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完美教学PPT1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1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 朝时期 江南地 区的开 发(共2 2张PPT )统编 版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 朝时期 江南地 区的开 发(共2 2张PPT )统编 版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 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 的开发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 灭掉西晋。随后,镇守 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 于317年重建晋王朝, 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 晋。
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 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司 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 邀请王 导共坐御床,时人称 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 续,但本身司马氏在政治上 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 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个是 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其后 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 王敦等等。
南朝·青釉灯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 朝时期 江南地 区的开 发(共2 2张PPT )统编 版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南朝·青釉刻花单柄壶
南朝·四双复系罐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 朝时期 江南地 区的开 发(共2 2张PPT )统编 版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 朝时期 江南地 区的开 发(共2 2张PPT )统编 版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江南农业的开发
秦淮河坝复原图
南北朝时期,江南建筑了许多堤坝,用以调节水 位高低,用于排洪和蓄水灌溉。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 朝时期 江南地 区的开 发(共2 2张PPT )统编 版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 朝时期 江南地 区的开 发(共2 2张PPT )统编 版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两 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 的开发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 灭掉西晋。随后,镇守 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 于317年重建晋王朝, 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 晋。
司马睿当皇帝得益于王导为 首的南北大贵族的拥戴。司 马睿举行即位大典时,居然 邀请王 导共坐御床,时人称 之为“王与马,共天下。”
东晋虽然是司马氏政权的延 续,但本身司马氏在政治上 威望不高,整个朝廷都由世 族大家把持,最先的一个是 出身琅琊王氏的王导,其后 又有陈郡谢氏的谢安、谢玄、 王敦等等。
南朝·青釉灯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 朝时期 江南地 区的开 发(共2 2张PPT )统编 版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南朝·青釉刻花单柄壶
南朝·四双复系罐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 朝时期 江南地 区的开 发(共2 2张PPT )统编 版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 朝时期 江南地 区的开 发(共2 2张PPT )统编 版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江南农业的开发
秦淮河坝复原图
南北朝时期,江南建筑了许多堤坝,用以调节水 位高低,用于排洪和蓄水灌溉。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东晋南 朝时期 江南地 区的开 发(共2 2张PPT )统编 版课件 优秀课 件ppt课 件部编 版课件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保护环境,坚持 可持续发展
课堂小结:
政权更替 东晋
宋
齐
梁
陈
东晋南朝时 期江南地区
的开发
江南开发
原因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 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④统治者的重视 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表现 农业;手工业;商业
影响
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前秦) 220年 取而代之 266年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
朝 北周
魏国 灭亡
西晋 南方
东晋
南
宋
齐
梁
陈朝
263年
灭吴
蜀国 吴国
统一
北民南迁
全国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80年 六朝古都
北周灭北齐
建康(南京)杨坚取代北周改国号为隋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泛指长江中 下游(长江以南), 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观察材料思考,南朝政权有何特点?
朝代 宋
开国 宋武帝 皇帝 刘裕
齐
齐高帝 萧道成
梁
梁武帝 萧衍
陈
陈武帝 陈霸先
曾任 官职
平北 将军
骠骑大将军
大司马
车骑 将军
疆域最大
疆域不断缩小
疆域最小
420-479
国479-力502逐渐衰弱502-557
557-589
二、南朝的政治 五胡内迁
促进了民族交融
北方 十六国
◆阅读材料回答:江南地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丝绵布帛能供天下人穿用。——《宋书》
汉:地广人稀 衰败落后
课堂小结:
政权更替 东晋
宋
齐
梁
陈
东晋南朝时 期江南地区
的开发
江南开发
原因
①自然条件优越 ②社会比较安定 ③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 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④统治者的重视 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
表现 农业;手工业;商业
影响
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前秦) 220年 取而代之 266年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
朝 北周
魏国 灭亡
西晋 南方
东晋
南
宋
齐
梁
陈朝
263年
灭吴
蜀国 吴国
统一
北民南迁
全国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280年 六朝古都
北周灭北齐
建康(南京)杨坚取代北周改国号为隋
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泛指长江中 下游(长江以南), 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观察材料思考,南朝政权有何特点?
朝代 宋
开国 宋武帝 皇帝 刘裕
齐
齐高帝 萧道成
梁
梁武帝 萧衍
陈
陈武帝 陈霸先
曾任 官职
平北 将军
骠骑大将军
大司马
车骑 将军
疆域最大
疆域不断缩小
疆域最小
420-479
国479-力502逐渐衰弱502-557
557-589
二、南朝的政治 五胡内迁
促进了民族交融
北方 十六国
◆阅读材料回答:江南地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丝绵布帛能供天下人穿用。——《宋书》
汉:地广人稀 衰败落后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精品教学课件

5.(2022•宜昌)《晋书》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
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该记载表明当时南方社会
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C)
A.民族的大交融
B.海外贸易日益繁盛
C.社会相对安定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2022秋同东步晋经南典北学朝案时-期物江理南地八区年的级开上发册 课堂本
2022秋同东步晋经南典北学朝案时-期物江理南地八区年的级开上发册 课堂本
3.(跨学科•语文)“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中的“南朝”
是指公元420—589年,在此期间我国南方相继出现的宋、齐、梁、陈四个
政权,这四个政权均定都在( D )
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建康
2022秋同东步晋经南典北学朝案时-期物江理南地八区年的级开上发册 课堂本
6.(历史解释、史论结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晋书》记载:“昔中原丧乱,流寓江左(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庶有旋返之期,故许其挟注本郡。”东晋政府允许侨人(魏晋南北朝时寓居 南方的北方人)登记户籍,注明本人的原籍,并给予免除赋役之优待。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2022秋同东步晋经南典北学朝案时-期物江理南地八区年的级开上发册 课堂本
2022秋同东步晋经南典北学朝案时-期物江理南地八区年的级开上发册 课堂本
4.北伐: (1)杰出人物:祖逖(闻鸡起舞)。 (2)成就: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 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3)结果: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 终未能 恢复中原 。
2022秋同东步晋经南典北学朝案时-期物江理南地八区年的级开上发册 课堂本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

城市和市场的兴起
05
社会文化进步
私人讲学
01
在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私人讲学开始发展起来,一些士人开始在家中收徒授学。
教育和文化的传播
学术交流
02
江南地区的学术交流也日益频繁,士人们开始前往各地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推动了学术进步。
文化传播
03
随着士族门阀制度的兴起,江南地区的文化开始向四周扩散,一些士族的文化水平也逐渐提高。
这一地区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带,拥有丰富的水系资源,如长江、太湖、钱塘江等,为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
江南地区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这一地区河流密布,水网发达,为农业灌溉和水上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其中,长江、钱塘江、秦淮河等河流对于当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劳动力增加
文化交流
社会结构变化
移民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04
经济开发
农业生产工具
在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工具得到了极大的改进。铁器农具的使用逐渐普及,并出现了多种新型高效的农具,如犁、耧车、铲等,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农作物种类
这一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作物种类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麦、稻、豆等粮食作物逐渐成为主要农作物,同时,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也得到了发展。
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
江南地区的开发过程中,北方移民与南方土著民族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了江南地区的文化繁荣。
要点三
江南地区与北方地区在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导致了江南地区开发的独特性和复杂性。
与北方地区的比较
2022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课件

来坐坐坐!甭跟 我客气!
以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拥戴司马睿 称帝,王氏家族控制了东晋的军政大 权
(政治上依靠王导,军事上依靠王敦)
“王与马,共天下”
开启东晋门阀 政治格局
一、东晋的兴亡
3.观察《东晋十六国形势图》和祖逖图片,并结合教材知识,讲述东晋时期北伐的过程和结果。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
贫。
楚越地区,地广人稀,—稻米—和《鱼史是记主》要食物,放火烧荒,耕种水田,
没有钱穷困的人比较多。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en),则数郡忘饥……丝
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不同:
江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百姓勤劳,安居乐业,一年种植的东西几个 郡都可以吃饱。丝织品丰富,足可让天下人穿暖。
中原人民南迁
东晋中原人口迁移示意图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2)自然因素:江南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江南指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 ①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便于耕种。 ②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③河流密布,灌溉水源充足。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3)政治因素:江南战争相对较少, 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北朝
蜀 西晋
吴
南:东晋
南朝(宋、齐、梁、陈)
建国于中国南方,都城都在建康,政 权更替频繁,共170年(420—589 年)。
南朝牛车画像砖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1.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对比一下,两则材料中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有什么不同。
材料一:(江南)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水耨……无积聚而多
420-479
479-502
502-557
部编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ppt优秀版1

北方人口南迁示意图
单位:万
人口南迁, 劳动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部编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 ppt优 秀版1
部编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 ppt优 秀版1
东晋谢灵运在《山居赋》中提到麻、粟、豆等农作物, 梨、枣、杏等果树。原来种植在北方的作物,在南方种
B 植的主要原因是( )
A.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不断更替 B. 南迁人口带去的优良品种、生产经验和技术 C.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苏州 古代 名人
苏州自古英才辈出, 但鲜有东晋南朝以前的。
南京 古代 名人
南京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历史名人总数超过 2000个, 很少有东晋南朝以前的。
经济发展是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部编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 ppt优 秀版1
部编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 ppt优 秀版1
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的文化名人
两个方面历思史考:总是重要的…… 今1天、这和一明历史天现的象对选其后择的是历史由产过生怎去样决的影定响?的
2、 对我—们美今国天经有济什么学借家鉴道作格用拉?斯·诺斯
部编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 ppt优 秀版1
部编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 ppt优 秀版1
南方的经济地位 90
北方
南方
淝水之战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二 . 南 朝 的 政 治
北
大同东北
黄 魏 平城
北
黄魏
河
东海
淮
水
南京
宋武帝
刘裕
建康
长
宋
江 多次下令
减免税役
夷
洲
河 洛阳
东
洛阳东
宋文帝 刘南义建 京隆康 海
单位:万
人口南迁, 劳动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
部编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 ppt优 秀版1
部编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 ppt优 秀版1
东晋谢灵运在《山居赋》中提到麻、粟、豆等农作物, 梨、枣、杏等果树。原来种植在北方的作物,在南方种
B 植的主要原因是( )
A.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不断更替 B. 南迁人口带去的优良品种、生产经验和技术 C.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苏州 古代 名人
苏州自古英才辈出, 但鲜有东晋南朝以前的。
南京 古代 名人
南京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历史名人总数超过 2000个, 很少有东晋南朝以前的。
经济发展是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部编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 ppt优 秀版1
部编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 ppt优 秀版1
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的文化名人
两个方面历思史考:总是重要的…… 今1天、这和一明历史天现的象对选其后择的是历史由产过生怎去样决的影定响?的
2、 对我—们美今国天经有济什么学借家鉴道作格用拉?斯·诺斯
部编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 ppt优 秀版1
部编版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_ ppt优 秀版1
南方的经济地位 90
北方
南方
淝水之战 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二 . 南 朝 的 政 治
北
大同东北
黄 魏 平城
北
黄魏
河
东海
淮
水
南京
宋武帝
刘裕
建康
长
宋
江 多次下令
减免税役
夷
洲
河 洛阳
东
洛阳东
宋文帝 刘南义建 京隆康 海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教学课件)

史料分析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 ,放火烧荒,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 裕的人。
——《史记》(西汉) 材料三:《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 人足矣。”
材料二: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越多,
D 2.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的是( )
A.黄河流域的开发 B. 西部地区的开发 C. 三国鼎立的确立 D. 江南地区的开发
作业:
1、同行学案基础过关和知能提升做完, 并背诵知识点
2、预习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 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 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 未能恢复中原。
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 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 “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东晋末年, 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西晋
南朝
宋齐梁陈
两晋、南朝简表
朝代
西晋 东晋
宋 南齐 朝梁
陈
建立者
时间
司马炎 266年—316年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刘裕 420年—479年
萧道成 479年—502年
萧衍 502年—557年
陈霸先 557年—589年
都城
洛阳
建康
目标导学三:江南地区的开发(重点)
说明了东晋时期的士大夫阶层势力很大, 统治阶级在一定程度上靠的是江南士大 夫的支持,进而反映出东晋政权的不稳 定性,君弱臣强的特点
问题思考: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南迁的 北方人,怀念家乡,他们之中的杰出人物祖逖, 为恢复中原做出巨大努力,希望晋朝能够恢复 中原。他们的愿望是否能实现?为什么?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 ,放火烧荒,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 裕的人。
——《史记》(西汉) 材料三:《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 人足矣。”
材料二:江南是全国最繁荣昌盛的地方。民户越来越多,
D 2.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的是( )
A.黄河流域的开发 B. 西部地区的开发 C. 三国鼎立的确立 D. 江南地区的开发
作业:
1、同行学案基础过关和知能提升做完, 并背诵知识点
2、预习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东晋初期,多次进行北伐,曾收复了西晋 时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由于朝廷对北伐将领 心存疑虑,多方牵制,使北伐缺少后援,最终 未能恢复中原。
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统治局 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 “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东晋末年, 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西晋
南朝
宋齐梁陈
两晋、南朝简表
朝代
西晋 东晋
宋 南齐 朝梁
陈
建立者
时间
司马炎 266年—316年 司马睿 317年—420年 刘裕 420年—479年
萧道成 479年—502年
萧衍 502年—557年
陈霸先 557年—589年
都城
洛阳
建康
目标导学三:江南地区的开发(重点)
说明了东晋时期的士大夫阶层势力很大, 统治阶级在一定程度上靠的是江南士大 夫的支持,进而反映出东晋政权的不稳 定性,君弱臣强的特点
问题思考: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南迁的 北方人,怀念家乡,他们之中的杰出人物祖逖, 为恢复中原做出巨大努力,希望晋朝能够恢复 中原。他们的愿望是否能实现?为什么?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PPT课件

栏目索引
民,多的数都数不清。史料四:西晋怀帝永嘉五年,当时国内大乱,唯独江 东地区略微安定一些,中原百姓为了躲避战乱,很多渡江南迁。 知识链接 东汉末年以来,随着北方战乱的加剧,中原人民开始南迁。 八王之乱使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 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人口的 南迁,为江南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极大地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晋书》
栏目索引
史料四 (西晋怀帝永嘉五年)时海内大乱,独江东差安,中国士民避乱者 多南渡江。
——司马光《资治通鉴·晋纪九》 史料解读 史料一:江南地域辽阔,有的地区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 技术从事农业生产。老百姓把鱼和米作为主食,靠捕鱼、狩猎和采集为 谋生的手段。……由于食物的供给有保障,人们不担心挨冻受饿,但这 里也没有非常富有的人家。史料二:东晋后期的江南,社会比较安定,风 调雨顺,五谷丰登,百姓安居乐业,谷物与布帛充足,几乎是家家衣食充裕, 人人生活富足。史料三:建安初年,关中的百姓流亡到荆州的有十余万 家……到了永嘉年间,死亡动乱更加严重……逃亡、流浪、迁徙的难
6.(2019甘肃白银靖远期末)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的原 因不包括 ( )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农业生产技术进步 C.海外贸易特别发达 D.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 答案 C 魏晋时期,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大量北民南迁, 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人手,再加上江南 自然条件优越,江南地区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由此可知,海外贸易特别 发达,不是江南地区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的原因,故选C。
B.推广选种、育种技术
C.水稻采用育秧移栽 D.普遍种植双季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记描述的是秦汉时期,江南还未得到开发, 而宋书描述的江南地区已经得到了开发。
江南地区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 的自然条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 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 会秩序比较安定。
第四,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 努力。
西
东
黄
长魏安河
邺
魏 水
东
西安西北
淮
海
建康
长
江
梁
南
海
502---557年
北
黄北
河
长安
邺
齐水
东
周
淮
后梁
海
建康
江 长
陈
南海
557---589年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 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大批中原人移居 岭南,其中一部
分中来原到香汉山族岛 迁往江南
为江南经济发 展带来劳动力 和先进技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3.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
要原因是( D )
A.气候湿润 B.土地肥沃 C.社会安定 D.北方人南迁
4、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
C 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
淝水之战
时间 383年
交战双方 前秦军队与东晋军队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东晋军队胜利
北方:重新陷入政权林立的纷争
作用
局面; 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经济发展
的进程没有被打断。
二、南朝的政治
十六国
北朝
西晋
东晋
南朝
420年 刘裕
宋齐梁 陈
两晋、南朝简表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西晋 司马炎 266年—316年 洛阳
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四个朝代的更替顺序是( B )
A.梁、宋、齐、陈 B.宋、齐、梁、陈
C.齐、宋、梁、陈
D.陈、宋、齐、梁
B
6、关于开发江南地区的主要表现,叙述不正确的
是( C )
A.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稻田开始使用绿肥 B.养蚕缫丝技术比前代大为提高 C.生铁冶炼技术的掌握,比欧洲早1900年 D.商业活跃,不少城市繁荣起来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西晋的建立 【背景】曹魏灭蜀→西晋代魏 【建立时间】266年 【建立者】司马炎 【都城】洛阳
西晋灭吴后,实现短暂的统一 (280~317) 八王之乱后,形成第一次北方人口 大规模南迁高潮
一、东晋的兴亡
西晋灭亡:316年 东晋建立:317年, 司马睿,建康 十六国时期:北方游 牧民族内迁(匈奴、 鲜卑、羯、氐、羌) 先后建立政权 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1、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2、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 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 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 坏。
后来发生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陷,江东 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 人迹罕至。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 于明显劣势。
7、东晋时期,曾多次进行北伐,但最
终未能恢复中原。其原因是( A )
①朝廷多方牵制 ②北伐缺少后援 ③东晋统治者偏安东南一隅 ④北方社会安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淝水之战是东晋与前秦之间的较量,
战后出现的局面是( A )
①前秦的政治迅速瓦解 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乱的状态 ③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④北方进入了十六国时期
东晋
南宋 朝齐
司马睿 刘裕
萧道成
317年—年—502年
梁 萧衍 502年—557年
陈 陈霸先 557年—589年
北
大同东北
黄 魏 平城
河
东海
水
淮 南京
建康
长 江
宋
夷 洲
南海
420---479年
北
黄魏
河 洛阳
东
洛阳东
南京
海
建康
长
江
齐
南 北 对 峙
南海
479---502年
东晋 南朝 时期 江南 地区 的开 发
东晋兴亡
317年,司马睿靠着王导、王敦建 立东晋,都城建康。
420年,东晋灭亡。
南朝:420-589年:宋、齐、梁、陈四个 王朝,都城均为建康。
原因:①自然条件好:江南地区雨量充
江 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②北人南迁
南 ,为江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 开 产技术(主要原因)③政局稳定:江南 发 地区战乱少,社会秩序稳定。④南北劳
•
3.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 会给出 标题。 同学们 要留意 并仔细 分析文 段的标 题。因 为大部 分标题 本身就 概括了 文言文 的主要 内容。 理解题 目可以 帮助自 己理解 材料的 内容, 从而正 确答题 。
•
4.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 型即词 语解释 题、句 子翻译 题和内 容理解 题。对 于不同 的题目 则采用 不同的 解题方 法.
南朝牛车画像砖
农业发展
施肥图
吴·青瓷楼阁飞鸟坛罐
1.下列朝代曾以建康为都城的是( D )
①东晋 ②西晋 ③西汉 ④南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 ”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 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
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动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
影响:为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观察和思考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 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 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 会的焦 点和热 点问题 ,但倡 导并弘 扬真善 美是永 恒的时 代主题 ,结合 当前反 腐倡廉 和社会 舆论看 ,对忠 臣廉吏 的价值 判断依 然会影 响高考 文言文 的选文 。
•
2.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 容提示 的默写 ,可先 在头脑 中默背 有关内 容,选 取与提 示相对 应的内 容默写 。如果 默写的 内容印 象不深 ,可先 记得几 个字默 写几个 字,暂 时放过 ,后面 记起来 了再默 写。
江南地区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第一,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 的自然条件;
第二,大量的北方人口迁往江南, 为江南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第三,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 会秩序比较安定。
第四,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 努力。
西
东
黄
长魏安河
邺
魏 水
东
西安西北
淮
海
建康
长
江
梁
南
海
502---557年
北
黄北
河
长安
邺
齐水
东
周
淮
后梁
海
建康
江 长
陈
南海
557---589年
在地图上用箭头和线简要地画出三国 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的趋向。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大批中原人移居 岭南,其中一部
分中来原到香汉山族岛 迁往江南
为江南经济发 展带来劳动力 和先进技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
3.南朝时,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
要原因是( D )
A.气候湿润 B.土地肥沃 C.社会安定 D.北方人南迁
4、东晋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迅速开发的
C 主要原因是( )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统治者施行仁政
淝水之战
时间 383年
交战双方 前秦军队与东晋军队
战争特点 以少胜多
结果 东晋军队胜利
北方:重新陷入政权林立的纷争
作用
局面; 南方:取得暂时稳定, 经济发展
的进程没有被打断。
二、南朝的政治
十六国
北朝
西晋
东晋
南朝
420年 刘裕
宋齐梁 陈
两晋、南朝简表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西晋 司马炎 266年—316年 洛阳
5、“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四个朝代的更替顺序是( B )
A.梁、宋、齐、陈 B.宋、齐、梁、陈
C.齐、宋、梁、陈
D.陈、宋、齐、梁
B
6、关于开发江南地区的主要表现,叙述不正确的
是( C )
A.水稻栽培技术有了提高,稻田开始使用绿肥 B.养蚕缫丝技术比前代大为提高 C.生铁冶炼技术的掌握,比欧洲早1900年 D.商业活跃,不少城市繁荣起来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 江南地区的开发
西晋的建立 【背景】曹魏灭蜀→西晋代魏 【建立时间】266年 【建立者】司马炎 【都城】洛阳
西晋灭吴后,实现短暂的统一 (280~317) 八王之乱后,形成第一次北方人口 大规模南迁高潮
一、东晋的兴亡
西晋灭亡:316年 东晋建立:317年, 司马睿,建康 十六国时期:北方游 牧民族内迁(匈奴、 鲜卑、羯、氐、羌) 先后建立政权 前秦:统一黄河流域
•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这一时期民族迁徙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1、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 2、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 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 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 坏。
后来发生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陷,江东 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 人迹罕至。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 于明显劣势。
7、东晋时期,曾多次进行北伐,但最
终未能恢复中原。其原因是( A )
①朝廷多方牵制 ②北伐缺少后援 ③东晋统治者偏安东南一隅 ④北方社会安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 淝水之战是东晋与前秦之间的较量,
战后出现的局面是( A )
①前秦的政治迅速瓦解 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乱的状态 ③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④北方进入了十六国时期
东晋
南宋 朝齐
司马睿 刘裕
萧道成
317年—年—502年
梁 萧衍 502年—557年
陈 陈霸先 557年—589年
北
大同东北
黄 魏 平城
河
东海
水
淮 南京
建康
长 江
宋
夷 洲
南海
420---479年
北
黄魏
河 洛阳
东
洛阳东
南京
海
建康
长
江
齐
南 北 对 峙
南海
479---502年
东晋 南朝 时期 江南 地区 的开 发
东晋兴亡
317年,司马睿靠着王导、王敦建 立东晋,都城建康。
420年,东晋灭亡。
南朝:420-589年:宋、齐、梁、陈四个 王朝,都城均为建康。
原因:①自然条件好:江南地区雨量充
江 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②北人南迁
南 ,为江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 开 产技术(主要原因)③政局稳定:江南 发 地区战乱少,社会秩序稳定。④南北劳
•
3.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 会给出 标题。 同学们 要留意 并仔细 分析文 段的标 题。因 为大部 分标题 本身就 概括了 文言文 的主要 内容。 理解题 目可以 帮助自 己理解 材料的 内容, 从而正 确答题 。
•
4.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 型即词 语解释 题、句 子翻译 题和内 容理解 题。对 于不同 的题目 则采用 不同的 解题方 法.
南朝牛车画像砖
农业发展
施肥图
吴·青瓷楼阁飞鸟坛罐
1.下列朝代曾以建康为都城的是( D )
①东晋 ②西晋 ③西汉 ④南朝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 ”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 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
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
动人民共同的辛勤劳动。
影响:为经济中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观察和思考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 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 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想一想: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 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 会的焦 点和热 点问题 ,但倡 导并弘 扬真善 美是永 恒的时 代主题 ,结合 当前反 腐倡廉 和社会 舆论看 ,对忠 臣廉吏 的价值 判断依 然会影 响高考 文言文 的选文 。
•
2.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 容提示 的默写 ,可先 在头脑 中默背 有关内 容,选 取与提 示相对 应的内 容默写 。如果 默写的 内容印 象不深 ,可先 记得几 个字默 写几个 字,暂 时放过 ,后面 记起来 了再默 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