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盐水考察报告

合集下载

一次盐水考察报告

一次盐水考察报告

一次盐水陶瓷膜过滤考察报告为了解一次盐水陶瓷膜过滤的运行状况,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鲁炼、钟雪飞二人对山东恒通化工有限公司和宁波镇洋化工有限公司陶瓷膜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

具体内容汇报如下:一、久思陶瓷膜概况久思陶瓷膜由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和开发,2007年开始运用于氯碱行业。

久思陶瓷膜设备的膜元件由支撑体、过渡层、膜层组成。

支撑体采用高纯度α- Al2O3,过渡层采用ZrO2,膜层采用改性ZrO2材料;膜元件的密封采用耐腐蚀耐温专用密封垫。

陶瓷膜解决了有机聚合物膜对有机物、氢氧化镁絮状沉淀的敏感问题。

久思陶瓷膜盐水精制技术由三个单元构成:a、溶盐——经配水后的淡盐水调整温度,于化盐桶中加入原盐至饱和;b、精制反应——往饱和粗盐水中分别加入碳酸钠、氢氧化钠等精制剂后,进入到反应桶,充分反应后的粗盐水,用泵打入陶瓷膜过滤器;c、过滤分离——盐水通过陶瓷膜过滤分离后,精盐水自过滤器清液出口排出至精盐水槽,经泵直接送至离子膜电解;浓缩液自过滤器浓缩液出口排出,经泵的进口回到过滤器循环过滤,小部分浓缩液连续排入渣池。

二、厂家使用情况此次考察了两个使用陶瓷膜厂家——山东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镇洋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恒通化工生产规模为25万吨/年隔膜碱,原料为二级海盐,原采用道尔桶沉降生产精制盐水工艺,后将部分精制工艺改造为陶瓷膜精制。

该厂陶瓷膜设计能力为2×80m3/h,2008年9月开车,经对反应桶和管道重新做防腐处理后,2009年5月重新开车运行,至今连续运行半年时间,目前盐水运行能力为2×75m3/h,盐水过滤后SS:3.89ppm(取样回厂分析结果)。

宁波镇洋化工生产规模为15万吨/年离子膜碱,原料为二级海盐,盐水精制采用凯膜工艺,为提升一次盐水缓冲能力,采用陶瓷膜精制技术增加一次盐水生产能力。

该厂陶瓷膜设计能力为25m3/h,2008年12月开车,经对粗过滤器进行改造后,至今连续运行七个月时间,目前盐水运行能力为25m3/h,盐水过滤后SS:1.32ppm(取样回厂分析结果)。

测量盐水实验报告

测量盐水实验报告

测量盐水实验报告引言测量盐水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实验之一。

它的目的是通过测量盐水的浓度来确定其中溶质的含量。

本实验通过使用重量法和体积法两种方法进行盐水浓度的测量,并比较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实验方法1.准备实验器材:称量瓶,溶液,烧杯,容量瓶,蒸馏水,天平等。

2.重量法测量:首先使用天平将一个空称重瓶的质量称量并记录。

然后用同样的天平称量一个装有所要测量的盐水的称量瓶的质量,并记录。

计算出盐水的质量差异。

3.体积法测量:取一个十分精确的容量瓶,并使用天平称量其质量,记录。

然后将容量瓶装满盐水并记录装水后容量瓶的质量。

计算出盐水的质量差异。

4.分析数据: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浓度,并记录。

5.比较与讨论:比较重量法和体积法的优劣,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测量盐水的浓度如下:- 重量法:盐水的质量差异为X克。

- 体积法:盐水的质量差异为Y克。

通过计算,浓度为Z。

分析与讨论使用重量法和体积法进行盐水浓度的测量,两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重量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不需要使用特殊的实验器材。

然而,由于天平的精度有限,可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误差。

另外,盐水的密度的变化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体积法的优点是可以消除盐水密度的影响,通过测量体积的差异来计算浓度。

然而,使用体积法需要使用更加精确的容量瓶,同时需要考虑溶液的喷溅情况,增加操作的难度。

在本次实验中,根据我们的实验数据计算,两种方法得到的盐水浓度结果较为接近,但体积法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

这是因为体积法消除了盐水密度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结论本实验通过重量法和体积法测量盐水的浓度,并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体积法在测量盐水浓度方面更加准确,但需要使用更加精确的实验器材和操作技巧。

相比之下,重量法简单易行,但测量结果可能会受到天平精度和盐水密度变化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用盐做的实验报告

用盐做的实验报告

用盐做的实验报告
《用盐做的实验报告》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盐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但你知道吗?除了用来调味食物外,盐还可以用来做实验。

最近,我们进行了一项有趣的实验,使用盐来观察其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和性质。

首先,我们进行了盐在水中的溶解实验。

我们在一杯水中加入了一小勺盐,并搅拌直到盐完全溶解。

我们发现,盐在水中溶解后,水的味道变得咸味,并且盐完全消失了,变成了透明的盐水。

这说明盐在水中是可溶的,并且可以改变水的味道。

接着,我们进行了盐在醋中的反应实验。

我们在一杯醋中加入了一小勺盐,然后观察了一段时间。

我们发现,醋中的盐并没有完全溶解,而是在醋中形成了一些小颗粒。

这说明盐在醋中的溶解度较低,无法完全溶解。

最后,我们进行了盐在火焰中的实验。

我们将一些盐撒在火焰上,结果出现了一种美丽的橙黄色火焰。

这是因为盐中的钠离子在火焰中激发了能级,产生了特定的颜色。

这项实验让我们对盐的性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发现盐在不同条件下有着不同的反应和性质。

盐不仅可以用来调味食物,还可以用来进行有趣的实验。

希望大家也能尝试一下,用盐来做一些有趣的实验,发现更多有趣的现象。

关于盐水的实验报告

关于盐水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渗透压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 探究不同浓度盐水对细胞渗透压的影响;3. 观察并记录细胞在不同浓度盐水中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渗透压是指溶液中溶质分子通过半透膜向浓度较低的方向移动的现象。

细胞膜是一种半透膜,当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时,细胞内的渗透压会受到影响,从而发生膨胀或收缩。

三、实验材料1. 细胞:洋葱表皮细胞;2. 盐水溶液:0.5%、1%、1.5%、2%、2.5%的盐水溶液;3. 实验器材: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滴管、剪刀等。

四、实验步骤1. 将洋葱表皮细胞从洋葱中取出,用剪刀剪成小块,放入装有清水的培养皿中,浸泡10分钟;2. 将不同浓度的盐水溶液分别滴在载玻片上;3. 将浸泡好的洋葱表皮细胞用滴管滴在盐水溶液中,使细胞均匀分布在载玻片上;4. 将盖玻片轻轻盖在载玻片上,确保细胞被盐水溶液充分浸泡;5. 将载玻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不同浓度盐水溶液中细胞的形态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0.5%的盐水溶液中,细胞略微膨胀,细胞膜透明度较高;2. 在1%的盐水溶液中,细胞开始膨胀,细胞膜透明度降低;3. 在1.5%的盐水溶液中,细胞明显膨胀,细胞膜开始出现破裂现象;4. 在2%的盐水溶液中,细胞严重膨胀,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流出;5. 在2.5%的盐水溶液中,细胞失去原有形态,细胞内容物流出,细胞膜破裂。

六、实验结论1. 当细胞置于低浓度盐水溶液中时,细胞吸水膨胀,细胞膜透明度降低;2. 当细胞置于高浓度盐水溶液中时,细胞失水收缩,细胞膜破裂,细胞内容物流出;3. 细胞在不同浓度盐水溶液中的形态变化与渗透压有关,渗透压越高,细胞形态变化越明显。

七、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变化与盐水浓度呈正相关,说明渗透压对细胞形态有显著影响;2.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细胞在不同浓度盐水溶液中的变化,以便更好地了解渗透压对细胞的影响;3. 本实验结果表明,渗透压对细胞形态及功能具有重要作用,了解渗透压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生物体的生理现象。

测量盐水实验报告

测量盐水实验报告

测量盐水实验报告测量盐水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测量盐水的浓度,了解溶液中溶质的含量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并探究不同浓度盐水对物体的影响。

实验材料:1. 盐:用于制备盐水溶液。

2. 温水:用于溶解盐。

3. 量杯:用于容量测量。

4. 电子秤:用于测量盐的质量。

5. 搅拌棒:用于搅拌盐水溶液。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浓度的盐水溶液。

根据实验要求,分别准备低浓度、中浓度和高浓度的盐水溶液。

取适量盐和温水,按照一定比例溶解,搅拌均匀。

2. 测量盐水溶液的浓度。

将制备好的盐水溶液倒入量杯中,用电子秤测量盐的质量,然后根据溶液的体积计算出溶液的浓度。

3. 观察盐水对物体的影响。

将不同浓度的盐水溶液分别倒入三个容器中,将相同的物体(如鸡蛋)分别放入盐水中,观察一段时间后物体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测量,我们得到了不同浓度的盐水溶液的浓度数据,并观察了盐水对物体的影响。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盐水的浓度与盐的质量成正比。

即盐水中盐的含量越多,浓度越高。

这符合我们对溶液浓度的理解,即溶质在溶液中的含量与溶液浓度成正比。

在观察盐水对物体的影响时,我们发现不同浓度的盐水对物体的影响是不同的。

低浓度的盐水对物体几乎没有影响,而高浓度的盐水则会引起物体的变化。

当鸡蛋放入低浓度盐水中时,鸡蛋的形状和颜色几乎没有变化。

这是因为低浓度的盐水与鸡蛋内部的浓度差异较小,没有足够的渗透压作用。

而当鸡蛋放入高浓度盐水中时,鸡蛋开始发生变化。

由于高浓度盐水的渗透压较大,盐水会从鸡蛋外部渗入鸡蛋内部,导致鸡蛋变得更加咸味,同时鸡蛋的体积也会发生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认识到溶液浓度与溶质含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浓度盐水对物体的作用。

这对于我们理解溶液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结:本实验通过测量盐水的浓度和观察盐水对物体的影响,探究了溶液浓度与溶质含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溶液的浓度与溶质含量成正比,并且不同浓度的盐水对物体的影响是不同的。

食盐实验报告1

食盐实验报告1

检验报告实验名称:食盐的检验方案实验方法:直接沉淀法商品名称:夸夸唔、有友、奇爽、乐棒棒、香猪脆、香脆肚参照标准:GB/T 12457-2008总负责人:熊经理检验人员:徐恒琴、崔艳霞、游惠检验时间:2011年7月26—8月6号2011年8月8日食盐的检测报告直接沉淀法一.试验目的。

为了更加了解我与熟悉我们产品的操作规范和关键点的控制,掌握直接沉淀法测定食盐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设备和药品。

1、实验仪器:电子天平AL104、超声波 SB-5200、JJ-Z型组织捣碎机出厂编号13475、万用电炉 DL-1、蒸馏水制备机、抽提机循环水真空泵SHZ-95B 编号1310216710、吸量管10ml、1ml、2ml、量筒100ml、胶头滴管、锥形瓶250ml、100ml容量瓶、100ml烧杯、酸式滴定管25ml、玻璃棒、碱式滴定管ml.2、实验药品:亚铁氰化钾、乙酸锌、酚酞、铬酸钾、氢氧化钠、硝酸银溶液 2、1沉淀剂:亚铁氰化钾:准确称取26、5g亚铁氰化钾,在定容与250ml的容量瓶中,备用。

乙酸锌:准确称取55g乙酸锌和7、5ml的冰乙酸与250ml的容量瓶中定容,备用。

2、2乙醇80%:用25的移液管吸取85ml的95%无水乙醇加入20ml 的蒸馏水与100ml中定容。

2、3 5%铬酸钾:准确称取5g铬酸钾,溶于95ml水中。

2、4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准确称取1g氢氧化钠,溶于1000ml水中。

2、5 1%的酚酞乙醇溶液:称取1g酚酞,溶于60ml95%的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ml的容量瓶中。

2、6 0、1mol/L AgNO32、61配制:称取17g硝酸银定容与1000ml的容量瓶中。

2、62配制:0、04moL/L硝酸银溶液:准确称取6.8g的硝酸银溶液并用蒸馏水定容在1000ml的容量瓶中。

标定:称取0、05~0、1g基准试剂氯化钠,精确至0、0002g,与250ml锥形瓶中。

医用盐实验报告总结(3篇)

医用盐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医用盐,又称生理盐水,是一种常用的医疗用品,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浓度为0.9%。

它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如静脉注射、清洗伤口、制备药物溶液等。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医用盐的制备方法、浓度测定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二、实验目的1. 学习医用盐的制备方法。

2. 掌握医用盐浓度的测定方法。

3. 了解医用盐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三、实验原理医用盐的制备原理是通过溶解适量的氯化钠于蒸馏水中,使其达到0.9%的浓度。

浓度的测定可以通过滴定法或电导率法进行。

四、实验材料与仪器1. 材料:氯化钠、蒸馏水、滴定管、电导率仪、烧杯、玻璃棒等。

2. 仪器:电子天平、移液管、滴定仪、pH计等。

五、实验步骤1. 医用盐的制备:(1)称取适量的氯化钠。

(2)将氯化钠加入烧杯中。

(3)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直至氯化钠完全溶解。

(4)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

2. 医用盐浓度的测定:(1)滴定法:用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医用盐溶液,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计算医用盐的浓度。

(2)电导率法:用电导率仪测定医用盐溶液的电导率,根据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计算医用盐的浓度。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医用盐的制备:实验制备的医用盐溶液,经过浓度测定,其浓度为0.90%,符合医用盐的标准。

2. 医用盐浓度的测定:(1)滴定法: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00 mL,计算得出医用盐的浓度为0.90%。

(2)电导率法:测得的电导率为0.60 mS/cm,根据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计算得出医用盐的浓度为0.90%。

七、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制备了符合标准的医用盐溶液。

2. 通过滴定法和电导率法测定医用盐浓度,结果一致,表明两种方法均可用于医用盐浓度的测定。

3. 医用盐在临床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静脉注射、清洗伤口、制备药物溶液等。

八、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称量精度和溶液的定容操作,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盐试验小实验报告

盐试验小实验报告

盐试验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简单的盐试验来观察不同物质对食盐溶解度的影响,加深对物质溶解性原理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实验材料:- 食盐(NaCl)- 蒸馏水- 玻璃杯若干- 温度计- 搅拌棒- 称量勺- 记录表实验步骤:1. 准备三个玻璃杯,分别标记为A、B、C。

2. 向每个玻璃杯中加入100毫升的蒸馏水。

3. 使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每个玻璃杯中水的初始温度。

4. 向A杯中加入2克食盐,向B杯中加入5克食盐,向C杯中加入10克食盐。

5. 使用搅拌棒轻轻搅拌每个玻璃杯中的溶液,直至食盐完全溶解。

6. 观察并记录每个玻璃杯中食盐的溶解情况。

7. 每隔5分钟,重复步骤5,直至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8. 记录每个玻璃杯中最终溶解的食盐量。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 A杯中的食盐完全溶解,溶解量为2克。

- B杯中的食盐部分溶解,溶解量为3克,剩余2克未溶解。

- C杯中的食盐大部分溶解,溶解量为7克,剩余3克未溶解。

实验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食盐的溶解度受到水的量和温度的影响。

在本实验中,由于水的量相同,主要影响因素为食盐的加入量。

随着食盐加入量的增加,溶解的食盐量也随之增加,但当达到饱和点后,即使继续加入食盐,也无法溶解。

这说明食盐在一定条件下的溶解度是有限的。

实验反思:本次实验中,我们未能控制温度这一变量,未来实验可以考虑在不同温度下进行,以更全面地了解影响食盐溶解度的因素。

此外,实验过程中搅拌的力度和速度也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进一步规范操作步骤。

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过程中应避免食盐溅入眼睛或口腔。

- 实验结束后,应将使用过的玻璃杯和搅拌棒清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 实验中使用的化学品应妥善存放,避免儿童接触。

通过本次盐试验小实验,我们不仅学习了食盐的溶解性,还锻炼了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种探究精神应用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盐水陶瓷膜过滤考察报告
为了解一次盐水陶瓷膜过滤的运行状况,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鲁炼、钟雪飞二人对山东恒通化工有限公司和宁波镇洋化工有限公司陶瓷膜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

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一、久思陶瓷膜概况
久思陶瓷膜由江苏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和开发,2007年开始运用于氯碱行业。

久思陶瓷膜设备的膜元件由支撑体、过渡层、膜层组成。

支撑体采用高纯度α- Al2O3,过渡层采用ZrO2,膜层采用改性ZrO2材料;膜元件的密封采用耐腐蚀耐温专用密封垫。

陶瓷膜解决了有机聚合物膜对有机物、氢氧化镁絮状沉淀的敏感问题。

久思陶瓷膜盐水精制技术由三个单元构成:a、溶盐——经配水后的淡盐水调整温度,于化盐桶中加入原盐至饱和;b、精制反应——往饱和粗盐水中分别加入碳酸钠、氢氧化钠等精制剂后,进入到反应桶,充分反应后的粗盐水,用泵打入陶瓷膜过滤器;c、过滤分离——盐水通过陶瓷膜过滤分离后,精盐水自过滤器清液出口排出至精盐水槽,经泵直接送至离子膜电解;浓缩液自过滤器浓缩液出口排出,经泵的进口回到过滤器循环过滤,小部分浓缩液连续排入渣池。

二、厂家使用情况
此次考察了两个使用陶瓷膜厂家——山东恒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
宁波镇洋化工有限公司。

山东恒通化工生产规模为25万吨/年隔膜碱,原料为二级海盐,原采用道尔桶沉降生产精制盐水工艺,后将部分精制工艺改造为陶瓷膜精制。

该厂陶瓷膜设计能力为2×80m3/h,2008年9月开车,经对反应桶和管道重新做防腐处理后,2009年5月重新开车运行,至今连续运行半年时间,目前盐水运行能力为2×75m3/h,盐水过滤后SS:3.89ppm(取样回厂分析结果)。

宁波镇洋化工生产规模为15万吨/年离子膜碱,原料为二级海盐,盐水精制采用凯膜工艺,为提升一次盐水缓冲能力,采用陶瓷膜精制技术增加一次盐水生产能力。

该厂陶瓷膜设计能力为25m3/h,2008年12月开车,经对粗过滤器进行改造后,至今连续运行七个月时间,目前盐水运行能力为25m3/h,盐水过滤后SS:1.32ppm(取样回厂分析结果)。

三、陶瓷膜和凯膜对比
1、流程对比
(1)陶瓷膜盐水精制工艺
化盐桶出来的粗盐水加入精制剂后,流人中间槽,进行精制反应;然后直接进入陶瓷膜过滤器,过滤去除精制反应生成的全部悬浮粒子。

过滤后,一次盐水中的SS质量分数低于1ppm(厂家介绍),可直接供给离子膜电解槽生产使用。

工艺流程见图1
图1 陶瓷膜工艺流程示意图
(2)凯膜盐水精制工艺
化盐桶出来的粗盐水加入精制剂NaOH后,流入中间槽,在中间槽内,粗盐水中的Mg2+与精制剂NaOH反应,生成Mg(OH)2。

然后,用粗盐水泵将中间槽内的粗盐水送入气水混合器内,进入加压溶气罐。

减压后,加入FeCl3,进入预处理器,清液从上部溢流而出。

加入精制剂Na2CO3及Na2SO3后,进入反应槽,再经加料泵加压后,进入凯膜过滤器。

过滤后的精盐水由凯膜过滤器的上部流出,加盐酸调节pH值后流入精盐水贮槽。

预处理器和凯膜过滤器底部排出的滤渣进入盐泥池统一处理。

工艺
流程见图2
图2 凯膜工艺流程示意图
(3)从流程对比看出:①陶瓷膜工艺取消了预处理系统,原料液反应完成后,直接进行过滤分离,实现了一步过滤;②陶瓷膜工艺较凯膜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全自动控制,减少了气水混合、加压溶气、浮上澄清的工艺和设备,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都有所降低,占地面积减少。

2、运行对比
两种工艺在氯碱行业内均有使用,其中凯膜工艺运用比较成熟,运行较稳定;陶瓷膜工艺从2007年开始在氯碱行业内推广。

从厂家和文献介绍来看,两种工艺过滤后的精盐水指标均能满足离子膜生产的要求。

(1)投资对比
20万t/a离子膜烧碱项目盐水装置总投资的初步询价及估算对比情况见表1(不含除SO42-装置的投资)。

投资土建设备材料电仪安装总投资陶瓷膜320 1000 220 130 150 1820 凯膜550 1500 260 160 200 2670 从上表看出:陶瓷膜工艺装置各项投资明显低于凯膜,一次性建成总投资减少达850万元。

另外,陶瓷膜相对凯膜减少的设备清单及减少的投资明细见表2
从上表看出:陶瓷膜工艺装置相对凯膜设备减少许多,初步统计减少达603万元。

(2)运行费用对比
运行费用对比情况见表3
从上表看出:①陶瓷膜工艺动力电消耗明显低于凯膜;
②陶瓷膜工艺相对于凯膜,无需加入FeCl3、NaClO
等化学药剂,有效地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
③按20万t/a烧碱生产能力算,陶瓷膜相对于凯膜可
降低运行费用72.52万元/a。

四、存在的问题
1、陶瓷膜工艺自2007年开始在氯碱行业内推广,而凯膜工艺运用已比较成熟;
2、陶瓷膜工艺投入工业生产时间较短,对于生产的连续平稳性和运行寿命仅停留在实验数据,没有实践证明,而凯膜运行比较平稳;
3、陶瓷膜业绩均是与其他精制工艺并行投入运行,过滤能力最大为80m3/h,大规模的离子膜盐水过滤仍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建设大装置的经验,在单独建较大规模装置时,存在一定的风险;
4、厂家介绍:陶瓷膜工艺过滤后盐水中的SS低于1ppm,可直接供给离子膜电解槽生产使用,但取样分析SS均高于1ppm;业绩厂家现场分析结果均低于0.5ppm,考虑分析误差,建议采用陶瓷膜工艺。

鲁炼钟雪飞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三十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