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气的相关知识
收集氢气知识点总结高中

收集氢气知识点总结高中一、氢气的性质1. 化学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在常温下,氢气是一种不稳定的气体,易燃且能与氧气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当氢气与氧气混合后,在适当的条件下会发生爆炸。
2. 物理性质:氢气的密度非常小,是空气的1/14,因此氢气比空气轻。
此外,氢气也是一种非常好的热导体和电导体。
3. 化合物:氢气与其他元素能够形成各种各样的化合物,例如氢氧化物、氢氯化物等。
这些化合物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氢气的制备1. 实验室制备:实验室制备氢气通常采用金属与酸反应的方法。
例如,将锌与盐酸反应,便能制备氢气。
反应方程式为:Zn + 2HCl → ZnCl2 + H2。
2. 工业制备:氢气的工业制备主要通过水电解和天然气热解两种方法。
水电解是将水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电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
而天然气热解则是将天然气中的甲烷通过高温反应,产生氢气。
三、氢气的应用1. 能源生产:氢气是一种非常干净的能源,在燃烧过程中只产生水蒸气。
因此,氢气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和火箭推进器等领域。
2. 化工领域:氢气在化工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合成氨、加氢裂化、氢化反应等工艺中都需要使用氢气。
3. 金属生产:氢气在金属冶炼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在焊接和切割金属时使用氢气。
4. 医疗领域:氢气在医疗领域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例如在氢气氧化机和医用氢气发生器等医疗设备中使用氢气。
以上就是关于氢气的一些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氢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对于学习化学的同学来说,掌握氢气的相关知识十分重要。
也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了解和深入研究氢气的特性和应用,推动氢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氢气安全常识

氢⽓安全常识氢⽓安全常识⼀、氢⽓性质1、氢⽓是⼀种⽆⾊、⽆嗅、⽆毒、易燃易爆的⽓体,和氟、氯、氧、⼀氧化碳以及空⽓混合均有爆炸的危险。
其中,氢⽓在空⽓中爆炸极限:4.0%-75%(体积);氢与氟的混合物在低温和⿊暗环境就能发⽣⾃发性爆炸;与氯的混合⽐为1:1时,在光照下也可爆炸。
2、氢由于⽆⾊⽆味,燃烧时⽕焰没有颜⾊,⾁眼不易察觉,在许多情况下向氢⽓中加⼊⼄硫醇,以便感官察觉,并可同时付予⽕焰以颜⾊。
3、氢虽⽆毒,在⽣理上对⼈体是惰性的,但若空⽓中氢含量增⾼,将引起缺氧性窒息。
4、与所有低温液体⼀样,直接接触液氢将引起冻伤。
5、液氢外溢并突然⼤⾯积蒸发还会造成环境缺氧,并有可能和空⽓⼀起形成爆炸混合物,引发燃烧爆炸事故。
⼆、氢⽓使⽤要求1、新安装或⼤修后的氢⽓系统必须做耐压实验、清洗和⽓密实验,符合有关的检验要求,才能投⼊使⽤。
2、氢⽓系统检修或检验作业应制定作业⽅案及隔离、臵换、通风等安全防护措施,并经设备科、⽣技科审批。
3、氢⽓系统动⽕检修,必须保证系统内部和动⽕区域氢⽓的最⾼含量不超过0.4%(体积)。
4、氢⽓使⽤区域应通风良好,保证空⽓中氢⽓最⾼含量不超过1%(体积)。
5、禁⽌将氢⽓系统内的氢⽓排放在建筑物内部。
6、进⼊氢⽓区域应穿防静电或棉布服装。
7、防⽌明⽕和其他激发能源进⼊禁⽕区域,禁⽌使⽤电炉、电钻等⼀切产⽣明⽕、⾼温的⼯具和热物体;不得携带⽕种进⼊禁⽕区。
8、使⽤氢⽓前,必须对设备、管道、阀门等连接点泄露进⾏认真仔细的检查;并⽤肥皂⽔或携带式可燃性⽓体防爆检测仪进⾏检查,禁⽌⽤明⽕检查。
9、氢⽓系统设备运⾏时,严禁敲击、带压紧固和维修,不得超压,禁⽌处于负压状态。
10、使⽤新氢⽓管接头(新事故枪接头)时,必须进⾏清脂脱油处理。
11、切割结束,关闭氢⽓、氧⽓后,要对割嘴再点⽕,使氢⽓管道内余下的氢⽓充分燃烧完,避免下次点⽕发⽣爆炸或氢⽓管⼦发⽣燃烧伤⼈。
12、使⽤氢氧⽕焰,阀门操作顺序为:点⽕时,先开氢⽓阀,点燃后,开氧⽓阀;停⽤时,先关氧⽓阀,熄灭后,关氢⽓阀。
氢气的安全知识及使用注意事项

氢气的安全知识及使用注意事项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是清洁能源的重要载体。
但由于其易燃、易爆性质,使用和存储氢气时需要特别小心。
以下是关于氢气的安全知识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氢气的安全知识:1. 氢气是一种易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燃极限为4%~75%。
当氢气浓度达到10%以上时,可形成爆炸性的气体混合物。
2. 氢气的着火点很低,只需约580℃的温度就能引燃。
而且,它的火焰是无色无味的,很难察觉。
3. 氢气的燃烧释放的是无色无味的水蒸气,不会产生有害的尾气、烟雾或任何有毒副产品。
4. 氢气燃烧时产生的火焰速度极快,火势猛烈,难以控制。
5. 氢气具有极高的能量密度,燃烧释放的能量比汽油或煤气高得多。
二、使用氢气的注意事项:1. 氢气储存与运输安全:氢气的储存和运输要选择合适的容器,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开明火和高温物体。
储存氢气的容器应具备防爆性能,定期检查容器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 使用氢气的场所选择:在室内使用氢气时要确保通风良好,避免氢气积聚引起爆炸。
不要在大风天气或靠近易燃物品的区域使用氢气。
3. 氢气的泄漏处理:发现氢气泄漏时,首先要迅速采取措施切断氢气源,并打开通风设备,尽量将氢气稀释到安全水平。
切勿使用明火、电器开关或其他引火源。
4. 防止氢气积聚:使用氢气时要避免容器泄漏,确保容器密封良好。
长时间不使用的氢气容器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氢气积聚。
5. 氢气的使用操作:使用氢气设备前,应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操作人员应全程佩戴安全防护装备,避免接触到氢气。
6. 火灾应急处理:一旦发生氢气火灾,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扑灭,切勿使用水进行扑灭。
可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灭。
7. 氢气的存储:长期存储氢气时,容器应定期检查,确保强度和密封性。
需要确保存储的场所通风良好,避免积聚的氢气引发意外。
8. 氢气的管道安全:氢气在管道中的传输要选用适合的材料,避免泄漏。
氢气的安全知识及使用注意事项范文

氢气的安全知识及使用注意事项范文氢气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它具有高能量密度、环保无污染、可再生等优点,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由于氢气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因此,在使用氢气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了解氢气的安全知识,并严格遵循使用注意事项,以确保安全。
下面是关于氢气的安全知识及使用注意事项的范文。
一、氢气的安全知识1. 氢气的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臭、无味且极易燃的气体,其燃烧温度高达3000摄氏度。
同时,氢气也是一种无毒的气体,在空气中的浓度超过4%时,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 氢气的危险性:由于氢气的易燃性和高爆发力,一旦发生泄漏或引发火源,很容易引起火灾、爆炸或其他严重事故。
3. 氢气的泄漏处理:一旦发现氢气泄漏,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停止一切火源和火焰,并关闭与泄漏源相连的电器设备;迅速将人员转移到安全地点,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采取适当的措施防止火花和电火花的产生。
4. 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氢气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安全措施,如采用适当的密封容器存放,确保容器的完整性;避免与易燃材料接触,防止火源的存在;选择适当的运输工具和设备,确保其符合安全标准。
5. 氢气的防爆措施:对于需要使用氢气的设备和场所,应采取相应的防爆措施,如配备可燃气体检测仪和报警器,定期进行气体泄漏检测;建立安全通风系统,确保氢气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6. 氢气的使用安全:在使用氢气时,必须遵循使用规程和操作规范,严格控制氢气的使用量和压力;禁止使用明火和火种,严禁在氢气附近吸烟;注意防止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剧烈反应,避免氢气积聚和聚集;定期检查设备和管道,确保其安全可靠。
二、氢气的使用注意事项1. 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在使用氢气之前,应检查设备和管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确保其符合标准要求,没有泄漏和损坏。
2. 应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应选择适当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操作,避免使用不符合要求的工具和设备。
高中化学氢气知识点

高中化学氢气知识点1氢气的性质(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①可燃性: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纯的氢气点燃会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
②还原性: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加热Cu+H2O现象:黑色氧化铜逐渐光亮的红色的铜,管壁有水珠产生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注意事项:“酒精灯迟到早退”,即开始时要先通入氢气后加热(目的是排净管内空气,防止氢气与管内空气混合受热发生爆炸);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至试管冷却(防止生成的铜受热被氧化成CuO)(3)氢气的用途:充气球,冶炼金属,高能燃料,化工原料2生成氢气的反应(实验室制取H2最常用的试剂是:锌粒和稀硫酸,也可用②③⑤⑥⑦)①锌粒和稀硫酸反应Zn+H2SO4=ZnSO4+H2↑②铁和稀硫酸反应Fe+H2SO4=FeSO4+H2↑③镁和稀硫酸反应Mg+H2SO4=MgSO4+H2↑④铝和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⑤锌粒和盐酸反应Zn+2HCl=ZnCl2+H2↑⑥铁和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⑦镁和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⑧铝和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化学学习技巧加强对化学公式、符号的记忆例如,在记忆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过程时就可以通过背诵这样一首儿歌来完成记忆:夹紧试管向下倾,防水回流生裂痕,实验开始先通氢,空气排尽再点灯。
先点灯,会爆炸,顺序颠倒生祸根,由黑变红即反应,用灯加热要均匀继续通氢至室温,撤灯停氢顺序分,先停氢,会氧化,以免功败于垂成。
善于进行纠错练习对于化学学习中的错题、考试的错题,高中学生应该准备一个错题记录本,专门记录自己不会的题,只有解决了平时学习时的错题,我们的化学学习才能进步。
错题记录本能帮助我们用于平时复习和考试前强化记忆。
氢气安全使用技术及常识..

3、氢气设备及管道 (10)室内外架空或埋地敷设的氢气管道及其连 接的法兰间宜互相跨接和接地。氢气设备与管 道上的法兰间的跨接电阻应小于0.03Ω。 (11)氢气罐放空阀、安全阀和置换排放管道系 统均应设排放管,并应连接装有阻火器或有蒸 汽稀释、氮气密封、末端设置火炬燃烧的总排 放管。 (12)按照规定涂安全色,并设安全标志和标识。
13
3、氢气设备及管道 (6)氢气管道应避免穿过地沟、下水道及铁路 汽车道路等,应穿过时应设套管。 (7)室内氢气管道不应敷设在地沟中或直接埋 地,室外地沟敷设的管道,应有防止氢气泄漏、 积聚或窜人其他地沟的措施。埋地敷设的氢气 管道埋深不宜小于0.7 m。湿氢管道应敷设在 冰冻层以下。
14
3、氢气设备及管道 (8)在氢气管道与其相连的装置、设备之间应 安装止回阀,界区间阀门宜设置有效隔离措施, 防止来自装置、设备的外部火焰回火至氢气系 统。氢气作焊接、切割、燃料和保护气等使用 时,每台(组)用氢设备的支管上应设阻火器。 (9)氢气管道、阀门及水封等出现冻结时,作 业人员应使用热水或蒸汽加热进行解冻,且应 带面罩进行操作。禁止使用明火烘烤或使用锤 子等工具敲击。
5
三、氢气安全使用技术 1、基本要求 (1)氢气使用区域应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 含量不超过1%(体积)。采用机械通风的建筑物,进风 口应设在建筑物下方,排风口设在上方。 (2)氢气有可能积聚处或氢气浓度可能增加处宜设置 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应 设在监测点(释放源)上方或厂房顶端,其安装高度宜 高出释放源0.5 m~2 m且周围留有不小于0.3 m的净 空,以便对氢气浓度进行监测。可燃气体检测报警仪 的有效覆盖水平平面半径,室内宜为7.5 m,室外宜 为15 m。
氢气 知识点总结

氢气知识点总结一、氢气的性质1. 化学性质: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它是一种非金属元素,非常容易燃烧,能够与氧气等物质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生成水。
因此,氢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燃料,可以作为清洁能源使用。
2. 物理性质:氢气是一种轻质气体,比空气轻很多。
它具有很高的燃烧热值,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燃料。
此外,氢气具有很高的导热性和导电性,因此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氢气的制备方法1. 实验室制备:氢气可以通过金属与酸反应产生。
例如,将锌与稀盐酸反应,就可以生成氢气。
这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制备氢气的方法。
2. 工业制备:氢气的工业制备主要是通过天然气蒸汽重整、水电解和煤气化等方法。
其中,天然气蒸汽重整是目前最常用的制氢工艺,它可以利用天然气、石油等化石燃料生产大量的氢气。
三、氢气的应用1. 能源生产:氢气作为清洁能源,被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车辆、太阳能储能、风能储能等领域,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
2. 工业生产:氢气是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原料,例如合成氨、加氢裂化、硫化氢除酸等过程都需要大量的氢气。
3. 科学研究:氢气在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作实验室气体、定标气体、仪器气体等。
4. 航天技术:氢气已成为航天技术中的重要推进剂,被广泛应用于火箭发动机中。
四、氢气的安全问题1. 氢气是一种易燃气体,具有很高的爆炸性。
因此,在使用氢气时,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避免发生事故。
2. 氢气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可以通过许多材料渗透出来,对材料的选择和储存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 氢气的制备和贮存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到氢气的安全性和环保性,采用合适的工艺和设备,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环保。
综上所述,氢气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学原素,在能源生产、工业生产、科学研究和航天技术等领域应用广泛。
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氢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加强管理和监控,确保氢气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氢气知识

氢简介氢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H,原子序数是1,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
它的原子是所有原子中最小的。
氢[1]通常的单质形态是氢气。
它是无色无味无臭,极易燃烧的由双原子分子组成的气体,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它是宇宙中含量最高的物质. 氢原子存在于水, 所有有机化合物和活生物中.导热能力特别强,跟氧化合成水。
在0摄氏度和一个大气压下,每升氢气只有0.09克——仅相当于同体积空气质量的14.5分之一。
(实际比空气轻14.38倍)氢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在太阳中的含量:(%) 75 地壳中含量:(%)1.5在常温下,氢气比较不活泼,但可用催化剂活化。
单个存在的氢原子则有极强的还原性。
在高温下氢非常活泼。
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几乎所有的元素都能与氢生成化合物。
名称, 符号, 序号:氢、H、1(氢气的化学式:H2)系列:非金属原子体积:(立方厘米/摩尔)14.4氧化态:Main H+1Other H0, H-1族, 周期, 元素分区:1族, 1, s电离能 (kJ /mol)M - M+ 1312密度、硬度:0.0899 kg/m3(273K)、NA热导率: W/(m·K)180.5化学键能: (kJ /mol)H-H 454H-F 566H-Cl 431H-Br 366H-I 299晶胞参数:a = 470 pmb = 470 pmc = 340 pmα = 90°β = 90°γ = 120°颜色和外表:无色声音在其中的传播速率:(m/S)1310Image:H,1.jpg大气含量:0.0001 %地壳含量:0.88 %原子属性原子量:1.00794 原子量单位原子半径:(计算值) 25(53)pm共价半径:37 pm范德华半径:120 pm价电子排布:1s1电子在每能级的排布:1氧化价(氧化物):1(两性的)晶体结构:六角形物理属性物质状态气态核内质子数:1核外电子数:1核电核数:1质子质量:1.673E-27质子相对质量:1.007所属周期:1所属族数:IA摩尔质量:1g/mol氢化物:无氧化物:H2O最高价氧化物:H2O外围电子排布:1s1核外电子排布:1颜色和状态:无色气体原子半径:0.79常见化合价:+1,-1熔点:14.025 K (-259.125 °C)沸点:20.268 K (-252.882 °C)摩尔体积:22.4L/mol汽化热:0.44936 kJ/mol熔化热:0.05868 kJ/mol蒸气压:209 帕斯卡(23K)声速:1270 m/s(293.15K)其他性质电负性:2.2(鲍林标度)比热:14304 J/(kg·K)电导率:无数据热导率:0.1815 W/(m·K)电离能:1312 kJ/mol最稳定的同位素同位素丰度半衰期衰变模式衰变能量MeV 衰变产物1H 99.985 % 稳定2H 0.015 % 稳定3H 10-15 % /人造 12.32年β衰变 0.019 3He4H 人造9.93696×10-23秒中子释放 2.910 3H5H 人造8.01930×10-23秒中子释放 ? 4H6H 人造3.26500×10-22秒三粒中子释放 ? 3H7H 人造无数据中子释放? ? 6H?核磁公振特性1H 2H 3H核自旋 1/2 1 1/2灵敏度 1 0.00965 1.21方法基本原理适用原料气制得的氢气纯度(%)适用规格高压催化法氢与氧发生催化反应而除去氧含氧的氢气,主要为电解法制得的氢气 99.999 小金属氢化物分离法先使氢与金属形成金属氢化物后,加热或减压使其分解氢含量较低的气体 >99.9999 中小高压吸附法吸附剂选择吸附杂质任何含氢气体 99.999 大低温分离法低温下使气体冷凝任何含氢气体 90~98 大钯合金薄膜扩散法钯合金薄膜对氢有选择渗透性,而其他气体不能透过氢含量较低的气体 >99.9999 中小聚合物薄膜扩散法气体通过薄膜的扩散速率不同炼油厂废气 92~98 小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同位素有: 氕 (氢1)、氘 (氢2, 重氢)、氚 (氢3, 超重氢)以人工方法合成的同位素有: 氢4、氢5、氢6、氢7氕只同位素-氢,这里是特指的氢,可以泛指氢这种元素即原子核中只有一个质子的元素,包括氕氘氚;同时也可以指氢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氢 H21 、别名·英文名Hydrogen.2、用途气体燃料,石油精炼,制造油脂、硬化油等人造奶油,甲醇、盐酸、氨等的合成,焊接和金属的切割,气象观测,玻璃的融化,冶金工业,冷却剂(液氢),半导体制造用平衡气,蚀刻气、标准气、零点气、校正气、热氧化、外延、扩散、多晶硅、钨化、离子注入、载流、烧结等。
3、制法(1)水电解法。
(2)煤和焦碳的气化法。
C+H2O → H2+COCO+H2O → CO2+H2CO+3H2 → CH4+H2OCH4+H2O → CO+H2(3)石油或天然气的分解法CnHm+nH2O → nCO+(n+m/2)H2CnHm+n/2O2 → nCO+m/2H2CO+H2O → CO2+H2(4)回收石油化工副产品气体中的氢。
(5)回收食盐电解副产品气体中的氢。
(6)回收炼钢工业副产品气体中的氢(炼焦炉气、高炉气和转炉气)。
4、理化性质分子量: 2.016熔点(101.325kPa): -259.2℃沸点(101.325kPa): -252.8℃液体密度(-252.766℃,101.325kPa): 70.973kg/m3气体密度(0℃,101.325kPa): 0.0899kg/m3相对密度(25℃,101.325kPa,空气=1): 70.973kg/m3比容(21.1℃,101.325kPa): 11.9674m3/kg1.0m3液氢气化后可得到处788 m3的气氢压缩系数:临界温度: -239.9 ℃临界压力: 1297kPa临界密度: 31.0kg/m3熔化热(13.8K): 58.16kJ/kg汽化热(18K): 457.80 kJ/kg比热容:(101.33kPa,273.15K): Cp=14190J/(kg·K) Cv=10080J/(kg·K)比热比:(26.8℃,101.325kPa): Cp/Cv=1.405蒸气压(16K): 21kPa(24K): 260kPa(32K): 1100kPa粘度(101.325kPa,25℃): 0.00886mPa·s表面张力(液一气介面,-258℃): 2.80mN/m导热系数(100kPa,270K): 0.16705W/(m·K)折射率(20.33K,100kPa,液体,4047Å): n=1.11262(20℃,101.325kPa,气体): n=1.0001297 在空气中可燃范围(20℃,101.325kPa): 4.0~74.5%在空气中最低燃点(101.325kPa): 570℃在空气中当量燃烧时火焰温度: 1430℃在空气中当量燃烧时最大火焰速度: 2.65m/s在氧气中可燃范围(20℃,101.325kPa): 4%~94%在氧气中最低自燃点(101.325kPa): 560℃在氧气中当量燃烧时火焰温度: 2830℃在氧气中当量燃烧时最大火焰速度: 14.36m/s在氧气中当量燃烧时燃烧热: 12761 J/m3(高)11506 J/m3(低)毒性级别: 0易燃性级别(液氢): 4易爆性级别(液氢): 0火灾危险度:极大氢是在已知气体中最轻的气体。
氢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无臭无味的可燃性气体。
它除因缺氧而引起窒息外,还没有发现毒性。
氢与空气、氧、卤素的亲和力强。
氢气在空气和氧气中有很宽的可燃范围。
氢气的燃点较高,但其点火能很小,所能很容易着火,在微小的静电火花下也容易着火。
这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性质。
当它接触明火或遇热时就可燃烧,而且发出几乎看不见的火眼。
氢气又是一种高能燃料,当与空气或其它氧化剂结合着火时,以放热或爆炸的方式释放出大量的能量,其反应的猛烈程度取决于燃烧的条件。
氢与卤素气体的混合物在日光下也能发生爆炸。
氢与一氧化二氮的混合物的爆炸范围为5.2%~80%,与一氧化氮混合物的爆炸范围为13.5% ~49%。
氢气的这一易燃易爆性是极其危险可怕的特性。
氢又是很容易扩散和浸透的气体,它非常容易泄露,而且好象留在天花板等高处。
低温氢气与常温氢气密度不同,当它从液态氢开始蒸发时比空气重,沉积在地面上,等升温后才开始扩散。
冷氢气遇到潮湿空气时能形成浓雾,并由此可看出它扩散的迹象。
但在可见到的浓雾外围仍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如果氢气云在最初闪速蒸发时着火,就会产生火球。
氢的还原性很强,在高温与金属氧化物、金属氯化物反应游离出金属,所以它一般没有腐蚀性。
在白金等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有机化合物作用还原醛等不饱和烃。
C2H2+H2 → C2H4C2H4+H2 → C2H6CH3CHO+H2 → CH3CH2OHCH3COOC2H5+2H2 → 2CH3CH2OHCH3COOCH3+H2 → CH3CH—CH3氢又能浸入金属的晶格之间使晶格膨胀或变形,造成金属材料的脆化。
钢材在高温下产生如下脱碳反应而受氢的侵蚀。
Fe3C+2H2 → CH4+3Fe氢气能被过渡金属可逆性地吸附或吸收而生成不定量的金属氢化物。
被吸收的氢气的量在Pd、Pt、Ni、Ti、Fe等中较多,对Pd来说,它能吸收其体积800倍的氢气。
氢微溶于水,在20℃时吸收系数α为0.0182。
5、毒性氢气本身无毒,吸入后仍以原形排出。
它是一种窒息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因氢气窒息而死亡的例子很少,然而,因氢气引起的火灾和爆炸事故却不断地发生。
因此对氢气的易燃易爆性应引起足够地重视。
氢气一般充装在高压钢瓶或液化后装在低温容器中。
所以除了高压氢气的泄露起火或爆炸的危险之外,还有被液氢冷烧伤的危险。
6、安全防护进行接触液氢的工作时要穿戴护目镜、防护鞋袜、干净结实的手套、抗静电工作服等防护用品。
气体氢要用高压钢瓶贮装,液氢要用绝缘的容器或槽车贮运。
搬运容器时要严防容器碰损。
容器要存放在通风良好,阴凉干燥又能耐火的专门建筑物或室外。
存放地点要远离氧和氯的贮存容器,炸药、毒物、放射形材料、过氧化有机物以及其它可燃材料。
要避免阳光直射,温度要保持40℃以下。
密闭的存放容器室,其高低点处应保持足够的通风以防氢气停留。
存放区内严禁烟火。
可能的电火源有:燃着的香烟或烟叶、明火焰和点火花、焊接和切割时所产生的火花和熔化金属、温度高于540℃的热表面或材料、材料冲击时所产生的火花、静电排除时所产生的电火花、带有电火花接触的正常电气设备(包括内燃机)等。
氢气系统的设备管道要严格密封,严防泄露或喷出。
可以用肥皂液等表面活性材料探漏,但决不能用明火来探漏。
氢气有可能泄露和停留的地方要设置检测和报警装置。
氢是强还原剂,在正常条件下无腐蚀性。
在室温可以用碳钢、不锈钢、铜、铜合金、铝和铝合金等通用金属材料。
在高温高压下,碳钢和低合金钢受氢气侵蚀,产生氢脆现象。
低温下可以用奥氐体不锈钢、铝、铝合金等耐低温材料。
可以用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化乙烯聚合体和氟化橡胶。
氢气的火灾具有与一般火灾及其它气体火灾不同的独特特性。
所以,如果对氢气这些特征不了解,则可能因处置方法不当而促成更大的灾害。
氢气火灾的特点有:(1)通常是因氢气泄露或喷出空气中引起燃烧。
(2)跑出开放空间的氢气直接在大气中扩散,但是跑入封闭空间的氢气,如果不着火,则回组成爆炸范围内的混合气,停留在空间的上部。
(3)氢气的火焰用肉眼看不见。
(4)在密闭空间,浓度处在爆炸范围内的混合气着火时,就可产生爆炸,而且它还可能使近处的可燃物着火,蔓延火灾。
(5)氢气的着火能很小,所以氢气的着火源除了明火之外还有电火花、静电放电、撞击火花等微小的火源。
甚至从容积中喷出也能着火。
(6)当从容器中泄露的氢气着火时,容器本身受热,或因外部火灾而容器受热,从而可能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造成二次火灾。
(7)喷出氢气的火灾,其火焰长度L和宽度W取决于喷出压力P及喷出口直径D。
它们之间有如下近似关系。
L/D=222.8P0.384W/D=27.60P0.451L、W、D的单位为m,P的单位为kg/cm2(绝对)。
按这个式子推算从充气压力为150 kg/cm2,阀门口径为4mm的钢瓶中喷出着火的氢气火焰的大小为L=6.1m,W=1.05m。
液氢火灾的特点为:(1)燃料火焰用肉眼看不见。
(2)根据紫外线画像装置观察,火焰的大小比汽油的火焰稍微大一些。
(3)火焰的温度和辐射热也比汽油大一些。
(4)液面下降的速度非常快。
,是汽油的约7倍。
(5)液氢中容易混入空气,混入空气的液氢燃烧非常激烈,其火焰的大小增大2倍以上,辐射热也大3倍以上。
扑灭氢火焰最有效的方法是切断气源。
可以用粉末灭火剂、雾状水、二氧化碳、1211灭火剂、1301灭火剂等。
灭火时要有一个安全的距离,而且要站在上风方向。
火场中的气体容器要浇水冷却以防止升温爆炸。
液氢火灾的灭火非常困难,即使在很小的液面上找着的火也是用一般的灭火器无法熄灭的,需要用特殊的灭火设备。
氢气因其分子量小,非常容易泄露。
泄露常发生在阀门和容器的连接部、阀门的填料盖、安全阀、调节器、调节器接口、气体软管和管道的连接部等。
氢气泄露时,首先要切断所有的火源,然后堵漏、排风。
废氢气可排到大气中。
液氢也因其分子小,粘度很小,所以能从非常小的孔和缝隙中泄露。
液氢的泄露尽管其量小,但是当它气化后就变成数百倍液体容积的气体,所以对它应高度重视。
当液氢泄露时,首先要关闭阀门等以切断泄露源,然后用惰性气体来稀释氢气浓度使其在爆炸界限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