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判断解析
2020-2021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1.小明在实验室内尝试用四种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如图所示,其中所用动力最小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设物体重力为G,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A图中为斜面,由功的原理可得F1×4m=G×2m解得F1=0.5G;B图中为滑轮组,通过动滑轮绳子段数n=3,所以F2=13 G;C图中为动滑轮,动力作用在动滑轮的轴上,则F3=2G;D图中是杠杆,设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α,则有F4×4cosα=G×1×cosα解得F4=14 G。
由此可知动力最小的是D。
故选D。
2.如图所示,分别利用甲、乙两滑轮匀速提起两个相同的重物(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其中甲装罝为____________滑轮,它的优点是可以____________,若相同时间内,拉力F1、F2做相同的功,则拉力F1、F2做功时的功率P1___________P2,重物被竖直提升的高度h甲___________h乙(最后两空均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答案】定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等于等于【解析】【分析】【详解】[1]由图示可知,甲是定滑轮;[2]甲装置中物体向上运动,拉力的方向是向下,所以甲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3]相同时间内,拉力F1、F2做相同的功,根据P=Wt可知,拉力F1、F2做功时的功率P1等于P2;[4] 用滑轮甲、乙匀速提升两个相同的重物(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它们都是克服物体的重力做功,即W=Gh,因为拉力F1、F2做的功相同,所以重物被竖直提升的高度相同, h甲等于h乙.3.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物体A、B均重为20牛。
当用力F2匀速提升物体B 时,以滑轮的轴为参照物,物体B是______ 的(选填“静上”或“运动”),此时力F2大小为_______牛。
若F1和F2所做的功相等,物体A、B移动的距离之比是_______,当绳子自由端上升1米时,力F2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
2020-2021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滑轮组的省力问题的综合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1.小明用如图的滑轮组提升重为100N 的物体,使其在5s 内匀速上升2m ,动滑轮的重为10N ,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拉力F 为50NB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6mC .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9%D .拉力的功率为40W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由图知,通过动滑轮的绳子段数n =2,不计绳重及摩擦,则拉力:物动1()(100N 10N )=55N 2F G G =+=⨯+ ,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绳端移动的距离:2224s h m m ==⨯= ,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所做的有用功:有物100N 2m=200J W G h ==⨯ ,拉力做的总功:总55N 4m=220J W Fs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有用总200J100%=100%90.9%220JW W η=⨯⨯≈ , 选项符合题意;D .由C 可知,拉力做的功:W 总=220J ,拉力的功率:220J=44W 5sW P t == , 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用一个动滑轮提起重100N的物体(绳重与摩擦不计),所用拉力60N。
若用此动滑轮将重200N的物体以0.2m/s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功率为_____W。
较前一次提升物体,该滑轮的机械效率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答案】44 变大【解析】【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物体以0.2m/s速度匀速上升,对于动滑轮,绳子移动的速度v=2⨯0.2m/s=0.4m/s绳重与摩擦不计,则拉力F=12(G物+G动)即60N=12(100N+G动)解得G动=20N,用此动滑轮将重200N的物体时,拉力F′=12⨯(200N+20N)=110N拉力功率为P=F′v=110N⨯0.4m/s=44W拉力功率为44W。
[2]较前一次提升物体,物体的质量增加,重力增大,有用功增大,而摩擦不计、动滑轮重不变,额外功不变,这样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增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增大。
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及答案解析

6.如图所示,不计绳子、滑轮的重力及它们之间的摩擦,当用大小为10N的拉力F拉重50N的物体时,物体恰好以v=2m/s的速度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为________N,拉力F的功率为________W;将拉力F增大为20N时,物体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将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保持不变”)。
【答案】1044
【解析】
【分析】
【详解】
(1)由图知,n=2,则拉力端移动的距离s=2h,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则拉力
(2)拉力端移动的速度
v=2v物=2×0.2m/s=0.4m/s,
拉力做功功率:
P=Fv=10N×0.4m/s=4W;
(3)不计绳重及摩擦,拉力
动滑轮重力:
G动=2F﹣G=2×10N﹣16N=4N.
f=nF=3×20N=60N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60N。
[2]物体移动的距离
物体前进了2m。
[3]弹簧测力计与定滑轮相连,定滑轮上有两股绳子,因此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弹=2F=20N×2=40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
4.如图所示,用力F1和F2分别匀速提起物体C时,滑轮_______可以看作等臂杠杆(选填“A"或“B”).若物体C重为50牛,滑轮重力不计,则力F2的大小为___________牛.
A.80N,80J B.80N,160J C.40N,160J D.40N,80J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动滑轮省一半力,多费一倍的距离,所以物体的重为: ;由 得 ,提升重物所做的功: .
故选B.
14.小明用如图的滑轮组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使其在5s内匀速上升2m,动滑轮的重为10N,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备战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1.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提起相同的重物,摩擦力和绳重忽略不计。
在物体匀速上升过程中,甲、乙两图的拉力及机械效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A .F 1<F 2,η1>η2B .F 1<F 2,η1=η2C .F 1>F 2,η1<η2D .F 1>F 2,η1=η2【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由图可知,图甲中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为3,图乙中绳子承担重物的段数为2,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提起相同的重物,摩擦力和绳重忽略不计,则它们绳子末端的拉力各自为()()1113F G G G G n =+=+物动物动 ()()1112F G G G G n =+=+物动物动 所以F 1<F 2故CD 错误;绳子末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关系s=nh滑轮相同,提升重物相同,由()100%100%100%100%1W G h G h G W Fs G G G G nh nη=⨯=⨯=⨯=⨯++有物物物总物动物动 可知η1=η2故A 错误,B 正确。
故选B 。
2.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及摩擦,物体A 、B 均重为20牛。
当用力F 2匀速提升物体B时,以滑轮的轴为参照物,物体B 是______ 的 (选填“静上”或“运动”),此时力F 2大小为_______牛。
若F 1和F 2所做的功相等,物体A 、B 移动的距离之比是_______,当绳子自由端上升1米时,力F 2所做的功为________焦。
【答案】静止 10 1:1 10 【解析】 【详解】[1]以滑轮的轴为参照物,物体B 相对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改变,是静止的; [2]B 物体使用的是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不计滑轮的重和摩擦,拉力:F 2=12G =12×20N=10N [3]因为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当F 1和F 2所做的功相等,物体A. B 重力相同,移动的距离相同,故距离之比是1:1。
2020-2021中考物理压轴题专题滑轮组的省力问题的经典综合题附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1.质量是6kg 的物体A 放在水平桌面上,利用图所示的装置使物体以0.2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始终保持水平,其示数为2N ,不计滑轮和绳子的重和滑轮组内部的摩擦,则(g 取10N/kg )( )A .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 为6NB .在1s 内拉力F 做功1.2JC .在1s 内拉力F 的功率是0.4WD .水平桌面对物体A 的摩擦力是2N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 .绳子上的力是相等的,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N ,所以,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 为2N .故A 错误;B .根据图示可知,滑轮组动滑轮上有三股绳子。
物体A 在1s 内通过的距离为s′=vt =0.2m/s×1s=0.2m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 =3s ′=3×0.2m=0.6m在1s 内拉力F 做功为W =Fs =2N×0.6m=1.2J故B 正确;C .在1s 内拉力F 的功率为1.2J 1.2W 1sW P t === 故C 错误;D .由图可知,承担摩擦力的绳子股数是3,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3fF =所以f =6N故D 错误。
故选B 。
2.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分别匀速将两个相同的钩码在相同时间内提升相同高度,若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檫,__________装置更省力(选填“甲”或“乙”)。
甲装置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乙装置的机械效率(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甲图中若钩码总重100N,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则泥桶上升的高度为__________m,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
【答案】甲等于 2 83. 3%【解析】【详解】[1]不计摩擦,拉力F=1n(G物+G轮),n甲=3,n乙=2,绳子受的拉力:F甲=13(G物+G轮),F乙=12(G物+G轮),∴F甲<F乙,甲更省力;[2]动滑轮重相同,提升的物体重和高度相同,W额=G轮h,W有用=G物h,故利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相同、额外功相同,总功相同,据η=WW有用总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即:η甲=η乙;[3]如甲图,泥桶由3股绳子承担,则n=3,s=3h,s=6m,泥桶上升的高度为:h=13s=13⨯6m=2m;[4]不计摩擦及绳重,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W有用总=WW W+有用有用额=GhGh G h+动=GG G+动=100N100N20N⨯+100%≈83.3%。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由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滑轮组由几股绳子承担物重:有几股绳与动滑轮相连,承担物重的绳子的股数n 就是几,而重物上升的高度h与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的关系是:s=nh。
如图:在动、定滑轮之间画一条线,将它们分开,只算在动滑轮上的绳子的股数。
例1如图甲、乙滑轮组装置,所有摩擦不计,分别用F1、F2竖直匀速拉动重物G,已知每个滑轮重力为G/2,则力F1和F2之比为( )A.1:1B.3:2C.2:3D.3:4解析:当考虑动滑轮的重力,不计摩擦时,F=,由图中滑轮组的绕线方法可知:F1=。
答案:C滑轮组省力情况的判断1.滑轮组竖放:若不考虑动滑轮自重以及绳、轮摩擦,滑轮组用几股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若考虑动滑轮自重,但忽略摩擦,此式变为F拉= 。
用“连动法”,弄清直接与动滑轮连接的绳子的根数n,在图甲中我们以重物和动滑轮为研究对象,n=4,有四根绳子承担动滑轮及重物,所以用力。
同理,分析乙图可知,提起重物及动滑轮的。
2.滑轮组横放:在不考虑绳、轮摩擦时,滑轮组用几股绳拉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大小就是物体所受摩擦力的几分之一,即:。
例1同一物体沿相同的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托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F甲<F乙<F丙B.F甲>F乙>F丙C.F甲>F乙=F丙D.F甲=F乙>F丙解析:三种情况下物体与地面的摩擦都相等为f,甲是定滑轮,F甲=f,乙是动滑轮,,丙是滑轮组,,即,选B。
例2如图甲所示,物体4在拉力F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N,那么拉力,为_____N,物体A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_____N。
解析:本题动滑轮的动力施加在转轴上,是一种费力的用法,其实质是动力臂是阻力臂一半的杠杆,要费力,其杠杆示意图如图所示。
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解析】
【详解】
[1]由图可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为3,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则绳端的拉力:
F= f= ×60N=20N;
[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
v绳=3v物=3×0.1m/s=0.3m/s;
则拉力F的功率为:
P=Fv绳=20N×0.3m/s=6W。
5.如图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绳与滑轮的摩擦),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水平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则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一段时间内物体沿水平方向移动了5m,拉力F做功_____J。
D.由C可知,拉力做的功:W总=220J,拉力的功率:
,
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如图所示的甲、乙两滑轮组,所用滑轮的规格相同,用它们将相同的重物G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与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1)起降设备中滑轮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请你用笔画线代表钢丝绳,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____。
(2)该起降设备若在1min内将“潜龙三号”匀速提升了20m,该过程中钢丝绳的拉力由电动机提供,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是10kW,则钢丝绳的拉力是多少____?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____?
【答案】 7500N50%
B.由图像可知滑轮组n=3,则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图像可知动滑轮动力作用在轴上,则 ,故错误,符合题意;
D.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斜面为理想斜面,满足FL=Gh,即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或滑轮组,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h,最省力的是(滑轮重不计)( )
A. B. C. D.
所以选D.
12.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不同的绕法提起相同的重物,摩擦力和绳重忽略不计。在物体匀速上升过程中,甲、乙两图的拉力及机械效率的关系正确的是( )
中考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的综合热点考点难点附答案

一、初中物理滑轮组的省力问题1.体重为60kg 的工人利用如图滑轮组将一质量为80kg 的重物A 匀速提升1m ,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与摩擦,g 取10N/kg ),小明对此工作过程及装置作出了以下论断:①动滑轮重为200N②此过程中,工人对绳的拉力做功1000J③重物匀速上升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增大④若增大重物A 的质量,该工人用此滑轮组匀速拉起重物时,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90% 关于小明的以上论断( )A .只有①③正确B .只有②③正确C .只有①②③正确D .①②③④都正确【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由题意物体所受的重力 80kg 10N/kg=800N G m g ==⨯物物物体上升的高度1m h =,此时滑轮组做的有用功为=h 800N 1m 800J W G ⋅=⨯=物有 根据机械效率公式=100%=80%W W η⨯有总有,总功为800J ===1000J 80%W W η有总 而=W W W +总额有有==1000J 800J=200J W W W --额总有又因为=W G h ⋅额动可得200J =200N 1mW G h ==额动 ①②均正确。
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当重物匀速上升过程中,动能不变,势能增加,它的机械能增大,③正确。
若要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达到90%,由效率公式有 =100%90%1(g g)33W m gh W m m h η⨯=+⋅有物总物动=化解可得当=9m m 物动时,滑轮组的效率能到达90%,则若增大重物A 的质量,用此滑轮组匀速拉起重物时,机械效率能达到90%,④错误。
故选C 。
2.(1)如图甲所示,图中的装置相当于一个_______(填一种简单机械的名称).(2)如图乙所示,使用此简单机械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3)如图丙所示,橡皮筋两头分别固定在罐子的顶部和底部,中间系一个钩码,就做成了能自动回头的“魔罐”,当将”魔罐“在水平地面上滚出后,还能自动滚回来,这说 明_______.【答案】滑轮组省力机械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解析】【详解】(1)[1]由图甲可知,绳子和木棍组合在一起,起到滑轮组的作用,用较小的力就可以使作用有较大力的两根木棍靠拢,说明使用该滑轮组可以省力;(2)[2]图乙是过盘山公路,盘山公路相当于斜面,山高一定,盘山公路相当于增大了斜面长度,因为在斜面高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所以人们修建盘山公路的目的是为了省力;(3)[3]魔罐在开始滚动的时候,具有动能,滚动的过程中,罐子动能转化为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当动能为零时,弹性势能最大,魔罐开始向回滚动,在魔罐滚回来的过程中橡皮筋弹性势能减小,罐子动能增大,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n为奇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应拴在动滑轮上(即
“奇动”),如果不需要改变用力的方向,则动滑
轮和定滑轮的个数都等
于
,如图丙所
示;如果需要改变用力
方向,则需要再加一个
定滑
,如图丁所示.
综上所述,滑轮组设计原则可归纳为:偶定奇动 ,一动配一定,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
滑轮组在绕绳时如果动滑轮少,那么绳的起 始端就固定在动滑轮上向定滑轮绕起,反之定滑 轮少,则绳的起始端就固定在定滑轮上向动滑轮绕 起;绕绳时,绳不可相交.
滑轮组的组装 组装原则: 奇动偶定;一动配一定,
偶数减一定,变向加一定。
例如:一根绳子只能承受100N的力,要把 330N的物体拉起,怎样组装滑轮?
G 330N
n
=---= F
1-0-0-N-
=
3.3(股)
绳子的股数必须是整数,因此需要4股
答 案 :
F
F
谢谢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判断
例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沿水平地面拉动物体A, 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谢谢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判断
例 使用定滑轮时,沿竖直方向向下拉,跟沿斜
的方向向下拉,所用拉力的大小 相等 ,
这是因为它的力臂 不变
。
如右图所示,人的重量为500N,忽
略滑轮、绳、木板的重量,系统保持静止,则人拉绳的
力大小为: 125N 。
T1
T2
T2
T3
F
谢谢
若动滑轮重不可忽略,上述力的关系式 应写成F=(G物+G动)/n.
思考题: 在左图所示的滑轮组中,F与G 的关系。
分析:图中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为5
(a)若动滑轮重G/不计,拉力F是多少?
F
F= 1 G
G/
5
(b)若动滑轮重G/不能忽略,那么图中的
拉力F应等于多少?
G
F=
1 5
(G+G')
滑轮组水平拉物体
F=
1 2
G
F=
1 2
G
F=
1 3
G
n=2
n=2
n=3
实验结果:
拉力F的大小与承担物体总重的 绳子段数n有关。
物体的总重有几段绳子承担, 所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即
F=
1 n
G
A.探究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的 绕线方法;
B.探究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的省力情况及移动距离的情况.
F
FF
F
F
滑轮组的绕法
F
F
F
F
绕绳的起点:偶定奇动
滑轮组的组装(即绕线方法)
F F
n=2
n=3
组装方法:先确定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即绳 子的段数n,再进行绕线。
口诀:“奇动 偶定”,即奇数段绳子就从动 滑轮开始绕线,偶数段绳子就从定滑轮开始绕 线。
滑轮组的组装与设计 组装时一般采用“偶定奇动”的简单原则 1.n为偶数时,绳子的固定端应拴在定滑轮上(即“偶定 ”),如果不需要改变用力的方向(例如:自由端向上拉) ,则需要的动滑轮个数为n/2个,定滑轮的个数比动滑轮 少一个,如图甲所示; 如果需要改变用力的方 向(例如:自由端向下 拉),则动滑轮和定滑 轮个数都等于n/2,如图 乙所示
a.绕成两段绳子承担重物,由铁架台竖杆上 的等距离红线格测定动力作用点(绳端)移动的距 离 s和砝码升高的距离 h的关系.
结论:可知F=G/2,s =2 h.
b.绕成三段绳子承担重物,分别用弹簧测力计 拉动力的大小;由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测动力的大 小;两个距离仍由铁架台竖杆上的等距离红线格测 定.
结论:可知F=G/3,s=3h.
C.探究由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的省力 情况及移动距离的情况.
a.绕成四段绳子承担重物.得出结论:F=G/4, s=4h.
b.绕成五段绳子承担重物.
得出结论:F=G/5,s=5h.
使用滑轮组的时候,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 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动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动 力(或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就是重物升高的距离h 的几倍.即F=G/n,s=nh.n为绳子的段数,省了 力就要多移动距离.
【解析】本滑轮组的结构为一定一动滑轮组,因此有 两种绳子的绕法,始端系在定滑轮上,将有2段绳子承 担摩擦力,始端系在动滑轮上,将有3段绳子承担摩擦 力,因此我们选择后者. 答案:如图所示
谢谢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判断
例 如图所示,滑轮重、绳重、摩擦力均忽略 不计,利用两个滑轮提升同一重物,哪种 组合最省力( C )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判断
教师:张薇
定滑轮虽然能改变力的方向,使我们工作方便 ,但不能省力;
而动滑轮虽然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 方向,使用时经常感觉不便.
于是人们就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起 来使用,把它们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 这样就组成了滑轮组.
F
F
F
G
G
G
实验结果: 拉力F的大小与吊起动滑轮的绳子股数n有关。
如何判定滑轮组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绳子的股数是指“直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 方法一:先看动滑轮的个数(每只动滑
轮由两股绳子承担),再看绳子的自由端是否 承重。绳子自由端上拉承重,下拉不承重。
若最后一段绳子是从动滑轮出来的, 此段计入n;若最后一段绳子是从定滑 出来的,此段绳子不计入n。
滑轮组的绕法
实验表明,使用滑轮组沿水平方向拉重物时,若动滑 轮重和摩擦不计,动滑轮被几段绳子拉住,所用的力 就是物体与接触面摩擦力的几分之一。即
N
F
F
. . T’=T=3F T=f摩
f摩
F
G
如图所示,拉力F的大小等于
。
滑轮组装配: 竖直装配F= G物或F= (G物+G′)
水平装配:F=
f摩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与物体移动距 离S’的关系:S=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