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实训与技能考核训练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任务一加工凸形体
钳工实训与技能考核训练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二 加工凹形体

图3-8 錾削时的角度 ①前角γ 0:它是前刀面与基面间的夹角。前角大时, 被切金属的切屑变形小,切削省力。前角越大越省力, 如图3-8(a)所示。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二 加工凹形体
②楔角β0:它是前刀面与后刀面之间的夹角。楔角越 小,錾子刃口越锋利,錾削越省力。但楔角过小,会造成 刃口薄弱,錾子强度差,刃口易崩裂;而楔角过大时,刀 具强度虽好,但錾削很困难,錾削表面也不易平整。所以, 錾子的楔角应在其强度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尽量小的数值。 錾子錾削不同软硬材料,对錾子强度的要求不同。因此, 錾子楔角主要应该根据工件材料软硬来选择,如表3-5所 示。 表3-5 材料与楔角选用范围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二 加工凹形体
图3-28对配 镶配——像燕尾槽一样,只能从材料的一个方向插进 去,一般要求翻转配合。正反配均能达配合要求,如图329所示。
图3-29镶配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二 加工凹形体
嵌配(镶嵌)——是把工件嵌装在封闭的形体内, 一般要求的方位错次翻转配合,如图3-30所示。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二 加工凹形体
(a)
(b) (c) 图3-15錾子的握法 (a)正握法 (b)反握法 (c)立握法
(4)手锤的握法 锤子的握法分紧握锤和松握锤两种。紧握法如图3-16 (a)所示,用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紧握锤柄, 锤柄伸出15mm~30mm,大拇指压在食指上。松握法,如 图3-16(b)所示,只有大拇指和食指始终握紧锤柄。
图3-9 錾子的刃磨
图3-10 錾子刃磨示意图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二 加工凹形体
⒉手锤 手锤一般分为硬手锤和软手锤两种。软手锤有铜 锤、铝锤、木锤和硬橡皮锤等。软手锤一般用在装配、 拆卸零件的过程中。硬手锤由碳钢(T7)淬硬制成。钳工 所用的硬手锤有圆头和方头两种,如图3-11所示。
钳工实训与技能考核训练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任务一加工凸形体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图3-5 对称度误差的测量 3. 对称度误差对工件互换精度的影响 如果凸凹件都有对称度误差0.05㎜,并且在同方向 位置上锉配达到要求间隙后,得到两侧基准面对齐,如 图3-6(a)所示。而调换180°后做配合就会产生两侧面 基准面偏位误差,其总差值为0.1㎜,如图3-6(b)所示。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任务评价
零件加工结束后,把表现情况和检测结果填入评 价表3-3。 表3-3 学习任务评价表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任务总结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学习目标
1. 掌握锉配的一些相关工艺知识。 2. 掌握锉配的一般加工步骤。
★技能目标
1. 掌握具有对称度要求工件的划线方法。 2. 初步掌握具有对称度要求的工件加工和测量方法。 3. 熟悉直角小平面的加工方法。 4. 熟练掌握锉、锯、钻的技能,并达到一定的加工 精度。 5. 正确地检查修补各配合面的间隙,并达到锉配要 求。
我学到的知识点
⒈ ⒉ ⒊
⒈ ⒉ ⒊ ⒈ ⒉ ⒊ ⒈ ⒉ ⒊
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的 操作练习(知识点)
存在疑问或不懂的知 识点 应注意的问题
其他
⒈ ⒉ ⒊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 谢谢! • 再见!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a) (b) 图3-6 对称度误差对工件互换精度的影响 (a)同方向位置的配合(b)调换后的配合
专业课程说课钳工实训《锉配凹凸体》课件 (一)

专业课程说课钳工实训《锉配凹凸体》课件(一)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革新,各行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而对于钳工专业而言,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更是至关重要。
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份《锉配凹凸体》课件,以探讨其在钳工实训中的实际应用。
一、课程概述《锉配凹凸体》是钳工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钳工锉工具的使用技能及凹凸面锉刀、锉刀杆的制作。
同时,该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学生在课程中需要通过实操来掌握锉工具的使用规范和制作技巧,同时也需要培养他们对钳工零件的加工工艺的理解。
二、课程实施在教学实施中,本课程采用纸质课件辅助教学、课堂教学与实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其中,钳工锉工具的使用技能和制作技巧通过讲解规范、合理安排实验时间,注重实践,采用“带教”、“举例”等方式进行讲解和演示,学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多次实验和练习,从而掌握实际操作技巧。
课程结束后,学生还需要进行实战演练,以实现真正的技能提升和工艺熟练。
三、学习成效在钳工实训过程中,《锉配凹凸体》课程的教学实施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 学生能够掌握锉工具的使用规范通过实验和演示,学生学会了正确、规范使用不同类型的锉工具,掌握了怎样利用锉刀杆制作高精度锉柄的基本方法。
同时,学生明确了怎样配对和选择不同的锉刀,以及应根据不同的零件结构形状采用不同的锉工进给和摆角方案,使从实现加工和修理的角度来说,锉工操作具有相对的安全性和操作性。
2. 学生能够掌握钳工零件制作工艺通过实验和演练,学生不仅可以制作和安装钳工凹凸面锉刀与锉刀杆,在掌握了根据零件构造形状安排制作流程和锉工进给和摆角方案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后,还能进行多种自下而上零件的加工和修理,从而成功提高钳工工艺的实际应用性。
四、总结总体而言,《锉配凹凸体》课程作为钳工实训的重要部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针对性,可以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钳工凹凸面锉刀的制作和使用规范,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钳工零件制作工艺。
钳工实训报告凹凸配合

本次钳工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凹凸配合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对机械加工中重要零件加工工艺的认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训内容1. 凹凸配合的基本概念凹凸配合是指两个或多个零件表面相互接触并形成一定几何形状的配合,它是机械制造中常见的连接方式之一。
通过凹凸配合,可以实现零件之间的固定、转动或滑动。
2. 凹凸配合的类型(1)过盈配合:两个配合件之间的尺寸相差一定,装配时需要一定的力才能达到配合要求。
(2)间隙配合:两个配合件之间的尺寸相差一定,装配时无需施加力即可达到配合要求。
(3)过渡配合:介于过盈配合和间隙配合之间,装配时既不需要很大的力,也不会出现间隙。
3. 凹凸配合的加工方法(1)车削加工:适用于圆柱形凹凸面,通过调整车床的转速、进给量和刀具角度,实现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凹凸面加工。
(2)磨削加工:适用于高精度、高光洁度的凹凸面加工,通过调整磨床的转速、进给量和磨具硬度,实现高质量的加工。
(3)铣削加工:适用于平面、曲面等凹凸面加工,通过调整铣床的转速、进给量和刀具角度,实现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凹凸面加工。
4. 凹凸配合的检验方法(1)量具检验: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量具测量配合件的尺寸和形状,判断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刮研检验:通过刮研使配合面达到一定的光洁度和精度,然后进行装配检验。
1. 准备工作(1)了解凹凸配合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加工方法。
(2)熟悉各种量具的使用方法。
(3)熟悉车床、磨床、铣床等加工设备的操作。
2. 实际操作(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
(2)调整加工设备的参数,如转速、进给量、刀具角度等。
(3)进行加工,注意观察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及时调整加工参数。
(4)加工完成后,使用量具进行检验,确保加工精度。
3. 总结经验(1)总结凹凸配合的加工方法和检验方法。
(2)分析加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3)分享实训心得,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凸凹体锉配

2、分析任务
确定工艺
(四 )、实习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工量具图片 工具:锉刀、锯弓、锤子等。 量具:游标卡尺、刀口尺、千分尺等。
工量具图片
老师示范工量具
划 线 锉 削
锯 割
锪 孔
讲授示范
1、实物讲解发动机常用拆装工具名称及功 用,使学生形成充分的感性认识。 2、由指导教师操作演示发动机常用拆装工具的使 用方法,注意操作演示过程中既要操作演示工具 正确的使用方法,也要演示工具的错误使用方法, 特别是要强调错误使用工具的危害,让其印象更 加深刻。
模块三 综合训练 课题1、 凹凸件锉配 课题2、正六方体锉配
(一)、说教材
2.适应对象即 (学情分析) 本课适用于机械装配与维修专业,4年制 高级班一年级的学生。机械专业目前学生 的素质不高,对学习知识有畏难情绪,学 习动力不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 面,教学任务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注意层次性,另一方面,有可能因实际情 况而灵活调整教学深度和广度,从而保证 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收获。
视频
分组练习,巡回指导
随时纠正问题 学生分组操作练习: 最大限度的为学生创造动手 操作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 充分体会其学习内容的难点 与要点,操作练习过程中教 师不断进行操作实习指导。 并且操作安全教育始终贯穿 教学整个过程。
视 频 视 示 频 范 演 示
学生校内实习过程性考核表
带工作服照片
1、情景案例
某机床长时间运行出现磨损需要及时维修, 经过锉配维修后使的问题得以解决。
锉配工件图片
重点分析凸凹体锉配图纸
重点
1 、图纸分析 2、 凹凸体划线、 测量、加工方法 。
分析凸 件 有 对 称 度 误 差(难点)
锉配凹凸体课件《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

图4 加工凹形面
❖图4-1
图5 锉削凹形面
5、锐边倒角去毛刺,并检查全部尺寸精度。
6、锯削时需注重平面度与垂直度的控制 要求尺寸为(20±0.35)mm,锯削面平面度为0.4mm, 留3mm不锯回指导
1、指导学生注意保证加工精度突破 难点。
2、指导学生在加工过程中锉削和锯 削的方式方法。
三注意事项
(2分钟)
1.配锉件的划线要准确,线条要细而清晰两端口必须一次划出。
2.不准用嘴吹锉屑,也不要用手清除锉屑。当锉刀堵塞后,应用钢丝刷顺着锉 纹方向刷去锉屑。
3 .锉屑时不准用手摸锉过的表面,因手有油污、再锉时打滑。
4 .锉刀不能作橇棒或敲击工件,防止锉刀折断伤人。放置锉刀时,不要使其露 出工作台面,以防锉刀跌落伤脚;也不能把锉刀与锉刀叠放或锉刀与量具叠放。
3、通过凹凸体的锉配练习可以进一步提高锉削技能,从而掌握正确的加工和检查 方法可以提高锉配技能,提高锉配加工质量,为今后更好地从事工业机械工和模具 制造打下良好的基础。
( 四 ) 凹凸件加工工艺与制作
(一)、锉配凹凸体的加工工艺分析
1、任务分析
( 1 ):图样分析 ( 2 ):技术要求测量方法 ( 3 ):提高效率和质量方法
2、分组讨论加工工艺 3、确定加工工艺
(10分钟)
各组学生说 出课前自主分析 的加工工艺方案, 进行讨论,相互 补充,完成本组 的工艺思路,然 后每组派一名代 表介绍给全班学 生,全班学生对 小组加工工艺进 行研讨,最后汇 总得出最佳合理 方案。从而突破 重点。
❖正确的工艺加工方式
❖
盲配凹凸体的加工步骤
划线锯去工件左角,用上述方法锉削面3和面4,并将尺寸控制在20 mm。
钳工实训锉配凸凹体

实训难点:
正确的运用钳工工具操作要领;
一、安全文明生产教育
请同学们检查工作服穿戴是否整齐,衣扣是否系 好,在操作时注意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实训的项目是《 锉配凸凹体》, 请同学们在实训的过程中注意爱护工具设备,提 高质量和时间意识。
二、上次实训作品点评
上次实训作品的图示
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钳工实训 数控铣削
Hale Waihona Puke 锉配凸凹体青龙职教中心 杜敏强
实训目标
知识方面
熟悉凸体加工工艺步骤;
技能方面
掌握钳工识图、划线、锯削、锉削的正确方法和 操作要领;
德育方面
养成善于思考、钻研、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培 养学生精益求精,质量第一的观念。
实训重点、难点
实训重点:
掌握正确加工步骤和钳工工具的操作要领;
B
-0.05 60+
A
技术要求 1、用钻头钻出∅3 mm工艺孔; 2、未标注的表面 粗糙度为Ra3.2 3、A与B垂直度不 得大于0.03
8
(二)分析图纸
1、确定零件整体形状; 毛坯尺寸(60±0.05)×(40±0.05)mm; 2、确定零件相关尺寸及位置关系; 找到设计基准A、B面,确相关尺寸及形位公 差。 3、确定加工步骤、划线基准。 修整毛坯——划线——加工工艺孔——锯 削——粗锉——精锉——检查
A A
0.1 A
8
技术要求 1、用钻头钻出?3工艺孔; 2、试配时不允许敲击。
配合间 隙<0.1
凹体
15
65
凸体
工件名称 材 料 凸凹体 45钢
8
-0.05 40+
完成时间 360min
钳工技能-锉配

(2)锉配内、外六方体有两种加工顺序, 一种是按前面锉配四方体的方法,先锉配 一组对面,然后依次将3组试配后,做整 体修锉配入;另一种方法是可以先配锉3 个邻面,用120°样板(见图7.18)检查和 用外六方体试配检查3面120°的角度与等 边边长的准确性,并按划线线条锉至接触 线,然后再同时锉3个面的对组面,使六 边形3组面用角都能塞入,再做整体修锉 配入。
对凸凹件进行锉配修正,以达到间 隙要求。
图7.6 凸件的划线
图7.7 去掉凸件一角
图7.8 加工完的凸件
图7.9 凹件的划线
图7.10 去掉凹件多余料
四、操作要点
(1)为了给最后的锉配留有一定的余量,在 加工凸凹件外轮廓尺寸时,应控制到尺寸的 上极限偏差。
(2)为了能对20mm凸凹件的对称度进行测量 控制,60mm处的实际尺寸必须测量准确,并 应取其各点实测值的平均数值。
距离,如图 7.1所示。
(2)对称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 相对基准中心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 面之间的区域,如图7.2所示。
图7.1 对称度误差
图7.2 对称度公差带
2.对称度误差的测量
测量被测表面与基准面的尺寸A和B, 其差值之半即为对称度的误差值。
图7.3 对称度误差的测量
3.对称度误差对工件互换精度的影响
图7.18 内、外120°量角样板
(3)对内六边形棱角线的直线度控制方 法与四方体相同,必须用板锉按划线仔 细直锉,使棱角线直而清晰。
(4)六方件在锉配过程中,若某一面产 生配合间隙增大时,对其间隙面的两个 邻面可做适当修正,即可减小该面的间 隙。采用这种方法要从整体来考虑其修 正部位和余量,不可贸然动手。
Hale Waihona Puke 图7.13 内直角量角样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a) (b) 图3-6 对称度误差对工件互换精度的影响 (a)同方向位置的配合(b)调换后的配合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二、加工准备 工量具准备清单,见表3-1。 表3-1 工量具准备清单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任务实施
凸形体加工步骤,见表3-2。 表3-2 凸形体加工步骤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学习目标
1. 掌握锉配的一些相关工艺知识。 2. 掌握锉配的一般加工步骤。
★技能目标
1. 掌握具有对称度要求工件的划线方法。 2. 初步掌握具有对称度要求的工件加工和测量方法。 3. 熟悉直角小平面的加工方法。 4. 熟练掌握锉、锯、钻的技能,并达到一定的加工 精度。 5. 正确地检查修补各配合面的间隙,并达到锉配要 求。
我学到的知识点
⒈ ⒉ ⒊
⒈ ⒉ ⒊ ⒈ ⒉ ⒊ ⒈ ⒉ ⒊
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的 操作练习(知识点)
存在疑问或不懂的知 识点 应注意的问题
其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⒈ ⒉ ⒊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 谢谢! • 再见!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图3-3对称度误差 图3-4对称度公差带 (2)对称度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相对基准 中心平面对称配置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如图3-4所 示。 2. 对称度误差的测量 测量被测表面与基准面的尺寸A和B,其差值之半 即为对称度的误差值。对称度误差的测量,如图3-5所示。
★任务分析
本任务主要是学习凹凸体锉配,掌握具有对称度要 求的工件划线,初步掌握具有对称度要求的工件加工和测 量方法。正确地检查修补各配合面的间隙,达到锉配要求。 通过本任务学习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训练学生初步掌握钳 工岗位中的锉配技能。
★知识准备
一、相关知识 1. 对称度相关概念 (1)对称度误差是指被测表面的对称平面与基准 表面的对称平面间的最大偏移距离Δ,如图3-3所示。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任务评价
零件加工结束后,把表现情况和检测结果填入评 价表3-3。 表3-3 学习任务评价表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任务总结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任务描述
如图3-2所示,为凸形体的图样。本次任务将选择合 适的加工工具和量具对钢板进行手工加工,并达到图样 所示的要求。在加工过程中将接触到划线、锯削、锉削 和钻孔等钳工基本技能,加工中要注意工、量具的正确 使用。
图3-2 凸形体图样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项目三 凹凸体锉配 任务一 加工凸形体
图3-5 对称度误差的测量 3. 对称度误差对工件互换精度的影响 如果凸凹件都有对称度误差0.05㎜,并且在同方向 位置上锉配达到要求间隙后,得到两侧基准面对齐,如 图3-6(a)所示。而调换180°后做配合就会产生两侧面 基准面偏位误差,其总差值为0.1㎜,如图3-6(b)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