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因素分析(海口市龙华区)-国贸

合集下载

海口商业概况

海口商业概况

海口商业概况•一、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海口市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琼州海峡,隔18海里与大陆本土最南端海安镇相望;东面与文昌市相邻;南面与文昌市、定安县接壤;西面邻接澄迈县。

海口处于华南经济开发带的前沿位置,毗邻港澳台、东南亚,是连接大陆本土和东南亚的枢纽。

海口市主要支柱产业为房地产业,旅游业及其农业。

二、零售商业发展状况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9年海口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77.2亿元,其中批发零售业增长19.6%,住宿餐饮业增长14.7%。

从图可以看出,近几年海口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以稳定的速度增长。

2、海口市商业格局:海口市目前的零售商业处于发展中阶段,零售商业业态丰富,涵括连锁超市、大型百货、密闭式商业中心以及商业街,主要分布在美兰区、琼山区与龙华区。

海口市区目前商业按区域可分三大商圈:海秀路商圈、解放路商圈、以及项目所在的国贸商圈。

海口市现有主要商圈示意图•3、现有各商圈发展情况及关联性商业项目(1)海秀路商圈海秀路商圈是以海秀东路为中心辐射开来的商业区,目前是海口市商业最集中,人气最旺的商圈,汇集了明珠广场、民生百货、乐普生商场、金世纪商城、南亚广场、万国大都会等多个项目,加上海秀路上临街商铺的专卖店以及娱乐、餐饮等配套设施,是目前海口最具凝聚力与吸引力的商圈。

代表项目:明珠广场,民生百货,南亚广场,万国大都会•(2)解放路商圈解放路商圈是指解放路、长堤路、中山路、博爱路为核心的商圈,是目前海口资格最老的老城区商圈。

作为老城区,解放路商圈有着良好的文化氛围。

而近年各类餐厅、休闲小站、以纯、班尼路、歌莉娅等品牌服装专卖店还有饰品店的相继开业,使得该商圈的消费显现出年轻化的朝气。

目前商圈内的主要商业网点有东方广场、友谊商业广场、解放西路商业街。

•(3)国贸商圈与海秀商圈差不多同时起步,至今刚进入佳境的是国贸商圈,也是金玉广场所在区域,因此我司将该区作为重点市场调查区域。

国贸区被规划为国际金融贸易区,昔日的一片滩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外加上对其绿化和交通的整治规划,如今已成为海口市商务、人口相对密集的经济区域,也是较为成熟的商住区。

海口市区域分析与规划

海口市区域分析与规划

海口市区域分析摘要:区域是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离不开的载体。

区域分析是区域规划的前提,其意义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背景特征及其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因地制宜地发展区域经济,有效地利用资源,合理配置生产力和城镇居民点,使各项建设在地域分布上综合协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顺利地进行地区开发和建设。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站在新的发展高度上,对海口进行有效合理的区域分析,这对为海口社会经济建设总体战略部署提供决策依据,充分发挥已有发展优势、挖掘潜在发展优势以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海口市区域分析国际旅游岛产业结构主导产业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口市地处热带滨海,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

气候宜人的海口市作为国际旅游岛海南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邮电枢纽。

“十一五”时期,海口市紧紧抓住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大机遇,有效应对了一系列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既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又夯实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当前发展形势下,一方面,在新的“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海口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处于难得的发展机遇期。

全球经济的发展,技术创新和产业转移的加快,经济发展孕育的新突破,这都将有利于海口市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另一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国际外需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难度加大,以及存在着的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等都不利于海口市又快又好的发展,因此,要实现富民强市的目标,必须以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统揽海口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其进行全面的区域分析,做好合理的区域规划,牢牢把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

一、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海口市地处海南岛北部,北濒琼州海峡,地处低纬度热带北缘,属于热带海洋气候。

春季温暖少雨多旱,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湿凉多台风暴雨,冬季干旱时有冷气流侵袭带有阵寒。

海口商铺租金调查报告

海口商铺租金调查报告

海口商铺租金调查报告海口市商铺租金调查报告海口市是海南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市区陆地面积2304.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0平方公里,海岸线131公里,下辖秀英、龙华、美兰、琼山四个区。

全市总人口2046189人,全市共有家庭542496户,家庭人口1767521人。

一、龙华区龙华区东接琼山区,西至丘海大道与秀英区相邻,北临琼州海峡,南连定安县,常住人口45万人。

区域内有国贸商圈、解放西商圈,是海口传统商业核心区域,其周边租金情况如下龙华区餐饮商铺平均为每平75元左右(多为二或三楼),农垦金宇路餐饮类商铺空置率较高,一楼租金为80元左右,餐饮类商铺有租期长,面积大的特点。

(二).龙华区杂货类商铺1.解放西路商铺,每平150元;2.金垦路华侨新村底层商铺,每平130元;3.南沙路昌茂花园路口,每平110元;4.南海大道绿谷康都小区,每平200元;5.农垦八一小区商铺,每平120元,有转让20万费用;6.龙昆北路珠江大厦边上,每平80元;7.大同路西湖大厦,每平120元;8.明光国际酒店边的城中村商铺,每平65元。

龙华区杂货类商铺以经营烟酒、五金类为主,地段相对好,临街商铺平均租金为120元左右。

(三).龙华区家居建材类商铺1.龙昆路南大桥申鑫大厦家居城,每平65元,转让费20万;2.南海大道亚洲豪苑建材市场,每平50元,有转让费。

龙华区建材类租金约60元左右,较和平南的建材类商铺租金相对低(该区域是建材类传统商圈,客流较稳定)。

(四).从商铺类型上区分1.普通临街商铺:国贸地区的临街商铺每平150元,金贸区商铺100-120元;农垦地区普通临街商铺每平85元;西沙路租金约每平120元。

2.写字楼(住宅)底层商铺:国贸五洲大厦底层每平250元;北京大厦每平250元;证券大厦底层每平220元;申鑫大厦底商每平150元。

3.百货商场商铺:(1).明珠广场一楼每平600-1500元,二楼每平400-1000元,三楼每平200-500元,四楼每平100-400元,五楼每平100-250元;(2).南亚广场负一楼每平150-250元,一楼每平320-480元;(3).上邦百汇城负一楼每平 350-480元,一楼每平100-150元,二楼每平50-75元;(5). 宜欣购物广场一楼每平350-450元,二楼每平180-230元,三楼每平 120-160元,四楼每平65-80元。

国贸区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国贸区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国贸区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国贸区域是一个经济繁荣、商业活力充沛的地区,它汇聚了大量的国内外企业、金融机构和商业行为。

本文将对国贸区域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发展现状1. 地理位置优势:国贸区域位于城市中心,交通便利且便捷。

其毗邻政府机关和重要的商业中心,这一位置优势使得国贸区域成为了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

2. 商业资源集聚:国贸区域内拥有大量的商场、高档酒店、餐饮休闲场所等。

这些商业资源的集聚为国贸区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3. 金融中心地位:国贸区域拥有许多重要的金融机构,如各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这些金融机构的存在和发展,使得国贸区域成为了金融业的中心地带。

4. 外资引入:国贸区域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的重要据点之一,许多外资企业选择在国贸区域设立办事处或分支机构。

这些外资企业为国贸区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和市场资源。

二、未来趋势1. 产业结构升级: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未来国贸区域的产业结构将逐渐向高端服务业转型升级。

在此背景下,金融、科技和文化等高附加值产业将成为国贸区域的重要支柱。

2. 创新驱动:国贸区域将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和吸引更多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落户。

同时,鼓励科技创新和研发,提升技术水平,推动国贸区域的发展。

3. 软环境改善:未来,国贸区域将进一步完善营商环境,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行政审批服务。

同时,加强文化建设和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居民和企业的生活和工作满意度。

4. 国际化发展:国贸区域将继续深化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吸引更多的国际品牌入驻。

同时,通过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和国际合作项目,提高国贸区域的国际影响力。

总结:国贸区域作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和资源集聚效应。

通过深化产业结构升级、创新驱动、软环境改善和国际化发展等方面的努力,国贸区域未来将以更加开放、创新和国际化的形象崛起。

这将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多机遇,促进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海口外贸现状分析报告论文

海口外贸现状分析报告论文

海口外贸现状分析报告论文引言海口作为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外贸口岸之一。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快速推进,海口外贸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本篇文章旨在对海口外贸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及国际竞争力海口外贸市场规模巨大,进出口额逐年攀升。

根据海口海关的数据,2019年海口进出口总额达到1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7%。

这一数据显示了海口外贸市场的活跃度和潜力。

海口作为自由贸易区的试点城市,享有优质的政策支持,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进驻。

与此同时,海口还积极拓展贸易伙伴,与东盟国家的贸易合作日益加深。

这为海口外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机遇。

然而,海口目前的国际竞争力还有待提升。

虽然有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需求,但相比于广州、深圳等地,海口的外贸业务规模还相对较小。

海口需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与国际贸易伙伴的合作,以提升海口外贸的国际竞争力。

产业结构及产品特点海口的外贸业务以服务贸易为主导,主要涉及旅游、文化交流、会展等领域。

旅游业是海口的特色产业,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

此外,海口还有一定规模的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和农产品出口。

这些产业的发展为海口外贸的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与此同时,海口还亟需拓展优势产业,促进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海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建设加速推进,为各种先进制造业及服务业提供了诸多机会。

海口应该积极引进知名企业,并提供有利的政策和商业环境,推动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提高海口外贸的附加值。

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海口外贸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压力。

首先,国际贸易形势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全球化进程放缓,国际贸易摩擦增加,这些因素都对海口外贸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其次,海口的港口设施和物流体系有待完善,提高物流效率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此外,海口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整体竞争力。

然而,海口外贸依然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海口商圈分析

海口商圈分析

海口三大商圈1、商圈基本常识商圈,是指商店以其所在地点为中心,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距离扩展,吸引顾客的辐射范围,简单地说,也就是来店顾客所居住的区域范围。

无论大商场还是小商店,它们的销售总是有一定的地理范围。

这个地理范围就是以商场为中心,向四周辐射至可能来店购买的消费者所居住的地点。

在选址上,商圈一般都位于城市中心或交通方便、人口众多的地段,通常以全市性的大型批发中心和大型综合性商店为核心,由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专业性或综合性商业企业组成。

商业区的特点是商店多,规模大,商品种类齐全,特别是中档商品和名优特种商品的品种多,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要,向消费者提供最充分的商品选择余地。

商业城市中的著名商圈商业区,在商业职能上的特殊性,使它在本市或外来消费心理上占有特殊地位,不仅有商业意义,也有旅游观光意义。

目前我国知名的商圈包括北京王府井、西单,上海南京路,天津滨江道,广州天河等。

对于商圈进行分析,是商家进入一个城市所必需要做的前提工作,它有助于企业合进选择店址,在符合设址原则的条件下,确定适宜的设址地点;有助于企业制定市场开拓目标,明确哪些是本商场的基本顾客群和潜在顾客群,不断扩大商圈范围;有助于企业有效地进行市场竞争,在掌握商圈范围内客流来源和客流类型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

目前,对商圈的分析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人口数量及特点包括居住人口数量、工作人口数量、过往人口数量、居民户数和企事业单位数,及相应人口年龄、性别、职业和收入水平构成等。

2、城市建设状况包括公共交通、供电状况、通讯设备、金融机构等对于百货商店营销的方便程度。

3、周边地区社会因素分析地区建设规划、公共设施(公园、公共体育场所、影剧院、展览馆),以及本地区的人文等,是否有利于百货商店的发展。

4、商业发展潜力包括购买潜力和现有商场的经营状况。

这两个因素是对百货商店影响的最直接因素。

在对商业发展潜力进行分析时,应计算该地区的商圈饱和度,以了解这个地区内同行业是过多还是不足。

龙华区简介

龙华区简介

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国务院批准撤销海口市新华区,以海口市原新华区的行政区域和原琼山市部分地区设立海口市龙华区。

2003年1月1日,龙华区正式挂牌办公。

这标志着龙华发展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

龙华区地处海口市最繁华的中心地带,是海口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享有“椰海明珠”之美誉。

行政区划调整后,辖区土地面积从51.36平方公里扩大到274.8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从33万人增加到45万人。

党的十五大以来特别是新华区第三次党代会以来,龙华区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把发展作为兴区富民的第一要务,以建设新兴工业基地、热带高效农业示范基地和城市商贸中心为目标,不断改善投资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区经济年年攀升,连上新台阶。

2004年全区生产总值120.65亿元,占全市47.7%,占全省15%;工业总产值154.8亿元,占全市63%;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2.12亿元,占全市52%,占全省19%;财政收入完成20.89亿元,占全市40.62%,占全省30%。

年年几乎成倍的增长数据,正描绘着龙华区的蓬勃发展。

海口商铺租金调查分析报告

海口商铺租金调查分析报告

海口商铺租金调查报告————————————————————————————————作者:————————————————————————————————日期:2海口市商铺租金调查报告海口市是海南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商贸中心,市区陆地面积2304.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530平方公里,海岸线131公里,下辖秀英、龙华、美兰、琼山四个区。

全市总人口2046189人,全市共有家庭542496户,家庭人口1767521人。

一、龙华区龙华区东接琼山区,西至丘海大道与秀英区相邻,北临琼州海峡,南连定安县,常住人口45万人。

区域内有国贸商圈、解放西商圈,是海口传统商业核心区域,其周边租金情况如下(以大道以主)龙华区商铺租金情况(一).龙华区餐饮类的商铺1.玉沙路的富豪大厦一楼,每平60元,转让费5万元;2.金贸中路富丽花园大厦一楼美食店,每平45元,转让费20万元;3.国贸大润发正门左边小吃店(10平左右),每平250元,转让费10万元;4.大同路西湖大厦一楼,每平120元;5.金垦路原农垦工会商业广场一楼,每平85元(新商铺);6.金宇路金宇大厦一楼,每平65元,有转让费;7.海秀路警备区门口左侧二楼(约800平),每平30元,转让费10万;8.南沙路南滨俊园小区一楼,每平120元;9.世纪大桥下水岸水桥一、二楼商铺,平均每平75元。

龙华区餐饮商铺平均为每平75元左右(多为二或三楼),农垦金宇路餐饮类商铺空置率较高,一楼租金为80元左右,餐饮类商铺有租期长,面积大的特点。

(二).龙华区杂货类商铺1.解放西路商铺,每平150元;2.金垦路华侨新村底层商铺,每平130元;3.南沙路昌茂花园路口,每平110元;4.南海大道绿谷康都小区,每平200元;5.农垦八一小区商铺,每平120元,有转让20万费用;6.龙昆北路珠江大厦边上,每平80元;7.大同路西湖大厦,每平120元;8.明光国际酒店边的城中村商铺,每平65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区域因素分析
海口市地处海南岛北部,热带资源呈现多样性,富于海滨自然特色风光景观。

海口于1926年建市,1950年解放。

1988年,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海口市成为海南省省会,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交通邮电枢纽。

2002年,海口、琼山合并,海口市规模明显扩大,常住人口150万人。

海口市北濒琼州海峡,隔18海里与广东省海安镇相望;东面与文昌市相邻;南面与文昌市、定安县接壤,西面邻接澄迈县。

海口市东起大致坡镇老村,西至西秀镇拨南村,两端相距60.6公里;南起大坡镇五车上村,北至大海,两端相距62.5公里。

全市土地面积2304.84平方公里。

其中,农业用地1756平方公里,建设用地363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153平方公里。

农业用地中,耕地面积7.9万公顷,林地3.4万公顷。

主要土壤类型有玄武岩砖红壤、火山灰幼龄砖红壤等。

海口市是著名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名胜古迹有五公祠、海瑞墓、秀英古炮台等,主要风景区有万绿园、假日海滩、金牛岭公园、热带海洋世界、西秀海滩、滨海公园、西海岸带状公园及火山口公园等。

开发区有金融贸易区、海甸岛东部开发区、海口保税区、海口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工业开发区有金盘工业区、永桂工业区、港澳工业区及狮子岭工业区等。

估价对象位于海口市龙华区国贸商圈,自海南建省以来,国贸区就被规划定位为海口市的金融贸易区,昔日的一片滩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成为海口市商务最集中、人口最密集的经济区域及较为成熟的商住区。

这里有大型的商场广百百货、生生百货、万福隆超市、旺佳旺超市、国美电器、大润发超市等,还拥有全海口最多的银行金融证券保险公司,众多企业选择
在这里的商务大楼设立办事机构或公司,使这一地区的商业以及金融业、商住等功能比较齐全和完备。

这里是整个海口市经济最发达区域,一切商务配套设施都比较齐全。

随着房地产泡沫经济影响的逐步消除,市委市政府对辖区的滨海大道、南海大道、疏港大道、龙昆南路等 4 条大道进行全面美化亮化改造后,国贸区迎来了新一轮房地产热高潮的到来,商业前景一片看好。

三、市场背景因素分析
海南岛是中国南海上的一颗明珠,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改革开放10年来,海南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海南岛既是连接东南亚和祖国大陆的桥梁,也是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特别是飞速发展的旅游业,使其成为商家必争之地。

由于海南10年前房地产泡沫的影响,留下了很多的半拉子工程。

这些烂尾楼盘,不但让海南头疼,让银行头疼,也让中央头疼,中央曾出台了多份文件,指示要处置海南的烂尾楼。

2000年以来,海口就推出了以改造半拉子工程为基础的经济适用房,这种房子是将房地产泡沫时期遗留下来的半拉子项目重新设计、改造包装,有些项目是在原写字楼的基础上增加转换层使之变成住宅。

这种经济适用房价格低廉,每平方米起价不超过1500元,深受低收入阶层和打工族的欢迎,在海口房地产市场上颇受青睐。

而且,由于这批半拉子工程改造的经济适用房的畅销,也同时带旺了海口市低迷的房地产市场。

而海口国贸大转盘(玉沙路与国贸大道交叉路口)四周,原来一些影响城市景观的“半拉子”工程,现在
已建成风格统一的低层商城,底层店铺价格升到了每平方米18000元以上,已销售一空。

2003年,海南市迎来了房地产发展的新机遇。

在经历房地产的泡沫经济、沉寂了10年之后,海南的房地产市场终于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在三亚房价不断上涨、房地产不断升温的同时,海口房产市场也被引燃,尤其是海口市阳光规划工程、城市系列规划与设计及“海口外滩”规划的出台,更是点燃了海口房地产复兴的燎原之火。

宏观上,国务院关于在海南省实施处置积压房地产试点工作的决定,使海南房地产从沉睡中苏醒。

而且,在经历了房地产泡沫经济后持续10年的市场低迷,使海南房地产业出现了全线亏损,令商家不敢问津,避之不及,但同时也使该行业的经营成本大大压缩,已经到了否极泰来的程度。

再加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房地产进入新世纪后持续升温,房价连年上涨,居高不下的价格与海南相对平实的价格形成强烈的对比差,这也吸引了一大批岛外的投资客到海南进行投资,为海南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无限活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