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历史沿革
庄浪历史沿革简表永惠编辑版

庄浪县历史沿革简永惠制作表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9年公元前272年陇西郡西汉公元前209年—公元25年公元前114年天水郡阿阳县街泉县陇县东汉公元25年——220年公元74年汉阳郡阿阳县略阳县陇县三国公元220年——265年广魏郡略阳县临渭西晋公元265年——317年略阳郡略阳县临渭东晋公元317年——420年前后前后西夏赵赵秦秦秦等国南北朝公元420年——581年北公元431年魏略阳郡陇城县阿阳县随公元581年——618年天水郡陇城县公元582年安定郡华亭县唐公元618年——907年秦州陇城县(公元763年河陇尽汲吐番)公元625年陇州华亭县五代公元907年——960年吐后番唐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秦渭州公元1043年风德顺军水洛城通边砦中安堡路(泾源路)金公元1115年——1234年公元1142年熙秦路德顺州水洛县通边县元公元1206年——1368年公元1227年庄浪路公元1304年风翔路庄浪州明公元1368年——1644年凤翔府庄浪县公元1369年肇昌府静宁州公元1549年平凉府静宁州庄浪县清公元1644年——1911年公元1645年平凉府静宁州庄浪县公元1778年隆德县庄浪乡民国公元1911年——1949年公元1913年泾源道静宁州庄浪县第二督查公元1935年专员公署静宁州庄浪县共和国公元1949年——1983年平凉行署庄浪县公元1950年——1955年天水专区(公元1958年——1961年曾并入静宁县)静宁县此表由永惠工作室编辑制作QQ1083483769。
甘肃省庄浪县家乡介绍-柳发宁

春秋中期, 秦国力量逐渐强 大起来,秦穆公 攻灭和臣服了十 二个西戎部落, 遂称霸整个西戎 地区,后秦孝公 灭狟戎(在今武 山县一带),秦 昭王灭义渠戎 (在今庆阳、平 凉一带)。
历经几十年的整田造地,庄 浪县八成以上的耕地被整治成梯田, 1998年,庄浪第一个被授予“全国梯 田化模范县”。 站在“全国梯田化 模范县”的石碑前,县委常委、常务 副县长王智国告诉记者:“庄浪县依 靠梯田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 了农民收入,夯实了农业现代化的基 础。今后,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打梯田 牌、走梯田路,通过土地整治深化梯 田建设。
叟搬兵,枪战歼匪,拯救 城民”十六个字,经讯问看管的
老人得知,画面上记录的是当地 老百姓的一个传说。
“花儿”歌手 在云崖寺录节 目
花 儿 大 赛 颁 奖 典
《 皇 圑 詣 剧 照
|
|
一文 喜 东 《老 灯师 下的 春著 秋作 》之
——
庄浪精 神的象 征—— 奋进牛
巍巍紫荆山,昂首迎佳节。 悠悠水洛河,欢歌颂盛世。 正月十二日,第十五届庄浪 艺术节在震耳欲聋的炮声中 盛大开幕。上午九点,43万 勤劳质朴的庄浪儿女扶老携 幼、呼朋唤友,摩肩接踵、 纷纭而至,云集紫荆文化广 场,喜迎一年一度的庄浪艺 术节,一时间万头攒动、群 情振奋,整个水洛城成了欢 乐的海洋。 9点30分,中共 庄浪县委副书记、县长樊文 浩宣布:第十五届庄浪艺术 节开幕。
紫荆山寺 观,始为儒、 释、道三家 活动场所。 在1700多年 历史中,历 代不断修葺 增建,成为 陇上颇负盛 名的道观寺 院。 千年古刹——紫荆山
紫荆山远景及山上寺庙
吴玠(1093年- 1139年),字晋卿, 德顺军陇干(今甘肃 静宁)人。父亲吴扆 为军校,母亲刘氏, 生二子吴玠、吴璘。 后迁居水洛城(今甘 肃庄浪),中国南宋 抗金名将。
庄浪发展历程

庄浪发展历程庄浪县位于中国甘肃省武威市,地处临泽高原的东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地方。
庄浪的发展历程可追溯到公元前269年的西汉初年,距今已有近2300年的历史。
庄浪古称庄虏,是“西域之道,东南倚青凉”的要冲。
早在3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庄浪就有人类起居痕迹,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据传说,西汉初年,庄浪的始祖“襄聊姜”带领部族迁入此地,以其姓氏命名为庄虏,后改为庄浪。
此后,庄浪成为历代各朝政治、军事和文化发展的中心。
庄浪的发展历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次事件是唐朝时期的“庄浪变”,这是党项族首领麦秀的起义。
麦秀起义后,党项族首府西陌(即今天的庄浪县城)成为临泽京师重镇,沿袭至今。
庄浪曾是军事要地,被尊称为“甘州第一县”。
20世纪初,随着中国历史的转折,庄浪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庄浪积极参与,并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共庄浪县委于1943年成立,庄浪成为一个“红色的摇篮”。
改革开放以来,庄浪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迅速发展。
庄浪的农业以小麦、马铃薯、棉花等为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基地之一。
庄浪县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强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发展了农机具、农产品加工和生态农业等产业,提高了农村经济收入水平,改善了农民生活条件。
此外,庄浪还积极发展旅游业。
庄浪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如庄浪古城、黄河壶口瀑布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庄浪还以庄浪纸雕、庄浪布匹等手工艺品而闻名于世,这些都为庄浪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财富。
如今,庄浪正努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庄浪将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软环境建设和生态环保力度,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加强对外的交流与合作,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做出贡献。
作为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庄浪注定要发展成为一个繁荣富裕的县城。
在未来的发展中,庄浪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引导和支持各行各业的发展,打造温馨宜居的都市环境,为人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庄浪发展历程

庄浪发展历程
庄浪位于甘肃省天水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城。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4年的汉朝西汉时期。
自那时以来,庄浪经历了数个朝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飞速演变。
在古代,庄浪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这使得它成为了一个繁荣的贸易中心。
它与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的贸易往来使得庄浪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同时,庄浪的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历经多次战乱,但也为庄浪的军事发展提供了契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庄浪逐渐从一个贸易中心转变为一个文化中心。
庄浪周边的自然环境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学者、文人和艺术家。
这些为庄浪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使得庄浪成为了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近代以来,庄浪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全面发展。
庄浪的农业以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种植为主,各种优质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
工业方面,庄浪以新能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产业为主导,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旅游业也发展迅速,庄浪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以及民俗文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如今,庄浪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未来的发展。
政府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创业创新,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源支持。
庄浪也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与周边地区开展经济合作,
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总体而言,庄浪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沉淀和蓬勃发展,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庄浪的发展历程证明了人民智慧和勤劳的力量,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的辉煌与魅力。
甘肃庄浪概况

庄浪县位于甘肃东部、六盘山西麓。
全县辖18个乡镇、293个村、1521个社。
总面积1553平方公里,总户数9.87万户,总人口43万人。
全县共有耕地92万亩,人均2.3亩。
县境内海拔在1405—2857米之间,年均降雨量468毫米,年平均气温8℃,无霜期142天。
人多地少,干旱多灾,资源贫乏,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
庄浪县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副产品资源,探明储量2亿多吨的优质石灰石和铜、铅、锌等金属矿产可开采利用,年产优质亚麻原茎2万吨,年产商品洋芋30万吨,是陇东胡麻、荞麦、蚕豆、白云豆、胡椒的主要产区之一,大黄、柴胡、党参、甘草、冬花、杜仲等40多种名贵药材进入全国大部分药村市场;有天然和人工沙棘林带12万亩,以蕨菜为主的山野菜深受消费者喜爱。
洛河两岸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光热充足,是种植苹果、桃、梨等优质瓜果蔬菜的适生区,素有“瓜果之乡”之美称。
荣誉庄浪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的早期发祥地之一。
境内已发县古文化遗址400多处,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云崖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云崖石窟及紫荆山、陈家洞、吴王坟山、关山天池朝那湫等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
庄浪县干部群众经过34年坚持不懈地努力,于1998年建成了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实现了整县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
庄浪县人民在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长期实践中,磨砺出了“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庄浪精神。
在这种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加快发展,使全县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些方面的工作还在全省或全国有一定的影响。
先后获得了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文化模范县、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和全省社会治安模范县等荣誉称号。
历史沿革庄浪县历史悠久,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是传说中伏羲氏、女娲氏的活动区域之一。
魅力庄浪

庄浪县历史悠久,人杰 地灵,是中华民族的早 期发祥地之一。境内已 发县古文化遗址400多 处,有国家级森林公园 云崖寺、省级文物保护 单位云崖石窟及紫荆山、 陈家洞、吴王坟山、关 山天池朝那湫等许多自 然和人文景观。构成了 “梯田王国”魅力独具 的旅游风景线。
关山天池朝那湫
云崖寺
陈 家 洞
庄浪一中
庄浪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境内群山起伏,地势东高西低,六盘山耸峙于东, 余脉分六支回环盘互,贯穿全境。基岩山地和丘陵沟壑占总面积的93.5%,境内 海拔高度在1405 -2857米之间,气候属大陆性季风区。气候属大陆性季风区,水 文属贫水区,植被属森林草原向半干旱过渡类型。
矿物
境内资源丰富,已发现铜、铅、锌、锰、铁、石灰石等矿藏带9处,洋芋、林果、 亚麻、草编、蔬菜、药材、小杂粮、山野菜等自然资源开发前景相当广阔。全县 拥有劳动力资源21万人,具有抢占劳动力密集型市场的明显优势。主要农作物有 冬小麦、玉米、洋芋,是陇东洋芋、果品、胡麻、荞麦、蚕豆、中药材的重要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9亿元,比上年增长20.6%。其 中省属项目投资额2.4亿元,同比增长1.4倍;县属项目投资额3.69 亿元,同比下降8.9%。在全部投资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95 亿元,增长23.9%;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亿元,增长8.1%。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 资中,城镇投资 4.72亿元,增长 28.7%;房地产开 发投资2223万元, 下降30.7%。在农 村投资总额中,农 村集体投资681万 元,下降65.1%; 农村非农户投资 3119万元,下降 30.5%;农村个体 7678万元,增长 83.5%。
地质
县境地层出露按地质年代,有7个系(纪),即震旦系、寒武系、 奥陶系、志留系、白垩系、第三系、第四系。
庄浪

这里山青水秀 景色迷人
这里四季分明 风景如画 这里民风淳朴 祥和安泰
她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她是一个不景气的小城 她有着悠久的历史 她也是我的根...... 让我们走进庄浪 一同领略这个西北小镇的风采!
庄浪县,是甘肃省平凉市下属的一个县, 东边华亭县,南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秦安县, 西边静宁县,北边隆德县、泾源县。全县面积 1556平方公里,下辖1街、5镇、13乡,县政府 驻水洛镇。庄浪县先后获得全国文化模范县、 全国经济林建设示范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民俗风情
社会经济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 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以新农村建设为主线,抢抓机遇,苦干 实干,使全县经济社会和各项社会事业 得到了长促发展。
在这丹桂飘香、硕果满 枝的美好季节,走进“梯 田王国”——庄浪,令 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庄浪位于甘肃省中部,东邻华亭县,西 依静宁县,北与宁夏隆德县、泾源县毗邻, 南和张川县、秦安县接壤。东西长56.37公里, 南北阔46.60公里。 庄浪县境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县境内南 北气温差异大,年平均气温7.9℃;降雨偏少, 年均降雨量为547.8毫米;光热资源丰富,年 均日照时为2179小时。
境内资源丰富,已发现铜、铅、锌、锰、铁、 石灰石等矿藏带9处,洋芋、林果、亚麻、草编、 蔬菜、药材、小杂粮、山野菜等自然资源开发前 景相当广阔。全县拥有劳动力资源21万人,具有 抢占劳动力密集型市场的明显优势。主要农作物 有冬小麦、玉米、洋芋,是陇东洋芋、果品、胡 麻、荞麦、蚕豆、中药材的重要产区,县城以西 洛河两岸,盛产果菜,素有“瓜果之乡”美誉, 以小尾寒羊为主的畜牧业生产日益发展壮大。有 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6处,电力供应比较充足。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

甘肃省庄浪县朝那湫考释甘肃省庄浪县位于中国甘肃省东部,东邻河西走廊,西接武威市,南临皇觉寺山,北靠祁连山。
庄浪县总面积达到2025平方千米,总人口约为30万人。
县城距离甘肃省会兰州市约280公里,距离西宁市约350公里。
庄浪县历史悠久,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庄浪县就有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的痕迹。
考古学家在该地区发现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和遗址,如西山堡和北渡村出土的青铜器和古墓葬等。
这些文物的出土为研究该地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庄浪县自古就是农业发达地区,以绿洲农业为主。
这里的农田利用黄土高原的丘陵地形,构成了一幅幅独特的农田景观。
庄浪县的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土豆、大豆等。
该地区还以种植各种水果和中草药而闻名,如苹果、葡萄、核桃、黄芪等。
这些农产品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的需求,也为周边城市的市场供应做出了贡献。
庄浪县不仅农业发达,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县内有两座著名的自然保护区,分别是安和乡沙化植物保护区和皇觉寺自然保护区。
这些保护区为珍稀植物和动物提供了安全的栖息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庄浪县还有一些风景名胜区,如焦家山、裴家山、祁连山等,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观光和休闲。
庄浪县也十分重视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
县内有多所中小学和职业学校,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庄浪县还建设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设施,保护和传承了当地的历史文化。
每年的农民丰收节和庄浪县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也吸引了很多游客和参观者。
庄浪县是一个历史悠久、农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教育和文化事业发展迅速的地区。
它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农产品和迷人的风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游览和了解这个美丽而富饶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庄浪县历史悠久,地处黄河一级支流渭水流域,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是传说中伏羲氏、女娲氏的活动区域之一。
三代时期,庄浪地属不太明确。
相传夏禹把天下划分为九州,庄浪在夏商时属“雍州之域”;西周是西戎的游牧之地,划在“候服”的范围;春秋战国时,仍为西戎所占据。
春秋中期,秦国力量逐渐强大起来,秦穆公攻灭和臣服了十二个西戎部落,遂称霸整个西戎地区,后秦孝公灭狟戎(在今武山县一带),秦昭王灭义渠戎(在今庆阳、平凉一带)。
至此,甘肃黄河、洮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归并秦国版图。
为了对这些地区进行有效地管理和统治,秦国于公元前279年,首置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郡级行政区域陇西郡,并于公元前272年置北地郡。
后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地方实行郡县两级制。
终秦一代,庄浪地区一直为秦关中五郡(陇西、北地、九原、上郡、内史)之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县)所辖。
汉承秦制,西汉地方行政区划仍分郡县两级,尤其初期行政建置沿革多循秦代。
到西汉中后期以来,特别是汉武帝不断“北却匈奴,西逐诸羌”,经略西域,西汉王朝的疆域空前扩大,设郡多达一百多个。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全国为十三州刺史部,刺史部下设郡、县以统之。
庄浪地区为凉州刺史部(州治陇城,今年秦安县陇城镇)下的天水郡所辖。
县域分属天水郡之略阳道(治所今甘肃秦安县。
)、街泉县(治所今甘肃庄浪县东南之韩店乡)、成纪县(治所今甘肃静宁县治平乡)。
县城东北属安定郡的泾阳县(治所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辖。
王莽篡汉的十多年,随意乱改地名,改天水郡为“填戎郡”,还曾设阿阳郡,庄浪地区又分属上述两郡。
东汉明帝永平17年(74),改凉州刺史部的天水郡为汉阳郡(今甘肃甘谷县),废街泉县,并入略阳县,庄浪又分属略阳县及阿阳两县。
汉献帝初平四年(139),从汉阳郡中又分置永阳郡,改略阳县为街亭县,庄浪地区又分属永阳郡的阿阳、街亭县(县治在今甘肃省庄浪县东南之韩店乡)。
三国时期,庄浪县域属曹魏雍州管辖。
献帝建安19 年(214),更永阳郡为广魏郡(郡治临渭,今年内甘肃清水县西南),又改街亭县为略阳县,庄浪在那时属广魏郡略阳县。
公元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重新统一全国后,改两汉十三州长党史部为司、兖、豫、并、雍、秦等十九州刺史部。
泰始年间(265——274),又恢复广魏郡为略阳郡。
东晋十六国时,匈奴、氐、羌、鲜卑、羯等“五胡”相继内迁,战乱频繁,民族政权林立。
庄浪县域全部处于民族政权之下。
从公元317年到589年的二百年间,大体上先后统治我县的少数民族政权有前赵、前秦、后秦、北魏、西魏、北周等国。
其中,前赵时庄浪属略阳郡。
前秦永兴二年(385),皇帝苻竖置“平凉郡于高平镇。
”意欲平定凉国,此时庄浪县北部之一小部分属泾州平凉郡辖,北部的大部分及南部仍由秦州略阳郡辖。
东晋安帝七年、乞伏乾归更始三年(411),西秦乞伏乾归攻后秦南安太守王璟于水洛城,这是庄浪现存地名见于史册的最早记载。
“水洛”之名在历史潮流上延续达1587年之久。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神麝年间,庄浪县北属秦州略阳郡阿阳县,南属陇城县;东属泾州平凉郡华亭县。
孝庄王元子攸永安三年(530),关陇起义军领袖之一的王庆云,曾称帝于略阳郡的水洛城,尔朱天光平水洛城,擒王庆云,此段史料见于《北史》。
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称水洛城为水洛亭。
亭在当时为地方基层组织,相当于现在的村级机构。
公元543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代替。
庄浪在魏时属北秦州安阳郡辖;北周改北秦州为交州,庄浪又属交州安阳郡。
公元589 年隋灭陈,继西晋之后,第三次实现全国性大统一,其地方机构先后几次变易。
隋初行州、郡、县三级;开皇三年罢郡,以郡统县,大约在此时改秦州为天水郡。
略阳郡于开皇二年废郡为县,并改县名为河阳县;开皇六年又改名为陇城县。
唐朝时,中国封建社会进入繁荣时期,行政区划表现出大统一的特色。
唐初罢郡又置州,还按山川地形划分全国为十道;到开元时,全国分为十五道,且道已基本上演变成以采访使为首的监察区,地方行政属性太大,从而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
自安史之乱后,方镇统辖诸州,成为实际上的地方行政区域;到元和末年,唐境内共有四十七镇。
唐初庄浪西南属陇右道秦州(州治成纪,今甘肃秦安县西北)陇城县辖,东北属关内道陇州(州治通渭,今陕西陇县)华亭县辖。
宝应三年,吐蕃贵族率兵东侵,占有今陇山地区,庄浪也陷入吐蕃之手,时庄浪境内生活着许多的吐蕃部落,唐的地方行政建置被废。
大中三年(849),唐政府一度收复庄浪地区,大约30年之后的广明元年(880)被又占领。
五代实际上是唐末方镇政治的继续和扩大。
五代初梁朝时,“歧”为地方割据政权,都凤翔府,庄浪由其保胜节度使管辖,后唐时庄浪西南由其雄武节度使、东北由彰义节度使两镇所辖。
后晋时依后唐旧制。
后汉时,庄浪西南被吐蕃占领,东北仍属彰义节度使辖。
后周时曾收箸被陷的庄浪地区,仍分属雄武和彰义两节度使。
宋代仁宗天圣年间分全国为10路,神宗元丰年间增至23路,崇宁(1102-1106)年间以后又地增至24路。
其在关陇地区设有六路,即鹿延路、环庆路、熙河路、永兴路、泾原路、秦凤路,这是北王朝在西北设置的六个大行政区,既管军事,又管民政,
实质是地方最高一级的军事行政单位。
终北宋一代,庄浪地区一直为秦凤路的德顺军之陇干县所辖。
德顺军是属州级的带有军政合一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庆历三年,把原属渭州的笼竿城提升为军。
这一时期,庄浪是北宋和西夏的边界地区,又是渭州与秦州的联络点,军事战略地位较为重要,因而县域内设有多处军政性质的城、堡、寨等,如水洛城、通边寨等。
《宋史》较详细地提到了这件事:德顺“崇宁户29269户,126241人,县一:陇干;元禧八年以外底置堡。
城一,水洛;领王家城、石门堡。
寨六:静边、得胜、隆德、通边、治平、怀远。
……其中水洛城、王家城、石门堡、通边寨等都在我县域内。
元初,庄浪隶属陕西行省,在军事上又隶属巩固便宜都总帅府。
1227年,元太祖铁木真南下攻静宁、隆德、庄浪一带,避暑六盘山,不久死于清水的萨里川,约在这时置庄浪路于南湖镇,庄浪路是直属于陕西行省的二级行政单位,但辖地较小,领有今天庄浪县全部,静宁以及隆德的一部分。
“庄浪”之名从此开始,这是“庄浪”史载的最早记载,也是以“庄浪”命名地方行政建置的第一次,距今近800年。
元成宗铁木真大德八年二月改庄浪路为庄浪州,仍为隶属于省的二级行政区域。
因为元制旰隶于省的路、府、州、军无属于二级行政单位。
A明朝时,庄浪地方行政区设置走向稳定和成熟,即由分属周边各县到县境内独立设县。
明洪武二年(1369),庄浪由陕西布政使司辖,隶属凤翔府,仍称庄浪州。
明洪武八年,降州为县,改隶静宁州,属巩昌府。
嘉靖二十八年又改隶平凉府。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时,在庄浪曾派任过县知事。
加外,明制把户分为军、民两种,以府、州县领民户,以卫、所军户。
时庄浪在以上时期民户属凤翔府,军户直属于陕西都指挥使司,兵备道属泾分生命备道的平凉卫辖。
清代统一全国后,庄浪于1648年归清,时属陕西行省。
1667年从中分属甘肃省,庄浪又属甘肃省行省。
史载,庄浪“顺治初年仍属平凉府,领固原、静宁二州,县七:平凉、崇信、华亭、镇原、灵台、庄浪、隆德。
1778年裁庄浪归并隆德县。
庄浪县归并隆德县后,在庄浪县治地设庄浪乡,由隆德县丞驻庄浪乡(今庄浪南湖镇)。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复置庄浪县,隶属泾原道。
1927年废道直隶于此。
1935年设甘肃省第二督察专员公署于平凉,管辖庄浪。
1949年8月4日,庄浪解放后,成立了庄浪县人民政府,属平凉专区,1950年5月25 日由平凉专区归天水专区。
1956年1月又由天水专区划归平凉专区。
1958年12月20日撤销庄浪县并入静宁县,1961年12月又恢复庄浪县至今,现辖五个镇十三个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