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doc

合集下载

痰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

痰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

痰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标准操作规程一、适应症1.咳嗽、脓痰,伴有发热,影像学检查出现新的或扩大的浸润影,考虑肺部感染时。

2.气道开放患者出现脓痰或血性痰,考虑肺部感染时。

3.其他考虑肺部感染的情形。

二、痰标本采集与转运流程注:a:宜在医护人员直视下留取合格痰标本;自然咳痰标本必须为深部咳痰,不能留取唾液和鼻咽腔分泌物。

b:诱导痰只适用于检测卡氏肺抱子菌和结核分枝杆菌,对其他病原菌检出效果差。

C.有气道高反应者慎用高渗NaCl诱导。

d.仅当气管插管的患者出现肺炎症状时,可采集气管导管吸出物标本(气管在插管24小时后即有定植菌,若未有肺部感染指征时送检气管吸出物,可导致结果与疾病不符)。

e.室温下应在2小时内送至微生物室,如不能及时送检,可将标本放置2〜8°C 环境保存2〜24小时;延迟送检将导致非苛养的口咽部定植菌过度生长,有临床意义的病原菌数量相对减少,低温保存会使肺炎链球菌等苛养菌的分离机会和数量减少;故若标本延迟送检,应在报告中予以说明并指出可能对培养结果的影响。

三、标本拒收标准1.显微镜下细胞学检查发现标本受口咽部菌群污染,合格痰标本鳞状上皮细胞﹤10 个/低倍视野。

2.送检标本为唾液、口咽分泌物或鼻咽部窦内引流物等。

3.痰液中含有食物残渣。

4.无标签或标签贴错;标识信息不明,未提供釆集时间及送检目的等。

5.送检时间超过2小时且未正确保存的标本。

6.收集容器有渗漏或容器存在其他不合格情况。

四、注意事项1.24小时内不要重复采集痰标本。

2.咳痰、诱导痰、气管吸出痰标本不适合做厌氧菌培养。

3.尽量在首剂抗菌药物使用前及更换抗菌药物前釆集标本。

只要有可能得到合格的痰标本,应马上釆集、送检。

4.当肺部感染患者伴有发热(≥38°C)或低体温(≤36°C)、白细胞增多或粒细胞减少等血培养送检指征时,应同时釆集血标本送检。

5.申请单应注明患者的临床诊断、症状、是否使用了抗菌药物、检测目的、标本釆集时间,并标识是普通培养、抗酸杆菌培养还是真菌培养。

临床痰标本采集指引

临床痰标本采集指引

临床痰标本采集指引
一、痰标本采集方法:
1.自然咳痰法:早晨刷牙后用清水漱口3次,用力咳出深部的痰液至无菌痰杯中,盖紧盖子后尽快送检;患者痰液不易咳出时,可捶背协助排痰,采集痰液不应少于1ml。

2.经支气管镜抽吸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从肺部感染病灶获取支气管分泌物,立即送检。

3.小儿取痰法: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用棉拭子伸入咽部,小儿因压舌刺激咳嗽时,可喷出肺部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从而取得标本。

4.雾化蒸汽吸入法:无痰或痰量极少时可用3%-5%的NACL溶液5ml先雾化吸入5分钟,进行导痰。

5.痰涂片找结核菌的标本留取方法:采取自然咳痰法,清晨起床后用清水漱口3次,留取第一口痰,连续送检三天。

二、痰标本采集注意事项:
1.最好在清晨采集痰标本。

2.痰标本采集前应进行口腔清洁。

3.对于可疑细菌性肺炎,痰标本送检每天1次,连续2~3天,除非痰液外观性状出现明显
改变,一般不建议24h内多次采集。

南三院检验科
2013-10版。

痰标本采集技术

痰标本采集技术

(7AM)未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作为结束,将24小时的痰全部突入容器 方法正确;留取标本符合要求;及时送检 内送检
864
痰液培养标本:于清晨收集,嘱患者用漱口液漱口,再用清水漱口,深
吸气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吐入无菌培养容器内,加盖即可送 检,无力咳痰或不合作者,同常规标本收
指导方法正确;采集标本符合要求;无力咳痰者 按无菌要求留取
432 532 532 532 532
432 864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腕带、床号、姓名、痰标本容器
核对正确
864
2.指导患者留取痰液方法
指导正确
434
常规痰标本:1.若患者能自行留取痰液、嘱患者晨起后漱口,然后数次
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盛与痰盒内,盖好痰盒送检
指导方法正确;患者按要求咳出痰液;及时送检 8 6 4
2.无法咳痰或不合作患者,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右下向上叩击患者背
部,接通吸引器,连接吸痰管,带无菌手套,按吸痰方法将痰液吸出, 方法正确;吸痰操作规范;标本留取合格;及时
置于标本容器内,加盖送检
送检
8
6
4

作 中
54
24h痰标本:1.容器上贴好标签,注明留痰起始时间,并加入少量清水,
嘱患者不可将唾液、漱口水、鼻涕等混入
标签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清晰;指导正确
642
2.从清晨醒来(7AM)未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次日晨
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项分 目值
科室
姓名 操作要点
得分
考核要点及评分标准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况、治疗情况
评 估
14
2.观察患者口腔黏膜和咽部有无异常情况

痰标本采集法操作要点

痰标本采集法操作要点

痰标本采集法操作要点
痰标本采集是一项重要的临床检验操作,能够帮助医生诊断和
治疗呼吸道感染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以下是痰标本采集法的操作
要点:
1. 痰标本采集时间,最好在早晨醒来后进行采集,因为这时痰
液比较容易咳出,而且痰液中的细菌和病毒含量较高。

2. 采集前准备,在采集前,要先清洁口腔,以减少口腔细菌的
干扰。

可以用温盐水漱口,然后深呼吸几次,以帮助咳出痰液。

3. 采集容器,使用无菌的干净容器来收集痰液,通常是一个干燥、干净的容器,最好是带有盖子的容器,以避免痰液被外界污染。

4. 采集方法,深呼吸几次以增加痰液的分泌,然后用力咳嗽将
痰液咳出并直接咳入收集容器中。

避免将口水混入痰液中,以免影
响后续的检验结果。

5. 采集后处理,将盖子盖紧,确保容器密封,避免痰液外溢或
被外界污染。

标注好患者姓名、采集时间等信息,以便后续的检验
和分析。

6. 送检保存,尽快将采集好的痰标本送到临床检验科或医院实验室进行检验,或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保存和运送。

以上是痰标本采集法的操作要点,正确的痰标本采集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助于医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完整版)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完整版)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一、【目的】1.评估患者痰液的量、颜色、气味及浓稠度。

2.了解疾病进展和治疗成效。

3.收集患者痰液做细菌培养、细胞学检查,协助诊断。

二、【操作前准备】1.评估:(1)患者病情、年龄、治疗、排痰情况和配合程度。

(2)评估患者口腔粘膜有无异常。

(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粘稠度。

(4)解释留痰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2.护士准备:洗手、戴帽子、口罩。

3.用物准备:化验单、痰标本容器(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需备无菌标本容器及漱口液)、吸痰用物一套(一次性痰液收集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负压吸引器一套)。

三、【操作步骤】1.双人核对医嘱,打印条码。

2.按医嘱备痰标本容器,容器上贴好条形码。

3.洗手,戴口罩、手套。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向病人解释,取得配合。

5.指导或帮助患者按要求排痰:(1)常规痰液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清洁容器内。

标本不小于1ml,痰液内禁止混入漱口水和食物残渣。

(2)痰培养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无菌容器内。

(3)难于自然咳嗽、不合作或人工气道患者痰液采集法:取舒适卧位,先叩击患者背部,戴无菌手套连接集痰器与负压吸引装置,抽吸痰液2-5ml于集痰器内。

(4)24小时痰标本采集法:在广口瓶内加少量清水患者起床后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至次晨进食前漱口后最后一口痰结束,全部痰液留入集痰瓶内,记录痰标本总量、外观和性状。

(须在容器上注明起止时间)(5)咽试子采集法:患者用清水漱口,取出无菌试子蘸取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用压舌板轻压舌部,迅速擦拭患者口腔两侧鄂弓、咽、扁桃体的分泌物,避免咽试子触及其他部位;迅速把咽试子插入无菌管内塞紧。

6.脱手套,消毒双手,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7.观察痰液的色,质,量。

8.处理用物,洗手。

9.按要求将痰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1.除24小时痰标本外,痰液收集时间宜选择在清晨。

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痰标本采集技术操作标准项目考核要点分值扣分标准得分物品准备弯盘、手电筒、压舌板、纱布、根据检验目的准备标本容器(痰盒或无菌痰盒、大容量痰盒)、冷开水、漱口溶液、条形码标签、化验执行单、速干手消剂、医用垃圾桶、生活垃圾桶、必要时戴手套、备集痰器10用物不全缺一项扣1分未检查一次性物品有效期扣1分,核查不实扣0.5分未根据医嘱选择标本容器扣2分,核对不实扣0.5分未检查速干手消剂有效期扣1分,核查不实扣0.5分未洗手扣1分,在处置车上方洗手扣0.5分,洗手不规范扣0.5分未检查手电筒处于备用状态扣1分操作步骤1.仪表端庄,着装整齐5着装不符合要求一处扣1分未查床尾卡扣1分,核对不实扣0.5分,未做到双向核对扣0.5分核对床号、姓名、性别错误一项扣1分,未做自我介绍扣1分未向患者告知操作目的、配合方法一项扣1分评估内容不全缺一项扣1分与患者交流沟通不亲切、不流畅扣1分其它一项未做扣0.5分2.核对患者姓名、床号,自我介绍,解释目的,取得配合63.评估患者的病情、治疗、排痰情况,观察口腔黏膜、咽部情况84.七步洗手法,戴口罩 5 未洗手扣1分,在处置车上方洗手扣0.5分,洗手不规范扣0.5分未戴口罩扣1分操作前未再次核对姓名、床号、检查项目一项扣1分采集前未协助患者漱口扣1分痰培养标本协助患者漱口顺序不正确扣1分指导患者取痰标本方法不正确扣2分24h痰标本容器上未注明起止时间扣1分无力咳痰或不合作者未给予翻身扣背扣1分通过吸痰收集痰标本未戴手套扣1分集痰器连接方法不正确扣1分未协助患者擦净口鼻部扣1分其它一项未做扣0.5分5.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16.收集痰标本(1)常规标本:晨起用冷开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痰液置于痰盒中6(2)痰培养标本:晨起先用漱口溶液漱口,再用清水漱口,深呼吸数次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置于无菌痰盒8(3)24h痰标本:晨起进食前漱口后(7am)第一口痰起至次日晨进食前漱口后(7am)第一口痰止,将24h痰液全部收集在痰盒内8(4)无力咳痰或人工辅助呼吸患者:先叩击背部,戴好无菌手套,然后将集痰器与吸引器连接,抽吸痰液2-5ml于集痰器内127.协助患者漱口,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5痰标本采集后未协助患者漱口扣1分操作后未将条形码贴于标本容器上扣1分操作后未核对扣1分医用、生活垃圾未分开扣1分未记录痰液的外观和性状扣1分,24h痰标本痰液总量未记录扣0.5分;记8.分类清理用物,洗手,做好记录,标本及时送检6录不实扣0.5分其它一项未做扣0.5。

痰和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集规范

痰和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集规范

痰和呼吸道分泌物标本采集规范一、微生物学(一)概述痰标本采集方便,无创伤性,临床应用广泛,对病原学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痰标本的正确采集、处理是临床细菌检验成功的关键,标本采集与处理的规范化是准确、及时向临床提供重要的感染信息的基础。

目前咳痰标本仍是最常用、最简单的采样方法,必须指导或辅助患者深咳痰,及时送检,并通过镜检筛选合格标本。

损伤性采样技术仅在选择病例(抗生素治疗反应不佳;可疑特殊病原体感染,如寄生虫、痰菌阴性肺结核、混合感染或二重感染等)使用。

(二)操作方法1.咳痰标本采集要求患者在清晨用药前留取,因为晨痰量多,且含菌量也多。

留取前刷牙,用清水漱口3次,以除去口腔内大部分杂菌,之后用力咳痰。

咳痰较困难者可用3%~5%氯化钠溶液雾化蒸气吸入进行导痰;对咳嗽乏力或昏迷患者,可用普通吸痰管经鼻腔或口腔吸引下呼吸道分泌物;对不能咳痰的婴幼儿或病重患者,如须采集痰标本做结核杆菌培养,可插胃管抽吸胃液标本送检,也可留取12~24h痰液,经漂浮浓集后检查,以提高结核杆菌检出率。

若做细菌或真菌培养,痰液必须盛于无菌容器内送检。

观察痰量应留取24h 痰液,必要时在容器内加入少许防腐剂。

2.咽拭子采样上呼吸道感染,可通过咽拭子获取标本。

标本采集前数小时内不得用消毒药物漱口或涂抹病灶局部。

用咽拭子采集标本时应小心、认真、准确,避免触及舌、口腔黏膜和唾液,以防污染。

如咽拭子标本发现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且数量较多时,提示有该菌所致感染存在。

3.纤维支气管镜抽吸采样以利多卡因做咽喉部局部麻醉后,插入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达到肺炎病灶引流支气管内,纤支镜吸引口依次连接标本采集瓶或试管及负压吸引装置,用负压将下呼吸道分泌物经纤支镜吸人标本采集瓶内送检。

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患者也可用普通无菌吸痰管直接经人工气道插至大约叶支气管水平,接负压装置将痰液经吸痰管吸入标本采集瓶内。

纤支镜直视下可准确采集病灶部位的分泌物,但插入时纤支镜顶端和内孔常受咽喉部正常菌群污染,所以纤支镜吸引物常规培养结果不能完全代表肺部感染的病原体。

痰标本采集的操作

痰标本采集的操作

痰标本采集一、目的根据医嘱采集患者痰液标本,进行临床检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二、操作标准(一)操作前准备(1)评估患者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取得配合,昏迷患者病情平稳。

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有无异常和咽部情况。

(2)个人准备仪表端庄,服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3)用物准备无菌手套、一次性痰培养器。

(4)环境准备安静、舒适。

(二)操作步骤(1)核对医嘱及患者。

(2)洗手,戴无菌手套。

(3)助手协助打开痰培养器,若为呼吸机辅助呼吸患者,助手协助按下纯氧和静音按钮。

(4)痰培养器接负压吸引器。

(5)助手协助固定患者头部,若为气管插管患者,助手协助断开患者气管插管接头处。

(6)吸痰管插入到合适深度后,开放负压吸引痰液。

当标本瓶内痰液达到需要量时关闭负压,退出吸痰管,痰培养器加盖。

(7)再次核对患者姓名。

(8)洗手,记录。

三、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污染标本,影响检验结果。

(2)在抗生素使用前采集价值高。

(3)痰液标本采集最好在上午进行。

(4)连续采集3~4次,采集间隔时间>24小时。

(5)不能用无菌水冲洗吸痰管,否则会稀释标本。

(6)退吸痰管时不能开放负压,否则会引起上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标本。

(7)标本送检不超过2小时,不能及时送检者可暂存4℃冰箱。

(8)痰液标本采集后应评估标本量、颜色、形状,进行痰液涂片,检查确定标本来源,若怀疑细菌感染,应进行革兰染色、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

(9)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检验目的和采样时间,使实验室能正确选用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涿州市医院护理部基础技术规范(31)2017年2月20日制订
痰标本采集操作标准
一、【目的】
1.评估患者痰液的量、颜色、气味及浓稠度。

2.了解疾病进展和治疗成效。

3.收集患者痰液做细菌培养、细胞学检查,协助诊断。

二、【操作前准备】
1.评估:
(1)患者病情、年龄、治疗、排痰情况和配合程度。

(2)评估患者口腔粘膜有无异常。

(3)观察痰液的颜色、性质、量、气味、粘稠度。

(4)解释留痰目的、方法、注意事项。

2.护士准备:洗手、戴帽子、口罩。

3.用物准备:化验单、痰标本容器(留取痰培养标本时需备无菌标本容器及漱口液)、吸痰用物一套(一次性痰液收集器、无菌手套、生理盐水、负压吸引器一套)。

三、【操作步骤】
1.双人核对医嘱,打印条码。

2.按医嘱备痰标本容器,容器上贴好条形码。

3.洗手,戴口罩、手套。

4.携用物至患者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向病人解释,取得配合。

5.指导或帮助患者按要求排痰:
(1)常规痰液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清洁容器内。

标本不小于1ml,痰液内禁止混入漱口水和食物残渣。

(2)痰培养标本:晨起清水漱口后,深吸气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第二口痰液,置于无菌容器内。

(3)难于自然咳嗽、不合作或人工气道患者痰液采集法:取舒适卧位,先叩击患者背部,戴无菌手套连接集痰器与负压吸引装置,抽吸痰液2-5ml于集痰器内。

(4)24小时痰标本采集法:在广口瓶内加少量清水患者起床后进食前漱口后第一口痰开始留取,至次晨进食前漱口后最后一口痰结束,全部痰液留入集痰瓶内,记录痰标本总量、外观和性状。

(须在容器上注明起止时间)
(5)咽试子采集法:患者用清水漱口,取出无菌试子蘸取少量无菌生理盐水,用压舌板轻压舌部,迅速擦拭患者口腔两侧鄂弓、咽、扁桃体的分泌物,避免咽试子触及其他部位;迅速把咽试子插入无菌管内塞紧。

6.脱手套,消毒双手,再次核对,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7.观察痰液的色,质,量。

8.处理用物,洗手。

9.按要求将痰标本及时送检。

四、【注意事项】
1.除24小时痰标本外,痰液收集时间宜选择在清晨。

2.查痰培养及肿瘤细胞的标本应立即送检,也可用95%乙醇或10%甲醛固定后送检。

3.避免在进食后2小时内留取咽拭子标本,以防呕吐,棉签不要触及其他部位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涿州市医院护理部基础技术规范(31)2017年2月20日制订
痰标本采集考核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