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鱼稻田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稻田养鱼技术

稻田养鱼技术

稻田养鱼技术(一)稻田养殖的条件与方式一、稻田养鱼的条件:稻田的水源和土质要好,保证在养鱼后不怕缺水,其次是稻田的地形地势保证在雨季中不会被大水淹没,同时要肥料(主要有机肥料)充足,而且要选种耐大肥、茎粗壮不易倒伏的水稻品种。

稻田为作养鱼水体来看,其特点不同于池塘、湖泊等水体,稻田水极浅,一般水深只有1—2寸,最深3—4寸左右,由于水浅,水温受气温的影响甚大,在夏季烈日照射下,有时水温可高达40C。

在饵料条件方面,稻田中主要是杂草和底栖动物较多。

而浮游生物较少,所以稻田最适宜养殖耐浅水、高温,而又是杂食或草食性等鱼类。

在我们的通常养殖鱼类中,鲤、鲫鱼及草鱼,(当年鱼种)等是符合这些条件的,因而是主要养殖对象。

有些地区也少量搭配鲢、鳙。

二、稻田养鱼主要分四种类型1.单季稻田养殖鱼:主要放夏花鱼种,一般早稻田中, 3 月中旬播种,4月下旬插秧,插后10天左右放鱼苗或鲤夏花或放鲤鱼卵,孵化育苗(田水至少6cm 深),当鱼苗长成2cm 时,便挖通田埂,让鱼苗自行游散四周,稻田中,这方式成本低,但鱼产量不高。

2.冬闲田养鱼:它是利用晚稻收割以后到翌年春季早稻生产前的一段稻田休闲期养鱼,也有在水稻插秧后就放鱼,一直养到农历春季前起鱼,冬闲田养鱼,应选择蓄水深、当阳避风、靠近住宅、便于管理的稻田。

冬闲田养鱼,水温低,天然饵料少,除重施基肥,及时追肥外,还要投喂菜饼、糠饼、棉饼、熟红薯之类的精饲料。

此外还应搭棚防寒。

(二)养鱼稻田工程建设为了防逃、护鱼、便于饲料管理和捕鱼起水,养鱼稻田而要按要求修建和制备一些简易设备和工具。

一、加高加宽田埂鱼类有跳跃的习性,如鲤鱼有时就会跳越田埂;另外,一些食鱼的鸟也会在田埂上将鱼啄走;同时,稻田时常有黄鳝、田鼠、水蛇打洞穿埂引起漏水跑鱼。

因此,农田整修时,必须将田埂加高增宽,必要时采用条石或三合土护坡。

田埂高度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稻田而定:丘陵地区应高出稻田40—50cm,平原地区应高出稻田50—70cm,冬闲水田和湖区低洼田的田埂应高出稻田80cm 以上,田埂顶宽50cm 以上。

水稻养鱼技术

水稻养鱼技术

水稻养鱼技术一)稻田养殖的条件与方式一、稻田养鱼的条件:稻田的水源和土质要好,保证在养鱼后不怕缺水,其次是稻田的地形地势保证在雨季中不会被大水淹没,同时要肥料(主要有机肥料)充足,而且要选种耐大肥、茎粗壮不易倒伏的水稻品种。

稻田为作养鱼水体来看,其特点不同于池塘、湖泊等水体,稻田水极浅,一般水深只有1—2寸,最深3—4寸左右,由于水浅,水温受气温的影响甚大,在夏季烈日照射下,有时水温可高达40℃。

在饵料条件方面,稻田中主要是杂草和底栖动物较多。

而浮游生物较少,所以稻田最适宜养殖耐浅水、高温,而又是杂食或草食性等鱼类。

在我们的通常养殖鱼类中,鲤、鲫鱼及草鱼,(当年鱼种)等是符合这些条件的,因而是主要养殖对象。

有些地区也少量搭配鲢、鳙。

二、稻田养鱼主要分四种类型1.单季稻田养殖鱼:主要放夏花鱼种,一般早稻田中,3 月中旬播种,4月下旬插秧,插后10天左右放鱼苗或鲤夏花或放鲤鱼卵,孵化育苗(田水至少6cm深),当鱼苗长成2cm 时,便挖通田埂,让鱼苗自行游散四周,稻田中,这方式成本低,但鱼产量不高。

2.冬闲田养鱼:它是利用晚稻收割以后到翌年春季早稻生产前的一段稻田休闲期养鱼,也有在水稻插秧后就放鱼,一直养到农历春季前起鱼,冬闲田养鱼,应选择蓄水深、当阳避风、靠近住宅、便于管理的稻田。

冬闲田养鱼,水温低,天然饵料少,除重施基肥,及时追肥外,还要投喂菜饼、糠饼、棉饼、熟红薯之类的精饲料。

此外还应搭棚防寒。

(二)养鱼稻田工程建设为了防逃、护鱼、便于饲料管理和捕鱼起水,养鱼稻田而要按要求修建和制备一些简易设备和工具。

一、加高加宽田埂鱼类有跳跃的习性,如鲤鱼有时就会跳越田埂;另外,一些食鱼的鸟也会在田埂上将鱼啄走;同时,稻田时常有黄鳝、田鼠、水蛇打洞穿埂引起漏水跑鱼。

因此,农田整修时,必须将田埂加高增宽,必要时采用条石或三合土护坡。

田埂高度视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稻田而定:丘陵地区应高出稻田40一50cm,平原地区应高出稻田50一70cm,冬闲水田和湖区低洼田的田埂应高出稻田80cm以上,田埂顶宽50cm以上。

稻田养鱼实施方案范文(6篇)

稻田养鱼实施方案范文(6篇)

稻田养鱼实施方案范文(6篇)第一篇: 稻田养鱼实施方案浙、闽、赣、黔、湘、鄂、蜀等省的山区稻田养鱼较普遍,养殖鱼类以草鱼、鲤鱼为主,也养殖鲫、鲢、鳙、鲮等鱼。

养鱼前须将稻田堤埂加宽、加高,并拍打结实;同时挖鱼沟、鱼溜或鱼坑,并设置鱼栅。

放养时间一般在插秧后7~10天为宜,每亩可养殖鱼种1000尾左右。

稻田养鱼后应保持较高水层,关键是防止大雨时逃鱼。

此外,在施用化肥、农药和烤田、耘草时,应充分考虑到鱼类生长的要求,可分片间隔施放,以免影响鱼类生长。

折叠实用技术稻田养鱼应以水稻为主,兼顾养鱼。

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

根据促进水稻增产兼顾养鱼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稻田养鱼应以草鱼为主(50%-70%),因地制宜搭配一些鲤和尼罗罗非鱼等。

草鱼是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又是典型的杂食性鱼类,在有适口的动物性食料时,它先吃动物性的后吃草料,如芜萍与孑孓-起放入水中,草鱼先吃孑孓后吃芜萍。

体长10cm以后,转入以食高等水生植物为主。

目前稻田里所知的常见杂草有30-50种,其中轮叶黑藻、苦草、小茨藻、菹草、眼子菜、聚合草、嫩芦苇和禾本科植物以及淹没在水中的陆生高等植物的茎叶都是草鱼最喜吃的天然饵料。

可是在没有喜食型的草料时,其他水生植物也都可摄食,即所谓迫食型草料。

此外,商品饲料草鱼也很喜食。

草鱼在幼鱼阶段,完全以动物食料为生,体长1cm左右的鱼苗,食物主要还是以小型浮游动物以及小型水生昆虫的幼虫为食,长达夏花鱼种时,就逐步转入草食性了。

草鱼种,其肠内主要食物组成为水生植物占40%-50%,水生动物和昆虫占20%-40%。

据报导,取食红虫(枝角类)的夏花草鱼生长甚快,其日增重率为11.55-14.3%;取食浮萍次之,为7.3%-8.2%;取食豆饼的最慢,为4.9%。

随着时间的推移,草鱼长大,杂草长出来,即被草鱼吃掉,其除草既经常又彻底。

稻田养殖青田鱼技术

稻田养殖青田鱼技术

稻田养殖青田鱼技术
一、稻田情况和鱼种放养
1、稻田情况及放养前的准备:水源充足,光照条件好。

近似于长方形.面积570平方。

田中央开挖鱼凼1个并与“十”字形鱼沟相连,鱼凼上设置高1米的遮阳棚,遮阳布四周临水,呈正方体倒扣于鱼凼上。

田埂加高至50cm。

在进排水口设两层拦鱼栅,拦鱼栅用竹篾条编制。

2、鱼种放养:6月17日投放规格为5~8cm/尾的青田鱼鱼苗150尾.7~9cm的草鱼苗100尾。

鱼种放养前用5%的食盐水浸泡消毒5分钟。

二、日常管理及饲料投喂
1、日常管理:早上巡田,查看水质、水位是否异常,以便及时调整水质水位,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平时还要注意驱赶水鸟、水蛇以防侵害鱼类。

2、饲料投喂:饲料用麦麸、玉米、米皮糠、油巴配成配合饲料加工捏团投喂,另外投喂菜叶、浮萍、嫩青草等。

具体投喂量根据当天的天气、水质、头天吃食情况而定。

为防止肠道疾病,每半月用大蒜头捣碎加食盐拌料投喂,用量为50kg鱼用大蒜头250g,食盐100g,连用3天。

三、小结与讨论:1、稻田养殖青田鱼是适宜的.建议大面积推广。

2、在鱼凼上搭建遮阳棚是必要的。

3、稻田养鱼,管理是关键。

4、少用或不用农药,不用除草剂。

必须用农药时,先加深水位,喷雾器喷头呈45角喷向水稻。

稻鱼混养工程方案

稻鱼混养工程方案

稻鱼混养工程方案一、前言稻鱼混养是一种集约化养殖方式,通过在水稻田中同时培养鱼类,实现农田的多功能利用,提高养殖效益,减少养殖污染,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稻鱼混养的原理、技术及实施方案。

二、技术原理传统的稻田养鱼方式主要是依靠稻田外的池塘或河流来养鱼,这样既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又难以管控饲料投喂、水质调控等问题。

而稻鱼混养则是利用稻田内部的水域来养殖鱼类,在池塘、河流等外部水域减少养殖密度,减轻了外部水环境的压力,也能够有效利用水稻田的水资源。

稻鱼混养的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随粮养鱼:水稻生长需要大量的氮、磷、钾等养分,而这些养分正好是鱼类生长所需要的,通过鱼类的排泄物和残饵的分解,可以为水稻提供生长所需的养分,从而实现“稻肥鱼、鱼肥稻”的良性循环。

2. 生态浮筏:利用生态浮筏可以增加水中氧气含量,为鱼类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同时也能够增加水稻的养分吸收效率。

3. 水质调控:合理控制鱼类的密度,防止饵料残渣的过多积累,利用水稻的根系吸收有机废物,减轻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

4. 配套设施:在稻鱼混养中,可以根据养殖规模和水体形态,选择适当的配套设施,如生态浮筏、水利设施、渔具饲料等,提高养殖效益。

三、技术实施1. 选址选择:选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易于灌溉,周边环境无污染源的农田作为稻鱼混养基地。

2. 土地准备:清理农田、修建水田坝、整平水田地,为后续的养殖和种植工作做好准备。

3. 水稻种植:根据水稻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合水田种植的水稻品种,合理施肥、灌溉、植保等管理措施,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4. 鱼类引种:选购鲫鱼、鲤鱼等适合水稻田混养的鱼类种苗,适时投放到水稻田中,并定期投喂饲料,控制养殖密度和水质调控。

5. 配套设施:根据需要安装生态浮筏、水利设施、渔具饲料等配套设施,确保养殖环境的良好。

6. 定期管理:定期对水稻田和鱼类进行管理,如除草、防治病虫害、水质调控等,保证水稻和鱼类的生长健康。

生态稻田养鱼技术

生态稻田养鱼技术
入较大规格的鱼种。
3 . 放养数量 : 根 据 鱼 坑 的 大小 、 稻 田的生 态 条 件 、 养 殖方式( 利 用 稻 田 天然 饵 料 粗 放 养 殖 或 是 投 饵 精 养 ) , 以 及 鱼 种 规 格 大 小 和 产量 要求 来 确 定 鱼 种 放 养 数 量 。 一 般 每 亩 稻 田可 放 养 3 — 5厘 米 的 规 格 鱼 种 3 0 0 —5 0 0 尾 。粗 放 养 殖 放 养 数 量 小 些 ; 肥水 田、 精养 田放 养数 量 大些 : 也 可 以单 养 。 4 . 注意事项 : 一是要注意让鱼种适应 田水水温 ; 二 是鱼 种 出现 不 适 应 时 , 及时注入新水 ; 三 是 要 检 查 出 入
水 口拦 鱼 设 施 。 f 二1 饲 养 管 理
稻 田养鱼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 是我国淡水鱼养 天然 饵 料 可供 鱼类 摄食 , 每亩可形成 2 O 公 斤左 右 的 天
殖 的 主要 方 法 之一 。 近年来 , 随着 栽 培 养 殖 新 技 术 及 诱 虫灯防治技 术 的推广应用 . 我县 “ 稻一灯一鱼 ” 生 态 种 然鱼量 , 要达到每亩 5 0 公 斤 以 上 产量 , 必须投饵喂鱼 。 常用 的饵 料 有 嫩 草 、 水草 、 浮萍、 菜 叶、 糠 麸 和 复 合 颗 粒 养 模 式 深 受 广 大 农 民欢 迎 。 它投资少 、 见效快 、 无公害、 饲料等 。 投 饵要 定 点 、 定时、 定量 , 并 根 据 摄 食 情 况 调 整 效益好 . 有 着 广 阔 的 发展 前 景 。现 从 稻 田条 件 、 鱼 种 选 投饵量 。 择、 养 鱼 设 施 建 设 和肥 水 管 理 、 合 理 投 饲 等 方 面 介 绍 稻 2 . 调节水位和水质 : 根 据水 稻 和鱼 的需 要 管 好 稻 田 田养 鱼技 术 . 以 供 稻 田生 态 养 殖 的 推 广 。 里的水 , 通过排 、 灌水 和施用生石 灰 , 调 节 水 质 以 满 足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指南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指南

关于印发《四川省稻渔综合种养技术指南》的通知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稻渔综合种养生产技术指南〉的通知》(农办渔〔2020〕11号),结合我省实际,编制本指南。

一、概述(一)基本概念稻渔综合种养是通过对稻田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作轮作系统,通过规模开发、产业经营、标准生产、品牌运作,能实现水稻稳产、水产品增收、经济效益提高、农药化肥使用减量、农田生态系统功能明显改善,是一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二)技术指标稻渔综合种养应保证水稻稳产,技术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1.水稻单产:平原地区水稻产量每亩不低于500kg,丘陵山区水稻单产不低于当地水稻单作平均单产;2.沟凼(暂养池)占比:沟凼占比不超过10%;3.纯收入提升: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对比,单位面积纯收入平均提高50%以上;4.化肥使用减量: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对比,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平均减少30%以上;5.农药使用减量:与同等条件下水稻单作对比,单位面积农药施用量平均减少30%以上;6.渔用药物施用:无抗菌类和杀虫类渔用药物使用。

(三)适宜田块用于稻渔综合种养的田块应具备水源好、排灌方便、田块平整、保水性好、不受洪旱灾害影响的良好条件。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四)主要模式目前我省已形成稻-鱼、稻-虾、稻-蟹、稻-鳅、稻-鳖5类模式。

二、技术要点(一)稻鱼综合种养1.田间工程(1)进排水系统改造。

对于新开挖的养鱼稻田,进排水口一般设在稻田的两对角,以保证水流畅通,进排水口大小根据稻田排水量而定。

对于旧的养鱼稻田应进行检查,夯实进排水口,防止漏水。

进排水口推荐采用三型聚丙烯管(简称PPR管,polypropylenerandom),排水管呈“L”型,一头埋于田块底部,另一头可取下,利用田内水压调节水位。

进排水设施均需做好防逃,可用聚乙烯网或金属网套住管口,网眼规格小于田鱼规格,以不逃鱼、不阻水为原则。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稻田养鱼技术规范

稻田养鱼技术方案一、稻田养鱼类型1、麦(油、蔬、果)稻田(一季中稻轮作)在稻作期间,3~5厘米鱼种下田培育2个月~3个月,尾重可长到30克~50克,亩产鱼种10千克~15千克,不妨碍水稻产量。

2、冬囤水田养鱼冬囤水田在稻作期间投放鱼种,稻作期间套养夏花鱼种,加深田水。

水稻收割后可亩产鲜鱼100千克以上。

二、生态条件1、稻田水质条件水源条件好,保水力强,水质应符合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田内水体溶氧24小时不低于3毫克/升,PH 6-8.5。

2、土壤条件土壤保水力强,适宜稻作生长。

三、技术要求1、鱼田工程(1)田坎高0.8米~1米,顶宽0.5米以上,不漏不垮。

提倡用石料、水泥板、三合土护坡。

(2)注、排水口注、排水口要用石料修建,宽0.8米~1米。

每田各一个,排水量大的田块应增设能保持正常水位的排洪缺。

(3)拦鱼设施拦鱼设施用竹条或其他材料制作,长度为排水口宽度的3倍以上,成弧形安置于排水口的迎水面,牢固插入田泥中,高出田坎20厘米以上。

排洪量大的田,在拦鱼设施增设一道拦渣设施。

(4)鱼凼和鱼沟①养鱼稻田要开挖鱼凼和鱼沟。

洪水冲击的正冲田养鱼应修建排洪沟。

②鱼凼建于田中部或僻静处,占本田面积的10%~15%,凼深1米以上,凼顶高出田底20厘米以上,凼内壁用石料或三合土铺砌,防止垮塌。

凼与鱼沟相接处开一缺口,使凼沟相通,并安装拦鱼栅。

③栽秧前挖好鱼沟,宽0.8米,深0.5米。

可根据田块面积大小开挖“一”、“十”、“井”、“田”型鱼沟。

2、水稻栽培(1)水稻要选优质、高产、抗病、抗倒伏的推广品种。

(2)水稻栽插按NY/T 5117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进行。

3、鱼种投放(1)稻田消毒鱼种放养前,对鱼凼按每立方米水体用生石灰200克或漂白粉20克,兑水均匀泼洒,7~10天后放鱼。

(2)鱼种消毒鱼种下田前用2%~4%食盐水或10毫克/升高锰酸钾溶液等药物浸泡10分钟~20分钟。

(3)鱼种投放①麦(油)——稻田以培育大规格鱼种为目标,每667平方米(亩)放3厘米~5厘米鲤、鲫或草鲢、鳙等鱼种800尾~1000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