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并走

合集下载

文言文句子翻译

文言文句子翻译

文言文句子翻译练习一、文言文翻译得分点1、一个完整的句子- -般有完整的主、谓、宾结构,所以翻译出来的译文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因此句式完整,语言流畅是一个得分点。

例如:①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译文:山下平整开阔,有股泉水丛旁边涌出来。

②圣人无常师。

译文: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③吾尝跛而望矣。

译文:我曾经踮起脚跟往远处看。

2、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要有踩点得分的意识,洞悉命题者想考你什么)注意关键词语(通假字、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互文见义、偏义复词、多义实词、常见虚词)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以及固定句式)。

例句:“何厌之有?”(答题思路:先寻找得分点,从“?”看出来它是疑问句,“何”是代词;疑问句中,代词做宾语,句式是宾语前置句;“厌”是“满足”的意思,这是2个得分点。

)译文:(它)有什么满足的呢?二、文言文翻译的方法1留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词,古代的人名、地名、朝代名、官职名、国号、年号、典章制度、度量衡单位2对对译在实词的使用上,文言文多用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多用双音节词,所以,找到与之相应的有共同语素的双音节词。

“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优势;“今两虎共斗,其势不具生”趋势。

3换替换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词汇,把吾余予换成我,把女、汝换成你。

把子、吾子等换成您。

4、删就是删除。

某些文言助词,现代汉语无对等的词语进行翻译,而删除后又不影响句意的表达。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之,取独。

也,语气助词。

可删除。

5补是补充。

省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法现象,常见的省略有省主语、宾语、(介宾短语的宾语)以及介词.“于”,翻译时应根据语义补出,并加上括号。

6调就是调整结构。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句式称为倒装句,翻译时调整为现代汉语的句式。

三、句子翻译练习一、二人并走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文后题目。

(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姥者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

①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范式字巨卿》阅读答案及翻译

《范式字巨卿》阅读答案及翻译

《范式字巨卿》阅读答案及翻译篇一:陈谏议教子+范式守信翻译,注释,题目,答案甲宋陈谏议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

注释:1.陈谏议:姓陈,谏议是官名2.驭:驾驭,控制。

3.蹄:名词活用动词,踢。

4.啮:咬。

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

一日,谏议入厮,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注释;1. 厩:马棚。

2. 是:这匹。

3.因:于是。

4.仆:仆人,指养马的仆人。

5.诘 :问6. 彼:那。

句意;一天,他走进马棚,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注释;1. 售:出卖。

句意: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

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

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注释;1.遽:急忙,马上。

2. 曰:说,回答3.汝:你。

4.贵臣:朝廷中的重臣。

5.安:怎么,哪里。

6.制:控制,制服。

7.贾(gu)人:商人。

句意: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

陈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没有一人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亟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

注释;1. 戒:通“诫”,告诫。

句意;(陈尧咨)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

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

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句意:(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一种古代贤仁之风。

翻译:宋人陈谏议家里有一匹劣马,性情暴躁,不能驾驭,踢伤咬伤人很多次了。

一天,他走进马棚,没看到这匹马,于是责问仆人:“那匹马怎么不见了?”仆人说是陈尧咨把马卖给商人了。

陈尧咨是陈谏议的儿子。

陈谏议马上召来儿子,说:“你是朝中重臣,家里没有一人能制服这匹马,商人又怎么能养它呢?你这是把祸害转嫁给别人啊!”(陈尧咨)赶紧命人去追商人牵回马,并把买马的钱退给商人。

他告诫仆人把那匹马养到老死。

(因此)当时的人们称赞陈谏议有一种古代贤仁之风。

课外文言文语段阅读

课外文言文语段阅读

预备年级课外文言文语段阅读(一)二人并走有老姥①遇劫于路,唱贼②,路人为逐擒之。

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③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

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注]①[姥(mù)]年长的妇人。

②[唱贼]拉长声音喊“有贼”。

③[融]苻融。

1.解释下列加点词:(1)故知不善.走者贼也(2)可二人并走.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汝真贼也,何诬人乎?3.苻融审断这个案件,表现了他的特点。

4.苻融断案采用的方法对你有何启示?(二)张乖崖严惩污吏张乖崖为崇阳令①,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②下有一钱。

诘③之,乃库中钱也。

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

”乖崖援④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自仗⑤剑下阶斩其首。

[注]①[令]县令。

②[巾]头巾。

③[诘]盘问。

④[援]引。

⑤[仗]持。

1.解释下列加点词:(1)一钱何足道.(2)乖崖命.杖之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自仗剑下阶斩其首。

3.你能从引文张乖崖回答“污吏”的话语中,归纳出一个成语吗?4.你如何看待文中张乖崖这个人?(三)陶侃惜谷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欲何用?”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诘曰:“汝不田,而贼人稻!”令吏执而鞭之。

是事广传,是以百姓勤于农作.,家给人足。

1.解释下列加点词:(1)行.道所见(2)百姓勤于农作.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汝不田,而贼人稻!34.成语“家给人足”的意思是什么?(四)岑鼎昔齐攻鲁,求其岑鼎。

鲁侯伪献他顶而请盟焉。

齐侯补信,曰:“若柳季云是,则请受之。

”鲁欲使柳季。

柳季曰:“君以鼎为国,信.者亦臣之国,今欲破臣之国,全.君之国,臣所难。

”鲁侯乃献岑鼎。

1.解释下列加点词:(1)信.者亦臣之国(2)全.君之国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若柳季云是,则请受之。

《苻融验走》文言文翻译注释和道理

《苻融验走》文言文翻译注释和道理

《苻融验走》文言文翻译注释和道理《苻融验走》文言文翻译注释和道理原文前秦苻融,为冀州牧。

有老姥于路遇劫,喝贼,路人为逐擒之,贼反诬路人。

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

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

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擒,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盖辨诬之术,唯博闻、深察,不可欺惑,乃能精焉。

苻融验走而得其实,可谓察之深而辨之明矣。

翻译前秦的苻融任冀州牧时,有个老妇人在路上遇到了匪徒,大声呼叫捉贼。

一个过路人追上去替老妇人抓贼并捉住了贼,但是贼却反诬过路人是贼。

其时天色现已昏黑,无法辨认他们谁是贼,只好同时送到官府。

苻融见了,笑着说:“这是简略查清的。

能够让二人赛跑,先跑出凤阳门的就不是贼。

”一瞬间,两人跑完了回来,苻融严峻地对后跑出凤阳门的.人说:“你是真实的贼,为什么要诬赖别人呢!”贼所以认罪。

本来这是由于贼假如拿手奔驰,必定不会被人捉住,所以知道不拿手跑的人是贼。

大约辨明诬害的办法,只要见闻广博,调查深入,不被欺惑,才干够通晓。

苻融经过查验跑步而查清了现实,能够说是调查深入,剖析明晰。

注释1、前秦:晋朝末年氐族人在我国北部树立的秦国。

2、为:做,担任。

3、冀州牧:冀州的行政长官。

冀州,古州名,在今河北一带。

4、姥:年长的妇人。

5、于:在。

6、喝贼:拉长声响喊“有贼”。

7、逐:追逐。

8、乃:所以,就。

9、既而:过了一瞬间。

10、正色:用严峻或严峻的神色。

11、诬:委屈。

12、走:跑。

13、故:所以。

14、善:长于,拿手15、孰:谁,哪一个。

16、易:简略。

道理世事万象,利诱甚多,假如平常对日子没有殷切的调查和考虑,遇事则难作判别。

苻融验走,尽管办法简略,但创意并不是随便而生,得出这一办法的进程却来自日子中深沉的堆集。

因而要多调查留意日子中的堆集,多考虑,只要见闻广博,调查深入,才干更好地解决问题。

初二语文十八周周末练习

初二语文十八周周末练习

初二语文十八周周末练习一、改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美,有时候尽管十分短暂,①所以它们留给人的印象却很深刻。

比如:悄然开放的昙花,稍纵即逝的流星,响彻云霄的汽笛,②雁阵掠过天空,还有跳高划过的弧线……,这一切美好的瞬间,③都能撩动我们无限的遐思?一、课外阅读《黄昏》有一年春天,我因胃疾,成天躺在医院的病床上。

通过窗口,看见远处屋项上一大群白色的鸽子时不时地飞起来,在天空中一圈一圈地盘旋着,翱翔着。

我的心常会有些空落,常有一种寂寞乃至荒凉的感觉。

是因为鸽子的自由自在,反衬出了我的无奈?细想想又不全是如此。

更重要的,大概是从鸽子们那种自然的永恒的充满韵律感的行动方式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限与人生的短暂。

尤其是,病情好好坏坏老不见转机时,每当黄昏来临,鸽群散尽,当天空由淡蓝变为深蓝,晚霞由暖色调转向冷色调,沉沉的暗夜终于一步一步地无可挽回地降临并覆盖了整个大地时,病人的心,常常会在这种美丽而无望的变化中,悄悄地抽紧,过后又不知不觉地松下来,在冷寂中无力地睡去。

一天,也是在黄昏时看着鸽子盘旋,我忽然记起了一本著名的小说《牛虻》。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那位无比坚强的意大利革命者,却极其害怕看到黄昏落日。

那是因为,他曾在起义失败后逃出境外,在异国受了致命的伤害,曾一天天孤独地在野外的黄昏落日中等死。

后来他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却怎么也不能承受旧日恐怖情绪的袭扰,偶见窗外的黄昏景色,他的脸就会变得惨白。

但他并不从此走向畏怯,相反,他比过去更勇敢了。

这似乎十分矛盾,小时候读这本书使我最不能理解的也是这一点。

我们从小被反复灌输进头脑里的英雄的概念,是不能有缺点和任何使之害怕的东西的。

这位“牛虻”不仅那样地真实,而且那样地迷人,他在经历死之绝望以后,竟更懂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变成了更加义无反顾的英雄。

我当然不是英雄,却有一点是与那位异国的“牛虻”略有近似的——我在终于告别了医院和病床,告别了那扇曾无数次让我看到黄昏和鸽群的窗口之后,并没有变成小心翼翼的生命至上主义者,却变得更为超脱和勤奋了。

《二人并走》原文及翻译赏析

《二人并走》原文及翻译赏析

《二人并走》原文及翻译赏析
晋书
原文:
(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者姥逼劫于路,喝贼,路人为逐擒之。

①贼反诬路人,时已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贼。

”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

②盖以贼若善走,必不被捻,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晋书·符融传》)
译文:
前秦符融做冀州牧的时候,有个老婆在路上被抢劫,她就拉长声高喊“捉强盗呀!”有个过路的人闻声追赶,替她把强盗捉住了。

谁知强盗反咬一口,诬赖这个过路的人是强盗。

当时天色已经合黑,谁也分不清他们之中哪个是强盗,于是便一起被捉送到言府那里去。

符融看见他们就笑着说:“这事容易搞清楚嘛,可这两个人赛跑,先出风阳门的就不是强盗。

”他们跑完又回到州衙门里来,符融就严肃地对那个后跑出风阳门的人说:“你才真正是强盗啊,为什么要诬赖别人呢?”强盗遂认罪。

原来那个强盗假如跑得快的话,就决不会被过路的人追上捉住,所以知道跑得不快的人是强盗。

文言文小翻译

文言文小翻译


• 译文:
•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 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 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 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 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 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 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 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 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

11、宗悫(què)乘风破浪
•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也。叔父炳高尚 不仕。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
乘长风破万里浪。”炳曰:“汝若不富贵,
必破我门户。”兄泌娶妻,始入门,夜被
劫,悫年十四,挺身与拒贼,十余人皆披
散,不得入室。时天下无事,士人并以文 艺为业,炳素高节,诸子群从皆好学,而
悫任气好武,故不为乡曲所称。


10、范仲淹有志天下**************
•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 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 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 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 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 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5、宋人得玉
• 宋人得玉,献诸司城子罕,子罕弗收。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 也”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 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 人有其宝。”——《左传·襄公15年》
译文:
• 有一个宋人得到美玉,把美玉献给子罕, 子罕不接受。献玉的人说:“我把玉给懂 玉的人看,他们说是宝物,所以才献给 你。”子罕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 为宝,你把玉给我,那么我就是一个贪心 的人 ,你失去了玉,我失去了不贪的德, 大家都失去了自己的宝物。”

陆云断案文言文翻译

陆云断案文言文翻译

陆云断案文言文翻译陆云断案文言文翻译 1陆云为浚仪令时,有县民被杀,但主犯还不能确定。

陆云逮捕县民的妻子,却不加侦讯,关了十多天就放了。

陆云暗中派吏卒跟踪,对吏卒说:“离开这里不出十里地,应该会有一名男子在那儿守候,等着与这妇人说话,看到这名男子立即逮捕。

”果然不出陆云所料,逮捕之后,那名男子供称,他与县民的妻子发生 ... ,于是两人共同商议谋害妇人的丈夫,今天听说妇人无罪释放,想向她探问消息,又怕离县城太近,遭人指认,所以才在远处守候。

破案后,全县百姓无不称颂陆云断案有如神明。

是这个吧?陆云可能发现其妻子有疑点,但妻子是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丈夫?如果不与其他人有关系就没必要去杀人,妻子是突破口,用妻子引出其他人,顺藤摸瓜就查到了。

陆云断案文言文翻译 2【原文】陆云①出补浚仪②令。

县居都会之要,名为难理。

云到官肃然,下不能欺,市无二价。

人有见杀者,主名不立,云录其妻,而无所问。

十许日遣出,密令人随后,谓曰:“其去不出十里,当有男子候之与语,便缚来。

”既而果然。

问之具服。

云:“与此妻通,共杀其夫。

闻妻得出,欲与语,惮近县,故远相要候。

”于是一县称其神明。

《晋书·陆云传》【注释】①陆云:西晋文学家,字士龙,曾任清河内史等职。

②浚(xùn)仪:县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译文】陆云离京出任浚仪县令。

浚仪县地处通往京城的要道上,都说不易治理。

陆云上任后,全县安定,下边的人骗不了他,市场上物价统一。

一次,有人被谋杀,凶手没有抓到,陆云就拘捕了被害人的妻子,但没有审讯她。

过了十天,陆云释放了她,并暗中派人跟踪。

陆云对去跟踪的人说:“这女人离去,不超过十里地,就会有一个男人等候她,并与她说话,你就把这个男人抓来。

”事情后来果然如此。

一审问,那男人便认罪,说:“我与此女通奸,一同杀害了她的丈夫。

听说她被释放出来,我想与她说话,又不敢在离县城近的地方见她,便在远处迎候她。

”于是,全县的人都称赞陆云断案如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澄子亡缁衣
• 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涂,见妇人 衣缁衣,援而弗舍,曰:“今者我亡缁 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 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 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褝缁澄子的人,丢失了 黑色的衣服,(便)在路上找,看见一个 妇女穿黑色衣服,拉住她不放,说:“今 天我掉了黑色的衣服。”那妇女说:“您 虽然掉了黑色衣服,这件衣服事实是我自 己做的。”澄子说:“您还是赶快给我衣 服,原来我掉的衣服,双层黑布的;现在 您这衣服,单层黑布,用单层黑布换双层 黑布衣服,你难道不是更划算吗?”
一、[译文]前秦符融做冀州牧的时候,有个老婆在 路上被抢劫,她就拉长声高喊“捉强盗呀!”有个过 路的人闻声追赶,替她把强盗捉住了。谁知强盗反 咬一口,诬赖这个过路的人是强盗。 当时天色已 经合黑,谁也分不清他们之中哪个是强盗,于是便 一起被捉送到官府那里去。符融看见他们就笑着说: “这事容易搞清楚嘛,可让这两个人赛跑,先出风 阳门的就不是强盗。”他们跑完又回到州衙门里来, 符融就严肃地对那个后跑出风阳门的人说:“你才 真正是强盗啊,为什么要诬赖别人呢?”强盗遂认罪。 原来那个强盗假如跑得快的话,就决不会被过路人 追上捉住,所以知道跑得不快的人是强盗。
九、孔子困陈蔡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黎羹不斟,七日不 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几熟。 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①选间, 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 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 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 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孔子叹曰: “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 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 易矣。”②故知非难也,孔子之所以知人 难也。
• 翻译:齐国和晋国互相征战。平阿(地名)的余子 (官名)丢失了戟捡到只矛,退下战场离去,心里 不痛快。问路上的陌生人说:“丢失了戟捡到只矛, 可以回家吗?”陌路人说:“戟是兵器,矛也是兵 器,丢失兵器又捡到兵器,有什么不可以回家的?” 往回家的路走着,心里还是不痛快,碰到高唐(地 名)的孤(官名)叔无孙,就挡在他的马前,说: “今天打仗,丢失了戟捡到只矛,可以回家吗?” 叔无孙说:“矛不是戟,戟不是矛,丢失了戟捡到 只矛,他们难道可以相抵吗?”平阿(地名)的余 子(官名)说:“是啊!”反身回去参战。跑步, 才赶上了战斗。终于是战死了。叔无孙说:“据我 所知,君子救人于患难,必须同甘共苦。”(于是) 快跑回去参与战斗,到死也没离去。要是让他(叔 无孙)领兵,肯定不会打败仗的。让他成为国王的 左右,也必然是为义而死。这次的死没有什么大的 功绩,是因为他的官职(或权力)小啊。

翻译:孔子在陈国和蔡国之间的地方(缺粮)受 困,饭菜全无,七天没吃上米饭了。白天睡在那, 颜回取讨米,讨回来后煮饭,快要熟了。孔子看见 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一会,饭熟了,颜回请孔 子吃饭,孔子假装没看见(颜回抓饭吃的事情)。 孔子起来的时候说:“刚刚梦见我的先人,我自己 先吃干净的饭然后才给他们吃。”颜回回答道: “不是那样的,刚刚碳灰飘进了锅里(弄脏了米 饭),丢掉又不好,就抓来吃了。”孔子叹息道: “(按说)应该相信看见的,但是并不一定可信; 应该相信自己的心,自己的心也不可以相信。你们 记住,要了解一个人不容易啊。”所以要了解真相 很难啊,孔子认为要了解一个人更难啊。
四、 [解析]“诣门”,登门拜访;“俊才”,才智 出众;“清称”,有声誉的人;“通”,通报。 • [译文]孔文举十岁时,跟随父亲到了洛阳。当时李 元礼很有名望,担任司隶校尉。登门拜访的,都 是当时才智出众,有声誉的人和他的中表亲戚, 只有(这些人)才被允许通报进门。孔文举来到李 元礼的门口,对守门的说:“我是李太守的亲 戚。”经通报以后,孔文举(进去)就在前面坐下。 李元礼问道:“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文 举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曾拜你的祖先伯阳 为师。这样看来,我和您世世代代都是有过友好 往来的。”元礼和宾客们听了无不感到惊奇。太 中大夫陈放过一会儿也来了,别人把孔文举的话 告诉了他,他说:“小时聪明,长大后不一定就 是好的。”孔文举说:“你小时候一定是很聪明 的人了。”陈进听了,感到局促不安。
二人并走 (前秦符融为冀州牧)有者姥逼劫于路, 喝贼,路人为逐擒之。①贼反诬路人,时已 昏黑,莫知其孰是,乃俱送之。 融见而笑曰: “此易知耳,可二人并走,先出凤阳门者非 贼。”既而还入、融正色谓后出者曰:“汝 真贼也,何诬人乎?”贼遂服罪。②盖以贼若 善走,必不被捻,故知不善走者贼也。 (《晋书· 符融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四、小时了了 孔文举年十岁,随 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 尉。①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 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 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 “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 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 君弃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 奇之。大中大夫陈题后至,人以其言 语之,起曰“②小时了了,大未必 住。” 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 十一、掣肘 宓子贱治亶父,恐鲁君之听谗人, 而令己不得行其术也,将辞而行,请近吏二人于 鲁君,与之俱至于亶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 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 书之不善,宓子贱为之怒。①吏甚患之,辞而请 归。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 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贱不可为书。”君曰: “何故?”②对曰:“宓子贱使臣书,而时掣摇 臣之肘,书恶而有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 辞而去也。”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 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 术,必数有之矣。③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 所爱,而令之亶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亶 父非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亶父者,子 决为之矣。”

翻译:宓子贱被派往亶父为官,他担心鲁国国君听信 小人谗言,从而会使自己无法按自己的方法治理亶父,要 动身的时候,他请求鲁国国君,派两名身旁的人一同前往。 (亶父)当地的官吏都来拜见宓子贱,宓子贱让那两人书 写记录。他们每次准备要写时,宓子贱就从旁边时不时的 拽啊摇啊他们的手肘。他们写的字很难看,宓子贱就为这 事生气。那两人很怕他,请求让他们回去。宓子贱说: “你们的字写得太差了,你们赶快回去吧。”两个人回去 后向鲁国国君汇报,说:“宓子贱不让他们好好写字。” 鲁国国君说:“怎么呢?”回答说:“宓子贱让我们写字 (记事),却总是拽摇我们的手肘,字很难看他又生气。 那些官吏都说宓子贱,所以我们就要求回来了。”鲁国国 君叹息道:“宓子贱用这个办法来提醒我的不是啊!我扰 乱他的治理方案,就会使他无法按照他自己的办法治理了, 肯定有很多次了。没有你们两个人,我几乎要犯错误啊!” 于是打发亲信,到亶父去传达旨意,告诉宓子贱说:“从 现在开始,亶父不是我国君所管,归你管了。有利于亶父 的治理办法,你自己决定实施吧。”
七、枯 梧 树
• 七、枯 梧 树 邻父有与人邻者,有枯 梧树,其邻之父言梧树之不善也,邻人遽 阀之,邻父因请而以为薪。其人不说曰: “邻者若此其险也,岂可为之邻哉!”此 有所宥也,夫请以为薪与弗请,此不可以 疑枯梧树之善与不善也。

翻译:有一位老者与人为邻,有一 棵枯死的梧树,那老者说那棵死梧树 不吉利,邻居就马上把树砍了,老者 就请求给他当柴火。那邻居很不高兴 说了:“做邻居的这么阴险,怎么能 做邻居啊!”这是太过狭隘了,要和 不要枯树当柴火,这一点不能怀疑枯 梧树吉利还是不吉利。
八、攫金者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 冠,往鬻金者之所,见人操金,攫 而夺之。吏搏而束缚之,问曰: “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也?” 对曰:“殊不见人,徒见金耳!”

翻译:齐国有个想得到金子的人, 清早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前往卖金 子的人聚集的场所,看见人拿着金 子,就抢夺过来。衙役将他抓住并 绑了起来,问道:“人们都在这里, 您还抢别人的金子,为什么?”回 答说:“完全看不见人,只看见金 子啊!
勾践之围会稽也,嚼然叹曰:“吾终于此乎?”种 曰:“汤系夏台,文王囚麦里,晋重斗奔翟,齐小 白奔苔,其卒王霸。①由是观之,何速不为福乎?”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 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②女志会稽之 耻邪?”身自操作,夫人自织,③食不加肉,衣不重 采,折节下贤人,厚宾客,赃贫吊死,与百姓同其 劳。 1、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 属楚----项羽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 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勾践
三、孟子少时(汉 韩婴《韩诗外传》) 孟子少时,东家杀猪,孟子问其母曰: “东家杀猪何为?”①母曰“欲唆汝。” 其母自悔而言曰:“合怀妊是于,席不 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②今 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卖 东家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六、魏文侯问李克
• 六、魏文侯问李克 魏文侯问李 克:“吴之所以亡者何也?” 李克对曰: “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胜, 国之福也,①兵以此亡者何也?”李克 曰:“数 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 骄主制疲民,此其所以亡也。②是故 好战穷兵,未有不亡者也。”
• [译文]魏文侯问李克道:“吴国灭亡的原因 是什么呢?”李克田答说:“屡次作战屡次取 得胜利。”文侯又说:“屡次作战屡次获 胜,这是国家的福气啊,它却因此而灭亡, 这是为什么呢?”李克回答:“多次战斗,百 姓就疲惫不堪,多次获胜,君主就骄横, 让骄横的君主统治疲惫的人民,这就是它 灭亡的原因。所以,喜欢打仗穷竭兵力的 君主,他的国家没有不灭亡的。”
二、[译文]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中,他长
叹道:“我在这里完了吗?”文种说:“商汤曾被关 押在夏台,周文王曾被囚禁在麦里,晋文公重斗 (曾遭搀言)出奔翟国,齐桓公小白避乱到苔国,他 们最终建立了霸业,由此看来,(忧患)为什么就不 能转化为福呢?”吴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践返回国 土,于是亲身经历痛苦,深深地反思,把苦胆放在 座位旁,坐处卧处抬头就看到苦胆,吃饭也尝苦胆, 常自语:“你忘了会稽失败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去 耕种,他夫人亲自织布,吃饭不放肉,不穿有两种 以上文彩的衣服,放下身架礼待贤士,厚待宾客, 救济贫穷的人家,慰问死者的家人,与百姓一样劳 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