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小抄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小抄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心理学重点小抄

第1章心理学概论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

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个体心理是指个人具有的

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

现象。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个方面。

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

需要,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

反映。

兴趣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

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对人的需要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并决定一个人对客观世界的总体看法和基本态度。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活动

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

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言语等。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于感觉与知觉。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和特性,而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

其联系与关系。

意志过程:心理学把这种自学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面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

行为的心理过程。

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结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

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识

特性,主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

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体现着个体活动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与现实性。

气质是指表现在人的心理

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

反应特征。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

态度和习惯化行为方式。

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觉

察的心理活动。

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

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的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第二节心理学的过去和

现在

唯理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

哲学家和科学家笛卡儿。思想本质是唯心主义的,他相信理性的真实性,认为只有

理性才是真理的唯一来源。

是一个二元论者。

经验论代表人物是英国哲

学家洛克。认为一世知识和

观念都是后天经验中获得

的。

构造主义学派奠基人是德

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

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

验室,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

欣纳。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

研究人们的意识经验,强调

内省的方法。

机能主义的创始人美国

心理学家詹姆士,其代表人

物有杜威。主张研究意识。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美国

心理学家华生,后期是斯金

纳。否认意识,主张心理学

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

省,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

法。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

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主

张把心理学作为一个整体

组织来研究。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是

弗洛伊德重视对异常心理

和异常行为进行分析,强调

心理学研究无意识现象。

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

国心理学家奈塞乐了表了

<认知心理学>,把人看成

信息加工者同,一种具有丰

富的资源、并能利用这些资

源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

用的积极的有机休。

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是马斯洛和罗杰斯,认为心

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了解

人,提示人性的本质。

第2章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

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

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

的交叉学科。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

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

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的科学。

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

育心理的菱是由旁宗抽在

1908年的日本小蓍的《教

育实用心理学》。自编的教

育心理学是寥世承于1924

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高等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

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任务不同2教育对象

不同3社会职能不同4地位

作用不同5培养方式不同。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

用:1.有助于提高师资水

平;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

质量;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

学改革。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

法论原则: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理论联系

实际原则;4.教育性原则。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

体方法:1.观察法;2.实验

法;3.调查法;4.个案法。

第3章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

校教师

角色:也称社会角色,它指

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

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

位同,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

望,运用一定的权力来履

行相应社会职能的行为。

教师是一种社会角色。

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

者,在人类文化的继承和发

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

用。

教师是指受过专门教育和

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

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

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学

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

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

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

人才的专业人员。

教师往往同时扮演着多重

角色:1知识传播者、学

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

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

3榜样和模范公民4学生

灵魂的塑造者5教育科学

研究者。

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

四种:强硬专制型、仁慈专

断型、放任自流型、民主型。

两种典型的教育风格:学生

中心的教学风格和教师中

心的教学方法。学生中心的

教学风格强调学生的活动、

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学生自己参与确定教学目

标,教学内容与评议教学效

果,教师自己则是一个不直

接出面的领导者。教师中心

教学风格的教师则是直接

出面指导学生。

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

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

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

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

个重要因素。每个学生都应

寄予合理的期望和要求,给

他们以公正和足够的支持

与鼓励。

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

(1)教师职业意识的形成过

程:1角色认知阶段2角色

认同阶段3角色信念阶段

(2)促进教师角色形成的主

要条件:1正确认识教师职

业2树立学习榜样3积极参

与教育实践

教学效能感的涵义:对自己

进行某一活动的能力的主

观判断。教师在进行教学活

动时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

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主

观判断称为教师的教学效

能感。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

般教育效能感(指教师对教

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

问题的一般看法与判断,即

教师是否相信教育能够克

服社会、家庭及学生本身素

质对学生消极影响,有效地

促进学生的发展。)和个人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认为自

己能够有交地指导学生,相

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

力。)

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

影响1影响教师在工作中

的努力程度2影响教师在

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

步的学习3影响教师在工

作中的情绪

教学反思的涵义:指教师以

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

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

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

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

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

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

发展的途径。

教学反思的过程:1具体经

验、2观察分析、3抽象的

重新概括、4积极的验证。

教学反思的成分:1认知成

分2批判成分3教师的陈述

教学反思的方法:1反思日

记2详细描述3实际讨论

4行动研究

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

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

的,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活

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

地对其进行极积主动的计

划、检查、评价、反馈、控

1

制和调节的能力。分三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襑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教学监控能力的特征:1能动性2普遍性3有关键性决定教师教学监控水平的直接因素有三方面:1是教师能否正确、全面地发现和觉察自己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的状况和存在和问题;2是教师是否具备了解决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的足够的知识经验;3是已有知识是否能和现存的问题联系起来,进而进行合理的有交的知识重组。

教师教学监控的发展及趋势:1从他控到自控2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3

敏感性逐渐增强4迁移性逐渐提高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及技术:1角色改变技术2教学反馈技术3现场指导技术

教育机智的涵义: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智力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做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影响教育机智的因素:1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2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3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教育机智表现的方式:1善于因势利导2善于随机应变3善于对症下药4善于掌握教育电动机和分寸

师爱的含义:师爱不同于母爱和友爱,它比母爱更伟大而无私,比友爱更纯洁、公正和高尚

师爱的特征:1职业对象性2原则性3广博性

师爱的心理功能:1激励功能2感化功能3调节功能4榜样功能

师爱的表现形式:1关怀和爱护学生2尊重和信任学生3同情和理解学生4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

第4章学习心理概述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

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

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

对持久的变化。学习者必须

凭借反复和练习与经验,才

有可能产生行为或行为潜

能的持久变化。可以凭借行

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来推

断学习的发生。

学习的心理实质:1学习是

一介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

中间变量2学习所引起的

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

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

复经验而引起的

人类的学习和动物学习有

着本质的区别:1人的学习

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

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

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

验和科学文化知识2人的

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

实践中,在与其他人交往过

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

而进行的3人的学习是一

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

动的过程。学习是在社会实

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

地,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社

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广义的学习概念。

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

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

殊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

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

织国、有系统地进行的,是

学生在较智囊的时间内接

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

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地

过程。

学生的学习分三类:知识的

学习,技能的学习和行为规

范的学习

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一)学习内容上特点:1

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

性较强2要求掌握丰富的

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

能力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

性和争议性。(二)学习方

法上的特点:1自学方式日

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

独立性、批判性自觉性不断

增强3课堂与课外和校外

学习相结合

巴甫洛夫是俄国著名的生

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获得

律:指条件作用是通过条件

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

匹配,从而使被试者学会对

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的

过程而建立起来的。消退

律:指如果条件刺激重复出

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

相伴随,则条件反应会变得

越来越弱,并最终消失。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

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习的

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

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

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

认知结构。学习者是主动地

获取知识,并通过把新获得

的知识和已有的认知结构

联系起来,积极地建构知识

体系。

学习的过程:三个同时发生

的过程1新知识的获得2知

识的转化3评价。

美国教育心理家奥苏伯尔

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

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

习,以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

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

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

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

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意

义学习是将符号所代表的

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中中

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

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接

受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

习者接受事物咨询的学习。

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

产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

的主要途径。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

为主义发展认知主义以后

的进一步发展。行为主义的

基本主张是:1客观主

义――分析人类行为的关

键是对外部事件的考察2

环境主义――环境是决定

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3

强化――人们行动的结果

影响着后继的行为。知识

观,学习观,学生观

知识观:建构主义者一般强

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

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

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

终答案。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

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第5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

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

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

动力.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激

活功能,即教练机会促使人

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

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

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三是

强化功能,即活动产生以后,

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

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

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

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它与学

习活动可以相互激发,相互

加强.

学习需要指个体在学习活

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

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

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

习的信念等.

学习情境中的学习驱动力

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1认

知内驱力:一种要求理解事

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

并解决问题的需要.2自我

提高的内驱力:个体由自己

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

地位和威望的需要.3交往

内驱力:个体为了获得长者

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

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

的一种需要.这三个组成部

分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

重并非一成不变,通常是随

着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社会

地位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

变化而变化.

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

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

计,它是构成学习动机结构

的另一个基本要素.学习目

标是个体通过学习活动想

要达到的预期结果.学习期

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

它将表态的期待转换成为

目标.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

说是学习的诱因.

学习动机的种类:1高尚的

正确的动机与低级的错误

动机.2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3内

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

机.

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

学习动机的多元性.2学习

动机的间接性.3学习动机

的社会性4学习动机的职

业性

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

系:只有把学习动机学习行

为学习效果三者放在一起

2

加以考察,才能看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既一致又不一致的关系.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

学习动机的理论观点:1强化动机理论。2成就动机理论。3成败归因理论。4自我实现理论。5自我效能感理论。

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成就动机是一种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归因理论的实际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二是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三是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银灰色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效能期待。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自我效能感在学习活动中主要具有四大功能:1决定人们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及对学习活动的坚持性;2影响人们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3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4影响学习时的情绪状态。

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培养学习需要:1学习动机作为引起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完成的重要条件,并由此影响学习效果。

2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

于学习动机。3学习动机是

有效地进行学习的前提,学

习动机的巩固和发展又依

赖于学习效果。

要想使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变成良性循环,关键在于:

1改变学生的成败体验,使

他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2

改善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

情况,弥补其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方面的欠缺。

新的学习需要可以通过两

条途径来形成:1是直接发

生途径,即因原有学习需要

不断转化途径,即新的学习

需要由原来满足而直接产

生新的更稳定更分化的学

习需要;2是间接转化途

径,即新学习需要由原来某

种需要的手段或工具转化

而来。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

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的

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

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

形成学习的积极性。1创设

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要

想创设问题情境:一、是要

求老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

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

的内在联系,二、是要求老

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

识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

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

个适当的跨度。2根据作业

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

进行奖惩。来自学习效果的

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效果

有明显影响。这是因为:一

方面学习者可以根据反馈

信息调整学习活动改进学

习策略;另一方面学习者为

了取得更好的成绩或避免

再犯错误而增强了学习动

机,从而保持了学习的主动

性和积极性。虽然表杨和奖

励对学习具有推进作用,但

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

会产生消极作用。如果滥用

外部奖励,不仅不能促进学

习,而且可能破坏学生的内

在动机。3利用争强好胜心

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5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不仅解

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

原因,更重要的是对以后的

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不同

的归因方式会影响到主体

今后的行为,所以可以通过

改变主体的归因方式来改

变主体今后的行为。在学生

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老师

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

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

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

方面,老师也应根据每个学

生过去一贯的成绩的优劣

差异,从有利今后学习的角

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

因并不真实。无论对优生还

是差生,归因于主观能动性

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得的。归

因于努力,可使优等生不至

于过分自傲,能继续努力,

以便今后能继续成功;使差

等生不至于过分自卑,能进

一步努力学习,以争取今后

的成功。

第6章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学习迁移的涵义:是指一种

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

学习的影响。学习的迁移现

象广泛存在,不仅存在于知

识、技能的学习之中,而且

也存在于态度与品德的学

习中。

学习迁移分类:1正迁移与

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经

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

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

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

起干扰或阻碍作用。2纵向

迁移与横向迁移(层次)。

纵向也叫垂直迁移,主要是

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

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横向也叫水平迁移,是指处

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相

互影响。个体通过学习所要

形成的心理结构是一个网

络化的结构,要解决其上下

左右的沟通与联系,必须通

过纵向迁移与横向迁移才

能实现。3顺向迁移与逆向

迁移(先后)。顺向指先前

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对后

继学习的影响。逆向是指后

继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

响,即后继学习中所形成的

认知结构的变化。4特殊迁

移与普遍迁移(内容)。特

殊迁移也叫特殊成分迁移,

是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

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及

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

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

重新组合并移用于另一种

学习之中。普遍迁移也叫非

特殊成分的迁移,是指一种

学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

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

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

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

的事例中去。

学习中迁移的作用:1学习

迁移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

学习迁移使习得的经验得

以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

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

从而更好地调节人的行为,

并能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

2学习迁移是促进学生心理

发展的关键,是合习得的知

识、技能与道德规范向能力

与品德转化的关键。

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1学

习对象的共同因素2已有

经验的概括水平3认知技

能与策略4定势的作用。

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两种

学习材料或对象在客观上

具有某些共同点是实现迁

移的必要条件。通过共同因

素促进迁移,一般都能收到

良好的效果。学习对象的

分类:结构成分和表面成

分。结构成分不同则不能促

进正迁移,甚至会产生负迁

移。不管是表面的还是结构

的相似性,都将增加学习者

对两个任务的相似程度的

知觉,而知觉的相似性决定

迁移量的多少,两种情境的

结构相似性则决定迁移的

正或负。

定势的作用:定势也叫心

向,指的是先于一定活动而

指向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

状态。它对于学习迁移既有

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

起阻碍作用。当前后是同类

课题或特例时起促进作用,

当前后任务不同类或需要

灵活变通相似任务时,可能

干扰新的学习,起阻碍作

用。在实际教学中考虑所学

课题屯原有的同一性,利用

积极的定势帮助学生解决

一类课题的方法;同时又要

变化课题,以帮助学生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防止定势的

干扰。

学习迁移的有效促进:1合

理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

3

和最终归宿,一节教学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选择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基本方法基本态度等。要理联系实际,不断取舍更使之符合科学发展水平。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4有效设计教学程序5教授学生学会学习: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师必须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反认知策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并掌握认知策略教学的有效方法,使策略教学达到持久迁移的目的。

第7章认知发展与知识的领会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过程,也叫思维的知觉,它有理解、思考的成分,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

大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1一般知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知觉和理解性吕起着重要作用2观察具有明确的

目的性3观察具有敏感性

和系统性4观察具有相对

的深刻和稳定性

思维是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人的智力水平的表现为思维品质的差异。主要指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等。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1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过渡的阶

段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

的同时,创造思维显著发展3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教材直观是指主体通过对

直接感知到的信息的表层

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教材感知的过程就是知识感知的过程。

直观分为: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

实物直观: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

一种直观方式。优点:实物直观给人以真实感、亲切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缺点:

由于时间、空间和感官特性

的限制,许多事物难以通过

实物直观获得清晰的感性

知识。

模像直观:通过对事物的模

像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

种直观方式。各种图片、图

表、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

等的观察和淙,无悔是像直

观。优点:可以克服实物直

观的局限,扩大直观的范

围,提高直观的效果。缺点

模像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

面非实际事物本身,与实际

事物之间有一定距离。

言语直观:在形象化的言语

作用下,通过对语言的物质

形式的感知及地主义的理

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

优点:不受时间、地点和设

备条件的限制,台以广泛使

用。言语直观的效果主要取

决于教师语言的质量。能运

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

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

生的想像。缺点:言语直观

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

物直观和模像直观鲜明、

完整、稳定。在可能的情况

下尽量配合实物直观和模

像直观。

提高教材直观与知识感知

效果的条件:

(一)灵活运用各种直

观形式1实物直观和模像

直观的选用:实物直观真

切,但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和

关键特征像直观与实际事

物之间一定距离,却有利

于突出本质要素和关键特

征。我们强调先进行模像直

观,在获得基本的科学概念

和科学原理后再进行实物

直观,比一开始就进行实物

直观的学习效果好。2言语

直观与实物模像直观的配

合:在形象直观的过程中,

教师应提供明确的观察目

标,提出确切的观察指导,

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序。其

次,形象直观结果应以确切

的词加以表述,以检验直观

效果并使对象的各要素进

行分化。再次,应依据教学

任务,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

的结合,应以形象的直观为

主,词起辅助作用。

(二)运用感知规律,突

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运用强

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

律等感知规律,可以突出直

观对象的特点,实现有效的

观察。强度律:作为知识物

质载体的直观对象(实物、

模像或言语)必须达到一

定强度,才能为学习者清晰

的感知。差异律:对象和背

景的差异影响着人们的感

知效果。活动律:活动的对

象较之静止的对象容易感

知。组合律:凡是空间上接

近、时间上连续、形状上相

同、颜色上一致的事物,易

于构成一人整体为人们所

清晰地感知。教材编排应分

段分节,教师讲课应有间隔

和停顿。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1观察前教师应让学

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任务,进

行有关知识的准备,并拟定

详细的观察计划。2观察过

程中,要认真培养学生观察

的技能和方法,让学生把握

合理的观察程序,?认真做

好观察记录。3观察后,要

求学生对观察结果和资料

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写

出观察报告。

(四)让学生充分参与

直观过程:科学知识归根到

底要通过学生头脑的加工

改造才能被掌握,在直观过

程中,应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热情。在可能的情况下让学

生多动手。

教材概括:指主体通过对感

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

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

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

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

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

识的认知活动。

感性概括即直觉概括,是在

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

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1感

性概括虽然形式上是通过

一定的概括得来的是抽象

的,而且外延也涉及一类事

物而非个别事物,但是从内

容上看,并没有反映事物的

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民概

括的一般只是事物的外表

特征和外部联系。其次感性

概括是在直观的基础上,通

过摊牌感知而处发实现的。

理性概括是在前人认识的

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

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

揭示事物的一般本质特征

与联系的过程。1理性概括

是一种高级的概括形式,提

示的是事物的一般因素与

本质因素。2理性概括是在

主体对感性材料自觉地进

行一系列分析、综合、比较、

抽象、概括的基础上实现

的,是通过思维过程而完成

的。3在教学条件下,理性

的概括是是在前人认识的

指导下实现的。

教材的概括与知识的理解

过程就是思维过程。1分析

与综合2比较3抽象和概括

提高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

成效的条件:1配合运用正

例和反例;正例指包含着概

念或规则的本质特征和内

在联系的例证;传递了有利

概括的信息。反例指不包含

或只包含了一小部分概念

或规则的主要属性和关键

特征的例证。传递了有利于

辨别的信息。2提供丰富多

彩的变式:变式就是用不同

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

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

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

便突出本质特征,就是概念

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

特征方面的变化。运用变式

时,如果变式不充分,易发

生错误,把共特征看作本质

特征,或增加或减少事物的

本质特征。变式的作用在于

促进概括,而非取代概括。

3科学地进行比较。同类比

较和异类比较。在科学知识

的领会阶段,首先应进行同

类事物间的比较,以促进概

括,明确概念则的内涵;然

后再进行异类事物比较,以

使相似、相近相关的概念和

分化出来。4启发学生进行

自觉概括。指导法强调学习

的结果,主张教师应给学生

充分的指导,学生应接受系

统的有计划的的指导。发现

法重视学习的过程,主张发

展学生的探究精神,强调引

导学生胸无宿物积极探

索,自行了现原理和原则,

学会如何学习。有交的教学

应反两者结合起来,采用有

指导的发现法。对容易的材

料,教师可少指导甚至不指

导;对于复杂的材料,则非

指导不可,否则学生会茫然

不知所措。

4

第8章记忆发展与知识的巩固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现等方式,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

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

记忆的类型:1形象、情景、语义、情绪和运动。2瞬时、短时、长时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可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情景记忆:是对个人亲身经历的、发生在一定时空关系中的某个

事件的记忆。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记忆不稳定不确定。语义记忆:是人们对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或逻辑记忆。它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如字词、符号、概念、公式、规则、思想观点等。语义记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逻辑性和抽象性,只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而不受特殊的地点时间限制,也很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比较稳定,容易提取。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

为内容的记忆。一次形成经久不忘。运动记忆:是以个们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

记忆。易保持,不易遣忘。根据时间长短可分为瞬时

记忆(0.25-2秒)、短时记忆(5s-2m)短时记忆的容量相当有限,大约为7±2个组块和长时记忆(>1m)容量没有限度三种记忆之间

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任何信息都必须经过瞬时记忆、短时记忆才可能转入长时记忆,没有瞬时记忆的登记、短时记忆的加工,信息就不可能转入长时间储存在头

脑中。

大学生记忆的特点:1逻辑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2

各种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

展3掌握各种有效的记忆

方法。

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为哪些08:1.材料的数量与性质识记有意义联系的材料比识记无意义联

系材料效果要好。2.识记的

目的性与主动性识记分为

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3.对

材料意义的理解度根据识

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学习者

是否理解了其意义,把识记

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

机械识记也是必要的。4.组

块化编码 5.尽可能使多种

分析器协同活动 6.觉醒状

态7.识记的信心

知识保持与存贮的组织形

式:空间组织、系列组织、

联想组织、网络组织、更替

组织。

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

行了系统的研究。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呈

负加速型。

记忆遗忘的学说——干扰

说1.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

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

抵抑制指前面学习的材料

和回忆对后面学习材料的

干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

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

学习材料的干扰。2.在其它

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学

习材料两端的项目学习快、

记忆得牢一些,而中间部分

的项目学得慢、记忆差一

些。

如何合理复习,防止遗忘?

1.复习时机要得当。及时复

习和间隔复习及循环复习

相结合。2.复习的方法要合

理。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

结合,一般分散复习优于集

中复习。背诵材料要反复阅

读结合尝试背诵。整体复

习、部分复习和综合复习相

结合,一般综合复习效果最

好。3.复习次数要适宜。一

般说来。复习次数越多,识

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之

则遗忘发生越快。学习的熟

练程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

好,超过150%效果并不递

增,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

等而成为无效劳动。

第9章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

形成

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

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

其组织。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

识,是个人具备有意识的提

取线索而能直接陈述的知

识。也称记忆性知识。也叫

语义知识或言语信息,具有

静态的性质,目前学校传授

的主要是这类知识。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

识,是个人缺乏有意识的提

取线索能借助于某种作业

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知识。

是一套善于办事的操作步

骤和过程,也称步骤性知识

或过程性知识。具有动态性

认知策略的是学习者用以

支配自己的心智加工过程

的内部组织起来程序性知

识。

元认知:指个体对自己的认

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

元认知知识是个体有关认

知过程的知识与观念,即人

们对于什么因素影响认知

活动的过程与结果,这些因

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它们

之间又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等问题的认识。

元认知策略是个体调节和

控制认知行为的方法与规

则,它是个体在学习中随着

经验的增长而逐步发展起

来的。分三种:1计划策略

2监控策略3调节策略

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用

以提高学习和记忆效率的

一切活动。

心智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

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

学习而形成的一合乎法则

的心智活动方式。具有三个

基本特点:1区别于程序性

知识,心智技能是一种动作

经验2区别于技能操作,心

智技能具有观念性、内潜性

和简缩性。3区别于习惯行

为,心智技能是合法则的活

动方式。

认知策略:1注意策略(设

计问题)2编码与组织策略

3精细加工策略4复述策略

5认知策略的教学原则

记忆术(简单知识精细加

工)是典型的精细术。它是

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

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

的记忆方法。

做笔记(复杂知识精细加工

的特例)包括:摘抄、评注、

加标题、写节段概括语和结

构提纲等活动。

认知策略的教学原则:1在

进行认知策略教学的同时

教授元认知2在原有知识

经验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

教学(原有知识背景是策略

学习与应用的一个重要条

件)3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

进行认知策略教学(让学生

清楚认识到策略提高学习

成绩促进学生对策略的学

习和使用)4在具体的学科

内容中教授认知策略5按

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规律教

授认知策略

心智活动是实践活动的反

映。培养心智技能,首先要

确定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

或操作活动程序,即确定心

智技能的原型。心智技能不

仅是内潜的,而且是借助于

内部言语以高度简练的形

式自动蝗,不公旁观者难以

观察到,就连活动的主体也

难以自我意识到。

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1激

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

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

与概括性3适应培养的阶

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第10章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

形成

问题:就是个人不能用已有

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

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问题解决是一定的情境引

起的,需运用一系列的认知

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

程,其基本特点如下:1问

题的情境性2目的指向性3

操作序列性4认知操作性

尝试错误也是有规律的:效

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创造性解决问题四个阶段:

1准备期2孕育期3明朗期

4验证期

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过程

可分为:1问题表征2选择

操作3实施操作4评价当前

状态

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

1发现问题2明确问题3提

出假设4检验假设

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

08:1有关的知识经验2定

势与功能固着3问题情境4

酝酿效应5原型启发6情绪

和动机状态

定势是在先前的活动中形

成的、影响当前问题解决的

一种心理准备状态。

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是:一

5

种相对独立,在一定条件下又有相关的非线性关系。具体1低智商者不可能有高创造性2高智商者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以能有低创造性3低创造者的智商水平可能低也可能高4高创造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发散思维有三种基本特征: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个体创造性水平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评估。

创造思维是一种以发散思维为核心、聚合思维为支持因素的,发散思念与聚合思维有机结合的操作方式。

创造性高的个体具有自信、自重与胸襟开阔等人格特征。

创造性思维的构成:1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2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3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4再造想像基础上的创造想像。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2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头脑风暴法3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戈登技术

第11章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

教育

自我意识的结构:1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2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3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

自我意识分化:1理想自我(理想我)2现实自我(客体我)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总

趋势:大学生自我意识总体上随年级上升而发展。三年级是自我意识的转折期最

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发展特

点1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

和自觉性2自我评价能力

在增强,但仍有片面性3自我概念的变化

大学生自我体验的发展特点:1自我体验的丰富性和波动性2自我体验的敏感

性和情境性3自尊感和自

卑感相互交织。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1全面认识自我2积极悦纳自我3努力完善自己

全面认识自我:1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2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3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4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5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6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第12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

培养

态度的结构:1态度的认知成分2态度的情感成分3态度的行为成分

品德的实质: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

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

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通过学习把外在的道德

行为规范、道德价值体系不断内化的过程。2道德情感的形式主要包括直觉的道

德情感、想像的道德情感和偷的道德情感。3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

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皮亚杰对儿童的道德判断

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一从他律到

自律的了展过程。

柯乐伯格提出三水平六阶

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水平一(前习俗水平)水平二(习俗水平)水平三(后习俗水平)

价值观辨析在理论上强调

天道德才诒的主体地位,认为个体的价值观念是在自

身的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中,在不断的辨析过程中逐步清晰、稳固的,从而真正起到指导行为的作用。

强化可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施加喜爱的刺激,以增强良好行为。负强化是消除讨厌的刺激,强化其优良的行为。惩罚是施加讨厌的刺激以不良行为。

社会学习(观察学习):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

行为的后果而间接产生学习。

观察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榜样、示范、强化强化包括:外部强化、替代

强化、自我强化。

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

程与条件:1遵从2认同3

内化

态度与品德改变的一般过

程与条件:1醒悟阶段2转

变阶段3巩固与稳定阶段

从众是指人们在社会舆论

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

自已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

数人一致的行为。

第13章群体心理与人际交往

群体也叫团体,是指人们彼

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

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

起,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心

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

感联系的两个以上的人群。

社会助长指个人对别人的

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

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

效律的提高。

社会惰化(干扰)如果别人

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

成了行为或效率的下降。

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影

响:(一)班集体内的非正

式群体大多是为了满足同

学之间相互交往、交流思

想、交流感情等需要而由一

些观点、兴趣爱好习惯、志

向态度一致的人自发组合

而成的。特点:1心理相容

2凝聚力强3会产生非正式

领导。(二)非正式群体对

班集体的影响1积极作用:

能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心

理需要,及时解决问题,增

强信息沟通2消极作用阻

碍班集体工作的开展,传播

小道消息(三)协调班集体

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1支

持、保护积极正面的非正式

群体2教育、改造消极的非

正式群体

将人际交往分为:定向情感

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

往。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1交

互性原则2社会交换原则3

自我价值保护原则4情境

控制原则

人际关系的建立:1建立良

好的第一印象2主动交往3

移情

人际关系的维护:1避免争

论2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

抱怨别人3勇于承认自己

的错误4学会批评

第14章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包括两层涵义:1

是无心理疾病2能积极调

节自己的心态,顺应环境并

有效地富有建设性地发展

和完善个人生活。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

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

己、接纳自己2能较好地适

应现实环境3具有和谐的

人际关系4具有较强的自

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

与控制情绪5合理的行为6

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心理卫生是以增进人们的

心理健康为目的的。心理健

康教育和心理卫生教育实

质上是一个概念。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的因素:1.自我意识明显分

化,理想我和现实我出现矛

盾。2.情绪控制能力较低。

3.缺乏人际沟通能力。

4.缺

乏学习动机和兴趣。5.社会

适应能力差。6.家庭问题的

影响。7.缺少心理卫生知

识。

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普遍认可的目标:1.认识自

己、接纳自己和欣赏自己,

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2.促

进自信,培养独立自主的能

力 3.学习与他人发展良好

的人际关系 4.学习与异性

相处,对恋爱、婚姻、家庭

有正确的观念和态度 5.在

学习上奠定稳固的基础 6.

为将来的工作作充分的准

备。

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问题:

1.自豪和自卑的内心冲突

2.

渴望交往和自我封闭的矛

盾 3.独立和依赖矛盾 4.理

想和现实矛盾 5.富于思考

与认识偏激矛盾

大学生学习适应的指导:1.

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 2.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

习目标 3.掌握有效的学习

方法 4.注意用脑卫生 5.注

意考试的心理卫生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

养08:1.培养大学生的交往

意识和技能 2.克服交往中

的认知障碍 3.寻求一些具

体方法来解决人际关系问

题.

大学生职业辅导的任务和

策略07:1帮助学生了解自

我2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世

6

界3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

职业自我概念4求职技巧

指导

第15章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教学的系统

规划及其教学方法的设计,

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

标,对教什么和怎么教进行

的设计。分宏观、微观。

第16章教学成效的测量与评价

教学测量:是借助于一定的

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

的学习成绩进行探察,并以

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

办法。

教学测量的对象是学生内

在的能力和品格等的形成

状况,只能借助于一定的心

理量表及其操作进行间接

测量。

测验的效度指测量的正确

性和有效性,即它能够测出

所要测量的心理物质与行

为特征的程度。

7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库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试卷一 一、单选题(每题1分,40题,共计40 分) )。D A.注意定向阶段; B.获得和保持阶段; C.练习和强化阶段; D.记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习过程阶段的是(录 阶段 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B A.实现素质教育; 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加强理论教学;D.注重实践教学 3、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为了()。B A.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B.强化专业教育;C.提高审美情趣; D.提高人文素养 4、关于如何改变人文教育的落后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 B.开设人文学科 方面的课程; C.使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 D.在专业教育中补充人文教育的内容 5、主张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是()。C A.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社会本位论;D.政治统帅论 6、“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和接班人”,这是我国的()。A 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高校培养目标; D.教育工作原则 7、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是一种()。B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 C.核心课程;D.活动课程 &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D A.教学目的;B.重点难点;C.导入新课;D.讲授新课 9、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 A.郝钦斯;B.阿德勒;C.布鲁纳;D.贝格尔 10、主张课程内容应该围绕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来选择,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核心课程的课程理论是()。B A.永恒主义课程观; B. 改造主义课程观; C.科学主义课程观; D.结构主义课程观 11、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C A.确定重点难点; B.选择教学方法; C.设计教学过程; D.教学反思 12、关于案例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D A.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B.扩大学生的实际知识; C.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D.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 13、在我国最早提倡“学分制”的是()。C A.蒋梦麟;B.竺可桢;C.蔡元培;D.胡适 14、关于课堂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C A.提高教学效率; B.增强教学的计划性; C.因材施教; D.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 15、学校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是()。B A.备课;B.上课;C.考试;D.毕业论文(设计) 16、非课程性教学环节是()。C A.课堂讲授;B.习题课;C.军事训练;D.实验课 17、高等院校立足本校、服务本校而对院校自身进行的研究属于()。B A.质的研究; B .院校研究;C .行动研究; D .叙事研究 18、最早确立并实践服务职能的是()。D A ?柏林大学; B ?哥廷根大学;C ?哈勒大学; D ?威斯康星大学 19、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叙述,错误的是()。A A .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B .是"流"与“源”的关系; C .是教师的职责要求; D .是有机的统一体 20、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意义不包括()。C A.实现高校的价值回归;B.有利于引领社会反思; C.有利于教师潜心学术,为学术而学术; D.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21、最早提出以“学术自由”和“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原则举办高等学校的人是()。B A .苏格拉底; B .费希特; C .洪堡; D .范海斯 D.股权激励法 22、高校人事管理中一般不会采用()。D A.待遇激励法; B.事业激励法;C.情感激励法; 23、在高校战略评估中,主要采用()。A A.自我评估;B.社会评估; 24、高校中实施的学生和教师国际交流项目体现了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C A.法治化;B .终身化;C .国际化;D .民主化 25、不属于我国北宋时期“天下四大书院”的教学特色的是()。C A.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B .自由讲学;C .教师强调讲授法; D .自由听讲 26、若某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0%以上,则该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处于()。D A.精英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B .精英与大众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C .大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D .普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27、在未来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中,应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是()。D

电大心理学考试小抄

一、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一)选择题(含单选题和多选题,每个3分,共3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中) 1.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 C )。 (A)一种交叉关系 (B)一种线性关系 (C)倒U形曲线关系 (D)一种直线关系 2.支持语言获得的后天学习论的研究者是( ACD )。 (A)巴甫洛夫 (B)乔姆斯基 (C)班杜拉 (D)斯金纳(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2.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导致人际交往中出现“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错误,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程的? 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2.5分)。编码是人们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2.5分)。存储是将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和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2.5分)。提取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2.5分)。 2.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分):①能力的类型差异。(3分)②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3分)③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3分)(四)论述题(20分,从2个题中任选1个完成。) 1.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心理健康的描述性标准的理解。 ①了解自我,悦纳自我。(2分)②接受他人,善与人处。(2分)③热爱生活,乐于工作和学习。(2分)④能够面对现实、接受现实,并能够主动地去适应和改造现实。(2分)⑤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2分)⑥人格和谐完整。(2分)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2分)对以上要点,结合生活实际来分析合理恰当的,另加6分。二、课程考核的重点内容提示 终结性考试按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出题。其中重点掌握的内容约占80%,掌握的内容约占15%,了解的内容约占5%。 第一章绪论 重点掌握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般认为属于中间科学。①心理现象的本质特征是脑的机能,因此心理学要研究脑的机制、脑发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遗传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脑伤害与心理疾病的关系等,这些研究的目标和手段等都与自然科学一样,因而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②人又是社会的实体,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心理的发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人的语言能力是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人的各种能力也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学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这样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心理学的功能:①描述和测量:心理学能对这些质和量的特点进行描述和测量,就能帮助人们理解和控制这些行为。②解释和说明:心理学还要找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解释和说明。③预测和控制:预测和控制是心理学功能最显著的表现,这依赖于测量工具和相关的理论。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心理测量法、实验法及个案法。①观察法:分为自然观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 1、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 2、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4、教育性原则 三、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趋势: 1、从他控到自控; 2、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 3、敏感性逐渐增强; 4、迁移性逐渐提高 四、影响教育机智的因素:1、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2、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3、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 五、教师威信的形成:1、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2、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3、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树立威信;4、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影响威信的树立;5、严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评的精神。 六、师爱的表现形式:1、关怀和爱护学生;2、尊重和信任学生;3、同情和理解学生;4、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七、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一)学习内容上的特点: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2、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二)学习方法上的特点: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八、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2、学习动机的间接性; 3、学习动机的社会性; 4、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八、如何激发学习动机: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想创设问题情境,一是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识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 当的跨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有着相互制 约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 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中等程度的动 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校效果的提高。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对学习 效果有明显影响。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 指责能更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 惩罚比忽视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 竞赛。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 努力。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归因,不仅解 释了以往学习结果产生的原因,更重要 的是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 九、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1、学习对 象的共同因素;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 平;3、认知技能与策略;4、定势的作 用。 除上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之外, 诸如年龄、智力、态度以及教学指导等 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习的迁移。在 实际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上述主要因素 的影响,促进正迁移,提高教学的成效。 十、怎样有效促进学习迁移?1、合理 确定教学目标;2、科学精选教学材料; 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4、有效设计教 学程序;5、教授学生学会学习。 十一、大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1、一 般直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直觉的理解 性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观 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3、观察具有敏 感性和系统性;4、观察具有相对的深 刻性和稳定性。 十二、大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1、 处于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 过渡的阶段;2、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 的同时,创造思维也在显着发展;3、 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 思维的元认知。 十三、提高教材直观与知识感知效果的 条件: (一)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 1、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的选用; 2、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 象直观)的配合。首先,形象的直观过 程应该受到词的调节,以引起学生的注 意,提高感知的目的性。为此,在形象 的直观过程中,教师应提供明确的观察 目标,提示合理的观察程序。其次,形 象的直观结果应以确切的词加以表述, 以检验直观效果并使对象的各组成要 素进行分化。再次,应依据教学任务, 选择合理的词与形象的结合方式。 (二)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 特点:强度率、差异率、活动率、组合 率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前,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观察的 目的和任务,进行有关知识的准备,并 拟定详细的观察计划。观察过程中,要 认真培养学生观察的技能和方法,让学 生把握合理的观察程序,并认真做好观 察记录。观察后,要求学生对观察结果 和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和总结,写出观 察报告。 (四)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十四、提高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成效的 条件 (一)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只用正例 也可以有效地学习概念和规则,但如果 同时提供正例和反例,概念和规则的学 习将更加容易。因为反例的适当运用, 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有利于加深 对概念和规则的本质的认知。 (二)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变式就是 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 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 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就是概念 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 变化。 (三)科学地进行比较 (四)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在实际 教学情境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去进行 自觉的概括,鼓励学生自己去总结原 理、规则。 十五、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逻 辑记忆能力得到显着提高;2、各种记 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3、掌握各种有 效的记忆方法。 十六、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 (一)材料的数量与性质;(二)识记 的目的性与主动性;(三)对材料意义 的理解度;(四)组块化编码;(五) 尽可能使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六) 觉醒状态;(七)识记的信心 十七、如何合理复习,防止遗忘? 1、复习时机要得当:遗忘发展的一般 规律是“先快后慢”,要提高巩固复习的 效果,必须在遗忘还没有发生之前及时 进行,这样才能节省学习时间。在教学 中应遵循“及时复习”的原则。 2、复习的方法要合理:分散复习优于 集中复习,反复阅读结合尝试背诵优于 单纯的重复阅读,应综合使用整体复习 与部分复习。 3、复习次数要适宜:一般说来,复习 次数越多,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越好;反 之,则遗忘发生愈快。必要时可采用“过 度学习”来提高记忆效果。过度学习并不 意味着复习次数越多越好,学习的熟练 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 促进保持和防止遗忘,必须注意从 学习时机、学习方法、学习程度等方面 来综合考虑。 一、问题解决能力训练的 建立接纳意见的气氛2、 地界定问题3、教育学生 的方法4、鼓励学生多角 5、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 响解决问题的因素7、提 机会应给予反馈。 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 应当遵守鼓励学生创造性 原则:①尊重与众不同 重与众不同的观念;③向 的观念是有价值的;④给 学习机会;⑤使评价与前 来。 2、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头脑 风暴法”的基本原则是,在 的课堂上,暂缓作出评价 跃发言,从而引出多种多 案。教学活动要遵守以下 提出批评性意见;②鼓励 意见或补充意见;③鼓励 多益善;④追求与众不同 切的,甚至离题的想法。 3、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戈 三、大学生如何进行自我 1、全面认识自我①通过 来认识自我②通过分 的评价来认识自我③ 比较来认识自我④通过 识自我⑤通过自己的 果来认识自我⑥通过 我批评来认识自我。 2、积极悦纳自我 3、努力 确立正确理想自我②努 我 四、班集体凝聚力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彩的活动③发挥学生干 五、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则2、社会交换原则3、 原则4、情境控制原则 六、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 好人际关系的建立1、建 印象2、主动交往3、移 (二)良好人际关系的维 论2、不要直接批评、责 3、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①批评从称赞和诚挚感 评前先提到自己的错误 式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错 应以启发而不是命令来提 误⑤给别人保留面子 七、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 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 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 人际关系4、具有较强的

2018年河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多选题题库教学提纲

2018年河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教育心理学多选题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多选题 121题 01 动机具有三种功能,分别是() 启动功能 激活功能 巩固功能 指向功能 强化功能 02 果茨基在研究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时提出的三个重要观念,它们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先行组织者 学习的最佳期限 教学与发展同步 03 教育真正促进心理发展要具备的条件有() 教师的积极性 内容正当性 要求适合性 教育的系统性、连贯性、一致性 学生的积极参与 04 高校教师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可以实现的教学目标有() 建构科学教育理念 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品德教育工作 进行高等教育研究 培训学生职业技能 05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在() 人际关系 就业困惑 危机心理 恋爱与性的问题 学习心理 06 大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 课程内容满意度低 学习的价值和目的指向自我 学习投入实用功利 学习自主性不足 学习方法突击应付 07

教师形成职业角色所需要的条件是() 增强教师职业自信 全面而正确地认识教师职业 虚心学习,时刻反省 树立学习榜样 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08 斯腾伯格认为专家型教师相对于新手教师来讲,应该具备的特征有()丰富而组织化的知识,并能运用 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高效率地解决教学领域问题 有很强洞察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丰富的教学经验 09 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是() 情绪衰竭 人际关系冷漠 去个性化 兴趣下降 个人成就感降低 10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 认同角色,热爱工作 人际关系和谐 平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具有教育独创性 体验、控制和表达情绪 11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 职业焦虑 角色冲突 社交恐怖 职业倦怠 人际适应不良 12 大学学习的特点包括() 自主性 专业性 丰富性 多样性 探索性 13 学习引起的变化包括() 学习疲劳后效率降低

高校教师资格证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资料总结《教育学》和《心理学》 1、定义: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2、人们普遍把欧洲中世纪大学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 3、中世纪大学主要围绕文、法、医、神四科来组织教育和教学,在四科中,文科是基础,学习拉丁文和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七艺;法、神、医是高级学科。 4、英才教育毛入学率<15%大众化教育15%-50%普及化教育>50% 5、在美国把中等后的所有教育都称为高等教育。 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概念为: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等中级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7、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上看,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依据专业分工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 8、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并对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展起作用。 9、高等教育与政治的关系?P5 (1)政治对高等教育的制约(2)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10、20世纪80年代,哈佛通识教育的核心课程包括六大类,文学与艺术、科学、历史研究、社会分析、道德思考、外国文化,意在培养出有教养的美国人。 11、我国古代的“学而优则仕”传统与官学的设立便是把教育视为一种政治工具的具体表现。 12、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1)高等教育促进经济增长,一是通过改善教育对象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结构,来提高其从事社会生产和管理活动的能力,二是通过知识与知识应用,推动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和管理活动中的应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2)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高速和完善(3)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收入 13、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P10 14、高等教育与科学技术的关系?P12 (1)科学技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2)高等教育的科技功能

北京交通大学选课攻略

0数理类(数理类属于学科门类认定类别) 纳米材料:属于数理类,平时PPT作为材料开卷考试。 数学试验与数学建模:这个课会教数学建模软件,本人感觉,上课听不懂,需要教报告一份儿。考试开卷,基本上都是书上原题,可以去八教底下买二手书(《数学实验基础》)。前八周理论教学或者上机;后八周不上课,自己上机学习。 前沿材料科学:张鹏老师,给分很高 等离子体前沿技术:刘文正一学期大概点三次名,有一次平时作业,论文结课 高等数学综合训练:龚满奇老爷爷的,讲的不错,很深入。龚爷爷的课时出了名的~ 数学发展史:冯国臣老师的课,期末交一篇论文或者做一个PPT,分数基本为100、95、90。(向小导提供,姑且按选课系统的分类吧)彭名书也教这门课,当初线代就是他的课。口音比较重,但是据说给分儿还行。 现代数学选讲:从不点名,论文结课。 高等数学方法Ⅰ:闭卷考试,来考试就是60分,考多少分加多少分。绝对的神课,就是讲微积分,上课带微积分上下册,好好上课考试拿99/100不是难事。 高等数学方法II:难度很大,别选错了。参加竞赛的同学选 金融数学基础:这课真别指望听懂,好在期末开卷,有课本,也有电子版课本,期末考课本原题。 数学建模I:从不点名,两个小论文结课,图书馆有书直接借,期末开卷考,40分钟搞定,原题。参加竞赛的同学可选 数学建模Ⅱ:学MATHLAB,半学期理论,半学期上机,参加竞赛的同学可选 组合数学、计算方法I、激光技术:没上过,求补充。 1计算机类(计算机与英语类的选修分是合在一起算的) web2.0及相关软件的应用、微机选配组装与维护维修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基础、ORACLE 数据库基础、生物医学工程概论、办公自动化综合应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微机组装、维修与升级、数据库应用设计、计算机硬件实验、多媒体应用基础、微机接口实验、单片机控制实验 VB程序设计:难度比C语言低,开卷考试,但是实用性绝对没C大。 C语言:何平老师首选,对学生真是像自己孩子一样。我和何平老师关系好,他们都说我像又找了一个妈。鲍志斌老师,黄宇老师也都很不错,有自己的特点。黄老师风趣,做事干练。鲍老师会说一些超纲的知识点,期末会出很多复习题,基本上有的考试原题。期末半开卷,带一张纸。抄题目带进去最划算。电气学院(别的学院我不太清楚)C从11级开始改为必

河南高校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河南省2004年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考试试卷(A) (适用范围:高等学校教师资格)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得1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一个国家的政体与高等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它制约着高等教育的() A.领导权 B.受教育的权利 C.教育的方针、目的 D.教育体制 2.主张教育应使“个人特征与社会目的的价值协调起来”的教育家是() A.亚里士多德 B.杜威 C.斯宾塞 D.纽曼 3.高等教育结构的形成、发展以及调整的决定性要素是() A.教育因素 B.政治制度因素 C.科学技术因素 D.经济因素 4.从高校课程的层次构成上看,可将课程分为() A.学科并列课程、核心课程 B.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C.必修课程、限选课程、选修课程 D.理论课程、实践课程 5.我国学位授予的权力机构为() A.国家教育部 B.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C.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 D.各省自治区的学位办公室 6.在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学校是() A.天津中西学堂 B.南洋公学 C.京师同文馆 D.山西大学堂 7.教学计划内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是() A.教务处 B.团委 C.学生会 D.各教学单位 8.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状态是() A.学习需要 B.学习动机 C.学习兴趣 D.学习理想 9.“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教师的哪种行为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产生了重大影响。() A.能力 B.性格 C.作风 D.期望 10.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的是() A.逆向迁移 B.顺向迁移 C.负迁移 D.正迁移 11.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图片、图表、幻灯、电视录像、模型等直观的教学形式属于() A.实物直观 B.模像直观 C.行为直观 D.言语直观 1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先高后低 D.先低后高 13.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是() A.社会干扰 B.社会助长 C.社会弱化 D.社会惰化 14.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A.集体主义 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C.为学生爱心奉献 D.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15.教师职业与其它职业不同的本质特征是() A.为人师表 B.献身教育 C.教书育人 D.公而忘私 16.“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主要内容是() A.教书育人 B.依法执教 C.廉洁从教 D.为人师表 17.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实行的是() A.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B.校长负责制 C.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D.校务委员会制 18.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 A.职业认定制度 B.职业许可制度 C.职业审核制度 D.职业监督制度 19.我国教育法的渊源指的是()

高等教育心理学选择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认为,心理学应研究人的行为而不是人的意识,强调环境的重要作用,用刺激-反应来解释行为的学派(理论)是( ).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学派C. 人本主义D. 认知 心理学 2. 重视动机和潜意识现象的研究,强调本能对人格的影响,具有夸大潜意识作用倾向的 学派(理论)是( ).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学派C. 人本主义D. 认知心理学 3. 强调人的整体性,认为人的价值,尊严以及自我实现才是心理学研究的终极目的的学派(理论)是( ).A. 行为主义B. 精神 分析学派C. 人主义D. 认知心理学 4. 注重研究人的认识过程,既注意,感知,记忆,思维等复杂的心理活动,提出了一种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内部心理机制的新模式的学派(理论)是( ).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学派C. 人本主义D. 认知心理学 5.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 ).A. 华生(B. Watson 1878-1958) B. 弗洛伊德(S. Freud 1856-1939)C. 马斯洛 (A. Maslow 1908-1970)D. 奈瑟尔(U. Neisser 1928-) 6.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 ).A. 华生(B. Watson 1878-1958) B. 弗洛伊德(S. Freud 1856-1939)C.罗杰斯C. Rogers 1902-1987) D. 奈瑟尔(U. Neisser 1928-) 7. 人本主义的创始人是( ).A. 华生(B. Watson 1878-1958) B. 弗洛伊德(S. Freud 1856-1939)C. 马斯洛 (A. Maslow 1908-1970)D. 奈瑟尔(U. Neisser 1928-) 8. 认知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华生(B. Watson 1878-1958) B. 弗洛伊德(S. Freud 1856-1939)C. 罗杰斯C. Rogers 1902-1987) D. 奈瑟尔(U. Neisser 1928-) 9. 人的各种心理疾病和躯体症状也都是通过系统原则而学习获得的,或者说是由于不适当的学习所造成的,因此,只要改变强化模式,所有异常行为都能得到纠正.此观点出自( ).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学派C. 人本主义D. 认知心理学10. 心理变态的原因是由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冲突所造成的.健康人格的核心就是要达到自我不再受本我的冲击和超我的压抑而成为一种协调的综合力量.此观点出自( ).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学派C. 人本主义D. 认知心理学11. 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其内心 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既"自我实现者".此观点出自( ).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学派C. 人本主义D. 认知心理学 12. 人们之间的行为差异大多来自人们建构世界的方式的不同.对健康人来说,新的建构不断的产生,并取代旧的不适当的建构.心理障碍是观念系统的异常,你的感觉很大程度上跟你的想法相关,如果你能改变想法,你也就可以改变感觉.此观点出自( ).A. 行为主义B. 精神分析学派C. 人本主义D. 认知心理学 13. 有目的地观察被试者的外部表现,从而了解其心理活动发生,发展过程的方法,叫做( ). A.发展法B.实验法 C.系统法 D.观察法14. 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主动地引起或改变某种心理活动,从而进行分析研究的客观方法叫做( ). 0 A.发展法B.观察法C.系统法D.实验法15.在特定的实验室中,借助各种仪器设备,严格控制各种条件来进行的研究方法叫做( ). 0 A.实验室实验法B.自然实验法C.系统法D.发展法16. 在日常生活的自然条件下,研究者适当地创设或改变一些条件,从而引起和记录被试者的某些心理现象进行研究的方法叫做( ). 0 A.观察法B.自然实验法C.实验室实验法D.系统法 17. 用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的标准化量表(或问卷)对人的心理特征进行测量和评定的方法叫做( ). 0 A. 问卷法B.测验法C.个案法D.产品分析法18. 对某个或某些被试者在较长时间内连续进行 了解并分析其心理发展变化的研究方法叫做( ). 0A.个案法B.谈话法C.产品分析法D.测验法

2015高校教师资格证笔试《综合》考试参考资料--附答案

2015年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考试暨教师资格笔试参考资料 《大学教学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大学教学论探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一般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下列选项不属于其内容的是( C ): A.教学理念 B.教学过程 C.德育原则 D.教学方法 2.高等学校工作应当以( D )为中心。 A.政治学习 B.科学研究 C.社会服务 D.教学工作 3.教学质量的提高,决定于起主导作用的( A ) A.教师 B.学生 C.教科书 D.课程资源 4. 下列有关学生的认识过程的论述,错误的是( A ) A.一般从接受直接经验开始 B.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C.也是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D.智力与非智力全面发展的过程 5.下列选项不属于“有效”教学的关键行为的是( D ) A.授课清晰 B.教学方法多样化 C.任务导向 D.设置合适的提问 6. 下列选项所列教学原则表述错误的是( A ) A.科学性与政治性相结合 B.理论联系实际 C.专业性与综合性相结合 D.少而精 7. “通过有招学无招”是对( B )的形象说法。 A.发现教学法 B.案例教学法 C.讲授法 D.讨论法 8.最古老而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 C ) A.发现教学法 B.案例教学法 C.讲授法 D.对话法 9.以下选项不属于大学现场教学方法的是( D ) A.参观 B.调查 C.实习实训 D.实验课 10. 下列选项不属于教学创新目的的是( D ) A.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B.启发学生的创新思考 C.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D.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 二、简答题 1.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教书育人 2.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3.实施创新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哪三种创造力? 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技法 4. 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5. 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通常,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要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并且,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在案例教学中,所使用的案例既不是编出来讲道理的故事,也不是写出来阐明事实的事例,而是为了达成明确的教学目的,基于一定的事实而编写的故事,它在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之后会使学生有所收获,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力源? 一、动机。即学习态度的树立,学习内动力的激发。二、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 如乐之者”。三、压力与成功的动力。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竞争无处不在”,在学习中,适当引入竞争是很有必要的。有竞争必然会产生压力,如果学生能够战胜困难,挑战压力并获得成功,则可以体会成功的快乐。

电大组织行为学小抄 已排版

A艾桑尼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对成员的控制方式) ●B 被称为研究组织内部人的行为的里程碑是(霍桑试验) 不仅指出需要层次的“满足——上升”趋势,而且也指出“挫折——倒退”趋势的理论是哪一种?(ERG理论——成长理论)。 表扬奖励员工,让他们参与管理,给他们提供培训机会,能满足员工的(尊重需要)。 不能用现成的规范和程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而需要专业的管理人员对环境有深入的洞察力和丰富的知识。这类环境是(复杂-动态环境)。 ●D 当某种行为出现后,给予某种带有强制性、威胁性的不利后果,以期减少这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或消除该行为,这种强化方式是(惩罚) 大型组织拥有的成员一般在多少人左右?(1000~45000人)。[3~30人——小;30~1000人——中; 45 000人以上——巨型。] 当一个人在爱情问题上受到挫折后并未消沉,这种行为反应是(升华的行为反应) 当群体目标和组织目标一致时,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就会出现(高生率高凝聚力) 对下属采取信任的态度,这种领导风格属于什么类型?(参与型) ●F弗洛依德认为个性中不受社会道德规范约束的部分是:(本我)。 ●G 过程型激励理论包括(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工作比较单纯,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完成一项工作需要大家的配合,或从事连锁性的工作,(同质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绩效 管理方格图中,最有效的领导方式有(团队式) 管理系统理论是由(利克特)提出的 ●H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员工的关键在于(设计出一种能让员工感到工作本身 就是激励的工作任务) ●J 将人视为自私自利、好逸恶劳的是哪一种假设?(经济人) 决定人的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气质) 具有高水平的专长,善于在活动中进行创造性思维,引发灵感,活动成果突出而异的人属于:(天才)。 ●L 老心理分析论的代表人物是:(佛洛依德)。 临时检查卫生、学生抽查考试,都属于什么样的强化方式?(可变间隔的强化)领导的连续流理论是(坦南鲍母和施密特)提出的。 ●M 明确目的,自觉支配行动的性格属于(意志型)麦克利兰的研究表明,对主管人员而言,比较强烈的需要是(成就需要)。 某公司年终进行奖励时,发给受奖人员每人一台电风扇,结果许多员工很不满 意,认为公司花钱给他们买了个没用又占地方的东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是(公司没有做到奖人所需、形式多变)。 某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不宜参加剧烈运动,却想成为长跑运动员。他这种挫 折感源于(个人本身能力有限)。 某人对完成某项任务的把握性很大,因此他对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会(可能高 也可能低) 目标很重要,但不值得和对方闹翻或当对方权利与自己相当时,处理冲突的方式 是(妥协) ●N 内容型激励理论包括(需要层次论、双因素理论、成就需要理论) 哪一项不是以任务和技术为中心的主要变革措施(建立规章制度) ●P帕森斯是从哪个角度来划分组织类型的?(社会功能) ●R 如果职工A认为和职工B相比,自己报酬偏低,根据公平理论,A会采取以下哪 种行为(减少自己的投入) 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多的群体属于(团队群体)。 任务角色多而维护角色少的群体属于(无序群体)。 ●S 双因素理论的提出者是(赫兹伯格) “熵”能测量环境的什么特性?(有序性) 斯托迪尔没有把领导按(社会特性) ●T 通过社会知觉获得个体某一行为特征的突出印象,进而将此扩大为他的整体行为 特征,这种知觉属于:(晕轮效应) 谈话法属于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的:(调查法) 提出需要层次论的是(马斯洛) 通过不予理睬来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方式是(自然消退)。 提出期望理论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 “途径——目标”理论是(豪斯)提出的 ●W 完成复杂工作,需要有创造力的工作,或在作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 (异质群体)将会达到最高的工作绩效 我们平常所说的企业精神核心是一种(价值观念) ●X 下面哪一个不是组织的基本要素?(人际关系) 下面哪一项正确描述了组织变革的基本内容(组织的环境、组织的任务及技术、 组织的结构、组织的人员) 行为型理论包括(挫折理论、归因理论、强化理论) 学习型组织的支持者们认为传统组织的问题是由其固有的特性引起的,这些固有 特性主要是(分工、竞争和反应性) ●Y 一个人经常出现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性和非倾向性特征的总和是:(个性) 以下各项表述正确的是(保健因素通常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而激励因 素与工作内容和工作本身有关)。 由组织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成员有固定的编制,有规定的权力和义务,有 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的群体属于:(正式群体)。 一个造纸厂的商业环境最能反应组织环境的哪一特性?(稳定性) 要帮助领导者对组织的一切“变化”做出有效管理的设计理论是(自由型组织 结构) 以组织结构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 以人为中心的变革措施主要包括哪些?(调查反馈、群体建议、咨询活动) 研究领导行为的管理系统理论是(利克特) ●Z 在紧急情况下或与公司利益关系重大的问题上,冲突的处理方式是(强制)。 在管理方格图中“乡村俱乐部似的管理”是哪种领导方式(1、9) 多项选择 ●A 按何种心理机制占优势来划分,可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中 间型)。 按人际关系的结构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 伦理关系) 按人际关系形成的纽带分,人际关系的类型有(亲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 系)。 按群体沟通的组织系统分,沟通可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B 布兰格按何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性格分为:(理性型;政治型和审美型;社 会型;宗教型;经济型) 鲍莫尔认为企业领导人应具有的条件是(合作精神;决策能力;敢于创新;尊 重他人) ●C 冲突的来源有(沟通因素;结构因素;个人行为因素)。 从沟通的渠道来看,可以将信息沟通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D当出现认知不协调时,认知主体消除不协调的方法有(改变行为;改变态 度;引进新的认知元素) ●F菲德瑜提出对一个领导者的工作最起影响作用的是(职位权力;任务结构; 上下级的关系) 小抄版

高校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1

1.不同道德体系的对立和斗争,也是由经济关系的()决定的。D. 内在矛盾 2奴隶社会的道德在调节范围上较之原始社会的道德()。 C. 日益扩大 3一个人民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履行教书育人工作的原动力是()。A. 敬业 4在学校众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最基本的一对关系是()。D. 师生关系 5教师职业道德在没有转化为个体道德之前,是一种()。C. 他律性规范 6“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荣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可言。”说这段话的教育家是()。A. 陶行知 7从人类发展的总趋势来看,人道主义思想()。C. 日益发展 8()是每个教师胜任工作的必要条件。D. 道德修养 9要想人类社会沿着更加()的方向发展,也需要确立教育人道主义原则。B. 人性化 10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B.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11教师被称之为太阳底下()。D. 最光辉的职业 12师表风范内在之源的根本就是()。A. 真善美 13教师献身于教育工作的根本动力是()。D. 教师的职业理想 14实践证明,只有()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道德高尚的学生。B. 道德高尚 15教学的主人、学校的主人是()。C. 学生 16人自身发展的最高目标是()。D. 人的全面发展 17在构成教师道德品质的六个要素中,标志着道德品质形成的是()。C. 道德习惯 18世界上第一所师范学校是()。C. 巴黎师范学校 19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教师个人利益和教师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C. 一致的 20国家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与科学研究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开展( ),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B. 协作 2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由中共中央于()。A. 2001年印发 2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针对人的片面发展日益加剧的严峻事实,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提出来的,目的在于实现()。C. “人性复归” 23欧洲封建社会教会学校的教师是由()。A. 神父兼任的 24有人认为市场经济讲的是竞争,而人道主义讲的是互爱,二者大相径庭。其实这种看法是()。C. 不全面的 25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处于基础位置,是履行其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前提的是( )。 C. 爱岗敬业、依法执教 26教师职业幸福的()首先表现为劳动及其报酬的精神性。A. 精神性 27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一个教师往往身兼几种社会角色,由此产生的道德冲突是一种()。A. 不同角色的义务冲突 28()既是教学设计理论的具体化,又是教学设计实践的升华,是联系教学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桥梁。D. 教学设计模式 29()就是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建立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表示,不但包含文字和图形,还能呈现声音、录像、动画以及模拟的三维景象C. 教材多媒化30()的本质是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专题学习资源和协作学习交流工具。B. 专题网站 31网络课程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教学内容和()。C. 网络教学支撑环境 32常用的图像搜索方法:基于图像分类的搜索、()、基于关键字的搜索。B. 基于图像内容的搜索 33()是图像处理的基础,可以对图像做各种变换如放大、缩小、旋转、倾斜、镜像、透视等。D. 图像编辑 34网络教学环境具有()、广播、遥控、监看、监听等多种特性和功能。D. 资源共享

高等教育心理学-选择题试题库

高等教育心理学 一、单选题1 1. 在学校教育中,起关键作用的是()。(30分) A、教学媒 B、教师 C、学生 D、教学环境 标准答案:B 2 2. ()?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30分)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 D、苛勒 标准答案:A 1 3. ()?教育心理学?的正式出版标志着教育与心理学的结合产生了教育心理学。(30分) A、桑代克 B、布鲁纳 C、斯金纳 D、苛勒 标准答案:A

2 4. () 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等不朽的教学心理学思想。(30分) A、老子 B、孔子 C、庄子 D、孟子 标准答案:B 1 5.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答案:D 2 6. ()主要描述人类的信息加工过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础。(33.33分) A、思考 B、记忆 C、认知 D、感觉

标准答案:C 3 7. 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33.34分)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标准答案:D 1 8.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与规律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A、记忆 B、认知 C、感知 D、思维 标准答案:D 2 9. 对大学生思维的主要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33.33分) A、形式逻辑思维进一步发展 B、辩证逻辑思维逐渐发展,不断成熟 C、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发展 D、创造性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标准答案:D 3 10. 根据个体认知的发展水平,对于具体运算阶段描述正确的是()。(33.3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