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
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

摘要】目的:对精神科患者实行保护性约束前、约束过程中、解除约束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从保护性约束定义出发,给予患者及家属解释说明约束的目的、必要性,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结果:严格掌握保护性约束的适应症,注意避免心理、生理上的伤害,减少引发纠纷的几率。结论:保护性约束不得做为惩罚病人的手段,减少患者意外事件的发生,使治疗护理顺利进行。
1.2由于约束给患者带来自尊受到伤害,对约束的体验是痛苦而深刻的,引起患者紧张恐惧、焦虑不安、加以反抗治疗,要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交流时态度要和蔼,充分说明保护约束的目的和必要性,减少约束给患者带来的一些不良心理反应。
1.3保护性约束应由有精神科执业医师决定,开上医嘱,并且必须注明约束的形式,约束的时间,最长不超过24小时,如需继续约束应重新评估和再次下达医嘱,在紧急情况下,护士先实行约束,在约束后应由当班医师(必须在3小时内)补开医嘱。
【参考文献】
[1]施忠英,张菊英,徐德君等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态度及护理要求[J].中华护理杂志,2005.
[2]石慧珍,对精神病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中潜在的问题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1).
[3]李凤丽,吴强,人性化护理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4).
【关键词】精神科患者;保护性约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282-02
保护性约束是精神科临床护理的重要措施之一,是一项特殊护理操作技术,不是一种简单的捆绑。它是限制患者的行为,以保护患者本人和他人的安全,以保证护理工作顺利进行,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是精神科临床中常用的一种保护措施。
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

保护性约束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是否有兴奋躁动、幻觉、拔管倾向、小儿、意识不清等情况,评估是否有保护性约束的适应证。
2、评估患者是否使用药物镇静、抗焦虑等。
[护理措施]
1、在实施保护性约束之前,向患者和家属说明约束的目的和方法,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消除患者的对了情绪。
2、实施保护性约束时,约束带要有衬垫,约束功能位置(约束力量顺应肢体的长轴),打结不宜过松或过紧,以能伸进一手指为宜;需长时间约束,应1~2小时松解1次,必要时进行局部按摩。
实施约束时,动作应轻巧,避免强拉硬拖,尤其不能强拉一侧肢体,应保护好关节部位。
3、约束过程中,密切(每小时)观察约束侧肢体的血液循环情况,注意约束带是否脱落或松动。
4、进行床旁交接班。
5、病情好转,没有约束指征时及时松解约束,约束带消毒后清洗晾干备用。
[健康指导]
1、向患者和家属交待约束的必要性和目的,取得家属的理解和患者的配合。
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新编临床护理常规》、《2011版临床护理实践指南》结合科室工作修订
修订时间2012-7-1。
医院患者保护性约束制度

医院患者保护性约束制度一、本制度所指保护性约束为使用约束带对患者身体和四肢的约束。
二、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时,应向患者和(或)家属讲清保护性约束的必要性,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三、医生或护士发现有需要采取措施约束病人行为的情况时,医护之间要及时相互沟通,由医生下达医嘱,且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四、医生每次下达约束医嘱时必须对必要性进行评估,要向病人或/和家属说明约束病人的必要性和方法、约束病人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拒绝约束可能造成的后果、家属如何配合等情况,与家属签署《保护性约束知情同意书》,并记录。
五、护士遵医嘱在采取约束病人行为前要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并记录。
六、对病人采取约束措施后,护士要加强观察,至少每1小时巡视病人一次,检查约束带松紧是否合适、约束病人的器具是否安全、约束措施是否恰当、病情是否允许终止约束等情况。
护士评估可以解除约束时,要通知医生检查病人,由医生决定是否解除约束。
除ICU病区外,其他病区受到约束的病人一般要求家属留有能力看护病人的陪伴人员。
七、严重精神疾患病人,如果上约束带后或采取其他约束措施后,仍难以保证病人自身及其他人员安全的,要及时向医务部或总值班报告,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八、在约束病人过程中医护人员要严格遵守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充分尊重病人及家属的价值观、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注意对病人个人隐私的保密。
附1保护性约束使用指征:(1)谵妄、昏迷、躁动等意识不清的危重症患者。
(2)特殊治疗期间的临时限制,如深静脉穿刺。
(3)不配合治疗的患者。
(4)精神障碍患者。
(5)病情危重、使用有创通气、伴有各类插管、引流管,防止发生坠床、管路滑脱、抓伤、撞伤等,保证患者安全。
附2使用保护性约束注意事项:(1)严格掌握使用约束带的指征,尽量减少使用,必要使用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使用目的,以取得理解。
(2)保护性制动措施只能短期使用,要使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并保证患者安全和舒适。
(3)用约束带时应放衬垫,松紧应适宜并定时放松,局部进行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应密切观察约束部位皮肤的颜色。
保护性患者约束管理制度

保护性患者约束管理制度在医疗机构中,保护性患者约束管理制度是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保护性患者约束管理制度的定义、目的、实施步骤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旨在提升医疗机构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患者权益。
一、保护性患者约束管理制度的定义保护性患者约束管理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了保护患者安全、维护医疗秩序和提供优质护理服务而制定的管理规定。
它旨在对具有攻击性或自伤倾向的患者进行安全约束,以避免其对自身和他人造成伤害。
保护性患者约束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考虑患者权益和法律法规的规定,采取合理、合法和有效的约束措施。
二、保护性患者约束管理制度的目的1. 保护患者安全:通过约束措施,防止患者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保护患者的身体和生命安全。
2. 维护医疗秩序:对于攻击性患者,约束措施的实施可以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3. 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患者在约束措施下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护理,获得更及时的医疗干预,从而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三、保护性患者约束管理制度的实施步骤1. 评估和判断:医护人员需要通过评估患者的病情、行为和心理状态,判断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
评估内容包括患者自伤或他伤的风险,患者的认知能力和合作意愿等。
2. 制定约束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合适的约束计划。
约束计划应该包括约束措施的种类、强度和时限,以及患者在约束期间的护理和干预措施。
3. 约束措施的实施与管理:在制定约束计划后,医护人员需根据计划进行约束措施的实施。
约束措施的实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约束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4. 约束措施的解除和后续管理:一旦患者不再需要约束措施,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解除约束,并进行后续管理。
后续管理包括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和教育,以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关注和支持。
四、保护性患者约束管理制度的法律法规在实施保护性患者约束管理制度时,医疗机构需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约束措施的合法性和患者权益的保护。
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

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在护理实践中,保护性约束患者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保护性约束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限制患者行动的措施,目的是为了减少或阻止患者对自己或他人的伤害。
保护性约束也可能带来负面影响,如疼痛、尴尬、自尊受伤等问题。
护理人员需要在使用保护性约束时充分考虑患者的权益和福祉,以及合理使用保护性约束的原则。
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不仅仅是简单的施加约束措施,更应该是一种综合性的护理模式。
下面将介绍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方法。
一、评估患者的风险在使用保护性约束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评估,确定患者的风险程度。
评估的内容应该包括患者的行动能力、认知状态、情绪状况、社会支持系统等因素。
只有充分了解患者的个体特点和行为背景,才能制定出合适的保护性约束方案。
二、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根据患者的评估结果,护理人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这包括确定使用何种类型的保护性约束,如物理约束、化学约束等,以及约束的时机、时长和方法等。
还应该根据患者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包括日常护理、营养支持、精神护理等方面的内容。
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合作在实施保护性约束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充分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和合作。
他们应该向患者和家属解释保护性约束的必要性和可能的影响,征得他们的同意,并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还应该与患者及其家属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和调整护理方案,以保证患者的权益和福祉。
四、加强监测和评估一旦使用了保护性约束,护理人员需要加强监测和评估的工作。
他们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身体状态,以及对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状态进行观察。
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反馈和家属的意见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确保患者在约束措施下能够得到良好的护理和照顾。
五、适时解除约束保护性约束并不是长久之计,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康复情况适时解除约束。
在解除约束之前,他们需要再次进行评估,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利益不会受到影响。
还需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解除约束的原因和过程,征得他们的同意,促进患者的自主行为和康复。
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

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保护性约束是指不得已采取的措施,以限制患者的行动自由,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防止意外伤害的方法。
在某些病情下,医护人员需要实施保护性约束,那么就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
一、护理前准备1.了解保护性约束的目的和必要性,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出详细的解释,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2.确定保护性约束实施的类型、时间、部位、方式,以及解除的条件。
3.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行为及认知状态、社交生活等方面,以便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4.选用符合安全要求、适用尺寸的保护性约束器材,以防止损伤患者的肌肉、皮肤及神经系统等。
5.与患者建立密切联系,以传达安全感和关爱,使患者摆脱孤独和恐惧的情绪。
二、注意事项1.对保护性约束的部位应每日检查,以保持干燥、清洁、整洁,并避免产生压疮和感染等併发症。
2.定时检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呼吸、体温、脉搏、血压等,以及皮肤的颜色、温度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和采取措施。
3.定期放松保护性约束,使患者进行下肢的活动或者进行换位,以避免肌肉萎缩和血栓形成,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
4.给予患者足够的液体、食物和营养,以满足身体的需求,避免出现消瘦和营养不良等情况。
5.对保护性约束的患者,在设定的时间内进行一定量的应激运动和舒适性的放松活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6.保持患者清洁,并对其进行臀部保护,防止发生翻身、下床活动等不必要的床位危险姿势。
7.在保护性约束操作中,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以增强其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生活质量和兴趣。
三、护理后处理1.在解除保护性约束时,应确保患者已充分了解和愿意接受,避免不必要的惊恐和恐慌。
2.及时进行皮肤检查,发现和处理任何皮肤损伤和创伤,防止感染和其他併发症的发生。
3.对患者进行完整的记录和归档,在患者出院后,归档方式要保持安全、完整和保密。
在实施保护性约束之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要以患者为中心,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

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保护性约束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手段,用于限制患者的自由活动,以保护患者免受自身行为所带来的伤害。
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需要有严格的操作规范和专业技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尊严不受侵害。
本文将深入探讨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分析其操作规范和注意事项,以及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和培训。
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是指通过合理的手段和措施,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防止其自伤或他人伤害。
这种护理手段通常用于具有行为障碍或认知障碍的患者,以及在急救和手术等特殊情况下需要限制患者活动的情况。
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不仅需要医护人员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还需要注重患者的人文关怀和尊严,避免对患者造成额外的身心伤害。
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操作规范包括:医护人员需要在患者的家属或监护人同意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观察,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保护性约束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护理需要,谨慎选择合适的约束方法和工具,确保患者在受到限制的同时不受到伤害。
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使其理解约束的必要性和限制范围,避免引起患者的恐惧和抵触情绪。
定期检查和调整患者的约束状态,及时解除约束并进行相关记录,以确保患者在被限制的时间内得到必要的照料和关怀。
对于从事保护性约束患者护理的医护人员,除了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具备人文关怀和良好的沟通能力。
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尊重患者的选择和权利,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感受,积极引导患者的情绪和行为,确保患者在约束状态下得到良好的护理和支持。
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避免因个人因素和专业知识不足导致患者受伤或医疗纠纷。
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

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是护理工作者在面对需要进行保护性约束的患者时所必需掌握的重要技能。
保护性约束的使用是为了保护患者的安全和提供适当的护理。
过度或不当的使用保护性约束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伤害,因此在使用保护性约束时,护理人员必须谨慎并遵循相关的护理原则。
本文将就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指导。
一、保护性约束的定义保护性约束是指在医疗和护理过程中,为了保护患者不受意外伤害或者避免患者因为症状扰乱而导致自身和他人的安全产生风险而采取的措施。
保护性约束的形式有很多种,包括物理约束和化学约束。
物理约束是指使用带子、护理床侧栏等物理设备对患者进行约束,化学约束是指使用药物或其他药理手段对患者进行控制。
保护性约束通常用于需要保护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安全,或者需要防止患者做出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的情况下。
在实际护理中,保护性约束应当遵循一定的适应指征,包括:1. 患者有危险行为,可能对自身或他人造成伤害。
2. 患者有威胁性行为,可能导致逃脱或离开治疗环境。
3. 患者需要保护自己不受不良外界因素的侵害,如自伤或摔倒。
4. 患者需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急救治疗。
在这些情况下,使用保护性约束是为了保护患者的安全和提供适当的护理,是必要的和合理的。
在使用保护性约束时,护理人员应当遵循以下护理原则:1. 尊重患者的权利使用保护性约束时,护理人员应当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自主权利,充分告知患者和家属使用保护性约束的原因和必要性,征得患者的同意,并尽量减少对患者的不适感。
2. 专业技能护理人员在使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当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对不同类型的保护性约束设备和方法有所了解,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3. 定期评估使用保护性约束的患者应当进行定期的生理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的情况和需求,适时调整保护性约束的方式和程度,确保患者的权益和安全。
4. 动态管理四、保护性约束的护理技巧和方法1. 确定约束方式根据患者的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保护性约束方式,如使用床栏、约束带等物理设备,或者通过药物控制患者的行为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