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说明文阅读课后作业
说明文阅读技巧点拨与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说明文阅读技巧点拨与练习(含答案)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八年级语文下册阅读技巧点拨与练习(一)说明文:了解说明对象及特征考点解读:阅读说明文,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以及说明的主要内容。
技巧点拨:1.考题形式(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本文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给文章拟个标题。
2.答题方法(1)说明对象。
说明文分两种类型: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内容)。
判断说明对象的方法:(1)看题目。
(2)抓总括句和中心句。
(3)根据文章内容概括。
(2)说明事物的特征。
(1)要区分说明的类型。
一般来说,事物说明文常从事物的构造(内、外)、形态(大小、长短)、性质(软硬、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等)、成因(简单、复杂等)、功用(广狭、正反等)等方面进行说明;事理说明文则常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
因此,只有区分了说明文的类型,才能较为准确地去了解它是从哪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2)注意抓文章中的关键句、中心句。
作者为了要准确清楚地说明事物的特征,就会将有关事物特征性的句子放在显著的位置。
一般来说,关键句、中心句放在题目、篇首或段首。
(3)借助说明的内容,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要通过研读课文尹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去提炼其特征。
(4)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最好是以原词、原句来概括。
3.答题举例(1)《苏州园林》的说明对象是“苏州园林”,特征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2)《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是文章的题目,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实战演练: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美国白蛾与周氏啮小蜂[A]美国白蛾也叫秋幕毛虫、网幕毛虫,是世界性的检疫害虫、著名的外来入侵物种。
它原产于北美洲,具有传播速度快、繁殖力强、危害的寄主植物多、取食量大等特点。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作业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课后作业及答案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1.“她想给自己暖和(huo he)一下。
”人们说。
2.喷(pēn pèn)香的烤鹅,馋得人直流口水。
3.她没有挣(zhènɡzhēnɡ)到一个钱。
4.她的一双小手几(jījǐ)乎冻僵了。
二、看拼音,写词语。
guāi qiǎo chú chuāng yìng bìwéi qún()()()()三、选择句中破折号的用法。
(只填序号)A.表示递进。
B.表示声音的延长。
C.表示转折。
D.用在事项列举的各个分项的前面。
E.表示解释说明。
1.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2.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3.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
()四、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兜”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_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_,笔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兜”字在造字法上属于________字。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小女孩说:“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改成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大年夜里,谁能买她的火柴呢?(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女孩死了。
小女孩摆脱了寒冷、饥饿和痛苦。
(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括号里填入序号。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课后作业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课后作业练习题附答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灯光》课后作业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夹.着(jiā jiá) 冲.进(chōnɡ chònɡ)大约.(yuē yāo) 打中.(zhònɡ zhōnɡ)二、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
一()英雄一()电灯一()火柴一()孩子一()部队一()画一()树林一()战斗一()书三、照样子,把句子换个说法,句子意思不能变。
例: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呢?这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不能光着脚拉着车在路上跑。
1.这么大的风浪,那个渔民怎么能驾着小船出海去呢?2.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们感到亲切、舒服呢?3.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明星” 上的“微尘”有一年,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在北京参加数学研究会。
一天,华罗庚收到一封来信,信的大意是:我读了您的《堆素数论》这本书,觉得很好。
可是经过反复计算,发现书里有一个问题的计算是错误的。
如果把这本书比作一颗“明星”,那么这个错误就好像一粒“微尘”,希望能予以改正。
华罗庚看完信,连声说:“提得对,真是太好了!”。
他在会上宣读了这封信,并把它的作者一位普通的中学教题——陈景润请来参加会议。
华罗庚就是这样,从自己的错误中发现了一个难得的人才。
1.文中的“明星”指;“微尘”指。
2.简要回答陈景润给华罗庚信的主要内容。
3.写出第三小段段意。
4.判断中心,在正确的后面画“√”。
(1)赞扬华罗庚重视别人的发言。
()(2)赞扬陈景润敢于提意见。
()(3)赞扬华罗庚谦虚,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美德。
()五、在天安门璀璨的花灯下,“我”想对“我”的战友说些什么?参考答案一、jiā√ chōnɡ√ yuē√ zhònɡ√二、一( 位)英雄一( 盏)电灯一( 根)火柴一( 个)孩子一( 支)部队一( 幅)画一( 片)树林一( 场)战斗一( 本)书。
2020高考英语新课标大二轮辅导专题三 阅读理解3 8第八讲说明文阅读理解

第八讲说明文阅读理解Step1 典题感悟·高考名题这样考(2019·全国卷Ⅰ)As data and identity theft becomes more and more common, the market is growing for biometric(生物测量) technologies—like fingerprint scans—to keep others out ofprivate e-spaces. At present, these technologies are still expensive, though.Researchers from Georgia Tech say that they have come up with a low-cost device(装置) thatgets around this problem: a smart keyboard. This smart keyboard precisely measures thecadence(节奏) with which one types and the pressure fingers apply to each key. The keyboardcould offer a strong layer of security by analyzing things like the force of a user's typing and thetime between key presses. These patterns are unique to each person. Thus, the keyboard can determine people's identities, and by extension, whether they should be given access to thecomputer it's connected to—regardless of whether someone gets the password right.It also doesn't require a new type of technology that people aren't already familiar with.Everybody uses a keyboard and everybody types differently.In a study describing the technology, the researchers had 100 volunteers type the word“touch”four times using the smart keyboard.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device could be used to recognize different participants based on how they typed, with very low error rates. The researchers say that the keyboard should be pretty straightforward to commercialize and is mostly made of inexpensive, plastic-like parts. The team hopes to make it to market in the near future.语篇解读:这是一篇说明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池子和河流》类文阅读《蜡烛》含答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池子和河流》类文阅读《蜡烛》含答案
蜡烛
一盏台灯摆在整洁的书桌上,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便发出银白色的光辉,照亮了它自己,也照亮了整个房间。
台灯经常()地向被放在墙角的小蜡烛炫耀说:“你看我多么了不起,不但长得漂亮,而且很有用。
可你呢,土里土气,简直是废物!”
蜡烛看着趾(zhǐ)高气扬的台灯, ()地说:“朋友,
你确实很漂亮,可是你也应该想一想自己的短处……”台灯早就不耐烦了,大声喊道:“行了,我能有什么短处?我比你强一百倍!”
一天晚上,台灯突然熄灭了。
刹(chà)那间,整个房间被黑暗笼罩了——原来线路出了问题。
这时,人们多么需要光啊!哪怕是一点点,也是珍贵的。
主人把默默无闻的蜡烛拿了出来,点燃它,立刻照亮了房间,也照亮了自命不凡的台灯。
但是,蜡烛没有为此而()自己,还是谦虚地对台灯说:“我发出的光太暗淡了,的确没有你明亮,
我很惭愧,我没有对人类作出较大的贡献。
”蜡烛说完,便默默地燃烧自己,照亮他人,一直到生命之火熄灭。
台灯看着桌子上蜡烛留下的痕迹,()地低下了头。
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短文中的括号里。
谦虚羞愧卖弄高傲
2.概括台灯和蜡烛的性格特点。
台灯:
蜡烛:
3.读短文最后一段,此时台灯会想些什么?请你写一写。
参考答案:
1.高傲谦虚卖弄羞愧
2.例:骄傲自大、蛮不讲理。
谦虚宽厚,有奉献精神。
3.例:蜡烛也有比我强的地方,但是它从不炫耀,而是用生命为人类服务,我真不应该那样说它。
我以后一定要以它为榜样,好好为人类工作。
(2021年整理)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的全部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二)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1分)植物“气象员"张晓天①植物不仅供给人们氧气和果实,而且也可以预报天气.人们在生产过程中,观察到了一些植物预报天气的规律。
发现它们可以预报阴雨和温度.②天气晴朗时,南瓜蔓梢是向上翘起生长的.如果发现南瓜蔓梢下垂,那是天气转为阴雨的征兆;如果在连绵阴雨的天气里,南瓜蔓梢由下垂转为上翘,那就表明阴雨天气即将结束,晴朗的天气马上就会到来.南瓜蔓为什么能指示天气呢?原来,天气在变化时,南瓜有向阳性和向阴性,这是南瓜在进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天气保护自身所形成的特性。
③风雨草生长在我国西双版纳的密林中,能预报风雨,它开花的习性很特殊,没有固定的时间.可每当暴风雨来临之前的两三天,它那小巧玲珑的花就开放了。
而且暴风雨过后,它的花开得越发齐整和鲜艳,好像只有经过暴风雨的洗礼,才能显露其本身.④“含羞草害羞,天将阴雨。
"天气正常时,你用手指触动它的叶柄,叶子马上就会合拢,但是很快就会恢复常态。
如果叶片自然下垂合拢,便是阴雨天气的征兆。
⑤在秘鲁的安第斯山区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晴雨花”,它的花瓣紧密无隙,吸水性和透气性都很弱。
因此,每当下雨前气压低、空气中的水气密度饱和时,花蕊深处的露珠也就消失了。
这种现象是表明晴朗天气即将逝去,阴雨天马上就要到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同步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美丽的颜色》同步习题(含答案)《美丽的颜色》同步练习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简陋()炽热()猝至()窒息()吹嘘()沸腾()咽喉()溶液()触目()踱步()2、试解释词语的含义。
炽热:猝:窒息:吹嘘:筋疲力尽:和颜悦色:小心翼翼:3、文学常识填空。
艾芙居里,(国籍)人,她的母亲是。
她在母亲去世三周年之际,发表了著名的人物传记作品。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科学巨人玻尔1927年,第五届索尔维物理学会议在布鲁塞尔召开,激烈的辩论很快就变成了一场爱因斯坦与玻尔之间的“决斗”。
这场辩论在三年后的第六届索尔维会议上战火再续,玻尔获得胜利,他所代表的哥本哈根学派因此获得了大多数物理学家的认同,他们对量子力学的解释也被奉为正统解释。
这次辩论就是著名的“爱因斯坦--玻尔论战”,有人称之为物理学史上的“巅峰对决”。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的背后,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自子力学。
他们的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乐此不疲。
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
玻尔高度评价他与爱因斯坦的学术之争,认为它是自己“许多新思想产生的源泉”。
爱因斯坦也称赞说:“很少有谁像玻尔那样,对隐秘的事物具有如此敏锐的直觉,同时又兼有如此强有力的批判能力。
他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伟大的发现者之一。
”与爱因斯坦更个性化的独自研究不同,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
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人们称之为“哥本哈根学派”。
后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玻恩、海森伯、泡利以及狄拉克等都曾是其主要成员。
哥本哈根学派活动的大本营就是哥本哈根理论物理研究所。
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l921年正式成立的。
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筹集了大量资金。
在任所长的40年间,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使研究所成为当时全世界最重要、最活跃的量子力学研究中心。
08-说明文(三)说明方法 考点梳理+专项练习——上海市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五四学制)

说明文(三)说明方法(一)说明方法作用1.说明方法总的作用:(1)无论何种方法,都是为了说清说明对象的××特征(2)应注意是为了说明本段中心句,还是全文说明对象的特征2.常见说明方法作用:(1)运用________举例子的说明方法,________具体充分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2)运用_________列数字的说明方法,_________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3)运用__________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和……作比较,__________鲜明突出地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4)列图表:这里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照片类的,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对象)……(特点)。
另一种是图表类的,包括圆饼图、柱状图、曲线图和表格等,它的作用是________简明直观地说明了……(对象)……(特点)。
(二)补充说明方法——引用1.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1)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2)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3)引用名言、格言、谚语:增强说明文语言表现力,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4)引用神话传说、谜语、轶事趣闻等。
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2.答题一般模式:真实可信地说明了……,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充实。
(可根据实际酌情加答“权威性和说服力、引出说明对象、加强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等。
)注意:如果是引用故事和传说来进行说明,不要答“增强说明语言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因为它们都属于不可靠的事实。
例题解析例1扇子的起源和功用付秀宏①晋代《古今注》记载,扇子发端于殷代,以鸟羽制成,作仪卫之美。
三国孔明之羽扇,非为自用,而是仪令之物。
汉代之后,湖南竹扇、山东纨扇问世,才用之除热取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讲说明文阅读课后作业二十四、(泰州市二〇〇六B)人们通常以为微波食品是安全的。
在美国,90%以上的家庭拥有微波炉。
微波炉既快又方便,经济实惠,是现代快节奏生活的理想烹饪工具,但微波炉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
微波是很短的电磁波,属于大自然能量光谱的一部分。
太阳产生微波,但是,太阳产生的微波与微波炉产生的微波有重大区别。
这个区别在于,微波炉是用交流电来产生微波的。
微波炉是怎样烹饪食物的?交流电可以产生频率很高的电磁波—微波。
水分子有正极和负极,因此当水接受正负交替的微波能量时,水分子会迅速转动。
这有点儿类似用磁石把平面上的大头针吸得团团转的情形。
微波炉用交流电产生的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以每秒钟数亿次的速度旋转,造成分子之间巨大的摩擦,使食物迅速加热。
事实上,质量检测机构只关心微波炉是否存在微波泄漏的情况。
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质量检测机构从未质疑微波食品本身是否安全。
1991年,由于一场公众瞩目的官司,人们开始意识到微波食品并非百分之百安全。
一位名叫诺尔玛?利沃特的妇女的家人为她的误死起诉。
诺尔玛去医院进行髋部更换手术。
手术很成功,诺尔玛却死了。
诺尔玛死于一次输血之后,血液是经过微波炉加温的。
这是第一次有重大证据表明微波炉对被加热的物品的化学性质造成了破坏。
如果仅用微波炉把血液加热到体温,就能使血液包含致人于死命的毒性,那么我们用更高的温度在更长的时间内加热食品,又会有什么情况呢?食物的分子吸收了大量能量。
这些能量足以分解蛋白质的分子结构,导致了通常情况下不会发生的分子异变。
结果许多新的奇怪的分子出现了。
问题就在这里,食物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了人体不能识别的分子。
这些奇怪的新分子是人体不能接受的,有些有毒性,还可能致癌。
因此,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或动物,体内会发生一定的生理变化。
瑞士皇家科技协会的汉斯?赫尔特博士和博尔纳德博士发现,微波加热破坏了食物的营养万分。
他们测量了吃微波食品志愿者血液中的病理变化。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减少了,这意味着血液携带的氧减少,人体组织无法得到所需的氧。
相反,白细胞和胆固醇增加了。
白细胞增加会引起人体的压力和紧张,通常只有当人体感染急性疾病、细菌感染或细胞受损坏时,白细胞才会上升。
此外,淋巴细胞和白细胞对产生抗体有重要作用。
俄罗斯的研究表明,遭受微波辐射不仅有损健康,而且食用微波食品同样会造成严重的健康问题。
在美国,俄利根波特兰的科学家也曾发表过俄罗斯的研究发现。
无论何种食物一旦经过微波加热都会产生已知的致癌物。
肉类、奶类、谷物、水果和蔬菜都会产生引起癌症的化学物。
吃微波食品的人消化系统紊乱,淋巴系统发生障碍,血液中癌细胞增加。
经常吃微波食品的人更容易患胃肠癌,消化系统也会逐渐出现问题。
科学家还发现,每台微波炉都会泄漏辐射,微波烹饪的食物会产生有毒和致癌的附加物,微波食品的营养价值减少了60%至90%,包括矿物质和生化酶,维生素B、C和E等物质,甚至连蛋白质的营养万分也减少了。
荷尔蒙也会发生异常情况,特别是男性和女性荷尔蒙的分泌和平衡出现异常。
长期食用微波食品会导致永久性的脑损伤,造成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波动,智力下降。
17.认真阅读全文,为本文拟写一个标题。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结合文章内容,谈谈最后一段中加点词语“无论”“一旦”“都”的作用。
(4分)19.文章从哪几方面说明了微波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请你说说微波炉烹饪食物的原理是什么。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十五、(泰州市二〇〇六A)神秘的运动常数(15分)①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翅膀每分钟拍几次?每次幅度有多大?鱼儿在水里游动时,尾巴每分钟摆几回?每回幅度又是多少?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没什么意义,难道空中的飞鸟和水里的游鱼不是完全自由的吗?它们的运动不是完全无拘无束的吗?②答案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
看上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它们的运动似乎恰恰遵循着严格的规律。
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试验,发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那就是它们的翅膀或尾巴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运动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落在0.2~0.4之间。
③比如,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蜂鸟,其双翅展开仅有10厘米左右,飞翔时振幅大约是20厘米。
蜂鸟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50米/秒。
而科学家们以往观察到的蜂鸟飞行时双翅振动频率在50~70赫兹之间,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蜂鸟的运动常数就落在0.2~0.4之间。
④与蜂鸟体形相差悬殊的海豚也是科学家们观察的一个对象。
成年海豚的体长一般在3米左右,在大海里游动时,海豚尾巴振动的振幅大约是1米,频率是每分钟30次左右,游泳速度是每小时100公里,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海豚的运动常数是0.3,也落在0.2~0. 4之间。
⑤这不仅仅是巧合。
研究者们作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奇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O.2~0.4之间时,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⑥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存在这个运动常数,它的值又为什么恰恰落在0.2~0.4之间,但这一神奇的常数似乎像物理学中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像光速一样神秘。
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
甚至不能排除,这一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
很多科学家都表示:“如果在其他星球上真的存在游水生物或飞行生物的话,我们相信,它们的运动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⑦此外,这一常数还能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
比如说,一个翼长15厘米、翼振振幅为10厘米的机械间谍如果要做最有效飞行的话,其最佳翼振频率应该是30次/秒左右。
目前,美国军方已经着手研制类似于飞鸟的有翼飞行器,在配备上微型摄像机之后,这样的机械鸟将可能深入敌方的任何机密要塞进行刺探。
当然,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能够研制出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也为时不远。
(选自《青年文摘》2006年第1期)17.读完全文,说说“神秘的运动常数”指的是什么?这一发现对科学研究有何意义?(4分)18.说说第⑤、⑥段中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作用。
(4分)几乎:很可能:19.文章说明了一个什么科学道理?作者为什么要列举蜂鸟和海豚这两个例子进行说明?(4分)20.科学家们发现“神秘的运动常数”的过程,对我们进行科学探究有哪些启示?(3分)(二十六)(2006福州)黑森林的猫安轶①从小我们受到的教育就告诉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但是我们要知道中国有13亿人口,这些资源如果平均到我们每一个人头上就远远低于世界人均值。
②同样是创造1万美元的价值,中国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2.5倍,是日本的11倍多。
近些年来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多次突破60美元大关。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不断冲高的油价必定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增长。
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数量扩张型的粗放增长方式,呈现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低回报、低效益的局面。
针对现状,政府指出“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节约型经济”。
这说明节能已刻不容缓!③这让我想起以前曾经听到过的一个故事。
据说日本人煮鸡蛋用的锅非常讲究,煮一个鸡蛋,用煮一个鸡蛋的锅,煮三个鸡蛋用煮三个鸡蛋的锅。
而且煮鸡蛋的水刚好没过鸡蛋,不多不少。
假设煮鸡蛋九成熟最好,日本人会在七八成熟的时候,将燃气关掉,用开水的余温将鸡蛋继续煮熟。
既节省了燃气、节约了水,鸡蛋煮得又恰到好处。
我还听到过这样一件怪事。
在德国黑森林地区的家猫很多都没有尾巴,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黑森林地区的德国人是出了名的抠门。
由于黑森林地区冬季很寒冷,每家都要开暖气。
猫出来进去都要开门,而猫的尾巴很长,开门的时间也就长了,暖气就会流失,最终就浪费了能源。
所以抠门的黑森林人就把猫的尾巴截了下来。
这些人的做法的确有些极端,但从一个侧面也已显出了德国人的节能意识已经深入到了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④我们经常能够在水龙头边看到“节约每一滴水”,在电灯开关边看到“节约每一度电”的宣传口号,但是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口号而是实际行动。
我有时会看到有的房间开着空调却同时开着大门,以及人去而灯不灭的现象,这都是生活的细节。
这些看似渺小,但是如果全国13亿人都这样做,你还敢忽视它吗?我们粗放豪爽、大手大脚的习惯该改改了!⑤如果我们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不经意间既省了钱又节约了能源。
省的钱是有限的,但节能的意义是无限的。
我们不应该因为是公家付费还是私人付费而有所区别。
因为资源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
14、从全文内容看,点明中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5、第③段举了日本、德国的两个事例,意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6、结合语境,解释第⑶段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3分)原来黑森林地区的德国人是出了名的抠门。
抠门:_______________17、政府向全民发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你一定积极参与其中了吧!请举出一种发生在你身边的浪费资源的现象(文中提到的浪费资源的例子除外),写出一个节约资源的好办法,拟出一条有关节约资源的公益广告语。
(9分)(1)浪费资源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节约资源好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节约资源公益广告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十四【参考答案】17.微波食品有损健康。
(3分)18.强调突出全部如此,无一例外。
(4分)19.①微波辐射(或:微波泄漏)。
②微波食品安全(或:微波破坏食品营养的成分以及微波食品对健康的危害)。
(4分,一点2分)20.微波炉用交流电产生的微波,使食物中的分子以每秒钟数亿次的速度旋转,造成分子之间巨大的摩擦,从而产生热量。
(4分)二十五【参考答案】17.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在0.2~0.4之间。
(1分)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用于研究外星可能存在的游水生物和飞行生物;帮助军方研制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