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制度范本格式

合集下载

公司ISO19001质量体系 《质量手册》模版

公司ISO19001质量体系 《质量手册》模版

发放编号:01****/SC-2011质量手册A版编制:****审核:**** (管理者代表)批准:****201*年0*月0*日发布 201*年0*月0*日实施******************公司中国 **0.1批准令本手册依据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本公司实际和相关的法律法规编制。

它阐述了企业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组织结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的质量职责,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是指导我公司开展质量活动的法规性、纲领性文件。

全公司所有与质量有关部门和人员都应该严格遵守执行,以保证我公司产品质量稳步提高,提高市场占有率,使公司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授权**** 同志为管理者代表,作为质量管理体系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的负责人,负责本手册的宣贯工作,并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进行监督考核,以保证质量方针的贯彻实施。

本手册于201*年*月*日发布。

总经理:*****201*年*月*日0.2企业概况******************公司成立于****年12月,位于*********,总占地面积约**** *平方米,是一家******************************生产企业。

主要产品有汽车轮辋、轮辐板、挡圈、履带板、球扁钢、矿用槽钢及异型断面型钢。

公司新上项目********************项目,********************************** *************************************************************************** *************************************************************************** .........................地址:山东省*************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电话:*******0.3手册修订情况修改记录序号修改页次修改条款修改方式修改次数修改人修改日期0.4目录0.1批准令 (1)0.2企业概况 (2)0.3手册修改记录 (3)0.4目录 (4)附表A质量管理体系机构图 (5)附表B质量管理体系职责分配表 (6)附表C产品工艺过程流程图 (7)附D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发布令 (8)附E质量目标分解 (9)附F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10)附G程序文件目录 (11)1.范围 (12)2.引用标准和术语 (12)3.《质量手册》的使用和管理 (12)4.质量管理体系 (13)5.管理职责 (22)6.资源管理 (29)7.产品实现 (30)8.测量分析和改进 (39)附表A :质量管理体系机构图注:生产部包含生产车间技术质量部管理成品库和原材料库董事长 管理者代表办公室生产部 销售部 技术质量部 采购部 机械动力部 总经理附表B 质量管理体系职责分配表职能部门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领导层办公室生产部机械动力部销售部采购部技术质量部4.质量管理体系★□□□□□□4.2.3文件控制□▲□□□□□4.2.4记录的控制□▲□□□□□5.1管理承诺★□□□□□□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3质量方针★□□□□□□5.4策划★□□□□□□5.5职责、权限与沟通★□□□□□□5.6管理评审★□□□□□□6.1资源的提供★□□□□□□6.2人力资源□▲□□□□□6.3基础设施□□□▲□□□6.4工作环境□□□▲□□□7.1产品实现的策划★□□□□□▲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3设计和开发删减7.4采购□□□□□▲□7.5生产和服务提供□□▲□□□□7.6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8.1测量、分析和改进(总则) ★□□□□□□8.2.1顾客满意□□□□▲□□8.2.2内部审核★▲□□□□□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3不合格品控制★□□□□□▲8.4数据分析□▲□□□□□8.5改进★□□□□□□注:公司领导层包括公司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

依据ISO《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制定的《质量手册》制度范本格式

依据ISO《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制定的《质量手册》制度范本格式

质量手册编制: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核准: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 受控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1 发布令................................................................ .6/3502 授权令............................................................... .7/3503 企业概况.............................................................. .8/3504 组织架构............................................................ .10/3505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11/351 适用范围........................................................... ..12/352 引用标准............................................................. 12/353 术语和定义........................................................ ..12/354 质量管理体系...................................................... ..12/35总要求文件要求5 管理职责............................................................. 16/35管理承诺5.2 以客户为中心5.3 质量方针规划1.1.1 质量目标1.1.2 质量管理体系规划职责、权限和沟通1.2.1 职责和权限1.2.2 管理者代表1.2.3 内部沟通管理评审5.6.1总则5.6.2评审输入5.6.3评审输出6资源管理.............................. .................................................. 20/35资源的提供人力资源2.1.1 人员安排2.1.2 培训、意识和能力设施工作环境7 产品实现.................................................................. 22/35实现过程的规划与客户有关的过程4.1.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4.1.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4.1.3 客户沟通设计和开发采购7.4.1采购控制7.4.2采购信息7.4.3采购产品的验证生产和服务的运作7.5.1生产和服务的运作控制7.5.2产品和服务运作过程的确认7.5.3标识与可追溯性7.5.4客户财产7.5.5产品防护测量和监控装置的控制8 测量、分析和改善.......................................................... ..30/35规划测量和监控8.2.1客户满意8.2.2内部审核8.2.3过程的测量和监控8.2.4产品的测量和监控不合格品控制数据分析4.1.1.1 持续改善4.1.1.2 纠正措施4.1.1.3 预防措施01 发布令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和客户的要求,适应市场的竞争,不断提高我公司的质量管理水平,依据£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一要求》标准,我公司制定了《质量手册》,本《质量手册》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和本公司实际情况,现正式批准发布,从发行之日起开始实施。

质量体系管理制度手册模板

质量体系管理制度手册模板

质量体系管理制度手册模板第一章总则1.1 目的本次质量体系管理制度手册的编制目的是规范和指导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工作,确保产品质量稳定、持续改进,以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2 适用范围本质量体系管理制度手册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涉及到产品质量管理的部门和岗位,要求所有员工严格遵守。

1.3 主要内容本质量体系管理制度手册包括了公司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质量目标规划、相关流程管理、质量文件控制等内容。

第二章公司质量管理体系2.1 质量管理原则公司质量管理遵循以下原则:(1)客户导向(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持续改进(6)基于事实的决策(7)供应商合作2.2 质量目标规划公司将持续改进产品质量,努力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

2.3 质量管理责任公司领导层要肩负起质量管理的最终责任,建立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部门的质量职责,推动全员参与质量管理。

第三章质量流程管理3.1 产品设计与开发流程管理公司产品设计与开发过程要严格按照设计规范和工艺流程进行管理,确保产品设计合理可行、工艺稳定可控。

3.2 生产流程管理生产过程中要遵循生产作业指导书要求,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符合标准要求,保证产品质量。

3.3 产品采购与供应商管理公司对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质量审核,建立供应商评价管理制度,确保供应商的质量满足公司要求。

第四章质量文件控制4.1 质量文件编制与控制公司建立质量文件编制与控制流程,规范文件的编写和审批程序,确保质量文件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2 质量记录管理公司对生产过程中的质量记录进行管理,做到真实、完整、可靠、易读,并建立档案管理制度,确保质量记录的保存完整。

第五章质量管理评审5.1 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公司建立内审制度,进行定期内部审核,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5.2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公司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管理评审,分析质量目标的实现情况,及时调整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目标,确保持续改进。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的格式和编号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的格式和编号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的格式和编号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的格式和编号(1)手册的格式质量手册内页格式应既方便查阅又有利于实施文件的更改;质量手册应写明文件编号、版次、文件章节号、标题、页次和更改次数,有利于手册更改的控制。

手册附录应附有“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目录"和“质量记录目录",具有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版次、主要责任部门、备注等内容,这主要是把质量与整个管理性体系文件联系起来。

(2)手册的编号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号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文件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文件编号应反映出组织的名称、文件的类别、文件的主管责任部门、文件分类号及序号,使文件的种类、主要负责部门、对应过程要点及数量都能一目了然;凡体系文件均应有编号并做到唯一性,以利于实施分类管理以及更改、再版工作的有序进行.文件编号方法:①组织代号,一般用缩写的拼音字母表示.②文件类别号,按标准要求分五类: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QO;质量手册--QM;程序文件--QP;作业指导书-—WI(指管理性文件,技术性文件另定);质量记录-—FM。

③主管责任部门代号,可按责任部门缩写的拼音字母或英文字母表示,其作用是为了方便文件中职责的归口管理,如: 办公室——O,质管部门——Q,技术部门——T,生产部门—-P,销售部门——S,设备部门--E,人力资源部门——H,财务部门—-F。

中小型企业因人员较少,部门较为简单,这一代号可以视情形予以省略。

④过程要点及数量序号,可按标准的第4至第8章的23个过程要点表述,序号为23个过程要点的文件数,这样可以把文件和过程要点相联系,明确适用范围,方便管理.例如:假设组织名称代号为××,则质量手册编号为××-QM-01,内部审核程序文件为××—QP—01,基中内部审核计划记录表格为××—QR—01.。

ISOTS22163体系质量手册模板

ISOTS22163体系质量手册模板

文件编号X X X-Q M文件版本A/0发放编号质量手册Quality Manual编制:审核:批准:目录0 前言 (6)0.1 公司简介 (7)0.2 发布令 (8)0.3 管理者代表任命书 (9)0.4 质量手册的修改 (10)1 范围 (1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1)3 术语和定义 (11)4 组织环境 (11)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11)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2)4.3 确认管理体系的范围 (12)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12)5领导作用 (13)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13)5.1.1 总则 (13)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4)5.2方针 (14)6 策划 (16)6.1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16)6.1.1 总则 (16)6.1.2 措施的策划 (16)6.1.3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补充 (16)6.1.4 应急计划 (17)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17)6.3 变更策划 (17)6.4 经营计划 (17)7 支持 (18)7.1 资源 (18)7.1.1 总则 (18)7.1.2 人员 (19)7.1.3 基础设施: (19)7.1.4 过程运行环境 (19)7.1.5 监视和测量资源 (19)7.1.6 组织的知识 (21)7.2 能力 (21)7.2.1 能力—补充 (22)7.3 意识 (22)7.3.1 意识—补充 (22)7.4 沟通 (22)7.4.1 内部沟通 (22)7.4.2 外部沟通 (23)7.5 文件化信息 (23)7.5.1 总则 (23)7.5.2 创建与更新 (23)7.5.3 文件化信息的控制 (23)8 运行 (24)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 (24)8.1.1 过程转移或外包的策划过程 (25)8.1.2 投标管理 (26)8.1.3 项目管理 (26)8.1.4 技术状态管理 (29)8.1.5 变更管理 (29)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29)8.2.1 顾客沟通 (29)8.2.2 与顾客沟通的渠道或方法 (30)8.2.3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 (30)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32)8.3.1 总则 (32)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 (33)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 (33)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 (34)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 (36)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36)8.4 采购 (37)8.4.1 采购过程 (37)8.4.2 采购信息 (38)8.4.3 采购产品的验证 (39)8.4.4 供应链管理 (40)8.5 生产和服务提供 (40)8.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40)8.5.2 特殊过程 (42)8.5.3 设备和工装的维护 (42)8.5.4 标识和可追溯性 (42)8.5.5 顾客或外部供方财产 (43)8.5.6 产品防护 (43)8.5.7 交付后活动 (44)8.5.8 更改控制 (44)8.5.9 生产计划 (44)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45)8.6.1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补充 (45)8.7 不合格的输出的控制 (45)8.7.1 不合格品的评审 (45)8.7.2 不合格品的处理 (45)8.8 RAMS/LCC (46)8.9 首件检验(FAI) (46)8.10 老化管理 (46)9 绩效评价 (47)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47)9.1.1 总则 (47)9.1.2 顾客满意 (47)9.1.3 分析和评价 (48)9.2 内部审核 (49)9.3 管理评审 (50)9.3.1 总则 (50)9.3.2 评审输入 (50)9.3.3 评审输出 (51)10 改进 (52)10.1 总则 (52)10.2 不合格与纠正措施 (52)10.2.1 不合格产品的控制 (52)10.2.2 不合格过程的控制 (53)10.2.3 顾客让步 (53)10.2.4 纠正措施 (54)10.2.5 预防措施 (54)0 前言本《质量手册》由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起草制定并对本手册进行全面的审核,《质量手册》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颁布实施。

ISO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制度范本格式

ISO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制度范本格式
企业从最高管理者到每个员工,既要共同协调,又要各自单独承担质量体系的相关职责,确保每个过程或子过程都要受控。本手册真实而充分地阐明了企业的质量方针,该方针适用于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等所有工作过程。本手册是根据《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而编制的,规定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证实企业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
晋杰企业管理顾问(成都)有限公司
总经理:陈英华
签名:
2002年6月25日
手册的管理及发行
本手册是企业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经企业最高管理者审核批准,由质管部负责对其进行标识,分受控和非受控两种。内部使用的手册必须受控,外部(如顾客\审核机构等)使用的为非受控手册。受控手册由质管部加盖红色“受控文件”印章,并以部门代号和发行的顺序号标识在手册的封面或首页。本质量手册未经管理者代表批准,任何人不准复印或借出。手册原件保留在质管部,其余复印件自行标识、编号、盖印章和分发给相关部门及人员。本手册的解释权属管理者代表或ISO9000标准推行领导小组,如需更改或换版式,应由本公司最高领导管理者批准,并在原版本手册上加盖蓝色“作废”印章,由质管部统一处理。必要时保留一本原版手册存质管部供追溯。
供应链更改:
供方------组织-------顾客
取代:
分承包方------供方-------顾客
4.质量管理体系
总要求
组织按本标准要求,建立起适应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策划出符合产品特性和运作及持续改进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机构和文件,并持续改进和实施。
a)质量管理体系在组织中的应用:
组织依据标准将企业实际进行情况及产品特性满足顾客、法律法规要求,全部采用了《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并未做任何删减。

ISO质量手册【范本模板】

ISO质量手册【范本模板】

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质量手册(依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发放编号:某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2012。

XX.XX 发布 2012.XX.XX 实施颁布令本公司依据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制完成了《质量手册》第一版,现予以批准颁布实施。

本手册是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法规性文件,是指导公司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和行动准则。

公司全体员工必须遵照执行。

总经理:2012年月日任命书为了贯彻执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动作的领导,特任命为我公司的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得到建立和保持;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包括改进的需求;3、在整个组织内促进顾客要求意识的形成;4、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对外联络。

总经理:2012年月日0。

1 目录0。

2 前言0.3 质量手册说明 5.5.50。

4 质量手册修改控制0.5 企业概况1.0 公司组织机构图2.0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结构图3。

0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职责分配表4.0 质量管理体系4。

1、4.24.1 文件控制程序 4.2。

34。

2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4。

2。

45。

0 管理职责5。

1、5.25。

1 质量方针、目标 5.35。

2 管理策划控制程序5。

4。

1、5.4。

25。

3 职责、权限和沟通5。

5。

1、5.5。

2、5.5。

3、5.5。

45.4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5。

66.0 资源管理6。

16.1 人力资源制程序 6.26。

2 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6。

3、6。

47.0 服务实现7。

1 服务实现的策划程序7.17。

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7.27.3 设计与开发7.37。

4 采购控制程序7。

47。

5 生产和服务提供控制程序7.5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程序7.68。

0 测量、分析和改进8.18。

1。

1 顾客满意程度测量程序8。

质量手册制度范本格式

质量手册制度范本格式

0.1前言为了健全和进一步完善本公司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促进质量安全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由质量负责人组织各部门依据《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同时参考GB/T19001: 2000《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一要求》标准,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及产品特点编写本《质量手册》本手册是公司质量安全管理的系统纲领性文件,是公司生产经营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准则,是落实各部门质量职能,规范质量行为的准则,也是公司为确保生产、服务质量对社会和所有顾客的承诺。

公司的所有部门和全体员工应认真贯彻执行手册中的各项规定,为公司的持续发展而努力。

本手册主要编写人员:本手册由_________审核本手册由_________批准0.2 目录目录章节0.1手册章节标题前言与审查细则对应条款/页码010.2目录/02 〜03 0.3公司简介/04 0.4颁布令/05 0.5质量手册的管理/06 0.6质量负责人任命书 1.107 0.7质量方针与目标 1.208 0.8组织机构与职责 1.3.19〜13■d 1章范围/142章引用标准/15 3章术语、缩写和定义/16 A4章质量安全管理体系/17 4.1总要求/17 4.2文件要求/184.2.1总则rn- 曰一r?仃仃-I— -H- ?,- /184.2.2质量手册、工艺文件及技术文件/18 4.2.2.1质量手册/18 4.2.2.2工艺文件 3.418 4.2.2.3技术文件 3.319 4.2.3文件控制 3.519 4.2.4记录控制/20L 、、/•: 5章管理职责/215.1组织领导/21 5.2以质量安全、顾客满意为关注焦点/21 5.3质量方针/21 5.4策划/21 5.4.1质量目标 1.221 5.4.2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策划/21 5.5职责、权限和沟通/22 5.6管理评审/23〜24 6章资源管理/256.1资源的提供/25 6.2人员要求 3.225 6.3企业场所要求226 6.3.1厂区要求 2.1260.2 目录目录章节手册章节标题与审查细则对应条页码款6.3.2车间要求 2.226 6.3.3库房要求 2.327 6.3.4生产设备 3.127 6.4人员卫生要求 3.2.428r 、、八7章产品实现/297. 1饮用水生产实现的策划/297. 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29 〜317. 3品种更新和技术升级/317. 4采购质量控制4317.4.1采购制度 4.1317.4.2采购文件 4.2317.4.3采购验证 4.3317. 5过程质量管理/327.5.1过程管理/327.5.1.1生产过程控制 5.1.2327.5.1.2质量管理考核 5.1.1327.5.2质量控制 5.2327.5.3产品标识/327.5.4顾客财产/327.5.5产品防护 5.3327. 6检测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6.133〜34 8章测量、分析和改进/358. 1总则/358. 2监视和测量/368.2.1顾客满意/368.2.2内部审查/36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378.2.3.1检验管理 6.2.1/6.2.2378.2.3.2带*号项目检验计划 6.2.3378.2.3.3过程检验 6.3378.2.4产品监视和测量 6.4378. 3不合格控制 1.3.2388. 4数据分析/388. 5改进/38〜39附页管理办法/ 控制程序文件目录/400.3 公司简介★★饮品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企业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年设计生产能力73万桶,厂房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目前企业人数lO 人,专业技术人员2 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 S 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中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GB/T19001—2000(idt 9001:2000)体系——要求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目录前言ISO前言0 引言1 范围1.1 总则1.2 应用2 引用标准3 术语和定义4 质量管理体系4.1 总要求4.2 文件要求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5.2 以顾客为中心5.3 质量方针5.45.5 职责、权限与5.6 管理评审6 资源管理6.1 资源的提供6.26.3 基础设施6.4 工作环境7 产品实现7.1 产品实现的策划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7.3 设计和开发7.47.5 生产和服务提供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8 测量、分析和改进8.1 总则8.2 监视和测量8.3 不合格品的控制8.4 数据分析8.5 改进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本标准是GB/T19000族标准之一。

标准中的“应”(shall)表示要求,“应当”(should)仅起指导作用。

本标准对GB/T19001-1994、GB/T19002-1994和GB/T19003-1994作了技术性修订,故本标准发布时,取代GB/T19001-1994、GB/T19002-1994和GB/T19003-1994。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SBTS/TC151)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研究中心负责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略)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略)ISO前言国际标准化(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制定国际标准工作通常由ISO的技术委员会完成。

各成员团体若对某技术委员会确定的项目感兴趣,均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

与ISO保持联系的各国际组织(官方的或非官方的)也可参加有关工作。

ISO与国际电工技术标准化方面保持密切合作的关系。

国际标准是根据ISO/IEC导则第3部分的规则起草。

由技术委员会通过的国际标准草案提交各成员团体投票表决,需取得了至少75%参加表决的成员团体的同意,国际标准草案才能作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本标准中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一些专利权问题,对此应引起注意,ISO不负责识别任何这样的专利权问题。

国际标准ISO9001由ISO/TC176/SC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质量体系分委员会制定。

ISO9001第三版取代第二版ISO9001:1994以及ISO9002:1994和ISO9003:1994,包括对这些文件的技术性修订。

原已使用ISO9002:1994和ISO9003:1994的组织只需按1.2的规定删减某些要求,仍可以使用本标准。

本标准的名称发生了变化,不再有“质量保证”一词。

这反映了本标准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除了产品质量保证以外,还旨在增进顾客满意。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都是提示的附录。

0 引言0.1 总则采用质量管理体系应该是组织的一项性决策,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受各种需求、具体的目标、所提供的产品、所采用的过程以及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

统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

本标准所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是对产品要求的补充。

“注”是理解和澄清有关要求的指南。

本标准能用于内部和外部(包括认证机构)评价组织满足顾客、法律法规和组织自身要求的能力。

本标准的制定已经考虑了GB/T19000和GB/T19004中所阐明的质量管理原则。

0.2 过程方法本标准鼓励在制定、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改进其有效性时采用过程方法,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进顾客满意。

为使组织有效运行,必须识别和管理众多相互关联的活动。

通过利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项活动,可以视为一个过程。

通常,一个过程的输出可直接形成下一过程的输入。

组织内诸过程系统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及其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

过程方法的优点是对诸过程的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以及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应用过程方法时强调以下方面的重要性:a) 理解和满足要求;b) 需要从增值的角度考虑过程;c) 获得过程业绩和有效性的结果;d) 基于客观的测量,持续改进过程。

图1:所反映的以过程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展示了4-8章中所提出的过程联系。

这种展示反映了在规定输入要求时,顾客起着重要的作用。

顾客满意的监视需评价顾客对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相关信息,该模式虽覆盖了本标准的所有要求,但却未详细地反映各过程。

注:此外,称之为“PDCA”的方法可适用于所有过程。

PDCA模式可简述如下: P—策划:根据顾客的要求和组织的方针,为提供结果建立必要的目标和过程 D—做:实施过程;C—检查:根据方针、目标和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监视和测量,并报告结果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业绩图1:所反映的以过程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模式展示了4-8章中所提出的过程联系。

这种展示反映了在规定输入要求时,顾客起着重要的作用。

顾客满意的监视需评价顾客对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相关信息,该模式虽覆盖了本标准的所有要求,但却未详细地反映各过程。

0.3 与GB/T19004的关系GB/T19001和GB/T19004已制定了一对协调一致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这两项标准相互补充,但也可单独使用。

虽然两项标准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但具有相似的结构,以有助于他们作为协调一致的一对标准的应用。

GB/TI900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可供组织内部使用,也可用于认证或合同目的。

在满足顾客要求方面,GB/TI9001所关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与GB/TI9001相比,GB/TI9004对质量管理体系更宽范围的目标提供了指南。

除了有效性,该标准还特别关注持续改进一个组织的总体业绩与效率。

对于最高管理者希望通过追求业绩持续改进而超越GB/TI9001要求的那些组织,GB/TI9004推荐了指南。

然而,用于认证或合同不是GB/T19004的目的。

0.4 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兼容性为了使用者的利益,本标准与GB/T24001-1996相互趋近,以增强两类标准的兼容性。

本标准不包括针对其他管理体系的特定要求,例如环境管理、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或风险有关的特定要求。

然而本标准使组织能够将自身的质量管理体系与相关的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或一体化。

组织为了建立符合本标准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可能会改变现行的管理体系。

1 范围1.1 总则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 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b) 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进顾客满意。

注: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

1.2 应用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

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由于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

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7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准。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新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I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dtISO9000:2000)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GB/TI9000中的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描述供应链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经过了更改,以反映当前的使用情况:供方——组织——顾客本标准中的术语“组织”用以取代GB/TI9001-1994所使用的术语“供方”,术语“供方”用以取代术语“分承包方”。

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

4 质量管理体系4.1 总要求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

组织应:a)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应用(见1。

2)b)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 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d) 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作和监视;e) 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f) 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所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针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的控制应在质量管理体系加以识别。

注:上述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应当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有关的过程。

4.2 文件要求4.2.1 总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a)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 质量手册;c) 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d) 组织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e) 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见4.2.4)。

注:1、本标准出现“形成文件的程序”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

2、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取决于:a) 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b) 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c) 人员的能力。

3、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

4.2.2 质量手册组织应编制和保持质量手册,质量手册包括: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与合理性(见1.2);b) 为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c) 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4.2.3 文件控制质量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

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的要求进行控制。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a) 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b) 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批准;c)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d) 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有关版本的适用文件;e) 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f) 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g) 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

4.2.4记录的控制应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

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所需的控制。

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最高管理者应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a) 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b) 制定质量方针;c) 确保质量目标的制定;d) 进行管理评审;e) 确保资源的获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