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项目技术方案

合集下载

冲渣水余热利用系统技术说明

冲渣水余热利用系统技术说明

冲渣水余热利用系统技术说明核心设备说明图设计基本思想余热形式余热温度热水温度2030506070℃℃输入双良节能技术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冬夏酒钢冲渣水余热利用项目说明酒钢7#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计划共分为三期,目标如下:第一期:从85℃-95℃的冲渣水中取热,供铁烧换热站采暖使用,目标是确认可以长周期取得稳定热源第二期:最大限度从冲渣水中取热,取得的热量供冬季采暖使用,取代蒸汽换热采暖第三期:取得的热量尽可能在冬季、夏季都能最大限度利用根据以上目标,和酒钢相关部门取得共识后,提出了三期目标的原则方案和基本原理图,在具体实施时根据最终确定的工艺参数、现场条件修改方案以下是根据目前资料提出的冲渣水进行采暖术改造工艺流程简图图1: 原采暖系统图2:采暖系统改造方案一(第一期方案)水水换热器汽水换热器水水换热器℃图3:采暖系统改造方案二(第二期方案1)图3:采暖系统改造方案二(第二期方案2)图3:采暖系统改造方案三(第三期方案)℃水水换热器冬夏系统流程简述:原蒸汽采暖流程(略)第一期采暖系统改造流程(略)第二期采暖系统改造流程(以采暖系统改造方案二(二期方案2)为例)余热流程:来自冲渣池的85℃水经过水水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回水温度为40℃左右,进入冲渣池的下一级水池。

采暖水流程1:冲渣水换热器热交换出的热水为70℃,进入热泵机组,利用驱动蒸汽的热量与余热水的热量,升温到95℃,进入二次网;采暖水流程2:采暖二次网系统的回水50度,一部分进入热泵机组利用驱动蒸汽的热量与余热水的热量,升温到95℃;另外一部分直接进入吸收式热泵机组放热,降温到30℃,进入冲渣水换热器,被加热的70℃采暖水加热采暖水流程1。

驱动蒸汽流程:新引驱动蒸汽管路及凝结水管路一套,驱动蒸汽在热泵内驱动热泵运行后释放热量形成凝结水,凝结水再回收进入锅炉或凝水系统。

原有加热设备运行:正常情况下,热泵机组在采暖运行时,一直处于运行状态,原有的加热设备处于备用状态,当热泵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或故障状态时,原有的换热设备运行,以确保采暖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高炉冲渣循环水的余热回收与实际生产应用方案

高炉冲渣循环水的余热回收与实际生产应用方案

高炉冲渣循环水的余热回收与实际生产应用方案摘要:计算分析高炉冲渣水余热量,设计计算用冲渣水余热加热锅炉供水的设计方案,同时解决了冲渣水水温高,引起水泵汽蚀问题。

关键词:冲渣水;余热;换热器;高炉;热量1.背景莱钢1#1080m3高炉、4#750m3高炉,其利用系数分别为3.0、3.4t/(m3.d),月均渣比约460kg/t,两座高炉共用一个约1050m2的渣池,现渣池平均水温101.5℃,其热量没有回收利用,因冲渣水温接近沸点,导致渣浆泵汽蚀严重,对水泵的运行和效率影响很大,同时50℃的蒸氨废水很难补入冲渣系统,只能依靠新水补入。

因此亟待解决冲渣水水温高的问题,可以通过冲渣水余热回收的方式,降低冲渣水温,同时回收大量余热。

2.方案介绍通过余热回收系统,将热量提取,用于加热锅炉给水,达到热量回收利用。

冲渣循环水经过冲渣水换热器,将冲渣池水温降至95℃左右,工艺流程:经过冲渣水换热器将一次冲渣水供回水温度控制在95/78℃;设置二次水板式换热器,二次侧水温控制在77/72℃;三次侧为冷凝水(锅炉供水)经板换提温供回水温度设置40/71℃。

3.水冲渣余热回收方案3.1方案描述根据近几年冲渣水余热利用的实际经验,水冲渣余热利用系统采用物理过滤方式的过滤器过滤冲渣水,为了避开水质处理的问题通过间接换热的方式较为普遍。

3.2设计参数选定两级换热器功率选择:冲渣水换热器选择:按照计算的输出负荷19.02MW,供回水温度95/78℃,循环泵水流量:963.5m3/h;二次水循环泵、板式换热器选择:二次水流量3210m3/h,供回水温度77/72℃,水泵选择流量1600m3/h,两用一备,板式换热器功率:18.6MW (换热器效率取98%);三次侧水水泵选择:三次水流量500m3/h,供回水设计71/40℃,给冷凝水提温31℃左右。

3.3工艺流程介绍3.3.1 4#高炉冲渣泵房有三台900m3/h两用一备。

冲渣流量1800m3/h,现因水泵汽蚀,实际流量约1300m3/h左右。

安钢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技术的实践

安钢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技术的实践

安钢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技术的实践摘要通过对安钢目前厂区高炉冲渣水分析,大量的低温余热未能充分回收利用,既造成蒸汽的浪费,也不利于环保要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回收利用高炉冲渣水的低温余热,用于生活区冬季采暖改造,节省蒸汽资源,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

关键词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生活采暖实践0前言近年来,安钢在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引进、消化、吸收和开发、创新、研制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全面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四新”技术,促进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的优化升级,提高了节能减排创效能力。

因此,加强能源优化利用、提高余热余能利用水平、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安钢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安钢东线采暖泵站主要给安钢五生活区供暖,热源采用动力锅炉中温中压蒸汽,蒸汽使用量约15~20t/h,供应采暖面积约14万平方米,是安钢的职工住宅区之一。

而安钢目前有大量的低温余热余能未能充分回收利用,部分余热余能是供应生活采暖的最佳热源,如高炉INBA冲渣水余热资源,其温度高、水量大,蕴含着巨大的热能,目前均未回收利用。

一方面,高炉冲渣水热量一部分流失对环境造成热污染;另一方面,采用动力锅炉蒸汽用于生活采暖则消耗了宝贵的蒸汽资源,增加了企业采暖成本,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因此,利用高炉冲渣水余热向生活小区供暖已成为节能与资源综合利用的最佳选择。

现就安钢高炉冲渣水的余热利用技术实践做简单介绍。

1安钢高炉冲渣水现状安钢目前有3座2000m³以上级高炉,均采用INBA法水冲渣工艺,冲渣水余热均未回收利用。

其中1#高炉是2200m³高炉,其正常生产时,冲渣水循环量为1200m³/h,冲渣水温度在80℃以上,东、西两个INBA交替出渣,其中西INBA为双出铁口出渣,东INBA为单出铁口出渣。

经测算,1#高炉冲渣水有效热量为25.54MW,按照本地区的采暖设计规范,具有供应约50万平方米的采暖能力。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的可行性分析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的可行性分析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的可行性分析文章结合高炉冲渣水的余热特点,提出了三种余热回收方案,并针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标签: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可行性前言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能源危机的不断深化,使得节能降耗可持续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钢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也是耗能大户,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以高炉冲渣水为例,其温度可以达到95℃左右,一般都是在进入空冷塔冷却后,对水资源进行循环利用,但是其中蕴含的热量却白白浪费,而且对于周边环境造成了热污染。

对此,做好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1 高炉冲渣水余热特点高炉冲渣水余热的热源温度相对较低,但是流量巨大,而且由于水中蕴含相应的化学物质,对于普通钢材有着一定的腐蚀性,做好高炉冲渣水余热的回收工作,不仅能够有效减少能源的浪费,还可以保护周边环境,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在钢铁企业中,一般情况下,高炉冲渣水采用的是浊环水,能够减少对于水资源的消耗,但是其在冷却过程中大量的热量散失,造成了一定的浪费,而且冲渣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等物质会在大气中形成酸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如何对高炉冲渣水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是當前钢铁企业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2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方案从目前来看,对于高炉冲渣水余热的回收,主要是以下三种方案。

2.1 采暖在对高炉冲渣水进行沉淀过滤后,进行相应的水热交换,通过循环泵,将采暖水输送至采暖用户。

将余热回收用于采暖的方法,具有投资少、设备简单、散热少、余热利用率高等优点,不过也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由于采用的是浊环水,容易出现感到堵塞和腐蚀的现象,维护起来比较困难,对于换热设备的要求较高;二是只能在冬季使用,无法全年回收余热。

因此,如果采用这种方案,经济效益相对较差,而且对于余热的回收利用率低。

2.2 发电在对高炉冲渣水进行沉淀、过滤等预处理后,导入换热器,此时冲渣水的温度降低到40-50℃,之后回归到高炉供冲渣使用,可以对一定的余热进行回收。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技术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技术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技术通过对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的几种方式的对比,分析了传统换热设备在余热回收项目中的优缺点,并提出真空相变换热技术在冲渣水余热回收中的优势,其较好地解决了传统冲渣水换热器设备堵塞、耗损、腐蚀、结晶等一系列问题。

真空相变换热器有效地利用了此项技术,在钢厂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中值得推广利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及社会效益。

标签:换热器;真空相变;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1 概述高温熔渣作为高炉炼铁的附属产物,其经过水淬工艺处理后将产生70~90℃的高温冲渣水,这些具有大量余热的冲渣水具有成分复杂、悬浮物多的特点,尤其是其中含有矿棉类纤维等成分,极易造成沉积钩挂、堵塞,同时其渣粒也会造成管道的严重磨损。

长期以来,人们采用直接或间接的换热器来利用冲渣水的余热,都达不到理想的换热及运行效果。

高炉冲渣水若直接作为采暖热水,会在采暖管道及散热器中产生淤积、堵塞;若间接换热,则同样会在传统的换热器中发生堵塞、腐蚀、结晶、磨损等问题,无法长周期有效使用。

综上,如何全面、有效地利用高炉冲渣水便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2 真空相变换热技术简介由于水的沸点会随着压力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所以,通过降低水所在周围环境的压力大小,从而使水在低压环境下沸腾,进而转化为水蒸气,这些水蒸气便可以被我们充分利用与循环水进行相变换热,从而达到了余热回收的目的。

2.1 高炉冲渣水的水质分析高炉冲渣水的余热回收具有其鲜明的特点,有必要对其水质进行简单地分析。

高炉渣的主要成分为CaO、SiO2、AL2O3等物质,冲渣水是高炉渣在1400℃左右的熔融状态下水淬形成的,故在其水淬过程中会将高炉渣的一些成分溶解在水中,再加上冲渣水作为冷却高炉渣的重复利用循环水,不断往复地冲渣过程中冲渣水也不断地被浓缩,从而使高炉渣中可以溶于水的物质达到了一个饱和的状态。

笔者从某钢厂冲渣水提供的水质报告得到以下数据。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解决方案-仟亿达

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解决方案-仟亿达

仟亿达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解决方案一、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背景钢铁厂在高炉炼铁工艺中,产生的炉渣温度大约为1000℃。

目前,大多数炼铁企业的处理方法是:将此炉渣在冲渣箱内由冲渣泵提供的高速水流急冷冲成水渣并粒化,以供生产水泥之用。

这一过程中能够产生大量温度在80~95℃的热水。

通常,为了保证冲渣水的循环利用效果,需要将这部分冲渣水在沉淀过滤后引入空冷塔,降温到50℃以下再次循环冲渣。

这样就使得很大一部分热量在空冷塔中流失,既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又对环境造成了热污染。

目前,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技术主要应用于余热发电、冬季采暖和浴池用水。

二、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解决方案2.1余热发电基本原理为:炼铁厂高炉冲渣水排出时温度为80~95℃,经沉淀清除杂质预处理后进人特殊设计的蒸发换热器和预热换热器,将高炉冲渣水热量传递给换热介质,温度降至约5O℃,再送回高炉冲渣,从而回收一定量的余热。

换热介质在换热器内吸收热量后变成80℃的过热蒸气,然后进入气轮机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转动,输出电能。

做功后的换热介质变成低压过热蒸气,进入冷凝器放出热量,变成低温、低压的液体换热介质,然后由泵送至换热器中吸热,再次变成过热蒸气推动气轮机膨胀做功。

如此连续循环,将高炉冲渣水中的热量源源不断地提取出来,转换成电能。

图1、高炉冲渣水余热发电工艺流程图冷凝器冷却方式包括水冷式和风冷式2种。

其中,水冷式冷凝器投资较低,投资回收期较短,但运行过程需补充冷却水;风冷式冷凝器净发电量较少,但不需要冷却水,比较适合干旱缺水地区。

2.2螺杆膨胀机余热发电简介螺杆膨胀机是一种专门回收各种低品位热能发电的高新技术新型发电机组,具有通用性强、热能适用广、使用维护安全便捷、节能高效等技术特点,在不影响用户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和经济增效的投运效果。

工业热液(75℃以上)的应用范围:热水温度150℃以上,可以直接用“螺杆膨胀动力机组+冷凝器”回收发电热水温度70-150℃范围,可以采用“双循环螺杆膨胀动力机组+冷凝器”回收发电图2、螺杆发电流程图2.3冬季采暖高炉冲渣水在渣池中沉淀后仍含有很多炉渣杂质,不能满足采暖系统水质要求,所以高炉冲渣水必须过滤才能进入采暖系统。

科技成果——高炉冲渣水直接换热回收余热技术

科技成果——高炉冲渣水直接换热回收余热技术

科技成果——高炉冲渣水直接换热回收余热技术适用范围钢铁行业冶金行业炼铁、炼铜等生产过程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行业现状高炉炼铁熔渣经水淬后产生大量60-90℃的冲渣水,其中含有大量悬浮固体颗粒和纤维。

目前,我国高炉冲渣水余热主要采用过滤直接供暖及过滤换热供暖方式进行利用,但存在容易在管道或换热设备内发生淤积堵塞、过滤反冲频繁取热量少、产生次生污染等问题,无法长时间使用,因此多年来冲渣水余热未得到全面有效利用。

按照我国钢铁生产产量8亿t,按350kg渣比计算,由冲渣水带走的高炉渣的物理热量约占炼铁能耗的8%左右,能源浪费巨大。

该技术自2013年推广至今,已实施26座高炉,总供暖面积达1400多万平米,实现节能量20万tce/a,CO2减排约52万t/a。

成果简介1、技术原理高炉炼铁冲渣水含有大量60-90℃低品位热量,该技术采用专用冲渣水换热器,无需过滤直接进入换热器与采暖水换热,加热采暖水,用于采暖或发电,从而减少燃煤消耗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冷却后的冲渣水继续循环冲渣,对于带有冷却塔的因巴等冲渣工艺,可以关闭冷却塔进一步节约电能消耗;而对于没有冷却塔的冲渣工艺,冲渣水降温后减少了冲渣水蒸发量,进一步减少水消耗。

采用该技术,无需过滤,工艺流程短,运行及维护成本低,取热过程仅仅取走渣水热量,不影响高炉正常运行,无次生污染,整体运行可靠,适宜于长周期运行。

2、关键技术(1)直接换热技术。

开发了专用冲渣水换热器,解决了纤维钩挂堵塞和颗粒物淤积堵塞问题,冲渣水无需过滤即可直接进入换热器与采暖水进行换热。

(2)抗磨损技术。

冲渣水含有大量固体颗粒物,不仅容易淤积堵塞,而且极易磨损,该技术通过板型、材质、结构、流速等方面的控制解决了磨损问题。

(3)自动运行控制技术。

根据高炉规模和冲渣工艺的不同特点,研发了系列工艺流程与之配套,大型高炉两侧冲渣的切换技术以及可靠的直接换热技术保证了自动运行的可实施性。

高炉余热利用

高炉余热利用

3200高炉区域循环水余热利用方案余热采暖利用现状目前济钢余热利用项目主要为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项目,共设有三个高炉冲渣水换热泵房,每个泵房安装板式换热器三台(开二备一),设计负荷为36.5MW,采暖水流量:2100t /h供回水温度:65℃/50℃供回水压力:6.5/4.5MPa根据供热负荷48W/㎡计算,可供采暖面积:76万㎡左右。

现已为钢城新苑和韩仓小区供暖。

为充分利用济钢余热资源,为济钢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结合济钢实际运行情况,可采用热泵技术回收高炉水冷壁等的余热水余热,加热冲渣水余热利用项目采暖水,用于实现济钢周边城市小区供暖。

从而实现了节约高品位一次能源,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的目的,并减少了余热排放大气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3200高炉区域余热负荷技术方案在石河西侧3200高炉区域采暖水供热管线母管处,建设3台25MW 吸收式热泵,用320烧结和400烧结锅炉蒸汽作为驱动,提取3200循环冷却水热量,把采暖循环水由65℃加热至95℃。

根据吸收式热泵蒸汽负荷占总负荷的40%--50%.热泵参数采暖水温度: 95℃/ 65℃循环水温度:37℃/ 30℃循环水量:1500t/h 采暖热水量:700t/h单台蒸汽量:18t/h蒸汽压力:2.0MPa温度:400℃负荷计算表投资估算三台吸收式热泵每台约1000元,蒸汽、水系统改造费用约1000万,合计4000万元项目收益项目建成后可采暖总负荷可达到110MW,供热面积220万平方米。

可增加供热面积144万平方米,采暖费按20元/平方米分配给济钢,收入2880万元/年,采暖配套建设费用78元/平方米按50%分配给济钢,可一次性获得费用5616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项目技术方案目录1 概述 (1)1.1项目名称 (1)1.2编写单位 (1)1.3设计依据 (1)1.4设计原则 (2)1.5设计范围 (2)2 技术条件及指标 (3)2.1气象资料 (3)2.2设计条件 (3)2.3项目简述 (4)2.4工艺简述 (4)3 工艺技术方案 (6)3.1建筑物采暖热指标 (6)3.2供热能力分析 (7)3.3工艺技术方案 (8)3.4冲渣水换热站 (9)3.5备用热源 (11)3.6.能源介质管网 (11)3.7主要设备清单 (12)4 土建部分 (13)4.1概述 (13)4.3厂区自然条件 (13)4.4建构筑物 (14)4.5计算采用的程序 (14)5 供配电设施 (15)5.1设计范围 (15)5.2设计依据 (15)5.3 供电及负荷计算 (15)5.4电气传动及控制 (16)5.5电缆敷设 (16)5.6 照明 (17)5.7防雷与接地 (17)5.8电气设施防灾 (18)6 自动化仪表及控制要求 (20)6.1设计范围 (20)6.2装备水平 (20)6.3主要检测 (20)6.4控制要求 (20)6.5仪表选型 (21)6.6控制室 (21)6.7通讯 (21)7 给水、排水 (22)7.2生活给水 (22)7.3 排水 (22)8 采暖、通风、空调设施 (23)8.1采暖设施 (23)8.2通风设施 (23)8.3通风设施 (23)9 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 (24)9.1施工条件 (24)9.2 大件运输 (24)9.3 建厂物资 (24)9.4 劳动定员 (24)10 运行管理 (26)10.1调试和试运行 (26)10.1日常运行管理 (26)10.3异常运行 (26)11 投资概算 (27)11.1工程概况 (27)11.2 编制依据 (27)11.3费用构成 (28)11.4成本及收益分析 (29)1 概述1.1项目名称某集团炼铁总厂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项目中新4#、5#2580m3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工程。

1.2编写单位XXXXXX1.3设计依据(1)依据某集团炼铁总厂新4#、5#2580m3高炉冲渣系统生产状况,及未来负责供热的建筑物热工情况等。

(2)甲方提供的厂区现状图;(3)国家及相关行业颁发的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4)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城镇供热管网设计规范》CJJ34-2010;《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81-2013;《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 50316-2000(2008年版);《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GB 50632-2010;《钢铁企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721-2011。

1.4设计原则(1)根据采暖水对水质、水温、水压的不同要求,充分挖掘厂内宝贵余热资源,设计了高炉冲渣余热利用循环系统,以实现冲渣水余热的二次利用、节约新水,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2)结合区域水处理现状,充分发挥现有设施潜力,尽可能降低投资、减少占地面积。

(3)采用先进、高效、节能的设备和国内外先进、可靠、成熟的水处理工艺进行相应的水处理设计。

(4)最佳的泵组组合和合理的调配方式满足某周边住宅小区冬季采暖要求系统投运后,不会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

1.5设计范围高炉冲渣水换热站的工艺设计,包括冲渣水换热系统、采暖循环系统、备用蒸汽系统,站房建筑、结构,电气及自动控制系统等。

2 技术条件及指标2.1气象资料(1)室外计算温度年平均温度9.6℃供暖室外计算温度-15.1℃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8.6℃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18.3℃(2)风向、风速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2.9m/s冬季最多风向NE冬季最多风向的频率14%冬季室外最多风向的平均风速 3.5m/s (3)冬季日照百分率60%(4)最大冻土深度118cm(5)冬季室外大气压力1018.5hPa (6)极端最低气温-26.9℃(7)其它年平均最大降雨量533.7mm月平均最大降雨量286.2mm最大积雪深度70mm基本风压0.55KN/m2基本雪压0.25KN/m2 2.2设计条件2.2.1高炉冲渣水基本参数2.2.2备用饱和蒸汽供汽量:30t/h;供汽压力:0.3MPa;温度:133.5℃。

2.3项目简述本项目计划利用某集团炼铁总厂xin4#、5#高炉冲渣水系统余热及剩余蒸汽做为热源,向城区内采暖用户供热。

本项目充分响应我国关于环境治理有关政策及号召,减少能源浪费及污染物排放,拓展企业经营思路、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

4#、5#高炉容积均为2580m3高炉。

根据甲方提供的高炉生产状况,两座高炉日出铁量5934吨,日产渣量1780.2吨,高炉热熔渣的物理平均温度约为1650℃,冲渣水循环量为1000~1200m3/h。

冬季冲渣循环水温:高炉出渣时冲渣水平均温度为76℃~78℃,未出渣时平均温度为66℃~68℃,本项目中选取平均温度70℃为计算温度。

2.4工艺简述为了企业能够健康稳定发展,降低能源及水资源消耗,增加企业效益,减少环境污染,本项目计划采用公司所属高炉的冲渣水做热源,在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的前提下,将冲渣水与高效换热器换热,将换热后的二次水接入厂区采暖循环供热管网向厂区内建筑物供热。

项目的构成及流程见下图: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另外,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利用项目符合相关产业政策,本项目能较好的利用厂区现有生产设施,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本方案编制过程中拟选用设备先进、安全,工艺较成熟,同行业内已有较多先例,各类设施能够满足实际需要。

节能方面满足各级政府及行业内相关技术要求,环境保护及安全生产均有可靠保障。

是国家鼓励,企业迫切需要的节能环保项目,项目具有较强的可实施性。

3 工艺技术方案3.1建筑物采暖热指标由于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一般具有供热范围广,供热面积大的特点,很难于准确统计所有单体建筑的采暖耗热量,不能详细、精确计算每栋建筑物的热负荷。

因此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中采暖建筑物的热负荷常常采用估算法。

本项目建筑物热负荷计算,采用面积指标估算法。

该方法计算简便、误差小,在国内外集中供热工程中普遍采用。

民用住宅、公共建筑按地块功能及容积率确定。

根据《建筑气候区划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赤峰市建筑气候属于严寒地区,建筑物的热工能性要求见下表:建筑物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K—W∕(㎡•K)针对本工程的实际情况,本设计热负荷均为采暖热负荷,按照国家节约能源的法规政策、《建筑气候区划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以及鞍山市建筑物围护结构实际情况和气象条件、室外采暖计算温度、已有建筑物的实际建筑结构型式、相邻区域已经实施集中供热的实际供热指标等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采暖热指标采取以下数值:(1)采取节能措施前:2008年以前(含2008年)民用住宅55W/m2;公共建筑75 W/m2;综合指标57.4 W/m2;建筑属性比例:住宅:公建=8.8:1.2。

(2)采取节能措施:2008年以后:民用住宅50W/m2;公共建筑65W/m2;综合指标51.8W/m2;建筑属性比例:住宅:公建=8.8:1.2(3)采取节能措施前后(旧有建筑+规划新建筑):旧建筑与新建筑比例为6.0:4.0,经过整理分析和计算本区域内的综合热指标为55.16W/m2。

3.2供热能力分析3.2.1冲渣水供热能力分析依据某集团公司现有产能规模和未来几年的发展规划,结合高炉系统的生产现状,对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能力进行评估,可回收热量值见下表4-1。

各高炉正常稳定运行时,能够回收利用的冲渣水余热总量为35.0~42.0MW,可以供应的市政建筑约70.1~85.6万m2(其中还充分考虑换热器换热效率及采暖热媒循环过程中热损失,对计算结果进行适当修正,修正系数为0.85)。

3.2.2备用蒸汽供热能力分析厂区内饱和蒸汽管网可以每小时提供30t饱和蒸汽(蒸汽压力:0.3MPa,温度为133.5℃),作为高炉修风等原因停产时的保安热源,防止管网或设备因结冰而损坏;并作为冬季极寒季时的补充热源。

饱和蒸汽可提供的总热量为18.0MW。

3.3工艺技术方案3.3.1工艺流程简介将高炉冲渣水池内符合回收条件的高炉冲渣水由冲渣水余热回收循环泵加压送至安装于冲渣水换热站内的渣水过滤器,经过滤后,进入渣水换热器中与给采暖循环水交换热量。

渣水在完成热交换后,通过渣水循环管道再次回到高炉冲渣系统,再次冲渣、加热,回流至高炉冲渣水池,进行第二次循环。

采暖循环系统中采暖供水,则通过采暖循环管道送至集中供热管网,经各类采暖设备散热后,水温降至设计值,再通过管道回到冲渣水换热站内,经换热器加热后,使其温度恢复到设计值后,由采暖循环泵加压后再次循环使用。

为了保证采暖系统符合城市集中供热系统的统一要求,并保证冬季运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厂区蒸汽管网上接出一趟蒸汽管道,送至冲渣水换热站内,作为冬季保安蒸汽和补充热源。

在各个换热过程中,各种热媒的温度分别为:高炉冲渣循环水:70/55℃;补充蒸汽:压力:0.3MPa,温度为133.5℃;采暖循环水供回水温度:63/48℃。

3.4冲渣水换热站分别在4#、5#高炉冲渣系统附近,新建一座冲渣水换热站。

4#高炉配套冲渣水换热站建筑物尺寸为:长×宽=25×12,室内净高5m,为地上单层建筑物;5#高炉配套冲渣水换热站建筑物尺寸为:长×宽=25×10,室内净高5m,建筑物架空布置,底标高不小于5.5m。

新建冲渣水换热站内设必要的吊装设备和通风装置。

冲渣水换热系统的全部工艺设备均安装于换热站内。

主要设备包括:渣水过滤器、渣水换热器、采暖补水水泵、水处理设施、起重机、控制系统、供配电系统等。

3.4.1过滤装置过滤装置采用高炉冲渣水专用复合过滤装置,分为粗过滤器和精过滤器两种。

针对高炉冲渣水的悬浮物特点进行分级处理,确保处理后水中悬浮物含量不大于20mg/L,并能实现装置全自动反冲洗,过滤效率高、性能稳定。

粗过滤装置为一级过滤,安装在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系统冲渣水管路入口处。

该装置为可拆卸型,装置内部滤芯可拆卸,便于清洁及维护。

精过滤装置安装在粗过滤装置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