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要点
阿瑞匹坦预防乳腺癌中致吐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阿瑞匹坦预防乳腺癌中致吐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评价阿瑞匹坦在乳腺癌中致吐方案化疗诱导的恶心呕吐(CINV)的疗效。
方法64例未经高致吐化疗的、行阿霉素或表阿霉素联合环磷酰胺(AC或EC)方案化疗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阿瑞匹坦组和对照组,各32例。
阿瑞匹坦组给予阿瑞匹坦、托烷司琼、地塞米松三联止呕治疗,对照组给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结果阿瑞匹坦组总观察期、急性期及延迟期呕吐完全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65.6% VS 40.6%,81.3% VS 56.3%,75.0% VS 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急性期、延迟期恶心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瑞匹坦组呕吐生活功能指数(FLIE)呕吐部分评分及总评分分别为(58.82±4.62)、(110.28±7.5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72±3.86)、(96.34±7.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部分评分为(52.46±3.48)分,高于对照组的(50.62±4.56)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联合阿瑞匹坦止吐方案显著提高了乳腺癌AC或EC方案止吐疗效,并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阿瑞匹坦;乳腺癌;恶心呕吐乳腺癌是世界范围内女性发病率及死亡率最高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发病例27.3万,且有逐年增高趋势[1],化疗在术后辅助及晚期乳癌中占有主要地位,AC方案无论术后辅助还是晚期乳癌均是最有效方案之一,但其恶心呕吐副作用亦较明显,尽管5-羟基受体拮抗剂联合糖皮质激素能使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2],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止吐效果欠佳,化疗诱导的恶心呕吐虽不致命,但却降低了患者化疗依从性,甚至影响疗效。
本院于2014年6月~2015年6月采用阿瑞匹坦联合托烷司琼、地塞米松预防AC或EC方案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比较小剂量奥氮平与阿瑞匹坦分别联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对高致吐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分析

比较小剂量奥氮平与阿瑞匹坦分别联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对高致吐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分析发布时间:2022-03-08T05:33:54.53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月22期作者:沈健张智朱琳庾庆丽[导读]沈健张智朱琳庾庆丽(宝应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苏扬州225800)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奥氮平与阿瑞匹坦分别联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对高致吐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
方法:本次研究项目起始、终止时间分别为2019年8月、2021年6月,此期间来我院确诊并接受高致吐化疗的癌症患者为研究主体,依照相关标准抽选46名患者,平均分成奥氮平、阿瑞匹坦两组,接受不同的疾病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恶心呕吐预防情况、生活质量差异。
结果:奥氮平组患者完全控制人数略多于阿瑞匹坦组,但组间控制有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比较生活质量,奥氮平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略高于阿瑞匹坦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接受高致吐化疗的患者,在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治疗基础上,采用小剂量奥氮平与阿瑞匹坦均有较好的恶心呕吐预防效果,但奥氮平更占控制优势,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小剂量奥氮平;阿瑞匹坦;托烷司琼;地塞米松;恶心呕吐预防To compare the preventive effects of low-dose olanzapine and arepitan combined with tropisetron and dexamethasone on nausea and vomiting caused by hyperemetic chemotherapyShen Jian, Zhang Zhi, Zhu Lin, Yu QingliDepartment of oncology, Baoy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Yangzhou, Jiangsu 225800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entive effects of low-dose olanzapine and arepitan combined with tropisetron and dexamethasone on nausea and vomiting caused by hyperemesis chemotherapy. Methods: the starting and ending time of this research project are August 2019 and June 2021 respectively. During this period, cancer patients diagnosed in our hospital and receiving hyperemetic chemotherapy are the research subjects. 46 patients a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relevant standards and divided into olanzapine and arepidan groups on average. They receive different disease treatment schemes. The prevention of nausea and vomiting of the two groups are compared Differences in quality of life. Results: the number of patients with complete control in olanzapine group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repitan group,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ntrol efficiency between the groups; Comparing the quality of life, the score of quality of life in olanzapine group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in arepitan group, the overall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for patients receiving high emetic chemo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ropisetron and dexamethasone, low-dose olanzapine and arepitan have better preventive effects on nausea and vomiting, but olanzapine has more control advantages and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Keywords: low dose olanzapine; Arepitan; Tropisetron; dexamethasone; Prevention of nausea and vomiting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老龄人群占比的增加,也相应提高了一些恶性肿瘤疾病发病率,肺癌、胃癌、乳腺癌等均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1]。
奥氮平与阿瑞比坦联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对高致吐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比较

2020年10月 第17卷 第20期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但化疗极易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在高致吐化疗中,恶心呕吐发生率高达90%,极大增加患者痛苦,不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需给予有效止吐药物进行预防与治疗[1,2]。
本研究旨在比较小剂量奥氮平与阿瑞匹坦分别联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对高致吐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9年9月—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高致吐性化疗药物化疗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自身交叉的实验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8~75岁,平均(46.58±11.26)岁;头颈肿瘤6例,肺癌11例,乳腺癌7例,食管癌3例,淋巴瘤3例。
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18~75岁,平均(46.55±11.31)岁;头颈肿瘤5例,肺癌12例,乳腺癌6例,食管癌3例,淋巴瘤4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本研究经我院医奥氮平与阿瑞比坦联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对高致吐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比较喻琴,胡正清,刘愉赣西肿瘤医院,江西萍乡 337000[摘要]目的:比较小剂量奥氮平与阿瑞匹坦分别联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对高致吐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
方法:选择2019年9月—2020年6月在本院接受高致吐性化疗药物化疗的6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自身交叉的实验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观察组给予奥氮平+托烷司琼+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给予阿瑞匹坦+托烷司琼+地塞米松治疗,比较两组用药1~7 d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
结果:治疗1~7 d,两组患者止吐总有效率相仿,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毒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剂量奥氮平与阿瑞吡坦分别联合托烷司琼和地塞米松对高致吐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相较于阿瑞吡坦,奥氮平价格便宜,可及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化疗致恶心、呕吐的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化疗致恶心、呕吐的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在肿瘤化疗中,最常见的副反应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本文就目前国际上对于治疗化疗引起恶心、呕吐反应的治疗研究进展进行探讨,同时阐述化疗引起恶心、呕吐反应的主要机制。
标签:化疗;恶心呕吐;治疗;机制;在化疗所有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消化道反应,而其中最常见的是恶心、呕吐。
这些反应使患者感到痛苦,严重者可引起自身代谢失调、电解质紊乱等。
患者常常因严重的恶心呕吐反应推迟化疗,甚至拒绝下一步化疗,从而影响治疗的疗效。
在过去几十年中,恶心、呕吐反应的处理有较大提高,使患者痛苦得到极大减轻,进而使化疗达到一定的目的,但目前对于化疗引起恶心、呕吐反应的机制尚未明确。
1 概括1.1 恶心及呕吐定义恶心是指上腹部的不适感,可伴随迷走神经的兴奋症状,例如皮肤苍白、流涎、出汗,血压降低、心动过缓等,常常为呕吐前奏症状。
呕吐主要是通过胃强烈的收缩而迫使胃或小肠部分内容物经过食管或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1】。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是指化疗过程中,由化疗药物所引起的恶心、呕吐。
1.2 分类CINV根据呕吐时间可以分为3类【2】1.2.1 急性恶心、呕吐(acute emesis)是指给予化疗药物后24小时之内发生的恶心、呕吐。
主要是通过肠嗜铬细胞释放5-羟色胺。
1.2.2 延迟性呕吐(delayed emesis)是指给予化疗药物后24小时至120小时后发生的恶心、呕吐。
主要是P物质破坏血脑屏障,胃肠功能失调所引起。
1.2.3 预期性呕吐(anticipatory emesis)是由条件反射而引起,主要是由于既往化疗中恶心、呕吐控制不良所致。
2 主要机制目前化疗引起恶心、呕吐反应的机制尚不明确,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机制主要以下4反面:1、毒性药物主要指化疗药物,通过刺激胃肠道粘膜,引起粘膜损伤,或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肠道嗜铬细胞,使肠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如5-HT3,并与5-HT3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从而由迷走传入神经传入呕吐中枢引起呕吐。
阿瑞匹坦预防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

S U Da n,Z HA O S h u i x i ,a n d C AO J i n g x u . De p a r t me n t o f On c o l o g y,t h e Ge n e r a l Ho s p i t l a o f Ch i n e s e P e o p l e’ S Ar me d P o l i c e
【 中国图书分 类号 】 R 7 3 4 . 2
Ef ic f a c y a nd s a f e t y o f a pr e p i t a nt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n a us e a a nd v o mi t i ng c a us e d by c he mo -
F o r c e , B e i j i n g 1 0 0 0 3 9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 b j e c t i v e T o o b s e r v e t h e c u r a t i v e r s e r e a c t i o n o f a p r e p i t a n t i n a l l e v i a t i n g n a u s e a a n d v o m i t i n g
7 7 . 5 %r e s p e c t i v e l y ,c o m p a r e d w i t h 4 7 . 5 % a n d 3 7 . 5 %i n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 t h e r e w a s s t a t i s t i c l a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P< 0 . 0 1 ) .
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预防顺铂化疗所致延迟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6期顺铂化疗方案为治疗恶性肿瘤常见药物,但其在杀死病灶细胞时,会损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和正常组织细胞,并诱发不良反应,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则为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1]。
目前激素药物和5-羟色胺拮抗剂的使用已显著降低顺铂化疗急性恶心呕吐发生率,但因止吐性药物联合化疗和持续性化疗的影响,在预防延迟性CINV 方面效果仍然不太理想[2]。
而在预防顺铂化疗所致延迟性CINV 方面,已有报告证实阿瑞匹坦、奥氮平药物各自均有一定优势[3],本研究将阿瑞匹坦联合奥氮平预防顺铂化疗患者,观察其效果。
资料与方法2019年3月-2020年6月收治恶性肿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
对照组女17例,男23例;年龄54~78岁,平均(65.31±1.22)岁;未见转移11例,转移29例;疾病类型:肺癌15例,乳腺癌12例,食管癌8例,头颈部癌5例;TNM 分期:Ⅳ期28例,Ⅲ期10例,Ⅱ期2例。
观察组女16例,男24例;年龄53~78岁,平均(65.38±1.20)岁;未见转移12例,转移28例;疾病类型:肺癌14例,乳腺癌11例,食管癌9例,头颈部癌6例;TNM 分期:Ⅳ期27例,Ⅲ期9例,Ⅱ期4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①纳入研究前未接受化疗,②无化疗禁忌证;③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长时间使用激素;②完全性或部分肠梗阻;③持续使用阿片类药物;④使用镇静类、精神类药物。
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顺铂化疗。
①对照组在化疗前1h 给予阿瑞匹坦,口服1次/d,第1天用药剂量为125mg,第2天、3天时,口服80mg。
②观察组给予阿瑞匹坦联合奥氮平:阿瑞匹坦与对照组给药方式一致;早晨口服奥氮平,1次/d,10mg/次。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1d。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预防恶心呕吐的效果及治疗中不良反应情况。
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预防顺铂化疗所致延迟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预防顺铂化疗所致延迟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近年来,顺铂作为一种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在肿瘤化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顺铂化疗常伴随着副反应,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恶心和呕吐。
这种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不适,也大大降低了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性和生活质量。
因此,寻找有效的方法来预防顺铂化疗所致的延迟性恶心呕吐,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
奥氮平和阿瑞匹坦作为两种抗恶心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奥氮平是一种多巴胺D2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多巴胺的活性来减轻恶心和呕吐感。
而阿瑞匹坦则是一种5-HT3受体拮抗剂,能够有效阻断5-HT3受体,减少化学物质对胃肠道的刺激。
两者的联合应用被认为可以更好地预防顺铂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症状。
为了探讨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对顺铂化疗所致的延迟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我们进行了一项观察性研究。
该研究纳入了100名接受顺铂化疗的患者,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预防,另一组接受安慰剂对照。
研究结果显示,在使用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预防的组别中,延迟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85%对比35%)。
同时,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组别的患者在化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这表明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可以有效预防顺铂化疗所致的延迟性恶心呕吐,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我们还对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预防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组别和安慰剂组别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常见的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和消化不良等,在两组间的发生率相似。
因此,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预防对顺铂化疗延迟性恶心呕吐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尽管本研究对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预防顺铂化疗所致延迟性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了观察,但仍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本研究采用了观察性研究设计,缺乏对照组的随机分组,因此无法排除其他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此外,本研究没有对不同剂量和时间的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预防进行比较,进一步研究仍有待深入。
奥氮平有助于缓解化疗性恶心和呕吐

奥氮平有助于缓解化疗性恶心和呕吐芝加哥(EGMN)——一项III期随机试验显示,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障碍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奥氮平对化疗性恶心和呕吐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研究者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指出,在61例接受高致吐性化疗的患者中,奥氮平方案控制延迟性恶心的作用约为标准阿瑞吡坦方案的两倍(延迟期恶心控制率为68%对37%)。
这两种方案在预防急性恶心、急性呕吐和延迟性呕吐方面具有相似的良好效果。
此外,两种方案均具有良好安全性。
南本德圣母大学Walther 癌症研究所和印第安纳大学的Rudolph M. Navari博士是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他表示:“在控制恶心方面,奥氮平方案明显更有效。
”他在接受采访时说:“控制恶心是我们需要改善的重要方面之一。
现有止吐药的止吐效果都非常好,但在控制恶心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该研究招募了61例正开始接受高致吐性化疗的成人门诊患者(此前均未接受过化疗)。
患者被随机且几乎均等地分入两组:奥氮平方案组和阿瑞吡坦方案组。
奥氮平方案为第1天给予10 mg口服奥氮平、0.25 mg静脉(IV)帕洛诺司琼和20 mg IV地塞米松,第2~4天给予10 mg/天口服奥氮平(注:奥氮平的适应证并非控制恶心)。
Navari博士指出,阿瑞吡坦方案(ASCO指南推荐的标准方案)为第1天给予125 mg口服阿瑞吡坦、0.25 mg IV帕洛诺司琼和12 mg IV地塞米松,第2~3天给予80 mg/天口服阿瑞吡坦,第2~4天给予4 mg 口服地塞米松,每日2次。
研究者采用10分制M.D. A-nderson 症状量表(MDASI)在化疗后急性期(0~24 h)和延迟期(24~120 h)对完全缓解(定义为无呕吐及未使用解救药物,MADSI评分为0)率和恶心控制(定义为无恶心,MADSI评分为0)率进行评价。
在该研究中,患者的中位年龄约为58岁,70%为女性。
大部分为乳腺癌(52%) 或肺癌(31%)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ao HY,Lai RQ,Yang Z,et al.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analysis ofplexiform schwannoma of the perineum[J].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Pathology,2009,25(4):426鄄427.[11]Lasota J,Wasag B,Dansonka鄄Mieszkowska A,et al. Evaluation of NF2 and NF1 tumor suppressor genes in distinctive gastrointestinalnerve sheath tumors traditionally diagnosed as benign schwannomas:a study of20cases[J]. Lab Invest,2003,83(9):1361鄄1371.[12]Nascimento AF,Fletcher CD. The controversial nosology of benign nerve sheath tumors:neurofilament protein staining demonstrates intratumoral axons in many sporadic schwannoma s[J]. Am J Surg Pathol,2007,31(9):1363鄄1370. D O I:10.1097/PAS.0b013e3180 31bc0c.[13]Agaimy A,Markl B,K itz J,et al.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a multicenter study of 58 patients including NF1鄄associated gastric schwannoma and unusual morphologic variants [J]. Virchows Arch,2010,456(4):411鄄422. D O I:10.1007/s00428鄄010鄄0886鄄8.[14]K won MS,Lee SS,Ahn GH. Schwannoma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12 cases including a case ofesophageal tumor compared with those of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tumors and leiomyomas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J]. Pathol Res Pract,2002,198(9):605鄄613.[15]Chetty R. Reticular and microcystic schwannoma:a distinctive tumor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J]. Ann Diagn Pathol,2011,15(3):198鄄201. D O I:10.1016/j.anndiagpath.2010.02.011.[16]Daimaru Y,K ido H,Hashimoto H,et al. Benign schwannoma of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a clinicopathologic and immunohistochemicalstudy[J]. Human Pathol,1988,19(3):257鄄264.[17]Abe N,Takeuchi H,Yanagida O,et al. Endoscopic full鄄thickness rese ction with laparoscopic assistance as hybrid NOTES for gastricsubmucosal tumor[J]. Surg Endosc,2009,23(8):1908鄄1913.D O I:10.1007/s00464鄄008鄄0317鄄y.(收稿日期:2015鄄07鄄03)(本文编辑:李旭清校对:陈磊)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夏云强卢秀花杜瑞超李婷婷276400 山东省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普外科(夏云强、李婷婷),临床药学室(卢秀花、杜瑞超)通信作者:卢秀花,Email:luxiuhua001@D O I:10.3760/cma.j.issn.1006鄄9801.2016.09.015【摘要】目的观察奥氮平与阿瑞匹坦联合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治疗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效果。
方法筛选40例乳腺癌术后首次化疗患者,应用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帕洛诺司琼和地塞米松方案止吐。
观察该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结果急性期、延迟期和整个化疗过程中完全缓解率(CRR)分别为95.0 %(38/40)、92.5 %(37/40)、85.0 %(34/40);完全控制率(CCR)分别为87.5 %(35/40)、82.5 %(33/40)、80.0 %(32/40)。
所有患者均未出现3~4级不良事件。
结论奥氮平与阿瑞匹坦联合可用于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但费用较高。
【关键词】乳腺肿瘤;奥氮平;阿瑞匹坦;药物疗法;恶心;呕吐Olanzapine combined with aprepitant for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鄄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in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Xia Yunqiang,Lu Xiuhua,Du Ruichao,Li Tingting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Yishui Central Hospital,Linyi276400,China(Xia YQ,Li TT);Clinical Pharmacy Chamber,Yishui Central Hospital,Linyi276400,China(Lu XH,Du RC)Corresponding author:Lu Xiuhua,Email:luxiuhua001@化疗是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手段,乳腺癌常用含AC(表柔比星/多柔比星+环磷酰胺)药物的化疗方案,可导致患者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从而影响化疗的顺利完成。
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推荐使用阿瑞匹坦、地塞米松联合5鄄羟色胺拮抗剂治疗,奥氮平用于呕吐的解救性治疗。
有报道奥氮平用于治疗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效果良好[1鄄3 ]。
由于阿瑞匹坦价格昂贵,尚未普遍应用于临床。
因此我们观察了奥氮平联合阿瑞匹坦、地塞米松与5鄄羟色胺拮抗剂帕洛诺司琼四药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筛选我院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乳腺癌术后首次进行化疗的患者40例,年龄27~54岁,中位年龄42岁;文化程度:大学以上2例,中学33例,小学5例,无文盲。
所有患者对自己病情及治疗方案知情,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年龄18~60岁;乳腺癌手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腺癌;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均+~+++;具备化疗适应证;接受含AC(多柔比星60 mg/m2+环磷酰胺600 mg/m2)药物的方案化疗;Karnofsky评分≥60分;无化疗禁忌证;预计生存时间>6个月。
排除标准:在化疗前24 h有恶心、呕吐症状患者;有胃肠梗阻或腹腔积液或其他有可能引起恶心、呕吐的患者;精神状态异常者。
1.3治疗方法40例患者均应用含有表柔比星/多柔比星+环磷酰胺的方案进行化疗,止吐方案为:奥氮平口服5 mg/d,第1天至第3天;阿瑞匹坦(商品名:意美)口服125 mg第1天,80 mg第2、3天;帕洛诺司琼0.25 mg静脉注射,隔日1次,第1天至第3天;地塞米松8 mg/d静脉注射,第1天至第3天。
1.4疗效观察完全缓解:无呕吐事件(包括干呕),未使用针对恶心或呕吐的挽救药物;完全控制:无呕吐事件(包括干呕),没有使用解救药物且恶心程度不超过1级[4 ]。
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标准,将恶心、呕吐分为5级,0级为未出现,4级为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
恶心1~3级:1级为食欲减退,无进食习惯的改变;2级为恶心,进食减少,不需要或偶尔需要静脉补液;3级为严重影响进食,需要静脉补液或者静脉营养超过24 h;呕吐1~3级:1级为呕吐1~2次/d;2级为呕吐3~5次/d,需静脉补液但补液时间小于24 h;3级为呕吐超过5次/d。
一次呕吐事件定义为呕吐事件大于1 min,两次呕吐之间至少有5 min以上的缓解时间[5 ]。
记录每例患者化疗前1天至化疗第3天恶心、呕吐发作的时间、程度及详细解救过程。
安全性评价:于化疗前1天和化疗第3天检测患者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和肝肾功能,每个病例连续观察4 d(从化疗前1天至化疗第3天),记录患者恶心、呕吐情况以及有无头痛、头晕、便秘、腹胀、腹泻、睡眠障碍、柯氏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2结果2.1治疗效果所有患者均无3级以上CINV发生。
急性期(0~24 h)呕吐0级35例,1级3例,2级2例;恶心等级(1.49±1.21);完全缓解率(CRR)为95.0 %(38/40),完全控制率(CCR)为87.5 %(35/40)。
延迟期(24~72 h)呕吐0级33例,1级4例,2级3例;恶心等级(1.23±0.62);CRR为92.5 %(37/40),CCR为82.5 %(33/40)。
在整个化疗过程中CRR为85.0 %(34/40),CCR为80.0 %(32/40)。
2.2安全性评价所有患者观察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便秘[10例(25 %)],其次为头晕[6例(15 %)],其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CINV是抗肿瘤治疗中常见的不良反应,对患者的情感、社会和体力都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降低患者的生命质量和抗肿瘤治疗的依从性。
积极合理的预防和处理恶心、呕吐具有重要的意义。
常见的高致吐风险药物如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顺铂、达卡巴嗪等,如不预先进行止吐处理,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可达90 %以上[6 ]。
中国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7 ]指出神经激肽鄄1拮抗剂(如阿瑞匹坦)、5鄄羟色胺受体拮抗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是预防高致吐风险化疗药物所致呕吐的标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