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营养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中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少旳人,患上述多种慢性病旳机会最多.
第21页
6、微量营养素缺少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旳问题
铁、维A等微量营养素缺少是我国城乡居民普 遍存在问题。
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2岁以内婴 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 别为24.2%、21.5%和20.6%。
3-12岁小朋友维生素A缺少率为9.3%,其中都 市为3.0%,农村为11.2%;维生素A边沿缺少 率为45.1%,其中都市为29.0%,农村为 49.6%。
第6页
第7页
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
都市男性由1992年旳13.4%下降到10.6%; 都市女性由23.3%下降到17.0%; 农村男性由15.4%下降至12.9%; 农村女性由20.8%下降至18.8%。
第8页
二、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第9页
1、都市居民膳食构造不尽合理
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 低。
第19页
血脂指标异常判断原则
第20页
5)、膳食营养和体力活动与有关慢性病关系密切
本次调查成果表白,膳食高能量、高脂肪和 少体力活动与超重、肥胖、糖尿病和血脂异 常旳发生密切有关;
高盐饮食与高血压旳患病风险密切有关; 饮酒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旳患病危险密切有
关。 特别应当指出旳是脂肪摄入最多体力活动至
第16页
第17页
3)、超重和肥胖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 估计人数分别为2.0亿和6 000多万。
大都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现患率分别高达 30.0%和12.3%,小朋友肥胖率已达8.1%, 应引起高度注重。与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 资料相比,成人超重率上升39%,肥胖率上 升97%,由于超重基数大,估计此后肥胖患 病率将会有较大幅度增长。

中国健康饮食调查报告

中国健康饮食调查报告

中国健康饮食调查报告中国健康饮食调查报告「篇一」一、调查背景多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的要求愈来愈迫切。

与此同时,日常生活中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依然存在。

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当前,我国食品领域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食品安全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

为了解大家对食品安全方面的看法,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我们展开了关于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

1.目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让大家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得到保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犯罪活动,重建信用规范市场秩序。

也希望让青少年学习并掌握食物与营养,食品与健康等知识,从小培养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同时发挥辐射带头作用,引导家庭和社会共同形成“科学饮食,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

2.时间:7月15日-------8月1日3.地点:三信超市,银座商城,学校附近的小店,街旁的地摊。

4.对象:食品安全。

5.方式:实地调查,上网调查。

二、调查过程及结果1.过程:(实地调查)(1)三信超市我们小组去了三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7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0%,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0%,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6%。

(2)银座商城在银座商城,我们的组员调查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是8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是96%,有保制期的食品是9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是9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96%。

(3)学校附近的小店而在学校附近的小店,我们惊讶地发现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50%,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65%,有保制期的食品有7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70%,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85%。

(4)街旁的地摊在街旁的地摊上,我们惊呆了。

包装上有绿色商标的食品竟只有15%,有生产日期的食品有10%,有保制期的食品竟然只有5%,有质量安全标志的食品有5%,有厂方地址的食品是10%。

营养膳食报告(6篇)

营养膳食报告(6篇)

营养膳食报告营养膳食报告(6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营养膳食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营养膳食报告1一、调查目的通过24h回顾法对膳食摄入量进行评估,从而了解在一定时期内个人膳食摄入状况以及膳食结构、饮食习惯,借此来评定正常营养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营养膳食,调整自己的膳食结构。

二、调查方法采用24h回顾法,记录自己一天摄入的各种食物的种类和数量。

按《食物成分表》计算出自己一天中各种营养素和能量的平均摄入值。

三、调查内容1、调查一天的饮食并记录营养素摄入量2、与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做对比并做出评价3、根据调查结果,优化自己的膳食营养结构四、调查对象姓名:xx性别:女年龄:23身高:165cm体重:52kg五、调查结果蛋白质功能比=蛋白质摄入量×4/总能量摄入量×100%=24.9%②碳水化合物功能比=碳水化合物摄入量×4/总能量摄入量×100%=23.1%③脂肪功能比=脂肪摄入量×9/总能量摄入量×100% =52%根据dris推荐的膳食能量来源比例,来自蛋白质的能量应占10%~15%,来自脂肪的能量占20%~30%,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比例占55%~65%六、结论与建议综合这次的营养调查,可以发现自己三大宏量膳食营养素中蛋白质摄入量过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基本符合要求,应该少吃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

缺少粗粮的摄入,其他营养素中磷、钙基本符合标准,但铁的摄入量相对偏低,以后多吃含铁量较高的食物,如菠菜、木耳、动物内脏等。

维生素c的含量极低,建议加大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

营养膳食报告2一、调查目的:膳食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解在一定时间内调查对象通过膳食所摄取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借此来评定正常营养需要能得到满足的程度。

营养健康报告范文

营养健康报告范文

营养健康报告范文一、引言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而营养作为影响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备受瞩目。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众的营养健康状况,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和研究,以下是此次营养健康报告的详细内容。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的人群,包括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以确保调查结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二)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以及身体检查等多种方式,收集了关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营养知识认知等方面的信息。

三、营养健康现状(一)饮食结构不均衡调查发现,很多人的饮食中存在着主食过于精细、蔬菜水果摄入不足、肉类和油脂摄入过多的问题。

例如,不少上班族由于工作繁忙,经常依赖外卖和快餐,这些食物往往高油高盐,缺乏足够的营养。

(二)营养知识匮乏大部分受访者对基本的营养知识了解有限,不清楚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合理搭配。

例如,不知道如何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也不明白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的重要性。

(三)不良饮食习惯普遍暴饮暴食、过度节食、吃夜宵、不吃早餐等不良饮食习惯较为常见。

这些习惯不仅影响营养吸收,还会对消化系统造成负担,增加患病风险。

(四)缺乏运动现代人普遍运动量不足,长时间久坐,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容易引发肥胖、心血管疾病等问题。

四、营养健康问题的影响(一)肥胖问题日益严重不合理的饮食和缺乏运动使得肥胖率逐年上升,肥胖不仅影响外貌美观,还会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二)免疫力下降营养不均衡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且患病后恢复较慢。

(三)心理健康受影响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健康的身体状态可能会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生活质量。

五、改善营养健康的建议(一)优化饮食结构增加粗粮、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食物的摄取。

保证每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二)加强营养知识普及通过各种渠道,如社区讲座、网络平台、学校教育等,向大众传播营养知识,提高人们对营养健康的重视程度和认知水平。

中国营养调查报告doc

中国营养调查报告doc

中国营养调查报告篇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XX年10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第一部分背景一、调查目的与意义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良好的营养和健康状况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均定期开展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及时颁布调查结果,并据此制定和评价相应的社会发展政策,以改善国民营养和健康状况,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我国曾于1959年、1982年和1992年分别进行过三次全国营养调查;1959年、1979年和1991年分别开展过三次全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1984年和1996年分别开展过两次糖尿病抽样调查。

上述调查对于了解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及其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与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近十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方面为消除营养缺乏和改善居民健康提供了经济、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和疾病谱的变化。

为及时了解居民膳食结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对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农业及食品产业发展、指导居民采纳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学依据,XX年8-12月,在卫生部、科技部和国家统计局的共同领导下,由卫生部具体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这是我国首次进行的营养与健康综合性调查。

它将以往由不同专业分别进行的营养、高血压、糖尿病等专项调查进行有机整合,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增加了新的相关指标和内容,在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统一组织、设计和实施。

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对全国和不同类型地区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全国营养调查报告

全国营养调查报告

全国营养调查报告篇一: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查报告班别:1201展示与广告设计学号:20XX26190130 姓名:赵嘉雯一、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之一—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明显改善(一)居民膳食质量明显提高。

我国城乡居民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肉、禽、蛋等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化蛋白比例上升。

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分别由1992年的人均每日消费210g 和69g上升到248g和126g。

与1992年相比,农村居民膳食结构趋向合理,优质蛋白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从17%增加到31%、脂肪功能比由19%增加到28%,碳水化合物功能比由70%下降到61%。

(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水平稳步提高。

婴儿平均出生体重达3309g,低出生体重率为%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全国城乡3-18岁儿童青少年各年龄组身高比1992年平均增加。

但与城市相比,农村男性平均低,女性平均低。

(三)儿童营养不良患病率显著下降。

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未%,比1992年下降55%,其中城市下降70%,农村下降53%。

(四)居民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

城市男性由1992年的%下降到%;城市女性由%下降到%;农村男性由%下降至%;农村女性由%下降至%。

二、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调查结果之二——居民营养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一)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

畜肉类及油脂消费过多,谷类食物消费偏低。

20XX年城市居民每人每日优质消费量由1992年的37g 增加到44g,脂肪功能比达到35%,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0%的上限。

城市居民谷类食物供能比仅为47%,明显低于55%-65%的合理范围。

此外,奶类、豆类制品摄入过低仍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一些营养缺乏病仍然存在。

儿童营养不良在农村地区仍然比较严重,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和低体重率分别为%和%,贫困农村分别高达%和%。

生长迟缓以1岁组最高,农村平均为%,贫困农村则高达%,说明农村地区婴儿辅食添加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

第五次全国营养调查报告

第五次全国营养调查报告

第五次全国营养调查报告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4)1.3 数据收集方法 (5)二、营养状况概述 (5)2.1 人口概况 (6)2.2 总体营养状况 (7)三、膳食结构 (8)3.1 食物摄入量 (9)3.2 主要食物类别的消费比例 (11)3.3 不平衡膳食的表现 (12)四、营养素摄入 (13)4.1 能量摄入 (15)4.2 蛋白质摄入 (16)4.3 脂肪摄入 (16)4.4 碳水化合物摄入 (17)4.5 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18)五、营养缺乏与过量 (20)5.1 主要的营养缺乏病 (21)5.2 主要的营养过量病 (22)六、结果解读与政策建议 (23)6.1 结果解读 (25)6.2 针对结果的政策建议 (25)七、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26)7.1 主要发现总结 (28)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9)一、内容概述居民营养摄入状况:报告将详细阐述全国居民各类食物摄入情况,包括主食、肉类、蔬菜、水果、奶制品等,以及各类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的摄入量和摄入比例。

营养状况改善情况:报告将分析我国居民营养状况的变化趋势,展示过去一段时间内,营养状况的改善情况以及未达到理想状态的具体方面。

同时还将讨论不同年龄组(如儿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以及不同区域间营养状况的差异。

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的关联分析:报告将探讨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如何影响营养摄入和健康状况,并尝试分析这些习惯与慢性疾病(如肥胖症、高血压等)之间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对于制定科学的营养建议和预防慢性疾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各类特殊人群的营养状况:针对孕妇、婴幼儿、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营养需求进行专题研究,深入分析和评估他们的营养状况及其变化趋势。

这部分内容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营养改善策略。

营养知识普及与健康教育:报告将评估我国居民对营养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健康教育的普及情况。

营养调查报告

营养调查报告

营养调查报告营养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不断增加,营养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为了解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营养状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营养调查。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调查结果,并提出一些建议,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改善饮食结构,保持健康。

调查对象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成人和老年人。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检等方式收集了大量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首先,我们发现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膳食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

大部分儿童和青少年的饮食中以主食为主,蔬菜和水果摄入量不足。

此外,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摄入量过多,而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摄入量不足。

这种不均衡的饮食结构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和肥胖等问题。

因此,我们建议家长和学校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营养教育,鼓励他们多吃蔬菜水果,少食高糖、高盐和高脂肪的食物。

对于成人群体而言,营养问题主要表现在膳食结构和食物选择上。

一方面,很多人的饮食中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尤其是女性和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另一方面,一些人过度依赖加工食品和快餐,摄入过多的糖分和脂肪,导致肥胖和慢性疾病的发生率上升。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建议成人在饮食中注重多样性,摄入适量的蛋白质、蔬菜和水果,减少加工食品和快餐的摄入。

老年人的营养问题主要体现在摄入量不足和吸收能力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食欲和胃口逐渐减退,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此外,老年人的吸收能力也会下降,使得营养素的摄入效果不佳。

因此,我们建议老年人在饮食中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适量增加营养密度高的食物,如坚果、豆类和鱼类等。

除了膳食结构问题,我们还发现一些人存在睡眠不足和运动不足的情况。

睡眠不足会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容易导致肥胖和慢性疾病的发生。

而运动不足则会导致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等问题。

因此,我们建议人们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并适量参加体育锻炼。

总的来说,营养调查报告显示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和营养状况存在一定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营养调查报告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目录第一篇:中国儿童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第二篇:美国自然之宝《中国儿童营养健康调查报告》领导发言稿第三篇: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第四篇:营养早餐调查报告第五篇:关于大学生营养问题的调查报告更多相关范文正文第一篇:中国儿童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中国儿童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发布2020年5月29日,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和《母子健康》杂志携手美国专业膳食营养补充剂品牌自然之宝,在中国儿童活动中心科学宫报告厅联合发布《2020年度中国儿童营养健康调查报告》(简称报告)。

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会长范崇嬿、《母子健康》杂志执行出版人刘玉洁、诺天源(中国)贸易有限公司市场副总裁叶创伟联袂出席大会并致辞,北京电台知名母婴节目《宝贝计划》主持人滕兵主持了本次盛会。

《中国儿童膳食营养健康调查报告》发布据北京营养师俱乐部秘书长王旭峰介绍,该报告针对入托前(2~3岁)、学龄前(4~5岁)和小学(6~12岁)三个阶段少年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进行分析,从全国20余个省、市、自治区,共抽取3,000余名合格样本,调查内容涵盖各年龄阶段儿童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和保健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免疫力差,容易生病;食欲不振,挑食偏食;补钙问题,以及身高体重不达标是2~3岁的家长主要关心的健康问题。

25%-30%4~5岁的儿童不能保证每天都吃早餐。

6~12岁的儿童和少年,睡眠情况需要引起关注。

除此之外,孩子挑食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且多数家长对营养品持客观开放的态度,营养品的安全性,是他们关注的首要要素。

全球最大膳食补充剂公司nbty在华子公司诺天源(中国)贸易有限公司作为此次活动的独家赞助商,同时也作为儿童营养品的企业代表,出席大会并致辞。

公司市场副总裁叶创伟先生直言最近这些年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频发爆出,如果营养食品类的企业不严把质量关,我想不论是对于成人,还是儿童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叶总说,关注中国儿童营养健康,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儿童营养问题由来已久,我们必须予以更多关注并且积极行动起来。

在儿童营养健康方面,科研机构、教育机构、公益组织、媒体、企业各司其职,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

唯如此,方能给中国儿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科学的饮食环境和条件,才能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据了解,2020年10月,诺天源(中国)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指导下,成立自然之宝关爱儿童基金,以切实推进我国儿童的营养健康事业发展。

同年启动向西部与革命老区等贫困地区的学龄前儿童捐赠儿童多维软糖的爱心活动,截止2020年3月,完成向11个市、县近千所幼儿园的捐赠。

调查报告发布之后,北京新世纪儿童医院资深健康管理顾问李璞随即发表了儿童膳食营养均衡的主题演讲,随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学生营养室副研究员张倩就中国少儿营养健康现状的分析、看法与建议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少年儿童促进会会长范崇嬿指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地区和地域之间的生活条件和饮食习惯区别很大。

针对上述差异实施的中国少年儿童营养情况调查报告,将为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学校和家长妥善制定儿童膳食营养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儿童营养健康水平的提高,需要政府及社会各界共同合作展开营养科普宣传,建立知识推广平台;定期展开儿童营养调查并不断改调查及分析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帮助家长及相关人士能更好的指导儿童从小养成健康的生活及饮食习惯,为科学膳食及营养补充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需要完善行业监管机制,为儿童提供安全的食品环境。

第二篇:美国自然之宝《中国儿童营养健康调查报告》领导发言稿美国自然之宝《中国儿童营养健康调查报告》领导发言稿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诺天源(中国)的母公司是在北美有41年历史的美国nbty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专业营养与膳食补充剂企业。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很高兴我们能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孩子们的成长以及营养健康问题。

也很荣幸主办方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与各位交流。

作为膳食补充剂企业的副总,同时又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曾有朋友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家长最期待孩子什么呢,是学富五车、还是光宗耀祖、出人投地?其实都不是的,想必在座的各位父母最期待的就是孩子能健健康康地长大,平平安安过一生。

虽然这些年我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常把最好吃的留给孩子、拿给孩子。

但是,吃得好不代表吃得有营养;吃得贵不代表营养就全面了、均衡了。

作为家长,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充分学习营养科学、了解营养膳食。

而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责任是在于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

其次是不断改良配方,提升营养功效。

然后是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推动公众的营养健康。

在产品安全方面,nbty的所有厂房均通过美国最苛刻的gmp(优质生产规范)、haccp及权威第三方str(原shuster lab)认证。

确保从原料采集到生产流通各环节的食品安全。

在科研方面,美国总部有超过300名的全日制博士团队,专门从事研发、配方改良与产品检验。

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美国总公司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40多年,是美国维他命天使慈善组织的坚定拥护者与执行者。

来到中国后,诺天源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指导下,成立自然之宝关爱儿童基金,以切实行动推进我国儿童营养健康事业的发展。

今年,我们发启了自然之宝关爱儿童营养公益活动--即自然之宝庆六一活动。

一是,截止今年3月,完成了向西部与革命老区等贫困地区的学龄前儿童捐赠儿童多维软糖的爱心活动,覆盖11个县、市的近千所幼儿园。

二是,自5月1日起,连续两个月,在中国儿童木偶剧院进行了新一轮的儿童营养问卷调查并免费派发价值100万元的儿童多维软糖。

三是,5月27日上午,赞助了价值12万少儿产品,支持北京营养师协会的宣武区师范附小学生健康教育项目。

四是,与中国儿童中心期刊总社达成价值100万元儿童产品的赞助合作,支持期刊总社六一游园活动,和第18届全国中小学生书法绘画大赛(学前组)活动。

五是,独家赞助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和母子健康联合主办的中国儿童营养健康调查项目,并承办今天的《中国儿童营养健康调查报告》发布会。

六是,六一期间赞助万国群星少儿足球运动会,提供免费营养咨询。

自然之宝用六个儿童公益活动来庆六一,来回报各界对自然之宝品牌的支持。

少年强,则中国强。

关注中国儿童营养健康,我们义不容辞!再次感谢活动的主办方中华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与母子健康杂志,谢谢大家!二〇一四年五月二十九日第三篇: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公布(来源:人民日报)近10年来,我国儿童的膳食结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他们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如何呢?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即将正式公布,首次对我国6-17岁儿童少年的营养、健康状况做了详细的分析描述。

调查表明,近10年来,我国城乡儿童少年的膳食营养摄入、营养与健康状况有了进一步的改善,但也存在若干值得警惕的隐忧。

膳食结构:蛋白质够了,蔬菜少了蛋白质摄入基本满足;蔬菜摄入依然很低;脂肪摄入明显增加;微量营养素普遍缺乏从膳食营养摄入来看,我国学龄儿童少年膳食质量明显提高:膳食中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得到基本满足,动物性食物消费量明显增加,优质蛋白比例稳步上升。

尤其在农村地区,2002年与1992年相比,6-11岁和12-17岁年龄组学龄儿童少年的动物性食物消费,分别从38克/天和38克/天,增加到89克/天和102克/天。

但是,结构不合理仍然是孩子饮食的一大问题。

调查显示,我国城乡学生碳水化合物(主要是谷类食物)的供能比(即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比例)分别是51.3%和61%,城市学生明显低于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55%-65%的合理范围。

与1992年比,学生的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6-11岁和12-17岁年龄组脂肪的消费分别增加了15克和17克,能量及其他营养素均有所减少。

城乡学龄儿童少年脂肪供能比分别为35.7%、27.7%,城市学生脂肪供能比远远超过了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25%-30%的上限。

钙、铁、锌和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学龄儿童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

6-12岁学龄儿童维生素a缺乏率较高,为44.1%,特别是农村学龄儿童少年,比城市高出19.4个百分点。

城乡学龄儿童少年蔬菜食物摄入量均明显下降,奶及奶制品摄入量依然很低,尤其在农村学龄儿童少年中更为突出。

健康状况:贫血少了,慢性病多了贫血患病率降至14%;代谢综合征的各项指标中,64.1%的少年至少有1项异常与1992年相比,我国学龄儿童少年的贫血患病率有所下降,为14%,其中城市学龄儿童少年贫血患病率由16.3%下降至12.7%,农村学龄儿童少年由15.5%下降至14.4%。

但是,调查也显示,慢性疾病低龄化日渐突出,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低龄化,正逐渐成为威胁城市儿童少年健康的突出问题。

统计显示,15-17岁少年高血压患病率为7%,农村学生高于城市,男生高于女生。

据此估计,我国学龄儿童少年高血压患病人数约1790万人。

据估计,目前学龄儿童少年7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糖尿病患病人数约为59万人。

估计563万学龄儿童少年血脂异常。

代谢综合征是包括高血压、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等一系列代谢异常的疾病。

19.8%的学龄儿童少年至少有两项指标异常,64.1%的学龄儿童少年至少有1项指标异常。

身体条件:个子高了,身材胖了城市男、女生长高3.2厘米、2.9厘米,农村男、女生长高3.4厘米、3.3厘米;超重率为4.3%,肥胖率为1.8%调查显示,学龄儿童少年的生长发育水平有所提高,各年龄组身高均有明显增长。

与1992年相比,6-17岁各年龄组男生、女生身高均有所增长。

男生身高的增长大于女生,农村学龄儿童少年身高的增长大于城市学龄儿童少年。

在长高的同时,孩子的超重、肥胖率也出现大幅上升:学龄儿童少年超重率为4.3%,其中城市为8.1%,农村为3.1%;肥胖率为1.8%,其中城市3.4%,农村1.3%。

与1992年相比,学生超重率增加19.4%,肥胖率增加了5.9%。

超重率男、女生分别增加了15%和21.9%,城市增加了30.6%,农村增加了10.7%。

超重肥胖带来的疾病危险显著增加:超重和肥胖学龄儿童少年中,不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危险性增加,其患高血糖、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和高血压的危险性也均高于正常体重少年。

生活习惯:抽烟喝酒的多了,运动的少了15-17岁少年男生吸烟率为3.7%,饮酒率为2%;经常锻炼的比例仅为5.4%调查显示,15-17岁少年男生吸烟率为3.7%,农村男生为4.1%,城市男生为2.9%,农村高于城市,城乡女生吸烟率均低于0.1%。

吸烟者平均每天吸烟10.4支,每天至少吸1支的比例是9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