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市综合交通年度报告_摘要_

合集下载

上海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主要成果_

上海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主要成果_
公共汽(电)车客流呈“内减外增”态势。由于中 心城轨道交通的便捷程度提高,一部分公交线路客流转 移到轨道交通上,中心城内公交线路客流较 2009 年下 降 20%。郊区公交线路客流明显上升,郊区内部公交线 路客流上升 58%,市通郊公交线路客流上升 6%。
享受公共交通票价优惠的客流比重增加。2014 年优
出行方式结构变化较大。轨道交通出行占全市出 行方式的 8.3%,比 2009 年上升 3.4 个百分点;小客车 比重为 17.3%,上升 5.3 个百分点;电(助)动车比重
2015.6
| 15
TRAFFIC & TRANSPORTATION
交通规划


图 3 全市人员出发时辰分布变化 (2009 年 /2014 年) 图 4 2014 年中心城工作日日均出行 方式结构
轨道交通拥挤问题日趋严重。2014 年早高峰全网 拥挤断面长度为 96 公里(占全网比重 16%),较 2009 年的 54 公里增加 78%。全天进出客流超过 15 万人次的 车站近 20 个,人民广场、世纪大道等换乘站的日均换 乘客流超过 35 万,常态化的大客流加剧了轨道交通的 运营安全保障压力。轨道客流潮汐现象明显,早高峰进 内环和出内环断面客流规模为 2∶1,其中 1 号线和 7 号 线北段进、出内环客流规模比达到 3∶1(见图 6)。

2015.6
| 17
TRAFFIC & TRANSPORTATION
交通规划
长 10.3%。道路交通供需不平衡的问题日趋突出。 中心城区道路拥堵程度有所加剧。中心城区的道路
拥堵时间提前至 7 点左右,部分地面道路路段行驶车速 低于 10 公里 / 小时,拥堵程度有所恶化;午后高峰道 路拥堵程度有所加剧,平均行程车速较 2013 年下降 4% 左右。放射性干道车速有所下降,高峰平均行程车速为 20 ~ 27 公里 / 小时,同比下降 4% ~ 7%。城市道路交 通潮汐现象明显,早高峰高架道路进城车速和出城速度 之比为 1∶2。南北高架北段车速之比甚至达到 1∶4。

上海市综合交通调查报告

上海市综合交通调查报告

上海市综合交通调查报告上海市第四次全市性综合交通调查一、上海市四次全市性综合交通调查介绍城市交通是上海市民和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

为科学制订全市交通战略和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交通矛盾,1986年、1995年、2004年和2009年,市政府先后组织开展了四次全市性的综合交通调查,持续更新综合交通基础数据,内容涉及人员出行、车辆出行、货物运输、道路交通、公共交通、车辆停放、交通信息、交通环境等方面,以及有关的城市基础信息。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揭示交通发展内在规律,更新和优化交通预测模型,应用最新调查成果开展综合交通规划、交通专项规划和热点问题研究,这些成果在本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1986年第一次综合交通调查为做好首轮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工作,市政府于1986年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综合交通调查,也是国内城市首次开展的综合性交通调查。

为上海市建立了比较全面的交通数据基础,开发了本市交通模型,是世界银行在上海贷款所承认的唯一的交通信息库。

为编制第一轮综合交通规划,内环高架等市政建设的前期研究,以及政府争取世界银行贷款、亚洲开发银行贷款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分析结果,促进了城市建设的发展。

(2)1995年第二次综合交通调查为适应城市新一轮发展要求,市政府组织开展了第二次全市交通大调查,专门成立了交通调查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调查工作的执行。

通过调查更新了原有调查数据,适应了城市发展的要求,掌握的信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交通状况。

调查数据为新一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上海城市交通发展白皮书等的编制以及上海重大市政工程建设的前期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数据,为城市建设方方面面的科学决策奠定了基础。

还于1997年开始了一年一次的小样本交通调查,实现对交通数据的常年维护与更新。

(3)2004年第三次综合交通调查更新了城市交通基础数据和交通模型,编制了《上海综合交通发展战略(2006-2020)》、《十一五”综合交通规划》,同时为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世博交通规划、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等战略性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并为虹桥枢纽等重大工程前期研究提供了定量分析依据。

2015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

2015年上海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统计数据

2015年上海市地区⽣产总值(GDP)统计数据⼀、综合2015年全年实现上海市⽣产总值(GDP)24964.99亿元,⽐上年增长6.9%(见图1)。

其中,第⼀产业增加值109.78亿元,下降13.2%;第⼆产业增加值7940.69亿元,增长1.2%;第三产业增加值16914.52亿元,增长10.6%。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产总值的⽐重为67.8%,⽐上年提⾼3.0个百分点。

按常住⼈⼝计算的上海市⼈均GDP(⽣产总值)为10.31万元。

⾄2015年末,全市常住⼈⼝总数为2415.27万⼈。

其中,户籍常住⼈⼝1433.62万⼈,外来常住⼈⼝981.65万⼈。

全年常住⼈⼝出⽣18.19万⼈,出⽣率为7.52‰;死亡12.28万⼈,死亡率为5.07‰;常住⼈⼝⾃然增长率为2.45‰。

全年户籍常住⼈⼝出⽣10.38万⼈,出⽣率为7.25‰;死亡11.5万⼈,死亡率为8.03‰;户籍常住⼈⼝⾃然增长率为-0.78‰。

全市户籍⼈⼝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2.75岁。

其中,男性80.47岁,⼥性85.09岁。

图1 2011-2015年上海市⽣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在上海市⽣产总值中,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045.56亿元,⽐上年增长7.2%;⾮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2919.43亿元,增长6.7%。

⾮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上海市⽣产总值的⽐重为51.8%,⽐上年提⾼0.1个百分点。

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746.02亿元,⽐上年增长4.5%。

其中,制造业增加值1673.49亿元,下降0.1%;服务业增加值2072.53亿元,增长8.7%(见表1)。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上海市⽣产总值的⽐重为15.0%。

表1 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指标绝对值(亿元)⽐上年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3746.02 4.5制造业1673.49-0.1服务业2072.538.7全年经⼯商登记新设⽴各类市场主体29.67万户,⽐上年增长8.0%,其中,内资企业(不含私营企业)6009户,减少6.2%;外商投资企业8824户,增长15.7%;私营企业23.95万户,增长13.6%;个体⼯商户4.17万户,减少14.1%。

上海市综合交通年度报告

上海市综合交通年度报告

上海市综合交通年度报告1. 引言上海市作为中国的经济、金融、科技中心,交通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对上海市综合交通年度发展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上海市交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海市在过去一年持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的交通运输提供了更好的支持。

主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2.1 高速公路上海市高速公路网络进一步完善,增加了多个新的高速公路出入口。

这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交通流动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

2.2 地铁系统上海市地铁系统继续扩大,新开通了数条地铁线路。

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市民提供了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

2.3 公交系统上海市公交系统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新增了多条公交线路和公交站点。

这使得公交系统更加覆盖城市各个角落,方便市民的出行需求。

3. 交通拥堵情况尽管上海市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交通拥堵问题仍然存在。

主要原因包括:3.1 车辆增加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上海市的车辆数量逐年增加,导致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3.2 道路瓶颈上海市某些地区的道路瓶颈问题仍然存在,这些瓶颈点经常发生交通拥堵,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

3.3 交通管理不善一些违章行为和不规范的交通管理也是导致交通拥堵的原因之一。

相关部门应加强交通管理,提高交通秩序。

4. 交通安全状况上海市在交通安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4.1 交通事故数量尽管上海市交通事故数量下降了一定程度,但仍然居高不下。

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

4.2 道路交通标志一些道路交通标志老旧、模糊不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应加强对道路交通标志的维护和更换工作,确保市民的出行安全。

5. 未来发展趋势为了进一步促进上海市的交通发展,未来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5.1 交通智能化引入智能交通技术,如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和智能导航系统,提高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减少交通拥堵问题。

2015年上海公交和出租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上海公交和出租车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上海公交和出租车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5月目录一、国企改革东风唤醒公交活力 (3)1、出租车公司的业务结构与经营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3)(1)内部变化 (3)(2)外部变化 (4)2、出租车领域将会率先改革 (4)(1)运营权市场化,牌照价值提升,行业并购将会规模发生 (5)(2)定价权市场化,有助于应对成本压力 (6)(3)互联网化 (6)二、国企改革:激励释放经营活力,亦存在资产置换可能 (7)1、激励释放经营活力 (7)2、资产置换亦有可能 (7)(1)公交资产置换案例研究:巴士股份 (8)(2)申通地铁与巴士股份的“同”:公益性 (9)(3)申通集团资产注入的难度较大 (10)①资产规模过于庞大,目前资产证券化率过低 (10)②未上市资产股权结构相对复杂 (10)③集团资产盈利情况较弱 (11)(3)壳为他用:从更广阔角度思考国资证券化率提高 (13)①申通地铁 (13)②出租车公司 (13)三、迪士尼开园将成为强催化剂 (14)四、相关公司 (15)一、国企改革东风唤醒公交活力1、出租车公司的业务结构与经营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公交行业上市公司大部分从事客运业务(如出租车及城市轨道交通),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近年来受人工、燃油等成本上涨影响,业绩表现疲弱,长期市场关注度偏低。

尽管2014 年由迪士尼概念引发了上涨行情,但我们认为除此之外,行业本身存在强烈变化。

(1)内部变化非车辆营运业务占比大幅上升。

经过多年发展,部分公交企业特别是上海本地公交企业基本面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体现为主营收入与利润结构性变化;2014 年年报数据看,强生控股、锦江投资、大众交通汽车营运收入占比分别为45%、55%及58%,毛利占比分别为35%、79%及58%。

汽车营运业务在强生控股中的占比最低。

除车辆运营外,强生经营旅游及汽车服务业务,锦江投资经营汽。

2014年上海市综合交通年度报告(摘要)

2014年上海市综合交通年度报告(摘要)

卢浦和杨浦大桥“四桥”承担了 44% 的越江交通量。(数
江苏 7.9 9.4 11.3 14.8 15.6 17(四)对外道口车流量 2013 年全市主要对外道口机动车日均混合交通量
浙江 2.8 3.7 3.4 6.6 6.6 7.1 9.4 10.3 10.5 合计 10.7 13.1 14.7 21.4 22.2 24.4 32.1 35.3 39.1 数据来源:上海市路政局
(三)机动车注册数 2013 年 全 市 注 册 机 动 车 283.55 万 辆, 同 比 增 加 21.22 万辆,增长 8.1%。根据高架道路日均机动车流 量统计,外省市号牌的机动车流量占 18% ~ 29%,同 比减少 5 ~ 7 个百分点(表 3)。 (四)中心城居民出行 2013 年中心城出行总量 3 164 万人次 / 日,同比增长 1.2%。其中,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占 35.4%,个体机动方式 占 23.4%,非机动方式占 16.2%,步行占 25.0%(图 1)。
市户籍人口。
(二)交通投资 2013 年 全 市生产总值 21 602.12 亿元,同比增长 7.7%( 按可比价格 )。全市交通设施投资 349.26 亿元, 同比增长 2.9%(表 2)。
表 2 2011 ~ 2013 年交通设施投资统计表 单位:亿元 年份 合计 城市道路 桥隧 公路 轨道交通 2011 439.19 61.07 40.30 93.91 243.91 2012 339.55 50.66 13.69 96.05 179.15 2013 349.26 62.58 20.69 139.92 126.07 2013 年比 2012 年增 2.9 23.5 51.1 45.7 -29.6 长 /% 数据来源: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上海市交通委 员会

2015Q1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final版

2015Q1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final版
©高德交通信息事业部
8
2015 Q1 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2.5 2014Q4高峰指数 2015Q1高峰指数 2.0
16%
1.5
1.0 北京市 上海市 济南市 杭州市 重庆市 哈尔滨市 天津市 南宁市 石家庄市 武汉市
(图 4)TOP10 城市环比拥堵趋势
新 入 榜 城 市 南 宁 ,下午及晚高峰时段拥堵成主因 本季新入榜城市南宁,拥堵延时指数 1.80,平均车速 22.44km/h。南宁无明显早高峰,但晚高峰拥堵十分严重,比早高峰拥堵↑33%;
排名说明: 目前,高德支持全国 114 城市交通信息 服务,我们选取 45 个重要城市参与排名
(图 1)2015Q1 中国主要城市拥堵排名分布图
©高德交通信息事业部
6
2015 Q1 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 (表 2)2015Q1 中国主要城市拥堵排名
排名
城市名 北京市 上海市
排名变化
高峰拥堵延时指数↓ 高峰平均速度(km/h) 高峰自由流速度( km/h) 1.99 1.94 24.02 24.17 47.67 46.86
由于大连市新增公交专用道覆盖规模较大且影响出行人群较多,公交车运营速度得以提升的同时必然会影响私家车速度,因此报告认为:只有综合考 量“私家车+公交车”运营数据测算拥堵指数,才能客观的反映大连整个城区的交通运营状况。 排名
14 7
城市名
大连市(私家车+公交专用道) 大连市(私家车)
高峰拥堵延时指数
1.78 1.85
大比例的交通出行压力,因此城市快速路拥堵程度是衡量城市交通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杭 州 ——本季快速路最拥堵的城市,比北京拥堵↑5%,比上海拥堵↑7%

中国财政年鉴2016数据:上海市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统计(支出)

中国财政年鉴2016数据:上海市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统计(支出)

计划单列市上解省支出
年终结余
102.20
支出总计
7992.37
摘编自《中国财政年鉴2016》
-542.12
539.02
15.商业服务业等支出
95.27
86.85
16.金融支出
17.87
17.87
17.援助其他地区支出
33.36
33.36
18.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
51.29
47.89
19.住房保障支出
126.30
123.39
20.粮油物资储备支出
17.55
17.55
21.预备费
22.其他支出
975.12
110.07
108.22
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丨544.76
543.16
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304.94
303.46
10.节能环保支出
111.33
104.35
11.城乡社区支出
1176.58
1173.88
12.农林水支出
270.64
267.37
13.交通运输支出
295.86
274.73
14.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
上海市201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总统计(支出)
单位:亿元
预算科目
预算数

决算数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259.99
259.84
2.外交支出
3.国防支出
6.93
6.73
4.公共安全支出
269.34
269.20
5.教育支出
807.94
767.32
6.科学技术支出
272.19
271.8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1 常住人口总量 数据来源:上海市统计局 备注:常住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省市人口。其 中,常住户籍人口不包括离开上海半年以上本市户籍人口, 但包括出国人口和户口待定人口。常住外省市人口指离开 户籍所在地半年以上人口。
2. 全市交通投资 482.38 亿元,同比增长 38.1% 2014 年 全 市 交 通 设 施 投 资 482.38 亿 元, 同 比 增 长 38.1%(表 1)。其中,桥隧、公路设施、轨道交通 的 投 资 分 别 为 29.1、148.9、245.18 亿 元, 同 比 增 加 40.6%、6.4%、94.5%; 城 市 道 路 设 施 投 资 59.2 亿 元,
合计 13.1 17.7 17.3 22.2 24.4 28.1 35.3 42.1 45.4
数据来源:上海市路政局
3. 中心城越江桥隧机动车日均交通量 108.2 万辆, 同比基本持平
2014 年中心城越江通道(含外环)达到“4 桥 12
小时,晚高峰全网平均车速 43.5 公里 / 小时,同比去 年下降了 1% 左右。早高峰车速低于 20 公里 / 小时的 拥堵道路里程比例为 9.8% 左右,晚高峰拥堵里程比例
4. 对外道口日均车流量 45.4 万辆,同比增长 8% 2014 年全市主要对外道口机动车日均混合交通量 约 45.4 万辆,同比增长 8%。其中,浙江方向占 27%, 江苏方向占 73%。全市社会客车进出道口日均载客 69 万人次,同比增长 10.2%(表 5)。 5. 快速路网早晚高峰拥堵状况略有加剧 2014 年快速路高峰时段平均行程车速 38.6 公里 /
(Boardings)。
客运量 774.6 万乘次,同比增长 12.8%;公共汽电车日 均客运量 730.2 万乘次,同比下降 1.7%;出租车年日 均客运量 283.3 万乘次,同比下降 3.9%;全市越江轮 渡平均每日承担客运量 15.9 万乘次,同比下降 9%。
2. 全市轨道交通客运量 774.6 万乘次 / 日,同比增 长 12.8%
数据来源: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
备注:表中所指快速路为中心城浦西范围为主,含越江三
桥,不含中环南段,总长 122 公里。
表 7 城市客运年日均客运量 单位:万乘次
年份 轨道交通 公共汽电车 出租车 轮渡 合计
2012 621.8
766.0 293.7 19.7 1 701.2
2013 686.7
2015.6
|7
专 MONOGRAPH 稿
▲图 3 中心城越江桥隧机动车年日均交通量
▲图 2 中心城出行方式结构 数据来源: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 备注:出行方式结构是指不同交通方式在出行量中所承担 份额。公共交通指地面公交、轨道交通、轮渡、班车及大 客车方式。小客车含摩托车方式。 日,同比增加 1 017 万 PCU 公里 / 日,增长 5.8%(表 4)。其中,中心城道路交通量为 7 848 万 PCU 公里 / 日, 同比增长 4.4%;郊区道路交通量为 10 559 万 PCU 公 里 / 日,同比增长 7.0%。
3. 地面公交日均客运量 730.2 万乘次,同比下降 1.7%
2014 年,公共汽(电)车线路增加了 39 条,线路 数达到 1 377 条,公交车运营线路长度 23 897 公里,同 比 增 长 0.3%。 公 共 汽 电 车 日 均 客 运 量 730.2 万 乘 次, 同比下降 1.7%(表 9)。
表 2 注册机动车车型分类统计
年份 小客车 大客车 货车 其他汽车 汽车小计 摩托车 轻便摩托车 摩托车小计
2012 177.82 7.35 25.07 6.80 217.04 4.89
38.59
43.48
2013 199.65 7.61 25.24 7.62 240.12 4.91
36.65
41.56
68.3
71.6
73.2
5 号线
11.8
12.2
12.6
6 号线
26.1
29.1
32.1
7 号线
53.8
59.9
62.9
8 号线
64.3
72.1
83.0
9 号线
53.9
62.5
70.2
10 号线
50.4
57.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5.9
11 号线
22.5
31.1
53.0
12 号线
7.5
12.7
13 号线
2.4
5.9
8.8
段里程占道路总里程的比例。
三、城市客运交通
1. 全市城市客运交通 1 804 万乘次 / 日,同比增长 3.6%
2014 年全市城市客运交通年日均客运量 1 804 万乘 次,同比增长 3.6%(表 7)。其中,轨道交通全年日均
年份
2012 2013 2014
道路长度 / 公里
公路 城市道路 合计
12 541
4. 出租车年日均客运量 283.3 万乘次,同比下降 3.9%
2014 年全市出租车运营车辆数 5.07 万辆,同比基
表 8 轨道交通年日均客运量 单位:万乘次
线路
2012
2013
2014
1 号线
102.8
105.6
110.6
2 号线
120.1
127.5
132.1
3 号线
47.1
50.8
51.3
4 号线
2014 219.03 7.75 24.80 8.06 259.64 5.03
37.48
42.51
数据来源: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
备注:机动车包括汽车、摩托车和其他机动车(教练车);汽车包括大客、小客、货车和其他汽车。
其他 1.81 1.87 1.91
单位:万辆 机动车合计
262.33 283.55 304.06
表 1 交通设施投资
单位:亿元
年份 城市道路 桥、隧 公路 轨道交通 合计
2012 50.66 13.69 96.05 179.15 339.55
2013 62.58 20.69 139.92 126.07 349.26
2014 59.20 29.10 148.90 245.18 482.38
数据来源:上海市交通委员会
隧”89 条车道。越江机动车日均交通量达到 108.2 万辆, 为 7.3% 左右,同比增加 0.3 ~ 0.8 个百分点(表 6)。
同比基本持平(图 3)。其中,徐浦、卢浦、南浦和杨
早高峰指 7:00 ~ 9:00,晚高峰指 17:00 ~ 19:
浦大桥“四桥”承担了 43.2% 的越江交通量。
00。拥堵里程比例指车速低于 20 公里 / 小时的拥堵路
二、道路交通
1. 全市道路总长 17 797 公里,其中公路占 73% 2014 年全市道路总长 17 797 公里,同比增加 299 公里,增长 1.7%(表 3)。其中,公路 12 945 公里,同 比 增 长 2.5%; 高 速 公 路 825 公 里(含 S20 外 环 高 速、 S5 沪嘉高速),同比增长 1.2%;城市道路因嘉闵、北翟、 崧泽 3 条高架路权属调整为公路设施,长度同比下降 0.3%。全市道路面积 279.2 平方公里,同比增长 2.3%; 车行道面积 227.5 平方公里,同比增长 2.4%。 2. 全市道路交通量为 1.84 亿 PCU 公里 / 日,其中 中心城占 43% 2014 年全市机动车周转量约 18 407 万 PCU 公里 /
全天驶入高架车次 / 万自然车·日 -1 243 248
高架总行驶里程 / 万自然车公里·日 -1 1574 1599
早高峰拥堵里程比例 /%
9.8% 10.1%
晚高峰拥堵里程比例 /% 早高峰行程车速 / 公里·小时 -1 晚高峰行程车速 / 公里·小时 -1
7.3% 38.8 44.1
8.1% 38.6 43.5
4. 中心城年日均出行总量 3 168 万人次,其中公共 交通占 31.3%
2014 年中心城人员年日均出行总量 3 168 万人次, 同 比 增 长 0.7%。 其 中, 公 共 交 通 出 行 方 式 占 31.3%, 出租车方式占 7.5%,小客车方式占 20.3%,非机动车 方式占 15.9%,步行占 25.0%(图 2)。
2014 年 11 月 1 日,13 号线大渡河站开通试运营; 12 月 28 日,13 号线金沙江路站—长寿路站开通运行, 6 号线龙阳路—罗山路区段开通试运营。至此全市运营 轨道交通线路共 15 条,运营线路长度 577.6 公里,运 营车站 339 座,其中换乘枢纽站 41 座。全网配置运营 列车 623 列,同比增长 10.7%。全年日均客运量 774.6 万乘次,同比增长 12.8%(表 8)。其中,最高客流为 12 月 31 日 达 到 1028.7 万 乘 次(不 含 磁 浮)。8 号 线、 10 号线、11 号线和 13 号线客流增幅显著,同比增长 15% 以上。客流分布仍主要集中在 1、2、4 和 8 号线上, 四线合计占总量的 51.5%,同比减少 2.4 个百分点。
专 MONOGRAPH 稿
2015 年上海市
□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
综合交通年度报告(摘要)
一、城市发展与交通需求
1. 常住人口 2 426 万人,同比增长 1.4% 2014 年全市常住人口 2 426 万人,同比增加 11 万 人,增长 0.5%(图 1)。其中,常住外来人口 996.4 万人, 同比增加 6.4 万人,增长 0.6%。
4 775
17 316
12 633
4 865
17 498
12 945
4 8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