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症)历年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5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5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5(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患者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肌肤麻木不仁。

舌质淡,舌苔白腻。

脉濡缓。

治宜选用(分数:2.00)A.蠲痹汤B.乌头汤C.薏苡仁汤√D.防风汤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着痹。

其病机为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痹阻气血。

治宜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其代表方为薏苡仁汤。

本方健脾祛湿,发散风寒。

故C为正确选项。

2.患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或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着,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面色黧黯,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

脉弦涩。

治宜选用(分数:2.00)A.蠲痹汤B.双合汤√C.独活寄生汤D.蠲痹汤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痹证之痰瘀痹阻证。

其病机为痰瘀互结,留滞肌肤,痹阻经脉。

治宜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其代表方为双合汤。

本方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故B为正确选项。

3.患者女性,45岁,类风湿关节炎病史1年,现关节灼热肿痛,而又遇寒加重,恶风怕冷,苔白罩黄,脉弦数。

治宜选用(分数:2.00)A.薏苡仁汤B.羌活胜湿汤C.双合汤D.桂枝芍药知母汤√解析:解析:根据关节灼热肿痛,而又遇寒加重,恶风怕冷,苔白罩黄,脉弦数等症状,可辨为痹证之寒热错杂证,治法:温经散寒,清热除湿,代表方:桂枝芍药知母汤。

薏苡仁汤为治疗痹证之风寒湿痹证的代表方,白虎加桂枝汤、宣痹汤为治疗痹证之风湿热痹证的代表方,双合汤为治疗痹证之痰瘀痹阻证的代表方。

4.患者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当选用(分数:2.00)A.四妙丸√B.知柏地黄丸C.肾着汤D.妙香散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湿热腰痛。

其病机为湿热壅遏,经气不畅,筋脉失舒。

治宜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其代表方为四妙丸。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试题及答案:肢体经络病证-痹证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内科学试题及答案:肢体经络病证-痹证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第二试内科学试题:肢体经络病证-痹证一、A11、下列哪项不是风湿热痹的特点A、局部灼热红肿B、痛不可触C、得冷则舒D、肌肤麻木不仁E、游走性关节疼痛2、双合汤主要用于痹证之A、行痹B、风湿热痹C、痰瘀痹阻证D、肝肾两虚证E、痛痹3、对于痹证久病入络,抽掣疼痛,肢体拘挛者,应用下列何种止痛方法A、活血化瘀止痛法B、补虚止痛法C、祛风散寒止痛法D、搜风止痛法E、清热消肿止痛法4、下列各项,属着痹特点的是A、疼痛游走不定B、痛势较剧,痛有定处C、关节酸痛、重着、漫肿D、关节肿胀局限,见皮下结节E、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5、痹证初起的主要症状不包括A、疼痛B、酸楚C、重着D、麻木E、痿弱无力6、治疗行痹,应首选A、乌头汤B、薏苡仁汤C、防风汤D、宣痹汤E、白虎加桂枝汤7、痹证与痿证的鉴别要点首先在于A、肢体活动情况B、有无肌肉萎缩C、痛与不痛E、关节肿与不肿二、A21、某患者,肢体关节疼痛较剧,部位固定,遇寒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治疗方剂宜选A、防风汤B、双合汤C、薏苡仁汤D、乌头汤E、宣痹汤2、某男,48岁,四肢关节酸楚,两膝关节灼热红肿,疼痛而强硬,屈伸不利,汗出口渴,苔黄燥,脉滑数,证属A、行痹B、着痹C、风湿热痹D、痛痹E、痰瘀痹阻3、患者肢体关节酸楚,重着,疼痛,关节活动不利,麻木不仁,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疗应首选A、独活寄生汤B、蠲痹汤C、薏苡仁汤E、白虎加桂枝汤三、B1、A.防风汤B.乌头汤C.薏苡仁汤D.蠲痹汤E.双合汤<1> 、痛痹的代表方宜选A B C D E<2> 、行痹的代表方宜选A B C D E2、A.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B.肢体关节重着、酸痛,或肿胀C.关节酸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D.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周围结节,皮肤瘀斑E.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1> 、行痹的主要症状是A B C D E<2> 、着痹的主要症状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风湿热痹证候主症: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精品】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试卷1

【精品】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试卷1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试卷1 (总分:19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41,分数:82.00)1.气机失调中,( )升降失常最为重要。

【A】.脾胃(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肝胆【C】.肺肾【D】.肝肺本题思路:气机升降失常病变中,脾胃和肝肺升降失常较重要,尤以脾胃升降失常最为重要。

2.下列关于血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表现为刺痛,痛有定处,得温而不减(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B】.为血分有热,血行加速的病理状态【C】.病因为邪热入血或五志过极化火【D】.病机主要以实为主本题思路:【A】为血瘀的表现。

3.面色淡白或萎黄,少气懒言,乏力瘦怯;心悸、失眠,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甚则萎废不用,属于【A】.气滞血瘀【B】.气血两虚(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C】.气血不荣经脉【D】.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本题思路: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4.气血关系的失调主要指【A】.气滞血瘀【B】.气血两虚【C】.气血不荣经脉【D】.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气血关系的失调主要指气和血互根互用的功能失调,主要有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和气血不荣经脉等几个方面。

5.大量出血的同时,气随血的突然流失而脱散是指【A】.气不摄血【B】.气血两虚【C】.气血不荣经脉【D】.气随血脱(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本题思路:气随血脱是指大量出血的同时,气随血的突然流失而脱散,致气血并脱的危重病理状态。

6.肢体麻木或运动不便,甚则不用;肌肤干燥、瘙痒、欠温,甚则肌肤甲错,是指【A】.气不摄血【B】.气血两虚【C】.气血不荣经脉(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气随血脱本题思路:气血不荣经脉指因气血虚衰或气血失和,以致气血相互为用的功能减退,对经脉、筋肉、皮肤的濡养作用减弱,从而产生肢体筋肉等运动失常或感觉异常的病理状态。

7.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的脏腑有【A】.心、脾、肾【B】.心、肝、肾【C】.肺、脾、肾(此项为本题参考答案)【D】.肝、脾、肾本题思路:与津液代谢密切相关的脏腑有肺、脾、肾三脏。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练习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练习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练习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颤证痰热风动证的病机是A.肝郁阳亢,化火生风,扰动筋脉B.痰热内蕴,热极生风,筋脉失约C.痰浊中阻,经络阻塞,筋脉失养D.湿热蕴结,化火生风,扰动筋脉E.脾湿生痰,痰瘀经络,筋脉失养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患者,男,49岁,初起恶风发热,周身不适,继则出现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疼痛无定处,舌苔薄白,脉浮,该病治疗首选方为A.桂枝芍药知母汤B.乌头汤C.防风汤D.薏苡仁汤E.白虎加桂枝汤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3.颤证的基本病机为A.肝阳化风B.血虚生风C.肝风内动D.痰热动风E.瘀血生风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4.颤证病位在A.肌肉B.关节C.骨D.筋脉E.肢体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5.首先阐述了痉证和肝脏关系的医家为A.张仲景B.朱丹溪C.吴鞠通D.华岫云E.王清任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6.腰痛病变与哪一脏腑相关A.脾B.肝C.大肠D.肾E.膀胱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7.颤证气血亏虚证的代表方剂为A.补气运脾汤B.补髓丹C.人参益气汤D.八珍汤E.人参养荣汤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8.着痹的治则是A.祛风通络,散寒除湿B.除湿通络,祛风散寒C.散寒通络,祛风除湿D.搜风通络,燥湿化痰E.发表散寒,祛风除湿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9.痹证的治疗应重视A.祛风通络B.养血活血C.行气消郁D.散寒除湿E.以上皆非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0.下列哪味中药,不是肝经热盛之痉证的常用中药A.钩藤B.桑叶C.防风D.菊花E.川贝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1.寒湿腰痛的舌脉为A.舌红少苔,脉弦细数B.舌质淡,脉沉细无力C.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D.舌质淡,苔腻,脉沉迟E.舌质淡,苔白腻,边有齿痕,脉濡数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2.首先提出肾与腰部疾病有密切关系的著作是A.《金匮要略》B.《伤寒论》C.《七松岩集》D.《丹溪心法》E.《内经》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3.有助于颤证的诊断的有关检查为A.红细胞沉降率B.MRIC.血常规D.血清酶检测E.尿检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4.治疗颤证时应重视A.调补阴阳,熄风通络B.滋补肝肾,益气养血C.补益肝肾,治病求本D.清热化痰,镇肝熄风E.益气养血,熄风通络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5.记载了痹证之手指关节肿大者为”鼓槌风”的著作是A.《内经》B.《金匮要略》C.《诸病源候论》D.《证治准绳》E.《医宗必读》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6.对痿证的辨证论治日趋完善的朝代是A.明清以前B.明清以后C.金元以后D.宋代E.唐代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7.治痿应慎用A.寒药B.热药C.风药D.利湿药E.补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8.风湿热痹的治疗原则是A.散寒通痹,祛风除湿B.化痰行瘀,蠲痹通络C.清热通络,祛风除湿D.除湿通络,祛风散寒E.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9.痉证重要的治疗方法为A.舒筋解痉B.清热祛湿C.熄风镇痉D.滋养营阴E.活血化瘀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0.头摇肢颤,筋脉拘挛,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懒言,动则气短,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是颤证哪种证候的临床表现A.阳气虚衰证B.髓海不足证C.气血亏虚证D.痰热风动证E.风阳内动证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1.痹证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者为A.瘀B.热C.风D.湿E.痰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2.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为A.痉证B.厥证C.中风D.破伤风E.痫证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3.把风、痹、厥与痿证进行了鉴别的医家为A.朱丹溪B.张景岳C.叶天士D.吴鞠通E.张子和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4.痉证的病理性质为A.虚实B.寒热C.阴阳D.表里E.津液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5.痉证的病理变化为A.风寒闭络,不通则痛B.阳气虚衰,筋脉不利C.阴虚血水,筋脉失养D.阴阳两虚,筋脉失养E.塞邪郁闭,筋脉失濡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6.行痹的病机是A.寒邪兼挟风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B.风邪兼夹寒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C.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D.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闭阻气血E.痰瘀互结,留滞肌肤,闭阻经脉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7.腰痛的基本病机为A.郁遏卫阳,腰府气血不通B.筋脉痹阻,腰府失养C.闭阻气血,腰府经气不运D.湿蕴生热,经脉不畅E.瘀血内阻,气血不畅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8.痛痹属A.热邪盛B.湿邪盛C.风邪盛D.寒邪盛E.燥邪盛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9.壮热汗出,项背强急,手足挛急,角弓反张,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舌红,苔黄燥者,证属痉病之A.邪壅经络证B.肝经热盛证C.阳明热盛证D.心营热盛证E.痰浊阻滞证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30.指出颤证与瘛疚有别的著作为A.《内经》B.《证治准绳》C.《赤水玄珠》D.《医学纲目》E.《张氏医通》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31.痹证日久,可由经络累及脏腑出现相应的脏腑病变,以哪一脏病变较为多见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32.以下哪味中药,不是痿证之脾胃虚弱证的常用药A.人参B.白术C.肉桂D.山药E.扁豆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33.痿证之肺热津伤证的舌脉是A.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B.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脉细涩C.舌质红,苔黄,脉细数D.舌淡,苔薄白,脉细弱E.舌红少苔,脉细数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34.颤证与哪些脏腑密切相关A.心、肾、脾B.肝、肺C.肺、心D.脑、心、肝E.脾、心、肾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35.提出痿证的主要病机是”肺热叶焦”的著作是A.《素问.痿论》B.《儒门事亲》C.《景岳全书》D.《灵枢.根结》E.《丹溪心法》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36.痿证又称A.厥证B.痹证C.痿弱D.痿?E.痿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患者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疼痛呈游走性,舌苔薄白,脉浮。

治宜选用A.蠲痹汤B.乌头汤C.独活寄生汤D.防风汤正确答案:D解析:上述症状属于行痹。

其病机为风邪兼夹寒湿,留滞经脉,痹阻气血。

治宜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其代表方为防风汤。

本方发散风寒,祛湿通络。

故D 为正确选项。

知识模块:肢体经络病症2.患者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

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其诊断为A.风湿热痹B.着痹C.行痹D.行痹正确答案:A解析:上述症状的病机为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

治宜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证属风湿热痹。

故A为正确选项。

知识模块:肢体经络病症3.患者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其治法为A.清热通络,祛风除湿B.祛风通络,散寒除湿C.祛风清热,除湿通络D.化痰行瘀正确答案:A解析:上述症状证属风湿热痹。

病机为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

治宜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故A为正确选项。

知识模块:肢体经络病症4.下列哪项不是瘀血腰痛的特点A.腰痛如刺,痛有定处B.痛处喜按C.昼轻夜重D.俯仰不便正确答案:B解析:瘀血腰痛的临床表现为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故B为正确选项。

知识模块:肢体经络病症5.患者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治当宜选A.甘姜苓术汤B.独活寄生汤C.薏苡仁汤D.羌活胜湿汤正确答案:A解析:上述症状属于寒湿腰痛。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试卷1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试卷1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试卷1(总分:90分,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33,score:66分)1.钟某,女,30岁。

产后受寒,肢体关节疼痛不移,以肩、膝关节为甚,得温痛减,关节不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紧而弦,其治法是【score:2分】【A】祛寒为主,活血通络【B】温肾健脾,活血祛瘀【C】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D】渗湿通经活络【E】祛风通络,补气养血本题思路:2.孙某,女,38岁。

症见关节肌肉酸痛,时轻时重,涉及全身数个大关节,活动后疼痛加剧,阴雨天更甚,舌苔薄白,脉濡缓。

其首选方剂是【score:2分】【A】乌头汤【B】防风汤【C】薏苡仁汤【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D】独活寄生汤【E】白虎加桂枝汤本题思路:3.姚某,女,45岁。

患者体型偏瘦,双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三年。

现症见:双膝关节红肿热痛,痛如刀割,发热烦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其首选方剂是【score:2分】【A】乌头汤【B】身痛逐瘀汤【C】白虎加桂枝汤【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D】独活寄生汤【E】双合汤本题思路:4.董某,男,47岁,渔民。

自诉肢体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十余年,加重1个月。

症见多个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梭状变形,晨起僵硬,四肢肌肉萎缩,肘膝屈伸不利,疼痛夜间痛甚,遇寒加重,舌紫黯,脉弦涩。

其证型是【score:2分】【A】痛痹【B】行痹【C】着痹【D】痰瘀痹阻【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E】肝肾两虚本题思路:痹证反复发作,多属慢性之痰瘀互结,气血俱虚。

该患“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变形,夜间痛甚,遇寒加重,舌紫黯,脉弦涩”,符合痹证之痰瘀痹阻证的证候特点,故D选项为正确答案。

5.杨某,男,66岁。

患痹证日久不愈。

现症见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肘膝不得伸,舌质黯红,脉细涩。

首选方剂是【score:2分】【A】乌头汤【B】身痛逐瘀汤【C】渗湿汤【D】独活寄生汤【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E】桃红饮本题思路:该患“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舌质黯红,脉细涩”,辨证为肝肾两虚证,因痹证日久不愈,正虚邪恋,气血不足,可选择方剂独活寄生汤以益肝肾、补气血、祛风除湿、蠲痹和络,故D选项为正确答案。

肢体经络疾病试题答案

肢体经络疾病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经络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以下哪项描述最准确地反映了经络的本质?A. 经络是血液循环的通道。

B. 经络是神经系统的一部分。

C.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和疾病反应的路径。

D. 经络是淋巴系统的组成部分。

答案:C2. 下列关于“足三里”穴位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 位于手腕横纹上三寸处。

B. 位于足背部,当第一趾间关节后方凹陷处。

C. 位于小腿外侧,当膝眼下三寸,胫骨前脊外开一横指处。

D. 位于颈部,当喉结旁开一寸半处。

答案:C3. 经络疾病中的“风寒湿痹”主要是指:A. 由风、寒、湿邪引起的关节疼痛。

B. 由风、寒、湿邪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

C. 由风、寒、湿邪引起的皮肤疾病。

D. 由风、寒、湿邪引起的心脏疾病。

答案:A4. “气血不畅”在经络疾病中通常指的是:A. 血液流动速度过快。

B. 血液流动速度过慢。

C. 气血不能正常流通,导致身体某些部位出现疼痛或不适。

D. 气血总量不足。

答案:C5. 针灸治疗经络疾病的原理主要是:A. 通过刺激穴位来改善血液循环。

B. 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神经系统。

C. 通过刺激穴位来平衡气血,消除病邪。

D. 通过刺激穴位来增强淋巴系统的排泄功能。

答案:C二、简答题1. 请简述“经络”在中医学中的作用。

答:经络在中医学中是连接人体内脏器官、体表组织以及全身各部的网络系统,是气血运行和病邪传变的通道。

经络系统不仅指导着气血的运行,还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密切相关。

通过经络,可以观察到疾病的外在表现,同时也可以利用经络理论进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 描述“足三里”穴位的主要作用。

答:“足三里”是中医常用的一个要穴,位于小腿外侧,当膝眼下三寸,胫骨前脊外开一横指处。

该穴位具有调节肠胃、强壮身体、预防疾病的作用。

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呕吐、腹泻等,同时也用于治疗运动系统疾病,如膝关节疼痛、下肢无力等。

3. 解释“风寒湿痹”的病因和治疗方法。

中医内科-肢体经络病证痹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中医内科-肢体经络病证痹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11、治疗行痹,应首选A、乌头汤B、慧读仁汤C、防风汤D、宣痹汤E、白虎加桂枝汤2、下列各项,属着痹特点的是A、疼痛游走不定B、痛势较剧,痛有定处C、关节酸痛、重着、漫肿D、关节肿胀局限,见皮下结节E、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3、“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

”出自A、《医学心悟》B、《外台秘要》C、《金匮要略》D、《内经》E、以上均不正确4、双合汤主要用于痹证之A、行痹B、风湿热痹C、痰瘀痹阻证D、肝肾两虚证E、痛痹5、下列哪项不是风湿热痹的特点A、局部灼热红肿B、痛不可触C、得冷则舒D、肌肤麻木不仁E、游走性关节疼痛6、有关骨性关节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多为老年人B、关节肿胀C、受累关节压痛D、活动后疼痛减轻E、骨质疏松明显7、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晨僵持续的时间,下列哪项叙述最为恰当A、晨僵持续至少0.5小时(26周)B、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6周)C、晨僵持续至少1.5小时(≥6周)D、晨僵持续至少2小时(≥6周)E、晨僵持续至少3小时(≥6周)8、痹证与痿证的鉴别要点首先在于A、肢体活动情况B、有无肌肉萎缩C、痛与不痛D、有无外感E、关节肿与不肿9、下列有关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发性B、游走性C、对称性D、关节酸痛E、病愈留下畸形10、论痹首见于A、《外台秘要》B、《备急千金要方》C、《内经》D、《医宗必读》E、《伤寒论》二、A3/A41、某男,48岁,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得冷稍舒,痛不可触,可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多兼有发热、恶风、口渴、烦闷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苔黄燥,脉滑数。

<1>、根据患者的症状辨证为A、行痹B、着痹C、风湿热痹D、痛痹E、痰瘀痹阻<2>、该患者采用的最佳治疗方剂为:A、白虎桂枝汤B、蔗葭仁汤C、乌头汤D、防风汤E、双合汤<3>、该患者宜采用以下哪项治疗方法A、化痰行瘀,蠲痹通络B、清热通络,祛风除湿C、除湿通络,祛风散寒D、温经散寒,祛风除湿E、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4>、若患者热毒炽盛,化火伤津,宜采用的治法为A、清肝潜阳,息风镇痉B、清热化湿,通经和络C、清热泻火,通脉之痛D、清热解毒,凉血止痛E、祛风通络,散热除湿2、某患者,男,54岁。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_0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症)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2型题 2. B1型题 3. X型题1.患者肩臂重着酸痛,疼痛游走,遇寒加重,舌苔白,脉弦。

治宦选用的方剂是( 题) (2010年第67题)A.乌附麻辛桂姜汤B.蠲痹汤C.防风汤D.薏苡仁汤正确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痹证的辨证论治,属于应用型考题。

通过题干所诉主症肩臂疼痛,兼次症重着酸痛,疼痛游走,遇寒加重,并结合舌脉象,可诊断本病为风寒湿痹,但从兼次症可以看出风、寒、湿偏盛不明显,可以选蠲痹汤以益气和营,祛风胜湿,通络止痛,其他三个选项的方剂用于风寒湿痹有所偏盛时,乌附麻辛桂姜汤用于寒邪偏盛者,防风汤用于风邪偏盛者,薏苡仁汤用于湿邪偏盛者。

故选B。

2.风寒湿痹的通治方为( ) (2000年第68;1996年第59;1991年第71题)A.羌活胜湿汤B.乌附麻辛桂姜汤C.宣痹汤D.蠲痹汤E.独活寄生汤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痹证的辨证论治,属于应用型考题。

风寒湿偏盛不明显之风寒湿痹,可选用蠲痹汤作为治疗风寒湿痹的基本方剂,该方具有益气和营、祛风胜湿、通络止痛的功效,选项中乌附麻辛桂姜汤用于寒邪偏盛之风寒湿痹,宣痹汤用于风寒热痹,独活寄生汤用于肝肾亏虚型痹证,羌活胜湿汤用于风湿在表之痹证。

故选D。

3.患者两个月来关节肿大窜痛,屈伸不利,恶风怕冷,虽经治疗,症无改善,又增关节局部灼热,口干便燥,脉滑稍数,舌苔薄黄,主方选用( )(1999年第67题)A.白虎桂枝汤B.薏苡仁汤C.防风汤D.桂枝芍药知母汤E.犀角散正确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痹证的辨证论治,属于应用型考题。

从题干所述主症关节肿大窜痛,屈伸不利,兼次症恶风怕冷,可以诊断出为风寒湿痹之行痹,后又见关节肿大,口干便燥,为邪有化热之象,宜寒热并用,首选桂枝芍药知母汤。

故选D。

4.李某,男,30岁,肢体关节重浊酸痛,恶风怕冷,疼痛游走,舌胖苔白,脉弦滑,治当选用( ) (1994年第71题)A.乌附麻辛桂姜汤B.乌头汤C.防风汤D.薏苡仁汤E.蠲痹汤正确答案:E解析:此题考查痹证的辨证论治,属于应用型考题。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试题及答案三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试题及答案三1、单选颤证属阳气虚衰证者,治宜()A.填精补髓,育阴熄风B.清热化痰,平肝熄风C.益气养血,濡养筋脉D.补肾助阳,温煦筋脉E.镇肝熄风,舒筋止颤答案(江南博哥):D2、单选脾胃亏虚,精微不运型见症为()A.病起发热,或热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B.四肢痿软,身体困重C.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神疲乏力D.起病缓慢,下肢痿软无力,腰脊瘦软E.突然昏仆,半身活动不利正确答案:C3、单选吴某,男,42岁,患重症肌无力多年,近日劳累后肢体痿软无力逐渐加重,食少,便溏,腹胀,面浮而色不华,气短,神疲乏力,苔薄白,脉细。

此时证属()A.肺热津伤,筋失濡润B.湿热浸淫,气血不运C.脾胃亏虚,精微不运D.肝肾亏损,髓枯筋痿E.瘀血阻络,气血不运正确答案:C4、单选腰痛为病的关键所在为()A.外感则因风寒、湿热诸邪B.瘀血阻络C.外感湿邪D.湿热下注E.肾虚正确答案:D5、单选?头摇肢颤,面色白,表情淡漠,神疲乏力,动则气短,心悸健忘,眩晕纳呆,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苔薄白清,脉沉细弱,代表方选用()A.人参养荣汤B.大定风珠C.归脾汤D.地黄饮子E.补中益气汤正确答案:A6、单选汪某,男性,25岁。

两天前有腰扭伤史,现症: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腰不能转侧。

舌质暗紫,脉涩。

此病证的证机概要是()A.寒湿闭阻,滞碍气血,经脉不利B.肾阳不足,不能温煦筋脉C.肝肾亏虚,阴精不足,筋脉失养D.湿热壅遏,经气不畅,筋脉失舒E.瘀血阻滞,经脉痹阻,不通则痛正确答案:E7、单选某男,66岁,头摇肢颤,持物不稳,腰膝酸软,失眠心烦,头晕耳鸣,善忘,神呆,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证属颤证之()A.阳气虚衰证B.痰热风动证C.气血亏虚证D.髓海不足证E.风阳内动证正确答案:D8、单选董某,男,83岁。

腰部酸痛,缠绵不愈,喜温喜按,遇劳更甚,卧则减轻,肢冷畏寒,舌质淡,脉沉细无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症)历年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1/23)A1型题
第1题
患者肩臂重着酸痛,疼痛游走,遇寒加重,舌苔白,脉弦。

治宦选用的方剂是( 题) (2010年第67题)
A.乌附麻辛桂姜汤
B.蠲痹汤
C.防风汤
D.薏苡仁汤
下一题
(2/23)A1型题
第2题
风寒湿痹的通治方为( ) (2000年第68;1996年第59;1991年第71题)
A.羌活胜湿汤
B.乌附麻辛桂姜汤
C.宣痹汤
D.蠲痹汤
E.独活寄生汤
上一题下一题
(3/23)A1型题
第3题
患者两个月来关节肿大窜痛,屈伸不利,恶风怕冷,虽经治疗,症无改善,又增关节局部灼热,口干便燥,脉滑稍数,舌苔薄黄,主方选用( )(1999年第67题)
A.白虎桂枝汤
B.薏苡仁汤
C.防风汤
D.桂枝芍药知母汤
E.犀角散
上一题下一题
(4/23)A1型题
第4题
李某,男,30岁,肢体关节重浊酸痛,恶风怕冷,疼痛游走,舌胖苔白,脉弦滑,治当选用( ) (1994年第71题)
A.乌附麻辛桂姜汤
B.乌头汤
C.防风汤
D.薏苡仁汤
E.蠲痹汤
上一题下一题
(5/23)A1型题
第5题
患者肢体关节疼痛重着,痛处不移,局部微肿,扪之无灼热感,四肢沉重,肌肤麻木,接近关节处尤为明显,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治当选用何方( )(1992年第69题) A.乌头汤
C.薏苡仁汤
D.三痹汤
E.桂枝汤、
上一题下一题
(6/23)A1型题
第6题
患者发热胸闷,口噤断齿,项背强直,于足挛急,腹胀便秘,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

其诊断为( ) (2010年第68题)
A.痹证
B.痿证
C.痉证
D.中风
上一题下一题
(7/23)A1型题
第7题
壮热汗出,项背强急,手足挛急,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治宜选用( 题) (2009年第71题)
A.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
B.当归六黄汤合葛根汤
C.白虎汤合大承气汤
D.羚角钩藤汤合葛根汤
上一题下一题
(8/23)A1型题
第8题
邪壅经络之痉证,如寒邪较甚,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病属刚痉者,其最佳治法是( ) (2003年第66题)
A.祛风通络,养血和营
B.解肌发汗,和营止痉
C.祛风通络,豁痰开窍
D.息风通络,散寒除湿
E.祛风散寒,化湿通络
上一题下一题
(9/23)A1型题
第9题
患者项背强直,口噤不语,时作抽搐,伴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表证,苔薄白,脉浮紧,病前无创伤史,治当选用何方( 题) (2000年第63;1992年第62题)
A.葛根汤
B.玉真散
C.五虎追风散
D.瓜蒌桂枝汤
E.防风汤
上一题下一题
(10/23)A1型题
患者,男,15岁,发热胸闷,口噤齘齿,颈背强壮,甚则角弓反张,手足挛急,腹胀便秘,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应属痉证中哪一证候( ) (1994年第62题)
A.邪壅经络
B.热甚发痉
C.湿热入络
D.痰瘀互阻
E.阴血亏虚
上一题下一题
(11/23)A1型题
第11题
痿证的病理特点是( )(2005年第65题)
A.实证为多
B.寒证为多
C.热证为少
D.虚证为少
E.虚证为多
上一题下一题
(12/23)A1型题
第12题
痿证与痹证的主要鉴别点是( ) (2003年第53题)
A.肌肉是否瘦消枯萎
B.关节有无肿大变形
C.肢体关节有无疼痛
D.肢体能够随意运动
E.关节是否屈伸不利
上一题下一题
(13/23)A1型题
第13题
患者,男性,48岁,下肢痿软无力半年,逐渐加重,腰脊酸楚,肢体困倦,咽干耳鸣,小便热赤涩滞,苔黄腻,脉濡数,治宜选用( ) (2001年第67题)
A.虎潜丸合加味二妙散
B.三妙丸
C.宣痹汤
D.参苓白术散
E.疏凿饮子
上一题下一题
(14/23)A1型题
第14题
患者初始纳少,腹胀,便溏,面色少华,逐渐出现四肢痿软无力,神疲倦怠,舌胖苔白,脉弱,治宜选用( )(2000年第71题)
A.加味二妙散
B.清燥救肺汤
C.参苓白术散
E.补中益气汤
上一题下一题
(15/23)A1型题
第15题
下列哪项不是致痿的主要病因( )(1999年第60;1998年第71题)
A.肺热津伤,津液失布
B.湿热浸淫,气血失运
C.脾胃亏虚,精微失输
D.肝肾耗损,筋脉失养
E.血瘀痰阻,肢体失荣
上一题下一题
(16/23)A1型题
第16题
治疗瘀结血瘀之痿病,宜用何法( 题) (1998年第70题)
A.疏肝理气,化痰祛瘀
B.理气舒郁,化痰消痿
C.理气活血,化痰消痿
D.化痰散结,活血化瘀
E.活血化瘀,祛痰消痿
上一题下一题
(17/23)A1型题
第17题
痿证的病因,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1991年第70;1996年第71题)
A.肺热伤津
B.湿热浸淫
C.脾胃虚弱
D.肝肾阴亏
E.寒湿
上一题下一题
(18/23)A1型题
第18题
以下哪项不是痿证病因病机( ) (1993年第59题)
A.肺热伤津,津液不布
B.脾胃亏虚,精微不输
C.湿热浸淫,气血不运
D.风寒痹阻,经脉不通
E.肝肾亏损,髓枯筋瘦
上一题下一题
(19/23)A1型题
第19题
腰痛的基本病机是( )(2008年第71题)
A.外感湿邪,经脉不畅
B.筋脉痹阻,腰府失养
C.肾虚精亏,瘀血阻滞
D.邪痹经脉,气血不畅
上一题下一题
(20/23)A1型题
第20题
治疗寒湿腰痛的主方是)(2007年第61题)
A.石韦散
B.乌头汤
C.实脾饮
D.肾着汤
上一题下一题
(21/23)A1型题
第21题
湿热腰痛的处方是)(2004年第68题)
A.四妙丸
B.妙香散
C.石韦散
D.肾着汤
上一题下一题
(22/23)A1型题
第22题
下列哪项小是瘀血腰痛的特点( )(1997年第64题)
A.腰痛如刺
B.痛处喜按
C.痛有定处
D.昼轻夜重
E.俯仰不便
上一题下一题
(23/23)A1型题
第23题
患者因为过劳而反复腰痛,静卧痛减,阴雨大加剧,一天前左侧腰疼剧烈,小能转侧,日轻夜重,痛处拒按,苔薄r1腻,脉弦,治首选何方加减( )(1995年第72题)
A.身痛逐瘀汤
B.独活寄生汤
C.右归丸
D.肾着汤
E.青蛾丸
上一题下一题
(24~25/共10题)B1型题
(共用备选答案)
A.肢体关节疼痛
B.肢体瘦削,软弱无力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1997年第117.118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