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十一课复习课导学案(师)
思品第十一课导学案

①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②要杜绝从众心理,养成亲社会的行为③学会倾听能够使我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④语言文明及表达的技巧是心灵沟通的桥梁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学习难点
懂得文明交往的重要性,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认识到表达和倾听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
疑问、收获
◆一、正面思考自主学习
【自学目标】
(1)成功交往的艺术有哪些?P85页(2)礼貌的重要性.P85页.
(3)礼貌待人的主要表现;P85--87页。(4)倾听的注意事项。P91页。
【自学过程】
我认真阅读教材85--92页,在七分钟之内完成下列填空的1-5题,并在书上做好笔记.
6、一位诗人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只能通过一个人的小路上,与对面走过来的评论家相遇。这个有成见的评论家对诗人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我恰恰相反。”诗人说完,笑着退到了路边,下列说法你同意的有()
①、这位诗人机智而有礼貌②、这位诗人不应该给评论家让路③、文明礼貌体现着诗人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修养程度④、傲慢粗鲁的评论家降低了自身的吸引力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五、迁移运用学能提升
2008中国奥运会,不同肤色的运动员、官员、记者用最能表达心语的语言表达力心底的感动:“中国志愿者的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微笑。“奥运会闭幕式上,国际奥运会秘书长首次增加了向志愿者代表献花的仪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先生专门致信充分肯定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杰出表现,授予”联合国卓越志愿服务组织奖。“
A、礼貌待人有助于我们开展文明的交往和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11课 机遇与挑战导学案 陕教版-陕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学案

机遇与挑战【一】学习目标★知识:了解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理解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
★能力: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复杂国内国际形势的能力,正确分析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认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全球观念、国际竞争意识、忧患意识,自觉维护世界和平。
【二】学习重难点1.和平与发展问题及相互关系。
2.中国在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知识梳理第一节当今世界的主旋律1.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为代表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2.新的科技革命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与合作不断增强,_______________趋势愈益明显。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种力量在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中重新组合,国际格局向_____________发展。
4._________________,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5.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难题,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这些问题困扰着世界的发展和进步。
但是,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全球性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两大问题。
6.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
________________是各国共同发展的_____________,各国的共同发展,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维护世界和平的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世界舞台上的中国1.我国经过50多年艰辛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十一课复习课导学案(师)

第十一课
胸怀全球迎接挑战
课型
复习
执教时间
3.21
主备人
杨庚清
审核人
复备人
考点及知识能力要求
单元
课题
中考考点
能级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第五单元
走向明天
第十一课
胸怀全球
迎接挑战
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
√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
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
√
√
复习方法指导
本课复习要点不多也不复杂;能级要求都不高,没有运用的要求。所以,主要培养和塑造初中生的国际意识和视野,做一个合格的世界青年。
3.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P146-P147)
(1)“和谐世界”的理念
建立“和谐世界”现已成为我国和世界人民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
(2)青少年学生的国际意识
青少年学生作为祖国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该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切实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
(3)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及相互关系
①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教学过程
个人复备
一、引入课题
二、考点解读(自主落实考点)
1.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P138-140)
(1)列举近些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的实例
①2008年8月,成功举办了第24届北京夏季奥运会,中国获金牌和奖牌世界第一;
②2010年5月至10月,成功举办了上海世博会,这是该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
材料二:2010年11月,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举办的又一次国际体育盛会。来自亚洲各地的97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42个大项,476个小项的角逐。与会的亚洲各国运动员、裁判员、官员、服务员以及观众共享激情盛会,期盼和谐亚洲,追求和平、团结、统一和进步的亚运理念。
人民版九年级全册思想品德导学案:第十一课第3框《铸就生命信条》

铸就生命信条导学案姓名:组名:组长签字:(等级:)学习目标知道培养美德需要向道德楷模学习,需要坚持自己的道德信条。
学习重点理解和体会人生道德信条:“公”“廉”“仁”。
一、课前预习1.我们心目中的未必是伟人、名人,但他们身上体现出的美好品德如同一盏盏明灯,指引着我们的。
2.人生的第一个火把叫做;人生的第二个火把叫做;人生的第三个火把叫做。
这三个火把是做人最重要的,是照亮人生道路的火把。
3.人的一生中有一些道德超越了个人,是为了而牺牲自我,甚至为了的利益而献身,这是人生之,是我们应该终生追求的目标。
二、合作探究(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并解疑)1.我们的道德明灯在哪里?其作用如何?2.做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3.“公”“廉”“仁”的含义是什么?4.人生之大德为什么是我们终生追求的目标?三、课堂检测1.关于人生有大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做一个有大德之人,只做感天动地的大事,不用做小事B.有大德之人,不是谁都做的了鹊,没必要太较真C.人生有大德,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但过程重于结果,只要努力,人生就会无憾D.有大德之人必有先天的过人之处,即使后天的百倍努力也无济于事2.《尚书》说:“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这句话给中学生的启示是( ) A.宽容就能成就事业B.包容他人的一切错误C.尊重是理解的前提D.要培养宽容精神四、拓展链接1.时代呼唤道德模范人们常说: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希望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生之路;道德是路,引导人们走向灿烂辉煌。
我们的时代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引领,我们的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来推动。
道德模范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们的高尚情操既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道德,又反映了新时代的新的道德风尚。
对于每个人来说,向道德模范学习,就是要认真学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
学习他们那种爱岗敬业、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学习他们那种顾全大局、团结互助,舍己为人、乐于奉献的崇高境界;学习他们那种公正无私、克己奉公,重诺守信、勤劳勇敢的高尚情操;学习他们那种惩恶扬善、从善如流,扶危济困、尊老爱幼的优秀品质。
鲁教版初三思品11课导学案

第十一课走向世界的中国第一课时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一、学习目标1.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时代的潮流、世界的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
2.培养理解、分析能力及辩证看问题的能力。
3.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维护世界和平,为中国的和平崛起而奋斗。
二、知识提纲1、当今时代的主题、时代潮流是什么?A、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2、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是什么?有何影响?趋势: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
影响:①它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②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创造了许多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③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利用当前国际环境,趋利避害,谋求本国快速发展。
3、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如何?(1)地位: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大国。
(2)作用:经济方面:①我国是世界商品销售市场。
②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
③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政治方面:①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重大的国际问题的解决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三、巩固提高1、(2010江苏常州中考)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对中国和平崛起的实质作了精辟的概括。
他说:中国的和平崛起所做的只是“中国梦”,而绝不是别的什么梦。
比如在能源消耗上,我们就做不起“美国梦”;在增强综合国力上,我们也不想做“(前)苏联梦”。
下列漫画分别诠释了这三个“梦”:请回答:(1)在能源消耗上,我们为什么做不起“美国梦”?(2)在增强综合国力上,我们为什么不想做“(前)苏联梦”?(3)在当代,影响世界共同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什么?变式训练:2.材料一:2010年10月9日,朝鲜宣布进行核试验后,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对朝鲜核试验表示坚决反对,呼吁朝鲜重回六方会谈。
九年级第十一课竞争合作谋发展(上)导学案

学
习
提
纲
1、服务社会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做起,你做过哪些具体的事情?
2、每当帮主了别人你内心的感受是什么?
老师导学
小结
养1、服务社会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成
亲亲近社会就2、当别人遭遇不幸时,要竭尽
社要服务加公益活动
为
反思
辛店中学“6+1”导学案
班级
八
科目
思品
编号
2
主备人
苏炎
授课时间
学
习
提
纲
3、当你有能力的时候你会向晓苏一样去资助别人吗?当有人需要安慰关心的时候,你是怎样做的?
4、完成教材P12内容,说说你参加过的社会公益活动
老师导学
课题
第九课亲近社会第四课时养成亲社会行为
备课成员:
审核人
学
习
目
标
1、能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学案第11课 走向世界的中国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学案第11课走向世界的中国www.5y 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教学案第11课走向世界的中国一、知识网络结构: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在旋转的世界舞台上国际竞争中的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竞争中和平发展开放的中国期盼我二、基础知识:、当今世界,虽然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不断,依然存在,新的不安全因素在增加,全球在加剧,贫困和疾病仍在困扰着发展中国家,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严重挑战。
但是,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页)2、战争曾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不幸和灾难,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马渴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页)3、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它带来了什么影响?各国政府都采取了何种态度?(页)答:(1)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2)它促进了世界的、与,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创造了许多新的,也带来了严峻的。
(3)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利用当前国际环境,,谋求本国。
要正确看待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利弊。
4、我国的地位怎样?(页)答: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国。
尽管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我国潜力巨大、前景光明,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大国。
5、在国际竞争中,我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页)答:(1)经济作用:我国人口众多,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消费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是世界商品的;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投资需求不断增长,是世界上吸引的国家,是推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
(2)政治作用: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重大国际问题的解决越来越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始终不渝地奉行外交政策,为解决国际争端、地区冲突和打击恐怖主义等做出了,已成为维护世界的重要力量,在当今世界树立起了一个的形象。
九年级思品学案11课

九年级思品学案
第11课展望祖国未来
备课人:刘芙平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及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2、了解现阶段人民生活总体小康的现状及其意义;
3、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懂得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明确民族复兴的重要性。
一、知识整合
1、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
2、和谐社会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
3、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4、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怎样的阶段性胜利?
5、如何理解总体小康?当前的小康还存在哪些问题?
6、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是什么?
7、怎样实现这一目标?
8、如何理解艰苦奋斗的精神?
9、实现民族复兴的原因、历程、意义、机遇?
二、能力提升
1、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墨子:“兼相爱”“爱无差”,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这些话语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追求?当今社会还存在哪些与和谐社会不协调的现象?
2、国家为建设和谐社会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3、为创建和谐班级你能做些什么?
4、谈谈你心目中的小康社会的理解和感受?
5、辨析: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不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了。
6、写出与艰苦奋斗相关的格言警句。
7、畅想民族复兴
政治:
经济:
文化:
生活:
8、请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个方面来说明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建设小康社会,我国提出了哪些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C.后果:会刺激新一轮军备竞赛,引发更大范围的世界战争
D.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3.2011年11月,胡锦涛主席出席了在韩国首尔举办的G20第五次峰会。胡主席在会上就世界经济形势和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发展问题、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等问题做了重点发言,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主要是因为:()
五、拓展训练
(一)选择题
第八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于2010年11月在珠海成功举办,展示了当今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对于中国亮相的无人机,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无人机的发展尤其引起美国和以色列的忧虑,还会让中国的邻国担忧,会刺激其他国家加快研发本国无人机或购买无人机,尤其是印度和日本。事实上,中国的无人机技术起步较晚,与欧美差距较大,美国的战略无人机早已装备部队,其最新研制的隐身无人战机也已接近列装,中国的很多无人机还处于研发状态。据此回答1—2题。
⑵材料一中被省略的部分,你认为可以补充些什么内容
⑶针对材料二所提出的问题,我们青少年学生应怎么做?
参考答案:
1.D2.C3.B
4.⑴共同说明了:我国现阶段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新的战略起点,即机遇与挑战同在。
⑵可以补充:从国际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深刻变革,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整体实力步入上升期。从国内看,我国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市场需求潜力巨大,资金供给充裕,科技和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劳动力素质提高,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政府宏观调控和应对重大挑战的能力明显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②两大主题的关系: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就缺乏可靠保障。
各国的共同发展是保持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如果没有健康发展的经济基础,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也就无从谈起。
只有世界所有国家共同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才能不断为人类社会的光明未来创造条件,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材料二:2010年11月,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举行。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举办的又一次国际体育盛会。来自亚洲各地的9700多名运动员参加了42个大项,476个小项的角逐。与会的亚洲各国运动员、裁判员、官员、服务员以及观众共享激情盛会,期盼和谐亚洲,追求和平、团结、统一和进步的亚运理念。
点拨:这些材料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彰显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在国际社会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这些材料可以引出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构建和谐世界对青少年的要求、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等内容的考查。
⑶应做到:①必须自觉增强民族危机感、民族自尊心以及民族责任感。②青少年学生要增强忧患意识,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勤奋学习,做好投身祖国建设的各种准备。
【教后反思】
1.珠海航展的成功举办和我国在航展上的表现,充分说明()
A.中国的发展给整个世界带来更多威胁B.世界经济一体化在发展
C.中国的军事实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D.祖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
2.对当前的国际竞争,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A.意义:能促进国际交往,激发产品、服务、人才和信息的全球性流动
B.措施:要增强民族危机感、自尊心和责任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能够从我国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中,启发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
在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问题上,要从和平与发展的关系、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义、青少年的国际意识等方面思考准备命题点。
(二)知识贯通
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义,可以从第一课第二框关心社会发展中关心时事的意义中得到演绎(P7)。
(三)热点追踪
材料一:至北京时间2011年3月2日,中国政府帮助愿意回国的利比亚侨民全部撤出,从海、陆、空三路共计撤出35860人。根据公开报道,自1990年至今,20年来我国已成功从事发国撤离超过5万名中国公民和同胞,累计派出包机、专机超过100和500架次。
教学过程
个人复备
一、引入课题
二、考点解读(自主落实考点)
1.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P138-140)
(1)列举近些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的实例
①2008年8月,成功举办了第24届北京夏季奥运会,中国获金牌和奖牌世界第一;
②2010年5月至10月,成功举办了上海世博会,这是该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
三、误区点拨
祖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要注意,是“提高”,而不是“最高”。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着极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严峻的挑战,即机遇与挑战同在。只看到机遇而忽略挑战(使人缺乏忧患意识),或只看到挑战而忽略机遇(使人悲观失望),都是错误的。
四、拓展延伸
(一)中考考查视角
善于列举大事以说明我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
A.中国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宰力量
B.构建和谐世界是国际社会共同期盼
C.胡锦涛主席的个人魅力和国际影响
D.战争和冲突成为当今世界永恒主题
(二)非选择题
4.材料一:“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摘自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课题
第十一课
胸怀全球迎接挑战
课型
复习
执教时间
主备人
王庆忠
审核人
复备人
考点及知识能力要求
单元
课题
中考考点
Hale Waihona Puke 能级要求了解理解运用
第五单元
走向明天
第十一课
胸怀全球
迎接挑战
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提高
√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
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
√
√
复习方法指导
本课复习要点不多也不复杂;能级要求都不高,没有运用的要求。所以,主要培养和塑造初中生的国际意识和视野,做一个合格的世界青年。
②发展的挑战:挑战与机遇同在,如果把握不当就容易造成经济停滞、社会动荡,机遇期也有可能成为引发危机的风险期;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使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面临更大压力。
(3)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的应对措施
①必须自觉增强民族危机感、民族自尊心以及民族责任感。
②青少年学生要增强忧患意识,明确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勤奋学习,做好投身祖国建设的各种准备。
①当今国际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已经表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
②中国在主动融入世界的同时,也在为世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负起应尽的责任,发挥着日益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③中国的前进步伐给整个世界带来了更多的希望(而不是威胁)。
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P140-143)
(1)当前的国际竞争
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当前国际竞争的启示(要求):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地区都不可能“稳坐钓鱼台”;能否做到由弱变强,后来居上,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能否抓住历史发展的机遇。
(2)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①发展的机遇:在知识经济到来和经济全球化大潮下,中国的发展面临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极好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融入国际社会,加入WTO,更为我国走向世界、扩大对外交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为外商进入中国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3.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P146-P147)
(1)“和谐世界”的理念
建立“和谐世界”现已成为我国和世界人民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
(2)青少年学生的国际意识
青少年学生作为祖国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应该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旗,切实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
(3)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及相互关系
①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③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先后出资400亿美元参与国际援助计划,展现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④此外,中国在地区安全和事务以及联合国维和行动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总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好评。
(2)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