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系统操作维护文档 _4

合集下载

SUN系统操作维护文档_1

SUN系统操作维护文档_1

系统操作维护文档1、Cluster的操作l 查看Cluster状态:使用hastat命令来查看# hostnameChina168-1# hastatGetting Information from all the nodes ......HIGH A V AILABILITY CONFIGURATION AND STATUS------------------------------------------LISTOF NODES CONFIGURED IN <China168> CLUSTERChina168-1 China168-2CURRENT MEMBERS OF THE CLUSTERChina168-1 is a cluster memberChina168-2 is a cluster memberCONFIGURATION STATE OF THE CLUSTERConfiguration State on China168-1: StableConfiguration State on China168-2: StableUPTIME OF NODES IN THE CLUSTERuptime of China168-1: 3:17pm up 1 day(s), 2:30, 3 users, load average: 0.13, 0.41, 0.50uptime of China168-2: 3:18pm up 1 day(s), 2:30, 3 users, load average: 0.08, 0.18, 0.24LOGICAL HOSTS MASTERED BY THE CLUSTER MEMBERS Logical Hosts Mastered on China168-1:NoneLogical Hosts for which China168-1 is Backup Node:NoneLogical Hosts Mastered on China168-2:NoneLogical Hosts for which China168-2 is Backup Node:NoneLOGICAL HOSTS IN MAINTENANCE STA TENoneSTA TUS OF PRIV ATE NETS IN THE CLUSTERStatus of Interconnects on China168-1:interconnect0: selectedinterconnect1: upStatus of private nets on China168-1:To China168-1 - UPTo China168-2 - UPStatus of Interconnects on China168-2:interconnect0: selected interconnect1: upStatus of private nets on China168-2:To China168-1 - UPTo China168-2 - UPSTA TUS OF PUBLIC NETS IN THE CLUSTERStatus of Public Network On China168-1:bkggrp r_adp status fo_time live_adpnafo0 hme0:hme1 OK 89755 hme1Status of Public Network On China168-2:bkggrp r_adp status fo_time live_adpnafo0 hme0:hme1 OK NEVER hme0…………………….我们可以看到上面红字的部分,它表示现在两台机器都是Cluster的成员。

sun系统基础和命令

sun系统基础和命令
华胜天成培训部010644483998310系统基本概念和常用命令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胜天成培训部010644483998310sun工作站概述solaris操作系统安装常用系统命令ok状态下的命令系统运行级别重要的配置文件华胜天成培训部010644483998310工作站概述华胜天成培训部010644483998310工作站的最初定位pcworkstationsmallcomputermainframemainsupercomputersupercomputer华胜天成培训部010644483998310工作站性能评价指标mipsuflopsspecstandardperformanceevaluationcompanyspecint95specfp95specintratespecfpratespecweb华胜天成培训部010644483998310n个地区级仓库每个仓库向10个地区服务每个地区3000个小客户每仓库约10万种商品
Teamsu n
华胜天成培训部 (010)64448399-8310
需说明的问题(cont.)
用户:
操作系统安装成功后,系统中只有一个可登录用户— —root,称为超级用户。root对系统有最大的权限, 可以对系统中的所有资源读写删改。因此在做一般工 作时,最好避免使用root用户登录,以免造成文件的 误删、文件或工作环境的破坏。
Shell种类
Teamsu n
华胜天成培训部 (010)64448399-8310
目录体系结构
Teamsu n
华胜天成培训部 (010)64448399-8310
各目录系统的作用
/ 系统核心文件、设备驱动程序。
swap 硬盘中分出一部分作为虚拟内存或内存交换区。

SUN日常维护手册

SUN日常维护手册

SUN日常维护手册Sun日常维护手册(v 20131108)版本说明目录目录版本说明 (2)一、机房环境检查 (6)1.机房温度 (6)2.机房湿度 (6)3.机房洁净度 (6)二、主机硬件运行情况检查 (7)1.主机状态灯检查 (7)1.1 SUN SPARC Server Front Panel LEDs (7) 1.2 SUN SPARC Server Rear Panel LEDs (8)1.3 SUN SPARC Server Disk Drive LEDs (9)2、主机硬件配置及运行状态检查 (9)2.1 CPU配置检查 (9)2.2 内存配置检查 (10)2.3 内置硬盘配置检查 (12)2.4 网卡配置检查 (13)2.5 风扇情况检查 (15)2.6 系统日志检查 (16)三、存储设备运行情况检查 (17)1.Sun StorEdge A1000系列 (17)2.Sun StorEdge 3510系列 (17) 3.Sun StorageTek 6140系列 (18) 四、Solaris操作系统运行状态检查 (21) 1.操作系统版本 (21)2.文件系统类型 (22)2.1 UFS (Unix File system) (23)2.2 VXFS (Veritas File System) (23) 2.3 ZFS (Zettabyte File System) (24) 3.卷管理和数据镜像 (25)3.1 SVM卷管理 (25)3.2 VXVM卷管理 (27)3.3 ZFS卷管理 (30)4.多路径检查 (30)4.1 多路径配置文件 (30)4.2 多路径状态检查 (31)5.系统性能运行检查 (31)5.1 CPU使用情况检查 (31)5.2 内存使用情况检查 (32)5.3 I/O使用情况检查 (34)五、双机Cluster运行状态检查 (35)1. Sun Cluster (35)2. Veritas Cluster (39)六、故障诊断信息收集 (42) 1.Power-On Self Test (POST) (42) 2.Sun Explorer (43)七、日常维护周期策略 (43)1.日维护内容 (43)1.1 机房环境 (43)1.2 硬件状态 (46)1.3 系统状态 (47)1.4 集群状态 (49)1.5 性能和安全 (49)1.6 磁盘阵列存储状态 (51)2.周维护内容 (52)2.1 机房环境 (52)2.2 硬件状态 (52)2.3 系统状态 (53)2.4 集群状态 (53)2.5 性能和安全 (53)2.6 补丁 (53)2.7 磁盘阵列存储状态 (53)3.月维护内容 (55)3.1 机房环境 (55)3.2 硬件状态 (55)3.3 系统状态 (55)3.4 集群状态 (55)3.5 性能和安全 (55)3.6 补丁 (55)3.7 磁盘阵列存储状态 (56)八、附录 (56)8.1. ILOM巡检指导v1.0 (56)8.2. XSCF 巡检操作指导v1.0 (58)8.2 SC 巡检操作指导v1.0 (64)一、机房环境检查机房的温度,湿度和洁净度是否合理,将会直接影响到设备的正常运作,如果机房的温度过高,湿度过于干燥,灰尘过多的话将会直接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因此平时对机房的健康和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SUN工作站基础(forRMS)

SUN工作站基础(forRMS)

SUN工作站基础(forRMS)SUN 工作站的使用OptiX MN 网管系统的软件结构和工作环境配置课程内容Solaris 操作系统的常用操作和简单的系统维护Sybase 数据库系统简要介绍内容 1.SUN工作站上的软件2.SUN 系统硬件;3.SUN设备的型号4.使用注意事项第1部分SUN 工作站介绍一. SUN工作站上的软件1.在缺省配置下系统软件有:1> Solaris操作系统2> CDE公共桌面环境2.用来提供特定服务还可以安装有:1> Sybase数据库系统;2> OptiX MN 网管程序二. SUN系统硬件1. 基本配置:主机彩色显示器键盘带鼠标2.可选配置:CD-ROM磁带机软盘三.SUN设备的型号Sparc 5新Sparc 5Sparc 20Ultra1新Ultra1Ultra2Ultra5Ultra10Ultra60四.使用注意事项1. 正确开启关闭系统2. 正确使用外设选用合适的接口3. 观察并了解系统的启动过程.内容重点Solaris 系统常用操作1. Solaris 操作系统简介3. Solaris 系统常用操作4. 常用工具和实用程序2. UNIX 的结构第2部分Solaris 的常见操作和简单维护一. Solaris操作系统简介1. UNIX流派: SUN Solaris ;HP HP-UX;DEC Mach; Linux.2. UNIX特点多任务多用户管道功能强大的Shell 安全保护机制稳定性好图形用户界面强大的网络支持二. UNIX的结构1. UNIX的系统结构图3-1 UNIX的系统结构2. UNIX 的文件系统主要特征(1) 树状层次或结构(3)提供网络文件系统network file system 服务(4)建立拷贝删除文件和文件树的功能(5) 文件的动态增大(6) 对文件数据的保密与共享(2) 把外设(如打印机磁盘等)和目录均作为文件对待/bin local dev etcusr var cdrom sh csh ls tty01rc3.d home rms rmssybsys tmpS20SYBASE.server dsk binini start cls rms.ini.login .cshrc install .dtprofile showserver 图3-2 文件系统的结构文件树三. Solaris系统常用操作1. Sun工作站系统的启动开启Sun工作站主机电源有两种方法1打开主机前面的电源开关2按一下键盘左上角的电源按键2. 用户登录1用户名和口令2登录到系统3成功登录之后用户的权限3. 命令行的使用1命令行的使用环境(1)直接在屏幕下方的工作条上点击终端窗口图标(2)在屏幕的空白处点击鼠标右键会弹出一菜单,在菜单中选择“程序”->“终端”即可打开终端窗口有以下两种方法终端窗口的关闭可以有以下两种方法(1)在终端窗口提示符下直接输入命令exit(2) 用鼠标左键连击终端窗口的左上角2命令行的用法结构命令[选项] [参数]4.系统的退出5. 控制键% man find6.系统帮助表4-1命令作用Control-C 用于非正常中断程序的运行Control-D 用于系统通信的中断Control-S 用来告诉终端停止接受输入Control-Q 告诉终端重新接受输入表4-2 命令/语法作用cd [directory]切换目录ls [options] [directory or file]列出目录内容或文件信息mkdir [options] directory 创建目录pwd显示当前工作目录rmdir [options] directory 删除目录7. 目录的浏览与控制四. 网络通信1. TCP/IP协议常用协议有: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TCP/IP远程登录协议telnet文件传输协议FTP)2 测试网络连通情况用命令ping测试网络物理通断情况格式ping ip_address例如% ping 129.9.0.1129.9.0.1 is alive内容重点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备份1.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2. SQL Server 的启动与关闭第3部分Sybase 数据库系统简要介绍3. 数据库系统的备份一.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和用户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二. Sybase数据库的特点1采用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2提供应用程序接口DB-LIB和NET-LIB3提供高效的数据处理。

SUN服务器系统管理

SUN服务器系统管理

reset-all
重新启动主机
9
PROM模式下的常用命令
PROM模式下的指令集:
boot device [option]: -r 系统重新配置硬件 -s 启动到单用户模式 (类似于windows下的安全模式
,可以进行一些系统修复的工作)
set-defaults : 恢复prom的参数到出厂值
10
系统引导过程
solaris硬盘管理
solaris系统管理 solaris硬盘管理 solaris文件系统管理 solaris网络配置与管理
19
磁盘分区
在SUN系统中,磁盘被分成 多个(0-7)slice分区。其中Slice 0在引导盘上作为根 (root)文件 系统。Slice 2代表整个磁盘,不可 将Slice2挪做它用。用户数据通常 存放在Slice7上。
安装步骤:将系统安装光盘放入光驱,在ok提示符号下, 键入
ok >boot cdrom

表示从光驱启动系统,进行OS的安
然后根据安装要求进行系统参数的设置
13
系统的启动和关机
solaris系统的启动:
常见的启动主机系统的方式:
– 打开主机电源,主机加电自动启动系统
– Ok > boot
从默认设备启动系统
➢ /etc/vfstab文件系统引导时读/etc/vfstab文件,以自动挂接文 件系统,该文件包含本地和远程文件资源的设置项:
范例:# cat /etc/vfstab
#device device
mount
FS
#to mount to fsck point
type
#
fd - /dev/fd fd - no -

SUN系统维护命令大全

SUN系统维护命令大全

SUN系统维护命令大全1、查看机型:SUn的小型机的机型都在面板上写着有,如NETRA T 1125,还有比如utra 5,utra 10等等。

2、查看cpu个数(错误,不正确,因为sun中的top命令不能完全看到所有的cpu情况,与HP用法也不一样)#topCPU states: 99.3% idle, 0.1% user, 0.6% kernel, 0.0% iowait, 0.0% swap表示只有一个cpu正确方法:用dmesg |grep cpu便可以看到正确的cpu个数了。

3、查看内存#dmesg |grep memmem = 2097152K (0x80000000)avail mem = 20877393924、查看磁盘的个数#vxdisk listDEVICE TYPE DISK GROUP STATUSc0t0d0s2 sliced - - errorc0t0d0s7 simple c0t0d0s7 rootdg onlinec1t0d0s2 sliced - - onlinec1t1d0s2 sliced smpdg2 smpdg onlinec1t2d0s2 sliced smpdbdg1 smpdbdg onlinec2t0d0s2 sliced - - onlinec2t1d0s2 sliced smpdg1 smpdg onlinec2t2d0s2 sliced smpdbdg2 smpdbdg online5、如何查看文件系统#df -kFilesystem kbytes used avail capacity Mounted on/dev/dsk/c0t0d0s0 4032142 1050675 2941146 27% //proc 0 0 0 0% /procfd 0 0 0 0% /dev/fd/dev/dsk/c0t0d0s6 7304977 29 7231899 1% /home/dev/dsk/c0t0d0s5 4032142 402929 3588892 11% /optswap 3418392 32 3418360 1% /tmp/vol/dev/dsk/c0t6d0/informix201730 201730 0 100% /cdrom/informix/dev/vx/dsk/smpdg/smpdg-stat1055 9 941 1% /smpwork/dev/vx/dsk/smpdg/lv_smp17336570 128079 17035126 1% /sms6、查看卷组、逻辑卷的位置#cd /dev/vx/dsk/比如smpdg等等都在该目录下了,然后再进入某个卷组目录就可以看到该卷组下面的逻辑卷了。

SUN平台系统维护

SUN平台系统维护
第12页
Fault
Activity Disk fault Over-temp
Power fault
硬件故障指示灯
power
(cont.)
Hardware Cycling or running failure normally
off on off off off on off on/off on off System has no power Failure mode Failure mode System is hung, either in POST/OpenBoot
第29页
Sun Fire480000的配置和维护
Use DHCP or static network settings? [DHCP]: static // 设置成静态计算机。
第25页
Sun Fire4800的配置和维护
Hostname [ha132]: 4800-sc0 //控制板的逻辑主机名。 // 控制板
IP Address [192.9.160.132]: 192.168.0.1 使用的IP地址 。 Netmask [255.255.255.0]: ↙ Gateway [192.9.160.254]: 0.0.0.0 DNS Domain []: Primary DNS Server []: Secondary DNS Server []: ↙ ↙
系统硬件资源的分配:
ACLs ----
//系统硬件资源的划分(这里只分配一个domain)
//domain
ACL for domain A [ SB0 SB2 SB4 IB6 IB8 ]: ↙ A 可以利用所有硬件
ACL for domain B [ SB0 SB2 SB4 IB6 IB8 ]: 不能利用所有硬件

SUN 常用操作

SUN 常用操作

SUN 常用操作PROM状态命令与参数 (4)(一)指令集 (4)(二)环境变量 (4)系统安装 (4)Unix 命令 (5)(一)基本命令 (5)1.ls 显示文件名,等同于dos下dir命令 (5)2.cd 目录转换,等同于dos下cd命令 (5)3.pwd 显示当前路径 (5)4.cat 显示文件内容,等同于dos下type命令 (5)5.more 以分页方式查看文件内容. (5)6.rm 删除文件 (5)7.mkdir 创建目录 (5)8.rmdir 删除目录 (6)9.cp 文档复制 (6)10.mv 文件移动 (6)11.du 查看目录所占磁碟容量 (6)12.find 文件查找 (6)13.vi 编辑器 (7)(二)增强命令 (8)1. ln 文档连结 (8)2.grep 搜索字符串 (8)3.fgrep 搜索字符串 (8)4.file 显示文件类型 (8)5.diff 比较文档或目录之不同内容 (8)6.cmp 比较文档相同部分 (9)7.ftp 远程文件传输 (9)8.telnet 远程终端访问 (10)用户管理 (10)(一)用户基本知识 (10)1.文件信息 (10)2.缺省权限 (10)3.系统安全文件 (10)(二)相关命令 (10)1. chmod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属性 (10)2.chown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拥有权 (11)3.chgrp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群组拥有权 (11)4.touch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最後修改时间 (11)5.who 查看系统注册用户 (11)6. id 查看当前用户用户号和组号 (11)7. passwd 修改用户口令 (11)8. su 转换用户 (12)(三)shell特点 (12)1. solaris三类shell (12)2. B shell (12)3. C shell (12)(四)创建,删除用户帐户 (12)文件系统管理 (13)(一)硬盘和文件资源 (13)1. 逻辑硬盘设备命名的约定 (13)2. dmesg命令 (13)3.showrev 命令 (13)(二)硬盘分区 (13)1.format实用程序 (14)2.newfs 创建文件系统 (14)3.fsck 修复文件系统 (14)(三)挂接文件资源 (14)1.mount 文件系统挂接 (14)2. df 显示文件系统所占用的硬盘空间 (15)3.umount 摘下文件资源 (15)(四)自动挂接文件资源 (15)(五)NFS资源 (16)1.share,shareall 共享文件资源 (16)2.dfshares 显示远程机共享资源 (16)3.mount 挂接远程文件资源 (16)软件包管理 (16)1.pkginfo 显示软件包信息 (16)2. pkgadd 增加软件包 (16)3.pkgchk 校验软件包的安装 (16)4.pkgrm 删除软件包 (17)网络应用配置 (17)(一)网络基本配置文件 (17)(二)远程访问命令 (17)(三)访问鉴别相关文件 (17)(四)网络监控 (18)1.rusers 标识网络上注册用户 (18)2.rup 标识网络上主机 (18)3.ping 检测主机连接状况 (18)4.spray ping命令格式为低层协议,spray使用高层协议 (18)stat 显示与网络有关的各种数据结构 (18)6.ifconfig 显示网络接口 (18)stat 显示与网络有关的各种数据结构 (18)8.route 路由设置 (18)9.arp 反响解析 (18)图形窗口配置 (19)1.双屏配置 (19)2.fbconfig 分辨率调整 (19)3.xwininfo 分辨率确认 (19)4.xhost (19)5.openwin 初始化 (19)6.CDE桌面初始化 (19)7.终端窗口控制字符 (19)注: (19)PROM状态命令与参数(一)指令集格式: OK> 指令1.banner 显示当前机器配置状况,CPU,内存,hostid,EtherNet2.probe-scsi 显示内部SCSI通道所挂接设备3.probe-scsi-all 显示所有SCSI通道及所挂接设备4.probe-ide 显示所有IDE通道及所挂接设备(针对U10,U5)probe-fcal-all5.devalias 显示设备别名,如 cdrom,disk,disk0,disk1等6.printenv 无参数,显示环境变量或参数为环境变量名如: printenv auto-boot?7.setenv 设置环境变量,如: setenv auto-boot? false8.set-default 恢复环境变量预定值如:set-default auto-boot?9.set-defaults 恢复所有环境变量预定值10.boot device [option] 启动主机device :设备别名,如:cdrom,disk,net11.eject [cdrom|floppy] 弹出cdrom或floppy12.reset 复位(二)环境变量1.auto-boot? 预定值=true 自动启动=false 进入PROM状态2.diag-switch? 预定值=false 启动状态,启动设备名为boot-device =true 诊断状态,启动设备名为diag-device3.boot-device 预定值=disk4.diag-device 预定值=net5.tpe-link-test? 网络检测 =true 检测网络(一部分机器具有此变量)系统安装(一)系统配置主机名switchcenter网络连接(y/n) yIP地址192.254.223.1命名服务none子网掩码255.255.0.0地理,时区PRC时间(二)系统安装系统安装初始化软件安装完全STAROFFICE52硬盘分区手动,用户化/ 27Gswap 2Gbackup 40GUnix 命令(一)基本命令命令格式:命令参数1.ls 显示文件名,等同于dos下dir命令命令格式:ls [option] fileoption:-l 显示详细列表-a 显示所有文件,包含隐藏文件(以. 起头的文件名)-R 显示文件及所有子目录-F 显示文件(后跟*)和目录(后跟/)-d 与l选项合用,显示目录名而非其内容2.cd 目录转换,等同于dos下cd命令注意目录分隔符为“/”,与dos相反命令格式:cd dirname3.pwd 显示当前路径4.cat 显示文件内容,等同于dos下type命令命令格式:cat filename5.more 以分页方式查看文件内容.命令格式:more filename6.rm 删除文件命令格式: rm [-r] filename (filename 可为档名,或档名缩写符号.)例子:rm file1 删除档名为 file1 之文档.rm file? 删除档名中有五个字元,前四个字元为file 之所有文档.rm f* 删除档名中,以 f 为字首之所有文档.rm -r dir1 删除目录 dir1,及其下所有文档及子目录.7.mkdir 创建目录命令格式: mkdir [-p] directory-nameExmaple :mkdir dir1 建立一新目录 dir1.mkdir -p dir/subdir 直接创建多级目录8.rmdir 删除目录目录必须首先为空命令格式: rmdir directory9.cp 文档复制命令格式: cp [-r] source destination例子:cp file1 file2 将文档 file1 复制成 file2cp file1 dir1 将文档 file1 复制到目录 dir1 下,文件名仍为 file1. cp /tmp/file1 . 将目录 /tmp 下的文档 file1复制到现行目录下,档名仍为 file1.cp /tmp/file1 file2 将目录 /tmp 下的文档 file1现行目录下,档名为file2cp -r dir1 dir2 (recursive copy) 复制整个目录.若目录 dir2 不存在,则将目录dir1,及其所有文档和子目录,复制到目录 dir2 下,新目录名称为dir1.若目录dir2不存在,则将dir1,及其所有文档和子目录,复制为目录 dir2.10.mv 文件移动命令格式: mv source destination例子:mv file1 file2 将文档 file1,更改档名为 file2.mv file1 dir1 将文档 file1,移到目录 dir1 下,档名仍为 file1.mv dir1 dir2 若目录 dir2 不存在,则将目录 dir1,及其所有档案和子目录,移到目录 dir2 下,新目录名称为 dir1.若目录 dir2 不存在,则将dir1,及其所有文档和子目录,更改为目录 dir2.11.du 查看目录所占磁碟容量命令格式: du [-sk] directory例子 :du dir1 显示目录 dir1 的总容量及其次目录的容量du -sk dir1 显示目录 dir1 的总容量,以k bytes为计量12.find 文件查找命令格式: find dir -name filename command例子:find . -name hello -print 寻找目前目录及所有的子目录内叫hello的文档.find . -ctime +7 -print 找出七天内未被更动的文档find . -size +2000m -print 找出大小超过2000 bytes的文档find /tmp -user b1234567 -print 在/tmp下属於b1234567的文档find . -name '*.c' -exec rm {} 删除所有的.c档find . -name test\* -print 显示当前目录及其子目录文件名前4位为test的文件名13.vi 编辑器命令状态:j,k,h,l:上下左右0:行首$: 行尾i,I :插入命令,i 在当前光标处插入 I 行首插入a,A:追加命令,a 在当前光标后追加,A 在行末追加o,O:打开命令,o 在当前行下打开一行,O在当前行上插入一行r,R :替换命令,r 替换当前光标处字符,R从光标处开始替换数字s: 替换指定数量字符x: 删除光标处字符dd: 删除当前行d0: 删除光标前半行d$: 删除光标后半行ctrl+f :后翻页ctrl+b:前翻页G : 文件尾数字G: 数字所指定行/string 查找字符串n 继续查找N 反向继续查找% 查找对应括号u 取消上次操作ex命令状态:set number 显示行号:set smd 显示显示状态:0 文件首:1,5 copy 7 块拷贝:1,5 del 块删除:1,5 move 7 块移动:1,$s/string1/string2/g 全文件查找string1并替换为string2:wq! 存盘退出(二)增强命令1. ln 文档连结命令格式:ln -s oldname newname ( Hard link )同一文档,可拥有一个以上之名称,可将文档做数个连结.例子:ln -s file1 file2 将名称 file2,连结至文档 file1.2.grep 搜索字符串命令格式:grep string filename寻找字串的方法很多,比如说我想找所有以M开头的行.此时必须引进pattern的观念.以下是一些简单的□例,以及说明:^M 以M开头的行,^表示开始的意思M$ 以M结尾的行,$表示结束的意思^[0-9] 以数字开始的行,[]内可列举字母^[124ab] 以1,2,4,a,或b开头的行^b.503 句点表示任一字母* 星号表示0个以上的字母(可以没有)+ 加号表示1个以上的字母\. 斜线可以去掉特殊意义<eg> cat passwd | grep ^b 列出大学部有申请帐号者名单cat passwd | grep ^s 列出交换学生申请帐号者名单cat passwd | grep '^b.503' 列出电机系各年级...grep '^\.' myfile.txt 列出所有以句点开头的行3.fgrep 搜索字符串命令格式:fgrep string file4.file 显示文件类型命令格式:file fileall文件类型为shell script,ELF 32bit,ASCII text,data or tar file5.diff 比较文档或目录之不同内容命令格式:diff [-r] name1 name2 ( name1 name2 可同时为档名,或目录名称.) 例子 :%diff file1 file2比较文档 file1 与 file2 内,各行之不同处.%diff -r dir1 dir2比较目录 dir1 与 dir2 内,各文档之不同处.6.cmp 比较文档相同部分命令格式:cmp file1 file27.ftp 远程文件传输命令格式: ftp [hostname|IP address]在进入 ftp 之後,如果与 remote host 连接上了,它将会询问你 username与密码,如果输入对了就可以开始进行文档传输.注意:如用户无密码,无法注册(1) ftp 命令ascii 将传输模式设为 ascii 模式.通常用於传送文字档.binary 将传输模式设为 binary 模式,通常用於传送执行档,压缩档与影像档等.cd remote-directory将远程主机上的工作目录改变.lcd [ directory ] 更改本地主机的工作目录.ls [ remote-directory ] [ local-file ] 列出远程主机上的文档.get remote-file [ local-file ] 取得远方的文档.mget remote-files可使用通用字元一次取得多个文档.put local-file [ remote-file] 将本地主机的文档送到远程主机.mput local-files可使用通用字元一次将多个文档放到远程主机上.help [ command ] 线上辅助指令.mkdir directory-name在远程主机创建一个目录.prompt 更改交谈模式,若为 on 则在 mput 与 mget 时每作一个文档之传输时均会询问.quit/bye 离开ftp .(2) 后台执行ftp1.首先,将过程所用到的指令依顺序放入文档中,如下:%cat ftp_command!mkdir testlcd testcd testpromptbinarymget *.*bye2.其次,建一个.netrc档,属性为400,让ftp 自动到此读取Username与Password,方可顺利login 到的主机,如下:%cat .netrcmachine remote login anonymous password guest 3.最後再执行下面指令即可.%nohup ftp remote< ftp_command > message &8.telnet 远程终端访问命令格式:telnet [hostname|IP address]用户管理(一)用户基本知识1.文件信息ls -ldrwxrwxrwx filename(1)访问权限mode : rwx rwx rwx r:read w:write x:executeuser group other缩写 : (u) (g) (o)(2)文件类型-: 普通文件b : 块特殊文件,如硬盘和CDROM设备c : 字符文件设备l : 符号连接p : 管道或流,用于进程通讯d : 目录2.缺省权限创建文件和目录时,系统自动设置一定的权限.缺省权限由用户mask码控制$umask 显示用户umask码umask 设置文件目录022 新文件属主有读权和修改权用户组和其他用户有读权和修改权用户组和其他用户只有读权可用umask maskvalue改变缺省权限3.系统安全文件(1) /etc/passwd(2) /etc/shadow(3)/etc/group(4)/etc/default/login(二)相关命令1. chmod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属性命令格式:chmod [-R] mode name( name 可为档名或目录名;mode可为 3 个 8 位元之数字,或利用ls -l命令,列出文档或目录之读、写、执行允许权之文字缩写.)例子 :%chmod 755 dir1 将目录dir1,设定成任何使用者,皆有读取及执行之权利,但只有拥有者可做修改.%chmod 700 file1将文档file1,设定只有拥有者可以读、写和执行.%chmod o+x file2将文档file2,增加拥有者可以执行之权利.%chmod g+x file3将文档file3,增加群组使用者可执行之权利.%chmod o-r file4将文档file4,除去其它使用者可读取之权利.2.chown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拥有权命令格式:chown [-R] username name ( name 可为档名或目录名.)例子:%chown user file1 将文档 file1 之拥有权,改为使用者 user 所有.%chown -R user dir1 将目录 dir1,及其下所有文档和子目录之拥有权,改为使用者 user 所有.3.chgrp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群组拥有权命令格式:chgrp [-R] groupname name ( name 可为档名或目录名 )例子 :%chgrp vlsi file1将文档 file1 之群组拥有权,改为 vlsi 群组.%chgrp -R image dir1将目录dir1,及其下所有文档和子目录,改为 image 群组.4.touch 改变文档或目录之最後修改时间命令格式:touch nam e ( name 可为文档或目录名称.)5.who 查看系统注册用户6. id 查看当前用户用户号和组号7. passwd 修改用户口令命令格式:passwd username无用户参数修改本用户口令8. su 转换用户命令格式:su [-] username无用户参数为转换到超级用户- :执行新用户环境设置(三)shell特点1. solaris三类shell-Bourne(缺省shell)- C-Korn2. B shell(1)变量设置实例:终端类型:TERM=vt100;export TERM语言环境:LANG=C;export LANGPATH=$PA TH:/usr/bin; export PATH(2) 环境文件.profile3. C shell(1)变量设置例子:终端类型:setenv TERM=vt100路径变量:set path=($path /usr/bin)(2) 环境文件.login .cshrc(四)创建,删除用户帐户1.admintooleradd文件系统管理(一)硬盘和文件资源硬盘和CD-ROM设备使用块设备接口.硬盘设备文件存储在/dev目录下.字符设备文件存于rdsk子目录下,块设备文件存在dsk子目录下.1. 逻辑硬盘设备命名的约定/dev/[r]dsk/cwtxdysz例子:/dev/dsk/c0t3d0s0Cn:controller number 控制器号,标识被硬盘控制的加到系统上的逻辑顺序.c0代表第一个硬盘控制器,c1代表第二个硬盘控制器,类推.tn:target number 目标号,是位于控制器内的地址,通常在外围设备的背面能找到目标号.Dn:disk number 硬盘号,代表连在目标上的设备的逻辑单位号.d0代表第一个硬盘,d1代表第二个硬盘,依次类推.对嵌入式SCSI控制器,硬盘驱动号总是0.Sn:slice orportition numer片或分区号,标识硬盘的分区.2. dmesg命令dmesg命令用实例名和物理名来标识连到系统上的设备.dmesg命令也显示系统诊断信息、操作系统版本号、物理内存的大小以及其他信息.例子:下面的输出信息是从前面的dmesg例子的输出信息中提取出来的,标识着连到系统上的硬盘设备.对每个硬盘设备,输出三行信息,分别表示:1.硬盘的实例名.2.硬盘的物理设备名.3.硬盘的市场名和硬盘的外形信息特征.硬盘的逻辑设备名是对硬盘的物理设备名的符号连接.硬盘的实例名是对物理设备命的内核的缩写.Solaris命令不用此来表示硬盘.3.showrev 命令(二)硬盘分区利用在设备目录下的字符设备文件和块设备文件对硬盘进行访问.然而,硬盘不是由用户直接访问的,是通过分区对它进行访问的,分区由设备目录下的设备文件来表示.“片”是“分区”的另一种说法 .分区是管理数据的一个方便的方法.重要的系统文件和程序可以存在一个分区,而用户产生的文件放在另一个分区.它保持不同类型的数据在不同的分区.这使系统管理员能灵活地利用数据或使用不同的备份机制.因为用户的数据每天都发生变化,系统管理员应每天作备份.而重要的系统数据不是经常变化,也就不需经常做备份.由Sun提供的硬盘分区可多达8个,用1-7标识.分区2表示整个硬盘.分区5表示/opt文件系统,此文件系统用来存贮那些未随操作系统一起提供的软件.分区6 是/usr分区,此文件系统包含那些只能在某些类型的系统上运行的文件(如SPARC executables)和一些能在所有系统类型上运行的文件(如联机手册放在/usr/share目录下).分区7的文件系统称为/export/home.这是挂接用户主目录的挂接点.硬盘分区通过在/dev目录下的逻辑设备文件加以访问.如/dev/dsk/c0t0d0s0表示在第一个硬盘上的第一分区.1.format实用程序format程序是一个硬盘维护工具,由系统管理员使用,完成以下任务:∙重新格式化硬盘.∙改变分区大小.∙修理和分析硬盘扇区.Part 标识分区号0-7.Tag 显示分区标签,分区标签用于标识该分区所用的目的(root,usr,home,交换区).Flag 显示分区标志,用以标识访问权限.Cylinders 显示起始和终止的柱面号.Size 按一定方式,以Mbytes或Gbytes为单位显示分区大小.Blocks 按柱面数、磁头数和扇区数来标识分区的大小.2.newfs 创建文件系统命令格式:newfs raw-device例子:newfs /dev/rdsk/c0t1d0s03.fsck 修复文件系统命令格式:fsck raw-device例子:fsck /dev/rdsk/c0t1d0s0(三)挂接文件资源1.mount 文件系统挂接本地或远程文件资源被接到根文件层次,看起来就象是一个单一的文件系统.这个连接操作称为“挂接”,利用mount命令完成文件资源挂接到根文件层次的目录被称为挂接点.在调用挂接命令前,挂接点必须存在.命令格式:mount file_name mount_point没有选项的mount命令显示当前已挂接的文件资源.例子:# mount /dev/dsk/c0t3d0s0 /export/home监视文件系统2. df 显示文件系统所占用的硬盘空间df -k命令按Kbytes显示可用硬盘空间的总量和已用的硬盘空间.各域的含义为:Filesystem 被挂接的文件系统.Kbytes 按Kbyte计算的文件系统大小.Used 已用的数量(Kbytes).Avail 可用的数量(Kbytes).Capacity 已用的百分比.Mounted on 挂接点.注意:大约10%的硬盘空间为文件系统保留,在df -k命令的输出中没有反映这一点.3.umount 摘下文件资源从本地系统上摘下文件资源,超级用户可使用umount命令.命令格式:# umount mount_point如果在被挂接的文件资源目录里有活动,则文件资源不可摘下.在摘下前cd至/ 目录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不要不加区别地将系统正常运转所需要的文件系统摘下.(四)自动挂接文件资源/etc/vfstab文件系统引导时读/etc/vfstab文件以自动挂接文件资源.该文件包含本地和远程文件资源的登记项.各域的含义:Device-to-mount 标识NFS服务器和文件系统,或被挂接的本地文件系统.Device-to-fsck 标识用于执行fsck的本地原始设备.Mount point 挂接点路径.FS-type 文件系统类型,通常是ufs用于本地文件系统,nfs用于远程文件系统.Fsck-pass 此域中的数字是fsck经过文件系统检查的顺序,相重的数字表示检查并行进行.Mount-at-boot 决定文件系统是否在系统引导时被自动挂接.Mount-options 定义挂接选项,如读/写访问.域中的-表示无选项./dev/[r]dsk/cwtxdysz用于本地ufs文件系统.w,s,y,z分别表示控制器、目标、设备、片.一旦系统建立,手工在单机系统的/etc/vfstab文件中加入远程文件资源登记项.(五)NFS资源Sun的NFS分布式文件系统允许在网络上的机器共享他们的资源.NFS文件系统使机器共享本地文件系统和目录,允许远程用户象本地用户那样访问这些文件系统和目录.1.share,shareall 共享文件资源share –o ro user directory/etc/init.d/nfs.server start2.dfshares 显示远程机共享资源dfshares remote3.mount 挂接远程文件资源mount remote:directory localdir软件包管理1.pkginfo 显示软件包信息命令格式: pkginfo -d[ device|pathna me] -l pkg_name例子:这三个域为:pkg_category 软件包种类,可为application,graphics 或system.pkg_name 软件包名字,如为SUN产品则机SUNW 起头.Description 软件产品的简单说明.例子:# pkginfo -d /cdrom/solaris_2_2/s0/Solaris_2.2 |more利用pkginfo -l 命令显示关于软件包的详细信息,包括软件包的大小(按硬盘块大小计算).# pkginfo -d /cdrom/solaris_2_2/s0/Solaris_2.2 -l SUNWaudio上面输出的最后一行指示软件包的大小. 利用此信息和df -k命令来确定你是否拥有足够硬盘空间来安装此软件包.2. pkgadd 增加软件包利用pkgadd 命令增加软件包,当软件包被成功地安装以后,向root发送一个邮件.命令格式:pkgadd -d [device | pathname] pkg_name例子:# pkgadd -d /cdrom/solaris_2_2/s0/Solaris_2.2 SUNWaudio3.pkgchk 校验软件包的安装pkgchk命令通过将软件包的属性及路径名内容与系统记录文件中的值进行对比来校验.命令格式:pkgchk [-p path1 [path2...]]此命令可以检查整个软件包或通过指定-p选项对一特殊路径名进行检查,无输出则意味着没有问题被检查出.由于/etc/group 文件大小已被改变,所以文件内容的checksum就不对.考察软件包信息pkgadd命令更新文件/var/sadm/install/contents、此文件为系统中所有已安装软件包的记录文件.没有简单的方法来确定某软件包具有某一特殊文件(或命令).对于已安装的软件包,从/var/sadm/install/contents 记录文件中查找此软件包的路径名.4.pkgrm 删除软件包命令格式: pkgrm pkgname1 pkgname2…在调用pkgrm 命令后,将向你警告有依赖关系的软件包信息,并提供放弃此操作的提示.当软件包被成功地删除后,向root发送一个邮件.pkgrm命令通过文件/var/sadm/install/contents 来确定软件包的地址,并且当软件包被删除以后,更新此文件.假如此软件包被两个或更多的包共享,则一定得将这些依赖于此包的所有软件包删除以后才删除此软件包.网络应用配置(一)网络基本配置文件1./etc/hosts 主机名解析2./etc/hostname.hme0 网络接口名3./etc/netmasks 网络掩码4./etc/inetd .conf 服务项目定义(二)远程访问命令1. rlogin 在远程机上注册命令格式:rlogin hostname-l username2. rsh 在远程机上执行一个程序命令格式:rsh hostname -l username order3. rcp 在远程系统之间拷贝文件命令格式:rsh host:filename filename(三)访问鉴别相关文件当rlogin,rsh,rcp命令时,有几个文件对网络安全是很重要的.1./etc/passwd如远程系统的口令文件有本拥护的登记项,否则必须使用[-l] 选项以指明不同用户2.$home/.rhostsrlogin,rsh,rcp首先检查用户主目录下的.rhosts文件,如主机及用户被列在文件中,则此用户为可信任主机,不需口令即可登录,如远程鉴别失败,则正常询问口令3./etc/.hosts.equiv作用与.rhosts 文件类似,文件中列出用户对于本机为可信任用户,不需口令即可登录(除超级用户)(四)网络监控1.rusers 标识网络上注册用户命令格式:rusers -la2.rup 标识网络上主机命令格式:rup3.ping 检测主机连接状况命令格式:ping [hostname|IP address]4.spray ping命令格式为低层协议,spray使用高层协议命令格式:spray hostnamestat 显示与网络有关的各种数据结构命令格式:netstat -[r| i]n-r :显示路由信息-i :显示接口信息6.ifconfig 显示网络接口命令格式:ifconfig -a其中 lo0: 本机自回馈接口le0: 10M接口hme0:100M接口hme1:第二100M接口stat 显示与网络有关的各种数据结构命令格式:netstat -[r| i]n-r :显示路由信息-i :显示接口信息8.route 路由设置命令格式:route [add|delete] 设置网络路由defaultrouter <-缺省静态路由9.arp 反响解析命令格式:arp -[a|s]图形窗口配置1.双屏配置(1) /usr/openwin/bin/openwin -dev /dev/fb0 -dev /dev/fb1(2) /usr/dt/config/Xservers 文件2.fbconfig 分辨率调整命令格式:fbconfig -dev /dev/fb0 -res modemode : ? 或 1280x1024x76查看: fbconfig -prconf3.xwininfo 分辨率确认4.xhost命令格式: xhost + 〈- 使能客户显示5.openwin 初始化/usr/openwin/lib/openwin-init $home/.openwin-init/usr/openwin/lib/openwin-menu-programs6.CDE桌面初始化/usr/dt/appconifg/C/sys.dtwmrc7.终端窗口控制字符erase ^H intr ^C kill ^U start ^Q stop ^S susp ^Z 定义方式:stty erase ^H注:sun solaris 中所有命令都可以用man 手册来查看!例:想查看fbconfig 命令如何使用和相应的文件man fbconfi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块硬盘工作,另一块硬盘并不
mount到操作系统中,因此在操作系统中是看不到它的,
它保留着整个系统的完整备份。当工作中的硬盘出现故障时,可以使用第二块硬盘启动
系统。有关这里如何操作,详见系统维护文档。
China168-1机器上的两块硬盘的设备名分别为
c0t0d0和
c0t2d0,China168-1机器上的两
inet 204.152.65.1 netmask fffffff0
scid0:1: flags=10080c1<UP,RUNNING,NOARP,PRIVATE,IPv4> mtu 16321 index 3
inet 204.152.65.33 netmask fffffff0
scid1: flags=10080c1<UP,RUNNING,NOARP,PRIVATE,IPv4> mtu 16321 index 4
# hostname
China168-1
# ifconfig -a
lo0: flags=1000849<UP,LOOPBACK,RUNNING,MULTICAST,IPv4> mtu 8232 index 1
inet 127.0.0.1 netmask ff000000
scid0: flags=10080c1<UP,RUNNING,NOARP,PRIVATE,IPv4> mtu 16321 index 3
整个磁盘的管理可以理解为一个分层的结构,就象
OSI的
7层网络模型一样,每一层只
使用它的下一层给它提供的接口,而不去理会更底层的信息,同时向上一层提供本层的
接口。最底层是物理上的
6块磁盘,最上层是划分出来的卷。其模型见下图:
A1000中的6块磁盘(物理)
整块的大硬盘(逻辑)
两个磁盘组rootdg和oradg(逻辑)
inet 204.152.65.17 netmask fffffff0
scid1:1: flags=10000c0<RUNNING,NOARP,IPv4> mtu 16321 index 4
inet0.0.0.0 netmask 0
hme1: flags=1000863<UP,BROADCAST,NOTRAILERS,RUNNING,MULTICAST,IPv4> mtu 1500 index 20
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比较常见的
HA(High Availability)方式,这种方式即双机冷备
系统,即在正常的状态下,只有一台机器在工作,当它出现故障时,另外一台机器自动
接管系统的工作,以保证系统的不间断运行。另一种是我们用到的
OPS(Oracle Parallel
Server)方式,即双机热备系统,在正常的状态下,两台机器都工作,它们都对同一个
inet 204.152.65.18 netmask fffffff0
scid1:1: flags=10000c0<RUNNING,NOARP,IPv4> mtu 16321 index 4
inet0.0.0.0 netmask 0
在这里我再解释一下机器的以太网接口。机器有两个以太网接口,但是用
ifconfig看只
SCI卡接口,在这里是个虚的接口。另一台机器
相应的配置是:
# hostname
China168-2
# ifconfig -a
lo0: flags=1000849<UP,LOOPBACK,RUNNING,MULTICAST,IPv4> mtu 8232 index 1
inet 127.0.0.1 netmask ff000000
任务是
6K,显然
RAID 0极大的提高了数据读写的速度。但是这种方式带来的弊端
是,这六块盘中只要有一块出现了故障,我们的数据就丢失了。因此,这种方式通
常都和
RAID 1相结合。
l.
RAID 1:即
Mirroring方式,就是将上面提到的
6块磁盘做一个完全的备份,即再
用一个
A1000,里面也同样是
6块硬盘,同样这
Veritas Volumn Manager是用来进行卷管理的,它使用
Raid Manager做好的那块
102G的
逻辑盘来划分卷。划分的步骤是先将这块盘划分为两个
Disk Group,然后再在
Disk
Group上划分卷。这里的卷就可以理解为磁盘的分区,就象
PC中的
C盘、D盘一样,
然后在这些卷上就能创建文件系统,以供应用程序或数据库使用。
inet10.1.1.1 netmask ff000000 broadcast 10.255.255.255 ether 8:0:20:e8:f7:ca
其中
hme1是机器的网卡,
scid0和
scid1分别是本机中的
SCI卡,SCI卡分别配置了私网
IP
地址,而
scid0:1和
scid1:1是另一台机器的
hme0: flags=1000843<UP,BROADCAST,RUNNING,MULTICAST,IPv4> mtu 1500 index 2
inet10.1.1.3 netmaskff000000broadcast10.255.255.255 ether 8:0:20:e8:f7:c2
scid0: flags=10080c1<UP,RUNNING,NOARP,PRIVATE,IPv4> mtu 16321 index 3
能看到一个,这两个是相互备份的关系,如果
hme0失效,则
hme1会自动起来,接管
过连接的任务。
Raid Manager做RAID 0
对磁盘进行分组
多个逻辑卷
对oradg进行分卷
A1000中的6块磁盘(物理)
整块的大硬盘(逻辑)
两个磁盘组rootdg和oradg(逻辑)
Raid Manager做RAID 0
对磁盘进行分组
多个逻辑卷
对oradg进行分卷
9、安装
Cluster
Cluster简介:Cluster是一种多机备份系统,是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的。
数据库进行操作,任何一台出现了故障对另一台的正常工作是没有影响的。这种方式的
优点是能实现负载均衡。
我们安装
Cluster使用的是用
SCI卡来连线的方式,首先配置好
SCI卡,然后安装
Cluster
软件。接着安装
ORCLudlm补丁,做相应的配置,配置完成之后,启动
Cluster,可以
看到机器的网络接口设置如下:
Part Tag Size
0 root 5.86GB
1 swap 2.00GB
2 backup 16.86GB
3 unassigned 101.23MB
4 unassigned 101.23MB
5 opt 1.95GB
6 usr 2.93GB
7 home 3.91GB
其中
3和
4都是保留给以后安装卷管理软件所使用的。
inet 204.152.65.2 netmask fffffff0
scid0:1: flags=10080c1<UP,RUNNING,NOARP,PRIVATE,IPv4> mtu 16321 index 3
inet 204.152.65.34 netmask fffffff0
scid1: flags=10080c1<UP,RUNNING,NOARP,PRIVATE,IPv4> mtu 16321 index 4
数据库软件安装在
home分区中,Cluster软件以及卷管理软件都安装在
opt分区中。
E3500中有两块
18G的硬盘,这两块硬盘之间是相互做备份的。当
Cluster软件和
Oracle
软件都安装完毕后,再来做这个备份。也就是说,E3500机器中的两块硬盘的内容是完
全一样的,都有着完备的软件系统,而且这些内容是不会做什么改变的。平时就只有一
块硬盘的设备名分别为
c0t1d0和
c0t3d0。
6、安装操作系统的相应补丁
7、安装
Raid Manager软件
Raid Manager软件是用来对
A1000进行管理的,我们系统的要求是需要做
Raid 0+1备
份,我首先介绍一下
Raid 0和
Raid 1的概念。
l.
RAID 0:即
Striping方式,是将数据分散的写到多个盘上去。例如,我们的系统中
6块硬盘也是
RAID 0方式。它和
上面提到的
6块盘做镜象,即这两个
A1000中的数据是随时保持一致的。
我们使用
Raid Manager来对
A1000中的
6块盘做
RAID 0,在物理上,A1000中有
6块
17G的硬盘,当我们做完
RAID 0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块
102G的盘。
8、安装
Veritas Volumn Manager软件
A1000当中有
6块磁盘,
RAID 0就是将数据同时分别向
6块磁盘上写,每块磁盘
上写一小段,也就是说,数据分散到
6块磁盘上了。这样做的好处是数据读写的速
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
6K的数据,分别写到
6块磁盘上去,假设数据是平均分
布到
6块盘上去的,则每块磁盘的
I/O任务是
1K;而单纯的向一块磁盘上写的
I/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