记录: 快速 试验 方法 X1 指标×( ) 快速推定结果 X2 X3 X4
混凝土配合比报告

检测机构: 检测机构地址:
签发:
审核:
试验: 联系电话:
甘肃省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局编制
委托单位
建设单位
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主要仪器设备
设计依据
材料名称
水泥
细骨料 原 材 粗骨料 料 基 外加剂1 本 情 外加剂2 况
外加剂3
掺合料1
掺合料2
混凝土配合比
产地
品种、规格
报告
报告日期 报告编号 原始记录编号 强度等级 使用部位 配制强度
主要技术指标
GZJ-A-09
z 报告编号
施
环境温度℃
工
条
件
养护条件
材料
配
合 比
用量kg
重量比
水泥 细骨料 粗骨料
水
振捣方法
稠度
坍落度: 维勃稠度:
~ ~
mm s
声明
1.报告无CMA章、检测机构资质专用章无效;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3.报告无 检测、审核、签发人签字无效;4.报告涂改无效;5.对检测报不予受理。
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原始记录(模板)

校核:
试验:
砂浆和容器总重量(kg)
试验次数
试验时间 (h:min)
经过时间 (min)
试验温度
贯入压力(N)
平均值
(℃)
(N)
试样1 试样2 试样3
测针面积 (mm2)
贯入阻力 (MPa)
试样
1
2
3
平均值
试样
1
2
3 平均値
初凝时间(h:min)
终凝时间 (h:min)
结论 该砼拌合物初凝时间为 h min;终凝时间为 h min.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
管理编号:XXXXXXX
样品名称
样品编号 试验日期
设计强度 使用仪
器及编号 混凝土配合比
试样开始加水时间 (h:min)
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编号 检验
环标境准条 工件程部
位
共 页第 页 温度 ℃,湿度 %
水泥:石:砂:水:掺合料:外加剂= : : : : :
混凝土试配配合比

1、混凝土试配配合比11、配合比选取从第二次试配的结果来看,第3组的水泥用量过高,因此不予考虑。
从2-12和2-15的实验结果看出,虽然2-12的胶凝材料用量减少,不过砂率增加,其工作性仍然能满足要求,而且强度并没有降低。
因此本次试配考虑继续降低浆体的厚度。
通过试拌,最终确定第三次试拌的配合比。
详见表1-1所示12、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见表1-2o表1-2第三次试配实验结果从表2-2可以看出,所有的配合比均能满足工作性的要求。
*-9与*-12相比,虽然胶凝材料用量减少,可是砂率增大,工作性同样能满足要求。
同时可以看出,1-*与2-*相比,同样的胶凝材料用量,「*的强度更高。
而在1-*系列中,1-9的胶凝材料用量最少,但同时强度最高,因此该组为最优组。
2、最终正式试验安排2.1、配合比选取最终选取的配合比有三组,分别是十七局提供的基准组,以及优化后的配合比I-JZ,以及基于最小浆体理论设计的最优配合比1-9,配合比如表2-1所示。
2.2、实验安排221、最终的配合比需要进行以下实验:1、坍落度、经时坍落度损失、初终凝实验参照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2、3d、7d、28d、56d抗压强度参照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37d、28d劈拉强度参照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4、弹性模量参照JTGE30-2005《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由陈功超负责5、电通量由陈功超负责6、孔结构7、电镜扫描由孙春景负责8、抗裂环由张彬彬负责2.2.24.2.3、实验时间安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8
4.11
0.03
0.63
0.09
0.25
试配重量(kg)
10.04
21.94
41.34
0.35
6.30
0.88
2.52
拌合物
性能
坍落度
120mm
保水性
良好
试件编号
粘聚性
良好
表观密度
2410kg/m3
HP0701001-2
试验配比之三
计算式
W/C=0.44-0.05=0.39,βs=34%。
试配体积
25L/35L
试配方法
机械搅拌、振实
计 算
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每m3砼材料用量(kg)
320
588
1171
11
180
28
80
重量配合比
1
1.84
3.66
0.03
0.56
0.09
0.25
试配重量(kg)
8.00
14.70
29.28
0.28
4.50
0.70
2.00
拌合物
性 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原始记录(一)
共3页第1页
配比名称
(设计、施工要求)
抗渗混凝土(泵送)
C30及P6,坍落度100~120mm
委托编号
HP0700001
样品编号
HP0701001
试验环境条件
温度20±5℃湿度>50%
检验类别
委托检验
施工方法
机械振捣
收样日期
2007.01.06
检测依据
JGJ55-2000
三、确定与混凝土配制强度ƒcu.o相对应的配合比
1、试配确定的W/C=0.45
2、确定用水量mwa=180(kg/m3)
3、计算初始水泥用量 =180/0.45=400( kg/m3)
4、确定粉煤灰用量:取代率f=15%,超量系数K=1.3
mf=400×15%×1.3=78( kg/m3)
5、计算膨胀剂用量 =400(1-15%)×8.0%=27( kg/m3);
试配日期
2007.01.08
材料情况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山东水泥厂
P.O32.5R
安定性合格
预测强度合格
泰安 中砂
μx=2.7
含泥量0.5%
泥块含量0.3%
济南 碎石
符合5~25mm
含泥量0.5%
泥块含量0.3%
针片状0.7%
省建科院
NC-4泵送剂
液状
掺量2.5%
饮用水
省建科院
PNC膨胀剂
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每m3砼材料用量(kg)
361
546
1152
12
180
31
90
重量配合比
1
1.51
3.19
0.03
0.50
0.09
0.25
试配重量(kg)
9.02
13.65
28.80
0.30
4.50
0.78
2.25
拌合物
性能
坍落度
100mm
保水性
良好
试件编号
粘聚性
良好
表观密度
9、实际水泥用量 =409(1-15%)×(1-8%)=320 ( kg/m3)
10、确定砂率βs=35%
11、假定混凝土的重量2420 kg/m3得:mg=1171 ( kg/m3)
ms=631-(409×15%×1.3/2.2-409×15%/3.1)×2.6=588( kg/m3)
试件尺寸
100×100×100 (mm)
校核: 主检: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原始记录(三)
共3页第3页
一、绘制(28d或7d龄期)混凝土强度ƒcu.1-ƒcu,.n与其相对应的灰水比C/W关系曲线
二、通过以上Excel绘制曲线的直线公式计算出混凝土配制强度ƒcu.o所对应的灰水比
C/W=(36.6+13.36)/22.253=2.245 则W/C=0.45
坍落度
105 mm
保水性
良好
粘聚性
良好
表观密度
2410kg/m3
/
/
/
/
调整情况
不需调整(若调整,写明如何调整?调整后拌合物性能?)
备 注:此计算配合比可作为强度试验用基准配合比。(若经调整,写明调整后配合比)
主要设备
名称、型号
搅拌机
振动台
/
/
/
设备编号
SB/H-01
SB/H-02
设备状态
正常
正常
校核: 主检:
4、确定用水量mwa=180(kg/m3)
5、计算水泥用量 =180/0.44=409( kg/m3)
6、确定粉煤灰用量:取代率f=15%,超量系数K=1.3
mf=409×15%×1.3=80( kg/m3)
7、计算膨胀剂用量 =409(1-15%)×8.0%=28( kg/m3);
8、计算外加剂用量 =[409(1-15%)+409×15%×1.3] ×2.5%=11( kg/m3)
6、计算外加剂用量 =[400(1-15%)+400×15%×1.3]×2.5%=10( kg/m3)
7、实际水泥用量 =400(1-15%)×(1-8%)=313 ( kg/m3)
7、确定砂率βs=35%
8、假定混凝土的重量2420kg/m3得:mgo=1178 ( kg/m3)
402
40.2
二
7d
2007年
1月15
241
24.1
22.9
28d
2007年
2月5
336
33.6
31.9
245
24.5
330
33.0
237
23.7
342
34.2
三
7d
2007年
1月15
351
35.1
33.5
28d
2007年
2月5
458
45.8
43.5
347
34.7
460
46.0
360
36.0
455
45.5
粉状
掺量8%
黃台电厂
Ⅱ级
配合比
计算式
1、计算配制强度fcu,o=fcu,k+1.645σ=30.0+1.645×4.0=36.6 (MPa)
2、确定水泥28d抗压强度实测值 =32.5×1.10 ≈36 (MPa)
3、计算水灰比W/C= . /(fcu,o+ . )=0.46×36/(36.6+0.07×0.46×36)=0.44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原始记录(二)
共3页第2页
试验配比之一
基准
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每m3砼材料用量(kg)
320
588
1171
11
180
28
80
重量配合比
1
1.84
3.66
0.03
0.56
0.09
0.25
试配重量(kg)
8.00
14.70
29.28
0.28
4.50
0.70
2.00
2415kg/m3
HP0701001-3
抗压强度
பைடு நூலகம்组别
龄期
试压
日期
破坏荷载
(kN)
强度
(MPa)
抗压强度(MPa)
龄期
试压
日期
破坏荷载(kN)
强度
(MPa)
抗压强度(MPa)
一
7d
2007年
1月15
287
28.7
27.3
28d
2007年
2月5
392
39.2
37.4
293
29.3
386
38.6
282
28.2
拌合物
性能
坍落度
105 mm
保水性
良好
试件编号
粘聚性
良好
表观密度
2410kg/m3
HP0701001-1
试验配比之二
计算式
W/C=0.44+0.05=0.49,βs=36%。成型抗渗试件1组。
配合比
材料名称
水泥
砂
石子
外加剂
水
膨胀剂
粉煤灰
每m3砼材料用量(kg)
287
627
1181
10
180
25
72
重量配合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