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文学试卷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及答案试卷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30分)1、三个崛起2、先锋精神3、市井小说二、写出下列作品的故事梗概(任选其一,共16分)1、《陈奂生上城》2、《受戒》3、《哦,香雪》4、《北方的河》三、赏析题(共20分)请赏析舒婷的诗歌《致橡树》四、论述题(每小题17分,共34分)1、试分析残雪的小说《山上的小屋》的精神心理内涵。
2、谈谈韩少功的小说《爸爸爸》中的主人公形象的文化批判意义。
试卷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被称为新时期文学“三只报春的燕子”的是的《曙光》、的《班主任》、的《哥德巴赫猜想》。
2、“乡土小说”代表作家是,其代表作有等。
3、“陈奂生系列小说”包括、、、、等。
4、马原在他创作的顶峰时期先后创作了、、等令人耳目一新的小说。
5、王蒙的小说创作运用了的写作技巧。
6、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有、、、、。
7、探索戏剧的代表作家是。
二、写出对应的作家:(每题1分,共10分)1、《一地鸡毛》 6、《我是少年酒坛子》、《山上的小屋》 7、《受戒》 23、《哦,香雪》 8、《白鹿原》4、《内陆高迥》 9、《爸爸爸》5、《你别无选择》 10、《北方的河》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1、三个崛起2、女性写作3、文化寻根小说四、写出下列作品的故事梗概:(10分,任选其一)1、《妻妾成群》2、《邢老汉和狗的故事》2、《海的梦》 4、《风景》五、赏析题:(第1小题7分,第2小题8分,共15分)1( 《远和近》 2。
《弧线》顾城鸟儿在疾风中你迅速转向一会看我一会看云少年去捡拾一枚分币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葡萄藤因幻想你看云时很近而延伸的触丝海浪因退缩而耸起的背脊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先锋小说家余华声称在创作观念中追求的是“真实”,但这并不是“被日常生活围困的经验”,而是“作家眼中的真实'.试分析其内涵,并谈谈你的个人理解。
2、试分析阿城的小说《棋王》的艺术魅力。
当代文学考试试题

当代文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位作家不属于“伤痕文学”的代表人物?()A 刘心武B 卢新华C 韩少功D 从维熙2、“寻根文学”兴起于()A 20 世纪 70 年代B 20 世纪 80 年代C 20 世纪 90 年代D 21 世纪初3、下列作品中,不是余华创作的是()A 《活着》B 《兄弟》C 《平凡的世界》D 《许三观卖血记》4、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A 《红高粱家族》B 《蛙》C 《丰乳肥臀》D 《檀香刑》5、“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有()A 池莉B 苏童C 贾平凹D 陈忠实6、以下哪部作品不是王朔的代表作?()A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B 《动物凶猛》C 《玩的就是心跳》D 《人生》7、下列诗人中,属于“朦胧诗派”的是()A 舒婷B 汪国真C 席慕蓉D 海子8、陈忠实的代表作《白鹿原》反映的是()地区的历史变迁。
A 陕北B 关中C 陕南D 陇西9、王小波的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受到读者喜爱。
A 幽默诙谐B 冷峻深沉C 浪漫抒情D 朴实无华10、以下不是女性作家的是()A 铁凝B 张洁C 史铁生D 王安忆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当代文学是指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
2、《青春之歌》的作者是_____。
3、阿城的代表作是《_____》。
4、贾平凹的长篇小说《_____》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5、苏童的成名作是《_____》。
6、韩少功的《_____》被视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7、刘震云的《_____》被改编为电影。
8、余秋雨的散文集《_____》在文化界引起广泛关注。
9、毕飞宇的小说《_____》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10、迟子建的小说《_____》展现了东北的地域风情。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请简要介绍“先锋文学”的特点。
答: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在叙事方式上进行大胆创新,打破传统的线性叙事结构,采用多元、复杂的叙事手法,如时空交错、意识流等。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1)一、填空题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当代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50年代初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以赵树理的《三里湾》、柳青的《创业史》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
4、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干预生活”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历史题材。
5、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茶馆》,而后有田汉的话剧《关汉卿》、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第一卷)。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青春之歌》、曲波的《林海雪原》、吴强的《红日》、冯德英的《苦菜花》、梁斌的《红旗谱》、欧阳山的《三家巷》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等。
8、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郭小川、贺敬之、闻捷和李瑛等。
9、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刘白羽、杨朔、秦牧、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25、双百方针指的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王蒙在百花文学时期因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也因此被划为“右派”。
26、郭小川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战士诗人”,他在“文革”期间的绝唱是《祝酒歌》。
27、《百合花》描述了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故事。
28、《青春之歌》是建国后第一部以青年知识分子成长史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29、50年代前期,文艺界发生了大规模的文艺思想斗争,主要有关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对《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30、1956年5月2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
新时期文学 考试 答案1

新时期文学考试答案1一、判断题(20分)二、简答题(30分)1、①文学观念的嬗变②审美空间的开放③文体范式的多样④转型和分化的反思。
2、首先,“伤痕小说”具有鲜明的政治批判意识。
其次,“伤痕小说”具有浓重的悲剧风格。
再次,“伤痕小说”具有强烈的宣泄热情。
3、话剧艺术上的丰富,首先表现在剧本的品类和样式日益增多。
一方面是崇尚写实风格的话剧仍然不断出现优秀之作,另一方面则不仅出现了许多情节淡化的写意剧等。
其次,话剧的结构不断的出现新的创造与突破。
在新时期的舞台上,我们不但可以看到《陈毅市长》那样类似散文的“冰糖葫芦式”结构的作品,还可以看到《狗儿爷涅磐》那样“意识流”性质结构的作品。
再次,各门艺术间的互相交叉、嫁接、融合。
产生了以对话为主,又同时具有载歌载舞特点的综合性话剧。
最后,由于西方现代主义戏剧观念的引进,表现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和荒诞派等创作方法和手法,被许多剧作家所借鉴、汲取与运用。
三、论述题(40分)1.(一)思想上的特征:首先是对“五四”文学传统的修复,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当其他诗人还被极左路线的余绪所束缚,仅对文革悲剧和“四人帮”的罪行作着现象思考和简单批判的时候,他们却已走进了历史和人性的深处,以更大的勇气表达了他们自己对民族悲剧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回归的强烈呼声,这些都使得朦胧诗在特定的时代氛围与背景下代表了反思文学主题的思想高度。
其次,作为人的觉醒。
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表现了新的一代在走出传统人格模式的过程中的痛苦蜕变与自我反思,以及完成这一过程的强烈愿望与信念。
第三,价值与信念的重建。
在人们价值观念发生剧烈变化的时代,重建一代人的“理想”使特别具有意义。
都有启蒙性的特点。
(二)从审美艺术特征上看,“朦胧诗”又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首先,对现实主义审美范式的突破和对诗歌艺术思维的恢复,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向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丰富的主体世界。
最新《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2006-7-14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般认为,反思文学的肇端是1979年第2期发表的()。
A.卢新华的《伤痕》B.王蒙的《布礼》C.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D.高晓声的《李顺达造屋》2.先锋文学通常是指在中国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都呈现出强烈的()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
A.浪漫主义B.批判现实主义C.后现代主义D.西方现代主义文学3.80年代初,较早介绍西方现代派小说理论的小册子是()。
A.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B.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C.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D.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4.新现实主义小说注重塑造时代英雄,比如,孔太平是()作品中的主人公。
A.《年前年后》B.《大雪无乡》C.《大厂》D.《分享艰难》5.与八十年代中前期相比,90年代作家的写作立场呈现出多元化,主要有()、民间化与知识分子三种立场。
A.革命化B.人民化C.个人化D.贵族化6.由于()的知识分子背景和叙述上沉思抒情的品质,他的小说被有的批评家称为"知识分子叙述"。
A.莫言B.格非C.扎西达娃D.北村7.从新时期文学思潮看,()大体可以看作一种民间立场的写作。
A.女性文学思潮B.先锋文学C.寻根文学D.新写实文学8.谌容的优秀中篇小说是()A.《永远是春天》B. 《万年青》C.《春之声》 D.《人到中年》9.与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不同的是,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小说。
A.短篇B.中篇C.中短篇D.长篇10.新时期现代派新潮小说代表作《你别无选择》的作者是()A.刘索拉B.徐星C.莫言D.阿城11.新历史主义文学创作群体除了由一部分新写实作家"转向"构成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先锋作家转向历史后构成,比较有代表性的先锋作家有()。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

《新时期时期文学》试题2006-7-14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一般认为,反思文学的肇端是1979年第2期发表的()。
A.卢新华的《伤痕》 B.王蒙的《布礼》C.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 D.高晓声的《李顺达造屋》2.先锋文学通常是指在中国8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在创作思想和形式技巧都呈现出强烈的()气息的创作流派,主要表现在小说创作中。
A.浪漫主义 B.批判现实主义C.后现代主义 D.西方现代主义文学3.80年代初,较早介绍西方现代派小说理论的小册子是()。
A.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 B.高行健《现代小说技巧初探》C.谢冕《在新的崛起面前》 D.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4.新现实主义小说注重塑造时代英雄,比如,孔太平是()作品中的主人公。
A.《年前年后》 B.《大雪无乡》C.《大厂》 D.《分享艰难》5.与八十年代中前期相比,90年代作家的写作立场呈现出多元化,主要有()、民间化与知识分子三种立场。
A.革命化 B.人民化 C.个人化 D.贵族化6.由于()的知识分子背景和叙述上沉思抒情的品质,他的小说被有的批评家称为"知识分子叙述"。
A.莫言 B.格非 C.扎西达娃 D.北村7.从新时期文学思潮看,()大体可以看作一种民间立场的写作。
A.女性文学思潮 B.先锋文学 C.寻根文学 D.新写实文学8.谌容的优秀中篇小说是()A.《永远是春天》B. 《万年青》C.《春之声》 D.《人到中年》9.与寻根小说、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不同的是,新历史主义小说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小说。
A.短篇 B.中篇 C.中短篇 D.长篇10.新时期现代派新潮小说代表作《你别无选择》的作者是()A.刘索拉B.徐星C.莫言D.阿城11.新历史主义文学创作群体除了由一部分新写实作家"转向"构成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先锋作家转向历史后构成,比较有代表性的先锋作家有()。
最新中国当代文学史试题答案资料

中国当代文学试题一、填空题10、1976年4月(丙辰清明〉出现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代表了人民怒不可遏的心声,是那十年间最为激动人心的辉煌乐章。
11、自1976 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文学又迎来了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一般称为“新时期文学。
12、新时期文学创作潮流,首先出现的是“伤痕文学”,随之出现的创作潮流是“反思文学”。
13、新时期,“伤痕文学”以刘心武的《班主任》、卢新华的《伤痕》、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为代表。
14、新时期,“反思文学”以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王蒙的《蝴蝶》、方之的《内奸》、古华的《芙蓉镇》以及张贤亮的《唯物主义者的启示录》系列小说等为代表。
15、新时期,巴金的《随想录》以其巨大的震憾力和无情的自剖精神震动了文坛。
16、新时期的朦胧诗人以舒婷、顾城、北岛为代表。
17、新时期,高晓声的以《陈奂生出国》、《陈奂生上城》为代表的“陈奂生系列小说”等农村题材作品,继承了鲁迅的遗风,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18、新时期,徐迟的《哥德巳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等报告文学和谌容的《人到中年》等小说对于知识分子的讴歌和关注,使知识分子题材成为这时期文学创作的一个突出现象。
19、80年代初,王蒙的《春之声》、《夜的眼》、《蝴蝶》等作品以意识流手法为特征,突出表现人的意识活动,发展了中国小说的创作,形成了一种文学时尚。
20、21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以韩冬为代表的新生代诗歌的出现,宣告了“朦胧诗”不再先锋。
21、80年代中期以后,以马原、洪峰、余华、格非、孙甘露等为代表的先锋小说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叙述革命。
22、80年代中期以后,以方方、刘震天等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小说,摒弃了传统的功利性和典型化、英雄化,专注于普通人生和现实生活的原生状态。
23、80年代中期以后,以苏红、莫言、叶兆言为代表的新历史小说将眼光从现实转向历史,摆脱了传统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方法,致力于民间社会原始形态的还原和历史文化的雕刻。
当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

当代文学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呐喊》B.《子夜》C.《家》D.《春》答案:A2. 茅盾的《子夜》是在哪一年出版的?A. 1932年B. 1933年C. 1934年D. 1935年答案:B3. 下列哪位作家被誉为“乡土文学”的代表?A. 鲁迅B. 沈从文C. 巴金D. 老舍答案:B4. 老舍的《茶馆》是在哪一年首演的?A. 1956年B. 1957年C. 1958年D. 1959年答案:B5. 巴金的《家》中,主人公觉新的弟弟叫什么名字?A. 觉民B. 觉慧C. 觉新D. 觉英答案:B6. 冰心的《寄小读者》是哪一年出版的?A. 1923年B. 1924年C. 1925年D. 1926年答案:C7. 张爱玲的《金锁记》是在哪一年首次发表的?A. 1943年B. 1944年C. 1945年D. 1946年答案:A8. 钱钟书的《围城》中,主人公方鸿渐的职业是什么?A. 教师B. 医生C. 律师D. 作家答案:A9. 萧红的《呼兰河传》是在哪一年出版的?A. 1935年B. 1936年C. 1937年D. 1938年答案:C10. 郭沫若的《女神》中,哪一首诗最为著名?A.《天上的街市》B.《女神》C.《凤凰涅槃》D.《炉中煤》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鲁迅的《阿Q正传》中,阿Q的全名是________。
答案:阿桂2. 茅盾的《子夜》中,主人公吴荪甫是________。
答案:企业家3. 沈从文的《边城》中,主人公翠翠是________。
答案:船家女儿4. 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祥子的职业是________。
答案:人力车夫5. 巴金的《家》中,觉慧的妹妹是________。
答案:梅6. 冰心的《小桔灯》中,主人公小桔灯是________。
答案:小女孩7. 张爱玲的《红玫瑰与白玫瑰》中,主人公振保的两个女人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学年第1学期
汉语言文学专业《新时期文学专题》课程试卷(A)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新时期小说是以文学为开端的,后来相继又出现了
文学、文学。
2、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是,它最早通过艺术形象来揭露“文化大革命”给我国人民带来的累累伤痕,尤其是给青年一代的心灵所造成的毒害。
它标志着主义精神在文学创作中的回归。
3、“反思文学”出现的标志是1979年《人民文学》第二期刊登的的短篇小说,这是作家的作品。
4、韩少功在中,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寻根文学”的立场,认为文学的根应该深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里。
5、开“改革文学”先河的作家是,其代表作品
是。
6、《人到中年》中的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具有开拓意义的知识分子艺术典型,它的作者是。
7、、、、、五篇小说被称为“陈奂生系列”,它们是的作品。
8、路遥1988年写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因此荣获。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新时期文学
2、知青文学
3、女性主义文学
4.新写实小说
5、回归诗人: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结合作品,揣摩汪曾祺《受戒》的人性内涵(内容)。
2、请结合作品,对陈奂生形象进行分析。
四、论述题(任选一题,20分)
1.谈谈你对《致橡树》精神内涵的体验。
2.试论《红高粱》的思想内容及审美技巧。
答题
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课程名称:新时期文学课程代码:课程承担院系:文学院
考核院系:文学院(汉语言文学系)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伤痕、反思、改革
2、刘心武的《班主任》、现实
3、《剪辑错了的故事》、茹志鹃
4、《文学的“根”》
5、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6、陆文婷、谌容
7、《“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出国》、高晓声
8、《平凡的世界》、茅盾文学奖二、名词解释题(每题8分,共40分)
1、新时期文学是我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指1976年以后的我国文学家创作活动,是指人们对“文革”后正在展开的文学的命名。
2、知青文学指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品的内容主要描写知青在“文革”中的经历,也包括返城后的生活道路及思想感情,从体裁上看主要指小说的文学。
代表作品有:卢新华的《伤痕》、孔捷生的《在小河那边》、叶辛的《蹉跎岁月》、老鬼的《血色黄昏》等。
3、女性主义文学:性主义文学以自觉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的眼光观察世界,关心女性个人生命体验和生存状态的文学。
它站在女性立场上,以一种无所顾忌、我行我素的极端姿态挑战男权文化,反抗“被书写”的命运,试图书写自身。
它也是90年代中国文坛最引人注目的文学景观之一。
代表作家有林白、陈染、海男、徐小斌、徐坤等。
4、“新写实”小说出现于80年代中后期,是在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的背景下出现的“回归写实”的一股创作潮流。
其创作方法上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
具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
更多地表现出世俗化的价值取向,即追求物欲而淡化理想、趋于平庸而消解崇高的取向。
代表作有:刘震云《一地鸡毛》、刘恒《伏羲伏羲》、池莉《烦恼人生》等。
5、指一批在五十年代就成名的诗人,由于历史原因,在文革期间被迫中断创作,在拨乱反正后又重新开始创作,我们把这一批诗人称作回归诗人。
这一批诗人的代表人物有艾青、公刘、流沙河以及曾卓、绿原等原七月派诗人。
代表作品有:艾青《鱼化石》和曾卓《悬崖边的树》、牛汉《我是一颗早熟的枣子》。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⑴对健康人性的呼唤,对自由自在、不受任何羁绊的人生的抒写。
在小说中
人的一切生活方式都顺乎人的自然本性,自由自在,原始纯朴,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的束缚。
⑵对洋溢着生之快乐的“桃花源”式生活理想的向往。
《受戒》表面上的主人公是聪明、善良、纯朴的小和尚明海和天真、美丽、多情的小英子,实际主人公却是“桃花源”式的自然纯朴的生活理想。
(3)审美上追求一种民间传统艺术趣味,大红大绿地俗,却又自有一种和谐的神韵。
2、①他是一个处于软弱地位的没有自主权的小生产者的形象。
作为小生产者性格心理的两个侧面并存交错:善良与软弱、纯朴与无知、憨直与愚昧、诚实与轻信、追求生活的韧性和容易满足的浅薄、讲求实际和狭隘自私等等。
他身上有阿Q的影子。
②陈奂生的形象是一幅处于软弱地位的没有自主权的小生产者的画像,包容着丰富的内容,具有现实感和历史感,是历史传统和现实变革相交融的社会现象的文学典型。
③作者对陈奂生既抱有同情,又对他的精神重荷予以善意的嘲讽,颇具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精神传统。
与鲁迅比较起来,高晓声少了一些辛辣与入木三分,而多了一些温馨与理解。
四、论述题(共20分)
1、谈谈你对《致橡树》精神内涵的体验。
《致橡树》写于1977年。
这是一首爱情诗,更是一首女性解放的宣言,强烈体现着女性的独立精神写人格价值。
表达根叶纠结,“终身相依”的意义。
①第一层内涵:(前六行)对依附型的爱情给予彻底的否定,以“绝不”的口气坚定表达封建时代宣扬夫贵妻子荣,新时代却要求爱英雄模范,实质上有相通的爱情观:女性对男性的依附、攀附意识。
②第二层内涵,对奉献型的爱情给了有保留的否定。
因为奉献型与依附型比较,就精神境界而言,是有高下之分的,献出的一方因行为高尚而为人敬仰;接受的一方因对方无私的给予而深感幸福。
在以往的爱情是诗中,对奉献型爱情的礼赞,是最夺目的,可是舒婷却给予批评。
两个“也不”表示她不赞赏并且认为这不是理想的爱情。
因为这表现了爱情双方人格的不独立,地位上的不平等。
③三层,对理想爱情的礼赞
通过木棉与橡树两组意象交错的描绘,暗示出理想的爱情的标志是:
(一)独立的人格、平等的地位;
(二)深切理解,高度默契,精神上的相通。
因此,在诗的意境上,迥异于前人,实现了审美意识的突破。
2、试论《红高粱》的思想内容及审美技巧。
《红高粱》的思想内容:
⑴莫言以一种全新的审美形态,借助丰富的感觉和想象,恣情尽意地再现了高密东北乡那“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龌龊、最英雄好汉最王八蛋、最能喝酒最能爱”的独特文化形态。
⑵在小说中,爱情故事与抗日故事这两条线索平行发展,莫言用一种精神把二者交织在一起,这种精神就是余占鳌与戴凤莲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不自由毋宁死”,无论是两个人激情迷荡的爱情,还是他们奋起抗日,都是这种精神的凝聚。
《红高粱》的审美技巧:
①悲剧与反讽的复合。
即,它写的是一出悲剧,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悲剧美学原则。
它不是在最悲恸之处引起人们的“悲悯”、“同情”和“崇高”的美感,从而达到教化之目的。
而是采用“反讽”的技巧,给人以一种新鲜的美学感受。
②现代派表现技巧的运用:象征、暗示、隐喻等。
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造成小说创作的新格局,这是莫言《红高粱》艺术上的又一成功之处。
③魔幻现实主义的运用。
充满着浪漫色彩和诗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