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变调

合集下载

普通话中的变调规则

普通话中的变调规则

普通话中的变调规则普通话作为中国国家通用语言,其音调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普通话中的四声,是指平声、上声、去声、入声。

根据这四个音调的不同,汉字的发音也会有变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变音规则,比如轻声变调、连读变调等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普通话中的变调规则。

一、轻声变调1、轻声前有标调字轻声前有标调字的时候,轻声会发生变调。

具体规则如下:(1)轻声前有一、四声的标调字时,轻声变为二声。

比如“我⼀共去过两次”中,“我”原本是轻声,但因为前面的“过”是四声,所以“我”要发二声。

“他⼀共⼀个⼀”中,“⼀”是一声,所以“⼀”要发二声。

(2)轻声前有三声的标调字时,轻声变为⼀声。

比如“我去了⼀趟北京”中,“我”原本是轻声,但因为前面的“了”是三声,所以“我”要发⼀声。

“她出了⼀⼀书”中,“⼀”是三声,所以“⼀”要发⼀声。

2、轻声前无标调字轻声前没有标调字的时候,轻声会发生变调。

具体规则如下:(1)轻声前有不合并到上一个字的双音节词或短语时,轻声变为⼀声。

比如“心情”、“理解”、“学习”、“不⼀⼀”等。

这些词汇中的“心”、“理”、“学”、“不”原本是轻声,但由于后面的词或短语不合并到上一个字上,所以这些词要发⼀声。

(2)轻声前只有不合并到上一个字的单音节时,轻声变为⼀声。

比如“她⼀便⼀个男⼀的⼀具”,这句话中,“便”、“八”、“个”、“的”原本是轻声,但由于后面的音节不合并到上一个字上,所以这些词要发⼀声。

二、连读变调在普通话中,有些词语在连读的时候,会发生变调。

具体规则如下:(1)连读时发生⼀同⼀音的漾变时,主要包括下列情形:一、连读时发生去声的变声时。

如:⼀不当得当-⼀⼀典当,木屋门上-木⼀同上。

二、连读双轻声出现的地⼀:天都免费-天⼀免费,三⼀干扰⼀家-三⼀干扰人。

(2)连读时发⼀两同一音合成的嬲变时。

如:三把不东西-三八上東西,又长又胖的人-又放又⼀⼀⼀。

二者连读时发⼀ 同一音合成的集变时。

汉语中两个三声连在一起的变调

汉语中两个三声连在一起的变调

汉语中两个三声连在一起的变调1. 三声的魅力汉语是个非常有趣的语言,尤其是在声调方面。

大家知道,汉语的四个声调,每一个都像一块拼图,拼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画面。

而今天我们要聊的,正是两个三声连在一起时,发生的那些有趣的变调现象。

哎,这真是个让人捧腹的事儿啊!说到三声,咱们先来回顾一下。

三声的发音有点像咱们说话时的上上下下,仿佛在跟空气跳舞。

比如说“马”和“麻”,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像?没错,这就是三声的魅力。

可是,当两个三声放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就会发生一些小小的“变故”。

这可不是魔法,而是汉语的规则!所以,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探讨探讨这“变调”的奥秘。

2. 变调的神奇现象2.1 两个三声的碰撞想象一下,咱们说“你好”这个词的时候,前面是三声,后面也是三声。

结果,原本应该是“你”和“好”分开说的,却变成了“nǐ hǎo”中的“hǎo”变成了“hào”。

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滑稽?这就是汉语里的“变调”现象啦!像这样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可是屡见不鲜呢,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这就好比是两个人在一块儿说话,一个在上面,一个在下面,结果两个人的调子竟然和谐了起来。

于是,原本的“你好”就变成了更流畅的“nǐ hǎo”,让人一听就觉得顺耳。

就像是俩人一起合唱,声音调子合得刚刚好,听着简直就像是天籁之音。

2.2 变调的趣味而且,不光是“你好”,还有“好吃”。

原本的“hǎo chī”,结果却变成了“hàochī”,瞬间就感觉亲切了不少。

这个时候,大家在一起聊天,仿佛没有什么隔阂,都是一家人。

这样一来,大家的交流就顺畅了,气氛也变得活跃起来。

这种变调现象,就像是一场语言的“聚会”。

每当两个三声聚在一起的时候,它们就开始了新的舞蹈,形成了一个新的音节。

听起来是不是觉得有点酷炫?真是让人爱不释手呀!3. 生活中的变调3.1 变调的影响说到生活,咱们总是会在日常的对话中碰到这样的变调现象。

比如说,朋友间打招呼的时候,常常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现代汉语变调习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变调习题及答案

现代汉语变调习题及答案现代汉语变调习题及答案汉语是一门以声调为特点的语言,声调的正确运用对于语言的准确表达至关重要。

然而,对于非母语人士来说,汉语的声调常常是一个难题。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汉语的声调,下面将提供一些变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习题一:选择正确的声调1. 他的名字是什么?a) tā de míngzì shì shénme?b) tā de míngzì shì shénme?c) tā de míngzì shì shénme?d) tā de míngzìshì shénme?答案:a) tā de míngzì shì shénme?2. 你喜欢吃中国菜吗?a) nǐ xǐhuān chī zhōngguó cài ma?b) nǐ xǐhuān chī zhōngguó cài ma?c) nǐ xǐhuān chī zhōngguó cài ma?d) nǐ xǐhuān chī zhōngguó cài ma?答案:b) nǐ xǐhuān chī zhōngguó cài ma?3. 你今天几点下班?a) nǐ jīntiān jǐ diǎn xiàbān?b) nǐ jīntiān jǐ diǎn xiàbān?c) nǐ jīntiān jǐ diǎn xiàbān?d) nǐ jīntiān jǐ diǎn xiàbān?答案:c) nǐ jīntiān jǐ diǎn xiàbān?习题二:填空1. 请问,图书馆在哪儿?答案:请问,图书馆在哪儿?2. 这个包多少钱?答案:这个包多少钱?3. 他是你的朋友吗?答案:他是你的朋友吗?习题三:连词成句1. 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答案:你的电话号码是多少?2. 他喜欢吃什么?答案:他喜欢吃什么?3. 你会说汉语吗?答案:你会说汉语吗?通过以上习题,我们可以加深对汉语声调的理解,并且掌握如何正确运用声调。

汉语变调现象及规律汇总

汉语变调现象及规律汇总

汉语变调现象及规律汇总变调是指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

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啊”的变调。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汉语变调的现象及规律,希望对大家的普通话考试能够有所帮助!汉语变调现象及规律篇1上声变调的现象和规律:上声音节单念成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

上声音节在阴、阳、去和轻声前,其调值由214变21(211)。

例:上阴连读——北京、广播、统一、展开上阳连读——祖国、改革、语言、朗读上去连读——主意、理论、伟大、广泛上轻连读——怎么、老实、尾巴、喜欢上声音节和上声音节连读,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接近35。

例:埋马(35)——买马(24)、坟场(35)——粉场(24)、油井(35)——有井(24)、急死了(35)——挤死了(24)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24,第二音节由214(2114)变成轻声。

例:小姐、打点、打手、把手(复合词)雨里、水里、田里、米里、井里、手里(方位词)想起、举起、点起(动词重叠)写写、想想、洗洗、走走(相同动词重叠词结构)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为211。

例:姐姐、姥姥、奶奶、宝宝(词龄长)耳朵、痒痒、马虎(重字名词结构)剪子、小子、时子(名词后缀)三个上声相连时的两种变化:第一、二字变24调;第三个字上声音节不变。

例:展览/馆、管理/组、手写/体、举手/礼、蒙古/语、讲演/稿第一个音节21调,第二个音节变214,第三个上声音节不变调。

例:纸/老虎、水/产品、苦/水井、小/组长、党/小组、好/领导遇多个上声相连的句子,要先分节再找变化。

例:请你往北走找柳组长取讲演稿特例(上声变调中的):A法子(35轻)、主义(35轻)、晌午(21轻)/(24轻)上声变调小结:上声读全调机会很少。

上声读半上(211)很多。

半上变化不大,第一个音节读211,第二个音轻音音节。

汉语拼音变调

汉语拼音变调
戏词儿xìcír读作xìcer
果汁儿guǒzhīr读作guǒzher
⑤、以i或n为韵尾的韵母,儿化后丢掉韵尾,主要元音后面加r:
一块儿yīkuàir读作yīkuàr
树根儿shùgēnr读作shùgēr
饭馆儿fànguǎnr读作fànguǎr
冰棍儿bīnggùnr读作bīnggùr
⑥、以ng为韵尾的韵母,儿化后丢掉韵尾ng,主要元音鼻化,同时在鼻化元音后加上r:
⑦、某些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明白 暖和 萝卜 玻璃 葡萄 知道 事情 衣服 眼睛
三、儿化
1、儿化和儿化韵:
er在普通话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此外,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儿化后的韵母称儿化韵。带儿化的韵母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来表示。用汉语音字母写这些儿化音节,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
瓜瓤儿guārángr读作guārár
板凳儿bǎndèngr读作bǎndèr
⑦、韵母in、ün儿化后,丢掉韵尾n,主要元音保留,后面加上er;韵母ing儿化后,丢掉韵尾ng,主要元音保留,后面另上鼻化的er:
手印儿shǒuyìnr读作shǒuyier
花裙儿huāqúnr读作huāquer
花瓶儿huāpíngr读作huāpier
快去木料运算烙印
害怕电话令箭变态
再见变调,
1、单音形容词重叠,无论是何声调,后一音节读阴平,这时多伴有儿化。
轻轻长长好好慢慢
2、“ABB”式的形容词,后边的叠音后缀都读成阴平。

汉语拼音音变

汉语拼音音变

⒈变调变调是指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

当音节相连时,有时音调往往会发生变化,与原来的不同。

最突出的是上声的变调,和“一、七、八、不”的变调。

①上声的变调:前一个或前两个变得近似阳平。

如:指(zhǐ)引(yǐn)—→指引(zhí yǐn)书写时,一般只标字的本调,不标变调。

如:指引(zhǐ yǐn)②“一、七、八、不”的变调:“一”在去声前面念阳平声,其他念去声。

如:一路(yílù)一批(yìpī)“七、八”在去声前面念阳平声,其他念阴平声。

如:八次(bácì)八斤(bājīn)“不”在去声前面念阳平声,其他念去声。

如:不累(búlèi)不仅(bùjǐn)⒉轻声轻声是指失去原来的声调,变成一种“无声调的音节”。

轻声不标声调。

有时轻声能起到分辨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如:大意(dàyi)几种情况下,读轻声:①词尾:子、儿、头、们、么……,如:老头子俺们……。

②方位词:里、上、下、边……,如:相片里在高山之上……。

③动词后表示趋向的动词:来、去、起来……,如:站起来……。

④动词重叠后的第二个音节或中间的“一”“不”,如:瞧瞧、想一想、走不走……。

⑤助词:的、地、得、着、了、吧、呢、吗、啊……,如:握着鼠标、写得很好、多好啊……。

⑥还有一些双音节的词,第二个音节读轻声,如:爸爸、妈妈、清楚、萝卜、衣服……。

⒊儿化儿化是指在音节末尾加上个卷舌动作,带出个“儿”的尾音。

儿化的结果使得音节里的韵母发声多少有点变化,即儿化韵。

儿化韵是普通话里的一种重要音变现象。

在词义、语法、语气上有一定的作用。

①表示小、少的意思:一点儿。

②表示喜爱的意思:小孩儿。

③一些动词、形容词儿化后,变成名词,如:盖儿、尖儿。

④儿化后意思变了。

如:眼儿。

普通话变调大全

普通话变调大全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变调: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

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啊”的变调。

上声变调的现象和规律:上声音节单念成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

上声音节在阴、阳、去和轻声前,其调值由214 变 21( 211)。

例:上阴连读——北京、广播、统一、展开上阳连读——祖国、改革、语言、朗读上去连读——主意、理论、伟大、广泛上轻连读——怎么、老实、尾巴、喜欢上声音节和上声音节连读,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 变为接近35。

例:埋马( 35)——买马( 24)、坟场( 35)——粉场( 24)、油井(35)——有井(24)、急死了( 35)——挤死了(24)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 2114)变 24,第二音节由214( 2114)变成轻声。

例:小姐、打点、打手、把手(复合词)雨里、水里、田里、米里、井里、手里(方位词)想起、举起、点起(动词重叠)写写、想想、洗洗、走走(相同动词重叠词结构)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 2114)变为 211。

例:姐姐、姥姥、奶奶、宝宝(词龄长)耳朵、痒痒、马虎(重字名词结构)剪子、小子、时子(名词后缀)三个上声相连时的两种变化:第一、二字变24 调;第三个字上声音节不变。

例:展览 / 馆、管理 / 组、手写 / 体、举手 / 礼、蒙古 / 语、讲演 / 稿第一个音节21 调,第二个音节变214,第三个上声音节不变调。

例:纸 / 老虎、水 / 产品、苦 / 水井、小 / 组长、党 / 小组、好 / 领导遇多个上声相连的句子,要先分节再找变化。

例:请你往北走找柳组长取讲演稿特例(上声变调中的): A 法子( 35 轻)、主义( 35 轻)、晌午( 21 轻) / ( 24 轻)上声变调小结:上声读全调机会很少。

上声读半上(211)很多。

半上变化不大,第一个音节读211,第二个音轻音音节。

汉字变调规律表

汉字变调规律表

汉字变调规律表
汉字变调规律表主要是指汉字在语音变化中的声调变化规律。

汉语中的声调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语音现象,涉及到声母、韵母、声调以及语境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汉字变调规律:
1. 上声变调:上声(第三声)在特定的语境中会变成去声(第四声)或阴平(第一声)。

例如,“好”字在“好累”中读作去声,“好大”中读作阴平。

2. 去声变调:去声(第四声)在某些情况下会变成上声(第三声)。

例如,“不”字在“不好”中读作上声。

3. 阳平变调:阳平(第二声)在某些词汇中会因为连读或语境影响而变成上声或去声。

例如,“太阳”中的“阳”字读作上声。

4. 阴平变调:阴平(第一声)在连读或特定语境中可能会变成去声。

例如,“我们”中的“们”字读作去声。

5. 儿化音变调:儿化音通常会使得前面的音节变成阴平。

例如,“花儿”中的“花”字读作阴平。

6. 轻声变调:轻声(无重音)在连读中可能会影响到前一个音节的声调。

例如,“你们”中的“们”字轻声,使得“你”字读作阴平。

7. 语境变调:某些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可能会有不同的声调。

例如,“了”字在“了解”中读作去声,在“了不起”中读作上声。

需要注意的是,汉字的变调规律并不是孤立的,它们往往会受到句子的语境、说话者的语气、方言的影响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要准确掌握汉字的变调规律,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和实际语音变化进
行学习和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和“不”的变调“一”和“不”这两个字,单念时“一”读阴平,“不”读去声,但用在语句中就不一定读它的原来声调。

有的人不了解其变化规律,常常把声调读错。

⒈“一”的变调A、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或表示序数、基数等时,读原调阴平例如:说一不二数一数二一班一楼统一划一万一B、在去声前读阳平例如:一致一阵一切一块C、非去声前读去声例如:一杯一直一早D、夹在词语中间变轻声看一看试一试等一等⒉“不”的变调A、单念、词句末尾,非去声前均读原调去声例如:不,我偏不谁敢说个“不”字?不通不齐不巧B、去声前读阳平例如:不但不利不会C、夹在词语中间读去声例如:了不起吃不了去不去上声变调(1)上声音节在阴平、阳平、去声(非上声音节)前,丢掉后半段上升的尾巴,调值由214变为半上声21。

例如:上声+阴平:百般bǎibān保温bǎowēn打通dǎtōng纺织fǎngzhī海关hǎiguān上声+阳平:祖国zǔguó旅行lǚxíng导游dǎoyóu改革gǎigé朗读lǎngdú上声+去声;广大guǎngdà讨论tǎolùn挑战tiāozhàn土地tǔdì感谢gǎnxiè注:上声音节在轻声前的变调情况要根据轻声音节的情况而定。

a、当轻声音节由上声字构成时,前面的上声音节的变调有两种情况,一是变读为阳平,调值时35;二是变读为半上,调值是21。

例如:阳平:等等děngdeng讲讲jiǎngjiang想起xiǎngqi半上;嫂子sǎozi碾子niǎnzi姐姐jiějieb、当轻声音节由非上声字构成,前面的上声音节变读为半上,调值是21。

例如:阴平:打听dǎting眼睛yǎnjing比方bǐfang阳平:本钱běnqian老婆lǎopo老爷lǎoye去声:脑袋nǎodai寡妇guǎfu本事běnshi(2)上声音节在上声音节的前面,即两个上声相连,则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35,与普通话阳平的调值相同,而后一个上声保持原来的调值不变。

例如:上声+上声:懒散lǎnsǎn手指shǒuzhǐ母语mǔyǔ鬼脸guǐliǎn海岛hǎidǎo可口kěkǒu领导lǐngdǎo野草yěcǎo水果shuǐguǒ理解lǐjiě(3)三个上声音节相连,如果后面没有紧跟着其他音节,也不带什么语气,末尾音节一般不变调。

开头和当中的上声音节有两种变调情况:a、当词语的结构是“双单格”时,即2+1结构,开头和当中的上声音节调值变为35,跟阳平的调值一样。

例如:水彩笔shuǐcǎibǐ选举法xuǎnjǔfǎ展览馆zhǎnlǎnguǎn考古所kǎogǔsuǒb、当词语的结构是“单双格”时,即1+2结构,开头音节处在被强调的逻辑重音时,读作“半上”,调值变为21,当中音节则按两上变调规律变为35。

例如:冷处理lěngchǔlǐ小两口xiǎoliǎngkǒu好导演hǎodǎoyǎn海产品hǎichǎnpǐn(4)多个上声音节相连时,要根据其词语组合情况和逻辑重音的不同,做不同的处理。

例如:想买果脯xiǎngmǎiguǒpǔ永远美好yǒngyuǎnměihǎo小组长请你往北走。

xiǎozǔzhǎngqǐngnǐwǎngběizǒu。

上声的变调训练普通话上声是降升调,调值214。

上声只有在单独念或词句末尾时才读原调。

“一”的变调平55调值,“不”的单字调是去声51调值,在单念、表序数或处在词句末尾的时候,不变调。

这两个字的变调取决于后一个连读音节的声调。

(1)“一”有三种变调情况:a、在去声音节前调值由55变为35,跟阳平的调值一样。

例如:“一”+去声:一半yībàn一共yīgòng一向yīxiàng一度yīdù一概yīgàib、在阴平、阳平、上声(非去声)前,调值由55变为51,跟去声的调值一样。

例如:“一”+阴平:一般yībān一边yībiān一端yīduān一天yītiān一声yīshēng“一”+阳平:一连yīlián一时yīshí一同yītóng一头yītóu一群yīqún“一”+上声:一举yījǔ一口yīkǒu一起yīqǐ一手yīshǒu一体yītǐc、夹在词语中间的时候读轻声。

例如:X+“一”+X:学一学xuéyixué看一看kànyikàn谈一谈tányitán “不”的变调a、“不”在去声音节前调值由51变为35,跟阳平的调值一样。

例如:“不”+去声:不必búbì不变búbiàn不测búcè不错búcuò不但búdàn b、夹在词语中间的时候读轻声。

例如:X+“不”+X:买不买mǎibumǎi来不来láibulái会不会huìbuhuì“一”、“不”的变调训练“一”的本调是阴平,“不”的本调是去声。

“一”、“不”念本调的条件是:单独念,或在词句末尾;以及“一”表日期或序数时念本调,“不”在非去声前念本调。

“一”的变调有三种,“不”的变调有两种,可以归纳记忆、训练。

(1)在去声前,“一”、“不”均变阳平。

如“一切”、“不定”。

(2)在非去声前,“-”变读去声,“不”仍读去声(本调)。

如“一首”“不巧”(3)“一”、“不”夹在词语中间变读轻声。

如“试一试”、“干不干”。

词语分类训练a.读原调:统一第一偏不不欢而散b.变阳平(在去声前):一定一致不对不干c.读去声(非去声前):一封一条不难不好d.变轻声(词语中间):读一读说一说好不好去不去语句训练:先标出语句中“一”、“不”的声调(原调或调),然后作先读后说训练。

星期——大早,我就看了一本书。

/你要不来,我也不去。

信不信由你。

③成语训练:一心一意一丝一毫不伦不类不即不离叠字形容词的变调形容词重叠一般有AA式、ABB式或AABB式三种。

AA式的变调叠字形容词AA式第二个音节原字调是阳平、上声、去声(非阴平)时,同时AA式后加“儿尾”,重叠的第二个音节变成“儿化韵”时,声调可以变为高平调55调值,跟阴平的调值一样。

例如:慢慢儿mànmānr大大儿dàdār快快儿kuàikuāir好好儿hǎohāor ABB式、AABB式的变调当后面两个叠字音节的声调是阳平、上声、去声(非阴平)时,调值变为高平调55,跟阴平的调值一样,AABB式中的第二个A读轻声。

例如:ABB式:绿茸茸lǜrōngrōng绿油油lǜyōuyōu红彤彤hóngtōngtōng慢腾腾màntēngtēngAABB式:慢慢腾腾mànmantēngtēng马马虎虎mǎmahūhū舒舒服服shūshufūfū注意:1.上述变调规律仅就ABB式和AABB式形容词的一般情况而言。

2.一部分书面语的叠字形容词不变调。

例如:白皑皑、金闪闪、轰轰烈烈、堂堂正正、沸沸扬扬、闪闪烁烁等。

练习:1、读下列词语,注意上声的变调:小组古典冷水广场展览引导简短感想反省海风雨衣简单始终北方老师演出解说海军改革水田举行检查起床隐瞒脸盆演员主持典范忍耐演戏美丽武术可怕土地访问巧妙2、读下列词语,注意“一”的变调:一致通过一切顺利一定照办一样轻重一律作废一天到晚一声大喊一帆风顺一知半解一张白纸始终如一国家统一整齐划一百里挑一大年初一3、读下列词语,注意“不”的变调:不信鬼神不算高明不大可能不怕困难不必客气不相上下不说假话不听劝告不知好歹不欢而散不能迟到不难学会不劳而获不愁吃穿不由自主不可多得不许说谎不敢相信不管闲事不懂外语赵一瘦和孙不胖并列第一,不输不赢赵一瘦和孙不胖不是一家人,不在一个单位。

他们年龄不大不小,身材不胖不瘦,个子不高不矮,脾气不急不躁。

两人爱好一模一样,都不喜欢与不三不四的人,说一样的话,唱一样的歌,走一样的路。

这一天赵一瘦和孙不胖一前一后不约而同来到“一唱一和”茶吧喝茶、吃瓜。

赵一瘦对孙不胖一板一眼地说:“咱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一口气不换气喝一杯茶,一点一滴不许漏。

你比不比赛不赛?”孙不胖不屑一顾地说:“我不比我不赛,我不高兴比一口气不换气喝一杯茶。

要比就比一口气不换气吃一个瓜,一丝一毫不许剩。

你敢不敢比?”赵一瘦不慌不忙,他想了一想说:“什么敢不敢,比就比。

不至于我一口气不换气喝一杯茶比得过你,一口气不换气吃一个瓜就比不过你。

”孙不胖不急也不躁,他朝赵一瘦笑了一笑:“我不想比喝茶不等于我喝茶就一定比不过你,你答应比吃瓜,不等于你吃瓜就一定比得过我。

一会儿吃瓜比赛开始了。

赵一瘦先吃,他捧着一个瓜一口气不换气花了一分钟一丝一毫也不剩地吃光了它;孙不胖后吃,他同样捧着一个瓜一口气不换气花了一分钟一丝一毫也不剩地吃光了它。

吃瓜比赛一下子就结束了。

不是一家人,不在一个单位,年龄不大不小,身材不胖不瘦,个子不高不矮,脾气不急不躁,爱好一模一样的赵一瘦和孙不胖并列第一,不输不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