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古诗《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春夜喜雨》教案(通用21篇)

《春夜喜雨》教案(通用21篇)《春夜喜雨》教案(通用21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夜喜雨》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夜喜雨》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标: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方法标: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3、情感态度标:在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及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随文识字,读诗背诗。
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组织学生演唱《小雨沙沙》。
师:同学们这首歌唱得真好听,谁能告诉老师歌中唱的是什么呀?(小雨)是呀!有一句话说:春雨贵如油。
人们喜欢春雨,为她写歌。
你们知道吗?唐朝大诗人杜甫还为她写诗了呢!你们想知道杜甫是怎样写春雨的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夜喜雨》这首诗。
教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识字,扫清障碍1、教师口述目标(如上)2、师范读古诗,要求学生听清每一个字的读音。
3、师领读古诗,要求学生读准字音。
4、生自由读诗,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宝宝,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5、同桌合作学习,你读我听,我读你听,读错的字要互相纠正。
6、反馈学习情况。
(1)同学们本课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如果你们能给它们正确加音我就相信你们认识了。
下面就请同学们在生字的头顶上正确写出拼音。
然后同桌互相看看写的对不?错的及时改正。
(2)昨天老师布置预习了,在预习时遇到困难怎么办?你们在预习的时候发现哪个字比较难记?(学生说出哪个字就让同学们指出这个字在诗的哪一行,然后交流识字的好办法,扩词,相机用词语说话,并正确读出生字所在的诗句)。
(3)识记生字之后要求学生读整首诗,做到正确流利。
先自由练读,然后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赛读。
三、了解节奏,读出韵律1、在正确流利读诗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五言诗的朗读节奏,掌握诵读古诗的停顿技巧。
杜甫《春夜喜雨》的教学设计(5篇)

杜甫《春夜喜雨》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杜甫《春夜喜雨》优秀的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人根本信息。
2、把握诗歌中,“雨”的特点和的情感倾向。
3、学习“想象”“比照”等艺术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体会诗歌艺术美感。
二、教学重、难点:把握意象的特点;体会想象、比照等艺术手法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作品说明,信息简介:这首诗大约是公元761年春天在成都草堂时所作。
杜甫离开泰州,率家人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来到了成都。
在朋友的帮忙下,他在成都西部的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即杜甫草堂。
这样,一家人最终有了安家之所。
他在这里春种秋收,与当地朴实的农夫你来我往,生活变得平和而安静。
这使得他饱经忧患、历经战乱的心,最终得到了极大的劝慰。
这首诗表达了祈求风调雨顺、盼望享受美妙生活的良好祝福,反映了喜雨降落时极为开心的心情。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
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
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
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
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
有《杜少陵集》。
2、把握诗歌中意象的主要特点:(1)扣住诗题中的“雨”字(2)把握诗歌前两联写了“好雨”的详细表现:“知季节”写出其布满灵性,了解人们心思;“乃发生”写出其来得适时,如期而至;“潜入夜”写出其来而无声,不影响人白天劳作,不惊扰人良宵佳梦;“润物”写出春风化雨,滋润大地;“细无声”写出和风细雨,悄悄无闻。
3、感受的情感倾向:“春夜喜雨”,“喜”是诗歌情感基调,最直接点出在这美妙春天,对这场春雨的宠爱之情;前两联对雨的评价和尾联中,想象出雨后锦官城红花沾雨的美妙景致,表达了对这场春雨的赞美之情,的确令人“喜”上眉头。
4、简析艺术手法,强化对诗歌美的感悟:说明:艺术手法,艺术作品形式的要素之一,又称表现手法。
《春夜喜雨》教案与目标

《春夜喜雨》教案与目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春夜喜雨》。
(2)理解诗歌的背景,了解杜甫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3)分析并欣赏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从诗歌中提取关键信息,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升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关爱环境的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诗歌的意象分析和修辞手法的鉴赏。
(3)诗歌背景的了解和作者创作风格的把握。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释义。
(2)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和作者情感的把握。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欣赏教学法:通过对诗歌的朗读、背诵和赏析,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诗歌内容,了解作者背景,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 学生准备:预习诗歌,查阅相关资料,对诗歌有所了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杜甫及其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并尝试解答课后问题。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深入解读诗歌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4.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意象、修辞手法,引导学生领略诗歌的美。
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诗歌的魅力。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春夜喜雨教学设计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春夜喜雨教学设计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春夜喜雨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2.掌握古诗主要内容;3.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扩写古诗。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扩写古诗。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美丽的事物想要和身边的朋友或者家人分享。
老师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有一天,我在湖边散步,看到夕阳西下,湖面上波光粼粼,几只鸟儿从湖面上轻轻掠过又马上飞向远方,我拿起手机,拍了一张照片发给远方的朋友,附上一句诗:“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谁知道朋友回了一句:“照片看懂了,诗句没有看懂”,于是我只好把眼前的景物非常细致地描述了一遍,他们才终于感受到了我所说的震撼美。
经过这件事情,我陷入了思考,古诗流传千年,是浓缩的语言精华,肯定是美的,但是当我们要把感受到的景物和情感转达给另外一个人时,该如何去完整的表达呢?我今天将和同学们通过一首诗的学习来探讨具体的方法。
(PPT出示杜甫的《春夜喜雨》)二、品读古诗,读出诗情师: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给我们说说,这首诗的题目的意思?生:春天的夜晚下了一场令人喜悦的雨。
师:为什么“喜”?谁能猜一猜。
生1:看到春雨滋润万物而喜生2:看到雨很可爱而喜生3:可能是很久没有下雨了,突然下起了雨很高兴吧师:到底谁猜得对呢?我想请一位同学为我们读一读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请一位学生读创作背景,注意“上元二年”“久旱逢甘霖”等字词的流畅表达)师:从古诗的创作背景中,我们知道了谜底,现在,就让我们带着“喜”字去感受诗人杜甫藏在诗中的“喜悦”吧!师:首先,我想和大家齐读这首诗,全班齐读。
师:读一首古诗,去感受它的美,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比如我们刚才的齐读,(注意纠正“潜”字的读音)读出了古诗的韵律美;男生齐读和女生齐读,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男生齐读完,让我们听到了春雷滚滚声中一阵酣畅淋漓的雨,女生齐读完,让我们感受到了小雨淅淅沥沥滋润大地的宛转悠扬;每个人对于古诗的感受不同,读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单个同学,之前的齐读中注意到的比较投入的学生)请你带着你对这首古诗的感受读一遍,师:你的朗读让我们又重新跟着你体会了一遍诗人的喜悦之情;师:你把“潜”字读得很轻,读出了小雨悄悄地到来的姿态;师:你把“润无声”三个字读得很慢很轻,让我们感受到了春雨的轻柔、细腻;师:非常感谢刚才几位同学的慷慨分享,给我们的朗读提供了许多改进方法,读出喜悦之情的同时,处理好重点字、词的轻读或重读,更容易释放出我们要表达的情感,让我们带着喜悦之情,把握好重点的字和词的轻读,一起朗读一遍……师:诗人杜甫很巧妙的把他内心的喜悦藏在了每一句诗,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里,我们去找一找吧!三、赏读古诗,发挥想象师:你在这两幅里看到了什么?(随机点)生:看到了刚刚长出来的小草,潺潺流水,在雨中茁壮成长的庄稼……师:你描述得非常具体。
《春夜喜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春夜喜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春夜喜雨》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1一、温故知新1.巩固积累杜甫,唐代伟大的___主义诗人。
与李白并称为“___”,人称“___”。
晚年自号“_____”。
杜甫诗中也不乏赞景咏怀之作,比如今天我们学习的__言__诗《____》,以及《丽人行》、《望岳》、《咏怀古迹》五首等就是此类作品。
2.背景明确《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
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
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有着急切的盼望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佳作,抒发了面对春雨无比喜悦之情。
二、整体阅读,层层分析1.初读律诗,体会作者在文中的心情,可以用题目中的“___”字来概括。
2._全诗八句,四联。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___诗。
首联“__________,_________。
”_用一个“____”字来赞“雨”,并用一个“___”字,把“好雨”人格化,写活了春雨。
“当春乃发生”的“___”字,是“便”的意思,“知”和“乃”前后互为呼应,使人油然而生赞美之情,面对有灵性,善解人意的春雨,诗人不禁发自肺腑的高呼——“好雨”。
颔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人仍运用拟人的手法,从正面细致的描绘了春夜喜雨随风而至此,润泽万物的情态,“______”和“______”相匹配,不仅表明雨是伴风悄悄而至,同时表明雨是有意润物,是无意讨好人们的欢欣。
其中“____”和“____”字,用词精当恰切。
所谓“潜”是风轻而不狂;所谓“细”是指雨蒙而不骤,有了风轻雨蒙作铺垫,才能产生“润”。
这一“潜”一“细”二字,是从人体五官功能中的___觉角度写出春雨绵绵,无声无息轻轻润物的。
颈联是“_________,_________”呼应了题目中的”____“字,写雨中夜色。
喜的是雨意之浓。
从___觉角度描写了一幅江村夜雨图。
《春夜喜雨》教案

《春夜喜雨》教案
《春夜喜雨》教案
导语:《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
下面是yjbys小编整理的关于这首诗的教案,希望大家认真学习。
下面是店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夜喜雨》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更多《春夜喜雨》教案请关注店铺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栏目。
《春夜喜雨》教案
学习目标:
1、诵读全诗,注意节奏,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抓关键字,疏通诗歌大意。
3、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背诵并默写诗文。
重点难点
重点:诵读全诗,疏通诗歌大意。
难点:理解诗歌意境,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
自主合作尝试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春夜喜雨》优秀教案(精选7篇)

《春夜喜雨》优秀教案《春夜喜雨》优秀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夜喜雨》优秀教案(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夜喜雨》优秀教案1教学理念:本课设计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展开想象,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以及背诵古诗。
2、感受春雨的美好。
3、教会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古诗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用歌曲《小雨沙沙》引入古诗。
二、学习古诗1、有一首古诗中也藏着“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前四句),感受春雨的美好。
(出示课题)。
2、指名读课题(相机正音)3、齐读课题4、比一比、赛一赛(一)比一比谁能把古诗读正确。
1、学生自己练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请教一下。
2、指名读。
(相机指导读准字音,教师做及时评价给读正确的同学奖励春姑娘的礼物花朵)3、看看哪一桌读得最准确呢?(同桌读)4、让我们一起来把古诗正确地念出来。
(二)比一比,谁能把古诗读流利,并且读出感情来呢?1、先请同桌之间读一读,如果你觉得你的同桌能闯关成功了,那就在他的诵读书上打上一个五角星。
2、指名读,进行小老师评价。
3、欣赏范读4、和老师比一比5、小组推荐读,进行赛诗会。
6、齐读——齐诵三、自主学习古诗(课堂延伸)1、想再学剩下的四句吗?2、师讲明方法,生自学3、多种形式指名诵读4、齐读全诗四、小结根据本节课学生实际表现情况做出相应的鼓励评价《春夜喜雨》优秀教案2学习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
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古诗《春夜喜雨》公开课教案

古诗《春夜喜雨》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古诗《春夜喜雨》。
1.2 提问学生对古诗的认知,了解学生对古诗的掌握程度。
1.3 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意象、情感和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章:作者及背景介绍2.1 介绍唐代诗人杜甫,包括其生平、创作特点等。
2.2 分析《春夜喜雨》的创作背景,如时代背景、个人经历等。
2.3 帮助学生理解诗人与时代的关系,提高学生对诗歌背景的认识。
第三章:诗歌解析3.1 分析《春夜喜雨》的诗意、诗境,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3.2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如“夜雨”、“春风”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形象性。
3.3 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第四章:情感体验4.1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置身于诗歌描绘的场景中,体验诗人的情感。
4.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4.3 教师总结学生观点,阐述诗歌情感的多面性。
第五章:创作实践5.1 布置作业:以《春夜喜雨》为灵感,创作一首描写自然现象的诗歌。
5.2 教师提供创作指导,如关注意象、运用修辞手法等。
5.3 学生展示作业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第六章:诗歌鉴赏技巧6.1 介绍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了解作者背景、分析意象、品味语言等。
6.2 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方法,分析《春夜喜雨》的艺术特色。
6.3 学生分享鉴赏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第七章:诗歌与文化7.1 探讨《春夜喜雨》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对雨的寓意、春的意义等。
7.2 分析诗歌中的哲学思想,如顺应自然、滋润万物等。
7.3 引导学生认识诗歌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第八章:诗人杜甫的其他作品8.1 介绍杜甫的其他著名作品,如《登高》、《月夜忆舍弟》等。
8.2 分析杜甫其他作品的主题、风格及艺术特色。
8.3 学生选择一首杜甫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鉴赏,分享感悟。
第九章:课堂互动环节9.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春夜喜雨》与其他描写雨的诗歌的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古诗《春夜喜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这时已经在成都草堂居住了两年。
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发生了旱灾。
经历过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经历过旱灾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贵。
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欣喜非常,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教学目标:
1、有节奏的诵读本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以字的品析为切入点,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炼句乃至炼意的特点,体味诗词推敲字句的妙处。
3、品读杜甫,感受杜甫忧国忧民之情。
教学重难点:
品味诗人遣词造句的妙处,领略诗歌意境。
教学准备:
教师:解读教材;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准备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杜甫的资料,背诵杜甫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本单元所学都是诗歌,唐朝是中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其间出现过无数的诗人,他们如繁星璀璨夺目。
在这众多的诗人中间,
著名文学家韩愈独独推崇两个人,他曾经说过:“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我们知道是李白,那“杜”呢?对,就是杜甫。
对
于杜甫我们并不陌生,哪位同学还记得曾经学过的杜甫的诗?
2、生积极吟诵学过的杜甫的诗句。
3、师:我们知道杜甫的那么多的诗句,那你对他又了解多少呢?
4、生简介杜甫。
5、师:杜甫的诗有着绵远悠长的意境和满腔忧国忧民的热忱,使得杜甫成为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圣”,而他的诗也号称“诗史”。
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春夜喜雨》。
(板书
课题)
二、初读
1、生自由读诗,读正确通顺。
2、指名读诗。
评价。
3、师:能够正确地朗读古诗,这是古诗学习的第一步,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高度浓缩的,虽然只有寥寥数字,但其中的丰富内涵却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
诗人的内心世界更不是我们轻易可以触摸得到的。
所以,我们还要沉下心来,静静地读,细细地品。
请大家借助注释,赏析和工具书认真地品读理解,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4、生自主理解诗句。
三、品析
1、师:大家能读懂诗人笔下的这场雨吗?你读出了怎样的雨?(及时的雨)
①理解“及时”:懂事、知心、善解人意。
②从哪儿看出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③为什么说它及时呢?(知时节,播种的时节)
④指导朗读此句。
2、师:除了这是一场及时的雨,你还读出了这是一场怎样的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雨)
①你从哪儿看出来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②讨论:为什么用“潜”?能换成别的词吗?(偷偷地,悄悄地不让别人知道)
③为什么要悄悄地来呢?看来,春雨有心滋润万物,却无心让人发现呀!
④引入朱自清的《春》片段。
体会春雨的细小,绵密。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像一层薄烟。
⑤春雨悄悄地来,静静地走,滋润万物,默默无闻,你喜欢这样的雨吗?指导读此句。
3、现在我们来看剩下的两句,它们和这场雨有关系吗?
①理解“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指名说说看。
②天上乌云密布,野外一片漆黑。
这时诗人在想什么呢?现在大家已经开始慢慢地走进诗人的心里去了。
课件出示背景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诗人当时对春雨的企盼。
(安史之乱前,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了安史之乱,杜甫与家人从此流亡生活。
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搭建草堂安身。
这首诗作于杜甫居于此处两年后,当时那儿发生了大旱灾。
老百姓刚经历安史之乱,又遭遇旱灾,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
③指名反馈作者当时会想些什么?
4、是呀,好一场及时的雨呀!下吧,下吧!多下会儿吧!把干涸的土地 * 地滋润。
想象一下,经过一夜的春雨,明天早晨的锦官城会是什么样子呢?(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①读着这句诗,我们仿佛看见了什么?(图片欣赏)
②这样的万紫千红,这样的娇艳欲滴,这样的花团锦簇,难道诗人仅仅想到了城里的这些美景吗?他还会想到什么?(秋天,丰收)
③春天的美丽,秋天的丰收都将由这一场雨带来,你喜欢这场春雨吗?让我们一起来读:
大地干旱,人们生活贫困,他们盼望——(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雨悄悄地来了,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我们看到下雨时——(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想到——(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5、刚刚我们读懂的雨,在诗中浓缩成一个字——(好)。
刚才我们读懂的诗人的内心,在诗中也浓缩成一个字——(喜)。
让我们感受诗人的喜悦,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四、总结
见诗如见人,诗是诗人真实情感的表达,今天我们不仅读懂了
一首诗,也读懂了一位诗人——杜甫。
在你的心目中,他是一位怎样的诗人?(生谈感受)
杜甫同情人民,他创作的诗歌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的主线,他
的诗以最普通的百姓为主角,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强烈的时代色彩,真实地反映了一段历史。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更好理解,为什么一场春雨会让杜甫如此
地欣喜若狂,因为这场春雨带给诗人的是无限的希望啊,希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杜甫表面上是因雨而喜,实际上是为民而喜,大家说对吗?让我们带着欣喜之情再来读这首诗。
五、拓展
课后收集杜甫的诗,感受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板书设计:
春夜喜雨
(及时)好 (润物)喜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