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三期末考试试题
历史必修3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历史必修3期末考试题(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正确。
每小题2分,共50分。
答案请写在下面的答题卡上)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1、春秋战国时期,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这是哪个学派的思想家()A道家 B法家 C 阴阳五行家 D儒家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C.李贽《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3.某电视台节目给了一个谜面“巨匠、17世纪、力学、英国”,打一伟大的科学家。
你认为谜底是()A.伽利略B.牛顿C.普朗克D.爱因斯坦4、清朝郑板桥的《墨竹图》,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
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绘画是()A.原始岩画 B.汉代帛画 C.中国文人画 D.风俗画5.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A.民主和科学 B.提倡新道德,反对就道德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宣传马克思主义6.主张国家权力应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彼此制衡,防止腐败和集权,从而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律的理论基础的是()A.孟德斯鸠B.卢梭 C.伏尔泰 D.康德7、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是文学和美术的主流。
下列各项作品中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是()A.《人间喜剧》、《日出·印象》 B.《巴黎圣母院》、《自由引导人民》C.《大卫·科波菲尔》、《格尔尼卡》D.《等待戈多》、《伏尔加河上的纤夫》8.“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形成于()A.国民革命时期(1924-1927年)B.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年)C.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D.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9.“每个物体都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有外力作用于它迫使它改变那种状态。
必修三历史试题期末试题.

必修三历史试题期末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当时中国和欧洲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百家争鸣”和宗教改革B.“罢黜百家”和文艺复兴C.“罢黜百家”和启蒙运动D.“百家争鸣”和智者运动2.墨子主张“尚同”,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没有共同的“义”,这种主张作用与下列哪些思想家观点相似A.荀子庄子B.韩非子孟子C.老子董仲舒D.韩非子董仲舒3.荀子的思想在西汉时期大受推崇,而朱熹却认为:“荀卿(荀子)全是申、韩(法家)”,“只一句‘性恶’,大本已失。
”荀子思想在宋代如此遭遇的主要原因是A.宋代奉理学为官方哲学B.程朱理学主张人性本善C.儒家思想排斥法家理论D.与“存天理,灭人欲”相悖4.“在古代……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
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
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
西方鞭挞自己的黑暗,所以得到了光明。
它的思想在驰骋。
我们歌颂自己的光明,结果带来千年的黑暗。
”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在思想方面的依据是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D.因信称义致良知5.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
”下列对材料表述正确的是A.重儒学,轻奇巧淫技的传统思维阻碍了中国科技的现代化B.中国的科技注重实用性C.中国没有发展到现代的科技主要原因是因为缺乏逻辑推论思维D.中国的专制政治是科技进步的政治基础6.绘画是人们历史生活的反映。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试卷含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和谐中国”是唱响当今中国社会的主旋律。
下列孔子的名言,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具有启迪作用的是()A.“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B.“非攻,兼爱”C.“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D.“白沙在涅,与之俱黑”2.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说的台词应当是 ( )A.仁者爱人,克己复礼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3.“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A.肯定董仲舒的“天恩感应”学说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4.下列所提到的历史现象或事件中,李贽会持反对意见的应该是( )A.花木兰替父从军 B.梁祝化蝶相随 C.商鞅变法 D.神化孔子和儒家思想5.平灭六国后,秦始皇“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书同文字”。
其中“书同文字”是指把以下哪种字体作为全国统一的官方书体?( )6.明朝天顺年间,山西的一个正五品官员刘翀娶了一个再婚的老婆,在重视贞节的当时是违背道德规范的,因此被人检举了,一直告到了京城。
就这么一件小事,就引得明英宗亲自干预,下令将刘翀逮捕来京城,下狱审讯,最后将刘翀削职为民。
这里的“道德规范”应是()A.民族气节 B.宋明理学 C.克己复礼 D.依法治国7.右图是南宋赵孟坚的《墨兰图》。
画中自题诗曰:“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
曾将移入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
”诗中流露了作者借物抒怀,孤芳自赏,清高拔俗的情趣。
该画属于( )A.风俗画 B.宫廷画 C.文人画 D.山水画8.下列古代文化现象,与商业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密切相关的是:①明清小说的繁荣②“工商皆本”的经济思想③宋朝风俗画的出现④汉赋和乐府诗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9.经济史学者把一些古代诗集作为研究“制度经济学”的要籍,所写诗歌真切地反映了唐朝劳动人民生存状态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李清照 D.屈原10.宋代朱钰在《萍洲可谈》中记载:“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题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分为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言论与孟子关于“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意思相近的是()A。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B。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C。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D。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才能则举之”2.秦始皇“坑儒”和汉武帝“尊儒”主要表明统治阶级()A。
推崇知识分子B。
倡导科学思想C。
打击思想领域中的敌对势力D。
在思想领域加强封建专制3.下列关于儒家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A。
从汉朝开始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B。
儒学仅仅是汉族的正统思想C。
在宋朝时儒学得到新的发展,形成理学D。
明朝中期,王阳明把理学发展到新的阶段,号称“心学”4.下列有关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批判的内容及影响,说法不准确的是()A。
挑战正统,提倡个性B。
批判专制,否定帝权C。
批判抑商,主张工商皆本D。
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作为文化主导的地位5.古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众神的人格化,这突出反映了()A。
古代希腊人对神的敬畏和崇拜B。
古希腊文化的人文主义色彩C。
古希腊哲学家主要研究“神”的本质D。
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高度发达6.在文艺复兴运动中,许多画家都创作了一些宗教题材的作品,但人们却认为这些作品反映了人文主义的精神,其原因在于他们的作品()A。
表现了人的形象和真实世界B。
贬低了神的地位和抬高人的形象C。
揭露了神的虚幻和教会的腐朽D。
讽刺了教士的虚伪和教徒的无知7.法国启蒙思想体现了一个历史时代的特征,主要是指()A。
18世纪世界上最先进、影响全世界的思想B。
深入进行反封建特权、宗教神学的需要C。
新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需要D。
资产阶级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的需要8.英国著名的中国科技史专家李认为,中国在公元3—13世纪保持着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属于此时期的科技成就有()①雕版印刷术②最早的太阳黑子记录③浑仪和简仪④《授时历》⑤运用珠算进行开方运算A。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试题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测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秦朝实行的“焚书坑儒”,西汉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着眼点是A、压制知识分子B、区分对待古代文化C、完善法制机制D、加强君主专制统治2.明清之际,从李贽“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到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从顾炎武批判“私天下”,到王夫之的唯物思想,充分反映了这一时期思想活跃。
导致这一时期思想活跃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经济解体,重农抑商破产 B.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C.西学传入中国,儒学受到批判 D.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3. 古有两人吵架,一个曰“有没有天理!”,另一个驳:“你没有良心!”路过的先生向身边的学生说:“他们在讲道。
”以此可判断先生传递给学生的思想信息是A.道法自然 B.治世不一道 C.兼爱非攻 D.“理”存在的合理性4.有人说,如果说文艺复兴把神从人们的生活中驱逐出去;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把神从天文学中驱逐出去;l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
那么,l9世纪把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逐出去的是A.达尔文 B.拉马克 c.普朗克 D.爱因斯坦5. 对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主张的解释较为全面的是A.以中国传统的封建制度为作为立国之根本B.以“师夷长技”作为中国的富国强兵之路C.不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D.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制度采取兼收并蓄6.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
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该非常尊重法律。
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
”这表明()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制约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7.“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它生动形象地反映了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一国两制,祖国统一8.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发生重大变革,各种思想流派纷纷提出治国济世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试题

期末测试一、选择题1.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蔽则新。
”这一名言最有可能是哪位先秦思想家提出的()A.老子B.孙子C.墨子D.荀子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推动欧洲“发现世界”进而产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是()A.火药B.造纸术C.印刷术D.指南针3.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萧功秦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与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意识。
“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是指()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B.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C.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D.义和团运动的“扶清灭洋”主张4.如果让你对《大国脚印·1970年最具影响力事件》进行投票,你有可能选择()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B.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C.中日邦交正常化并建交D.邓小平恢复高考制度5.下图中的两位人物分别是公元前6~公元前4世纪东西方思想领域涌现出的杰出代表人物。
下列有关他们思想共同点的叙述,错误的是()图一图二A.思想研究的重点都是人类社会B.都重视道德的作用C.都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主张“劳心者治人”D.政治上都是为了挽救正在衰落的旧制度6.一位同学去参观“在思想的光辉下——近代西方社会思潮”展览,想依次领略下列思想精华:“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即知识”“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慈悲为怀的神通过它让信仰使我们成为义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那么,他应该通过的展厅依次是()①苏格拉底②彼特拉克③卢梭④普罗塔哥拉⑤马丁·路德A.②③①④⑤B.④①②⑤③C.①②③④⑤D.③⑤①②④7. 下图为德国发行的马丁·路德头像的邮票,其宗教改革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比文艺复兴有重大进步,主要表现在它将思想解放扩展到()A.人民群众B.上流社会C.骑士阶层D.知识阶层8. 有人根据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作出的5号决议画了下面一幅漫画,形象地描绘出冥王星被正式从九大行星中除名。
历史必修三期末考试卷2111113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
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B.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D.三者立论不同,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2.《中国文化概论》说,“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士阶层兴起的直接原因是( )A.宗法制的解体 B.各诸侯国对人才的渴求C.封建的经济发展 D.私学的发展3.“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C.朱熹使儒学更具哲理性和思辨化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4.“国弱民强,民强国弱。
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5. 1917年6月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时局杂感》:“吾人理想中之中华民国,乃欲跻诸欧美文明国家,且欲驾而上之,以去其恶点而取其未及施行之新理想。
”这主要表明当时先进知识分子( )A.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认知和反思 B.对欧美文明缺陷的批判和否定C.对中国社会未来的深刻思考和探索 D.对三民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6.晚清世界历史教育教科书《万国历史》,有意删减或修改了原著中的某些词句,如将“以固人民之自由及平等之权利”删掉、将“法兰西革命”改为“法兰西变乱”、“革命时代”改为“旧学改革时代”等。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试卷含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试卷含答案高中历史必修三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事件不是发生在战国时期? A. 长平之战 B. 商鞅变法C. 宋襄公称霸D. 百家争鸣2、下列哪位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 A. 曹操 B. 孙权 C. 刘备 D. 赵云3、下列哪一项不是唐太宗的贡献? A. 贞观之治 B. 开创科举制度C. 征战高句丽D. 推行均田制4、下列哪个朝代最早实行了封建制度? A. 商朝 B. 西周 C. 秦朝D. 汉朝5、下列哪一项不是井田制的特点? A. 公田和私田并存 B. 农民需要缴纳土地税 C. 农民拥有土地的所有权 D.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二、问答题6、简述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61、阐述唐太宗的民族政策及其影响。
611、请说明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经济状况。
三、分析题9、请对比封建制和郡县制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91、请分析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四、论述题11、请论述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战争和政治形势,以及在这一时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表现。
111、请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判断题13、“三家分晋”指的是韩、赵、魏三家分晋。
131、在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
1311、在中国古代,盐铁专营制度是一种垄断经营的制度。
答案:一、选择题1、C 宋襄公称霸是春秋时期的事件,不是战国时期发生的。
2、D 赵云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不是三国时期的。
3、C 征战高句丽是唐太宗的贡献,不是唐太宗的贡献。
4、B 西周最早实行了封建制度。
5、C 农民拥有土地的所有权是错误的,因为在井田制下,农民只有耕种的权利,没有土地的所有权。
二、问答题 6. 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代表人物包括韩非、李悝和商鞅等。
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强调法治的重要性,主张以法治国,反对礼治。
他们认为法律是社会秩序的保障,能够惩恶扬善,维护社会稳定。
他们也提倡以功利主义来引导人们的行为,追求实际效果和实践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