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知识培训

合集下载

药品专业知识技能培训计划

药品专业知识技能培训计划

药品专业知识技能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学员将能够掌握药品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临床药学管理水平,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和安全性,提升临床用药服务质量。

二、培训内容1. 药学基础知识- 药理学基础知识- 临床药学基础知识- 药品管理基础知识2. 临床用药管理- 药物评估与监测- 用药指导与监护- 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与处理- 药物合理用药指导3. 药品信息技术应用- 药品信息系统的使用- 药品信息系统的管理- 药品信息系统的优化4. 药品安全管理- 药品不良事件的管理- 药品误用事件的管理- 药品安全教育与培训5. 临床用药质量管理- 用药方案审查- 用药质量监控- 用药合理性评价三、培训方式1. 在线课程学习:提供相关专业知识的在线视频课程,学员可随时随地学习。

2. 网络直播讲座:邀请行业专家进行网络直播讲座,学员可以就实时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

3. 线下讲座学习:组织专题讲座,邀请行业专家到现场授课,学员可以深入学习和交流。

4. 实践操作:组织实地考察和操作实践,提供实际操作经验和技能培训。

四、培训时间安排1. 第一阶段:药学基础知识培训,为期一周。

2. 第二阶段:临床用药管理培训,为期两周。

3. 第三阶段:药品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为期一周。

4. 第四阶段:药品安全管理培训,为期两周。

5. 第五阶段:临床用药质量管理培训,为期一周。

五、培训考核1. 课程考试:每个阶段结束后进行相关课程的考试。

2. 综合考核:培训结束后进行综合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

3. 学员评价:学员对培训内容、师资及服务进行评价,对培训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六、培训师资培训师资将从临床药学及药品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实践经验丰富的临床药师中挑选,确保培训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七、培训评估在培训过程中,将定期进行学员学习情况跟踪和课程效果评估,根据学员反馈和实际学习情况对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

八、培训后续完成培训后,将持续开展相关专业知识的更新与分享,提供学员继续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保持专业知识的持续更新和提高。

药学技能基本培训计划方案

药学技能基本培训计划方案

一、方案背景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药师在医疗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药师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满足医疗市场需求,特制定本药学技能基本培训计划方案。

二、培训目标1. 提高药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熟练掌握药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增强药师的临床用药指导能力,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3. 培养药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沟通能力,提升患者满意度。

4. 促进药师队伍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

三、培训对象1. 初入职场的药学专业毕业生。

2. 药学相关从业人员。

3. 想要提升药学技能的药师。

四、培训内容1. 药学基础知识:- 药物化学基础- 药理学基础- 药剂学基础- 药物分析基础2. 临床药学技能:- 处方审核与调剂-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药物信息查询与咨询- 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3. 法律法规与职业道德:- 药品管理法规- 医疗保险政策- 药师职业道德规范4. 沟通技巧:- 患者沟通技巧- 团队协作与沟通五、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邀请资深药师和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讲解药学基础知识、临床药学技能和法律法规等内容。

2. 实践操作:在药房、医院等实际工作场所进行实践操作培训,包括处方审核、调剂、药物信息查询等。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药师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模拟训练:进行情景模拟训练,提升药师在临床工作中的应对能力。

六、培训时间1. 理论培训:共计40课时。

2. 实践操作:共计40课时。

3. 案例分析:共计10课时。

4. 模拟训练:共计10课时。

七、考核评估1. 理论考试:考察药师对药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考核:考察药师在药房、医院等实际工作场所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案例分析报告:考察药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模拟训练评估:考察药师在临床工作中的应对能力。

八、培训效果通过本培训计划,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药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药学室人员培训内容

药学室人员培训内容

药学室人员培训内容1. 培训目标- 提高药学室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 促进药学室人员的职业成长和发展。

- 加强药学室人员的工作效能和安全意识。

2. 培训内容2.1 药物学知识- 药物分类和作用机制。

- 药理学基础知识。

- 药物剂型和给药途径。

2.2 药物安全- 药品管理和存储规范。

- 药品用量计算和配药准确性。

- 药物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处理。

2.3 药品配伍与注射技术- 药物相容性及不相容性的判断。

- 静脉注射和推注技术。

- 药物瓶装和注射器的使用与维护。

2.4 药物信息管理- 药物信息检索和评估。

- 药品说明书和药物相互作用的了解。

- 药物使用评价和监测体系。

2.5 药物审方和药学服务- 药物配方审查和医嘱审核。

- 临床药学服务的提供。

- 药师参与医疗团队合作的策略。

3. 培训形式- 理论培训:通过讲座、研讨会等形式进行相关知识的传授。

- 实践培训:通过模拟操作、实际工作场景等方式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 自主研究:鼓励药学室人员利用书籍、期刊和互联网资源进行自主研究和深入研究。

4. 培训评估- 考试评估:定期组织考试评估药学室人员的研究和掌握情况。

- 实际操作评估:通过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进行操作评估,检验药学室人员的技能水平。

- 反馈评估:定期收集药学室人员的反馈意见,改进培训内容和形式。

以上是药学室人员培训内容的概述,具体的培训计划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并结合药学室的工作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通过专业培训的提升,药学室人员将能够更好地履行药学服务职责,确保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

医院内药学知识培训计划

医院内药学知识培训计划

医院内药学知识培训计划一、前言药学是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药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转和患者的安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加强药学知识的传播和培训,提高药师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制定了本培训计划,希望能够帮助药师们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服务好每一位患者。

二、培训目标1. 掌握药学基本知识,包括药物分类、制剂学、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基础知识;2. 加强对医院内药品管理的了解,包括采购、储存、配发等环节;3. 提高临床用药知识,包括用药指导、用药安全等方面;4. 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三、培训内容1. 药学基础知识1.1 药物分类,包括根据性质和用途的分类;1.2 制剂学知识,包括药物的制备和配方;1.3 药物代谢和排泄,包括体内代谢和药代动力学知识;1.4 药物相互作用,包括不良相互作用和治疗相互作用等。

2. 医院内药品管理2.1 药品采购的流程和方法;2.2 药品储存的要求和管理;2.3 药品配发的流程和要求;2.4 药品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和管理要点。

3. 临床用药知识3.1 常见疾病的用药指导和注意事项;3.2 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3.3 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4.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4.1 团队协作的重要性;4.2 沟通技巧和方法;4.3 临床工作中的团队合作经验分享。

四、培训方式1. 理论课程:通过专业讲师讲解,以讲授课程的形式进行,包括药学基础知识、医院内药品管理、临床用药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2. 专题讲座:邀请有经验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包括药学实践经验分享、药品管理案例分析等内容。

3. 实践操作:安排临床实习和药房实践操作,让药师们亲身体验和实践所学知识。

4. 讨论交流:组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药师们能够积极参与交流,分享经验和收获。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1. 培训时间:根据具体安排,拟安排为每月一次,每次2-3天的培训时间,时间安排灵活,以确保不影响日常工作。

药学知识培训PPT课件

药学知识培训PPT课件
操作演示与注意事项
通过实例演示药品检验的基本操作,并强调操作过程中的规范性和 安全性。
临床用药指导模拟演练
临床用药指导的意义
说明临床用药指导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方面的重 要性。
用药指导流程
详细讲解临床用药指导的流程,包括患者评估、药物选择、剂量 调整、用药监测等环节。
模拟演练与案例分析
中药的性能与功效
介绍中药的历史渊源、理论体系形成 及在现代医药中的地位。
概述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性 能特点,以及中药在治病养生方面的 功效。
中药的分类与命名
阐述中药的分类方法,如按药用部位 、功效等分类,并解释中药的命名原 则。
常见中药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解表药
介绍麻黄、桂枝等解表药的药理作用及在感 冒、咳嗽等病症中的应用。
中药与天然药物国际化发展
探讨中药与天然药物国际化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包括国际市场对中药和天然药物的需 求和认可程度、中药和天然药物在国际医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等方面。
06
实践技能操作演示
药物制剂的实验室制备
药物制剂基本概念
01
介绍药物制剂的定义、分类及重要性。
实验室制备流程
02
详细阐述药物制剂实验室制备的步骤,包括原料准备、称量、
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
阐述中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包括原料药材的质量 控制、制剂工艺的控制以及成品的质量检验等方面。
中药与天然药物的研发趋势
中药现代化研究
介绍中药现代化研究的进展和成果,如中药指纹图谱技术、中药多组分多靶点作用机制等 方面的研究。
天然药物的研发与应用
阐述天然药物在药物研发领域的重要性和优势,以及天然药物在新药发现、创新药物设计 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药师培训实施方案

药师培训实施方案

药师培训实施方案一、培训目标药师是医院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需要具备丰富的药学知识和实践经验。

因此,为了提高药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药师培训实施方案。

二、培训内容1.药学知识培训药师需要掌握药物的性质、作用、用法、用量等基本知识,因此我们将安排专业药学教师进行系统的药学知识培训,包括药物的分类、药理学、药代动力学等内容。

2.临床实践培训除了理论知识,药师还需要具备临床实践经验。

我们将组织药师到临床科室进行实地实践,让他们了解不同疾病的用药规律、用药注意事项等,提高他们的临床应用能力。

3.服务技能培训药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因此我们将邀请专业培训师进行服务技能培训,包括沟通技巧、服务态度、危机处理等,提升药师的服务水平。

三、培训方式1.集中培训我们将安排每月一次的集中培训课程,由专业讲师进行授课,内容包括药学知识、临床实践经验分享、服务技能培训等,以确保药师们能够全面系统地接受培训。

2.实践指导除了集中培训外,我们还将安排药师到临床科室进行实地实践指导,由临床专家进行一对一指导,让药师们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在线学习为了方便药师的学习,我们将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料和视频课程,让药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便捷性和灵活性。

四、培训评估为了确保培训效果,我们将进行培训评估,包括学习成绩考核、实践操作评估、服务质量评估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确保培训效果的可持续性。

五、培训成效通过以上培训方案的实施,我们相信可以提高药师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药师的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为医院的药学工作贡献更大的价值。

总之,药师培训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医院药学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患者就诊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希望全体药师能够积极参与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医院的发展贡献力量。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培训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培训
精品课件
附:处方调配 1、四查 (1)查处方 (2)查药品 (3)查配伍禁忌 (4)查用药合理性 2、十对 对科别、姓名、年龄;对药名、规格、 数量、标签;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 对临床诊断。
精品课件
(三)处方限量
1、急诊处方
西药、中成药;中药汤剂
2、门诊处方
西药、中成药;中药汤剂
3、精神药品处方
3、处方意义
(1)法律性
(2)技术性
(3)经济性
精品课件
二、处方组成
处方前记、处方正文和处方后记
三、处方管理
(一)药品剂量和用法
1、药品剂量
2、用法与用量
精品课件
(二)处方调配
1、三查
(1)查处方前记,处方正文和处方后记
(2)查药名、用法、用量与处方内容
(3)查配方与处方各项内容
2、六对
(1)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2)对药 名、用法、用量;(3)对用量与患者年龄; (4)对配伍禁忌或药物相互作用;(5)对 临床诊断与药品使用;(6)对药品包装、 标签、药袋书写与处方医嘱。
精品课件
五、处方中应遵循的合理用药 原则
1、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正确选择药物 2、明确联合用药的目的
(1)增强疗效
①磺胺类药物+甲氧苄啶(TMP) ②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③棒酸+阿莫西林 ④亚胺培南+脱氢肽酶抑制剂西拉司丁
⑤氟尿嘧啶(5-FU)+醛氢叶酸
精品课件
⑥胍乙啶+利尿剂 ⑦沙丁胺醇与茶碱类 ⑧抗癌药物的联合作用
精品课件
(二)药物剂型的特点
1、注射剂
(1)优点 (2)缺点
2、片剂
(1)优点 (2)缺点

《药学知识培训》课件

《药学知识培训》课件

药品注册与审批
药品注册的定义
药品注册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局根据药品注册申请人的申 请,依照法定程序,对拟上市销 售的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 量可控性等进行系统评价,并决 定是否同意其申请的审批过程。
药品注册的分类
药品注册分为中药、天然药物、 化学药品、生物制品等注册类别 。
药品注册审批流程
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其生产或经营的药品的不良反 应进行监测和报告,并及时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
特殊管理药品的监管
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特 殊管理药品实行更加严格的监管措施,确保其安全、有效、合法
地用于医疗目的。
03
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与分类
申请人提交申请资料,国家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形式审查、 技术审评和行政审批,决定是否 批准上市。
药品生产与流通
药品生产许可制度
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取得国家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药品生产
许可证,方可生产药品。
药品流通监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药品 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和医疗机构 进行监管,确保药品流通环节的
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 性化的用药方案。
特殊人群用药安全
儿童用药安全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药物的代 谢和排泄能力较弱,需特别注意用药 剂量和药物选择。
老年人用药安全
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的耐 受性较差,需谨慎选择药物和使用剂 量。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安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时需特别关 注药物对胎儿和婴儿的影响。
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与评价
总结词
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内容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用药情 况、不良反应表现、因果关系分析和处理措施等,评 价则包括对不良反应的严重性、合理性和可控性的评 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药பைடு நூலகம்不良反应(续)
• 2.2.1副作用 在应用治疗剂量药物时出现的 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 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低, 作用范围广,当其中某一作用被用来作为 治疗目的时,其他作用就可能成为副作用。 由于副作用是药物本身所固有的,所以可 以预料到,也可以避免或减轻。
2、药物不良反应(续)
判断假劣药:
1.无批准文号; 2.盛装维C片的塑料瓶无药包材注册证; 3.亮菌甲素中添加二甘醇; 4. 两个厂家生产同一品种,甲厂因满足不了合同需要,购买 了乙厂的该药,变成甲厂的包装后卖出; 5.无生产批号; 6.更改有效期; 7.药品成分含量超过药典要求; 8.生产的制剂所用原料药无批准文号; 9.说明书上的适应症超出了批准的范围; 10.市场监督抽检,水分超标等.
2、药物不良反应(续)
• ⑤造血系统反应。抗肿瘤药物、氯霉素等可引起 再生障碍性贫血,氯霉素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与 剂量大小无关,且为不可逆性,死亡率很高;长期应 用阿司匹林可导致缺铁性贫血;氯霉素、磺胺类、 安乃近、消炎痛、异烟肼等可引起粒细胞减少; 抗肿瘤药物抑制骨髓功能而导致血小板减少。 • ⑥循环系统反应。过量使用强心苷类常引起心律 失常,严重者可致死亡,奎尼丁可致心力衰竭;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麻黄 素可引起心律失常;静注大剂量钙剂可引起室性 早搏、心室颤动以致停搏。
药学专业知识培训
2017年5月18日
第一章 各项管理法
•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摘要 • 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 (试行) 摘要
第二章 绪论
• 1、常用术语 • 2、药物不良反应 • 3、耐药性
第三章 抗微生物药物
• • • • • • • 1、抗生素 1.2、青霉素类 1.3、头孢菌素类 1.4、氨基糖苷类 1.5、四环素类 1.6、酰胺醇类 1.7、大环内脂类
标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摘要(续) • 第一百零二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 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 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 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 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 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 品等。
2、药物不良反应(续)
• 4、氯霉素、异烟肼、乙胺丁醇久用可引起视神经 炎; • 5、双氢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万古霉素等 对耳蜗神经可造成损害,产生听力减退或耳聋, 该损害是进行性而不可逆的,停止用药后仍可继 续加重,因此应用此类抗生素应特别慎重; • 6、利血平、氯丙嗪、美加明、阿的平等能引起精 神抑郁;中枢兴奋药如咖啡因、氨茶碱、麻黄碱 类等可引起焦虑情绪、精神不安。
2、药物不良反应(续)
• ③泌尿系统反应。新霉素用药早期可出现蛋白尿 和管型尿,尿中有红、白细胞,以后可出现氮质 血症、少尿、尿毒症,病理变化显示肾小管变性 坏死及细胞浸润;庆大霉素的肾脏毒性较小,个 别病人仅在剂量过大、疗程过长时出现蛋白尿及 血尿,而且是可逆的;先锋霉素毒性较低,但在过 大剂量时也可损害肾脏;此外,某此磺胺药因乙酰 化结晶产物沉积而引起血尿、尿闭,还可导致间 质性肾炎;非那西丁、保泰松、氟灭酸等偶可引 起血尿及肾小管坏死;抗肿瘤药物、利尿汞剂、 新福林、甲氧氟烷等也可引起肾损伤或急性肾功 能衰竭。
• 第七条 非处方药的包装必须印有国家指定 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必须符合质量要求, 方便储存、运输和使用。每个销售基本单 元包装必须附有标签和说明书。 • 第八条 根据药品的安全性,非处方药分为 甲、乙两类。
要点回顾
• • • • • • 假药的定义是什么? 劣药的定义是什么? 哪些情形下按假、劣药论处? 药品的含义是什么? RX与OTC的警告语与忠告语各是什么? 非处方药的专有图案标识有什么?
2、药物不良反应(续)
• ①消化系统的毒性反应。最为常见。一些 对胃肠粘膜或迷走神经感受器有刺激作用 的药物均可引起胃肠道的毒性反应。 • ②肝脏毒性反应。肝脏为代谢的主要器官, 也是药物解毒的主要脏器,药物在肝脏中可 达较高浓度,大多数药物对肝脏都有损伤, 重者可致肝炎、脂肪肝、肝坏死而危及生 命。
2、药物不良反应(续)
• 2.2.5 继发反应 继药物治疗作用之后出现 的一种反应, 是治疗剂量下治疗作用本身带 来的后果。也称为治疗矛盾。 • 2.2.6 特异质反应 主要与病人特异性遗传 素质有关,属遗传性病理反应。
致畸、致癌
• 某些药物应用于孕妇可引起胎儿畸形。如 四环素类、氯霉素、链霉素等均有致畸的 临床报告,也尚可使胎儿产生其他不良后 果。 • 有一些药物可诱发恶性肿瘤,另有一些药 物经过动物实验初步证明可能致癌。如灰 黄霉素、异烟肼等。土霉素在酸性介质中 能产生致癌物二甲基亚硝胺,亦应注意。
第三章 抗微生物药物(续)
• • • • • • • • 2、磺胺类 3、甲氧苄啶类 4、硝基呋喃类 5、喹诺酮类 6、硝咪唑类 7、抗感染植物药制剂 8、抗真菌药 9、抗病毒药
第一章 各项管理法
•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摘要 • 第一条 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 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 权益,特制定本法。 • 第二十条 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制定和执行药品保管 制度,采取必要的冷藏、防冻、防潮、防虫、防 鼠等措施,保证药品质量。药品入库和出库必须 执行检查制度。 • 第三十五条 国家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 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实行特殊管理。管理办 法由国务院制定。
2、药物不良反应(续)
• ④神经系统反应。 • 1、糖皮质激素、灭虫宁、阿的平、氯喹、 地卡因等可引起癫痫发作; • 2、乙醇、巴比妥类、眠尔通、利眠宁、安 定、氯丙嗪、奋乃静、苯妥英钠、氟尿嘧 啶等可引起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复视; • 3、异烟肼、痢特灵、链霉素、卡那霉素、 他巴唑、甲硝唑、消炎痛、肼苯哒嗪、长 春新碱等可诱发周围神经炎;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摘要(续) • 第五十条 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药品名称为 药品通用名称。已经作为药品通用名称的, 该名称不得作为药品商标使用。 • 案例一、多潘立酮为药品的通用名称 • 吗丁啉为药品的商品名称 • 案例二、格列齐特为药品的通用名称 • 达美康为药品的商品名称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摘要(续) • 第五十四条 药品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 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标签或者说明 书上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成份、规 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 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 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的标签, 必须印有规定的标志。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摘 要(续)
• • • • • • • 第四十八条 禁止生产(包括配制,下同)、销售假药。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 (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假药论处: (一)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 (二)依照本法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 照本法必须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 (三)变质的; (四)被污染的; (五)使用依照本法必须取得批准文号而未取得批准文号 的原料药生产的; (六)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
• 2.2.2.毒性反应 毒性反应亦称药源性疾病,是指药物引 起肌体发生生理生化机能异常或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的反应; 该反应可在各个系统、器官或组织出现。药物的毒性作用 一般是药理作用的延伸,主要对神经、消化、心血管、泌 尿、血液等系统,以及皮肤组织造成损害。各种药物毒性 性质和反应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反应程度和剂量有关, 剂量加大,则毒性反应增强。药物引致的毒性反应所造成 的持续性的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停药后恢复较慢,甚 至终身不愈。 • 案例: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具有耳毒性, 可引致第八对颅神经损害,造成听力减退或永久性耳聋。 新生儿不能代谢和排除氯霉素而引起致命的灰婴综合征; 四环素给婴儿应用时可沉积在牙齿造成永久性四环素牙; 15岁以下儿童用阿司匹林易引起Reye综合征。
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 (试行)摘要
• 第二条 根据药品品种、规格、适应症、剂 量及给药途径不同,对药品分别按处方药 与非处方药进行管理。 • 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 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非处方药不需 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自 行判断、购买和使用。
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 (试行)摘要(续)
第二章 绪论
• 1、常用术语 • 1.1、抗菌药 是指一类能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包括细 菌、真菌、放线菌属)的药物,除一部分来自于自然界某 种微生物的抗生素外,还包括人工合成的抗菌药,比如磺 胺类、喹诺酮类等。青霉素、链霉素等有抗细菌作用的抗 生素是抗菌药,一部分来源于微生物的抗肿瘤药物也属于 抗菌药。(包括人工合成的抗菌药和抗生素) • 1.2、抗菌谱:指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 窄普抗菌药是指某些抗菌药物仅作用于单一菌种或局限于 一属细菌,例如异烟肼仅作用于结核杆菌。广谱抗菌药则 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范围很大,如四环素、广谱青霉素、 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抗生素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效。
2、药物不良反应(续)
⑦其他毒性反应。 如吗啡、可特因、哌替啶(杜冷丁)、巴 比妥类、安定等可产生呼吸抑制;新霉素、 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可引起呼 吸肌麻痹;青霉素、磺胺药、氯丙嗪可引 起过敏性肺炎;以及各种药物可引起的皮 炎、光敏性皮炎、固定性药疹等更属多见。
2、药物不良反应(续)
• 2.2.3后遗效应 指停药以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至阈 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后遗效应时间的长 短因药物不同而异。少数药物可引起永久性器质 性损害,如大剂量呋喃苯胺酸、链霉素等可引起 永久性耳聋。 • 2.2.4变态反应 少数病人对某种药物的特殊反应, 这种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致敏原可能是药物本身 或其代射物,也可能是药物制剂中的杂质,它们与 体内蛋白质结合形成全抗原而引起变态反应,反应 性质各人不同,常见的变态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 疹、皮炎、发热、血管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 克等,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可导致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