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流行音乐与我们这一代

合集下载

流行音乐进中学课堂的实践探讨

流行音乐进中学课堂的实践探讨

流行音乐进中学课堂的实践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生活的一部分。

它不仅满足了人们的音乐需求,还能够给人们带来快乐和启发。

将流行音乐引入中学课堂,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流行音乐也是年轻人表达自己情感和态度的方式之一。

在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丰富而复杂。

通过学习流行音乐,学生可以找到与自己情感相似的歌曲,借助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在音乐课堂上,可以开设一些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并阐述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和感悟。

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将流行音乐引入中学课堂也面临一些挑战。

选择合适的流行音乐材料是关键。

流行音乐更新换代快,歌词和内容也有时涉及一些不良信息,因此需要老师认真筛选和审核。

老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方法也需要提升。

老师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和专业素养,能够引导学生理解和欣赏流行音乐。

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习更具互动性和趣味性。

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育的实践

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育的实践

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育的实践随着社会发展和年轻一代的喜好变化,流行音乐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如何将流行音乐融入音乐教育中,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和乐趣,成为了近年来初中音乐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探讨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育的实践,以期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变革有所启示。

一、开设流行音乐课程从课程设置角度出发,学校可以适当加强流行音乐课程的设置。

如在初中音乐课程中,除传统的音乐理论和乐理知识外,可以增加一些流行歌曲的学习,让学生通过歌曲来感受音乐的魅力和音乐的多样性。

同时,还可以在课程中设置流行乐器演奏、流行歌曲伴奏等内容,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流行音乐的魅力和乐趣。

二、组织流行音乐演出活动学校可以利用班级活动、文艺晚会等机会,组织学生进行流行歌曲演唱和流行乐器演奏等活动。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们的表演能力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在活动中收获快乐和成长。

而学生的演出活动也可以在社区、学校等场所进行,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流行音乐,并加深人们对流行音乐的认知和了解。

三、推荐流行音乐欣赏学校可以推荐一些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欣赏来感受流行音乐的美妙。

推荐的作品可以包括清新优美的流行歌曲、富有活力的摇滚歌曲、热情洋溢的拉丁歌曲等等,让学生更加多样化地了解流行音乐。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音乐节目、演唱会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流行音乐欣赏体验。

四、引导学生进行流行音乐创作学生可以组织自己的乐队,学习相关的音乐技能,开展流行音乐创作活动。

通过创作,学生不仅可以增强音乐创作和表演的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而学生的作品也可以在社区、学校等场所进行展示和演出。

综上所述,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育是一个具有很大发展空间的方向。

通过引入流行音乐元素,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增强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相信在今后的初中音乐教育中,流行音乐会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流行音乐与我们这一代

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流行音乐与我们这一代

《流行音乐与我们这一代》研究报告一、情况简介成员及分工:搜寻资料:陈晓慧数据统计:戴仪帆范淑珍组长、文字编辑、课件制件:冯少燕指导老师:朱伟俊、同文婷专职教师:李文海主要过程:搜索资料;问卷设计及派发调查表;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研究成果形式:软件(lOW:ISRPOINT,WORD),书面论文二、研究背景和目的音乐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载体,尤其是“流行”音乐。

各界人士尤其是家长们和青少年对“流行音乐”这四个字持有大相径庭的态度。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那么为什么当今的“流行”音乐会在我们这一代中广为流传呢?“流行”音乐本身具有什么吸引青少年的特点?我们应该对“流行”音乐抱什么态度?最主要的是,从当今“流行”音乐的广受欢迎又能看出我们这一代人的什么特点——资本主义列国50、60年代的青少年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我国60、70年代的年轻人是“文革的一代”……生长在不同社会环境的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由于受到某个年代某种思潮某类社会特征的熏陶,往往会呈现出一般性的共同点。

那么,我们是“什么的一代”呢?有人说是“网络一代”,有人说是“新的一代”,有人说是“酷我一代”……林林总总,举不胜举。

但是,以上的概括都过于笼统和片面:“网络”,“求新”,“喜欢酷”仅仅是从一个单一的角度来观察这一代人。

因此,我们选择了“流行”音乐来研究这一代人。

这里的“流行”是相对而言的,指的是在我们这一代中较为广泛流传的音乐类型综合体。

从音乐特征到音乐所带来的影响,再到人们应对此抱有的客观态度,还有就是通过这一切来概括这一代年轻人的特点……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分析(一)怎样看待流行音乐一谈到流行音乐,特别是青少年普遍喜爱的摇滚乐,不少人会皱皱眉头,为什么呢?原因有两个:1.对“流行音乐”这四个字不解;2.对青少年喜欢流行音乐不解。

“每种体裁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作用,但无好坏之分。

那样一种观点,认为‘古典音乐是好的,流行音乐(包括摇滚乐)是坏的’,正在被人抛弃。

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当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明白时,我们常常要开展全面的分析研究,并且最终的调查结果会写在调查报告中。

一起来参考调查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一、研究背景随着大众传播媒体以及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音乐的欣赏与消费比以往的任何时代都更加迅速、有效和广泛。

在最近的几年里,总是会不经意的发现在电视里、电波中、internet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与音乐有关的节目和网页,其数量以及被点击数超过其他的节目与网页,而且这些节目的数量、与时间也一直在不断的增加。

大大小小的演唱会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音乐排行榜、演唱会、歌友会等等音乐有关的名词对于大多中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孙燕姿、周杰伦、blue等歌手以及音乐团体更是耳熟能详。

在大街上,在公车里,校园中经常可以见到带着walkman的学生。

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和幻想未来使得中学生也迅速的成为了追捧流行音乐的一员,他们追求流行音乐的活力让人欣赏,可是也不得不问上一句:“是什么让他们如此钟爱流行音乐(或者叫通俗音乐)?”二、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调查,了解流行音乐风潮形成的原因,以及它为中学生带来的利与弊,引导中学生对此现象保持正常的心态。

2、通过进行研究调查,加深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并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研究过程第一阶段:了解有关的知识并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初步调查,拟订课题。

第二阶段:,制定《中学生“音乐风潮”调查问卷》,对城区几所中学的各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写出调查报告。

第三阶段: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写出书面报告。

四、调查结果本研究小组在青浦高级中学,实验中学,尚美中学,东方中学进行问卷调查。

在发放后收回有效问卷450份,从中抽取100份,其中初中生高中生各为50人。

整理后得以下资料:1、你听音乐吗?2、你喜欢流行音乐吗?3、听流行音乐对学习有影响吗?4、你喜欢流行音乐的原因?5、你从什么时候开始了解并喜欢流行音乐的?五、结论“流行音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还是洪水猛兽?对我们中学生到底有着怎么样的影响呢?我们是全盘接受,还是去发现、体会、成为音乐的主人?两校学生的课题对此作了理性的思考。

课题研究报告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

课题研究报告流行音乐对中学生的影响

课题研究报告学校福鼎二中班级高一七班组长孙苏婷组员廖春弟、江慧君、郑章伟、陈翠吟、林宏力、宋方镇指导老师刘彬彬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够渗透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

”其中,流行音乐更是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并广为流传,慢慢地融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去,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乐趣。

在亲睐流行音乐的人中,中学生占了绝对的主流,对高雅音乐与流行音乐不同的看法,社会各界曾发生过诸多争论。

“到底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对流行音乐那样痴迷,为之疯狂,为之不惜牺牲一切?”为此,我们进入探究及调查。

一:中学生喜欢流行音乐的原因今天,全世界的青少年都热衷于流行音乐,这是涉及青少年生理、心理发育成长过程的普遍社会问题。

从音乐审美心理的角度来研究,流行音乐或强劲有力、或优美抒情的旋律,直诉心声的歌词和现场表演,对于感官的冲击力等,都与青少年这一时期的心理、生理期等不谋而合。

德国教育家维恩在研究中曾就这一现象提出如下四个原因:1:因为青少年时期是情绪、情感突变的时期,古典音乐对他们来说不“过瘾”,不能满足要求,因而他们更热衷于能够表达原始感情且歌词语言通俗的流行歌曲。

2:因为他们亲身感受到流行歌曲中分切节奏为主的旋律、变化以及爵士节奏,使其产生快感。

3:少年们对比自己年长的青年人的行为和爱好感到羡慕,并模仿他们,从而产生了对流行音乐的兴趣。

4:学习古典音乐在技巧上困难太多,而流行音乐无论是演唱或者是演奏均比较容易,所以,他们更爱流行音乐。

而说到我们中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喜爱,除了以上的原因,还有其它一些因素:1:中学生处在情绪情感日益丰富、集体感、友谊感逐步增强的心理发展阶段,他们害怕被孤立,渴望能够充分融合在集体中,所以当某种事物被大多数人接受时,对于流行音乐也是如此,有些学生最初的动机就是“大家都听,一定很好听”的从众心理。

2: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古典音乐太深奥,听不懂,民族音乐太土,难听,流行音乐新颖活泼,通俗易懂好听。

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育的实践

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育的实践

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育的实践近年来,随着流行音乐的普及和受众的年龄逐渐下降,流行音乐已经成为青少年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与此初中音乐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如何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将流行音乐融入到初中音乐教育中,已经成为一种新的实践和尝试。

本文将对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育的实践进行探讨。

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育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相比于传统的音乐教学内容,流行音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实际,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认同,让学生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通过学习流行音乐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学生更容易产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和热爱,更愿意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

流行音乐的融入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和表现机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欲望,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育还有助于促进跨学科和跨文化的教学互动。

流行音乐往往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和文化符号,具有多元化和包容性的特点。

通过学习流行音乐,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表达形式和风格特点,促进他们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流行音乐的学习还可以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例如可以结合语文、历史、美术等学科内容,开展跨学科合作和研究,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流行音乐作为当代音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创新性和实践性都是初中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

学习流行音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现和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音乐创作和表演能力,激发他们的音乐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学习流行音乐,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音乐创作的过程和技巧,锻炼他们的表演和演奏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和创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音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流行音乐融入初中音乐教育是一种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通过流行音乐的学习和实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表现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音乐素养提升。

流行音乐实践调查报告

流行音乐实践调查报告

分类号单位代码学号密集XXX 本科论文设计流行音乐实践调查报告院系名称:专业名称:年级:学生名称:指导教师:年月日流行音乐实践调查报告摘要流行音乐是一种现代兴起的文化,是当代青年和青少年的文化标志,流行音乐又称为校园音乐,流行音乐在对学校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

在2003年的时候,教育部出版的《普通高中音乐课标准》,明确表示:要提高学生对于不同年代、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并且要将流行音乐引入课堂,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4]。

本文通过对当地的中学、高中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

大胆的提出将高中生音乐课程中加入更多的流行元素,突出流行的文化。

重点就在于流行音乐的生活性以及音乐中所带有的力量以及发人深省的含义。

找出对于现在的流行音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且有效地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和制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和策略,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我国高中流行音乐课程的教育质量。

可以使得学生进一步地提升对流行音乐艺术的欣赏能力。

关键词:流行音乐;音乐课程;学生AbstractPop music is a modern rising culture and a cultural symbol of contemporary youth and teenagers. Pop music is also called campus music, which has an important connection with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schools. In 2003,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published "Music Class Standards for Ordinary High Schools", which improved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music works of different times, nationalities and styles, and introduced pop music into the classroom, respecting the pluralism and diversity of culture.In this paper, the local middle schools and high schools were investigated on the spot. Boldly put forward to add more popular elements to the music curriculum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highlight the popular culture. Emphasize the life of pop music and the deep meaning of music.This report mainly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problems, current situation and teaching characteristics of pop music elements in local high school textbooks. Find out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of pop music, and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level of pop music in senior high schools in China. It can help students to further improve their appreciation of pop music.Key words: pop music; Music course; student目录摘要 (2)Abstract (3)一、绪论 (1)(一)调查背景目的 (1)(二)研究意义 (1)(三)国内外现状 (1)二、对于教学调查与现状分析 (3)(一)调查问卷对象及情况 (3)(二)数据分析 (3)三、流行音乐的重要意义 (4)(一)丰富音乐教材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二)提高学生感受与鉴赏音乐的能力 (4)四、流行音乐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对策及建议 (5)(一)坚持适度引入的原则 (5)(二)运用科学、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5)(三)选择具有艺术价值的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5)五、结论 (6)一、绪论(一)调查背景目的在对于流行音乐了解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很多学生对于流行音乐是非常喜爱的,但是对于流行音乐的理解是远远不够,对于流行音乐的审美辨别能力不强,并且对于流行音乐的品鉴能力也不是很高。

关于音乐的研究性学习

关于音乐的研究性学习

“年轻人对新事物敏感的天性……使得他们非常容易接受外来的文化思潮和 行为方式。”曾经有人说过:当今的青少年,是90年代下的蛋——这是一个 富于生命力的比喻。作为跨过千年、将在新世纪中度过青春期的一代,在今 天的年轻人身上,理所当然的闪烁着这个缤纷时代跳跃的印记。 伴着时代的进步飞跃,使这一代生活在“网络世纪”中的年轻人接触了父 辈当年几乎无法想象的大量国际信息;外国文化入侵并充斥着本土的文化市 场,国际潮流文化都能在这一代人身上找到特有的标志——尤其是流行音乐 带来的影响——随着旋律飘来的,不仅仅是追星的狂热那么简单。 使得流行音乐在我们这一代中广为流传.
从最纯粹的形式来讲,所谓摇滚,就是三和弦加强硬 持续的鼓点加上口的旋律。真正的摇滚文化至少可以 提炼出这样一个缩微的全貌:嬉皮文化、艺术摇滚、 朋克乐、先锋音乐、重金属等。 早期摇滚的音乐来 源非常广泛,主要的包括布鲁斯、R&B、和乡村音乐, 其它还有福音音乐、传统的流行乐、爵士、以及民间 音乐。所有的这些影响加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简单的以 布鲁斯为基础的歌曲结构,它是快速的、适于跳舞的、 而且容易让人记住的。
Hip-hop:(广义)是一种源于街头的文化、文化现 象、文化运动和生活方式。 他是文化名词,包括说唱、涂鸦、街舞、街球、BBoy和DJ等等; Hip-Hop从字面上来看,Hip是臀部,Hop是单 脚跳,加在一起就是轻扭摆臀,原先指的是雏形阶 段的街舞(也就是我们以前说的霹雳舞),后来才逐 渐发展成一种巨大的概念——我们现在说的Hip- Hop文化还包括了那些宽大的衣服、沉甸甸的纯金饰 品、平时说起话来就“YoYowhat’s up?”的口 语习惯——总之就是那种美国贫民街区里黑人的生 活方式以及他们的“范儿”。
流行音乐对我们的影响: 正面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行音乐与我们这一代》研究报告一、情况简介成员及分工:搜寻资料:陈晓慧数据统计:戴仪帆范淑珍组长、文字编辑、课件制件:冯少燕指导老师:朱伟俊、同文婷专职教师:李文海主要过程:搜索资料;问卷设计及派发调查表;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研究成果形式:软件(lOW:ISRPOINT,WORD),书面论文二、研究背景和目的音乐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艺术载体,尤其是“流行”音乐。

各界人士尤其是家长们和青少年对“流行音乐”这四个字持有大相径庭的态度。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那么为什么当今的“流行”音乐会在我们这一代中广为流传呢?“流行”音乐本身具有什么吸引青少年的特点?我们应该对“流行”音乐抱什么态度?最主要的是,从当今“流行”音乐的广受欢迎又能看出我们这一代人的什么特点——资本主义列国50、60年代的青少年被称为“垮掉的一代”,我国60、70年代的年轻人是“文革的一代”……生长在不同社会环境的可塑性很强的青少年由于受到某个年代某种思潮某类社会特征的熏陶,往往会呈现出一般性的共同点。

那么,我们是“什么的一代”呢?有人说是“网络一代”,有人说是“新的一代”,有人说是“酷我一代”……林林总总,举不胜举。

但是,以上的概括都过于笼统和片面:“网络”,“求新”,“喜欢酷”仅仅是从一个单一的角度来观察这一代人。

因此,我们选择了“流行”音乐来研究这一代人。

这里的“流行”是相对而言的,指的是在我们这一代中较为广泛流传的音乐类型综合体。

从音乐特征到音乐所带来的影响,再到人们应对此抱有的客观态度,还有就是通过这一切来概括这一代年轻人的特点……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分析(一)怎样看待流行音乐一谈到流行音乐,特别是青少年普遍喜爱的摇滚乐,不少人会皱皱眉头,为什么呢?原因有两个:1.对“流行音乐”这四个字不解;2.对青少年喜欢流行音乐不解。

“每种体裁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和作用,但无好坏之分。

那样一种观点,认为‘古典音乐是好的,流行音乐(包括摇滚乐)是坏的’,正在被人抛弃。

”“好坏不在体裁,而在作品。

只有作品才有好坏之分。

”正如杜克·埃林顿(Duke Ellington)所说:“只有两种音乐,好的和坏的。

”比如说,有时,我们会听说或看报道:摇滚乐使青年“行为狂放”,变得“颓废”,甚至说“摇滚乐是杀手”等等,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只能说:有些摇滚乐是这样(例如,“新纳粹摇滚乐”,鼓吹纳粹主义,宣扬暴力和种族仇恨(详见1992年12月3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但并非全都如此。

这正像民歌中有黄色民歌,进行曲中有法西斯进行曲,电影中有暴力电影(如一部描述城市团伙暴力活动的影片《新杰克城》在美国很多电影院引起械斗,见1991年3月对日《纽约时报》),录像中有淫秽录像,但人们并不能因此笼统地反对民歌,反对进行曲,反对电影,反对录像。

摇滚乐当中这种质量参差不齐、格调高低不等的现象,一方面可能比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更为复杂,另一方面也因为它不像古典音乐、传统的民间音乐那样已经过了历史的筛选。

我们不能对复杂的事情采取简单化的态度,一概地否定或肯定摇滚乐都是不可取的。

如果一味地吹捧摇滚乐,不符合实际地为它辩护,还会造成对社会,对青少年的有害影响。

没错,任何一类事物都具有其糟粕和精华的部分,或者都同时具有正面和反面的特征。

何况,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也有它存在与发展的原因所在,尤其是受环境因素的决定。

流行音乐这种大多数表达主观情感的艺术之所以“流行”的客观原因,也是不应该忽视的。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在某种环境中成长的年轻人对音乐喜好的倾向,可以对我们情感、思维、生活态度、价值观等等的特点作出初步的推断。

(二)问卷调查为了进一步弄清流行音乐与我们这一代的关系,我们在本校高一高二年级,对25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因篇幅较多,在此省略),下面是对一些主要调查题的分析:2.喜欢音乐:100%—人的天性之所在:充分肯定了调查的前提——这一代青少年是爱好音乐的一代,思维感情发展与音乐密切相关。

4.喜欢以下哪种MUSIC?[多选]—ROCK(43%):R&B(42%);古典音乐(37%)前两者节奏绝大多数都是非缓慢柔和的,重音突出,有很强的表现力,属于“有个性”的乐种,因此受到今天处处追求个性的青少年的欢迎,是丝毫不值得奇怪的。

随着精神文明的发展,社会越来越注重文化艺术的培养。

在这样的氛围中,青少年对古典音乐也有相应的欣赏情趣。

5.最喜欢哪个地域的音乐?—日韩(60%)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外国文化入侵并充斥着本上的文化市场,加上“年轻人对新事物敏感的天性”,国际潮流文化都能在这一代人身上找到印记。

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充满动感的旋律节奏,使日韩潮流文化感染了不少本地青少年。

6.喜欢唱歌的原因是:—“嗯,自己喜欢就哦OK啦”(50%)重视个人的情感,很多事情“只要高兴就好”。

7.通过什么渠道接触音乐?—网络(16%)信息时代,QQ.E-mail已经是在这一代的生活当中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字眼;称大家是“网络一代”可能过于片面,但说网络已浸润入青少年的文化生活中便一点也不过份。

10.为什么要学习乐器?—受朋友影响(2%);增一技之长(26%)与7题通过什么渠道接触音乐“朋友之间交流”的得票数第二(第一得票数为电视,23%)相比较说明,这一代人很多时候都是“朋友不能少,个性不能无!”选择为“增一技之长”明显居首位。

为了适应要求日益提高的社会,(参照4:由于社会的文化气息愈来愈浓厚,对公民的艺术文化素质要求愈来愈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注重对孩子音乐方面的培养),不断提升自我素质而主动、自发的进行乐器学习。

这是放眼社会,放眼世界的一代。

11.选择自己会操作N种乐器—29%果然“搞野”!13.若有机会及能力,你想自己玩音乐吗?—YES(88.5 %)看来大家都是“音乐的一代”。

中学生“夹Band”已经是超级平常的“旧闻”了,深圳市也常有中学生band show。

青少年都渴望用音乐在世人眼前抒发自己的思想。

真是令人感动的“美丽梦想”。

(三)讨论分析1.为什么当今的“流行音乐”会在我们这一代中广为流传呢?社会环境条件决定着社会的认识。

根据“宇宙全息论”,任何事物都是社会整个精神和物质世界的缩影。

青年一代对音乐的态度反映着他们对社会事物的态度和追求。

社会就当前青少年对音乐的态度来评价他们,往往忽略了这样一点——环境造就了人,整个社会的环境条件影响着青年人兴趣和选择。

“年轻人对新事物敏感的天性……使得他们非常容易接受外来的文化思潮和行为方式。

”曾经有人说过:当今的青少年,是80年代下的蛋——这是一个富于生命力的比喻。

作为跨过千年、将在新世纪中度过青春期的一代,在今天的年轻人身上,理所当然的闪烁着这个缤纷时代跳跃的印记。

伴着时代的进步飞跃,使这一代生活在“网络世纪”中的年轻人接触了父辈当年几乎无法想象的大量国际信息;外国文化入侵并充斥着本土的文化市场,国际潮流文化都能在这一代人身上找到特有的标志——尤其是流行音乐带来的影响——随着旋律飘来的,不仅仅是追星的狂热那么简单。

2.流行音乐本身具有什么吸引青少年的特点?要研究流行音乐的特点,我们可以从社会的特点入手。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分工越细,文化越趋多元,音乐的支流就越多样化。

通过观察青年人对音乐的偏好,可以看到社会的节律与他们的生活节奏和音乐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变革带来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从而引起观念上的变化,社会规范个人主义的倾向日益突出,旧的社会规范逐渐被打破。

”“个人主义主导下的人的行为更具理性化”——地理位置上的优势,加上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充满动感的旋律节奏,日韩潮流文化感染了不少本地青少年——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地区不少被称为“哈韩”、“哈日”的年轻人“横空出世”。

在这样的环境下,“80年代下的蛋”不知不觉的以一种在成年人眼中看来以“不可理喻”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甚至还形成一种“现象”。

大到各式各样的衣裤鞋袜,小到千奇百怪的发型饰物,印着切·格瓦拉巨型头像的T-SHIRT-一虽然他们无法体会格瓦拉的伟大——处处显示出他们的个性——没错,这是一个摈弃随波逐流的群体,即便把几缕头发染成红色,书包上别着毛主席像章的并不是唯一,但在他们看来,对于若干同龄人打扮的相仿之处,会是对自己个性的消磨。

在这样的气氛里,青少年的表现欲往往越演越烈,在相互之间的“观摩学习”中“取百家之长”,再赋予本身的IDEA,展现自我的表达方式再次升级——并非绝对是毫无保留的“炫”出内心澎湃的激性,也许是转了型的——“平凡中的不凡”,“含蓄的东方古老文化”,“纯黑沉默”,“外星神LOOKING”等等等等。

总之,这一代人思维活跃,不愿受约束,丝毫不矫揉造作的释放情感,宣泄情感,不是说喜欢引人注目,有意要当众人眼中的焦点,而是内心对生活真诚的热爱不需要遮掩。

这群个人色彩浓烈的年轻人,通过不断展现自我而越发自信——他们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观众展示台,需要肯定自身价值,尤其是自身独特的地方。

——也许这展示台并非是全开放性的。

他们渴望独立。

但丁的“鸭子宣言”——“自己走自己的路,不要理会别人怎么说”是他们听着“特爽”的句子——尽管他们当中很少有人知道这是但丁的名言。

这是一群尊重个人情感,十分看重FEELING的年轻人。

“他们崇尚某种更自由,更多元,更自如的存在;他们的幸福并不来自于公认的标准,而是从独特的自我实现中获得。

”来自教育制度和社会舆论主流等种种压力的存在,对青春期的暴动、叛逆心理起了一定的“助燃”作用。

这一代眼界开放,从小接受“社会需要创造型人才”的理念灌输,生活相对富裕,希望主动提高自身素质,发展自己的特长,凭着他们特有的胆量尝试着为自己定身,为自己设计一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人生道路。

生长在物质充裕社会,口上叫得出好几个(应该不止)名牌的青少年比起父辈过早的认识到MONEY在消费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只有既保证精神又保证物质,现实理想相互结合才是最完美的未来。

他们是“个性与兼容性有机统一的典范。

接受着良好的教育,但不死板;吸纳着多维的资讯,但不迷失。

”他们有着自己的理想,学习着对自己负责。

3.我们应该对青少年爱好流行音乐抱什么态度?看看那些音乐偶像,吸弓青少年的地方不单单是听觉和视觉上的感官刺激;很多时候,音乐人的非凡的才华和潇洒的风度,歌曲的内涵思想所表达的精神和生活态度,都深深令青少年着迷,震撼着他们的内心世界,促使他们不自觉的进行模仿——无论是衣着打扮还是其他。

对青少年各种态度的评价不能够简单的肯定和否定,因为他们具有某些成熟的和不成熟的探索精神,而且他们喜欢转移自己的兴趣(也证明他们具有某种不成熟性)。

因此如果以现成的主流音乐作为是非和评价的尺度往往会打击了青年人的探索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