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七课 亲情之爱

合集下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一框 家的意味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第一框 家的意味

你对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喜悦、期盼、 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感受到怎样的情感?
感受到:人们对家、对家里亲人的深情与厚爱。
你有这样的经历吗?谈谈你的感受。
有过。 有一次,假期里去亲戚家呆了 一周。当时,感到特别想家。
中国人目中的家是什么 ?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 传承、血脉相连的生活共同体,是 甜蜜、温暖、轻松的避风港。
一、生命的居所
1、什么是家庭?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 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哪几种?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 收养关系或再婚关系结合成的亲属 生活组织。
3、家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结合自己的 生活体验,分享你对家庭功能的认识。
读一读: 了解家规、家训、家风的区别。
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① 在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 神内涵。 ②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 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
我们如何孝亲敬长?
①尊敬。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教导。
②倾听。与双亲长辈保特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 他们的心声。 ③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二、中国人的“家”
探究与分享
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景观。而这个 景观的背后,流淌的却是Leabharlann 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探究与分享
探究与分享
中国的春运,可谓世界上独一无 二的景观。而这个景观的背后,流 淌的却是最有中国味的浓浓亲情。
你对春运时人们拥挤的身影和 喜悦、期盼、焦灼等多样的神情中 感受到怎样的情感?你有这样的经 历吗?谈谈你的感受。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说课稿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说课稿1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

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是一课关于家庭关系和亲情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亲情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爱护家人,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逐渐懂事,对家庭和亲情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受到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对家庭关系和亲情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家庭关系紧张、不尊重家人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家庭关系,培养良好的亲情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庭关系的重要性,理解亲情之爱的内涵,学会珍惜和爱护家人。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培养和谐的家庭关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亲情之爱的内涵。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讨论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家庭温馨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家庭的重要性,导入新课。

2.案例分析:呈现一个关于家庭关系的故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故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表现,引导学生认识到亲情的重要性。

3.讨论探究:分组讨论如何处理家庭关系,建立和谐的家庭环境,引导学生提出建议和措施。

4.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关于家庭亲情的手工制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家庭关系的重要性,亲情之爱的内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 亲情之爱》精品公开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七课 亲情之爱》精品公开优质课件

探究与分享 教材72页材料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家庭功 能的认识。
例:教育功能,包括父母教育子女和 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教育两个方面,其中父 母教育子女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感悟 教材73页材料
这两则材料告诉了我们什么?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 有亲人,家中有亲情。亲情,激励我们奋 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状元成才路
过度、频发的亲子冲突,则具有_巨_大__的__隐__ 状元成才路
分析这些“家规”“家训”的内容,说说 哪些内容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例:“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 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与勤俭节约有异曲同工 之妙,我们应该予以继承和发扬,这是中华民族 的传统美德。(言之有理即可)
我们为什么要孝亲敬长? 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听他们的心声。双亲长辈不在身边时,要经 常和他们保持联系。
3.感恩。 知恩、感恩,用行动表达感恩之情。
课堂小结
身心寄居之所
家的意味
生命的居所
心灵的港湾
状元成才路
中国人的“家”
状元成才路
孝亲敬长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爱在家人间
1.学会体味亲情,感受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认识爱的碰撞,有效化解家庭中的冲突,学会与父母互动 沟通。(重点) 3.感受家庭的美好,培养自己热爱家庭的情感。
第七课 亲情之爱 家的意味
1.知道家的内涵和重要性。 2.理解孝亲敬长,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孝 亲敬长。 3.增强对家的热爱的情感。
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是地域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七课亲情之爱

8、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父母之间的 “爱的冲突”? ①要理解、信任父母对自己的期望,②体谅与包 容父母,父母也有做错的时候。 ③尊重父母对自己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 父母的批评与建议,要换位思考,主动道歉。 ④与父母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有效交流和沟 通,要关注事实、把握时机、留意态度、选择方 式、考虑环境;要控制情绪,认真倾听,善于体 谅等。
9、现代家庭发生了哪些变化? ①随着社会历史的演进,现代家庭的结构、规 模、观念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②家庭变得越来越小,家庭关系也越来越简单, 从过去儿孙满堂的大家庭,到今天家庭不断趋向 小型化,中国的家庭结构在过去几十年间发生了 重大变化。 ③随着人口的迁移和流动、现代沟通手段的丰 富,家庭成员的交流、沟通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 化。 ④家庭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知识归纳与能力提升
课堂导航
知识网络 知识归纳 知识拓展 误区警示 能力提升
知识网络
知识归纳
1、家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 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 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家中有亲人,家中有亲 情。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 所依靠。
12、怎样建立和谐家庭? ①家和万事兴。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 满幸福的重要条件。这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相互理 解、信任、体谅和包容。②有效交流和沟通,可 以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 13、如何调节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或冲突? ①帮助家庭成员舒缓情绪。②明确自己是不偏不 倚的中立者。③引导家庭成员看到对方的优点。 ④帮助家庭成员走出“面子”圈境。
5、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 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我们希望父 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 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 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 和呵护。 ②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 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 撞增多了,有时伴着甜蜜,有时出现紧张,甚至 发生冲突。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2020年秋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07课 亲情之爱

2020年秋统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第07课 亲情之爱

第七课亲情之爱第1课时家的意味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什么是家庭。

2.认识家庭在我们成长中的作用。

3.了解中华文化中“家”的意味。

能力目标1.明确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知道“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

3.能够做到孝亲敬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热爱家庭、热爱亲人的道德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家庭在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孝”是中国家庭文化中重要的精神内涵。

难点明确中国家庭文化中“孝”的精神内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等内容的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汉字“家”的多种写法及与“家”相对应的一些词语。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走过的世界不管多辽阔,心中的思念还是相同的地方”,《回家》这首歌曲唱出了无数人的心声。

二、课文研讨,问题导读活动一:生命的居所【过渡】提起“家”,同学们都说再熟悉不过了。

如果问你什么是家,家对你意味着什么,你能回答出来吗?1.什么是家庭(1)研读教材第71页正文。

问题引导:一般来说,家庭的含义是什么?问题提示:一般来说,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追问:家庭通常包括哪些关系?问题提示: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的细胞。

家庭成员之间有多种关系,如: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祖孙关系、婆媳关系、姑嫂关系等。

家庭成员越多,家庭关系往往越复杂。

(2)活动拓展阅读教材第71页“运用你的经验”的内容,思考:①你倾向于教材中提及的哪种“家”的含义?②你认为“家”的含义是什么?学生交流讨论。

2.家庭的作用(1)研读教材第72~73页正文。

问题引导:①为什么说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②为什么说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问题提示:①家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生命是父母给予的,我们的成长也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②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亲情,激励我们奋斗拼搏,让我们的心灵有所依靠。

七年级上册初一道德与法治7.3《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课件

七年级上册初一道德与法治7.3《亲情之爱.让家更美好》课件

夫妻冲突
婆媳冲突
年夜饭冲突
二、和谐家庭我出力
2、建立和谐家庭的方法
(1)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为和谐家庭出力?
① 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 件。
② 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体谅和包容,可以增进 理解,化解矛盾与冲突。
③ 要积极参与家务劳动,养成劳动习惯,不断提高 自我管理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建设和谐 家庭做贡献。
5.在2016年揭晓的广东省“十大最美”家庭中,有孝老爱亲、勤俭治家
的农民家庭;有清正养德、廉洁立家的干部家庭;有患难与共、白首
不离的医生家庭;有耕读传家、造福桑梓的创业家庭;有以诚为本、
乐于助人的公益家庭;这些家庭集中反映了广东家庭文明建设的丰硕
成果。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是家庭美满幸福的重要条件
小型化
2.【沟通方式】你通常用哪些方式和家人交流?
多样化
3.【家庭内容】你一般和家人一起聊什么?做什么?
丰富多彩
4.【家庭氛围】你家的事儿谁做决定?你有发言权吗?
民主、平等
一、现代家庭面面观
2、现代家庭的变化——家庭结构
(1)家庭趋向小型化
儿孙满堂的大家庭
主干家庭 核心家庭
一、现代家庭面面观
2、现代家庭的变化——家庭结构
②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促进家庭的和谐
③美德家庭体现和诠释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④美德家庭主要是父母辈在努力,未成年人不起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6.周末,小雅写了一会儿作业,想到客厅看电视休息 一下,妈妈制止了:“不许看。”小雅关上电视拿起漫 画书,妈妈又说:“不许看漫画,写作业去。”小雅的 做法最恰当的是( ) A.放下漫画书,打开电脑玩游戏 B.扭头回房,关上房门,不理妈妈 C.责问妈妈:“你怎么老是干涉我自由?” D.对妈妈说:“我有点累了,需要放松一下。”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业课件 第七课 亲情之爱第2课时 爱在家人间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作业课件 第七课 亲情之爱第2课时 爱在家人间

8.下面父母的做法体现出亲情之爱的是( A ) ①小丽因为说谎受到妈妈的严厉批评 ②整个晚上妈妈都在照顾生病的丁丁 ③妈妈把自己舍不得吃的水果留给孩子 ④爸爸严禁自己的儿子与其他孩子交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湖南长沙中考)“城东百尺倚崔嵬,迢递长安载土来。一片夕阳春树绿,慈 鸟飞绕定王台。”相传汉景帝时,长沙王刘发担忧远在长安的母亲却不能相见, 遂派专人代为探母并将长安的泥土带回,年复一年,带回的泥土堆成了高台——定 王台。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C )
3.下列关于亲情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不能否认亲情的存在 B.当家庭新成员出现后,亲情必然会发生变化 C.亲情就是指父母对子女不求回报的关爱之情 D.亲情发生变化必然会让家庭结构随之改变
4.对右图漫画《冲突》理解正确的是( C ) ①产生这一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的管教太严 ②这一冲突如果处理不好会 影响家庭和谐 ③这一冲突的产生与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有关 ④这一冲突必然 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④
6.在学习论坛上,大家围绕“爱在家人间”的话题纷纷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以下观点中,你认同的有( ) B
①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尽相同 ②家庭结构发生改变之后,家中的亲情就不 存在了 ③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④感受不 到自己渴望的亲情,说明亲情已经消失
2.小军看到小涛的父母非常疼爱他,家人之间也是民主平等的关系,再想到父 母每天对自己的严厉要求,他就感觉自己家里没有亲情。你想对他说( C )
①每个家庭都有亲情,只是表现不尽相同 ②亲情之爱,有的家庭有,有的家庭没有 ③温馨和睦的是亲情,严肃严厉的则不是亲情 ④只要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亲情仍在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说课稿3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说课稿3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第七课《亲情之爱——家的意味》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亲情之爱——家的意味》这一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家庭的构成,亲情之爱的内涵,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家庭的关系,家庭的功能,以及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家庭有着初步的理解,但可能缺乏深入的思考。

他们对亲情的感知比较直观,但可能缺乏理性的分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逐步深入理解家庭和亲情的内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家庭的构成,理解亲情之爱的内涵,掌握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珍视家庭,尊重亲情,重视教育的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家庭的构成,亲情之爱的内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难点:亲情之爱的内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小组讨论指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家庭照片,让学生分享自己家庭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家庭的思考。

2.讲授新课:讲解家庭的构成,亲情之爱的内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3.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亲情之爱,家庭教育的作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家庭教育对自己的影响,分享彼此的感受。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亲情之爱,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家庭的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家庭的意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分为三个部分:1.家庭的构成2.亲情之爱3.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两个部分: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分析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果评价:通过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家庭,亲情,教育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七课亲情之爱
第二框爱在家人间
自主学习主干梳理
1.什么是家人的亲情之爱?它是怎样产生的?
(1)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份对家人割舍不断的情感。

这种情感就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或是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或是因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操劳,或是因为他们分享了我们的喜悦、分担了我们的忧伤,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生命中重要的影响者,或是因为他们是我们成长的陪伴者和见证者……
2.亲情之爱有什么不同的表现?由此我们会产生怎样的态度?
(1)每个家庭的亲情表现不同,有的温馨和睦,有的磕磕绊绊,有的内敛深沉,有的自然随和……
(2)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3.怎样认识亲人离开、新成员出现的亲情之爱?
(1)原因:现实生活中,由于亲人的离开、新成员的出现,我们的家庭结构也会因之改变。

(2)态度:只要我们用心感悟就会发现,家中的亲情仍在。

(3)形式:表现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

4.为什么会出现爱的碰撞?
(1)进入初中的我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和家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方面,我们希望父母像对待成人一样尊重我们,不要过多干涉我们的生活;另一方面,面对父母的信任和放手,有时我们又觉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呵护。

(2)我们开始审视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开始质疑父母,甚至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经验,亲子之间的碰撞增多了,这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3)作为两代人,由于我们与父母在心智、学识、经历等方面差异较大,对问题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冲突难以避免。

(4)因为与父母的相处太平常,我们可能很少认真感受和体会与父母相处的那些瞬间。

5.怎样化解爱的冲突?
有效地化解冲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样,也需要我们自己努力。

(1)爱是需要呵护的。

①互动沟通的技巧和应对冲突的智慧,是亲子之间爱的润滑剂。

②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

③如果与父母发生冲突,我们要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2)①我们可以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②我们可以尝试让父母了解我们的变化和需要,用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爱。

【微思考】提示:可以。

(1)逾越代沟,需要父母和子女双方共同努力。

(2)作为子女,只要对父母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尊重、多一些沟通,就可以把两代人的距离缩小到最小的程度,进一步密切亲子关系。

合作探究热点剖析
1.体味亲情
【关键词】换肾姐在家在
许建国是张家口市经开区柳树屯村人,姐姐叫许建平。

2012年,许建平不幸被确诊患有尿毒症,许建国果断决定为姐姐换肾。

2016年1月12日,肾移植手术顺利结束。

5月,记者采访时,姐弟身体都非常健康。

说起姐姐,许建国眼神灼灼。

“真的,长姐如母!”许建平供弟弟们读书、为弟弟们操心工作、操办婚事……他们的母亲、父亲相继去世后,许建国
曾伤心地说:“姐,家没了。

”许建平拉着两个弟弟说:“不怕,姐在,家在。


(1)从材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家人间浓浓的割舍不断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家庭中的亲情之爱。

(2)有的同学说,像这样轰轰烈烈的爱才叫亲情,平时琐碎的爱称不上亲情。

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亲人之间爱的表现是不同的,有的是轰轰烈烈付出,有的是细致入微照顾……有时我们可能因为它的平常而忽略它。

有时我们似乎感受不到自己渴望的亲情,甚至因此否认亲情的存在。

轰轰烈烈付出是亲情之爱,平常照顾也是亲情之爱。

2.化解亲子冲突
【关键词】离家出走争执
2016年5月24日,济南商河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称,长清区某中学16岁女生李兰离家出走,已失联5天,可能在商河县城出现过,请求帮助找寻。

后公安人员在县城平安旅馆找到李兰,及时与其家人取得联系。

经了解,李兰是因学习成绩不理想与父母发生争执而离家出走的。

(1)你认为上述材料中的女生错在什么地方?
与父母发生冲突后,采取离家出走的方式是错误的。

这种做法既伤害了父母,也使自身处于危险的境地。

(2)我们从中得到什么警示?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之间发生矛盾是正常的,是我们成长中难以回避的问题。

②矛盾出现后,我们要努力化解这种矛盾和冲突。

③爱在沟通中加深,亲子冲突需要双方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来解决,我们可以选择不伤害父母感情和不影响亲子关系的做法。

④我们应试着去接纳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为中蕴含的爱。

感悟提升
(1)子女和父母之间的距离是不可避免的,也容易发生矛盾和冲突,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理解的桥梁。

(2)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做到彼此了解,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学会换位思考,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