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铝的钝化

合集下载

铝的钝化原理

铝的钝化原理

铝的钝化原理
铝钝化是一种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在铝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以提高铝材的耐腐蚀性能。

钝化膜主要由氧化铝组成,能够有效隔绝铝材与环境介质的直接接触,防止氧化、腐蚀等化学反应的发生。

铝的钝化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在铝材表面形成氧化层: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层,该层一般呈现为白色或钢灰色。

氧化层能够通过挤压的方式封闭铝材表面,形成致密的隔离层,阻止了水、氧气、酸、碱等物质的渗透,从而保护了铝材的内部组织。

2. 生成稳定的氧化膜:氧化铝层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但通常较薄且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钝化过程中,可以通过电解、化学浸渍等方式,进一步加强氧化膜的稳定性。

添加适量的化学成分可以帮助增厚、增硬氧化膜,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3. 形成均匀的氧化膜:在钝化过程中,需要保证钝化液、电流、温度等因素的合理控制,以使氧化膜在整个铝材表面形成均匀、致密的薄膜。

均匀的氧化膜有助于提高钝化层的质量和耐腐蚀性能。

铝钝化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铝材的抗腐蚀性能,延长使用寿命。

同时,钝化处理也可以改善铝材的外观,增加其表面颜色的多
样性,以满足不同需求。

铝钝化工艺在汽车、建筑、电子、航空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提高了铝材的使用效益和经济价值。

铝件钝化工艺

铝件钝化工艺

铝件钝化工艺铝件钝化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在铝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以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本文将介绍铝件钝化的工艺流程、常用的钝化方法以及钝化后的效果。

一、工艺流程铝件钝化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表面处理、钝化处理和后处理三个步骤。

1. 表面处理:首先需要对铝件表面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氧化物和杂质等。

常用的清洗方法有碱洗、酸洗和溶剂清洗等。

2. 钝化处理:清洗后的铝件需要进行钝化处理,以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常用的钝化方法有化学钝化、电化学钝化和阳极氧化等。

3. 后处理:钝化后的铝件还需要进行后处理,以提高其表面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常见的后处理方法有封孔处理、涂装和电泳等。

二、常用的钝化方法1. 化学钝化:化学钝化是指利用化学药液在铝件表面形成氧化膜的方法。

常用的化学钝化剂有铬酸钠、硫酸铜和硝酸铝等。

化学钝化的优点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但钝化膜较薄,耐蚀性相对较差。

2. 电化学钝化:电化学钝化是指利用电解的方法在铝件表面形成氧化膜的方法。

常用的电化学钝化溶液有硫酸、硫酸铜和硫酸铬等。

电化学钝化的优点是钝化膜较厚,耐蚀性较好,但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3. 阳极氧化:阳极氧化是指利用阳极氧化设备,在铝件表面形成氧化膜的方法。

阳极氧化的优点是钝化膜厚度可控,耐蚀性好,且可实现不同颜色的氧化膜,但设备投资大,工艺复杂。

三、钝化后的效果经过钝化处理的铝件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能够有效阻止铝件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从而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钝化后的铝件不易被氧化,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还能增强其美观性。

钝化膜的厚度、颜色和硬度等性能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节。

通常情况下,钝化膜的厚度在5-25微米之间,颜色可以是无色、银白色、黑色、金黄色等,硬度可以达到150-500HV。

四、总结铝件钝化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在铝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磨性。

常用的钝化方法包括化学钝化、电化学钝化和阳极氧化等。

铝的钝化原理

铝的钝化原理

铝的钝化原理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具有轻质、耐腐蚀、导热性能好等优点,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铝的表面容易发生氧化,降低了其美观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钝化处理的方法。

那么,铝的钝化原理是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铝的表面氧化现象。

铝在空气中会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层氧化膜。

这层氧化膜虽然能够保护铝材料不受进一步氧化的侵蚀,但由于氧化膜的孔隙结构,依然会导致铝材料在潮湿环境下发生腐蚀。

因此,需要对铝进行钝化处理,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以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其次,铝的钝化原理主要是通过化学方法实现的。

一种常见的钝化方法是采用酸性溶液进行处理。

在酸性环境中,铝表面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

这种氧化物膜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能够有效地保护铝材料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

此外,还可以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进行铝的钝化处理。

阳极氧化是利用铝材料本身作为阳极,在特定电解液中进行电化学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这种氧化膜不仅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能,而且还能增强铝的硬度和耐磨性,提高其表面的装饰性和功能性。

除了化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物理方法进行铝的钝化处理。

例如,采用磷化、镀锌等表面处理工艺,形成一层具有较好抗腐蚀性能的保护膜。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铝材料的抗腐蚀性能,而且还能改善其外观和功能性能。

总的来说,铝的钝化原理是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在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以提高其抗腐蚀性能。

不同的钝化方法有着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钝化方法。

通过钝化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铝材料的表面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铝的钝化处理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铝粉钝化的概念

铝粉钝化的概念

铝粉钝化的概念铝粉钝化是一种防腐蚀处理技术,通过在铝粉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氧化膜,阻断铝与外界环境接触,从而提高铝粉的稳定性和耐腐蚀性能。

在铝粉的制备和应用过程中,钝化处理能够改善铝粉的化学稳定性、耐腐蚀性和电化学性能,提高铝粉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铝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铝,形成氧化膜保护自身。

然而,铝表面的氧化膜是很薄且不完整的,无法提供足够的保护层。

因此,为了增强铝的耐腐蚀性和稳定性,需要进行钝化处理。

铝粉钝化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表面清洗:通过机械处理或化学处理方法将铝粉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去除,以保证钝化处理的效果。

2. 钝化剂处理:使用特定的钝化剂处理铝粉,使其在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常用的钝化剂包括酸性溶液、碱性溶液和有机钝化剂等。

3. 钝化剂清洗:清洗被钝化处理的铝粉,去除钝化剂残留以及表面的污染物,保证钝化层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4. 干燥处理:将铝粉进行干燥处理,以便将过程中的水分去除,避免产生新的氧化反应。

通过钝化处理,铝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稳定的氧化膜,从而提高铝粉的耐腐蚀性和稳定性。

该氧化膜能够阻断铝与外界环境的接触,防止铝表面进一步氧化和腐蚀。

此外,由于氧化膜的形成,铝粉表面变得更加平整,有利于铝粉与其他材料的接触和结合。

铝粉钝化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冶金工业、化工工业和纺织工业等。

在冶金工业中,钝化处理后的铝粉可以用于制备金属铝材或合金材料,提高材料的性能和耐腐蚀性。

在化工工业和纺织工业中,钝化处理后的铝粉可用于制备颜料和涂料,增加其稳定性和耐久性。

总之,铝粉钝化是一种重要的防腐蚀处理技术,通过钝化剂处理铝粉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提高铝粉的耐腐蚀性和稳定性。

钝化处理后的铝粉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提高材料的性能和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铝及铝合金表面钝化处理

铝及铝合金表面钝化处理

铝及铝合金表面钝化处理一.钝化的意义及机理简介一般来说,易离子化的金属容易氧化,即容易腐蚀,而事实上并非完全如此,有些金属如铝、镁、铬等虽然易离子化,但由于它们在大气或水中容易生成一层腐蚀产物的薄膜,从而却提高了耐蚀性。

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方法使金属表面状态发生变化,使其溶解速度急剧下降,使耐蚀性提高,此种工艺过程称为钝化。

钝化往往伴随阳极电位突然升高,从而使阳极反应难以进行,使金属腐蚀速度减慢或停止。

由于钝化能显著提高金属的耐蚀性,故在机械、电子、仪器、日用品、军工器械等领域广泛应用。

关于钝化机理目前存在多种理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薄膜理论,另一种是吸附理论。

薄膜理论认为,在钝化过程中,金属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

正是由于这一层膜的存在,将基体金属与腐蚀介质分开,达到保护基体金属,使其不被继续受腐蚀。

吸附理论认为,在钝化过程中,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吸附层,主要是氧的吸附层。

正是由于这一吸附层的存在,使金属耐蚀性提高。

但是上述这两种理论均不能完全解释全部钝化现象,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表面钝化处理方法铝及铝合金工件,无论是化学氧化法或阳极氧化法制取的氧化膜都是多孔的,易受污染,耐蚀性不高。

例如,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是一种具有蜂窝状结构的多于L膜,其微孔数量达4~77×109个/cm2,比表面积非常高。

因此,使得氧化膜的表面具有极高的化学活性,空气中或者使用环境中的腐蚀介质或污染物极易被吸附到膜孔内,所以未经封闭处理的铝合金阳极氧化膜耐蚀性和抗污染能力均不高。

即使氧化膜在染色后也应进行钝化或封闭处理,以提高其耐蚀性。

1.化学氧化后钝化处理铝及铝合金工件化学氧化后钝化处理的工艺条件及钝化液配方。

2.阳极氧化后钝化处理铝及铝合金工件阳极氧化后钝化处理的工艺条件及钝化液配方。

3.氧化膜的封闭处理氧化膜的封闭实际上就是封闭氧化膜的微孔,孔处理。

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的封闭方法很多,如下:降低其表面活性,因此也称为封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方法,分述如下:(1)水合封闭法水合封闭的基本原理是氧化膜和孔壁的A1203在较高温度的热水或水蒸气中发生水合反应,生成水合氧化铝(A1203·H20),使氧化膜体积膨胀,其体积将增大约33%以上。

铝表面钝化处理

铝表面钝化处理

铝表面钝化处理铝表面钝化处理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旨在提高铝制品的耐腐蚀性能和装饰效果。

通过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可以有效防止铝材料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铝表面钝化处理的原理、方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原理铝表面钝化处理的原理是利用铝材料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在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

这层氧化膜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能够有效地保护铝材料。

此外,氧化膜还可以提供一种装饰效果,使铝制品具有更好的外观。

二、方法铝表面钝化处理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包括化学钝化、阳极氧化和电化学钝化等。

1. 化学钝化化学钝化是将铝材料浸泡在含有特定化学物质的溶液中,通过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膜。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成本较低,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2. 阳极氧化阳极氧化是通过在铝材料表面形成氧化膜的过程。

首先将铝制品作为阳极,通过电解的方式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处理。

在电解过程中,铝材料表面产生氧化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阳极氧化处理可以控制氧化膜的厚度和颜色,具有较好的装饰效果。

3. 电化学钝化电化学钝化是利用电流在铝材料表面产生氧化反应,形成氧化膜。

通过在电解槽中控制电流密度和处理时间,可以得到不同厚度和颜色的氧化膜。

这种方法适用于复杂形状的铝制品,但设备成本较高。

三、应用领域铝表面钝化处理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1. 建筑领域铝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的材料,被广泛用于建筑领域。

通过表面钝化处理,可以提高铝材料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使其适应各种恶劣的室外环境。

2. 汽车工业铝合金在汽车制造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表面钝化处理可以提高铝材料的耐蚀性,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

此外,氧化膜还可以提供一种装饰效果,使汽车外观更加美观。

3. 电子行业铝是电子产品中常见的材料之一。

通过表面钝化处理,可以提高铝材料的耐腐蚀性,保护电子器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包装领域铝材料在食品包装和药品包装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表面钝化处理,可以提高铝材料的耐腐蚀性,保持包装内物品的品质和安全。

铝及铝合金的钝化方法

铝及铝合金的钝化方法

铝及铝合金的钝化方法铝及铝合金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由于铝的活泼性,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氧化物,导致铝表面的钝化问题。

这不仅会影响铝材料的外观,还会降低其耐腐蚀性能。

因此,钝化成为提高铝及铝合金耐蚀性的一项重要工艺。

钝化是指通过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的氧化膜,从而改善金属材料的耐蚀性能。

对于铝及铝合金而言,常用的钝化方法有化学钝化、电化学钝化和磷化钝化等。

首先是化学钝化。

化学钝化是指将铝材料浸泡于含有氟硅酸钠、硝酸铝等活性成分的镁铝钠水溶液中。

这种方法可以在铝表面形成一层厚约0.01-0.02毫米的氧化膜,提高铝的耐蚀性能。

在工业生产中,化学钝化可以通过喷涂、浸泡、喷淋等方式进行。

该方法的优点是成本低、操作简便,适用于大批量铝材料的钝化处理。

其次是电化学钝化。

电化学钝化是指通过电解的方式,在铝材料表面形成致密、均匀的氧化膜。

在这种方法中,铝材料被作为阳极,在硫酸铝溶液中通以直流电流,使铝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保护性的氧化膜。

电化学钝化的优点是能够控制氧化膜的厚度和质量,可选用不同的电解液和工艺参数来满足不同要求。

然而,电化学钝化需要特定的设备和技术,成本较高,适用于对钝化层质量要求较高的特殊场合。

最后是磷化钝化。

磷化钝化是指将铝材料浸泡于含有磷酸盐和硝酸等成分的酸性溶液中,通过与金属铝发生化学反应,在铝表面形成一层磷化层。

这种磷化层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耐磨性,同时还能增加铝表面的润滑性。

磷化钝化适用于特殊要求的铝合金,如航空航天、汽车等行业中使用的铝材料。

磷化钝化的优点是蚀齿性好、成本低、工艺简便。

总之,对于铝及铝合金的钝化处理,化学钝化、电化学钝化和磷化钝化是常见的方法。

不同的钝化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通过选择合适的钝化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铝及铝合金的耐蚀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具体材料的性质和要求,选择适合的钝化工艺参数和设备条件,确保钝化效果的稳定和可靠。

铝钝化的原理及应用

铝钝化的原理及应用

铝钝化的原理及应用1. 铝钝化的定义铝钝化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在铝材表面形成一层致密、均匀、具有较强附着力的氧化膜的方法。

这层氧化膜可以提高铝材的耐腐蚀性、电绝缘性和机械强度,从而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建筑等行业。

2. 铝钝化的原理铝钝化的原理是通过将铝材浸泡在酸性溶液中,使铝材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铝膜。

一般采用硫酸铝作为钝化液,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浸泡时间、酸性度和电流密度等参数,控制氧化膜的厚度和性质。

3. 铝钝化的过程铝钝化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表面准备:将铝材进行表面清洁,去除杂质和氧化层,以保证钝化膜的质量。

•预处理:将铝材浸泡在酸性溶液中,去除表面的氧化层和其他杂质。

•钝化:将铝材浸泡在含有硫酸铝的酸性溶液中,通过控制电流密度和浸泡时间,使铝材表面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膜。

•后处理:将钝化后的铝材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的钝化液,以保证铝材表面的干净和质量。

4. 铝钝化的应用4.1 航空航天行业铝钝化在航空航天行业中广泛应用,主要用于制造飞机和航天器的结构件和外壳。

由于铝钝化可以提高铝材的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能够增加飞机和航天器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4.2 汽车行业铝钝化在汽车行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制造汽车车身和发动机部件。

铝钝化膜可以提高铝材的耐腐蚀性,保护车身和发动机部件不受外部环境的侵蚀,同时也能提高汽车的整体质量和节能减排效果。

4.3 电子行业铝钝化在电子行业中主要应用于制造电子产品的外壳和散热器。

铝钝化膜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可以保护内部电路不受外界干扰和损坏,同时还能提高散热效果,保证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和寿命。

4.4 建筑行业铝钝化在建筑行业中主要应用于制造建筑幕墙、窗户和门等产品。

铝钝化膜能够提高铝材的耐候性和耐腐蚀性,保证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同时也能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5. 结论铝钝化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在铝材表面形成氧化膜的方法。

它可以提高铝材的耐腐蚀性、电绝缘性和机械强度,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和建筑等行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
A.稀硫酸与铁、铝反应,不能用铁制容器存放或用铝槽车运输,故A错误;
B.稀硝酸与铁、铝反应,不能用铁制容器存放或用铝槽车运输,故B错误;
C.浓硝酸与铁、铝发生钝化现象,阻止了反应的继续进行,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存放或用铝槽车运输,故C正确;
D.硫酸铜溶液与铁、铝反应,不能用铁制容器存放或用铝槽车运输,故D错误;
C.插入Cu(NO3)2溶液中,Cu(NO3)2和Al2O3不反应,故C正确;
D.插入NaOH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2NaOH+Al2O3═2NaAlO2+H2O,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5.B
【解析】
【分析】
【详解】
Mg、Cu常温下与浓硝酸持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会发生钝化,而常温下Fe、Al遇浓硝酸钝化,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上述四种金属中,铝、镁是轻金属;故遇浓硝酸发生钝化的轻金属是铝。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详解】
A.活泼金属铁、铝在常温下与浓硫酸反应发生钝化,反应生成致密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进行,A错误;
B.铝制品表面生成的氧化铝薄膜性质稳定,熔点高,起到保护内部金属的作用,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B错误;
C.铝、铁、铜和氯气反应都能生成高价氯化物,C正确;
(3)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_,请从有关物质的浓度、能量、是否有电化学作用等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某同学通过一定的实验操作,也能使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加快,他采取的措施可能是________.
A.用砂纸擦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铝的钝化
一、单选题
1.Al、Fe、Cu都是重要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Cu、Fe、Al均不能和浓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B.铝制品、铁制品、铜制品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均易腐蚀
C.制备AlCl3、FeCl3、CuCl2均能采用单质与氯气反应的方法
D.铝的氧化物粉末是白色的,铁、铜的最高价氧化物粉末都是黑色的
故选B。
6.C
【解析】
【分析】
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表明生成氧化铝,结合氧化铝与酸、碱的反应来解答。
【详解】
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表明生成氧化铝,氧化铝具有两性,可与强酸强碱反应,与硝酸、盐酸、NaOH均反应,但氧化铝与硝酸铜不反应,故答案选C。
7.C
【解析】
【分析】
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存放或用铝槽车运输的溶液,该溶液在常温下一定不与铁、铝发生反应,铁、铝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与稀硫酸、稀硝酸、硫酸铜溶液反应,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而铁、铝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现象,可以用铁制容器存放或用铝槽车运输.
【详解】
(1)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使铁、铝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以用铝、铁质容器盛放浓硝酸,体现浓硝酸的强氧化性,故B项正确,
答案为:B;
(2)H2S具有强还原性,NH3具有碱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故答案为吸水性;①③⑤;
(3)浓H2SO4具有脱水性使纸片炭化变黑,
故答案为脱水性;
(4)浓H2SO4可以与Cu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u CuSO4+SO2↑+2H2O,体现了浓硫酸的氧化性和酸性,
A.稀硝酸B.稀盐酸C.硝酸铜D.氢氧化钠
7.在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存放或用铝槽车运输的溶液是
A.稀硫酸B.稀硝酸C.浓硝酸D.硫酸铜溶液
8.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硝酸B.硝酸铜C.稀盐酸D.氢氧化钠
9.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3.C
【解析】
【分析】
【详解】
Al、Fe金属在常温可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而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Au在常温下与硝酸不反应,只有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二氧化氮气体,故答案为C。
【点睛】
考查浓硝酸的性质,常温下,大多数金属可溶于浓硝酸,但较为活泼的金属铝、铁可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而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金、铂等金属硝酸不反应,特别注意钝化是化学变化。
4.C
【解析】
【分析】
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表面生成的是氧化铝,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强碱反应。
【详解】
A.氧化铝能与酸反应,,插入HNO3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6HNO3+Al2O3═2Al(NO3)3+3H2O,,故A错误;
B.插入HCl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6HCl+Al2O3═2AlCl3+3H2O,故B错误;
B.把铝片投入热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涤,再投入硫酸铜溶液中
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再投入铝片
D.在铝片上捆上几枚铜钉后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
(5)除去氧化铝的铝片与铜片为电极,在X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列表如下:
选项
铝电极
电解质
负极反应
正极反应
A
正极
NaOH
Al﹣3e﹣=Al3+
故选:C。
8.B
【解析】
【详解】
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表面的物质是氧化铝,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能溶于强酸、强碱溶液,稀硝酸和稀盐酸是强酸,NaOH是强碱,所以能溶于稀硝酸、稀盐酸、NaOH溶液中,但不能和硝酸铜反应,故选B。
9.D
【解析】
【详解】
A. HClO不稳定,可分解生成HCl,故A错误;
B. 浓硝酸与铝发生钝化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而阻碍反应继续进行,与稀硝酸发生不同的反应,故B错误;
故答案为氧化性和酸性。
【点睛】
第(4)问,浓硫酸与铜反应时,S元素部分被还原,表现的是酸性和氧化性;要注意的是,浓硫酸与碳再共热条件下反应时只表现强氧化性。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理解并区分浓硫酸的这两个反应的关键。
12.C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片,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钠(注意:不能加入盐酸),若反应明显加快了,说明上述推断正确Al3++3H2O Al(OH)3+3H+Cu2++2H2O Cu(OH)2+2H+,2Al+6H+=2Al3++3H2↑氢气随着反应进行生成铝离子浓度增大(或水解程度增大,产生大量H+或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加快或铜与铝构成原电池,加快铝失电子)ABDB电解质的性质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氯化铝和硫酸铝阴离子的不同,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表面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故选C;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片,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钠(注意:不能加入盐酸),若反应明显加快了,说明上述推断正确;
(2)金属铜呈暗红色,金属铝能置换铜盐中的金属铜,即2Al+3Cu2+==3Cu+2Al3+;氯化铜和硫酸铜均是强酸弱碱盐,水解显酸性,金属铝能和酸反应产生氢气,Al3++3H2O Al(OH)3+3H+,Cu2++2H2O Cu(OH)2+2H+,2Al+6H+=2Al3++3H2↑;
D.铝的氧化物粉末是白色的,铁的最高价氧化物为红色,、铜的最高价氧化物是黑色的,D错误。
答案为C。
【点睛】
本题易错点为A,活泼金属与浓硫酸存在钝化反应,而非完全不反应,只是反应会突然终止。
2.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将浓硫酸滴到含水的蔗糖上,固体变黑膨胀,与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有关,故A错误;
选项
规律
结论
A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
次氯酸溶液无法制取盐酸
B
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常温下,相同的铝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浓、稀硝酸,浓硝酸中铝片先溶解完
C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NH3沸点低于PH3
D
溶解度小的沉淀易向溶解度更小的沉淀转化
AgCl沉淀中滴加NaI溶液可以得到AgI沉淀
2H2O+2e﹣=2OH﹣+H2↑
B
负极
稀盐酸
2Al﹣6e﹣=2Al3+
6H++6e﹣=3H2↑
C
正极
浓硝酸
Cu﹣2e﹣﹣=Cu2+
2NO3﹣+4H+﹣4e﹣=2NO2↑+2H2O
D
负极
稀硝酸
Cu﹣2e﹣=Cu2+
2NO3﹣+8H+=2NO↑+4H2O+6e﹣
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由此推知,金属作电极不仅与本身性质相关,而且与_________有关.
A.酸性B.强氧化性C些气体,是由于它具有_____性;下列气体能用浓硫酸来进行干燥的是_____
①Cl2②H2S③CO2④NH3⑤SO2
(3)浓H2SO4能使纸片变黑,是由于它具有____性;
(4)在加热条件下铜与浓硫酸反应,浓硫酸表现性质为________
C. 结构和组成相似的物质,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含有氢键的沸点较高,由于NH3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高于PH3,故C错误;
D. AgCl沉淀中滴加NaI溶液可以得到AgI沉淀,可说明AgI更难溶,故D正确;
故选:D。
10.AD
【解析】
【详解】
A.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所以有H2产生,故A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