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

合集下载

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项目方案创作与构思

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项目方案创作与构思

中关村航天科技创新园项目方案创作与构思摘要:针对地块特点,沿场地周边构思一系列新建筑,场地核心形成花园和绿色聚会场所。

创建视觉上统一、整体的建筑形态,赋予建筑群一个新的表皮系统,表皮简洁而被赋予色彩,色彩间按色谱规律相互过渡、连续,规划市政道路下沉至地下形成地下公路与车库相连接,基础设施、停车场和道路系统向下发展使得宝贵的地产得以保留并回馈给公众。

关键词/绿色建筑表皮地下公路创新园用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两侧。

其中知春路北侧地块东临中关村东路、航天社区,南临知春路,西临中关村南三街,北临中关村南路;知春路南侧地块东邻翠宫饭店。

创新园内建筑物现状为厂房及科研办公楼,其中“中国卫通大厦”、“卫星大厦”和“534号楼”位于知春路北侧地块内是需要保留的建筑。

本项目是以国际甲级写字楼为主,结合商业、公寓和酒店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

本设计充分利用了场地的容积率,给业主提供了最高可能的投资回报。

规划采用整体化的设计手法,以底部两层商业将13栋功能各不相同的大厦连为一体,围合出一个内广场,使项目内各个位置都能获得良好的景观。

南北两侧地块以天桥相连通,遥相呼应。

整个设计是沿场地周边建设一系列新建筑,该场地的核心附一个公园般的花园和绿色聚会场所。

高层写字楼都设在一个相互联系的两层商业基座上,所有建筑物的二层连接能够使工作休闲、娱乐和购物容纳进来,这里将容纳零售,商业和娱乐场所。

对现存建筑进行改造设计,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形象。

沿场地北边的塔楼也设在基座上,包含了公寓大楼。

毗邻酒店的公园将容纳纪念物,标志着卫星区的历史性质-这里诞生了中国的第一颗卫星。

南部建筑物将通过底座或广场层的桥来连接,桥可以同时连接街道上的人行道。

为了创建视觉上统一、整体的建筑形态,创新城市新的地标形象,这些大厦都赋予一个新的表皮系统,表皮采用穿孔铝板,简洁而丰富多彩,色彩间按色谱规律相互过渡、连续,这极大地丰富了和挑战了城市的视觉空间,建筑群的高度或因视觉趣味的不同儿变化,或因与现有的两个建筑的关系而各变化。

中关村软件数字园区规划与设计

中关村软件数字园区规划与设计

带 网络 技 术 及软件 研 发 为核心 技 术的港 湾 网络 公 司 , 以从事 自助银 行 系统 及 网络 服务 管理 系统 软 件等 为核 心技 术 的国 永融 通公 司 ,以从 事 电信营 销 、客服 、网络安全产品等 为核 心技 术的东软股份 公 司 、以从事 形 变连 笔的 联机 手 写汉 字 识别 方法 与系统 为核心 技术 的汉王科 技公 司等 1 0余家 企 0 业 ,基本形成了 以网络计算机 、金融 、电信行 业为 中心的产业链 。在 国际招商方面 ,美 国 O A L R C E公
目前 ,园区内已聚集了 以从事 R S P 及 S C IC C U O 芯片研 发 为核 心技 术 的方 舟科 技 公 司 ,以 从事宽
园区的总规划用地面积 为 1 9 顷 ,总建筑面 公 3 积为6 2万平方 米 。园 区的容积率为 0 4 ,总建筑 .4 密度为 1 % 5 ,绿化 率近 6 % 0 ,建筑控高 1 . 2 5米 ( 地
2、园区 内无线 网络 通 讯基 础设施 领域 ( 5项重 点任 务 ) 3、 息安全 体系 信 4、高质量 的通讯 服务
5、“ 卡通 ”管 理系统 一
电子商 务领域 ( 2项重 点任 务 )
6、电子商 务平 台 7、企 业信用评测 系统 8、地 理信 息系统
园区管理 领域 ( 3项 重点任 务 )
息化的 需求 。二 、增强 软件 园园 区的 管理能 力 ,提 升园 区的服 务水 平 。三 、 提升 软件 园的 品质 。四 、拓 展软件 园 的产 业发 展方 向 。


数字化 园 区建设 重点任 务
中关 村软 件 园数 字 园 区建设 规划 重点 任务 一览 领 域 重点 任 务 1、园区骨干 网络

总部基地规划设计探讨

总部基地规划设计探讨

WORKS OF INSTITUTES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总部基地规划设计探讨魏闽红 李宏新 刘吉臣作者单位: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北京,100053)收稿日期:2005-08-10总部基地项目坐落于北京西、南四环交汇处的中关村科技园丰台园,紧临四环快速路,占地面积37hm2,总建筑面积70万m2,由丰台科技园区与英国道丰国际集团合作建设,为中关村开园以来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

华通设计顾问工程有限公司在该项目国际设计招标中中标,并全程独立完成了总部基地的总体规划单体设计。

“总部基地”的成功,在于其探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科技园区规划建设模式,既不同于传统的中国科技园区,也有别于欧美等国外企业园区,其特殊性在于:1. 独栋的建筑形象及命名权;2. 花园式的环境规划,以环境为主题的规划手法;3. 整体规划、一体建设的操作方式,园区拥有整体的形象;4. 较低的建设容积率,其综合容积率1.59,仅为市区商业办公建筑的容积率的一半以下,为CBD中心区容积率的1/3;5. 位于城市近郊区域,交通不如市区办公便利,但大大优于远郊工业产业园区;6. 较经济的房价,约相当于市中心区写字楼房价的一半。

大规模的花园式独栋办公园区开发且园区整体规划、整体建设,在国内这是首次。

在项目前期构思过程中,我们逐步明晰思路,一致认为突出企业标识性及相对独立性是规划的关键,并在规划设计中遵循以下四大基本原则:环境性、独立性、经济性与弹性。

总部基地项目推出后,以其创新的规划设计理念,迅速得到市场的认可。

根据建设方的统计,目前一期全面入驻,二期销售售罄,三期130栋总部楼封顶,已预定销售过半,销售价格从6000多元上涨到7000多元,入驻的客户主要为大中型国企和民企,如中国航天集团、大连冰山集团、中国通信系统公司、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建龙钢铁集团等,各行业巨头公司的入驻产生了“总部经济”效应,使丰台科技园由过去地点偏僻、不成规模的初级科技园区形象,一跃而成具有国际科技园区水准的一流园区,并且形成一个大型商务新区,有效提高了本地区的土地价值,促进了丰台地区经济的发展。

中关村科技园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

开发区超自主体制典型案例2——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体制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案例。

其设计与上节所述一般开发区体制有较大的不同。

在一定意义上,中关村科技园区体制成为开发区超自主体制的一个典型特例。

一、概要中关村科技园区是198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

园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和亦庄科技园。

海淀园位于海淀区,其中建有1.8平方公里的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4平方公里的永丰中试基地;丰台园位于北京南郊的丰台区,昌平园位于北郊的昌平区,作为高科技产业基地,两园面积各占地5平方公里;亦庄科技园位于北京东南郊京津唐高速公路起点,面积7平方公里;电子城科技园位于首都东北郊酒仙桥,面积10.5平方公里。

中关村在2001年的情况包括:第一,经济保持高速增长。

全年实现增加值455.7亿元,同比增长39.8%;技工贸总收入2151亿元,同比增长28.1%;上缴税费92.1亿元,同比增长49.5%;出口创汇25.5亿美元,同比增长27.5%。

2001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60多家,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超过9000家;企业新增就业约6万人,就业总数达36万人。

第二,涌现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项目。

中芯微系统公司研制出中国第一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用化32位CPU芯片——“方舟一1号”;中星微电子公司研制出可迅速产业化的中国首枚百万门级超大规模专用芯片“星光一号”;第三,海外学者人园创业热潮持续高涨。

园区留学人员服务体系全年接待4800多名留学生咨询,2300多人有创办企业意向,1100多个团队已着手创办企业,378家已领取了营业执照。

从园区建立留学人员服务体系到现在,海外留学生创办的企业总数已达530余家。

第四,园区硬环境建设向纵深发展。

全年完成道路改扩建12条,共70多公里;绿化面积新增约200万平方米,多个污水处理厂和处理设施相继开32;各产业基地在拆迁、建设方面进展迅速,按市场机制运作和使用银行贷款建设项目的资金投人总额约100亿元。

最新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最新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1. 项目情况简介 (2)2. 合作条件 (4)3.项目经济分析 (5)一期分析 (5)二期分析 (12)三期分析 (18)4、结论 (21)5. 附件 (21)一.项目情况简介1.1项目地理位置及区域交通状况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地处北京市市区北部、北京理工大学南校区,总用地面积51946平方米,园区东临新街口外大街,西至文慧园北路,南通文慧园路,北依学院南路,交通便捷,出入方便,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园区位于北京海淀高科技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腹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密集,周边有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方交通大学,以及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政金融大学等著名高校。

有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数万人,人才技术优势十分明显,有良好的文化科技氛围。

园区基础设施发达,科技、教育、文化、体育、金融、旅游等现代化城市功能完备,其良好的社区环境,对科技人员有强大的吸引力。

1.2项目规划项目占地面积为51964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为20.212万平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5.584万平米:其中:办公楼20370平米实验楼5028平米公寓式办公46150平米交流展示用房9416平米孵化大厦40398平米专家大厦32154平米展览中心1260平米附属用房325平米保留建筑734平米地下建筑面积4.63万平米:其中:设备用房9226平米办公辅助5021平米车库(含人防)32038平米总停车位1250辆其中:地上停车位73辆地下停车位1177辆,地上建筑层数为2 18层地下建筑层数为1—3层建筑高度为12.50---60.00米绿化率35%容积率 3.0项目分三期开发:一期为:孵化大厦经济技术指标如下:总建筑面积:54260平米地上建筑面积:40398平米地下建筑面积:13862平米总停车位:323辆,地下298辆、地上25辆地上建筑层数:2—15层地下建筑层数:3层建筑高度:12.5—60.0米二期、三期如下图所示:目前已取得各项立项批复和设计图纸,近期可完成拆迁任务。

中关村科技园区各园四至范围

中关村科技园区各园四至范围

中关村科技园区各园四至范围中关村科技园区各园四至范围(一)海淀园中关村海淀园-东至为建材城中路、西小口路、后屯路、清河路、八达岭高速、北三环路、新街口外大街、北二环路、海淀区区界、三里河路,南至为莲花池东路,西至为东北旺苗圃西至、马连洼北路、圆明园西路、北五环路、中关村北大街路、清华西路、万泉河路、万柳东路、泉宗路、蓝靛厂小学南墙、常青路、常润路、杏石口路、西四环北路、坂井路、远大东路、石佛寺北侧路、蓝靛厂南路、半壁店铁路、玉泉路,北至为后厂村路(软件园北侧路)、京包高速路、安宁庄路、建材城西路。

共计112.24平方公里。

中关村海淀园文化教育基地-东至规划温北路,南至文化教育基地规划B区南侧路,西至市区铁路西北环线,北至文化教育基地北侧路。

共计3.08平方公里中关村海淀园环保园-东至稻香湖东路,南至京密引水渠,西至温阳路,北至北清路。

共计3.27平方公里中关村海淀园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东至周家巷排水沟,南至北清路,西至苏三四村排水沟,北至规划玉河南路。

共计2.82平方公里中关村海淀园永丰产业基地-东至永泽南路、永泽北路,南至永丰西路,西至永澄南路、永澄北路,北至丰润中路、丰润东路。

共计2.82平方公里中关村海淀园航天城-东至航天城东至,南至邓庄南路,西至永泽南路,北至北清路。

共计1.86平方公里中关村海淀园苏家坨Ⅰ-东至北安河路,南至七王坟路,西至市区铁路西北环线,北至七王坟北路。

共计0.32平方公里中关村海淀园苏家坨Ⅱ-东至沙涧河、温阳路,南至聂各庄东路,西至前沙涧小学现状西至、苏家坨西路,北至前沙涧构件厂现状北至、前沙涧村现状鱼塘北至。

共计0.73平方公里中关村海淀园温泉Ⅰ-东至温阳路,南至辛庄村现状鱼塘北至,西至辛庄村现状西至,北至北清路。

共计0.43平方公里中关村海淀园温泉Ⅱ-东至市卫生干部培训中心现状西至,南至温泉路,西至温阳路,北至温北路。

共计0.97平方公里中关村海淀园温泉Ⅲ-东至北京百亭鱼乐园东至,南至京密引水渠,西至稻香湖东路,北至东埠头路。

探索融入都市的城市型校园设计策略——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校区为例

探索融入都市的城市型校园设计策略——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校区为例

探索融入都市的城市型校园设计策略——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校区为例Exploration on the Design Strategies of Civic Universities Integrating into Cities: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Zhongguancun Campus文/王文慧 WANG Wenhui王文慧/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硕士研究生中图分类号:TU244.3;TU984.1摘要: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校区为例,从校园建筑、城市交通、文化形象等方面,探讨了国内城市型大学校园在大城市中心的规划建设问题。

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的校园城市设计策略,提出公共空间共享、步行系统共建、整体认知共筑三方面的改善途径,为真正实现校园与都市的共享、共建、共筑提供有效的策略支持。

关键词:都市、城市型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校区、设计策略Abstract: Taking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Zhong-guancun Campus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roblem of urban universities in China from the aspects of campus architecture, urban transportation and cultural image, draws lessons from the successful urban design strategies abroad, and puts for-ward three ways that are public space sharing, pedestrian system co-construction and common cognition. All above provide effective strategic support for realizing the co-de-velopment between cities and universities within them.Keywords: metropolis, civic university,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Zhongguancun Campus, design strategies 一、国内城市型大学校园当前,国内大学校园的规划设计主要遵循美国的校园形式(Cam-pus)——以低密度与开放空间为主体且有明确的领域界限[1],比如位于城市核心区的老校园(如清华大学)、市郊的新校区(如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新规划的大学城(如广州大学城)等。

中国高校产业的四大集中营

中国高校产业的四大集中营

中国高校产业的四大集中营[摘要]考研之旅已经拉开,作为一名考研新手,信息的了解至关重要,今天为大家盘点中国高校产业的四大集中营,预祝考研学子金榜题名!名校科研“甘露”,泽被中关村“硅谷”有中国“硅谷”美誉的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关村科技园区的经济发展始终保持着30%以上的增长速度。

这与中关村的独特区位优势密不可分。

人们之所以把中关村比作“硅谷”,除了两者共有的顶尖技术优势和强大的品牌企业凝聚力外,还因为都有卓越的学术研究资源优势:硅谷毗邻世界著名的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大学,而中关村科技园区则紧靠北大、清华等名牌学府。

【群落一览】支柱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学、电子信息工程提起中关村的软件信息技术产业,其丰富的内涵、细分的门类、涉及的学科技术之多让人目眩。

北京的高校中,能为该产业发展贡献力量的专业方向有很多,比较典型的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学、微电子学、电子信息工程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硕士阶段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其不仅仅专注于对学生的计算机软硬件等基本理论、技能的培养,更是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多种研究及应用课题。

与此相同,另外几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也在本科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教育的基础上更趋深入、细致和专业化,不仅是为高校培养专业科研人才,更为中关村直接输送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例如在中关村企业中日渐升温的软件测试人才等。

14家大学科技园区如今,北京的大学科技园已是遍地开花,这是中关村与高校群落进行科研技术联系的直观表现。

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多所高校都设有计算机、电子等与中关村“硅谷”相关的专业,其中多所高校的此类专业排名位居全国前列,具有光明的就业前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项目名称: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设计招标单位: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公司成果完成时间:2009年7月目录1.项目分析0011.项目分析1.1规划背景1.2规划范围与现状分析1.3规划目标1.项目分析1.1规划背景1.1.1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前期概况自1992年起,北京理工大学与当时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合作建设学校周边产业开发区,共同投资三亿多元建设了三座大厦(理工科技大厦、海淀科技大厦、理工国家教育交流中心),形成了科技园周边产业开发区的主体建筑。

目前科技园周边产业开发区占地面积约100亩,已开发建成近10 万平方米建筑物。

理工科技大厦建筑面积32083平方米,用于中小企业创业,具有中小型科技企业办公良好环境,地理位置优势突出。

海淀科技大厦建筑面积28000平方米,是中关村科技园区数字园办公大楼。

理工国际教育交流大厦建筑面积19956平方米,大厦内有入驻企业办公场地,北京理工科技集团总部设在大厦六层,大厦内设有用于企业交流、学术会议、信息发布等报告厅、会议室,三星级客房和中西餐厅等服务设施。

理工科技大厦海淀科技大厦理工国际教育交流大厦1.项目分析1.1规划背景1.1.2项目区位与规模区位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5号。

校区东邻中关村南大街,南接魏公村路,西毗苏州桥街,北跨北三环路,与友谊宾馆接壤,处在北京海淀区文化城、中关村科学城和北京新技术开发试验区中心地段,具有得天独厚的办学条件。

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项目位于学校中关村校区西部(戊区),西三环北路与北三环西路交叉口,南与5、6大学生公寓隔校园道路相望,北至校园北路向西延长线,西临西三环,东至校园西路。

占地面积与建设规模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科技园区国防科技园规划项目占地面积73亩(约4.9万平方米),地块呈南北向直角梯形(南端顶边176米,北端底边209米,南北长255米)。

本项目用地性质为教学科研用地,拟规划建设规模为:规划容积率4.2,控制高度80米,建筑密度30,绿地率35,地上建筑物规模20万平方米。

项目在北京市的区位项目在理工大学的区位1.项目分析1.2规划范围与现状分析规划范围项目地处北京理工大学中关村校区西部,南至5、6大学生公寓北侧,北至校园北路向西延长线,东至校园西路西,西至西三环。

周边现状分析项目地理位置重要,主要考虑如下周边现状:第一,项目处于西三环北路与北三环西路交口,重要临街面面向三环,对将来建成的建筑外立面形象要求较高。

第二,项目与武警总部大楼和北京电视台办公楼隔三环相望。

第三,考虑项目本身与校园主楼的相互关系。

综上,设计时需要从各个角度,各个高度都推敲科技园区建筑的形体关系,才能满足周边环境的需要。

1.项目分析1.2规划范围与现状分析校园轴线分析分析北京理工大学校园总体布局,本次规划项目处于学校大门——主楼——体育场的轴线尽端上,规划中应充分加以考虑。

项目地块本身应具有节点性,作为该轴线的收尾。

校园建筑肌理分析对建筑与校园用地进行肌理分析发现,校区内建筑大部分为南北向建设且建筑体量较小,在下一步的设计中,建筑体量的设计需参考校园现状予以考虑。

提倡和鼓励以维持现有肌理,不破坏校园结构为主的设计思路。

1.项目分析1.2规划范围与现状分析校园已有建筑分析对项目进行实地踏勘中我们发现,校园内建筑色彩偏向浅色,大部分以白色或浅灰色调为主,此结论将对下一步的设计进行指导。

白色调和浅灰色调对科技园区也是非常好的搭配和选择。

学校公共空间分析对学校的公共空间进行分析,校园内公共空间主要包括路边绿地、楼前广场和体育场地,公共空间类型单一,缺乏独具特色的公共空间。

可以利用本次项目,为北理工校园创造和提供一处有特色,高品质的开放空间。

2.相关研究2.1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2.2案例分析2.相关研究2.1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2.1.1科技工业园的兴起与大学科技园的出现对科技工业园的早期认识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大多数对于科技工业园的认识是这样的:科技工业园“首先是在临近学术、科研开发单位的地方,进行以房地产开发为基础的建设活动,它为高技术产业提供高品质的建筑单元和高品质的环境条件”。

科技工业园是“政府、企业和大学规划设计出的一种良好的区位环境,来促进科学和工业之间的联系、孵化或吸引高技术企业,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转移的场所”。

这些定义均强调了科技工业园区应具有一定的区位和高质量的环境,能够通过提供良好的场所,从而促进进行高科技研究开发与生产的企业的相互联系。

但它们也都有片面性,它们只强调了科技工业园的区位和建设的表卖弄形态,认为只要有好的区位,有诸多因素的加入就自然会有创新的出现和产业的聚集,这种观点现在被证明是一种偏见。

英国科学园区协会和国际科学园区协会在20世纪80年代所下的定义开始突出强调科技工业园的性质与功能,认为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与大学和其他高等教育机构或研究机构具有正式的、运作上的联系、第二,意图鼓励区内知识密集型企业及其他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具有积极鼓励技术与商务技能在区内企业间转换的管理功能。

科技工业园—产业发展的综合体它是以发展高科技产业为目的,在科研力量较为集中的区域开辟一处环境优雅的地方,集中风险资本、技术人才和高科技企业,是经过规划建设的科学和工业综合体,其任务是研究、开发和生产高技术产品,促进科研成果商品化。

世界科技工业园的发展与启示紧紧依靠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和重点研究机构第一,知识创新,包括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

第二,人才培养,包括大学本身的教学和对科技工业园的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

以斯坦福大学为例,他每年向硅谷输送大量毕业生,并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当地公司的科研课题。

同时将大学的课堂向当地公司的工程师开放,鼓励他们到斯坦福大学来进修研究生课程。

第三,大学可以直接承担企业的角色,支持将自身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产业投资和商业风险的网络中。

最明显的例子是像斯坦福大学或剑桥大学那样,由大学自己建立科技工业园。

发挥协同作用,建立有效的创新机制这种机制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创新积极性。

因为科技创新首先来自人的思维创新,然后才能进行新思维的物质验证实践。

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工业园中,科技创新的利益主体是个体或集合为群体的人。

而科技工业园使这些人汇聚,并为他们提供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2.相关研究2.1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2.1.1科技工业园的兴起与大学科技园的出现这种机制的外围是一个推动创新的大环境。

包括提供优惠的信息、场地、资金,以降低启动的阻力;提供灵活的市场化运作渠道,以实现创新成果的价值兑现。

开放的环境和宽松的政策大多科技工业园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向入园者提供开放的环境和宽松的政策。

如在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里,企业可以享受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因此园区内吸引了大量海外留学人员和外国公司的投资,从而造就了一大批高科技公司。

良好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基础设施是产业发展的基本保证。

如在交通方面,高技术产业不像传统产业那样消耗大量的原材料,产品也往往体积不大,因而对交通的要求是快速、方便。

通讯条件的好坏对于高科技产业至关重要,特别是快速、大容量、网络化的通讯媒体更是必不可少的;在能源供应方面,它要求洁净可靠;在供水方面,它对于水质的要求比传统产业要苛刻的多。

2.相关研究2.1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2.1.2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功能组成“孵化器”或“创业园”“孵化器”是大学科技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种为新产品和小型企业诞生与成长提供帮助的组织形式,是通过实施指导性管理、提供综合性服务,为科技型小型企业的起步和发展提供局部优化环境的中介实体。

其服务内容包括:为项目发起提供活动场所;加强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新兴小型企业之间的联系;从法律、技术、财务和商务等方面给小型企业以帮助;为被孵化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后勤保障等。

国外有研究资料表明,创新企业如果没有接受“孵化”,其成功率仅约2,而进入“孵化器”的企业的成功率则高达70。

我国“孵化器”的典型代表是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它是吸收外国“孵化器”的做法并结合中国国情创立的。

目前,大学科技园中的创业园一般都是由科技园与当地的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合办的。

研发与产业区高科技研究与产品开发,实验室、实验楼占的空间不一定很大,但它对附属服务设计的要求较高,如计算机房、图书信息中心、会议办公用房、辅助车间、仓库等,要求建造得紧凑、方便。

同时,大学科技园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研发所占的比例高于一般的科技工业园,因而在占地上应有一定的规模。

研发类建筑宜布置于园区中比较安静、稳定的地块,以形成良好的、市域脑力工作的大环境。

对于校园周边的园区,应该使研发区尽量靠近校园内部,以方便二者之间的互动与联系。

贸易与管理服务用房贸易是企业面对市场的重要产业活动,是研发、生产与市场的沟通桥梁。

他对建筑用地的要求很灵活,既能与科研事业相结合,又能与生产活动相结合,但更适合成规模地集中建设,形成有相当影响力的科技贸易与科技信息中心。

其用地也适于选择在园区与城市干道相交汇的外围部分。

这样既可以起到较好的标志作用,也便于发挥社会效益。

管理与服务类建筑是大学科技园中枢,里面容乃着科技园的管理机构、负责建设和提供各种服务、业务支持的机构、企业,例如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科技信息中介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公共信息平台、园区的物业服务公司、风险投资公司、会展中心等。

他们是现代企业赖以生存的商业环境保障。

在布局上宜在园区的中心区位,作为园区整个空间的控制要点:也可与贸易用房结合布置,成为塑造园区形象的重要元素。

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大学科技园内的从业人员大多具有年轻、收入高、从事脑力劳动、需要交流等特2.相关研究2.1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与发展2.1.2我国大学科技园的功能组成点。

这些特点决定了在大学科技园中要设置相应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

其中包括体育休闲设施、文化活动设施、餐饮娱乐设施等多项配套服务内容。

这些内容所占的比例视园区的周围环境和规模而定。

在大城市中的科技园,周围的城市娱乐与服务设施比较完善,可以依托城市的现有资源,所以园内服务设施的比例可以小一些。

园区的用地比较大,因此,园区自身配套的服务设施一般比较齐全。

例如东大软件园内就有俱乐部、游泳馆、高尔夫球场等多种设施。

在配套设施中,比较特设的是交流空间。

在大学科技园中创造交流空间十分必要,它可以使一家餐馆、一间酒吧、一个茶室,也可能是走廊里的一个较大的空间或是楼梯转角的一个沙发。

大学科技园在整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中都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创造交流的可能性。

住宅住宅一般只出现在建于郊区的大学科技园中,期目的是为远离市区的员工提供住房,有的也带有一定的房地产开发的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