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利兹克奖历届得主及作品赏析
历届普利兹克奖

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
1979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蒂发起,凯悦基金会所赞助的针对建筑师个人颁布的奖项。
每年约有五百多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杰出贡献,被誉为建筑学届的诺贝尔奖。
第一届菲利普·约翰逊,美国作品:谢尔顿艺术纪念馆(1960-1963)、纽约林肯中心的纽约州剧院(1964)明尼阿波利斯IDS中心(1973)、休斯顿的潘索尔大厦(1976)、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芙的“水晶教堂”作品简析:水晶大教堂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南面的橙县境内,一个叫“庭院树丛”的地方。
1968年开始兴建,1980年竣工,历时12年,耗资2000多万美元。
这座建筑由美国著名的建筑师、金牌优胜者菲利普・约翰逊与他的伙伴约翰·布尔吉设计。
教堂长122m,宽61m,高36m,体量超过著名的巴黎圣母院。
外壳全部为银色玻璃,晶莹透亮,由此得名。
设计理念:约翰逊相当注意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同时也意识到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等方面的作用。
因此,在设计中,他加入了几个单独的却又有一定关联的喷泉。
他还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他说道:“一方面,我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之付诸实际中以领会、理解”。
尽管约翰逊还是一直追随着密斯的步伐,但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成为摩天大楼的主要设计师。
第二届路易斯·巴拉甘,墨西哥作品:巴拉干公寓、吉拉弟公寓、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作品简析:巴拉干是墨西哥二十世纪有关庭园景观设计的著名建筑师,他于1902年出生在墨西哥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附近的一处牧场,那里是一片红色泥土的大地,有很多起伏的小山丘,可以看日初日落的美景。
读书汇之普利策小说奖历届名单

读书汇之普利策小说奖历届名单1917年 - 空缺 - 空缺1918年 - 《他的一家》 - 欧内斯特·普尔1919年 - 《安伯逊大族》 - 布思·塔金顿1920年 - 空缺 - 空缺1921年 - 《纯真年代》 - 伊迪丝·华顿1922年 - 《艾丽丝·亚当》 - 布思·塔金顿1923年 - 《我们中的一位》 - 薇拉·凯瑟1924年 - 《能干的麦克劳克林一家》 - 玛格丽特·威尔逊1925年 - 《如此之大》 - 埃德娜·费伯1926年 - 《阿罗史密斯》 - 辛克莱·刘易斯(193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27年 - 《初秋》 - 路易斯·布罗姆菲尔德1928年 - 《圣路易·莱之桥》 - 桑顿·威尔德1929年 - 《妓女玛丽》 - 朱莉娅·彼得金1930年 - 《爱笑的孩子》 - 奥利弗·拉法格1931年 - 《优雅年代》 - 玛格丽特·艾尔·巴恩斯1932年 - 《大地》 - 赛珍珠(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33年 - 《商店》 - 托马斯·西吉斯蒙德·斯特里布林1934年 - 《上帝怀中的羔羊》 - 凯洛琳·米勒1935年- 《十一月的此刻》 - 约瑟芬·温斯洛·约翰逊(约瑟芬·约翰逊)1936年 - 《角质杯中的蜜》 - 哈罗德· L·戴维斯1937年- 《飘》 - 玛格丽特·米切尔(改编电影:《乱世佳人》)1938年 - 《已故的乔治·阿普利》 - 约翰·菲利普斯·马昆德1939年 - 《鹿苑长春》 - 罗琳斯1940年 - 《愤怒的葡萄》 - 约翰·史坦贝克1941年 - 空缺 - 空缺1942年 - 《我们这一辈子》 - 艾伦·格拉斯哥1943年 - 《龙齿》 - 厄普顿·辛克莱1944年 - 《黑暗的历程》 - 马丁·弗莱文1945年 - 《钟归阿达诺》 - 约翰·海尔赛1946年 - 空缺 - 空缺1947年- 《国王的人马》 - 罗伯特·佩恩·沃伦(改编电影:《当代奸雄》)1948年 - 《南太平洋故事集》 - 詹姆斯·A·麦切纳1949年 - 《仪仗队》 - 詹姆斯·古尔德·科曾斯1950年 - 《西行记》- A·B·小格思里1951年 - 《小镇》 - 康拉德·李希特(又译为“里希德”)1952年 - 《凯恩舰哗变》- 赫尔曼·沃克1953年 - 《老人与海》 - 海明威(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54年 - 空缺 - 空缺1955年- 《寓言》 - 威廉·福克纳(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56年 - 《安德森维尔》 - 麦金雷·坎特1957年 - 空缺 - 空缺1958年- 《失亲记》 - 詹姆斯·艾吉1959年 - 《贾米·麦克菲特斯游记》 - 罗伯特·路易斯·泰勒1960年- 《忠告与采纳》 - 艾伦·德鲁利(改编电影:《华府千秋》)1961年 - 《杀死一只知更鸟》 - 哈珀·李1962年 - 《忧伤》 - 埃德温·奥康纳1963年 - 《掠夺者》 - 威廉·福克纳(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64年 - 空缺 - 空缺1965年 - 《管家》 - 雪莉·安· 格劳1966年 - 《灰色马,灰色的骑手》 - 凯瑟琳·安·波特1967年 - 《修配工》 - 伯纳德·马拉默德1968年 - 《奈特杜納的告白》 - 威廉·斯泰伦1969年 - 《日诞之地》- 纳瓦雷·斯科特·莫马迪1970年 - 《琼·斯塔福德小说集》 - 琼·斯塔福德1971年 - 空缺 - 空缺1972年- 《安息角》 - 华莱士·斯泰格纳1973年 - 《乐观者的女儿》 - 尤多拉·韦尔蒂1974年 - 空缺 - 空缺1975年 - 《决战葛底斯堡》 - 迈克尔·夏拉1976年 - 《洪堡的礼物》 - 索尔·贝娄(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1977年 - 空缺 - 空缺1978年 - 《活动空间》 - 詹姆斯·艾伦·麦克弗森1979年 - 《约翰·契佛小说集》 - 约翰·契佛1980年 - 《刽子手之歌》 - 诺曼·梅勒1981年 - 《笨蛋联盟》 - 约翰·肯尼迪·图尔1982年 - 《兔子富了》 - 约翰·厄普代克1983年 - 《紫色》 - 艾丽斯·沃克1984年 - 《紫苑草》 - 威廉·肯尼迪1985年 - 《外交事务》 - 艾莉森·卢里1986年 - 《寂寞之鸽》 - 拉里·麦克穆特瑞1987年 - 《召唤孟菲斯》- 彼得·泰勒1988年 - 《宠儿》 - 托妮·莫里森1989年 - 《呼吸呼吸》 - 安·泰勒1990年 - 《曼波之王的情歌》 - 奧斯卡‧海傑羅斯1991年 - 《兔子歇了》 - 约翰·厄普代克1992年- 《一千英亩》 - 简·斯迈利(改编电影:《陌上伊人》)1993年 - 《奇山飘香》 - 罗伯特·奥伦·巴特勒1994年 - 《船讯》 - 安妮·普鲁1995年- 《斯通家史札记》 - 卡罗尔·希尔兹(生于美国的加拿大人)1996年 - 《独立日》 - 理查德·福特1997年- 《马丁·德雷斯勒:一个美国寻梦者的故事》- 马丁·德雷斯勒1998年 - 《美国牧歌》 - 菲利普·罗斯1999年 - 《时时刻刻》 - 迈克尔·坎宁安2000年 - 《疾病解说者》 - 裘帕·拉希莉2001年 - 《卡瓦利与克雷的神奇冒险》 - 迈克尔·夏邦2002年 - 《帝国瀑布》 - 理查德·拉索2003年 - 《中性》 - 杰弗里·尤金尼德斯2004年- 《已知的世界》 - 爱德华·P. 琼斯2005年 - 《基列家书》 - 玛里琳·鲁宾逊2006年 - 《马奇》 - 杰拉尔丁·布鲁克斯2007年 - 《路》 - 科马克·麦卡锡2008年- 《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 - 朱诺·迪亚斯2009年 - 《奥丽芙·基特里奇》 - 伊丽莎白·斯特劳特2010年 - 《修补匠》 - 保罗·哈丁2011年 - 《恶棍来访》 - 珍妮弗·伊根2012年 - 空缺 - 空缺2013年 - 《沒有名字的人》 - 亚当·约翰逊2014年 - 《金翅雀》 - 唐娜·塔特2015年 -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 安东尼·多尔2016年- 《同情者》 - 阮越清2017年 - 《地下铁道》 - 科尔森·怀特黑德2018年 - 《莱斯》 - 安德鲁·西恩·格利尔2019年 - 《上层》 - 理查德·鲍尔斯2020年 - 《镍币男孩》 - 科尔森·怀特黑德。
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历届获奖名单

普利兹克建筑奖的历届获奖名单:1979年,第1届,菲利普•约翰逊,美国;1980年,第2届,路易斯•巴拉甘,墨西哥;1981年,第3届,詹姆斯•斯特林,英国;1982年,第4届,凯文•洛奇,美国;1983年,第5届,贝聿铭,美国;1984年,第6届,理查德•迈耶,美国;1985年,第7届,汉斯•霍莱因,奥地利;1986年,第8届,戈特弗里德•玻姆,德国;1987年,第9届,丹下健三,日本;1988年,第10届,戈登•邦夏,美国;奥斯卡•尼迈耶,巴西;1989年,第11届,弗兰克•盖里,美国;1990年,第12届,阿尔多•罗西,意大利;1991年,第13届,罗伯特•文丘里,美国;1992年,第14届,阿尔瓦罗•西扎,葡萄牙;1993年,第15届,槙文彦,日本;1994年,第16届,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法国;1995年,第17届,安藤忠雄,日本;1996年,第18届,拉斐尔•莫内欧,西班牙;1997年,第19届,斯维勒•费恩,挪威;1998年,第20届,伦佐•皮亚诺,意大利;1999年,第21届,诺曼•福斯特爵士,英国;2000年,第22届,雷姆•库哈斯,荷兰;2001年,第23届,雅克•赫尔佐格,瑞士;皮埃尔•德•梅隆,瑞士;2002年,第24届,格伦•马库特,澳大利亚;2003年,第25届,约翰•伍重,丹麦;2004年,第26届,扎哈•哈迪德,英国;2005年,第27届,汤姆•梅恩,美国;2006年,第28届,保罗•门德斯•达•洛查,巴西;2007年,第29届,理查德•罗杰斯,英国;2008年,第30届,让•努维尔,法国;2009年,第31届,彼得•卒姆托,瑞士;2010年,第32届,妹岛和世,日本;西泽立卫,日本;2011年,第33届,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葡萄牙;2012年,第34届,王澍,中国。
普利兹克奖

1992年 第十四届 阿尔瓦罗·西扎Alvaro Siza 葡萄牙 1993年 第十五届 槙文彦Fumihiko Maki 日本 1994年 第十六届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 法国 1995年 第十七届 安藤忠雄Tadao Ando 日本 1996年 第十八届 拉斐尔·莫内欧Rafael Moneo 西班牙 1997年 第十九届 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 挪威 1998年 第二十届 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意大利 1999年 第二十一届 诺曼·福斯特爵士 Sir Norman Foster 英国 2000年 第二十二届 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 荷兰 2001年 第二十三届 雅克·赫尔佐格Jacques Herzog 瑞士 和 皮埃 尔·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 瑞士 2002年 第二十四届 格伦·马库特Glenn Murcutt 澳大利亚
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
2003年 第二十五届 约翰·伍重Jorn Utzon 丹麦
2004年 第二十六届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英国 2005年 第二十七届 汤姆·梅恩Thom Mayn 美国 2006年 第二十八届 保罗·门德斯·达·洛查Paulo Mendes da Rocha 巴西 2007年 第二十九届 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 英国 2008年 第三十届 让·努维尔Jean Nouvel 法国 2009年 第三十一届 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瑞士 2010年 第三十二届 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 日本 和 西泽立卫 Ryue Nishizawa 日本 2011年 第三十三届 艾德瓦尔多·苏托·德·莫拉Eduardo Souto de Moura 葡萄牙 2012年 第三十四届 王澍 Wang Shu 中国 迄今为止在33届颁奖中,共有37人获奖。 美国:8人 日本:5人 英国:4人 瑞士:3人 法国/巴西/意大利/葡萄牙:2人 澳大利亚/挪威/丹麦/荷兰/德国/墨西哥/西班牙/奥地利/中国:1 人
历届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人建筑设计哲学理念与代表作

1979
菲利普·约翰(1906) 美国 建筑都是掩蔽体,没有信条,从足迹开始 西格拉姆大厦、水晶教堂
1980
路易斯·巴拉甘(1902) 墨西哥 致力于把建筑升华为诗意和想象 墨西哥城规划景观居住区
1981 詹姆斯·斯特林(1926) 英国 现代主义运动领导人 作品突出历史连贯性和周围的城市环境 斯图加特国立美术馆
1985 汉斯·霍莱因(1934) 奥地利 重要的不是设计者是设计作品,通过绘图、拼贴及雕刻成就墙体的艺 术 巴赫市博物馆
1986 戈特弗里德·玻姆(1942) 德国 让作品的内容和过去联系起来 VDR新建筑(科隆)
1987
丹下健三(1913) 日本 城市、交通和建筑是统一的系统 追求信息价值 东京新市政厅大厦、代代木国家综合体育馆
2000 雷姆·库哈斯(1944) 荷兰 “新城市主义”不关心行为客体的组织安排,而是孕育着潜在的可能 性 乌特勒克教育馆,cctv大楼,(北京中央电视台)
2001 雅克·赫尔佐格(1950) 瑞士 把毫无特色建筑转化为戏剧化和艺术化的工业建筑(尺度和比例巨 大) 泰特现代美术馆(发电机改建)、国家体育馆(鸟巢)
1994 克里斯蒂安·德·波特赞姆巴克(1944) 法国 理性出自场所,将包豪斯与当代建筑理论结合 音乐花园
1995 安藤忠雄(1941) 日本 个性化的空间,通过墙创造独特的建筑空间 水的教堂(没有屋顶)
1996 拉斐尔·莫尼欧(1937) 西班牙 建筑是从具体地域与建筑家的自由思维之间的对话中脱颖而出的 现代建筑和艺术博物馆
皮埃尔·德·梅隆(1950) 瑞士
2002 格伦·马库特(1936) 澳大利亚 我对做大规模的项目没有兴趣,小一点的项目给我提供试验机会 玛格尼住宅、唐宅
建筑普利兹克奖历届获奖者

历 届获奖 名单1983年 第五届Ieoh Mi ng Pei美国01 0203 04051980Luis Barrag d n1979 年第一届 Philip Johnson美国01 020304 051981年第三届 James Stirling英国02 04 01 I 0319美国0501 02 0304 051984年第六届Richard Meier 美国1985年第七届Hans Hollein 奥地利1986年第八届Gottfried Boehm 德国1987 年第九届Kenzo Tange 日本1988 年第十届Gordon Bun shaft 美国和Oscar Niemeyer 巴西1989 年第-一届Frank O. Gehry 美国1990年第十二届Aldo Rossi 意大利第三十届普利兹克奖”得主一一让努维尔1992年第十四届Alvaro Siza 葡萄牙1993年第十五届Fumihiko Maki 日本1995年第十七届Tadao An do 日本1996年第十八届Rafael Moneo 西班牙1997年第十九届Sverre Fehn 挪威01 02 03 04 051 1 111 01 1 02 03 04 1 051999 年第二届爵士Sir Norman Foster 英国01 02 03 04 0501 02 03 04 052001 年第二十三届Jacques Herzog 壬瑞士和Pierre de Meuron 瑞士2006 年 第二十八届 P aulo Men des da Rocha 巴西2003年 第二十五届 Jorn Utzon 丹麦2005年第二十七届 Thom Mayn 美国0405妹岛和世与西泽立卫01 I 02 I 0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2年第二十四届 Glenn Murcutt 澳大利亚2007年第二十九届Richard Rogers 英国2008年第三十届Jean Nouvel 法国2010年第三十二届2011年第三十三届Kazuyo Sejima 日本和Ryue Nishizawa 日本Eduardo Souto de Moura 葡萄牙彼特卒姆特迄今为止在33届颁奖中, 共有36人获奖。
普利兹克奖获得者建筑作品赏析

贝聿铭先生在扩建 工程中用了大量天 然石料及玻璃材料。 经过扩建的军械库 将包括4个展区,通 过宽敞的楼梯、桥 与走廊彼此相联。 外部有一向上的玻 璃旋转塔楼。内院 上方有一圆顶。
在楼梯塔每走一步就展开了明亮大厅的新景色,向外看,展 现的又是柏林市中心的建筑。以玻璃体将这座暗藏深巷的重 要建筑彰显于外,让大家在街上就可感受其建筑特色。
建筑名称:水之教堂 Church on the Water 座落地点:日本北海道 完工时间向外看的景观
外围和包含四个十字架的透明前庭的景观
教堂面向水池的玻璃面是可以整个开启的,人们可 以直接与自然接触。背景中的景致随着时间的转逝 而无常变幻。
水御堂
博物馆
贝聿铭 Ieoh Ming Pei
1983 Pritzker Prize Winner
좋아하는 이유
1.절계하기 전에 주위환경을 아주 아주 아주 세밀하게 조사한다. 2.건축은 다 분명하고 틀별한 의미가 있다. 3.건축의 기능과 형태는 환경과 아주 아주 잘 융합된다.
对我来说,建筑物的特殊功能要求,及所处地点的人文历史 是最重要的,我认为时间、文化、地点是建筑设计的要素— —贝聿铭
建筑名称:美国国 家美术馆(东馆) National Gallery in Washengton 设计者:贝聿铭 地址:华盛顿
美术馆 入口
贝聿铭对三角形、由三角形延伸出来的埃及金字塔 造型有独特的研究。
一条对角 线穿过这 片梯形的 直角顶点, 将这片用 地划为一 个等腰三 角形和一 个直角三 角形。
住吉的长屋基本上是对称的,而中庭的设置又是两 边的建筑相互对照,相互衬托。
住吉的长屋则可以让你每时每刻都在接受阳 光,接受新鲜的空气。
普利策获奖作者与作品赏析

电报电话大楼
水晶教堂
1980刘易斯 巴拉干
巴拉干是墨西哥二十世纪有关庭园景观设计的著名建筑师 , 他于1902年出生在 墨西哥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附近的一处牧场 , 那里是一片红色泥土的大地 , 有很 多起伏的小山丘 , 可以看日初日落的美景 。 而附近那些有庭园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房屋都有挑檐及 设置景观喷泉 , 另外还有各式的教堂与市集 。 这些都带给他不可磨灭的印象 , 并影 响他后来一生的工作方向 。从瓜达拉哈纳大学一般工程技术系毕业后,他改变先前 所学的工程方面而转向他较感兴趣的建筑方向 , 但未再进学校攻读 , 全靠自己进修 。
1991 罗伯特 文丘里
母亲之家
巴特勒学院胡堂
1992 阿尔巴罗 西萨
1933 年出生的葡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缠萨Alvaro Siza 堪称 葡萄牙建筑的一代宗师。西萨的作品,常以简单却极其优雅的色 调与诗意的构筑来呈现,他对建筑尺度的精准控制与对环境的敏 锐反映,奠定了其独特创作基础。
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
盖蒂中心
新协和图书馆
1985 汉斯 霍莱因
汉斯· 霍莱因(Hans Hollein,1934年3月30日-2014年4月24日), 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就读于维也纳艺术学院、芝加哥伊利诺理工 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他早期求学期间,他表现出 绘画天份。但他选择了建筑作为他的职业,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全世 界公私收藏。
芝贝欧文化中心
贝页利基金会博物馆
1999 诺曼 福斯特
诺曼· 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 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 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普利兹克建筑大奖得主。诺 曼· 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 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 的建筑方式。一生的荣誉很多,作品很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利兹克奖历届得主及作品赏析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普利兹克奖(1979-2013)一、1979年菲利普·约翰逊PhilipJohnson 美国(1)代表作品:1949 美国康涅狄格州纽卡纳安玻璃住宅GlassHouseNewCanaan1980 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CrystalCathedralGardenGrove1984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大楼AT&TBuildingNewYork★加利福尼亚州加登格罗夫水晶大教堂:①10,000多盏银色玻璃窗用硅酮胶水粘在建筑上,使建筑物承受8.0级地震及每小时100英里的强风。
②两座90尺高的电动大门在讲坛后打开,以使晨光与和暖的微风来烘托朝拜圣礼。
③祭坛和道坛由花岗岩制成,17尺高的十字架被设计成18开书页宽镶金的老式结构。
(2)设计概念:①注重自然和人造光线之间的搭配以及水对所处位置的重大作用以及光线等方面的作用。
②用雕刻结等方式创造更大的空间。
③他对排列的建筑空间相当感兴趣,并将它当作一种思路来进行思考,将之付诸实际中以领会、理解。
二、1980年路易斯·巴拉甘LuisBarragán墨西哥(1)代表作品:1948 巴拉干住宅CasaLuisBarragan1955 安东尼奥·格雷夫兹住宅AntonioGalves1968 圣·克里斯特博马厩与别墅SanCristobal★巴拉干住宅:①对墨西哥民居传统的延续。
②生活区门厅是一条黑色熔岩石铺成的长廊,这种过渡空间与传统一致。
③休息厅内有一堵粉红色墙,反射出柔和的粉红色光线。
④起居室有块落地玻璃窗面向庭院,窗子只有两条极细的分隔。
⑤建筑中有许多矮墙隔断,形成良好的光影变换的效果。
(2)设计概念:①色彩浓烈鲜艳的墙体的运用。
②将自然中的阳光与空气带进人的视线与生活当中,并且与色彩浓烈的墙体交错在一起,使两者的混合产生奇异的效果。
③对水运用的灵感来自于那些被摩尔人作为镜子、可视的标签或者音乐元素的喷泉中。
三、1981年詹姆斯·斯特林JamesStirling 英国(1)代表作品:1959 莱斯特大学工程楼1968 剑桥大学历史系图书馆1983 新斯图加特州立绘画馆★新斯图加特州立绘画馆:①建筑采用勒花岗石和大理石为建筑材料,局部采用古典主义的细节,如拱券,天井。
整体上的古典主义又戏谑的局部处理,如扭曲的玻璃幕墙,粉红色的巨大扶手,莫名其妙的结构细节等。
现代主义,波谱风格和古典主义被塞在一起,造成古怪的效果,戏谑,冷嘲热讽的手段处处可见。
②采用简单的立体主义外形,低矮的整体,使新建筑在视觉上超越旧建筑,在细节上在门口以标准的古典主义的轮廓开口,造成一个负形的古典三角门楣。
是利用古典符号达到后现代主义形式主张的典型例子。
(2)设计概念:①后现代主义。
②在设计中对空间、形体客体以及感知,反馈主体之间的把握是十分恰当得体的。
四、1982年凯文·洛奇KevinRoche 美国(1)代表作品:DEEREWEST办公大楼、福特基金会大楼、联邦广场饭店★福特基金会大楼:①大楼为它的使用者创造了一个舒适的空间,使基金会的成员能够在这里分享他们的计划,目标,互相关怀,帮助长成一种融洽的团队气氛。
②建筑物被设计得尽可能的低,可以仔细地看到周围街区建筑的轮廓。
③结构形式为钢梁和混凝土柱构成的组合式。
(2)设计概念:①根据特定情况进行特殊设计,作品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多样的风格。
②拒绝落入僵硬的设计框架。
③不追求形式化和未来化,而着眼于将我们这个时代的城市变得更适宜居住和富有吸引力。
五、1983年贝聿铭IeohMingPei 美国(1)代表作品:1982 香山饭店1990 香港中国银行大厦2006 苏州博物馆新馆★苏州博物馆新馆:①与拙政园和毗邻,设计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
②苏州着名的传统而不失现代感的建筑。
③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融会贯通,成为拙政园、忠王府建筑风格的延伸和现代版的诠释。
④屋顶设计的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景观———飞檐翘角与细致入微的建筑细部,同时运用科技重新诠释,并演变成一种奇妙的几何效果。
⑤玻璃屋顶将与石屋顶相互映衬,使自然光进入活动区域和博物馆的展区,为参观者提供导向。
⑥金属遮阳片和怀旧的木作构架将在玻璃屋顶之下被广泛使用,以便控制和过滤进入展区的太阳光线,光线的层次变化令人着迷。
(2)设计概念:①认为建筑的核心是设计作品应能有力且流畅地显示出那个建筑设计的时间背景、环境因素和建筑目的。
②如果过于讲究风格而忽略了其他因素,建筑设计的完美性会受到影响,把建筑融合进周围的环境,而不是把个人的设计风格强加于建筑之上,致使其受到限制,不过于强调个人的设计风格是一种责任心的表现。
③建筑的目的是提升生活,建筑必须融入人类活动,并提升这种活动的品质。
六、1984年理查德·迈耶RichardMeier 美国(1)代表作品:1967 史密斯住宅SmithHouse1974 道格拉斯住宅DouglasHouse2003 罗马千禧教堂JubileeChurch★道格拉斯住宅:①大片框架玻璃,和金属的栏杆扶手,还有公共和私密空间实虚变化和量体垂直与水平处理手法是迈耶惯用的设计手法,可以更清楚的界定室分和室外空间,提升户外视觉效果。
②为了要住宅面向密西根湖,将房子的座向配置成东西座向。
因此大片的框架玻璃没有任何的遮蔽,而造成相当严重的西晒问题。
这是整个设计中,最大的败笔。
(2)设计概念:①设计简练,有自己的特性而不是在风格上受别人的影响而迷惑,创造出独特的粗壮风格。
②将斜格、正面以及明暗差别强烈的外形等方面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
③以“顺应自然”的理论为基础,表面常用,以绿色的自然景物衬托,清新脱俗,善于利用白色表达建筑本身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
④在建筑内部,运用垂直空间和天然光线在建筑上的反射达到富于光影的效果,以新的观点解释旧的建筑,并重新组合几何空间。
七、1985年汉斯·霍莱因HansHollein 奥地利(1)代表作品:1982 门兴格拉德巴赫博物馆1991 法兰克福现代博物馆蜡烛商店RettiCandleShop★多姆山火山博物馆:①博物馆嵌入泥土之中,就像一艘没入水里的远洋巨轮。
博物馆的核心是一个陷入地下的圆锥体。
锥体表面饰以当地黑色的火山岩;内侧嵌入金属箔。
这一空间从形式到内外材质、再到色彩的转换都给人以身处炽热火山口的感觉。
博物馆突出反映了自然力量的强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意在使人从中得到启示,了解自然规律。
②博物馆的入口大厅是一个总高度近22m的锥体,又是地下呈放射状布局的展厅的组织枢纽。
进入博物馆,人们将会沿着楼梯向地心走去。
(2)设计概念:基本上是主义者,但是其功能主义观点从本质上来说是经过扩展了的。
八、1986年戈特佛里德波姆GottfriedBoehm 德国(1)代表作品:1996 WDR新建筑青年中心图书馆本斯贝格议会厅★WDR新建筑:①通过将这个建筑跟相邻的商业区域联系起来,从而将这个新的建筑体系整合于周围环境之中。
②地面层的零售区域,以一种欢迎的姿态引导过路的行人进入建筑内部,从而在建筑和街道之间形成一种比较强的联系。
③室内和室外的玻璃的护展性使用创造了通透性和开放性的效果,从而表达了这个建筑作为公共系统的概念。
④其台阶式后退的堆积体型处理与周围的建筑高度和街区尺度相呼应。
⑤作空间放在大型中央天光大厅的两层。
所有的办公室面向街道,从而提供自然的光线,以及室外城市活动的视景。
⑥悬浮的步行道系统以及通过大厅的桥构成的一种独特系统,保证了工作者在一个楼层的办公空间中移动时,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工作。
⑦围合道路而成的玻璃体块可以保证天窗落下的光线透过,从而保证较低楼层的自然光照。
⑧位于办公空间和大厅之间的玻璃墙体,给整个大楼增添了一种明快和通透的个性。
(2)设计概念:①被认为是后包浩斯建筑师。
②创造过去和未来之间、世界的思想和物质世界之间的城市建设和环境"关系"。
③始终着眼于颜色、形式、材料、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早先项目大多在具体塑造,最近开始较多用玻璃钢。
④关注城市规划。
九、1987年丹下健三KenzoTange 日本(1)代表作品:196419641966 新闻广播东京支社★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①主馆为两个相对错位的新月形,球类馆为螺旋形。
②两馆均采用悬索结构,中间的空地形成。
③宽敞的人行步道将两馆联系起来,贵宾和管理人员入口在步道的下面。
观众人流和车流也巧妙地分开了。
(2)设计概念:①提出“功能典型化”概念,意在赋予建筑比较理性的形式,并探索与日本建筑相结合的道路。
②提出“都市轴”的理论。
③“索状交通系统”、“能够交流的立体建筑”。
十、1988年戈登·邦夏GordonBunshaft 美国(1)代表作品:1952 利华大厦1971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图书馆1974 赫什霍恩博物馆暨雕塑园★利华大厦:①世界上第一座玻璃幕墙高层建筑。
②开创了全玻璃幕墙“板式”高层建筑的新手法,成为当代风行一时的样板。
③共24层,上部22层为板式建筑,下部2层呈正方形基座形式,全部用浅蓝色玻璃幕墙。
④密斯·范·德·罗在1919~1921年设想的玻璃摩天大楼的方案到这时得到了实现。
(2)设计概念:他的现代建筑经典作品的创造体现了他对当代技术和材料的先进性的理解过程。
十一、1989年弗兰克·盖里FrankO.Gehry 美国(1)代表作品:怀特·迪斯尼音乐厅、毕尔巴鄂、迪斯尼娱乐中心★毕尔巴鄂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①建材方面使用玻璃、钢和,部分表面还包覆钛金属,与该市长久以来的造船业传统遥相呼应。
②作为博物主入口的巨大中庭设有一系列曲线形天桥、玻璃电梯和楼梯塔,将集中于三个楼层上的展廊连接到一起。
(2)设计概念:①通常使用多角平面、倾斜的结构、倒转的形式以及多种物质形式并将视觉效应运用到图样中去。
②采用多种材料、运用各种建筑形式,并将幽默、神秘以及梦想等元素融入他的建筑体系中。
十二、1990年AldoRossi 意大利(1)代表作品:1979 威尼斯世界剧场博戈里科市政厅卡洛·卡塔尼奥大学★威尼斯世界剧场:①利用有效空间。
②从围绕它的周围的威尼斯纪念碑的形式中寻找它的意义,而且它是漂在水上的。
③漂浮性:建筑从建造地沿水路漂游到威尼斯,与沿途的景观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系列暂时的景观。
(2)设计概念:①建筑创作中爱用精确简单的几何形体,他的作品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简洁,现代主义的几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