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X系统维护命令大全

AIX系统维护命令大全
AIX系统维护命令大全

IBM小型机系统维护命令使用总结

uname -a //操作系统版本

instfix -i|grep ML //操作系统补丁

prtconf //获取硬件信息

mklv -y lvinformix -c 2 rootvg 64 //创建逻辑卷lvinformix,大小为64(LP)×16M=1G,磁盘镜像后需用-c参数

crfs -v jfs -d lvinformix -m /opt/informix //在lvinformix上创建文件系统/opt/informix

mount /dev/lvinformix /opt/informix //将设备mount到文件系统上

chfs -A yes /dev/lvinformix //修改所建文件系统的自动安装属性(Auto-Mount)

//以上四步为创建文件系统四步曲

mkvg -t 16 -s 4 -y vgdata hdisk2 //在hdisk2上创建卷组vgdata,-t 16指定系数factor=16,-s 4指定物理分区大小PP SIZE=4MB

//factor×PP SIZE×1016≥hdisk2的大小。如果factor×PP SIZE×1016的值< hdisk2的大小,//请适当调整factor和PP SIZE的值

varyonvg vgdata //激活卷组vgdata

varyoffvg vgdata //去激活卷组vgdata

exportvg testvg //如果在smcp2上已经有testvg的信息,则先删除原有信息(exportvg),再引入新信息(importvg)

importvg -y vgsmp hdisk2 //将vgsmp信息引入hdisk2

lspv //查看hdisk和vg的对应关系

lsdev -Cc disk //查看磁盘名和磁盘类型(内置盘还是SSA外置盘)

lsdev -Cc processor //查询cpu的个数

lscfg -v -l ent0 //查看网卡ent0的MAC地址

lsvg -o //查询所有激活的卷组

chfs -a options=rw,mind /tellinshare/sms //设置文件系统/tellinshare/sms的mind属性

//否则当文件系统中有足够多的大文件(指32K以上的文件)时会出问题

mkgroup id=101 informix //创建组informix,组编号101

mkuser id=101 pgrp=informix home=/opt/informix shell=/usr/bin/csh informix

//创建用户informix,命令参数说明:

//id:指定用户的id号,请根据规划设置;

//pgrp:指定该用户的归属组,请根据规划设置;

//home:指定该用户的home目录,请根据规划设置;

//shell:指定该用户的登录shell,请根据规划设置;

//informix:指定用户名称,请根据规划设置。

sar -P ALL -u 2 5 //看每个CPU地占用率

ps aux //观察参数%mem:内存使用百分比RSS:实际使用内存svmon -P 进程号//查看某个进程的内存信息

svmon -G //查看内存大小

检查内存状态

lsdev -Cc memory

lsattr -El mem0

errpt -a |grep error //检查硬件错误信息

lsps -a //显示交换区的分部信息

lsps -s //显示交换区的使用信息

slibclean //清除处理程序遗留的旧分页信息

smit mkps //建立交换区空间信息

swapon -a //启动所有的分页空间

查看HACMP,外部硬盘信息:

lscfg -v

lsdev -Cc adapter

lsvg //显示存在的vg

lsvg rootvg //每个vg显示详细信息

VOLUME GROUP: rootvg VG IDENTIFIER: 00009856b3996546 VG STATE: active PP SIZE: 8 megabyte(s)

VG PERMISSION: read/write TOTAL PPs: 537 (4296 megabytes) MAX LVs: 256 FREE PPs: 3 (24 megabytes)

LVs: 9 USED PPs: 534 (4272 megabytes)

OPEN LVs: 8 QUORUM: 2

TOTAL PVs: 1 VG DESCRIPTORS: 2

STALE PVs: 0 STALE PPs: 0

ACTIVE PVs: 1 AUTO ON: yes

MAX PPs per PV: 1016 MAX PVs: 32

lsvg -l rootvg //查看vg中的逻辑卷的信息

LV NAME TYPE LPs PPs PVs LV STATE MOUNT POINT

hd5 boot 1 1 1 closed/syncd N/A

hd6 paging 64 64 1 open/syncd N/A

hd8 jfslog 1 1 1 open/syncd N/A

hd4 jfs 4 4 1 open/syncd /

hd2 jfs 148 148 1 open/syncd /usr

hd9var jfs 4 4 1 open/syncd /var

hd3 jfs 39 39 1 open/syncd /tmp

lv00 jfs 184 184 1 open/syncd /home

lv01 jfs 89 89 1 open/syncd /aplchr

lslv hd5 //lslv查看各个lv的详细信息

LOGICAL VOLUME: hd5 VOLUME GROUP: rootvg

LV IDENTIFIER: 00009856b3996546.1 PERMISSION: read/write

VG STATE: active/complete LV STATE: closed/syncd

TYPE: boot WRITE VERIFY: off

MAX LPs: 512 PP SIZE: 8 megabyte(s)

COPIES: 1 SCHED POLICY: parallel

LPs: 1 PPs: 1

STALE PPs: 0 BB POLICY: relocatable

INTER-POLICY: minimum RELOCATABLE: no

INTRA-POLICY: edge UPPER BOUND: 32

MOUNT POINT: N/A LABEL: None

MIRROR WRITE CONSISTENCY: on

EACH LP COPY ON A SEPARATE PV ?: yes

lsdev -C -c pdisk -s ssar -H //查看系统中所有的物理磁盘

lsdev -C -t hdisk -c disk -s ssar -H //显示系统中的逻辑磁盘

extendvg -f 'datavg' 'hdisk3' //将名称为hdisk3的pv加入datavg中

reducevg -df 'datavg' 'hdisk3' //-d表示在删除pv的时候先删除其中的lv及相关数据。-f表示强行删除,不需确认。

mklv -t raw -e x -y lvtest vgtest 256 //在vgtest这个磁盘组中创建一个逻辑卷,其大小为256个LP

rmlv -f lvtest //删除逻辑卷

mklv -t jfs -e x -y lvtest vgtest 512 //创建逻辑卷

crfs -v jfs -d lvtest -m /test //生成文件系统

此命令将生产的文件系统mount到/test目录下

要删除此文件系统,使用如下命令:

rmlv -f lvtest

之后删除mount的目录即可:

rmdir /test

topas

//topas执行结果的左上角,我们看到了关于Kernel、User、Wait和Idle的显示,这是topas 关于CPU活动情况的使用报告。Kernel表示在kernel模式下运行的进程所占用的CPU百分比,User表示在user模式下运行的进程所占用的CPU百分比,Wait表示等待I/O的CPU 百分比,Idle表示空闲状态的CPU百分比。

vmstat 2 //监控CPU性能

kthr memory page faults cpu

----- ----------- ------------------------ ------------ -----------

r b avm fre re pi po fr sr cy in sy cs us sy id wa

1 0 22478 1677 0 0 0 0 0 0 188 1380 157 57 3

2 0 10

1 0 22506 1609 0 0 0 0 0 0 214 1476 186 48 37 0 16

0 0 22498 1582 0 0 0 0 0 0 248 1470 226 55 36 0 9

2 0 22534 1465 0 0 0 0 0 0 238 90

3 239 77 23 0 0

2 0 22534 1445 0 0 0 0 0 0 209 1142 205 72 28 0 0

2 0 22534 1426 0 0 0 0 0 0 189 1220 212 74 26 0 0

3 0 2253

4 1410 0 0 0 0 0 0 25

5 1704 268 70 30 0 0

2 1 22557 1365 0 0 0 0 0 0 38

3 977 216 72 28 0 0

2 0 22541 1356 0 0 0 0 0 0 237 1418 209 6

3 33 0 4

1 0 22524 1350 0 0 0 0 0 0 241 1348 179 5

2 32 0 16

1 0 22546 1293 0 0 0 0 0 0 217 1473 180 51 35 0 14

//如果要检查CPU 是否存在性能瓶颈,那么vmstat 报告中的两个kthr列和四个cpu 列非常有判断价值,同时faults 列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kthr 列的数据是在采样时间段内对队列中的内核线程数进行计算得到的平均值。

o r 表示可运行的内核线程平均数目,包括正在运行的线程和等待CPU 的线程。如果这个数字大于CPU 的数目,那么至少有一个线程要等待CPU。等待CPU 的线程越多,对性能的影响就越大。

o b 表示等待队列中的内核线程平均数,包括正在等待文件系统I/O 的线程,或由于内存装入控制而被挂起的线程。如果block的值长时间连续非零,那就需要我们对CPU的运行

状况做进一步的分析。

cpu 列表示在该时间间隔内使用CPU 时间的百分比。

o us 列显示了用户模式所消耗的CPU 时间。当在用户模式下执行时,进程在它自己的应用程序代码中执行,不需要内核资源来进行计算、管理内存或设置变量。

o sy 列详细显示了CPU 在系统模式下执行一个线程所花时间的百分比,包括内核进程和其它需要访问内核资源的进程所消耗的CPU 资源。如果一个进程需要内核资源,它必须执行一个系统调用,并因此被切换到系统模式从而可以使用该资源。例如,对一个文件的读或写操作需要内核资源来打开文件、寻找指定的位置和读写数据。

o id 列显示了已确定本地磁盘I/O 时CPU 空闲或等待时间的百分比。

o wa 列详细显示了有未决本地磁盘I/O 时CPU 空闲的时间百分比。wa 的值如果超过25%,就表明磁盘子系统可能没有被正确平衡,或者可能是磁盘工作负荷很重。

faults 列是关于进程控制的信息。

o in 表示在该时间间隔中观测到的每秒设备中断数。

o sy 表示在该时间间隔中观测到的每秒系统调用次数。通过明确的系统调用,用户进程可以使用资源。通常来讲,在一个单处理器系统上当sy 列增大到超过每秒钟10000 个调用,应进行进一步的深究(在一个对称多处理系统上,这个数字为每个处理器每秒钟10000 个调用)。

o cs 在该时间间隔中观测到的每秒钟上下文切换次数。

观察上面执行vmstat命令的输出结果,我们看到,最开始的三个报告表明系统稳定在用户模式48-57%、系统模式32-37% 和I/O 等待9-16%。从第四个报告开始,当非常耗费CPU资源的一个恶意破坏循环程序开始运行后,所有的CPU 周期被占用。因为循环程序不进行I/O,所以它可以占有前面因为I/O 等待而未用的所有周期。更糟糕的是这意味着,当一个有用进程放弃CPU 的使用权时,这个进程总是要占用CPU。因为死循环程序的优先级与所有其它前台进程一样,所以当另一个进程变得可调度时它也没必要让出CPU 的使用权。该程序运行大约10 秒钟(5次×2秒/次=10秒),然后由vmstat 命令报告的活动恢复到较正常的模式。

总的来说,如果us + sy 时间低于90%,则不认为该单用户系统CPU 受限制。但是,如果在一个多用户系统中us + sy时间超过80%, 其中的进程将要花时间在运行队列中等待,响应时间和吞吐量会受到损害;对于这样的系统,我们应提高警惕。对于CPU性能可能存在瓶颈的系统,我们可以用tprof命令找出占用CPU时间最多的进程,用nice 或renice 命令调整用户进程的优先级,用schedtune 命令修改调度程序时间片的长度。根据业务与软件产品的维护经验,因为CPU性能存在瓶颈导致业务不能稳定运行的故障非常之少,同时也因为CPU是系统的核心部件,对CPU进行任何调整都可能导致非常大的影响,CPU的性能调优需要非常全面深厚的理论基础,所以在此我们不对CPU的调优操作做详细介绍

iostat 5 //监控磁盘的输入/输出性能

tty: tin tout avg-cpu: % user % sys % idle % iowait

0.0 109.8 3.5 1.3 26.8 68.4

Disks: % tm_act Kbps tps Kb_read Kb_wrtn

hdisk0 1.8 12.0 2.8 0 60

hdisk1 1.8 12.0 2.8 0 60

hdisk2 70.8 332.6 40.0 64 1599

hdisk3 100.0 1104.0 146.4 936 4584

cd0 0.0 0.0 0.0 0 0

//%iowait 表示等待本地I/O 时CPU 空闲时间的百分比。如果iowait时间的百分比很高,表明该磁盘输入输出(I/O) 可能是导致系统运行速度缓慢的主要原因。

%idle 表示未等待本地I/O 时CPU 空闲时间的百分比。

%tm_act 表示硬盘繁忙程度的百分比。如果tm_act 的值很高,表明硬盘存在I/O 瓶颈。当%tm_act (硬盘繁忙时间) 很高时,可能会感觉到系统运行速度在减慢。有些系统上某个硬盘的%tm_act值超过35% 时,系统性能就会受到明显的影响。

vmstat 2 10 //监测内存使用情况

kthr memory page faults cpu

----- ----------- ------------------------ ------------ -----------

r b avm fre re pi po fr sr cy in sy cs us sy id wa

1 3 113726 124 0 14 6 151 600 0 521 5533 816 23 13 7 57

0 3 113643 346 0 2 14 208 690 0 585 2201 866 16 9 2 73

0 3 113659 135 0 2 2 108 323 0 516 1563 797 25 7 2 66

0 2 113661 122 0 3 2 120 375 0 527 1622 871 13 7 2 79

0 3 113662 128 0 10 3 134 432 0 644 1434 948 22 7 4 67

1 5 113858 238 0 35 1 146 42

2 0 599 510

3 903 40 16 0 44

0 3 113969 127 0 5 10 153 529 0 565 2006 823 19 8 3 70

0 3 113983 125 0 33 5 153 424 0 559 2165 921 25 8 4 63

0 3 113682 121 0 20 9 154 470 0 608 1569 1007 15 8 0 77

0 4 113701 124 0 3 29 228 635 0 674 1730 1086 18 9 0 73

//o avm

avm (活动的虚拟内存)一栏显示目前vmstat 样本收集的动态虚拟内存的页数,它是已

经被占用的内存页面。

o fre

fre 栏显示出空闲内存页面的平均数量。系统为内存页面建立了一个缓冲区,称为空闲列表。当VMM(虚拟内存管理)需要空间时可以立即访问此空闲列表。VMM 在空闲列表中保存最少页面的数量决定于minfree 参数,该参数执行vmtune 命令加f参数可以得到。

o re

re 是系统回收的内存页面数。在AIX 5L当中不再支持回收,因为它只能提供有限的系统性能的信息却无法弥补跟踪回收算法对系统的负面影响。

o pi

pi 一栏显示了分页空间调入数量的详细信息。分页空间是驻留在磁盘上的虚拟内存的一部分。当内存过量使用时,它用作超出部分的内存。

o po

po 一栏显示了页面调出数量的详细情况。

o fr

在一定时间间隔内为填充内存空闲表或分配给某进程所需要释放的内存页面。

o sr

为得到fr 数量的空闲页面所需要检查的页面数。当fr 和sr 的比例(fr:sr) 很高时,内存将会过量使用。fr:sr 为1:4 的比例意味着每释放一页,有四页被检查了。当po*SYS > fr ( SYS 为一系统参数,可用命令/usr/samples/kernel/schedtune 查看)时,系统自身认为已到崩溃边缘。该值在有128MB 或更多内存的系统上默认值为0, 表示禁止内存加载控制,否则默认值为6。系统崩溃表明此时系统使用大量时间用于内存换入/换出,而没有足够时间处理应用或正常工作。这时一些进程将被临时挂起或被kill掉,系统运行明显减慢。

o cy

时钟算法中当内存页面写满时每秒刷新周期的数量。

/usr/samples/kernel/vmtune //内存优化的工具

执行结果中,maxperm=79.9% of real memory表示文件系统占用内存的比例上限为80%,minperm=20.0% of real memory表示文件系统占用内存的比例下限为20%,

strict_maxperm = 0表示使用非严格上限模式。80%的文件系统内存占用上限易导致Paging space占用过高。对于一般对文件系统使用要求不高的应用,比如智能网系统,IIN平台最新推荐值是100-200M,可以根据实际物理内存,非严格上限模式。

命令如下:

# cd /usr/samples/kernel

# ./vmtune -P 20 -p 10

# ./vmtune -h

vmtune中还有两个比较关键的参数:npswarn和npskill。当pagingspace的空闲页面数低于npswarn值时,操作系统开始给进程发送SIGDANGER信息量;当pagingspace的空闲页面数低于npskill值时,AIX操作系统开始随机地杀进程。

smit clstart //启动双机软件

smit clstop //关闭双机软件

clstat -a //双机状态查询

clstat - HACMP Cluster Status Monitor

---------------------------------------------

Cluster: mscp_cluster_yunnan (80) Fri Aug 17 14:24:23 BEIJING 2001

State: UP Nodes: 2

Node: mscp1 State: UP

Interface: mscp1_boot (0) Address: 139.124.8.21

State: UP

Interface: mscp1_tty (1) Address: 0.0.0.0

State: UP

Node: mscp2 State: UP

Interface: mscp2_boot (0) Address: 139.124.8.22

State: UP

Interface: mscp2_stty (1) Address: 0.0.0.0

State: UP

lssrc -s appspy; //查看监控进程appspy的状态

Subsystem Group PID Status

appspy (scp监控)20722 active (激活)

smpappspy (smp监控)inoperative(未激活)

lssrc -g cluster; //查看cluster系统的状态

Subsystem Group PID Status

clstrmgr Cluster 21504 active

clsmuxpd Cluster 22450 active

clinfo Cluster 22708 active

cfgmgr;//配置设备,可以同步双机的hdisk信息

mkssys -s smpappspy -p /usr/sbin/cluster/utilities/tellin/smp/smppkg/smpappspy -u 0 -S -n 15 -f 15

//建立smpappspy子系统

netstat -p tcp //察看机器的数据流量

ipcs -ma //查看共享内存

ipcrm //清除共享内存

附录:

关于IBM内存监测方法

svmon -G ,查看系统内核消耗的内存信息(pin部分是否增长),大约10分钟收集一次,需要加入date信息

svmon -P, 查看各个进程的内存消耗,这部分信息量大,大约4小时收集一次,需要加入date信息。

topas, 这部分由于没有办法记录到日志文件中,可以手工定时执行,也可以考虑拿一个第三方的top来收集,

tprof -kes -x sleep 5, 类似top的进程信息,由于信息量大,建议4小时收集一次,或者截取部分有用信息,

而增加收集的频度,如至采集前50个进程信息,没分钟收集一次

vmstat -t -I 2 5,收集内存CPU和内存综合信息,包括fi/fo, pi/po,建议每分钟收集一次。/usr/samples/kernel/vmtune,收集文件缓冲占用内存程度,建议4小时收集一次

sar -A -o sar.out 2 5, 在通过sar -f sar.out后面跟相关参数查看对应的信息,建议每分钟收集一次

当操作系统内核内存调试开关使用bosdebug -M打开的局点,还可以收集如下信息,

i=`date +"%m%e%H%M%S"`

echo heap | kdb > heap.$i

echo "xm -lu" | kdb > xm.$i

写成shell如下:

#!/bin/ksh

integer count=0

sar -A -o sar.out 60 10000000 &

while :

do

if (( $count % 600 == 0 ))

then

date >> svmon.total

svmon -G >> svmon.total

fi

if (( $count % 14400 == 0 ))

then

date >> svmon.detail

svmon -P >> svmon.detail

date >>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3843657.html,

/usr/samples/kernel/vmtune >>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3843657.html, fi

if (( $count % 60 == 0 ))

then

date >>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3843657.html,

tprof -kes -x sleep 5

head -50 __prof.all >>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3843657.html,

vmstat -t -I 2 5 >> https://www.360docs.net/doc/1213843657.html,

fi

((count+=1))

sleep 1

done

AIX常用命令大全

AIX常用命令大全 查看交换区信息: lsps -a 显示交换区的分布信息 lsps -s 显示交换区的使用信息 slibclean 清除处理程序遗留的旧分页信息 smit mkps 建立交换区空间信息 swapon -a 启动所有的分页空间 /etc/swapspaces 存放分页空间表格信息 ------------------------------------------------- 显示卷信息: lsvg 显示卷的名称 lsvg -l rootvg 显示rootvg卷的详细信息 ------------------------------------------------- mount卷的方法: varyonvg datavg 加载datavg卷 mount /dev/data1 加载datavg下的一个data1卷 裸设备类型:raw,jfs jfs可以转变成文件系统,而raw则不行 ------------------------------------------------- 在裸设备上安装oracle系统: 修改裸设备的权限,如裸设备名为system01,安装数据库用户为oracle chown oracle:dba /dev/system01 chown oracle:dba /dev/rsystem01 在使用文件时必须用rsystem01 ------------------------------------------------- smit快速路径名称:(smit:图形方式,smitty:字符方式) dev 设备管理 diag 诊断 jfs 定期档案管理系统 lvm 逻辑卷册系统管理员管理 nfs NFS管理 sinstallp 软件安装及维护 spooler 列印队列管理 system 系统管理

HP系统维护命令大全

下面是查看H P小型机的信息的命令集:1、机型 #model 9000/800/L2000-44 注意:其中44是指每个cpu有440MHZ。 2、cpu个数 #top CPU LOAD USER NICE SYS IDLE BLOCK SWAIT INTR SSYS 0 0.02 0.0% 0.0% 0.% 0.0% 0.0% 0.0% 0.0% 1 0.00 0.6% 0.0% 0.% 0.0% 0.0% 0.0% 0.0% 2 0.00 2.% 97.0% 0.0% 0.0% 0.0% 0.0% 3 0.00 0.4% 0.0% 0.0% 99.6% 0.0% 0.0% 0.0% 0.0% 同时显示内存 SWAPINFO 也可显示内存 3、硬盘的大小信息 #diskinfo /dev/rdsk/c1t0d0 SCSI describe of c1t0d0: vendor: SEAGATE product id: ST39204LC type: direct access size: 8891556 Kbytes bytes per sector: 512 4、硬盘的个数 #ioscan -funC disk disk 0 0/0/1/1.0.0 sdisk CLAIMED DEVICE SEAGATE ST39204LC /dev/dsk/c1t0d0 /dev/rdsk/c1t0d0 disk 1 0/0/1/1.2.0 sdisk CLAIMED DEVICE SEAGATE ST39204LC /dev/dsk/c1t2d0 /dev/rdsk/c1t2d0 disk 2 0/0/2/0.0.0 sdisk CLAIMED DEVICE SEAGATE ST39204LC /dev/dsk/c2t0d0 /dev/rdsk/c2t0d0 disk 3 0/0/2/0.2.0 sdisk CLAIMED DEVICE SEAGATE ST39204LC /dev/dsk/c2t2d0 /dev/rdsk/c2t2d0 disk 4 0/0/2/1.2.0 sdisk CLAIMED DEVICE HP DVD-ROM 305 /dev/dsk/c3t2d0 /dev/rdsk/c3t2d0 disk 5 0/4/0/0.8.0 sdisk CLAIMED DEVICE SEAGATE ST39236LC /dev/dsk/c4t8d0 /dev/rdsk/c4t8d0 5、查看操作系统版本和license #uname -a 27 unlimited-user license 6、如何查看内存swapinfo cpu 同样可以显示内存 #dmesg Memory Information: physical page size = 4096 bytes, logical page size = 4096 bytes Physical: 2097152 Kbytes, lockable: 1866308 Kbytes, available: 1902728 Kbyts

AIX系统维护命令大全

IBM小型机系统维护命令使用总结 uname -a //操作系统版本 instfix -i|grep ML //操作系统补丁 prtconf //获取硬件信息 mklv -y lvinformix -c 2 rootvg 64 //创建逻辑卷lvinformix,大小为64(LP)×16M=1G,磁盘镜像后需用-c参数 crfs -v jfs -d lvinformix -m /opt/informix //在lvinformix上创建文件系统/opt/informix mount /dev/lvinformix /opt/informix //将设备mount到文件系统上 chfs -A yes /dev/lvinformix //修改所建文件系统的自动安装属性(Auto-Mount) //以上四步为创建文件系统四步曲 mkvg -t 16 -s 4 -y vgdata hdisk2 //在hdisk2上创建卷组vgdata,-t 16指定系数factor=16,-s 4指定物理分区大小PP SIZE=4MB //factor×PP SIZE×1016≥hdisk2的大小。如果factor×PP SIZE×1016的值< hdisk2的大小,//请适当调整factor和PP SIZE的值 varyonvg vgdata //激活卷组vgdata varyoffvg vgdata //去激活卷组vgdata exportvg testvg //如果在smcp2上已经有testvg的信息,则先删除原有信息(exportvg),再引入新信息(importvg) importvg -y vgsmp hdisk2 //将vgsmp信息引入hdisk2 lspv //查看hdisk和vg的对应关系 lsdev -Cc disk //查看磁盘名和磁盘类型(内置盘还是SSA外置盘) lsdev -Cc processor //查询cpu的个数 lscfg -v -l ent0 //查看网卡ent0的MAC地址 lsvg -o //查询所有激活的卷组 chfs -a options=rw,mind /tellinshare/sms //设置文件系统/tellinshare/sms的mind属性 //否则当文件系统中有足够多的大文件(指32K以上的文件)时会出问题 mkgroup id=101 informix //创建组informix,组编号101 mkuser id=101 pgrp=informix home=/opt/informix shell=/usr/bin/csh informix //创建用户informix,命令参数说明: //id:指定用户的id号,请根据规划设置; //pgrp:指定该用户的归属组,请根据规划设置; //home:指定该用户的home目录,请根据规划设置;

AIX常用命令

AIX常用命令目录指令 文件操作 选择操作

安全操作 编程操作 进程操作 时间操作 网络与通信操作 Korn Shell命令

其他命令 1 基本命令 pwd 查看当前目录 ls -a查看隐藏信息-l查看详细信息 cd 转到指定目录 mkdir 创建目录 mkdir –p 创建多级目录 rmdir 删除目录(不能删除当前目录或父目录且必须为空) rm -rf file 删除文件 clear 清屏 istat 查看文件i_node表的信息

touch 更新文件的访问和修改时间 date 列出当前日期时间 who 查看已登陆的用户 who am i 查看当前用户 su 切换用户 man 帮助 vi file 创建/编辑文件 exit 退出 cp source target 拷贝文件 mv source target 移动文件或重命名 cat 查看文件内容 compress -v file 压缩文件 uncompress file.z 解压文件 passwd 修改口令 shutdown -h now 立刻关机 shutdown -r now 关闭并立刻重启 reboot 重启 2 查看端口连接数命令 netstat -an | find /i "8000" /c Windows下查看8000端口的连接

netstat -an | grep 8000 Linux和Aix下查看8000端口的连接 netstat -an | grep 8000 |wc -l 自动统计linux和Aix端口号为8000的连接数 3 更改权限命令 chmod a-x myfile rw- rw- rw-收回所有用户的执行权限chmod og-w myfile rw-r--r--收回同组用户和其他用户的写权限 chmod g+w myfile rw- rw- r--赋予同组用户写权限chmod u+x myfile rwx rw-r--赋予文件属主执行权限(常用) chmod go+x myfile rwx rwx r-x 赋予同组用户和其他用户执行权限 4 拷贝文件命令 //远程目录拷贝到本地 scp cata@108.199.2.201:/home/cata/nmon/nmon /home/oracle/nmon //本地拷贝到远程目录

SunOS 常用操作命令

SunOS 常用操作命令

1. 系统 # passwd:修改口令 # exit:退出系统 2. 文件 # cp:复制文件或目录,参数:-a递归目录,-i覆盖确认 # mv:改名移动 # rm:删除,参数:-r递归删除 3. 目录 # mkdir:创建目录 # rmdir:删除空目录 # cd:改变工作目录 # pwd:查看当前路径 # ls:列目录,参数:-a所有文件,-c按时间排序,-l详细信息--没有ll 4. 文本 # sort:排序 # uniq:删除重复行 5. 备份压缩 # tar:档案,参数:-c创建新档案,-r追加到末尾,-t列出档案内容,-u更新文件,-x释放文件,-f使用档案文件或设备,-M多卷,-v详细报告,-w每步确认。例tar cvf text.tar *.txt ++++++++++++++++++++++++++++++++ 在Linux 的环境里tar是新的,符合GUN,因此可以在tar的參數加上z 会自动呼叫gzip 但如果在某些unix 如sunos 其tar就无法呼叫gzip,因此如果同样一个 abc.tar.gz 压缩文档,要分二次解。 gzip -d abc.tar.gz 解开 .gz 会产生abc.tar 再执行 tar vxf abc.tar 就会再解开abc.tar全部了。 ++++++++++++++++++++++++++++++++ # gzip:压缩解压缩,参数:-d解压,-r递归压缩 # unzip:解压缩,参数:-d目录,-x解压缩 6. 权限 # chmod:改变权限,r可读,w可写,x可执行。0表示没有权限,1表示可执行权限,2表示可写权限,4表示可读权限,然后将其相加。例如,如果想让某个文件的属主有“读/写”二种权限,需要把4(可读)+2(可写)=6(读/写)。# chgrp:改变所属用户组 # chown:改变属主 7. 管理 # wall:发送信息到全部登录用户

SUN服务器XSCF控制卡操作命令

通过SC连接M4000 为了便于用户对Sun服务器进行远程控制和维护,可以通过系统控制器配置M4000服务器的连接。前提条件 ?确保服务器电源连线已经插好。 ?服务器处于关闭状态。 操作步骤 1.建立PC终端和服务器的物理连接。 a.用串口线(DB9–RJ45)将本地控制台的串口和服务器的串口(SERIAL MGT)连 接起来,建立PC终端与服务器的物理连接。 如下图所示,该串口线一头是RJ-45接头,插入服务器的串口(SERIAL MGT), 另一头是DB-9接头,插入PC终端的串口(COM1或COM2)。 b.用网线将系统控制器的网口(Net Mgt port)和交换机连接起来,建立SC与网 络的物理连接。 图1 M4000服务器控制器连接图 2.建立PC终端和服务器的逻辑连接。 a.启动PC终端,进入Windows操作系统。

b.选择“开始 > 程序(P) > 附件 > 通讯 > 超级终端”菜单项。 c.在“连接描述”中,输入新建连接的名称(例如:NMS),单击“确定”。 d.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与服务器连接的PC终端的串口,(例如:COM1),单 击“确定”。 e.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还原为默认值”。 f.单击“确定”。 3.按“Enter”键。 输入用户名,如果是第一次登录,请输入缺省用户:default。 login: default 显示类似如下信息: Change the panel mode switch to Service and press return... 4.在5~10秒钟间,将钥匙插入M4000前面板的钥匙孔中,将开关旋至“Service”位置, 并按“Enter”键。 显示类似如下信息: Leave it in that position for at least 5 seconds. Change the panel mode switch to Locked, and press return... 5.在5~10秒钟间,将开关旋至“Locked”位置,并按“Enter”键。 显示类似如下信息: XSCF> 说明: 如果没有出现“XSCF>”字样,则证明没有登录上,请重新执行登录的过程。 6.执行如下命令创建监控用户: XSCF> adduser eis-installer XSCF> setprivileges eis-installer platadm useradm auditadm fieldeng XSCF> password eis-installer New XSCF password:

AIX系统基本命令

AIX系统基本命令 mkdir:用于创建目录 $ mkdir oracle $ ls oracle $ rm:用于删除文件或目录(rm –r 删除目录时目录内有内容,用-r一起删除)$ rm -r oracle $ ls $ mv:用于改变文件或目录名 $ mkdir ll $ ls ll $ mkdir kk $ ls kk ll $ mv ll kk $ ls kk $ cd kk $ ls ll $ cd:用于进入系统某一级目录中去 $ cd / $ pwd / $ cd /home/oracle $ pwd /home/oracle $ ls 功能:显示目录中的内容,列出当前目录中所有文件的文件名 参数说明: a:列出目录中所有文件 d:列出所有子目录 l:列出长格式文件信息 举例: ls –a:列出当前目录中的所有文件 $ ls -a #UNTITLED# .dt createdbscripts oracle . .dtprofile dead_letter smit.log .. .profile ll smit.script .TTauthority .sh_history make.log websm.log .Xauthority afiedt.buf mbox websm.script $ ls –l:显示文件的详细信息 $ ls -l

-rw------- 1 201 dba 11174 Sep 17 09:15 err*.log drwxr-xr-x 3 201 dba 512 Sep 22 10:21 tra*.log -rw-r--r-- 1 201 dba 8971 Sep 20 11:08 smit.log -rw-r--r-- 1 201 dba 5437 Sep 20 11:08 smit.script -rw-r--r-- 1 201 system 1682 Sep 02 15:18 websm.log -rw-r--r-- 1 201 system 21441 Sep 02 15:10 websm.script (还有ls –rtl,ls –lt 等相关类似命令) $ date 功能:显示当前日期和时间,超级用户可以进行修改 举例:$ date Mon Sep 22 11:22:33 BEIST 2013 $ wc 功能:计算文件中的行数、字数和字符数 参数说明: c:计算字符数 l:计算行数 w:计算字数 举例: # wc profile 13 53 381 profile | | | 行数字数字符数 $ wc smit.log 422 1162 8971 smit.log $ who 功能:列出当前系统注册的用户 举例:$who am i-- 列出当前系统使用者身份 $ who oracle lft0 Sep 22 09:05 oracle pts/0 Sep 22 10:17 (192.168.100.79) oracle pts/4 Sep 22 09:05 (:0.0) $ who am i oracle pts/0 Sep 22 10:17 (192.168.100.79) $ finger 显示当前登陆到系统中的用户的信息 举例: # finger Login Name TTY Idle When Site I nfo oracle ??? *l0 2:02 Mon 09:05 oracle ??? p4 1:59 Mon 09:05 root ??? p0 Mon 11:06 # finger oracle

solaris 系统日常维护

solaris 系统日常维护 Solaris系统日常维护 1.如何加swap mkfile size filename ( mkfile 5m /export/home/swap01) swap -a filename ( swap -a /export/home/swap01) 2.查看内核参数nm -x /dev/ksyms > /tmp/kernal.sys (/usr/ccs/bin/nm) 3.man 的路径在MANPATH环境变量中加入,或man -M path_of_man ... 4.license manager的安装 /opt/SUNWste/bin下的lmgrd.ste为主daemon /opt/SUNWspro/license_dir下,sunpro.lic,1中的主机名改为当前主机名 5.cron的使用编辑crontab -e (环境变量EDITOR设为vi)显示crontab -l 6.vi中的中文显示不出来设置环境变量LANG=zh 7.系统是否支持async I/O modinfo | grep kaio 或对使用async I/O的进程进行truss truss -t kaio,lwp_create -p pid 若出现:Err #48 ENOTSUP ,则表明不支持8.UFS文件系统的空间利用率UFS文件系统缺省为10%的空闲空间(可用-m指定),每个inode的平均文件尺寸为2K,如果文件大小超过1GB,可考虑用8K. #newfs -i 8192 -m 1 /dev/raw_big_disk_device 9.vmstat的cpu idle值为什么和sar命令的不一样vmstat 中的cpu的idle值包括wio的值10.对系统的软件包是否发生变化进行检查#pkgchk SUNWcsu 11.修改telnet和

AIX常用的性能监控命令

AIX常用的性能监控命令 2009-07-24 10:38 机器性能优化主要从四个方面去考虑:CPU,内存,磁盘I/O,网络。 1, CPU sar命令 可以使用sar命令来查看cpu的使用率。 ibm150:[/]#sar 1 5 AIX ibm150 1 5 000AF70D4C00 01/24/06 13:13:25 %usr %sys %wio %idle 13:13:26 0 0 0 100 13:13:27 0 0 0 100 13:13:28 0 0 0 100 13:13:29 0 0 0 100 13:13:30 0 0 0 100 Average 0 0 0 100 %usr + %sys > 80% 的时候 CPU将是瓶颈 ibm150:[/]#ps aux | head -4 查看前3位占用cpu的进程USER PID %CPU %MEM SZ RSS TTY STAT STIME TIME COMMAND

root 774 49.7 8.0 12 18052 - A 10:07:58 188:24 wait root 516 49.7 8.0 12 18052 - A 10:07:58 188:20 wait root 5688 0.1 0.0 164 168 - A 10:09:13 0:21 /usr/sbin/syncd 6 %CPU表示进程使用cpu时间的百分比;%MEM表示进程使用实际内存的百分比 ps –elf 命令 将查看进程的优先级别 ibm150:[/]#ps -elf F S UID PID PPID C PRI NI ADDR SZ WCHAN STIME TTY TIME CMD 200003 A root 1 0 0 60 20 28034 1876 10:08:23 0:00 /etc/init 240401 A root 2968 4502 0 60 20 2c376 2176 * 10:10:230:00 /usr/sbin/rsct/bin/IBM.ServiceRMd 40001 A root 3192 1 0 60 20 3417a 1472 10:09:00 - 0:00 /usr/dt/bin/dtlogin -daemon 240001 A root 3730 4158 3 61 20 321b9 2568 10:10:19 - 0:20 dtgreet PRI值越小,优先级越大。

SUN系统操作维护文档 _4

Part Tag Size 0 root 5.86GB 1 swap 2.00GB 2 backup 16.86GB 3 unassigned 101.23MB 4 unassigned 101.23MB 5 opt 1.95GB 6 usr 2.93GB 7 home 3.91GB 其中 3和 4都是保留给以后安装卷管理软件所使用的。 数据库软件安装在 home分区中,Cluster软件以及卷管理软件都安装在 opt分区中。 E3500中有两块 18G的硬盘,这两块硬盘之间是相互做备份的。当 Cluster软件和 Oracle 软件都安装完毕后,再来做这个备份。也就是说,E3500机器中的两块硬盘的内容是完全一样的,都有着完备的软件系统,而且这些内容是不会做什么改变的。平时就只有一块硬盘工作,另一块硬盘并不 mount到操作系统中,因此在操作系统中是看不到它的, 它保留着整个系统的完整备份。当工作中的硬盘出现故障时,可以使用第二块硬盘启动系统。有关这里如何操作,详见系统维护文档。 China168-1机器上的两块硬盘的设备名分别为 c0t0d0和 c0t2d0,China168-1机器上的两 块硬盘的设备名分别为 c0t1d0和 c0t3d0。 6、安装操作系统的相应补丁 7、安装 Raid Manager软件 Raid Manager软件是用来对 A1000进行管理的,我们系统的要求是需要做 Raid 0+1备 份,我首先介绍一下 Raid 0和

Raid 1的概念。 l. RAID 0:即 Striping方式,是将数据分散的写到多个盘上去。例如,我们的系统中 A1000当中有 6块磁盘, RAID 0就是将数据同时分别向 6块磁盘上写,每块磁盘 上写一小段,也就是说,数据分散到 6块磁盘上了。这样做的好处是数据读写的速 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 6K的数据,分别写到 6块磁盘上去,假设数据是平均分 布到 6块盘上去的,则每块磁盘的 I/O任务是 1K;而单纯的向一块磁盘上写的 I/O 任务是 6K,显然 RAID 0极大的提高了数据读写的速度。但是这种方式带来的弊端 是,这六块盘中只要有一块出现了故障,我们的数据就丢失了。因此,这种方式通常都和 RAID 1相结合。 l. RAID 1:即 Mirroring方式,就是将上面提到的 6块磁盘做一个完全的备份,即再 用一个 A1000,里面也同样是 6块硬盘,同样这 6块硬盘也是 RAID 0方式。它和 上面提到的 6块盘做镜象,即这两个 A1000中的数据是随时保持一致的。 我们使用 Raid Manager来对 A1000中的 6块盘做 RAID 0,在物理上,A1000中有 6块 17G的硬盘,当我们做完 RAID 0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块

SUN设备现场维护手册

现场工程师SUN设备维护手册 更新日期:2002 年 6 月18 日 版本:2.0

目录 技术部分 1系统维护 (1) 1.1 系统日常维护操作 (1) 1.2 操作命令示例 (3) 2常用SUN企业级服务器介绍 (12) 2.1 E250服务器 (12) 2.2 E450服务器 (12) 2.3 E3000/E3500服务器 (13) 2.4 E4000/E4500服务器 (13) 2.5 E5000/E5500服务器 (13) 2.6 E6000/E6500服务器 (14) 3SUN系统管理员常用概念/命令 (15) 3.1 SUN服务器体系结构 (15) 3.2 系统自检(POST)/O PENBOOT(P ROM)/IDPROM/VNRAM常用命令 (19) 3.3 S OLARIS 操作系统的安装: (22) 3.4 应用软件常用安装/删除命令(ADD/DELETE SOFTWARE) (23) 3.5 补丁管理命令P ATCH (24) 3.6 操作系统启动过程及运行级别 (24) 3.7 操作系统启动/关闭时运行的脚本命令 (26) 3.8 硬盘分区及格式化(DISK PARTITION AND FORMAT ) (27) 3.9 S OLARIS 文件系统管理(UNIX FILE SYSTEM ) (28) 3.10 系统备份/恢复(BACKUP AND RESTORE ) (29) 3.11 网络管理(NETWORK) (31) 3.12 路由服务器: (34) 3.13 域名服务器(DNS) (34) 3.14 NIS服务器 (35) 3.15 NFS文件系统(NFS FILE SYSTEM ) (37) 3.16 并行打印机/显示器管理(P ARALLEL P ORT P RINTER ) (38) 3.17 用户管理USER ACCOUNT (39) 3.18 系统资源限制(如:同时打开文件数、文件大小、CPU利用限制...) (41) 3.19 系统性能监控和管理 (41) 3.20 常用UNIX命令集锦(C OMMONLY USED UNIX COMMANDS ) (41) 4数据保护 (43) 4.1 常用概念 (43) 4.1.1存储(Storage): (43) 4.1.2备份(Backup): (43) 4.1.3恢复(Restore): (43) 4.1.4归档(Archive): (44) 4.2 存储介质操作 (45) 4.2.1介质环境适应(Media Acclimation) (45) 4.2.2介质操作环境(Operating Environment) (45)

AIX系统常用的命令

AIX系统常用的命令 1、系统性能 (1)看CPU个数#lsdev -C|grepproc#几条记录就是几个CPU (注意考虑AIX 5.3的SMP) (2)看每个CPU的大小#lsattr -El proc0 (3)看内存条数#lsdev -C|grepmem (4)看内存大小#lsattr -El mem0 (5)看硬盘#lsdev -Cc disk (6)查看系统性能#top 或 #topas 2、系统重启:#shutdowm -Fr 3、配网址和路由 (1)配置网址 #smittytcpip #ifconfig en0 netmask 255.255.255.0 up (2)配置路由: #route add 0 200.3.0.254 4、如何确定一个文件系统是大文件系统? #lsfs -q /home注意如果输出:bf:true证明此文件系统为大文件系统。

5、/etc/inittab中的环境变量只引用/etc/enviormant文件中的设置,其余的如/etc/profile,/.profile中的不引用。 6、磁带机的相关操作: tctlfsf 1 tctlbsf 1 dd if=/temp1 pf=/dev/rmt1 tctl -f /dev/rmt1 rewind tctl -f /dev/rmt1 offline tapeutil -f /dev/rmt1 unmount 2 tapeutil -d /dev/rmt1 mount 2 7、查看硬盘的大小 lspv hdisk4 or lspv -p hdisk3 8、查看操作系统的版本 oslevel -r可以查看AIX当前版本和ML(维护层次), 也可以使用# instfix |grep ML 9、查看Os的bit 1 local364or bootinfo -y

Solaris系统管理员常用命令

Solaris系统管理员常用命令 1. Solaris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版本:Solaris 1.x(sunos4.1.x), Solaris 2.x(sunos 5.x), Solaris 7, Solaris 8 特点: 多用户, 多任务(or 多进程,多线程), 分布式计算(处理) 应用: Client-Server方式中的服务器 o NFS Server, o Name services Server, o mail Server, o Operating system Server, o Database Server o Application Server 2. SUN 服务器体系结构 硬件(Hardware) --> Solaris 系统内核(Kernel)-->指令 Shell-->应用软件(Applications) o SUN 服务器的体系结构发展(Kernel and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 [1] SPARC-->[2] SuperSPARC-->[3] UltraSPARC-->[4] sun4c, -->[5] sun4m-->[6] sun4u o 常见硬件组成 [1] 处理器 CUP, [2] 内存 Memory, [3] 系统总线 bus, [4] 硬盘 disk, [5] 显示器 monitor, [6] 键盘 keyboard, [7] 光驱 cdrom, [8] 磁带机 tape, [9] 网卡 net ...... 3. Openboot(Prom) 常用命令及 Solaris 操作系统的安装 Openboot(Prom) 常用命令: ========================= ok> help (帮助命令) ok> banner (显示系统hostid, memory, mac addr等nvrom配置信息) ok> .version (显示prom版本信息) ok> devalias (系统设备别名) 例如 devalias cdrom1 /sbus/SUNW,fas@e8800000/sd@5,0 ok> nvalias (prom命令/信息别名) ok> probe-scsi-all (显示所有scsi设备)

AIX关机重启命令整理

关机 #shutdown #shutdown –F 重启计算机 #shutdown –Fr Aliase,修改重启命令,如shutdown = shutdown –Fr 问题描述: AIX系统的关机命令有shutdown、halt;重启命令有shutdown -Fr和reboot,但是对于这几个命令的正确使用却存在一些误区。 解答: 用shutdown命令停止操作系统是一个最安全最彻底的方法。使用不带参数的shutdown 命令,在停止系统运行之前,他将通过wall命令吧系统即将关闭的信息告诉已登录的所有用户,并且留给1分钟(默认时间,可以更改)时间来完成剩余工作,1分钟后,系统开始调用killall命令杀死人在系统中运行的进程,用sync命令将内存中的缓冲数据保存到硬盘上,再卸载已经安装的文件系统,最后是用halt命令停止系统。 使用halt命令来关闭系统,该命令只能有root用户执行,halt一般是在单用户模式下使用,执行它时,先将数据保存到磁盘上,然后就停止处理器的运行,halt命令不做任何提示,而是直接杀死进程。如果有其他用户已经登录到系统中,就不要执行halt命令。只有除root用户之外的其他所有用户都退出系统之后,才可以执行halt命令,否则会导致用户数据丢失。实际上halt命令也是调用fasthalt命令来停止系统的。当halt命令执行时,它会调用syslogd进程在/var/adm/wtmp文件中写一条关闭系统的记录,同时也记录一条状态为关闭的错误日志信息。做hacmp切换测试时,常使用halt -q命令。 reboot命令可以重新启动系统,但是执行reboot命令之前,必须确保所有的用户已经退出系统,reboot命令一般在单用户模式下使用。虽然使用reboot可以快速重启计算机,但是使用reboot命令比较危险,在多用户模式下很容易使文件系统受损,导致数据丢失,严重时会导致系统无法启动。 有客户在多用户环境下使用reboot做hacmp切换测试,会发现系统无法重启,其实这是合理现象,毕竟reboot不支持多用户模式下的使用。shutdown是一个graceful的关机动作,因而不会引起hacmp的切换。所以在做hacmp切换的测试中需要将其他用户退出后使用halt命令进去测试。 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进入单用户模式,也就是维护模式下:#init s 使用shutdown -m命令也可以将系统运行级别从多用户模式下改变到单用户模式,实际上它还是会调用了#init -s命令来完成的。

H3C 交换机维护命令大全

1 日常维护 1.1 环境及单板硬件状态观测 表1 环境及单板硬件状态观测 display enviroment命令参考 显示当前环境的温度信息 [H3C]dis environment System Temperature information (degree centigrade): ---------------------------------------------------- SlotNo Temperature Lower limit Upper limit 1 30 0 55 9 30 0 55 表2 display environment命令显示信息描述表

display device命令参考 [H3C]dis device Slot 1 SubSNo PortNum PCBVer FPGAVer CPLDVer BootRomVer AddrLM Type State 0 28 REV.C NULL 002 506 IVL MAIN Normal 2 0 REV.A NULL NULL NULL IVL 2*10GE Normal Slot 9 SubSNo PortNum PCBVer FPGAVer CPLDVer BootRomVer AddrLM Type State 0 28 REV.C NULL 002 508 IVL MAIN Normal 1 0 REV.A NULL NULL NULL IVL 2*10GE Normal display power命令参考 查看系统电源模块使用状态: [H3C]dis power Slot 1 Power 1 State : Normal Type : AC Slot 9 Power 1 State : Normal Type : AC 表3 display power命令显示信息描述表 display fan命令参考 查看风扇状态: [H3C]dis fan Slot 1

AIX系统常用命令

AIX常用命令 一.目录和文件操作 1.ls命令列出指定目录下的文件,缺省目录为当前目录 #ls -a 列出所有文件,包括隐藏文件 #ls –l 显示文件详细信息 2.pwd显示出当前的工作目录 3.cd改变当前的工作目录 #cd /tmp 进入/tmp 目录 #cd .. 进入上级目录 4.mkdir 建立目录 #mkdir tmp 在当前目录下建立子目录tmp #mkdir -p /tmp/a/b/c 建立目录/tmp/a/b/c ,若不存在目录/tmp/a 及/tmp/a/b 则建立 5.rm 删除文件或目录 - f 删除文件时不作提示 - r 删除目录及其所有子目录 [例子]: #rm file1 删除文件file1 #rm -r /mytmp 删除目录/mytmp 6.cp 拷贝文件 [语法]: cp [ -p ] [ -r ] 文件1 [ 文件2 ...] 目标 文件1(文件2 ...)拷贝到目标上,目标不能与文件同名。 [参数]:

- p 不仅拷贝文件内容,还有修改时间,存取模式,存取控制表 - r 若文件名为目录,则拷贝目录下所有文件及子目录和它们的文件 [例子]: #cp file1 file2 将文件file1 拷贝到文件file2 #cp file1 file2 /tmp 将文件file1 和文件file2 拷贝到目录/tmp 下 #cp -r /tmp /mytmp 将目录/tmp 下所有文件及其子目录拷贝至目录/mytmp 7.mv 移动文件 将文件移动至目标,若目标是文件名,则相当于文件改名 #mv file1 file2 将文件file1 改名为file2 #mv file1 file2 /tmp 将文件file1 和文件file2 移动到目录/tmp 下 8.chmod 文件权限设置 [语法]: chmod [-R] 模式文件. #chmod 777 file1将文件file1存取权限置为所有用户可读可写可执行 #chmod 755 file1 文件的属主对文件file1有可读可写可执行的权限,文件所归属的用户组有可读可执行的权限,其它用户有可读可执行的权限。 9.Chown 文件属性设置 [语法]: chown [-R] 文件属主文件... [参数]: -R 改变所有子目录下所有文件的存取模式 [例子]: chown tom file1 将文件file1 的文件属主改为用户tom chown –R oracle /oracle 将/oracle属主改为用户oracle 10.vi 文本编辑 vi是unix上最常用的文本编辑工具 vi filename :打开或新建文件,并将光标置于第一行首 插入命令:i 从光标所在位置前面开始插入资料

SUN小型机操作手册

一、主机加电 通电前确认主机、磁阵的主、备电源均已插好。主机加电的时候,需要打开前面板,按蓝色的On/Standby开关,通电后主机会进行自检,引导solaris操作系统。 二、启动VCS软件 1、先检查HACMP状态: #ps –ef|grep had查看vcs守护进程 #hastatus -summ查看VCS服务组和资源 #hagui &图形管理界面 2、查看网络及diskgroup状态 #vxdg list查看diskgroup是否被激活,正常状态下diskgroup应该由HA来进行激活#ifconfig –a 查看IP是否正常 3、启动HA软件 在主机启动过程中,会自动启动VCS进程 tail –f /var/VRTSvcs/log/engine_A.log打开HA启动日志 #hagui 图示HA状态(只有在主控端才能显示图形界面) #ifconfig -a查看服务IP是否已经生效

#vxdg list查看VG是否被HA激活 #df –k 查看文件系统是否已经被挂接 4、关闭(切换)HA hastop -local停止当前节点HA hastop –all 停止所有接点HA 三、日常维护操作 oslevel –r查看当前AIX版本及补丁级别 df –k检查文件系统状态,是否有使用率在80%以上的文件系统 smitty chjfs2改变文件系统大小(慎用) /var/adm/messages查看错误日志 errpt –a|more查看错误日志详细信息 errpt –a >/tmp/2005-04-05errpt.out将当前错误日志详细信息保存至指定位置 mail查看有无系统报错通知 lppchk –v查看是否少文件包,如无输出则为正常 vxprint -ht查看物理卷磁盘信息 format查看逻辑磁盘信息 四、对7133-D40的操作 在有的情况下,会在共享VG上添加新的逻辑卷,这时需要做以下的同步操作。 1、假设无双机情况下,在node1上给共享VG添加了lv,此时共享Vg的状态是激活 的(可用lsvg –o查看)。查看Vg和逻辑盘的对应关系(lsvg –p Vgname),然后将共享Vg关闭(varyoffvg vgname)。 2、切换到node2。先将旧的VG清除(exportvg vgname)。 3、然后再做VG的导入。(importvg –y vgname hdisk#,这里的hdisk#是VG对应的逻 辑盘) 4、然后再修改VG属性(smitty chvg),将“自动激活”改为NO。 5、lsvg –o,lsvg –l vgname(查看VG内lv是否正常),lsvg vgname(查看VG状态)。 6、关闭VG(varyoffvg vgname)。 7、再次激活Vg,检查状态。 8、关闭VG。 9、切换回至node1,激活Vg,检查状态。 10、完毕后,关闭VG 11、lsattr –EHl mem0查看当前内存 12、prtconf查看当前系统详细配置 13、lspv查看物理硬盘 14、lsdev –Cc disk查看所有逻辑硬盘 五、AIX 磁带机备份步骤 1. 输入 smit mksysb 快速路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