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5章第三版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5章第三版答案习题一、选择题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a)通信(b)电话(c)internet(d)卫星2.通信线路的主要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微波等。
(a)电话线(b)光纤(c)一级线(d)三级线3.最常用到的通信标准和协议有()文档、ieee标准、itu-t建议等。
(a)iso(b)iso9002(c)iso/rm(d)rfc4.网络软件包括()、网络服务器软件、客户端软件。
(a) Windows(b)UNIX(c)网络操作系统(d)通信控制软件5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实现()和信息交换。
(a)资源共享(b)远程通信(c)网页浏览(d)文件传输6.计算机网络既可以采用数字通信方式,也可以采用()通信方式。
(a)信号(b)模拟(c)基带(d)卫星7.通信双方必须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称为网络()。
(a)合同(b)协议(c)规范(d)文本8.网络信号的传输方式有()和点对多点两种通信方式。
(a)点对点(b)端对端(c)PC对PC(d)ISP对isp9点对多点网络通常以()模式工作。
(a)无线电(b)广播(c)单播(d)端对端10.广播式网络有三种信号传输方式:单播、多播和()。
(a)无线电(b)广播(c)组播(d)端对端11.()拓扑结构由一个中央节点和若干从节点组成。
(a)总线类型(b)星型(c)环型(d)网络类型12 IEEE将网络分为LAN、()和man。
(a)pstn(b)adsl(c)man(d)atm13.osi/rm的中文含义是()。
(a)网络通信协议(b)国家信息基础设施(c)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d)公共数据通信网络14.网络协议分层方法及其协议层与层之间接口的集合称为网络()。
(a)服务(b)通信(c)关系(d)体系结构15.tcp/ip协议网络接口层常用的协议有()系列以太网协议。
(a) ieee802(b)ieee802。
3(c)ieee802。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题答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B2.B3.B4.B5.B6.B7.C8.D 9.B 10.D 11.C 12.A 13.B 14.D二、填空题1、1946 美国ENIAC2、4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4、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5、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6、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7、7445 682 3755 30088、0292 1717 A2FC B1B1 B7D9 E4AE9、500010、72 128三、问答题1、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运行能力可靠性高2、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服务器工作站3、数据计算信息处理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通信与网络电子商务家庭生活娱乐4、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执行程序的过程,而执行程序又归结为逐条执行指令:(1)取出指令:从存储器中取出要执行的指令送到CPU内部的指令寄存器暂存;(2)分析指令:把保存在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送到指令译码器,译出该指令对应的操作;(3)执行指令:根据指令译码器向各个部件发出相应控制信号,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后,程序计数器加1或将转移地址码送入程序计数器,然后回到(1)。
为执行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即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5、计算机自身电器的特性,电子元件一般有两个稳定状态,且二进制规则简单,运算方便。
四、操作题1、(111011)2=(59)10=(73)8=(3B)16(11001011)2=(203)10=(313)8=(CB)16(11010.1101)2=(26.8125)10=(32.64)16=(1A.D)162、(176)8=(1111110)2(51.32)8=(101001.011010)2(0.23)8=(0.010011)23、(85E)16=(100001011110)2(387.15)16=(001110000111.00010101)24、(79)=(01001111)原码=(01001111)反码=(01001111)补码(-43)=(10101011)原码=(11010100)反码=(11010101)补码第2章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一、选择题1.A2.D3.D4.C5.B6.C7.C8.A9.D 10.B 11.D 12.C 13.C 14.B 15.D 16.A 17.C 18.D 19.D 20.D二、填空题1、系统应用2、运算控制单元存储器输出/输入设备3、数据库管理系统4、1000赫兹5、ROM RAM Cache6.、RAM 数据丢失7、U盘的文件管理系统中密码8、同一部件内部连接同一台计算机各个部件主机与外设9、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10、32 6411、图形加速接口12、CPU与内存内存13、控制器运算器14、CPU与内存15、指令数据16、CPU与内存及显存间数据的交换第3章操作系统基础一、选择题1.C2.B3.A4.D5.A6.D7.B8.B 9.B 10.A 11.B 12.B 13.A 14.B二、填充题1、文件管理2、并发性3、EXIT4、Am*.wav5、开始6、Alt+PrintScreen7、PrintScreen8、Ctrl+Z9、全选10、添加/删除程序11、输入法三、问答题1、管理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资源分配与运行,它是计算机所有硬件的大管家,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完整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劢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劢分时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劢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臵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臵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促进作用可以整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做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同时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化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请问:os首先在裸机上全面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同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方式的第一层次抽象化;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同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方式的第二层次抽象化。
os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加装多层系统软件,进一步增强了系统功能,暗藏了对硬件操作方式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同时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化。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д沟闹饕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升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便利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请问:脱机i/o就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放入纸带输出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掌控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出至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掌控顺利完成,就是在瓦解主机的情况下展开的。
而联机i/o方式就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就是在主机的轻易掌控下展开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同时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就是什么?应当如何化解?请问:关键问题就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当能够及时发送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够拒绝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回到给用户。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 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大学计算机》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课后习题习题一参考答案二、判断题1.电子计算机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计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但是运行过程不能自动连续进行,需人工干预。
(F)2.计算思维是计算机学科所关心的课题,与其他学科没有关系。
(F)3.人们在学习和应用计算机过程中改变了工作方式,但是,思维方式却没有变化。
(F)4.计算机是一种先进的工具,只要学会使用计算机,就能满足以后的工作要求,没有必要培养计算思维能力。
(F)5.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核心是发现问题能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分析比较不同方案和验证方案等。
(T)6.新型的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纳米计算机是人类的设想,不可能生成制造出来。
(F)7.在计算机行业及其领域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伦理关系下,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知识产权之间、人与计算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行为规范总和称为计算机职业道德。
(T)8.计算机网络比任何一种媒介更能简便、有效地获取、传播、利用信息。
(T)9.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的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T)1.计算机运行速度降低一定是感染了病毒。
(F)三、选择题1.计算机发展过程按使用的电子器件不同可划分为四代,其中第二代计算机使用的器件为(B)。
A. 电子管B. 晶体管C.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计算机正朝两极方向发展,即(B)。
A. 专用机和通用机B. 微型机和巨型机C. 模拟计算机和数字计算机D. 单核计算机和多核计算机4.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亿次巨型计算机是(C)。
A. 曙光B. 龙芯C. 银河ⅠD. 银河Ⅱ5.6.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是(B)。
A.科学计算B. 信息处理C. 过程控制D. 人工智能7.CAI的中文含义是(D)。
A. 计算机辅助设计B. 计算机辅助制造C. 计算机辅助工程D. 计算机辅助教学8.目前大多数计算机工作原理基本上采用的是(C)。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后题答案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选择题1.B2.B3.B4.B5.B6.B7.C8.D 9.B 10.D 11.C 12.A 13.B 14.D二、填空题1、1946 美国ENIAC2、4 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3、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神经计算机4、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5、信息基础技术信息系统技术信息应用技术6、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7、7445 682 3755 30088、0292 1717 A2FC B1B1 B7D9 E4AE9、500010、72 128三、问答题1、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运行能力可靠性高2、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服务器工作站3、数据计算信息处理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通信与网络电子商务家庭生活娱乐4、计算机的工作过程就是执行程序的过程,而执行程序又归结为逐条执行指令:(1)取出指令:从存储器中取出要执行的指令送到CPU内部的指令寄存器暂存;(2)分析指令:把保存在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送到指令译码器,译出该指令对应的操作;(3)执行指令:根据指令译码器向各个部件发出相应控制信号,完成指令规定的操作;(4)一条指令执行完成后,程序计数器加1或将转移地址码送入程序计数器,然后回到(1)。
为执行下一条指令做好准备,即形成下一条指令地址。
5、计算机自身电器的特性,电子元件一般有两个稳定状态,且二进制规则简单,运算方便。
四、操作题1、(111011)2=(59)10=(73)8=(3B)16(11001011)2=(203)10=(313)8=(CB)16(11010.1101)2=(26.8125)10=(32.64)16=(1A.D)162、(176)8=(1111110)2(51.32)8=(101001.011010)2(0.23)8=(0.010011)23、(85E)16=(100001011110)2(387.15)16=(001110000111.00010101)24、(79)=(01001111)原码=(01001111)反码=(01001111)补码(-43)=(10101011)原码=(11010100)反码=(11010101)补码第2章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一、选择题1.A2.D3.D4.C5.B6.C7.C8.A9.D 10.B 11.D 12.C 13.C 14.B 15.D 16.A 17.C 18.D 19.D 20.D二、填空题1、系统应用2、运算控制单元存储器输出/输入设备3、数据库管理系统4、1000赫兹5、ROM RAM Cache6.、RAM 数据丢失7、U盘的文件管理系统中密码8、同一部件内部连接同一台计算机各个部件主机与外设9、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10、32 6411、图形加速接口12、CPU与内存内存13、控制器运算器14、CPU与内存15、指令数据16、CPU与内存及显存间数据的交换第3章操作系统基础一、选择题1.C2.B3.A4.D5.A6.D7.B8.B 9.B 10.A 11.B 12.B 13.A 14.B二、填充题1、文件管理2、并发性3、EXIT4、Am*.wav5、开始6、Alt+PrintScreen7、PrintScreen8、Ctrl+Z9、全选10、添加/删除程序11、输入法三、问答题1、管理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之间的资源分配与运行,它是计算机所有硬件的大管家,是用户与计算机的接口。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1.设计现代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回答:(1)有效性(2)便利性(3)可扩展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3.为什么操作系统实现了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多通道形成和试加工系统的描述?勾心斗角的驱动力是什么?答:主要动力来自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不断升级设备;(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什么是离线I/O和在线I/O?答:脱机i/o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图解释推动分时制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主要表现为:CPU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的能力使用户能够直接控制自己的操作;主机共享使多个用户能够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并独立处理他们的工作。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一.填空
1. 埃里克·施密特
2. 磁盘引导区传染的病毒、操作系统文件传染的病毒和一般应用程序传染的病毒
3. 防火墙
4. 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5. 8 8 8i
6. 1111110 176 7E
7. 1024 1024
8. BCD 4
二.选择
1. C. 微型计算机
2. B. 1946年
3. B. 一段特殊的程序
4. D. 免疫性
5. D. 第四代
6. B. 隐藏在计算机中的一段程序,条件合适时就运行,且会破坏计算机的正常工作
7. D. 机内的电扇不转
8. C. 防火墙的主要功能是查杀病毒
9. A. 功能巨型化
10. A. 信息
11. A. 除基取余法
12. D. 8
13. B. (-76)原码=11001100 (-76)反码=10110011 (-76)补码=10110100
14. C. 10011100.1000
15. C. (631)8(199)16
16. A.(GB 2312-1980)
17. D. 1 0
18. D. -0. 100111×26
19. C. 矢量
第2章
一.填空
1. 冯·诺伊曼冯·诺伊曼
2. 芯片组
3. 字长
4. 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5. 软件系统
二.选择
1. C. 运算器控制器
2. B. 随机存储器
3. C. 存储速度快
4. A. 显示器
5. B. 键盘、扫描仪和鼠标
6. A. 应用软件
7. B. 北桥
8. A. 运算器
9. D.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三. 上机操作题
操作步骤略
第3章
一. 填空题
1. Ctrl+C 、Ctrl+X 、Ctrl+V
2. Alt+F4
3. Ctrl+Shift
4. 桌面、桌面背景、桌面图标、“开始”按钮、任务栏
5. Alt+PrintScreen
6. 任务管理器
7. 暂时存放、清空回收站
8. 控制面板
9. 扩大内存空间
10. Ctrl + A
二. 选择题
1. A. 1
2. A. 并不删除与其链接的程序
3. C. 窗口的标题栏
4. A. 软件和硬件资源
5.C. 可移动窗口或其他对象
6. B. 按住Ctrl键,分别单击要选定的文件或文件夹
7. D. Ctrl+Alt+Delete
8. D. 不允许有同名的文件或文件夹
9. A. 按Shift+Delete键
10. D. 按图标排列
11. C. 按Ctrl键拖动
12. A. 指用来驱动硬件工作的程序
13. A. 可以添加多个附加时钟
14. B. 详细信息
15. B. 对话框不能移动
三. 上机操作题
操作步骤略
第4章
一. 填空题
1. 字体、浮动
2. .docx
3. 布局、数据
4. Backspace、Delete
5. 查找、替换
6. 形状
7. Ctrl+Z
8. 文本框
9. 打印
10. 快速访问
二. 选择题
1. C. 固定值
2. B. 2,5,8-11
3. D. 三击
4. C. 双击
5. A. 快捷菜单中的“设置图片格式”命令
6. B. Ctrl
7. C. 任何视图下都可以看见分栏效果
8. B. 在“另存为”对话框中,单击“工具”/“常规选项”
9. B. 在页眉中不可插入图片
10. D. Shift
11. A. 打印预览
12. A. 选定整个表格
13. D. 快捷菜单“表格”/“表格属性”命令
14. B. 合并单元格
15. C. 可同时对三列数据排序
三. 上机操作题
操作步骤略
第5章
一. 填空题
1. .xlsx、3
2. 列标、行号
3. C5、B2:F6
4. 排序
5. 2018-6-12或2018/6/12
6. =SUM($D$3:$F$3)
7. 自动填充
8. 名称框
9. 取消、确认
10. 64
二. 选择题
1. B. '3955600
2. A. 绝对引用
3. C. =E3*B6
4. C. Ctrl
5. D. 选定单元格的数据
6. A. =C1+H5
7. C. 0 3/4
8. B.“数据”组中的“选择数据”
9. D. 可以在同一工作簿或不同工作簿之间复制或移动
10. B. 筛选
三. 上机操作题
操作步骤略
第6章
一. 填空题
1. 绘图笔
2. Ctrl+M
3. 母版
4. 版式
5. 幻灯片、大纲
6. 超链接到
7. 演讲者放映(全屏幕)、观众自行浏览(窗口)、在展台放映(全屏幕)
8. 幻灯片母版、讲义母版、备注母版
9.重新排序
10. 9张
二. 选择题
1. B. .pptx
2. A. 渐变
3. C. 设置幻灯片切换效果
4. D. 在幻灯片中不能插入录制的声音文件
5. C. “开始”/“新建幻灯片”/“重用幻灯片”
6. C. 普通视图
7. A. 幻灯片母版
8. B. F5
9. C. 排练计时
10. A. Esc
11. B. 按空格键
12. D. 当前幻灯片
13.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14. C. 使幻灯片中的文本、图形等具有动画效果
15. B. 浏览视图
三. 上机操作题
操作步骤略
第7章
一. 填空题
1.非单一媒体
2. 多种媒体
3. 多媒体技术
二. 选择题
1. D. 以上所有技术
2. A. 知识趣味性
3. A. 模拟信号采样量化编码
4. D. MOV
5. B. MIDI格式
第8章
一. 填空题
1.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2. 总线型、星型、环型、混合型
3.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4. 对等、客户机/服务器
5. 资源
6. 7、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7. jpg、gif
二. 选择题
1. A. 网络协议
2. C. 通信子网
3. C. 光纤
4. B. LAN
5. A. 星型
6. B. 超文本标记语言
7. color: #990000
8. C. 中继器
9. B. 网络层
10. C. <td>
11. D. 在单元格中不可以设置背景图片
12. C. 文档编码
13. A. Ctrl+S
14. C. 单击图片,其周围会出现拖动手柄
15. B. 不可以链接邮件地址
三. 上机操作题
操作步骤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