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母乳喂养研究进展
母乳喂养的研究进展

摘要:母乳里面含有丰富微量元素和大量的免疫因子,对新生儿的健康生长发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减少新生儿NEC的发生,促进肠蠕动,降低特异性反应。为了提高母乳喂养率,我科采取建立母乳库,对新生儿家长进行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来促进新生儿的母乳喂养。
关键词:母乳喂养;母乳;新生儿;干预措施;
4、促进母乳喂养的方法
4.1认识母乳喂养对孩子、母亲、社会的重要性,每个母亲天然就具备喂养自己孩子的能力。孕妇生产后半小时可以开始母乳喂养,与宝宝24小时在一起,经常保持皮肤接触。不要给新生儿代乳品,或其他饮料,除非有医嘱。不要给新生儿奶瓶和塑料奶头。采取刺激乳汁分泌的方法,如多喝热汤、热饮、按摩及热敷乳房,推拿背部等,母亲保持心情愉快,保障睡眠是促进乳汁分泌很重要的因素。在母婴分离期间,多看新生儿照片,定时挤奶,保持心情舒畅是保持乳汁分泌的方法。
[1] Cynthia JB, Alison KV.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breastfeeding and obesity4:196-204.
5、建立母乳库
由于我科室是无陪护病房,母亲不能直接喂哺母乳,因此我科建立母乳库,制定接送奶制度、库奶冰箱管理制度,建立接奶登记本,保证住院新生儿的母乳喂养。鼓励新生儿母亲将挤出的奶用存奶袋贮存,袋上做好标识(包括床号、姓名、住院号、泵奶日期及时间)。标签用不溶于水的油性笔或圆珠笔书写,最后用保鲜膜完整包裹采集好的存奶袋。在运送母乳时,需要将母乳冰冻后,检查母乳质量,放置于保温箱,周围放置冰块,尽快送至医院,按照挤奶的先后顺序,将最先挤出的奶送至医院。使用袋鼠式护理,袋鼠式护理(Kangaroo Mother Care, KMC)是指新生儿成平行或半倾斜位的贴在母亲胸口进行持续的皮肤接触,提供给新生儿所需的温度及安全感【3】;同时,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也是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在喂养早产儿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系列喂养问题,遇到比喂养足月儿更多的困难,喂养技术是家属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4】。因此,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充分支持、关心和帮助,同时也需要医务人员的进一步指导和鼓励。
婴儿期母乳喂养的研究进展

喂养方式对婴幼儿智力及行为发育的调查分析中发现 ,母乳喂养组 MI 、D Q、P D I 、MD I 指数均高于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 母 乳喂养儿3 个月时 比较 活跃 ,尤其上 肢的活
食添加现状调查显示该市6 个月内母乳喂养率7 2 . 5%口 ] ,另有广东佛山
基 于母 乳喂养 的种 种好处 ,世界各国都 制定 了相应 目标计划 以期 提高 母乳 喂 养率 ,而 且近年 来 也确实 有所 提高 ,但 现状 依然 不容 乐 观 。就 我 国 目前 的母乳 喂养 现状 看 ,也 还有很 大改善 空间 。2 0 1 1 年8 月 ,国务 院颁布了 《 中国儿童 发展 纲要 ( 2 0 1 1 — 2 0 2 0 )》 ,提 出到2 0 2 0 年我 国0 - 6 个月婴儿 的纯母 乳喂养率达 到5 0%以上 的 目标。2 0 0 0 — 2 0 0 7 年全 国母乳 喂养 调查显 示 :北 京、上海 Ⅲ 、重庆 、长春 、呼和浩特等 城市母 乳喂养率超过9 0%。2 0 1 1 年 徐州市一项关于 婴幼儿喂方 式与辅
后 ,为满足其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应获得营养充足和安全的
补充 食品 ,同 时继 续母乳 喂养 至2 岁 或2 岁 以上 。一直 以来母 乳 喂养 是 人 类喂养 首选 方 式 ,然而 随着 人类 文明 的进步 、经 济 的发展 ,妇 女 的社 会地 位不 断提 高 ,职业 女性 出现 了 ,哺乳 成为职 业女 性 的累 赘 。 与此 同时 婴幼儿 奶粉 的研 究 与生产 不断 发展 ,以及 奶粉 厂商 基 于 经济 利 益的大 肆宣 传 ,使得 喂养 方 式的选 择空 间更 大 了。还有 些 母 亲对 于母 乳喂 养 的错误 认识 和心理 因素等 都使得 母乳 喂养 受到 影 响 ,造成 近年来 母乳 喂养 率持 续 下降 。现将 有关母 乳 喂养 的益处 及 相 关影响 因素综述 如下 。
母乳喂养的研究进展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 国儿童基 金会 向全 球 的母 亲倡议 : 在生 命 的最初 6个月 , 应对 婴儿进行 纯母乳 喂养以实现最佳生 长 、 发 育和健康 。从 2 0 世纪 8 0年代 以来 , 欧美发 达 国家母 乳 喂养率 已回升到 6 0 %, 而在 我 国则呈 明显下 降趋势 J 。 因此 , 如 何早
生体重在 1 0 0 0 g ~1 5 0 0 g的新生儿 自出生后 2 0周 , 每天保持 2 0g
学杂 志 ( 外科 版 ) , 2 0 1 0, 2 5 ( 2 0 ) : 4 9~ 5 0 .
观察[ J ] . 长治医学院学报 , 2 0 1 0 , 2 4 ( 4 ) : 3 0 9— 3 1 0 . 2 9 董 建 英 , 吴照凤 , 张英 娜 , 等. 1例 氯 化 钙 引 起 患 儿 左 踝 液 体 外渗的伤 口护理 [ J ] . 中华现 代 护理 杂 志 , 2 0 1 1 , 1 7( 1 4 ) :
1 . 1 促进体格发育
Ma r t i n _ 3 等对 2 9 9 9例 婴儿喂养 资料和体
间, 纯 母 乳 喂 养 至 少 4个 月 较 纯 母 乳 喂 养 不 足 4个 月 的 婴 幼 儿
的体重指数高 。K r a m e r 等 研究 证 明纯母 乳喂养 6个 月 较纯
工作单位 : 1 . 4 4 8 0 0 0 荆门 湖 北 省荆 门 市红 十 字 中心 血 站 2 . 4 4 8 0 0 0 荆门 荆 楚 理 工 学 院 医学 院 朱巧玲 : 女, 中专 , 主 管 护 师
收稿 日期 : 2 0 1 2— 0 5— 3 1
≯ p p p p p ≯ p p ≯ ≯ ≯ ≯ 、 p 、 p p ≥
乳头异常产妇母乳喂养的护理研究进展

年 龄在 1 ~ 2 ,其 中乳头 凹陷或平 坦 19 ,乳头皲 裂5例 。经 8 4岁 4例 2
护 理干 预后 ,均 10 0 %成 功地 进行 了母 乳 喂 养 ,未发 生 乳腺 炎 等
并 发症 。
4 . 器 械持续 牵 引 :姜会 庆等 发 明的乳 头 内陷隆 起器 是利 用负 .4 1 压吸 引原 理及皮 肤牵 引扩 张术 的作用 原理 ,通过 持续 负压 吸引使 孪 缩 的导管 和 内陷乳头 拉长 隆起 。并在 牵 引过程 中使乳 腺导管 周
3 乳 头皲裂 的不 良后 果 :轻 者仅乳 头表面 出现裂 口,甚者 局部 2
渗液 渗血 , 日 久不愈反 复发作易形成小 溃疡 ,处理不 当又极易 引起
乳痈 。乳头皲裂后因为疼痛或继发乳腺 炎可能使母乳喂养失败 。
3 . 乳 头过 大 的不 良后 果 :乳 头 过 大主 要 的不 良后 果是 由丁 乳 3
学 , 0 , () 8 2 61 2 : . 0 0 2
[ 收稿 日 :2 1・41 期 0 00—1编校 :高 山】
5 异 常 乳 头产 妇 母 乳 喂 养 技 巧
乳 头 内 陷或 扁平 的产 妇要 取 得 母乳 喂 养 的成 功 ,必 须 掌握 正确 的哺乳 姿势 。婴 儿饥饿 时先 吸 吮较平 坦或 内陷程 度较 深的一 侧乳 头 。因开始 时婴 儿 吸吮力 强 ,易 吸住 乳头 。喂哺 前先 用毛 巾
论 :通过护 理干 预绝 大部分 的乳头 异常 的产妇 能进 行有 效 的母 乳 喂养 ,从 而提 高整 个社会 的母 乳 喂养率 ,对 乳头 无法被 有效 吸 出纠正 失败 的极少部 分的产妇 也 可以有效 地避 免乳 汁淤积及 乳腺炎 的发 生 ,促进母 婴健康 。 [ 词】 头异常 ;矫正 护理 ;母乳 喂养 关键 乳 母 乳 能促 进 新生 儿 生 理 、心 理健 康 成 长发 育 ,减少 疾 病 的 发 生 ,是 新生 儿最理 想 的天然 食品 。由责 任护 士进行 母乳 喂养指 导 ,及时解 决母 乳喂养 过程 中的常见 问题 ,采取 综合 防治措 施 , 大 大提高 了母 乳喂 养成 功率 ,现报告 如下 。
院外母乳喂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等 l ¨ 究 报 道 , 业 女 性 按 规 定 重 返 工 作 岗 位 是 影 响 院 外 _ 研 1 s 职 持 续 母 乳 喂 养 的 重 要 因素 之 一 , 行 母 乳 喂 养 必 然 要 占用 母 实
亲 的 时 间 , 是 , 职 工 作 的母 亲 一 旦 返 回 工 作 岗 位 , 很 少 但 专 就
率 逐 渐 下 降 , 至 难 以 将 母 乳 喂 养 持 续 到 产 后 4 6个 甚 ~ 月 ¨ 。本 文 回顾 国 内 外 的 相 关 文 献 , 院 外 的 母 乳 喂 养 现 2 将
均 哺 乳 时 限 明 显 短 于 年 轻 产 妇 , 国 外 Sh r 而 c wat _ z等 】 研 们的 究结果显 示年龄超过 3 0岁 的 产 妇 , 各 个 阶 段 停 止 哺 乳 的 在 可能性都小 于年龄不超过 2 O岁 者 。 ( ) 庭 收 人 : 庭 收 入 2家 家 高 对 院外 母 乳 喂 养 产 生 不 利 影 响 。 国 外 研 究 _ 发 现 , 控 1 在 制 母 亲 的 年 龄 及 教 育 程 度 等 因 素 的作 用 后 显 示 , 庭 收 人 增 家 加 反 而 会 使 院外 母 乳 喂 养 率 降 低 。 小 于 4个 月 龄 婴 儿 家 庭 经济收入水平 愈高 , 加少 量液 状食 物 的水 平愈 高l 添 1 高 。 收人 家 庭 有 条 件 购 买 代 乳 品 , 旦 产 妇 出现 母 乳 不 足 随 即 给 一
新生儿喂养护理综述5000字论文

新生儿喂养护理方面的研究综述报告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的喂养方式护理研究进展。
方法采用文献法,通过在网上,图书馆等搜集整理新生儿的喂养方式护理资料。
结论目前新生儿常用喂养方式为除母乳喂养和部分母乳喂养,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一些早产的新生儿,由于胎龄不足等等原因他们常常不能实现纯母乳喂养,所以本文探究新生儿喂养的方式护理,对新生儿喂养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新生儿喂养技术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进行总结和建议,以指导临床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喂养方式;护理前言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新生儿的健康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新生儿是一个巨大的群体,代表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但是目前新生儿中很容易出现新生儿,需要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进行人工喂养。
NICU新生儿由于各方面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差,很容易患者上各种器质性疾病,这些有机疾病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新生儿的营养摄入。
所以合理、科学的喂养对新生儿的生存、生长、发育、健康和营养至关重要。
然而,NICU新生儿的喂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包括食物的选择和准备、新生儿的喂养技术等。
协调新生儿吮吸和吞咽食物的能力对喂养技术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新生儿喂养的影响因素1.1胎龄的影响一般来说,胎龄25~30周的新生儿肠胃蠕动范围比较小,并且蠕动不规则。
35周的新生儿会内促进对食物的蠕动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肠胃功能更加完善。
胎龄越小的新生儿,体重越轻,胃肠功能越低,就很容易出现为喂养不耐受的情况。
1.2围产期因素影响围产期的胎儿因为产时缺氧,体温过热等等因素,会是新生儿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出现代谢紊乱、肠蠕动改变的情况。
经过多年的研究,OriO1e等人发现65.2%的喂养不耐受病例发生在出生后2周内,与围产期因素密切相关。
1.3喂养时间的影响新生儿因为身体各方面的发育不完全,肠道功能也不完全,所以喂养时间也很重要。
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研究进展

促进母乳喂养的护理研究进展(重庆市涪陵区新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庆 4080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220-02母乳喂养是人类最自然、最本能的一种喂养形式,母乳作为婴儿最理想、最安全以及最科学的天然食品,可以为婴儿成长提供所需的基本营养。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其中提出,对六个月以下的婴儿要实施纯母乳喂养,保证婴儿最佳的发育、生长与健康目标。
国际上将促进、保护以及支持母乳喂养作为妇幼卫生保健的重要内容。
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母乳喂养率呈现出了持续降低的态势,2014年我国母乳喂养率为27%,国务院国民膳食计划中则明确要求2020年我国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要达到50%,2030年为60%,但是从现在的情况看,想要达到这一目标比较困难。
1 产前护理产前护理的目标是让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的技巧与知识,提升产妇对于母乳喂养的信心。
因此,在产前护理工作中可以采用知信行模式,向产妇灌输相关的理论,改变其健康信念,推动其科学母乳喂养行为的养成。
产前教育工作通常每期都会有相应的主题,内容包含了母乳喂养分类、常见认识误区、纯母乳喂养优点、乳头与乳房的准备、哺乳期间常见的预防与不适等相关内容的指导。
考虑到肥胖对于泌乳减少与泌乳延迟所产生的影响,有学者认为可以适当的强化体重控制策略教育工作[1]。
我国目前的产前教育主要使用传统教育形式,将发放材料以及讲座作为主要形式。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电子邮件、电话以及互联网远程护理形式的兴起,同时为了打破单向传播途径对于有效互动的束缚,很多研究工作重点讨论操作指导、模型示范以及情境体验等产妇参与性互动效果[2]。
很多产前教育工作通常起始于孕晚期,个性化一对一指导通常持续15分钟,群组教育的时候通常会将分娩日期以及孕龄相近的产妇放在一起,持续时间通常为2-2.5h[3]。
国外所使用的集中群组管理形式在产前教育阶段把孕龄接近的8-12名产妇组织起来,从12-16周开始由专业人员开展保健指导工作,持续到40周,每2周进行一次,每次持续的时间为90-120分钟[4]。
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

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产妇母乳喂养是指第一次生产的妇女选择母乳喂养新生儿。
母乳喂养对新生儿的健康发育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被认为是最自然、最健康的喂养方式。
初产妇在进行母乳喂养时可能面临诸多困难,如缺乏经验、恐惧焦虑、乳房疼痛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她们的自我效能感。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自我效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探讨了不同因素对其自我效能的影响以及提高自我效能的策略。
对于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样本的选择、研究方法的不足等。
有必要对该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并为临床实践和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初产妇在母乳喂养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水平,以及分析其影响因素和提高策略。
通过深入研究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概念,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在母乳喂养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为制定相应的支持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本研究旨在帮助初产妇更好地适应母乳喂养,增强其自信心和能力,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和持久性。
通过实证研究的进展,可以揭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通过本研究,还可以为临床实践和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相关建议,促进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提升,为母婴健康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1.3 研究意义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的研究意义非常重要,因为母乳喂养是保护婴儿健康的最佳方式。
研究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有助于了解母亲在喂养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为提供有效支持和指导提供依据。
通过研究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可以帮助母亲建立信心和意愿坚持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的可能性,减少婴儿接触人工奶粉的机会,从而降低婴儿患病的风险。
研究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还可以促进社会对母乳喂养的认识和支持,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为促进婴儿健康和母婴关系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10点措施(2018)
措施2:确保工作人员有足够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支持母乳喂养 措施3:与孕妇及其家属探讨母乳喂养的重要性以及母乳喂养的方法
推荐意见: ✓返院随访、家访、电话随访等产后随访系统可延长母乳喂养时间 ✓母孕期对父亲进行母乳喂养相关知识教育可提高母乳喂养率
观察和询问催产素反应活跃 的指征:
✓ 母乳溢出或喷出; ✓ 产后最初几天,哺乳引起子
宫收缩疼痛。
母亲的评估之母亲的含接手法
这样做使得宝宝更难以含接乳房: –母亲试图将乳头塞进婴儿嘴内,只捏住乳头,“剪刀手”可能使宝 宝难以将足够的乳房组织吸入口中,母亲手指上的压力会阻塞乳管。 –身体前倾让婴儿靠近乳房。
12.拒绝母乳的婴儿 20.实施母乳喂养
守则
13. 乳头扁平或凹陷
14. 乳房肿胀
15. 乳腺炎
三、母乳喂养的评估
母亲的评估之乳房
推荐意见:母亲乳头内陷或乳 头扁平不影响哺乳,不推荐孕 期进行乳头牵拉或使用乳垫。
所有乳房都适合母乳喂养,不 存在“最佳尺寸”;
乳头的形状有时会使婴儿乳房 含接困难。
动态和稳定性
Fact3:母乳喂养对儿童有长期益处
咬合不 正
智力测 验成绩 更好
中耳炎
预防
2型糖 尿病
超重 肥胖
Fact4:母乳喂养对母亲的益 处
母乳喂养延长
一年,可使患 浸润性乳腺癌
01
率下降6%
03
降低产后 抑郁风险
降低卵巢 癌患病率 02
降低2型糖
04 尿病风险
Fact 5:婴儿配方奶粉不含母乳中存在的成 分
录病毒药物 乳代用品销 提供支持 作时继续进 时逐步添加
降 低 H I V 通 售情况
行母乳喂养 固体食物
过母乳喂养
造成的传播
二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10点措施
2018版
背景
1989年,WHO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提 出《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10点措施》。
1990年,伊诺森蒂宣言要求所有爱婴医院 都须全面实施这10项措施。
推荐意见: ✓新生儿生后尽早(<1 h)与母亲进行肌肤接触 ✓新生儿娩出后宜尽早吸吮(<30 min)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10点措施(2018)
措施6: 除非有医学指征,否则不要给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提供母乳以 外的食物或液体。
措施7:母亲和婴儿共处,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 措施8:帮助母亲 认识和回应婴儿需要进食的迹象。
✓新进人员必须接受不少于18小时的母乳喂养知识培训;相关职 能 部门成员每年接受不少于3小时的母乳喂养知识复训 ✓成立母婴保健专业小组,设立母乳喂养咨询室,建立母乳喂养 咨 询热线,为孕产妇及家属提供母乳喂养支持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10点措施(2018)
措施4:分娩后立即开始皮肤接触并不间断进行,帮助母亲在婴儿出 生后尽快开始母乳喂养。 措施5:支持母亲早开奶,维持母乳喂养以及应对母乳喂养常见困难。
医务工作者应具备的20项母乳喂养技能
指导
评估
5.正确哺乳姿势
1.倾听和
6.正确含接姿势
2式.给了予解信心和支持 3.介绍母乳喂养
7.最佳的喂养模 8.产后健康知识
4.评估母乳喂养 8.如何挤奶
9.使用杯子喂奶
帮助
应对
17. 出生1h内喂养
10.乳汁不足
18. 早产和高危儿喂养
11.频繁哭闹的婴儿 19.产后恢复
母乳喂养的研究进展
目录
CONTENTS
0点措施
(2018版)
3 母乳喂养的评估
4 母乳喂养中的特殊情况
一
Fact 1:生命最初六个月的母乳喂养至关重要 世卫组织建议: ✓母亲在出生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婴儿在生命前六个月应得到纯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应持续两年或者更长的时间
最佳生长发育、 健康水准。
《柳叶刀》2013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报告》2015
Fact2:母乳喂养可保护婴儿免受儿童疾患的影响
✓ 包含可抵抗婴幼儿常见病的抗体 54%以上的腹泻 32%的呼吸道感染 住院率 ✓ 母乳蛋白质可以对抗抗生素耐药性,
可以杀灭细菌、真菌和病毒 ✓ 人乳低聚糖:维护人类肠道微生物的
这样做对宝宝很有帮助: –母亲用手支撑整个乳房,压向胸壁,有助 于婴儿有效吸吮,必要 时将大拇指放在乳房 上方帮助乳房塑形; –母亲把婴儿抱到自己的乳房上。
抱婴儿哺乳的四重点
婴儿的头和身体应该 呈一条直线
婴儿的脸应该正对着乳房, 而且上唇正对乳头
母亲和婴儿的身体应当 非常接近
如果是新生儿,不单托着他 的头和肩膀,也要支持臀部
推荐意见:
✓
生后母婴同室。
✓
按需哺乳(频率≥8次/24 h)有助于预 防母乳相关性黄疸的
发生。
✓
母婴同室,除有医学指征的母婴分离外, 产妇和新生儿每
天分离时间不超过1h。
✓
坚持按需哺乳,鼓励早吸吮、勤吸吮。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10点措施(2018)
措施9:告知母亲使用奶瓶、人工奶嘴和安抚奶嘴和风险。 措施10:出院协调,使父母和他们的婴儿能够及时得到持续的支 持和照顾。
消化酶
乳铁 蛋白
DHA
叶黄素
1
2
3
4
5
6
7
……
抗体, sIgA
溶体素
Sn-2 棕榈酸
母乳代用品产业规模巨大: 全球每年销售额高达近450亿美元; 预计到2019年还将增加55%以上,达700亿美元。
母乳喂养的10个事实
Fact 6
Fact 7
Fact 8
Fact 9 Fact 10
可用抗逆转 密切监测母 必需对母亲 母亲应在工 应在六个月
2018年,WHO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日内 瓦发布更新版《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10点 措施》。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中 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中国营养学会妇 幼营养,共同制定《母乳喂养促进策略指 南》(2018版)。
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10点措施(2018)
措施1:完全遵守《国际母乳代用品市场守 则》和世界卫生大会有关决议,制定书面 的婴儿喂养政策,并定期与员工及家长沟 通,建立持续的监控和数据管理系统。 推荐意见:母婴机构应有明确的母乳喂养 书面政策,并应常规传达给员工,每位员 工应具备足够的知识、能力及技巧帮助实 施母乳喂养
婴儿含接评估
让宝宝就 宝宝面向上望, 乳房 下巴先贴贴乳房
乳头向上, 对着上颚
深深含上 乳房
离乳
有效含接的指征
婴儿的下颌贴到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