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700K提速道岔讲义

合集下载

精品微课:S700K提速道岔电路故障的处理方法

精品微课:S700K提速道岔电路故障的处理方法

精品微课:S700K提速道岔电路故障的处理方法高速铁路信号技术交流前沿▏ 适用▏ 精品内容导读 ID:gaotiexinhao S700K道岔电路图中五线的作用分别是:X1的作用为动作电路A相电源的传送线和道岔定反位表示的共用回线;X2的作用为道岔向定位扳动时B相电源的传送线和定位表示线;X3的作用为道岔向反位扳动时C相电源的传送线和反位表示线;X4的作用为道岔向反位扳动时的B相电源的传送线和定位表示线;X5的作用为道岔向定位扳动时C相电源的传送线和反位表示线。

“四步法”:即2DQJ转极,BHJ不能励磁,或者BHJ吸起后又落下并且先于1DQJ↓,就可以将道岔扳到室内外不一致的位置,用表示电压检查室内外三条启动线的方法处理,将动态启动故障转化为静态表示故障,快速、准确判断判障点。

例如,某站在办理进路时发现12#道岔不能反位,控制台挤岔报警。

首先检查1DQJ、1DQJF是否吸起,2DQJ是否转极,若该部分继电器动作不正常,判断为室内电路故障,按继电器动作逻辑关系式FCJ↑→1DQJ↑→1DQJF↑→2DQJ转极,进行查找。

确定室内电路动作正常后,应进一步观察BHJ是吸起后落下,还是从未吸起过。

当BHJ吸起后又落下时,还要注意BHJ与1DQJ落下的先后顺序。

通过逻辑顺序判断故障原因,如图1所示。

图1 BHJ和1DQJ逻辑关系图当观察判断故障现象发现2DQJ转极,BHJ不能励磁,或者BHJ 吸起后又落下并且先于1DQJ↓,就可以将道岔扳到室内外不一致的位置,利用“四步法”处理故障。

道岔定位有表示,往反位扳不动。

在控制台将道岔扳向反位,室内继电器动作到反位,室外转辙机接点仍然在定位。

简化电路如图2所示,分析判断如下。

图2 四步法处理控制电路故障简化电路图第一步:检查DBQ是否将三相交流电送至1DQJ11、1DQJF11、1DQJF21。

量测量1DQJ12、1DQJF12、1DQJF22接点相互之间是否有交流380V电源。

S700K提速道岔故障分析与整治

S700K提速道岔故障分析与整治

浅谈S700k提速道岔整治与故障分析摘要:介绍S700k转辙机的原理,工电道岔整治及故障分析关键词:工电联合整治S700K型电动转辙机是列车提速后采用的一种新型道岔转辙设备,对铁路扩能、提速、提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日常使用、维修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困扰信号维修人员的一大难题,如何维修好这种设备,减少故障发生,是摆在目前维修工作中的一件大事,道岔的运用好坏直接影响列车的安全正点,所以作为一名信号工,首先应尽所能提高设备运用质量,下面对S700K电动转辙机原理及设备分析与整治做以介绍。

一、S700K型电动转辙机的工作原理以S700K型电动转辙机(220MM动程)为例,其动作程序为:电动机转动→中间齿轮传递→摩擦连接器→带动滚珠丝杆转动,同时丝杆螺母移动→操纵板将锁闭块顶入,切断原来表示→锁舍缩入,解锁→滚珠丝杆螺母带动保持连接器移动→外锁闭开始解锁→当动作杆移动约60MM时,外锁闭解锁完毕→道岔转换→当动作杆动程达到220MM时,内表示杆缺口对准锁闭块,锁闭块弹出进入表示杆缺口,锁舍伸出—切断启动电路,接通表示。

外锁闭装置的解锁、转换、锁闭过程。

(1)初始状态,定位道岔尖轨处于锁闭状态,反位斥离尖轨与基本轨保持要求的开口,密贴尖轨锁钩同时被锁闭铁和锁闭杆卡住不能落下,斥离尖轨锁钩的缺口卡在锁闭杆的凸起处不能移动,从而保持斥离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基本不变。

(2)解锁状态,锁闭杆向反位移动,斥离尖轨向密贴位移动,同时密贴尖轨处锁闭杆相对锁钩移动,当锁闭杆凸起与密贴尖轨锁铁扣对齐时,锁钩落下卡在锁闭杆凸起内,尖轨与基本轨解锁,锁闭杆继续向反位移动,通过锁钩带动斥离尖轨和密贴尖轨同步向反位移动,当锁闭杆带动道岔转换至反位尖轨与基本轨密贴时,开始进入锁闭过程,锁闭杆继续向反位移动,反位锁钩沿锁闭杆斜面向上爬起,当锁钩升至锁闭杆凸起顶面时,道岔进入反位锁闭状态,同时定位尖轨继续向反位移动至要求开口,完成转换过程。

提速道岔讲课要点

提速道岔讲课要点

提速道岔培训要点一、掌握S700K提速道岔的维护要求、技术标准;二、掌握S700K提速道岔所在组合、保险丝位置,分线盘端子位置;三、看懂S700K提速道岔电路图,掌握电路动作程序;四、了解并掌握S700K提速道岔一般故障处理程序、方法;三相交流电动转辙机动作电路有三级控制电路构成,它的故障处理也应按三级控制电路去分别查找。

1、如何通过控制台(显示盘)、微机监测及继电器动作情况进行故障分析;(判断是机械故障还是电路故障)2、当1DQJ不能正常励磁的现象,如何进行处理;(1DQJ不能正常励磁,现象是扳动道岔时,道岔表示灯照常点亮,不灭灯。

)3、当1DQJ吸起、2DQJ不能正常励磁转极的故障现象,如何进行处理;(2DQJ不能正常励磁转极,现象是人工操纵道岔时,控制台的道岔表示灯灭灯,待停止操纵,该表示灯又点亮。

)4、当1DQJ吸起、2DQJ正常励磁转极,BHJ不能正常励磁如何进行查找处理;(如BHJ根本未吸起,应检查三相交流动作电源是否正常,也有可能DBQ不良。

如在分线盘处测到三相电源正常,说明室内电路正常,故障点应该在室外或BHJ本身故障。

如BHJ吸起后又落下,说明室外三相负载电路良好,重点应观察BHJ与1DQJ落下的先后顺序。

若BHJ在1DQJ落下后再落下,则说明1DQJ自闭电路构不通,查找1DQJ自闭电路。

)5、道岔机械故障的处理;(密贴紧、别卡、轧缺口等)6、道岔表示电路故障处理;(以A.B双机牵引道岔为例,参考简化电路图)三相交流电动转辙机每台设有一套表示电路,首先确认是哪一台转辙机的表示电路故障后再去查找。

可先看道岔分表示继电器位置,定、反位分表示继电器都落下的那台为故障。

若两台转辙机均有正常表示,一般为总表示继电器电路故障。

可以通过对分线盘端子交直流电压的测量来区分故障点在室内还是室外。

以定位为例,可在分线盘上测量X1与X2(反位X1与X3)端子之间交直流电压来判断表示电路的故障性质和范围。

S700K提速道岔讲义(2010)

S700K提速道岔讲义(2010)

S700K提速道岔本讲学习的重点:了解S700K提速道岔的特点、结构;掌握S700K提速道岔的机械动作原理;熟悉S700K提速道岔控制电路的原理以及动作程序;掌握一些简单故障的处理方法。

一、S700K提速道岔的特点1、S700K电动转辙机采用了交流三相电动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原直流电动机因碳刷故障而引起故障率高的特点;2、采用了保持连接器,并选用不可挤型的零件,从根本上解决了由于挤切销不良而造成的道岔故障;3、采用滚珠丝杠作为驱动装置,延长了转辙机的使用寿命;4、采用多片干式可调摩擦连接器,经工厂调整加封后现场无须调整;5、去掉了两尖轨间的连接杆,使两尖轨分动减少了道岔的转换阻力。

6、S700K提速道岔既能实行内锁闭又能实现外锁闭。

二、S700K提速道岔设备的组成1、电动转辙机组成:主要由交流三相电动机、减速器、滚珠丝杠、保持连接器、上下检测杆、接点组、锁块及锁舌、转辙机机体、法兰、动作杆以及外表示连接杆等部件组成。

2、外锁闭装置组成:锁闭杆组件、锁钩、锁轴、锁闭铁、密贴调整片、锁闭框、尖轨连接铁、动作连接杆、长短表示杆以及尖轨铁(L铁)等组成。

三、S700K转辙机的动作原理电动机上电转动后带动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带动减速器转动,减速器转动后致使滚珠丝杆转动。

由于滚珠丝杆的曲线运动使得保持连接器和动作杆作直线运动,从而带动尖轨运动。

四、沾昆线S700K的型号及相关技术标准(依据《维规》)1、五机牵引型号及开程:定反位偏差不大于2mm。

J1:(A13、A14) 开程160 ±5mm,两基本轨的距离1440mm;J2:(A19、A20) 开程114±5mm, 两基本轨的距离1475mm;J3:(A35、A36) 开程71±5mm, 两基本轨的距离1522mm;X1:(A21、A22) 开程101±3mm, 两基本轨的距离134mm;X2:(A35、A36) 开程58±0mm, 两基本轨的距离492mm;2、两机牵引的型号及开程:(仅金马村站使用)J1:(A13、A14)开程160±5mmJ2:(A15、A16)开程75±5mm3、安装标准a、尖轨部分两枕木中心距离650mm,锁闭框两安装螺孔中心距前方第一根枕木为350mm,距后方枕木中心为300mm,要求两枕木平行且垂直基本轨。

S700K道岔原理

S700K道岔原理

3.表示电路
图11表示电路原理图
(2)当正玄交流电为负半周使,也既变压器二次侧 正,4负,在DBJ及整流堆 )当正玄交流电为负半周使,也既变压器二次侧3正 负 及整流堆 这两条支路中,电流方向均相反,由于这时整流堆成正向导通状态, 这两条支路中,电流方向均相反,由于这时整流堆成正向导通状态,故该支 路的阻抗要比DBJ支路阻抗小的多,所以负半波电流绝大部分有整流堆支路中 支路阻抗小的多, 路的阻抗要比 支路阻抗小的多 流过,加上DBJ线圈的感抗很大,具有一定的电流迟缓作用,因而使 线圈的感抗很大, 流过,加上 线圈的感抗很大 具有一定的电流迟缓作用,因而使DBJ能保 能保 持在吸起状态。 持在吸起状态。 (3)反位表示电路基本与定位表示电路的工作原理相同,不同的是反位表示电 )反位表示电路基本与定位表示电路的工作原理相同, 路是由X1, , 线沟通的 线沟通的。 路是由 ,X3,X5线沟通的。
2.启动电路
图9启动电路原理图
定位启动: 、 、 定位启动:X1、X2、X5
反位启动: 、 、 反位启动:X1、X3、X4
3.表示电路
图11表示电路原理图
提速道岔表示电路工作原理: 提速道岔表示电路工作原理: (1)当正炫交流电源正半波时,假设变压器二次侧4正3负。电流流向为二次 当正炫交流电源正半波时,假设变压器二次侧 正 负 当正炫交流电源正半波时 4→1DQJ(13---11)→X1线→电机 接点(12--11)→X4→DBJ(1--4)→2DQJ 电机→接点 线 电机 接点( ) ( ) 二次3,这时DBJ 吸起, (132--131)→1DQJ(21--23)→R1(2-1)→二次 ,这时 ) ( ) ( ) 二次 吸起, 与此同时, 线圈并联的另一只支路中, 电机→接点 与此同时,DBJ线圈并联的另一只支路中,电流流向为: 线圈并联的另一只支路中 电流流向为: 电机 接点 接点( (35--36)→R(1--2)→z(1-2)→接点(16--15)接点(34--33) ) ( ) ( ) 接点 )接点( ) →X2→2DQJ(112--111)→1DQJF(11-13)→2DQJ(132--131)在这支路, ( ) ( ) ( )在这支路, 整流二级管反向截至。故电流基本为零。 整流二级管反向截至。故电流基本为零。

提速道岔工作原理与故障分析

提速道岔工作原理与故障分析

分动外锁闭S700K道岔工作原理及故障分析分动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就是为了保证列车或车列在道岔上运行的安全,将道岔固定在某个特定的位置,未经操作人员发出命令,道岔不得随意改变位置的一种装置。

所谓道岔锁闭就是把可移动的部件(如尖轨或心轨)固定在某个开通位置,当列车通过时,不受外力的作用而改变。

电动控制的道岔分为内锁闭道岔和外锁闭道岔。

外锁闭道岔又分连动道岔和分动道岔。

一.道岔锁闭装置(一).内锁闭道岔转换设备1.内锁闭的原理:通过转辙机的齿轮齿条组相互配合,由内外动作杆实现对道岔位置固定即內锁闭道岔。

实际上,内锁闭方式锁闭道岔是对道岔可动部分进行间接锁闭。

2、内锁闭的特点:⑴.结构简单,便于日常维修保养,且转换比较平稳,属定力锁闭。

⑵.道岔的二根尖轨由四根(50kg/M道岔为三根)连接杆组成框架结构,使尖轨部分整体钢性较高,而且框架式结构造成的反弹和抗劲较大。

⑶.受外力冲击时,如发生弯曲变形,会使工作尖轨与基本轨分离,严重威胁行车安全。

⑷.冲击力经过杆件将作用于转辙机的内部机件易于受损,挤切销折断,移位接触器跳开等。

⑸.由于框架结构的道岔的尖端杆、连接杆高于枕木,因为车辆的零部件松脱将尖端杆拉弯,道岔形成四开状态而造成列车颠覆事故,由此可见内锁闭道岔已不能适应提速运行的需要。

(二).分动外锁闭道岔转换设备1.分动外锁闭的原理:当道岔由转辙机带动至某个特定位置后,通过本身所依附的锁闭装置,直接把尖轨与基本轨(心轨与翼轨)密贴夹紧并固定,称为外锁闭。

由于提速道岔的外锁闭道岔尖轨的两根尖轨之间没有连接杆,在转换过程中,两根尖轨是分别动作的,称为分动外锁闭道岔。

2.分动外锁闭的特点:⑴.改变了传统的框架结构,使尖轨的整体刚性大幅度下降。

⑵.尖轨分动后,转换启动力小,而且一根尖轨的变形不影响另一根尖轨,由此造成的反弹、抗劲等阻力均减小很多。

⑶.两根分动尖轨在外锁闭装置作用下,无论是启动解锁,还是在密贴锁闭过程中,所需的转换力均较小,避开了两根尖轨最大反弹力的叠加时刻。

7提速道岔教材22

7提速道岔教材22

7提速道岔教材22提速道岔⽬录第1章道岔分动外锁闭装置 (2)⼀、道岔内锁闭和分动外锁闭的⽐较 (2)⼆、分动外锁闭的分类及组成 (2)三、分动外锁闭装置动作过程 (2)四、外锁闭装置的技术指标: (2)第2章S7OOK提速道岔 (5)⼀、S7OOK电动转辙机机械部分 (5)⼆、S700K双机牵引提速道岔电⽓部分 (7)三、S7OOK提速道岔的测试 (9)第3章ZYJ7提速道岔 (12)⼀、液压传动的特点 (12)⼆、液压传动原理及系统的组成 (13)三、ZYJ7型电液转辙机结构及各部件功能 (13)四、ZYJ7型电液转辙机油路系统及⼯作原理 (16)五、ZYJ7提速道岔的电⽓部分:同S7OOK提速道岔相同。

(17)六、ZYJ7提速道岔的技术要求: (17)七、ZYJ7提速道岔的故障分析与处理 (18)⼋、ZYJ7提速道岔的测试 (19)第4章提速道岔检修作业规程 (21)⼀、⽇常养护(周期:每⽉⼀次) (21)⼆、集中检修(周期:每两⽉⼀次) (22)提速道岔题库 (23)第1章道岔分动外锁闭装置⼀、道岔内锁闭和分动外锁闭的⽐较道岔内锁闭:道岔到位后,转辙机内部进⾏锁闭,由转辙机动作杆经外部杆件对道岔实现位置固定。

是道岔可动部分的间接锁闭。

缺点是:框式结构造成的反弹⼒和抗劲较⼤,杆件受外⼒变形时会使⼯作尖轨与基本轨分离,车轮的冲击⼒经过杆件直接作⽤于转辙机内部,使机内部件易损,挤切削易折断,移位接触器易跳开。

分动外锁闭:道岔到位后通过本⾝所依附的锁闭装置,直接把尖轨与基本轨或⼼轨与翼轨密贴夹紧并固定。

由于外锁闭道岔的两根尖轨之间没有连接杆,在道岔转换过程中两根尖轨是分别动作的,所以称分动外锁闭道岔。

优点:两尖轨分动,所需转换⼒⼩,轮对冲击⼒基本传不到转辙机内,机械锁闭强度⾼。

⼆、分动外锁闭的分类及组成分动外锁闭装置分燕尾式和钩式。

钩式是燕尾式的改进型,受尖轨爬⾏影响⼩,结构紧凑,调整⽅便,钩式是发展的⽅向。

s700k资料

s700k资料

外部设备的教学资料一、S700K分动外锁闭道岔设备。

(一)提速道岔维护的一般要求1、外锁装置:(外部观察别卡的方法)○1提速道岔各牵引点两侧的锁闭框中心及转辙机动作杆应与锁闭杆成一直线,并与岔枕保持平行。

(一般在转辙机处于伸出状态时更直观)○2道岔转换过程中锁钩应动作平稳、灵活,并与锁闭铁吻合良好,无别劲、卡阻现象。

○3道岔各牵引点动程、锁闭量均衡,偏差不超标。

○4各牵引点锁闭位置锁钩松紧适度,无大松、大紧现象。

○5表示杆动作杆连接平顺、无别卡,磨耗旷动量不超标。

○6锁闭框下部两侧限位螺丝(导向销)应有效插入锁闭杆两侧的导向槽内,导向销不松脱,不顶死。

2、结合部方面要求:道岔尖轨、心轨及基本轨窜动量不超过20mm,钢轨窜动不得影响道岔方正,杆件别卡以及外锁闭框无调整间隙(余量)锁闭位置尖轨尖端与基本轨间隙不大于0.5mm,尖轨无影响密贴及转换的硬弯刨切部位应与基本轨(翼轨)间隙不大于1mm,尖轨、心轨顶铁与轨腰间隙不大于1mm,但也不能顶死而造成硬点。

3、道岔各牵引点有关参数(以VZ200为例)4、道岔结合部有关数据:(以VZ200为例)(二)提速道岔维护重点(关键)部位:(尖轨部分)1、道岔密贴良好,锁钩松紧适度扳动道岔后,密贴位置侧,道岔尖轨尖端无间隙(间隙不大于0.5mm)扳手撬动尖轨可使尖端间隙变大0.2mm左右,并能自然恢复原状态,无假密贴现象;第二牵引点可同样检查,尖轨与基本轨间隙不大于1mm,用大号螺丝刀插入间隙处撬动,可自然复位。

用工具锤侧面反复轻轻敲击锁钩侧面,锁钩左右可小幅摆动,无反弹无大阻力。

同时并对钩头敲击检查,敲击锁钩头部侧面,钩头可左右小幅摆动,并无反弹。

说明道岔密贴良好,锁钩松紧适度。

另外一侧做同样检查。

否则,要对道岔进行调整,达到前述的状态。

道岔过紧,会使道岔解锁困难,再有钩锁缺油等其他因素存在,故障几率大增。

同样,过紧也会使锁闭力增大,往往造成道岔上不去。

锁钩过松,最突出的问题是机械磨耗严重,也会产生缺口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700K提速道岔本讲学习的重点:了解S700K提速道岔的特点、结构;掌握S700K提速道岔的机械动作原理;熟悉S700K提速道岔控制电路的原理以及动作程序;掌握一些简单故障的处理方法。

一、S700K提速道岔的特点1、S700K电动转辙机采用了交流三相电动机,从根本上解决了原直流电动机因碳刷故障而引起故障率高的特点;2、采用了保持连接器,并选用不可挤型的零件,从根本上解决了由于挤切销不良而造成的道岔故障;3、采用滚珠丝杠作为驱动装置,延长了转辙机的使用寿命;4、采用多片干式可调摩擦连接器,经工厂调整加封后现场无须调整;5、去掉了两尖轨间的连接杆,使两尖轨分动减少了道岔的转换阻力。

6、S700K提速道岔既能实行内锁闭又能实现外锁闭。

二、S700K提速道岔设备的组成1、电动转辙机组成:主要由交流三相电动机、减速器、滚珠丝杠、保持连接器、上下检测杆、接点组、锁块及锁舌、转辙机机体、法兰、动作杆以及外表示连接杆等部件组成。

2、外锁闭装置组成:锁闭杆组件、锁钩、锁轴、锁闭铁、密贴调整片、锁闭框、尖轨连接铁、动作连接杆、长短表示杆以及尖轨铁(L铁)等组成。

三、S700K转辙机的动作原理电动机上电转动后带动传动齿轮,传动齿轮带动减速器转动,减速器转动后致使滚珠丝杆转动。

由于滚珠丝杆的曲线运动使得保持连接器和动作杆作直线运动,从而带动尖轨运动。

四、沾昆线S700K的型号及相关技术标准(依据《维规》)1、五机牵引型号及开程:定反位偏差不大于2mm。

J1:(A13、A14) 开程 160 ±5mm,两基本轨的距离1440mm;J2:(A19、A20) 开程114±5mm, 两基本轨的距离1475mm;J3:(A35、A36) 开程71±5mm, 两基本轨的距离1522mm;X1:(A21、A22) 开程101±3mm, 两基本轨的距离134mm;X2:(A35、A36) 开程58±0mm, 两基本轨的距离492mm;2、两机牵引的型号及开程:(仅金马村站使用)J1:(A13、A14)开程160±5mmJ2:(A15、A16)开程75±5mm3、安装标准a、尖轨部分两枕木中心距离650mm,锁闭框两安装螺孔中心距前方第一根枕木为350mm,距后方枕木中心为300mm,要求两枕木平行且垂直基本轨。

b、心轨部分两枕木中心距离600mm,锁闭框两安装螺孔中心距前方第一根枕木为350mm,距后方枕木中心为300mm,要求两枕木平行且垂直基本轨。

4、锁闭量要求:定反位两侧均衡,左右偏差不大于3mm,J2、J1、X1≥35mm,其余牵引点≥20mm。

5、开程要求:定反位两侧均衡,左右偏差不大于2mm。

五、S700K电动装辙机控制电路(以五机牵引为例)(一)提速所设组合及类型1、组合名称BHZ:保护组合,每组联锁(双动或单动)道岔设一个。

TDD:提速道岔主组合,每组(双动或单动)道岔设一个。

TDF:提速道岔辅助组合, 每个牵引点设一个。

2、组合包含的继电器BHZ:1QDJ、2QDJ、1ZBHJ、2ZBHJTDD:1DQJ、2DQJ、DBJ、FBJ、DCJ、FCJ、YCJ、SJ、QDHTDF:1DQJ、1DQJF、2DQJ、2DQJF、DBJ、FBJ、BHJ、DBQ3、新继电器名称1QDJ:一切断继电器2QDJ:二切断继电器1ZBHJ:一总断相保护继电器2ZBHJ :二总断相保护继电器BHJ:断相保护继电器DBQ:断相保护器(二)道岔保护电路的作用与原理1、DBQ:断相保护器a、作用:在道岔正常转换时检查三相交流电动机的正常工作,在道岔转换到底时使动作电路复原。

道岔正常转换时,DBQ内的发光二极管点稳定灯,道岔转换结束时二极管灭灯。

b、技术标准:额定输入电压三相380v,50H Z;正常输出电压DC 16-18V;断相输出电压≦DC0.5。

c、DBQ故障的判断:当故障时,操作道岔时DBQ内的发光二极管灭灯或是DBQ内的发光二极管能点亮,但1、2端子间无直流电压输出,相应组合的BHJ不能吸起。

2、1QDJ:一切断继电器作用:用于多机牵引的尖轨部分所有转辙机全部开始转换和全部转换到底的监督,以及本台转辙机1DQJ自闭电路的切断。

平时QDJ一直处于吸起状态。

当任一牵引点开始转换时,通过分BHJ的前接点切断QDJ的自闭电路,这时QDJ通过自身缓放电路保持吸起。

当所有牵引点都开始转换时(ZBHJ吸起),通过1--2线圈QDJ继续保持吸起,同时经过3--4线圈自闭吸起,因此QDJ在道岔的转换过程中始终保持在吸起状态。

由下图可知,当任一牵引点因故不能转换时QDJ失磁落下,切断了1DQJ的自闭电路。

2QDJ的原理同1QDJ,而2QDJ作用用于心轨部分所有转辙机全部开始转换和全部转换到底的监督,以及本台转辙机1DQJ自闭电路的切断。

3、1ZBHJ:一总断相保护继电器作用:用于多机牵引的所有转辙机全部开始转换和全部转换到底的监督。

当所有牵引点都开始转换时ZBHJ励磁吸起,当所有牵引点转换到底时ZBHJ落下。

1ZBHJ和2ZBHJ的作用相同,只是1ZBHJ监督的是尖轨部分的转辙机的动作情况而2ZBHJ监督的是心轨部分的转辙机的动作情况。

4、保护电路的动作程序:当尖轨(或心轨)部分的牵引点只要有一个牵引点的BHJ吸起(电机转动)时,使QDJ缓放,待所有牵引点的(电机都转动)BHJ都吸起后,使得ZBHJ吸起并自闭,ZBHJ吸起后使QDJ通过1--2线圈继续保持吸起并自闭。

当所有牵引点都转换结束时,各牵引点BHJ都落下→ZBHJ↓,而QDJ通过1--2线圈经过各牵引点BHJ的后接点继续保持在吸起状态。

因此在道岔转换的全过程中QDJ始终保持在吸起。

当任一个牵引点因故不能转换时,该牵引点的BHJ不能吸起,使得ZBHJ 不能吸起。

正由于ZBHJ不能吸起,使QDJ 缓放后落下,缺断了各牵引点DQJ的KZ 电源,所以各牵引点的电机同时停止转换。

(三)S700K道岔启动与表示电路为了提高办理进路的速度,对应每组道岔每一个牵引点各设一套启动电路和表示电路。

1、道岔控制电路继电器动作程序当进路操或单操道岔后,微机输出驱动信号使该道岔DCJ或FCJ、YCJ吸起,使得TDD 主组合的1DQJ和2DQJ吸起,以协调各引点的动作一致性。

根据下图可知,J1与X1首先动作,然后是J2与X2动作,最后是J3动作。

具体动作顺序如下:2、道岔启动电路为了使各牵引点各转辙机动作同步,在室内设有TDD组合,由该组合的1DQJ、2DQJ 控制各牵引点各转辙机转换一致性。

而各牵引点分别设有TDF组合,由下图可知,只有当各个牵引点TDF组合中的1DQJ、1DQJF、2DQJ都吸起后,各牵引点的道岔启动电路才能沟通。

原理图如下:从以上图可知,当各牵引点的1DQJF和2DQJ吸起后,沟通了电机启动电路,电机动作正常后BHJ吸起,当道岔转换到位后,动作接点断开,BHJ落下。

另外当转辙机因故转换不到底时,电机空转30秒后DBQ自动断电,BHJ落下。

平时DBQ内发光二极管灭灯,当电机动作正常时亮稳定灯,道岔转换结束后灭灯。

3、道岔表示电路对应每组S700K道岔每个牵引点各设有一套表示电路,每个牵引点分别设有DBJ、FBJ。

由于对每组道岔(单动或双动)来说,设有一个总定位表示继电器和一个总反位表示继电器。

因此只有各个牵引点的转辙机位置一致后,分表示继电器都吸起后,总表示继电器才能吸起,道岔才能给出正确的表示。

总定位表示继电器励磁电路如下:根据上图可知,总表示继电器的励磁是通过各分表示继电器的前接点串联后吸起,只有各牵引点的分表示继电器都正常吸起时,控制台的表示灯才能正常点亮。

1)道岔表示电路原理图如下:对应每组道岔每个牵引点各设有一套表示电路,每个牵引点分别设有DBJ、FBJ。

室外表示二极管与表示继电器并联,表示正确时,在分线盘上测试表示电压时,定位在X1与X2间测试,反位在X1与X3而间测试.,正常时为直流20V左右。

六、S700K提速道岔维护与故障处理1、应加强设备开通初期的养护与检查,减少故障的发生。

新设备在开通时,因道床不稳、尖轨心轨吊板、尖轨弓背、尖轨与基本轨等工务病害的影响,从而使杆件磨卡锁闭框、锁钩磨卡锁闭框及锁闭铁等问题大量出现,最终造成道岔不解锁或是不能正常转换或是不能正常锁闭。

同时由于道岔在安装时,各部分安装尺寸的误差,使外锁装置在运动时各部间啮合不好、杆件爬行,容易磨卡;另外尖轨在运输摆放过程中易出现弓背、上翘及外翻等病害,因此道岔在开通之初,道岔的密贴调整达不到最佳状态。

设备开通后,尖轨经过列车轮对的不断碾压,会逐渐顺延基本轨,道岔的密贴会不断发生变化,道岔缺口容易变化。

因此在设备开通后,只有每天对缺口和密贴进行不断检查调整,使道岔的机械特性达到最佳状态;同时对外锁装置进行周期性的注油,才能保证S700K设备的良好运用。

2、加强与工务的联系配合整治由于提速道岔去掉了两尖轨之间的连接杆,使两尖轨分别动作,同时转辙机两根表示杆(长、短表示杆)分别连在两尖轨上,短表示杆连接在拉入侧尖轨,长表示杆连接在伸出侧尖轨上。

因此工务部门的起、拨、改道都会使尖轨和基本轨产生位移,直接影响着尖轨的状态,而使密贴、缺口发生变化。

同时起、拨、改道容易使锁钩与锁闭框、限位铁、基本轨间产生磨卡,致使道岔卡阻。

因此电务部门要多加强与工务的协调配合加强设备的巡视,避免类似故障的发生。

3、对提速道岔采取特殊的养护方法由于S700K转辙机实行工厂保修15年。

凡发生机内零部件损坏,现场必须整机更换。

按信号维护规则规定:工厂产品,自安转使用时起,保修期内,发生质量故障,耽误列车,由生产厂承担责任。

因此机内设备现场维修量少,平时只做设备运用检查,定期在规定的位置注油。

必须定期对道岔缺口和密贴进行检查调整;不间断的对外锁闭安装装置的状态及工务病害等检查与处理,才能保证道岔的良好运用。

缺口检查方法:检查缺口外指示标正对缺口中心。

外指示标容易发生位移,因此对外指示标必须做好位移标记。

当外指示标发生位移时,校正的方法是:打开机子,先调机内指示标正对缺口中心,然后调整外指示标正对外缺口中心后,对外指示标进行固定,并做好做好位移标记。

缺口调整事项:心轨部分必须先调伸出,后调拉入;尖轨部分的缺口调整不分先后顺序。

密贴的检查方法:采取目测和锤敲相结合的方法。

目测:就是在道岔锁闭时,观察各牵引点尖轨与基本轨是否密贴。

锤敲:就是用锤轻轻敲击各牵引点的锁钩,锁钩有轻微移动为最佳,说明密贴力合适。

当发现锁钩有明显移动,根本不吃力,说明密贴力不足,可以在锁闭铁和锁闭框间加调整片,直到锁钩有密贴力即可。

密贴调整的注意事项:密贴调整时,当密贴力较大时,如果是尖轨不密贴基本轨,要查看尖轨是否弓背、外翻、锁闭量是否均衡,不要盲目加调整片,否则容易使道岔密贴力过大而不能锁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