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冲渣水专用换热器的应用
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三联供技术探讨

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三联供技术探讨作者:刘起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8年第09期摘要:高炉冲渣水富有大量的余热,回收高炉冲渣水的余热用于生活或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高炉冲渣水的余热回收利用形式,提出了高炉冲渣水余热用于采暖、制冷及脱湿鼓风的三联供技术,并探讨了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过程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难点。
关键词:冲渣水;三联供;余热利用DOI:10.16640/ki.37-1222/t.2018.09.0280 前言钢铁企业是能源消耗大户,而原有的粗放型生产,存在很大的能源浪费。
近几年,钢铁行业产能过剩严重,各钢铁企业都在努力采取节能降耗措施,以求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因此,企业能源的优化利用,尤其是二次能源的有效利用显得十分重要。
高炉冲渣水是水力冲渣将高炉炉渣(~1400℃)冷却后经渣水分离后的水,温度为60~90℃,冷却的炉渣用于建筑材料,冲渣水却是通过冷却后循环利用,而冲渣水携带的大量余热却在冷却的过程中浪费,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1-2]。
目前,对冲渣水余热的回收利用主要是:利用冲渣水采暖或加热洗浴用水;冲渣水余热发电。
冲渣水余热发电无疑是一种最有价值的研发方向,但其技术要求相当高、效率提升有限,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
而利用冲渣水采暖或作浴池用水,已被一些钢厂采纳使用,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3]。
有些企业较早就开展了对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的研究与试验,基本都是将冲渣水用于采暖系统或作浴池用水,应用较为单一,且在非采暖季能源依然存在浪费,利用率低,没有能够实现能源的全年利用。
另一方面,在高湿地区,高炉鼓风含湿量高,从风口进入炉内时吸收热量,既增加了能耗,又影响了铁的产量,尤其是在南方及沿海地区的夏季[4]。
而脱湿鼓风则可以减少水分吸热、提高风口前的理论燃烧温度,又可以降低焦比,稳定铁水质量。
故高炉脱湿鼓风已经成为降低高炉燃料比的重要措施之一[4-5]。
1 “三联供”工艺流程为实现高炉冲渣水余热全年高效利用,提出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三联供技术。
安钢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技术的实践

安钢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技术的实践摘要通过对安钢目前厂区高炉冲渣水分析,大量的低温余热未能充分回收利用,既造成蒸汽的浪费,也不利于环保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回收利用高炉冲渣水的低温余热,用于生活区冬季采暖改造,节省蒸汽资源,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
关键词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生活采暖实践0前言近年来,安钢在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引进、消化、吸收和开发、创新、研制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全面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四新”技术,促进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的优化升级,提高了节能减排创效能力。
因此,加强能源优化利用、提高余热余能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安钢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安钢东线采暖泵站主要给安钢五生活区供暖,热源采用动力锅炉中温中压蒸汽,蒸汽使用量约15~20t/h,供应采暖面积约14万平方米,是安钢的职工住宅区之一。
而安钢目前有大量的低温余热余能未能充分回收利用,部分余热余能是供应生活采暖的最佳热源,如高炉INBA冲渣水余热资源,其温度高、水量大,蕴含着巨大的热能,目前均未回收利用。
一方面,高炉冲渣水热量一部分流失对环境造成热污染;另一方面,采用动力锅炉蒸汽用于生活采暖则消耗了宝贵的蒸汽资源,增加了企业采暖成本,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因此,利用高炉冲渣水余热向生活小区供暖已成为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最佳选择。
现就安钢高炉冲渣水的余热利用技术实践做简单介绍。
1安钢高炉冲渣水现状安钢目前有3座2000m³以上级高炉,均采用INBA法水冲渣工艺,冲渣水余热均未回收利用。
其中1#高炉是2200m³高炉,其正常生产时,冲渣水循环量为1200m³/h,冲渣水温度在80℃以上,东、西两个INBA交替出渣,其中西INBA为双出铁口出渣,东INBA为单出铁口出渣。
经测算,1#高炉冲渣水有效热量为25.54MW,按照本地区的采暖设计规范,具有供应约50万平方米的采暖能力。
科技成果——高炉冲渣水直接换热回收余热技术

科技成果——高炉冲渣水直接换热回收余热技术适用范围钢铁行业冶金行业炼铁、炼铜等生产过程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行业现状高炉炼铁熔渣经水淬后产生大量60-90℃的冲渣水,其中含有大量悬浮固体颗粒和纤维。
目前,我国高炉冲渣水余热主要采用过滤直接供暖及过滤换热供暖方式进行利用,但存在容易在管道或换热设备内发生淤积堵塞、过滤反冲频繁取热量少、产生次生污染等问题,无法长时间使用,因此多年来冲渣水余热未得到全面有效利用。
按照我国钢铁生产产量8亿t,按350kg渣比计算,由冲渣水带走的高炉渣的物理热量约占炼铁能耗的8%左右,能源浪费巨大。
该技术自2013年推广至今,已实施26座高炉,总供暖面积达1400多万平米,实现节能量20万tce/a,CO2减排约52万t/a。
成果简介1、技术原理高炉炼铁冲渣水含有大量60-90℃低品位热量,该技术采用专用冲渣水换热器,无需过滤直接进入换热器与采暖水换热,加热采暖水,用于采暖或发电,从而减少燃煤消耗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冷却后的冲渣水继续循环冲渣,对于带有冷却塔的因巴等冲渣工艺,可以关闭冷却塔进一步节约电能消耗;而对于没有冷却塔的冲渣工艺,冲渣水降温后减少了冲渣水蒸发量,进一步减少水消耗。
采用该技术,无需过滤,工艺流程短,运行及维护成本低,取热过程仅仅取走渣水热量,不影响高炉正常运行,无次生污染,整体运行可靠,适宜于长周期运行。
2、关键技术(1)直接换热技术。
开发了专用冲渣水换热器,解决了纤维钩挂堵塞和颗粒物淤积堵塞问题,冲渣水无需过滤即可直接进入换热器与采暖水进行换热。
(2)抗磨损技术。
冲渣水含有大量固体颗粒物,不仅容易淤积堵塞,而且极易磨损,该技术通过板型、材质、结构、流速等方面的控制解决了磨损问题。
(3)自动运行控制技术。
根据高炉规模和冲渣工艺的不同特点,研发了系列工艺流程与之配套,大型高炉两侧冲渣的切换技术以及可靠的直接换热技术保证了自动运行的可实施性。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的利用技术概述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的利用技术概述作者:杜文亚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年第11期摘要:在热工环保工程中,高炉冲渣余热能够有3种主要的用途。
第一个用途是用于冬季采暖;第二个用途是用于余热发电;第三个用途是用于海水淡化。
经过实际地应用比较,在这3种使用过程中,效果最好并且前景最佳的余热利用方式是高炉冲渣水的供暖应用。
该方案具有系统简单,占地面积小,便于管理维护、技术较为成熟等优点。
关键词:冲渣水;余热回收;采暖中图分类号:TK115 文献标识码:A随着能源的不断应用和开发,在世界范围内,能源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问题。
我国作为世界范围内的能源大国,占据着世界上第二多的能源资源,但是我国的人均能源储量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总体来看,我国的能源人均占有量还处在较为落后的状态,和世界上的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距离。
在能源的使用效率问题上我国也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基于上述差距,我国现阶段的能源问题就是要节约能源,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
作为我国的经济发展的根基,我国的钢铁行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但是钢铁行业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缺点。
例如对我国的能源消耗过大,同时对我国的环境危害过大等。
钢铁行业在推动能源转变的过程中会产生余热以及余能。
在现阶段我国在余热以及余能的回收以及利用问题上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利用效率很低。
虽然在实际的回收过程中,大部分的余热以及余能能够被回收,但是占据很大比例的低温余热还是没有充分地回收利用,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分析,这一部分的回收利用为零。
例如在生产过程中的高炉冲渣水产生的余热就白白地流失浪费了。
因此我国的钢铁行业在这一方面的发展前景非常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在我国的钢铁行业的高温炼铁相关工艺中,产生的炉渣温度能够达到1000℃,高温通常应用在水泥的生产过程中。
高温冲渣水具有3个主要的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有较低的热源温度;第二个特点是流量巨大;第三个特点是对普通材质的钢材具有严重的腐蚀。
高效板式换热器在高炉冲渣水余热闻收系统中的应用

高炉冲渣循环水的余热回收与实际生产应用方案

高炉冲渣循环水的余热回收与实际生产应用方案摘要:计算分析高炉冲渣水余热量,设计计算用冲渣水余热加热锅炉供水的设计方案,同时解决了冲渣水水温高,引起水泵汽蚀问题。
关键词:冲渣水;余热;换热器;高炉;热量1.背景莱钢1#1080m3高炉、4#750m3高炉,其利用系数分别为3.0、3.4t/(m3.d),月均渣比约460kg/t,两座高炉共用一个约1050m2的渣池,现渣池平均水温101.5℃,其热量没有回收利用,因冲渣水温接近沸点,导致渣浆泵汽蚀严重,对水泵的运行和效率影响很大,同时50℃的蒸氨废水很难补入冲渣系统,只能依靠新水补入。
因此亟待解决冲渣水水温高的问题,可以通过冲渣水余热回收的方式,降低冲渣水温,同时回收大量余热。
2.方案介绍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将热量提取,用于加热锅炉给水,达到热量回收利用。
冲渣循环水经过冲渣水换热器,将冲渣池水温降至95℃左右,工艺流程:经过冲渣水换热器将一次冲渣水供回水温度控制在95/78℃;设置二次水板式换热器,二次侧水温控制在77/72℃;三次侧为冷凝水(锅炉供水)经板换提温供回水温度设置40/71℃。
3.水冲渣余热回收方案3.1方案描述根据近几年冲渣水余热利用的实际经验,水冲渣余热利用系统采用物理过滤方式的过滤器过滤冲渣水,为了避开水质处理的问题通过间接换热的方式较为普遍。
3.2设计参数选定两级换热器功率选择:冲渣水换热器选择:按照计算的输出负荷19.02MW,供回水温度95/78℃,循环泵水流量:963.5m3/h;二次水循环泵、板式换热器选择:二次水流量3210m3/h,供回水温度77/72℃,水泵选择流量1600m3/h,两用一备,板式换热器功率:18.6MW (换热器效率取98%);三次侧水水泵选择:三次水流量500m3/h,供回水设计71/40℃,给冷凝水提温31℃左右。
3.3工艺流程介绍3.3.1 4#高炉冲渣泵房有三台900m3/h两用一备。
冲渣流量1800m3/h,现因水泵汽蚀,实际流量约1300m3/h左右。
真空相变换热技术在凌钢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中的应用

第38卷,总第224期2020年11月,第6期《节能技术》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Vol.38,Sum.No.224Nov.2020,No.6真空相变换热技术在凌钢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中的应用张艳珍(凌源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凌源 122500)摘 要:本文通过对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存在的堵塞、腐蚀等问题分析,提出真空相变-直热机技术能较好的解决冲渣水余热回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详细阐述了真空相变-直热机技术在凌钢冲渣水余热回收中的应用,为同行业进行渣水余热回收,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冲渣水余热回收;堵塞腐蚀;真空相变-直热机技术中图分类号:TK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39(2020)06-0553-04Application of Vacuum Phase Change Technology in Waste Heat Recoveryof Slag from Blast Furnace at Lingyuan SteelZHANG Yan -zhen(Lingyuan Iron &Steel Group Co.,Ltd.,Lingyuan 122500,China)Abstract :In this paper,the problems of blockage and corrosion in waste heat recovery of blast furnace slag water are analyzed.It is proposed that vacuum phase transition -direct heating machine technologycan solve various problems in waste heat recovery of slag water.The application of vacuum phase transi⁃tion -direct heating machine technology in waste heat recovery of slag water at Lingyuan Steel was de⁃scribed in detail,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slag water heat recovery in the industry.Key words :waste heat recovery of slag water;jam corrosion;vacuum phase transition -direct heatingmachine technology收稿日期 2020-07-25 修订稿日期 2020-08-17作者简介院张艳珍(1970~),女,本科,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应用_高红红_介宏_管风军

高炉冲渣水作为一种低温废热源,具有温度稳定、流量大、热容量大的特点,充分利用冲渣水余热,已成为一个研究课题。
目前我国高炉炉渣处理工艺主要是水淬渣工艺方式。
高炉内1400~1500℃的高温炉渣,经渣口流出,在经渣沟进入冲渣流槽时,以一定的水量、水压及流槽坡度,使水与熔渣流成一定的交角,冲击淬化成合格的水渣。
由冲渣水带走的高炉渣的物理热量占炼铁能耗的8%左右,循环水池的水温范围75~85℃,属于工业低温废热源,如果不加以利用,这部分能量就会被浪费,并造成热污染,但是高炉冲渣水中含有大量渣滓,有较大颗粒物,也有细微的渣棉,且腐蚀性强,所以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是一个工艺系统工程,不是仅靠过滤器或者换热器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过滤技术、换热技术、阻垢技术及系统设计等多种技术有机结合。
1项目概况某公司有高炉一座,容积为1260m 3,高炉设计利用系数2.5,设计日产铁量为3150t ,采用INBA 法处理高炉铁渣。
INBA 法是卢森堡保尔-沃特公司开发的先进渣处理技术,被国内宝钢、武钢、鞍钢、本钢等钢铁公司的高炉广泛采用,INBA 法的工艺过程为:高炉熔渣由熔渣沟流入粒化塔经压力水进行水淬,再用转鼓脱水器脱水,生成的水渣脱水后落到筒内皮带机上运出,冲渣热水经冷却塔冷却后循环使用。
该公司于2013年8月份开始对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进行可行性研究及立项,于2013年9月份开始进行土建施工建设,通过建设高炉冲渣水余热换热站,将高炉冲渣水的余热回收供暖,该项目于2013年11月15日建成投运。
该公司高炉冲渣水余热换热站建成投运后,可以为厂区提供15万m 2的供暖面积,同时可以停运原来用于供暖的燃煤锅炉。
2冲渣水情况该公司高炉日产水渣1260t ,渣铁比为0.35~0.45,冲渣水流量为1000m 3/t ,渣水平均温度为70~85℃。
高炉每天平均出铁13次,平均每次出渣时间为70~90min 。
冲渣水水质呈弱碱性,浊度为40.8mg/L,冲渣水水质化验情况见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炉冲渣水专用换热器的应用
刘杰,罗军杰
( 秦皇岛同力达冶金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河北秦皇岛066000)
摘要:针对高炉冲渣水悬浮物高、污物量大的特点,通过各种形式换热器在冲渣水换热实际应用中的比较,设计了一种高炉冲渣水专用换热器。
该换热器具有压降小、传热效率高、不易结垢的特点,尤其在换热介质恶劣的工况下不易污堵且维护方便。
实践应用证明,该换热器可充分回收高炉冲渣水中的余热,节能减排效果显著,具有很高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炉; 冲渣水; 换热器; 节能
1 冲渣水余热回收的必要性
高炉冲渣池是冶炼过程中最末端工艺,高炉炼铁后产生的大量高温炉渣通过冲渣水进行冷却,这一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温度在70 ~85℃的热水。
通常,为了保证冲渣水的循环利用效果,需要将这部分冲渣水在沉淀过滤后引入空冷塔,降温到50℃以下再次循环冲渣,或进行自然降温后继续循环冲渣,大量的热量被白白损失,既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又对环境造成了热污染。
高炉冲渣水低温余热的特点是: 热源温度较低,但其流量却相当大。
回收高炉冲渣水的余热,既能节约能源,又能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冲渣水余热的回收方式有: 利用冲渣水采暖或作浴池用水; 冲渣水余热发电。
冲渣水余热发电无疑是一种最有价值的研发方向,但其技术要求相当高,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
利用冲渣水采暖或作浴池用水,已被一些钢厂采纳使用,并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高炉水渣含有CaO、SiO2、MgO、Al2O3以及少量的Fe2O3,pH 值大于7,显弱碱性。
水渣杂质在冲渣水中以固体颗粒或悬浮物的形式存在,日积月累,杂质将会使采暖系统中的管道、阀门、散热器发生大面积淤积、堵塞,所以高炉冲渣水作为采暖热源不适于直接使用,而通过间接换热的形式重复利用冲渣水进行采暖或作为浴池用水是首要方向。
秦皇岛同力达冶金化工设备有限公司集中科研力量,深入钢厂反复研究、试验,于2009 年开发出高炉冲渣水专用换热器,经过实际工程的应用,运行稳定,成效显著。
高炉冲渣水专用换热器于2011 年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号:CN2011132067. 2) ,适合换热介质在高悬浮物、高粘度等恶劣工况下的实体应用。
2 冲渣水余热回收的设备
2. 1 冲渣水专用换热器
冲渣水专用换热器是由秦皇岛同力达冶金化工设备有限公司的研发专利“螺旋扁管冷压成型机”( 专利号: 200810054492. 7) 冷压而成的螺旋状扁管换热元件制造而成的新型高效换热器。
螺旋扁管的截面为椭圆形,其管内外流道均呈螺旋状( 见图1) 。
冲渣水专用换热器除了具有压降小、传热效率高、不易结垢的特点,更具有在换热介质高污物的环境下不污堵且维护简易等特性。
1) 压降小。
冲渣水专用换热器结构形式近于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在壳程为了减少死区
和短路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折流板,相应的增加了阻力; 螺旋扁管的应用,使得壳程中介质的曲折流动变为直接螺旋地流动,没有死区,没有必要设置折流板,取消折流板,相应降低了阻力。
冲渣水专用换热器和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压降约≤30kPa,而板式换热器和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均在50 ~100kPa。
2) 传热效率高。
在管程,流体的螺旋流动提高了其湍流程度,减薄了作为传热主要热阻的滞流内层的厚度,使管内传热得以强化。
在壳程,因螺旋扁管之间的流道也呈螺旋状,流体在其间运动时受离心力的作用而周期性地改变速度和方向,从而加强了流体的纵向混合。
加之流体经过相邻管子的螺旋线接触点时形成脱离管壁的尾流,增强了流体自身的湍流程度,使得壳程的传热也得以强化( 见图2) 。
管内、管外传热同时强化的结果,使其传热效果较普通管壳式换热器有大幅度提高,特别对流体粘度大、悬浮物浓度高等流体,其效果尤为突出( 见图2) 。
3) 不易结垢。
换热管内外流体均螺旋状、离心式流动,不断冲刷管内、外壁,使换热管不易结垢。
壳体中无盲区,壳程和管程上的涡流降低了污垢的沉积。
与传统的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相比,螺旋扁管换热器不易产生污垢,更胜一筹。
4) 不堵塞。
一旦杂质进入换热器,通过管箱进入换热管,管子的自身特性使带有杂质的液体离心螺旋湍流流动,杂质不会沉积在管内。
另外,二级安全设计使换热器完全避免堵塞,二侧管箱配置了自动冲洗排污装置,使聚集在管箱内的杂质,尤其是冲渣水中丝状悬浮物,定期自动排出换热器。
管箱设置了清洁机构,若自动排污装置出现故障,杂质及丝状悬浮物未能及时排出,打开清洁机构可以清除赌塞物并通过排污口排出。
5)维护简易。
换热器的无污堵,大大减少维护量,仅在采暖期结束停止供暖时,打开清洁机构检查清理管箱,以备来年使用。
2. 2 与其他换热器比较
由于除渣水中的杂质很多,尤其是丝状悬浮物的聚集,易使换热器赌塞,除渣水专用换热器与其他换热器比较具有优越性,如表1 所示。
3 冲渣水余热回收的内容及技术方案
3. 1 余热回收应用实例
目前我国高炉冲渣水的余热利用多以采暖为主,尤其北方的钢厂,如河北钢铁集团迁安鑫达有限公司、河北钢铁集团唐山荣信钢铁有限公司、吉林辽源鑫达钢铁公司等企业采用高炉冲渣水专用换热器,利用高炉冲渣水为厂区供暖,取得良好的运行效果,技术工艺非常成熟。
某公司3 座高炉,其冲渣水循环水量4200t /h,70 ~85℃的低温热水,最少可提供48800kW 热量,按利用95% 的热效率,可供建筑面积近60 万m2的居民采暖、建筑面积8 万m2的厂区采暖及3000人职工洗浴。
这些热量不被利用,不但白白浪费掉,还对周围环境造成热污染。
如果将除渣水的余热代替住宅区的区域锅炉房,不但居民采暖收益,还为国家节约燃煤,减轻了厂区内的热污染,杜绝了由于锅炉房燃煤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粉尘等大气污染及锅炉房排污造成的水污染,且冲渣水温度的降低,还可提高高炉炉渣的品质,提高炉渣制成的水泥活性,这是一个利国利民的好项目。
另外,该公司原厂区内的8 万m2的综合楼、办公楼、宿舍、车间等采暖,是采用的蒸汽采暖,如果将高炉除渣水的余热代替原来用于采暖的蒸汽,将蒸汽用于发电,可有效缓解电力不足。
3. 2 余热回收方案
3. 2. 1 技术参数的确定(见表2)
3. 2. 2 换热器的选型
居民及厂区采暖需供热量42860kW,选用模块式除渣水专用换热器LXBG/W -0.
6 /1. 6 -Ⅳ共4 组,每组最大供热量12000kW,模块式换热器每组2 台,4组共计8 台,其中
7 台运行1 台备用。
生活水选用模块式除渣水专用换热器LXBG/W -0. 6 /1. 6 -I 一组,每组2 台,1用1 备。
由于厂区职工洗浴淋浴器无混水装置,为了洗浴供水的稳定,将换热器与蓄热水箱配合使用,以确保洗浴的用水量和适合的洗浴水温度。
3. 2. 3 系统工作原理
换热站内主要设备为: 除渣水专用换热器、采暖水循环泵、补水泵、软化水箱、除渣水专用过滤器、采暖水过滤器、分水器、集水器、稳压罐、稳压系统、控制系统、换热器反冲洗自动排污系统、管路、阀门、仪器仪表等。
除渣水池中的除渣水( 一次热媒) 经除渣水循环泵泵入换热系统,经除渣水专用过滤器进入换热器,除渣水在换热器内通过螺旋扁管与采暖水进行间接换热,把热量传递给采暖水,降温后排回除渣水池。
二次冷媒的采暖回水流回集水器后,流经不锈钢芯除污器除污后,经循环泵打入换热器被加热流入分水器后供用户使用,周而复始实现供暖。
4 经济效益分析
4. 1 换热站投资预算统计(见表3)
4. 2 供热量折合燃煤节约的费用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了标准煤的热值8140W/kg,换热站提供采暖的换热量42860kW。
日节煤126t,则日节约126000 元。
生活水的换热量为3500kW,按每班运行4h,日节约5160 元,合计节约131160 元/d。
4. 3 运行费用
1) 水费。
采暖系统容水量约5000m3,按补水量2000m3/d,软化水按4 元/m3计,则水费为8134元/d;
2) 电费。
运行功率1100kW,电费19800 元/d( 水泵运行按平均18h /d 计,电费按1 元/kWh计) ; 生活水运行功率按30kW( 比原系统多出的费用) ,按日运行12h 计,共360 元/d( 电费按1 元/kWh 计) ;合计运行费用为28294 元/d。
4. 4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为10250000 /( 131160 -28294) =100d。
可见,约3 个月即可回收换热站的投资。
5 结论
高炉冲渣水换热用于采暖,使冲渣水得到降温,减少冲渣水量的蒸发,降低了生产成本和采暖成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高炉冲渣水拥有巨大的余热资源,是钢铁厂节能降耗的重点内容。
参考文献
[1]崔海亭,彭培英.强化传热新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2]李春兰.新型高效螺旋扁管换热器的设计与应用[J].化工机械,2005,32( 3) : 162 -165.
[3]梁龙虎.螺旋扁管换热器的性能及工业应用研究[J].炼油设计,2001,31( 8) : 28 -33.
[4]孟继安,李志信,过增元,等.螺旋扭曲椭圆管层流换热与流阻特性模拟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23( 6) : 107 -120.
[5]顾维藻,神家锐,马重芳,等.强化传热[M].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