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题3参考答案
行政伦理学作业三参考答案

行政伦理学作业三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1. C2. A3. A D4. B5. C6. A7. D8. C9. D 10. C 11. C 12. D 13. D 14. C 15. 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5 分)1. ABCD2. ABD3. ABCDE4. ABCDE5.ABDE三、填空题(每空2 分,共 20 分)1.社会价值、自我意识 2.导向与示范、3.自我塑造、自我完善4.欲望与行为、理性5.道德要求、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
四、简答题(每题 8 分,共 40 分)1.如何理解行政荣誉与责任的关系?责任与行政荣誉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也又有着密切的关系。
责任一般说来是依法而定或习惯约定的应当作为或不作为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后果,违反了法定或约定的义务,就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
行政人员担当行政管理者的角色也就需要承担特定的责任,责任规定是行政人员的行为底线,责任不可以放弃,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行政管理者可以选择履行责任的手段和途径,但不能对责任本身进行选择。
所以,行政荣誉可以被放弃.被忽视和受到轻视,而责任则是行政人员必须承担的。
责任是底线,荣誉是更高的境界。
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的有效途径。
行政荣誉机制能弥补现实责任机制的缺陷。
从行政荣誉的形成过程看,荣誉与责任有着密切的关系。
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责任追究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剥夺行政荣誉。
2.在争取行政荣誉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哪些心理答:行政人员避免对行政荣誉的漠然与畏难或者轻视荣誉获得与否无动于衷;或者认为荣誉获得难度较大,缺乏自信,没有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赶超先进的信心和勇气。
这些都是争取荣誉所必须克服的心理缺陷。
行政人员应避免,虽然一度有着争取荣誉的热情。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松懈,工作力度减弱、道德行为难以坚持下去的情况。
行政人员应避免由于没有获得肯定与荣誉而出现心理失衡,工作热情下降,甚至埋怨委屈自卑的心理。
国开电大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国开电大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题目1.1.维持细菌固有形态结构的是()。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荚膜E.芽孢【答案】:细胞壁题目2.2.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A.磷壁酸B.外膜C.肽聚糖D.多聚糖E.中介体【答案】:外膜题目3.3.革兰阳性菌细胞壁内特有的成分是(A.磷壁酸B.外膜C.肽聚糖D.多聚糖E.中介体【答案】:磷壁酸题目4.4.下列细菌结构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是(A.细胞壁B.细胞膜。
)。
))C.菌毛D.荚膜E.芽孢【答案】:芽孢问题 5.5.细菌的形状、大小、染色体、生物活性等性状最典型的细菌生历久是()。
A.迟缓期B.对数生历久C.稳按期D.阑珊期E.以上均可【答案】:对数生长期问题6.6.关于性菌毛,下述精确的是(A.与细菌间遗传物资的传递有关B.化学成分为多糖C.与细菌的活动有关D.是细菌吸附易感细胞的布局E.是转导时需要的布局【谜底】:与细菌间遗传物资的传递有关问题7.7.内毒素的毒性身分是()。
A.特异性多糖B.脂多糖C.中心多糖D.脂质AE.脂卵白。
)【谜底】:脂质A问题8.8.对外毒素特性的叙述中,毛病的是()。
A.主要由革兰阳性菌产生B.抗原性强C.可脱毒制备类毒素D.耐热E.毒性激烈且有挑选性【答案】:耐热题目9.9.能引起内毒素性休克的细菌成分是(A. H抗原B. O抗原C.荚膜多糖D.脂多糖E.肽聚糖【答案】:脂多糖题目10.10.下列属于细胞毒素的是()。
A.破伤风痉挛毒素B.白喉外毒素C.霍乱肠毒素D.肉毒毒素E.金葡菌肠毒素【答案】:白喉外毒素问题11.11.毒性感化最强的外毒素是()。
A.破伤风痉挛毒素)。
B.白喉外毒素C.霍乱肠毒素D.肉毒毒素E.金葡菌肠毒素【谜底】:肉毒毒素题目12.12.可引起菌血症的细菌是()。
A.破伤风梭菌B.肉毒梭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D.伤寒沙门菌E.霍乱弧菌【答案】:伤寒沙门菌问题13.13.下列细菌中最常引发脓毒血症的是()。
《古代汉语专题》作业3参考答案

《汉语专题(2)》作业3(语法部分)一、填空:1.古代汉语的名词有两项基本的语法功能是现代汉语名词不具备的,一是名词作判断句谓语,二是名词作状语。
2.在先秦汉语里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人称代词。
3.古代汉语没有数的语法范畴,人称代词在形式上没有单数复数的区别。
4.由于谓词性代词的意义相当于一个述宾结构,故称为谓词性代词。
5.基数词在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都要加“有”字。
6.古代汉语的副词一般只能作状语(谓语的修饰语),不能作其他句法成分。
7.介词多是由及物动词虚化而成的一类词。
8.从位置上看,古代汉语的语气词有句首语气词、句中语气词、句末语气词三类。
9.句末语气词“矣”表示对动态变化的报道。
10.分析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词序(及各词类在句法结构中的排列顺序,特定的词序排列可以用来标明某种句法结构);二是句法结构直接成分间的结构关系(平列关系、非平列关系);三是句法结构的语法性质,即从语法性质的角度分析句法结构。
如名词性结构、谓词性结构。
11.古代汉语连谓结构两项之间往往有连词,而现代汉语一般没有。
12.古今汉语的叙述句差别和大,主要表现在词类活用问题(特殊的述宾结构)、语序问题(述宾结构的位置问题)、被动句问题三方面。
二、名词解释:1.意动动词:所谓意动动词是动词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者认为宾语属于某类人或事物。
(注意:动词本身没有意动用法,只有名词和形容词可以活用作意动动词)2.无定代词:无定代词是古代汉语中特有的一类指示代词,没有确定的特指对象,所以叫无定代词。
有“或”(表示肯定)和“莫”(表示否定)。
3.表敬副词:表敬副词是古代汉语特有一类副词,一般都是从动词虚化来的,主要有请、敬、谨、幸、辱等。
说话人对听话人表示敬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用敬辞直接向对方表示敬意,另一种是用谦辞表示自谦,间接向听话人表达敬意。
4.转指:是指谓词性成分有陈述转而指称动作行为的施事者或受事者,或者说谓词性成分转指化以后就“提取”了原谓词性成分的施事或受事。
《成本管理》作业3参考答案

《成本管理》作业3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3 道试题,共23 分。
)1.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生产工资费用定额的计算公式是()。
A. 产品实际工时×生产工资实际单价B. 产品实际工时×生产工资计划单价C. 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实际单价D. 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计划单价正确答案:D2. 由于修改旧定额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称为()。
A. 定额差异B. 材料成本差异C. 定额变动差异D. 脱离定额的差异正确答案:C3.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差异额较大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也较大,差异额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一般是采用()。
A. 定额差异的比例B. 定额成本的比例C. 脱离定额差异的比例D. 材料成本差异的比例正确答案:B4. 定额法下的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
A. 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额B. 新旧定额的差额C. 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差额D. 月初定额与月末定额的差额正确答案:B5.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于定额变动差异若是定额降低,在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还应()。
A. 从当月的产品成本当中扣除B. 加到当月的产品成本当中C. 对当月产品成本没有影响D. 应在月初产品成本当中进行调整,月末在产品成本不进行调整正确答案:C6. 定额法下的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在消耗定额降低时,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调整和定额变动差异数,()。
A. 都是负数B. 都是正数C. 前者是正数,后者是负数D. 前者是负数,后者是正数正确答案:D7. 定额法的特点是()。
A. 对产品进行事前控制B. 对成本差异进行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C. 进行成本的定期分析和考核D. 上列三点都具备正确答案:B8. 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
A. 完全是一回事B. 毫无联系C. 可以互相代替D. 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者不能互相替代。
管理学阶段作业3参考答案

管理学阶段作业3参考答案离线作业3第七章决策一、判断题1.决策是一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2.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可以把决策分为战略决策、管理决策和一般决策。
()3.西蒙认为,企业中的决策就是依据最优的评价标准,选择出最优的决策方案。
()4.满意决策模型是在“决策者的理性是有限的”这一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
( ) 5.盈亏平衡点是指企业销售收入总额大于成本总额的点。
( )二、单项选择题1.在下面的描述中,哪一种对决策的描述最为准确?(③)①决策是适应外部环境的一项工作②决策是SWOT分析③决策是组织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决策人自我目标之间的动态平衡的过程④决策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战于千里之外”的工作2.企业经营方案决策最终所选出的方案一般为(②)。
①成本最低的方案②较为满意的方案③各个目标都最佳的方案④实现利润最大的方案3.决策条件或自然状态是明确的,一个方案只有一种结果,这种决策称为(④)。
①预测型决策②风险型决策③非确定型决策④确定型决策4.非确定型决策问题的主要特点在于(①)。
①各方案所面临的自然状态未知②各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未知③各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未知④各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已知三、多项选择题1.按决策问题的可控程度来划分决策方法有(①③④)。
①确定型决策②周密型决策③风险型决策④非确定型决策2.组织(群体)决策和个人决策相比较优点是(①③④)。
①集思广益②决策速度慢快③有利于决策的执行④更能承担风险。
3.与规范决策理论相比较的行为决策理论包括(①②③)模型。
①有限理性②成功管理③社会④“满意”标准4.决策的过程一般包括(①④)。
①确定决策目标②拟订备选方案③评价备选方案④抉择方案和实施决策方案5.影响决策过程的因素有哪些因素。
(②④)①决策的重要性②决策者③其他有关人员④环境因素。
6.风险型决策的方法一般包括(②③)。
①盈亏平衡分析②决策树③悲观准则④损益表四、简答题1.决策的概念及其特点是什么?答:(1)、决策的含义基于组织的使命,在内外环境条件的约束下,对于一定时期内组织发展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多种备选方案进行评价、优选的一系列管理职能活动。
《成本管理》作业3参考答案

《成本管理》作业3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3 道试题,共23 分。
)1.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生产工资费用定额的计算公式是()。
A. 产品实际工时×生产工资实际单价B. 产品实际工时×生产工资计划单价C. 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实际单价D. 产品生产工时定额×生产工资计划单价正确答案:D2. 由于修改旧定额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额称为()。
A. 定额差异B. 材料成本差异C. 定额变动差异D. 脱离定额的差异正确答案:C3.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若差异额较大而且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动也较大,差异额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一般是采用()。
A. 定额差异的比例B. 定额成本的比例C. 脱离定额差异的比例D. 材料成本差异的比例正确答案:B4. 定额法下的定额变动差异是指由于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
A. 计划价格与实际价格的差额B. 新旧定额的差额C. 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的差额D. 月初定额与月末定额的差额正确答案:B5. 采用定额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于定额变动差异若是定额降低,在月末计算产品成本时,还应()。
A. 从当月的产品成本当中扣除B. 加到当月的产品成本当中C. 对当月产品成本没有影响D. 应在月初产品成本当中进行调整,月末在产品成本不进行调整正确答案:C6. 定额法下的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在消耗定额降低时,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调整和定额变动差异数,()。
A. 都是负数B. 都是正数C. 前者是正数,后者是负数D. 前者是负数,后者是正数正确答案:D7. 定额法的特点是()。
A. 对产品进行事前控制B. 对成本差异进行日常核算、分析和控制C. 进行成本的定期分析和考核D. 上列三点都具备正确答案:B8. 定额成本与计划成本()。
A. 完全是一回事B. 毫无联系C. 可以互相代替D. 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两者不能互相替代。
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2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下列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题目1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是用一系列定量指标去衡量风险的高低,以便确定风险是否需要防范和规避。
选择一项:A. 政府债务风险评价B. 政府债务风险识别C. 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效果评价D. 政府债务风险估测正确答案是:政府债务风险评价题目2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政府经济活动的主体是()。
选择一项:A. 各级党委B. 各级政协C. 各级政府D. 各级人大正确答案是:各级政府题目3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政府经济的依据主要是()。
选择一项:A. 私人财产所有权B. 法律制度C. 道德劝说D. 社会公共权力正确答案是:社会公共权力题目4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是指公债券的发行价格高于债券票面值。
选择一项:A. 溢价发行B. 折价发行C. 底价发行D. 平价发行正确答案是:溢价发行题目5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按照()分类,公债发行方法可以分为市场销售法和非市场销售法。
选择一项:A. 公债发行规模B. 政府是否通过市场发行公债C. 政府在公债发行过程中同应募者之间的联系方式D. 公债发行对象正确答案是:政府是否通过市场发行公债题目6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按照()分类,政府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选择一项:A. 经济性质B. 预算编制方法C. 预算管理体制D. 政府职能正确答案是:经济性质题目7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按照公共物品的()分类,公共物品可分为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选择一项:A. 作用B. 性质C. 收益范围D. 来源正确答案是:性质题目8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自来水公司根据每个居民户的用水数量,按每吨水一定价格收取水费,而不再考虑用水限额等问题的方法属于下列哪一种公共定价法?()选择一项:A. 二部定价法B. 三部定价法C. 单一定价法D. 高峰负荷定价法正确答案是:单一定价法题目9未回答满分1.00标记题目题干转变政府经济职能要求建立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以()的思想为根本理念,以提供私人、社会不愿意提供或没有能力提供的公共物品和服务为主要职能。
仪器分析作业03参考答案(第三、五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子发光分析法)华南理工大学仪器分析

01. 溶液有颜色是因为它吸收了可见光中特定波长范围的光。
若某溶液呈蓝色,它吸收的是什么颜色的光?若溶液无色透明,是否表示它不吸收光?答:溶液呈蓝色,表明其吸收了蓝光的互补光,即黄光(若答是吸收了黄光外的所有可见光,不能说错,但是这样的情况过于巧合,少见!)。
若溶液无色透明,仅能说明其不吸收可见波段的光。
2. 分别在己烷和水中测定某化合物UV-Vis 光谱,发现该化合物的某个吸收峰由285 nm (己烷)蓝移至275 nm (水),(1)判断产生该吸收峰的跃迁类型;(2)试估算该化合物与水生成氢键的强度。
答:(1)溶剂极性增大,λmax 蓝移,表明该吸收峰是由n →π*跃迁产生的。
(2)()()⎪⎪⎭⎫⎝⎛λ-λ⋅⋅=己烷氢键max O H max A 11hc N E 2 ⎪⎭⎫ ⎝⎛⨯⨯⨯⨯⨯⨯⨯⨯=--99834-23102851-102751100.31063.61002.61mol J 28.15-⋅=3. 按从小到大顺序对下列化合物的λmax 排序,并简单说明理由(不要想得太复杂)A. NO 2B. NO 2t-C 4H 9t-C 4H 9 C.NO 2CH 3 D. NO 2C 2H 5答:B<D<C<A (空间位阻依次减小,共轭程度依次增加,λmax 红移)4. 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 10H 16,用其他仪器方法已经证明有双键和异丙基存在,其紫外光谱λmax =230 nm (ε=9000),1mol 该化合物只能吸收2 mol H 2,加氢后得到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试确定该化合物的可能结构。
答: 1mol 该化合物只能吸收2 mol H 2,且其紫外光谱λmax =230 nm (ε=9000)可知该化合物含两个共轭但非同环双键(同环共轭双键基值为253 nm );该化合物含异丙基(双键不会出现在异丙基上),根据加氢后产物结构可推出该化合物可能结构如下:根据Woodward 规则可计算出该化合物的λmax =214+5(环外双键)+5⨯2(烷基取代)=229 nm ,与所测值相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xercise 3:资本预算参考答案1、A公司因业务发展需要,准备购入一套设备。
现有甲、乙两个方案可供选择,其中:(1)甲方案需投资20万元,使用寿命为5年,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5年后设备无残值。
5年中每年销售收入为8万元,每年的付现经营成本为3万元。
(2)乙方案需投资24万元,也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使用寿命也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0。
预计5年后残值变卖收入4万元,5年中每年的销售收入为10万元,付现经营成本第一年为4万元,以后随着设备不断陈旧,付现经营成本逐年增加2000元,另需垫支营运资金3万元。
假设A公司所得税率为40%。
Questions:a. 试分别计算两个方案的初始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和终结现金流量;b. 如果A公司的资本成本为10%,请用净现值指标对两个方案作出取舍。
题解:a. 甲方案初始现金流量=-200000(元)年折旧额=200000/5=40000(元)1~4年的各年经营现金流量=(80000-30000)×(1-40%)+40000×40%=46000(元)终结现金流量=第5年经营现金流量+终结点现金流量=46000+0=46000(元)乙方案初始现金流量=-240000+(-30000)=-270000(元)年折旧额=240000/5=48000(元)第1年经营现金流量=(100000-40000)×(1-40%)+48000×40%=55200(元)第2年经营现金流量=(100000-42000)×(1-40%)+48000×40%=54000(元)第3年经营现金流量=(100000-44000)×(1-40%)+48000×40%=52800(元)第4年经营现金流量=(100000-46000)×(1-40%)+48000×40%=51600(元)终结现金流量=第5年经营现金流量+终结点现金流量=(100000-48000)×(1-40%)+48000×40%+40000×(1-40%)+30000=104400(元)b. 甲方案的净现值NPV甲=-200000+46000×(P/A,10%,5)=-25614(元)乙方案的净现值NPV乙=55200×(P/F,10%,1)+54000×(P/F,10%,2)+52800×(P/F,10%,3)+51600×(P/F,10%,4)+104400×(P/F,10%,5)-270000=55200×0.9091+54000×0.8264+52800×0.7513+51600×0.6830+104400×0.6209-270000=-35458.68(元)两方案的净现值都小于零,故都不可取。
2、Cummings公司正在考虑一个大型投资项目,预计该项目建设期为3年,在建设期前两年,每年初投资220万元,建设期第3年初投资160万元。
项目第4年开始投产(提示:即第4年才开始产生经营现金流量,注意折现时点问题),投产期初(即第4年初)时垫支流动资金50万元,于项目结束时收回。
项目自投产后有效期为7年,税法规定净残值为40万元,按直线法折旧。
每年收现销售收入480万元,经营付现成本312万元,公司所得税率为25%,Cummings公司的资本成本为10%。
Questions:a. 计算每年的经营现金流量(列出项目的现金流量计算表);b. 计算该投资项目的NPV、PI和IRR,并据以判断该投资项目是否可行。
题解:a. 直线法计提折旧,则每年折旧额=(220+220+160-40)÷7=80(万元)每年的经营现金流量=(收现销售收入-付现经营成本)×(1-所得税率)+折旧×税率=(480—312)×(1-25%)+80×25%=146(万元)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计算表b. NPV=146×(P/A,10%,6)×(P/F,10%,3)+196×(P/F,10%,10)-50×(P/F,10%,3)-160×(P/F,10%,2)-220×(P/F,10%,1)-220=146×4.3553×0.7513+196×0.3855-50×0.7513-160×0.8264-220×0.9091-220=-36.501(万元)PI=[146×(P/A,10%,6)×(P/F,10%,3)+196×(P/F,10%,10)] ÷[50×(P/F,10%,3)+160×(P/F,10%,2)+220×(P/F,10%,1)+220]=0.938计算IRR采用插值法,因为IRR即是使NPV=0时的折现率,因此有当r=9%时,NPV=-6.574(万元)当r=8%时,NPV=26.001(万元)采用插值原理,可得IRR=8.798%采用三个贴现指标,得出的结论一致,即该投资项目不可行。
3、假设你是Damon Electronics公司的财务分析人员,资本预算经理要求你分析两个资本投资项目:X项目和Y项目,两个项目的投资额均为10000美元,项目的资本成本均为12%,两个项目的预期净现金流量分别如下:预期净现金流量年X项目Y项目0 -10000 -100001 6500 35002 3000 35003 3000 35004 1000 3500Questions:a. 请分别计算两个项目的投资回收期、NPV、IRR;b. 如果项目X和Y是独立项目,请你作出投资决策;c. 如果项目X和Y是互斥项目,请你作出投资决策;d. 资本成本的变动是如何引起两个项目的净现值(NPV)和内含报酬率(IRR)的排序冲突的?假设资本成本是5%,存在冲突吗?(提示:画出净现值曲线)题解:a.X项目投资回收期=2+500/3000=2.17(年)Y项目投资回收期=2+3000/3500=2.86(年)X项目NPV=6500×(P/F,12%,1)+3000×(P/F,12%,2)+3000×(P/F,12%,3)+1000×(P/F,12%,4)-10000=966.01(美元)Y项目NPV=3500×(P/A,12%,4)-10000=630.72(美元)X项目:使NPV=6500×(P/F,IRR,1)+3000×(P/F,IRR,2)+3000×(P/F,IRR,3)+1000×(P/F,IRR,4)-10000=0 可求出X项目IRR=18%Y项目:使NPV=3500×(P/A,IRR,4)-10000=0可求出Y项目IRR=15%b.如果X项目和Y项目是独立项目,则两个项目都是可行的,因为它们的NPV 均大于0,或者IRR都大于12%。
c.如果X项目和Y项目是互斥项目,则应投资X项目,因为按照12%的必要报酬率,X项目的NPV大于Y项目。
d.要判断资本成本变化的影响,画出每个项目的净现值曲线,可通过方程,使X 项目与Y项目的净现值相等,求出X和Y净现值曲线的交点,即NPV X=NPV Y即6500×(P/F,IRR,1)+3000×(P/F,IRR,2)+3000×(P/F,IRR,3)+1000×(P/F,IRR,4)-10000=3500×(P/A,IRR,4)-10000 可求出交点IRR≈6.2%如果公司的资本成本低于 6.2%,就存在标准上的矛盾,因为NPV X<NPV Y,但是IRR X>IRR Y。
因此,如果公司的资本成本为5%,就存在标准上的矛盾,这时候应该以NPV的判断结果为标准。
4、Levine公司现有设备一套,购置成本为150万元,预计使用10年,已经使用5年,根据税法规定,预计净残值为原值的10%,直线法计提折旧,该设备预计无残值变卖收入。
现Levine公司为了提高生产率,拟购买新设备替换原设备。
新设备购置成本为200万元,使用年限为5年,税法规定预计净残值为购置成本的10%,同样使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预计新设备残值变卖收入为10万元。
使用新设备后公司每年的销售收入可以从1500万元上升至1650万元,每年的经营付现成本将从1100万元上升至1150万元,公司若购置新设备,则旧设备出售可得变价收入100万元。
Levine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33%,资本成本为10%。
Questions:a. 考虑总量现金流量,分别计算继续使用旧设备、使用新设备的NPV。
b. 考虑增量(差量)现金流量,计算增量现金流量情况下的NPV,判断Levine公司是否应该进行旧设备更新。
题解:a. 考虑总量现金流量:(1)继续使用旧设备,旧设备年折旧额=150×(1-10%)/10=13.5(万元)旧设备账面价值=150-13.5×5=82.5(万元)<变价收入100万元初始现金流量=-[100-(100-82.5)×33%]=-94.225(万元)1~4年各年经营现金流量=(1500-1100)×(1-33%)+13.5×33%=272.5(万元)终结现金流量=第5年经营现金流量+终结点现金流量=272.5(万元)NPV=272.5×(P/A,10%,5)-94.225=272.5×3.7908-94.225 =938.768(万元)(2)使用新设备新设备年折旧额=200×(1-10%)/5=36(万元)初始现金流量=-200(万元)1~4年各年经营现金流量=(1650-1150)×(1-33%)+36×33%=346.9(万元)终结现金流量=第5年经营现金流量+终结点现金流量=346.9+10+(200×10%-10)×33%=360.2(万元)NPV=346.9×(P/A,10%,4)+360.2×(P/F,10%,5)-200 =346.9×3.1699+360.2×0.6209-200=1123.286(万元)通过计算可知两个方案的净现值都大于0,但是作为互斥方案,购买新设备净现值较大,所以该设备应该更新。
b. 考虑增量现金流量:增量现金流量见下表:站在使用新设备立场:项目0年1至4年 5年1、初始投资△-105.7752、经营现金流量收现收入△150 150付现成本△-50 -50折旧△-22.5 -22.5税前收益△77.5 77.5税后收益△51.925 51.9253、终结现金流量△13.34、现金净流量△-105.775 74.425 87.725其中部分项目解释如下:0年初始投资△=-200+[100-(100-82.5)×33%]=-105.775(万元)终结现金流量中,新设备变卖收入=10+(200×10%-10)×33%=13.3(万元)增量现金流量NPV=74.425×(P/A,10%,4)+87.725×(P/F,10%,5)-105.775=74.425×3.1699+87.725×0.6209-105.775=184.613(万元)站在使用新设备的立场,考虑增量现金流量,其NPV大于0,因此应该进行更新决策,使用新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