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上课用课件
合集下载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40张ppt)

回忆性写人记事散文阅读指南
1、明白文章的整体层次(思路清晰) 2、把握作者写人时抓了哪些典型事例? 3、作者给我们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4、作者运用了哪些刻画人物的手法,有什么样的语言风格? 5、作者为什么要写怎样一个人(现实意义)?
板块二
基本内容
字词落实
挟着(xié ) 樱花y(īng ) 绯红fē(i ) 宛如w(ǎn ) 落d第ì
: 鲁
生迅
板块一
文学常识
鲁迅其人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 向。”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 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 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 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 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 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写道: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 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 新的信仰。
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 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 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 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资料补充
藤野先生在文章《谨忆周树人君》中写道:“周
君来日本的时候正好是日清战争以后。尽管日清战争已过去 多年,不幸的是那时社会上还有日本人把中国人骂为“梳辫 子的和尚”,骂中国人做猪头三。说中国人坏话的风气。在有 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同级生之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 动就对周君加以白眼,另眼看待,把它当成异己。”
八年级上册第6课《藤野先生》优秀课件(63张PPT)

合作探究
2、“偏”表达了作者对国人的什么态度? “偏”的意思是不应该有却有了。表达了作者 的无奈,对中国人的愚昧无知和麻木感到痛苦。
3、“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是因为什么? 这欢呼声深深地伤害了作者的民族自尊心。
合作探究
4、作者两次写到无聊的看客,写看客的喝 采,这又表现了什么? 当时一般中国人心理上的麻木和思想上的不觉悟。 5、“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句中的 “何尝”是什么意思? “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 肯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 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的 情感。“酒醉似的喝彩”原指日本学生看到中 国人被枪毙时兴高采烈的表现。句中的“他们” 指麻木的中国人。
1、找出表明地点转换的语句。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整体把握
2、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每 一部分的内容。
藤 野 先 生
在东京 (1-3) 写作者在东京的见闻感受,交代 去仙台的原因。
(4-35) 在仙台 写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相识、相处、 离别)。 离开仙台之后 (36-38) 写对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怀念。
发髻
挟着 教诲
wù xié
jì
驿站
畸形
yǎo jī
yì
shù n
舜
芋梗 匿名
yì nì
不逊
xù n
huì
杳无音信
jià n
抑扬顿挫
cuò
深恶痛疾
油光可鉴
检查预习
烂 熳: 通常写作烂漫:绚丽多彩。
记 一 记
绯 红: 红色 鲜红。
和下文的“抑扬”都是形容声 顿挫: 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标 致:漂亮,这里是反语,用来讽刺。
6 藤野先生 课件(共40张PPT)

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
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
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
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
• (29-31)“我”经历看电影事件
离开藤野先生的原因
• (32-35)“我”与藤野先生惜别 (36-38)“我”思念藤野先生
明线:
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双
(相识——相处——离
线
别——怀念)
结
构
暗线:
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变化 (作者的爱国情感——弃 医从文)
在东京
东京也无非
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丑态百出,作者对他们厌恶之
课文最后一段写作者以哪几种具体行动来怀念藤野先生?
装订收藏讲义
悬挂先生的照片
多写文章,把怀念之情 化为斗争和力量
藤野先生
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
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
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
• 表明事实并未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是巨大的。这就强烈的表达了作者 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回忆性散文
• 回忆性散文的基本特点就是: • 将“回忆对象与叙事者的经历”交织着写,通
常是两条线索并进,即既写回忆对象,也写回 忆者自身。
课文是如何描写藤野先生形象的?
外貌 举止 声调 目睹印象 耳闻亲见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31张ppt)

导入 新课
我们看过《朝花夕拾》,学过 《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你对文中的哪个人物印 象最深刻?
鲁 迅
藤野先生
1.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人物特征刻画
学
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习 2.把握本文的线索,体味含义丰语的作用。
要
标 3.学习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理解作者“弃医
回看全文,共有两条线索
相识
相处
藤野先生(明线)
藤
离别
野
怀念
先
生
在东京
爱国情怀(暗线)
仙台求学受优待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课堂 小结
本文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 生活片段,高度赞扬了日本学者藤 野先生正直无私、认真负责、没有 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 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 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 文的思想变化和同反动派斗争到底 的决心。
➢回忆性散文的特点
分 析 (1)所写的事件是“我”所经历的,是真实的、典型的。 文 (2)注重细节。 体 (3)既写回忆对象的事件,也写回忆者的经历。 特 (4)站在现在回忆过去,以写过去为主,但也写现在的事情,
点 过去和现在交织。
品味语言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 致极了。
深恶痛疾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指品行端正,遵守道德的人。这里 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 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这里是说头发抹油,梳得很光 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概括事件,品析人物
➢浏览课文,文中具体写了 作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 几个典型事例?从语言细节 上,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 的思想品质?
我们看过《朝花夕拾》,学过 《阿长与〈山海经〉》《从百草园到 三味书屋》,你对文中的哪个人物印 象最深刻?
鲁 迅
藤野先生
1.学习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人物特征刻画
学
人物形象、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习 2.把握本文的线索,体味含义丰语的作用。
要
标 3.学习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理解作者“弃医
回看全文,共有两条线索
相识
相处
藤野先生(明线)
藤
离别
野
怀念
先
生
在东京
爱国情怀(暗线)
仙台求学受优待 匿名信事件
看电影事件
课堂 小结
本文记叙了作者留学日本时的 生活片段,高度赞扬了日本学者藤 野先生正直无私、认真负责、没有 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 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 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 文的思想变化和同反动派斗争到底 的决心。
➢回忆性散文的特点
分 析 (1)所写的事件是“我”所经历的,是真实的、典型的。 文 (2)注重细节。 体 (3)既写回忆对象的事件,也写回忆者的经历。 特 (4)站在现在回忆过去,以写过去为主,但也写现在的事情,
点 过去和现在交织。
品味语言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 致极了。
深恶痛疾
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指品行端正,遵守道德的人。这里 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 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这里是说头发抹油,梳得很光 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概括事件,品析人物
➢浏览课文,文中具体写了 作者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 几个典型事例?从语言细节 上,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 的思想品质?
《藤野先生》ppt课件

集:
《野草》 《朝花夕拾》 《二心集》《坟》
我站在长满野草的坟上呐喊、彷徨,什么时候 才能朝花夕拾,看故事新编。
藤野严九郎,日本医生、教授。 藤野严九郎因和其学生鲁迅的交往 而闻名。
1901年10月,藤野应聘到仙台医 科学校任解剖学讲师,那时藤野刚 刚满27岁。
弃医从文
爱国
知识补充:
“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 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 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主旨归纳
这篇回忆录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 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 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 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课外链接: 观看视频,结合鲁迅的爱国思想,谈谈你 对该事件的感受或看法。
个人感受:
1、我们不能像视频中的某些旁观者,遇到事情就在一旁 看热闹。这就像鲁迅笔下“看电影事件”里的国民,愚 昧、无知。 2、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知识,让自己清醒的同时,唤醒周 围思想沉睡的人们。应该像鲁迅一样敢于发声,唯有如 此国家才会越来越好。
见
2、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为什么又告别藤 野先生离开仙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因为东京的所见所闻让他有所厌恶。 (2)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3)通过两次易地求学,弃医从文等事情, 均体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匿名信事件—— 个人尊严受到侵犯
看电影事件—— 思想震动,民族自 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语文秘籍: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呢?
1、试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提示:文章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 的哪几件事?通过这些事表现了他 的什么品质?Βιβλιοθήκη 1、试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野草》 《朝花夕拾》 《二心集》《坟》
我站在长满野草的坟上呐喊、彷徨,什么时候 才能朝花夕拾,看故事新编。
藤野严九郎,日本医生、教授。 藤野严九郎因和其学生鲁迅的交往 而闻名。
1901年10月,藤野应聘到仙台医 科学校任解剖学讲师,那时藤野刚 刚满27岁。
弃医从文
爱国
知识补充:
“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 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 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主旨归纳
这篇回忆录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 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 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 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课外链接: 观看视频,结合鲁迅的爱国思想,谈谈你 对该事件的感受或看法。
个人感受:
1、我们不能像视频中的某些旁观者,遇到事情就在一旁 看热闹。这就像鲁迅笔下“看电影事件”里的国民,愚 昧、无知。 2、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知识,让自己清醒的同时,唤醒周 围思想沉睡的人们。应该像鲁迅一样敢于发声,唯有如 此国家才会越来越好。
见
2、作者为什么要离开东京来到仙台?为什么又告别藤 野先生离开仙台?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1)因为东京的所见所闻让他有所厌恶。 (2)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
(3)通过两次易地求学,弃医从文等事情, 均体现出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匿名信事件—— 个人尊严受到侵犯
看电影事件—— 思想震动,民族自 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语文秘籍: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呢?
1、试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提示:文章记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 的哪几件事?通过这些事表现了他 的什么品质?Βιβλιοθήκη 1、试分析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藤野先生》PPT课件(完整版)

归纳总结
特色总结
1.线索分明,记叙有序。
本文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作者的
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明暗两条线索交织,使文章脉
络分明,记叙井然有序。
线索的种类: 1.以“物”为线索;2.以“事”为线索; 3. 以“人”为线索; 4. 以 “时间”为线索; 5. 以“感情”为线索。
归纳总结
2.选取典型事件,运用白描手法,突出人物品质。 文中选取多个典型事件,从不同方面来表现藤野先生
字音易错,注意它是多音字。
必考字词梳理
多
( jiě )解剖
音
字 解 ( jiè )押解
( xiè )浑身解数
( luò )落第 落 ( là )丢三落四
( lào )落枕
( wù )厌恶 恶 ( ě )恶心
( è )凶恶
( yān )咽喉 咽 ( yàn )下咽
( yè )呜咽
必考字词梳理
( zhàn )颤栗
3 揣摩文章独特的语言风格。
重点,涉及积累拓展四
学习目标
写作目标
1 学会运用外貌、神态、心理、语言描写等描写方法塑造人物
形象。
2 学会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 难点,涉及思考探究二
品格素养
培养尊敬师长的优秀品质,培养爱国心和民族自尊心。
预习资料速查
作
鲁迅(1881—1936), 中国现代
者 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 简 介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 年5 月,首
② 这家伙在乡里横行霸道,无恶不作,百姓们都对他恨之入骨。
预习思考问题
带着问题读课文
导 思
1
“我”在东京有过怎样的经历? 对“我”影响最大的经历是什么?
《藤野先生》ppt课件

以事知人
➢ 选择文章中让你感受最深的事,说说藤野 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 识藤野先生:不拘小节、比较随性、生活 简朴、治学严谨。
✓ 添改讲义:认真敬业、平等待人、真正的 教育者的胸襟、没有民族偏见。
✓ 纠正解剖图:要求严格、一丝不苟、和蔼 可亲、严而有道。
✓ 关心解剖实习:关注学生、热情诚恳。 ✓ 了解女人裹脚:有探究求实的精神。
板书设计
初识藤野——衣着简朴
添改讲义——认真负责
藤 野 先
藤野先生 纠正解剖图——严谨治学 关心解剖实习——尊重关心
生
了解女人裹脚——探究求实
鲁迅:专心求学 爱国 有很强的自尊心
忆及老师,三味书屋中“极方 正、质朴、博学”的寿镜吾先生 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而在日 本仙台医专留学时遇到的藤野先 生,则如日后鲁迅在回忆中所说 的:“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 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 个。”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 我离开仙台之后
以“我”的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3):在东京 第二部分(4-34):在仙台 第三部分(35-37):离开仙台
在这些地方,作者分别写了哪些人?哪些事?
在东京 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
途径“日暮里”“水户”
在仙台
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 事件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 是否有跑题之嫌?
资料助读
大背景:日本在甲午战争和庚子之役后,国富兵强, 青年受的是军国主义教育,有一种民族狂热,在他 们眼中,那时的中国是弱国。
小背景:在仙台医专中,有些人认为中国人笨,是 低能儿,学西洋医学不可能及格,他们不能容忍一 个中国人学习成绩在一百多名日本学生中居中,因 此对藤野先生精心辅导中国学生心生不满。
第6课《藤野先生》课件(共34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变换了三个地点: ①“我”在东京; ②“我”在仙台;
③“我”离开仙台后。
文章结构
(一)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1—3)
藤 野
(二)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
先 原因。(4—35)
生
(三)对藤野先生的怀念。(36—38)
人物形象
3.文中记叙了藤野先生几件主要事情?赞扬了藤野先生 怎样的高贵品质?
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谢谢 !
①添改讲义:敬业、平等待人、没有民族偏见。 ② 纠正解剖图:要求严格、一丝不苟。 ③ 关心解剖实习:关注学生。 ④ 了解女人裹脚:有探究求实的精神。
探究学习
1.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表现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请作简要的概括。 3.阅读1—2段,思考:
藤野先生的《谨忆周树人君》:
我虽然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但我所作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 因此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周君来日本的时候正 好是日清战争以后。尽管日清战争已过去多年,不幸的是那时社会上还有日本人 把支那人骂为“梳辫子和尚”,说支那人坏话的风气。所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也有这么一伙人以白眼看待周君,把他当成异己。少年时代我向福井藩校毕业的 野坂先生学习过汉文,所以我很尊敬支那的先贤,同时也感到要爱惜来自这个国 家的人们。这大概就是我让周君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激的缘故吧。周君在小说 里、或是对他的朋友,都把我称为恩师,如果我能早些读到他的这些作品就好了。 听说周君直到逝世前都想知道我的消息,如果我能早些和周君联系上的话,周君 会该有多么欢喜啊。
拓展应用
夜深人静之时,面对东墙 上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恩师 已阔别二十多年,鲁迅一定有 很多话要说。请把握文章主旨 ,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 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 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③“我”离开仙台后。
文章结构
(一)在东京的所见及去仙台求医的缘由。(1—3)
藤 野
(二)在仙台学医,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及弃医从文的
先 原因。(4—35)
生
(三)对藤野先生的怀念。(36—38)
人物形象
3.文中记叙了藤野先生几件主要事情?赞扬了藤野先生 怎样的高贵品质?
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谢谢 !
①添改讲义:敬业、平等待人、没有民族偏见。 ② 纠正解剖图:要求严格、一丝不苟。 ③ 关心解剖实习:关注学生。 ④ 了解女人裹脚:有探究求实的精神。
探究学习
1.课文除直接写藤野先生外,还写了哪些内容?这表现了
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请作简要的概括。 3.阅读1—2段,思考:
藤野先生的《谨忆周树人君》:
我虽然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但我所作的只不过是给他添改了一些笔记。 因此被周君尊为唯一的恩师,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周君来日本的时候正 好是日清战争以后。尽管日清战争已过去多年,不幸的是那时社会上还有日本人 把支那人骂为“梳辫子和尚”,说支那人坏话的风气。所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也有这么一伙人以白眼看待周君,把他当成异己。少年时代我向福井藩校毕业的 野坂先生学习过汉文,所以我很尊敬支那的先贤,同时也感到要爱惜来自这个国 家的人们。这大概就是我让周君感到特别亲切、特别感激的缘故吧。周君在小说 里、或是对他的朋友,都把我称为恩师,如果我能早些读到他的这些作品就好了。 听说周君直到逝世前都想知道我的消息,如果我能早些和周君联系上的话,周君 会该有多么欢喜啊。
拓展应用
夜深人静之时,面对东墙 上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恩师 已阔别二十多年,鲁迅一定有 很多话要说。请把握文章主旨 ,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 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 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
藤野先生赠给鲁迅的照片
作者是怎样写我与藤野先生离别的? 1、离别后“我”对藤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 感情?引用课文内容简要回答. “我”对藤野先生的感情: 首先是感激、怀念,体现在: ①装订收藏讲义②悬挂先生的照片③多写文 章把怀念之情化为斗争和力量. 然后是因“状况无聊”对没有寄信和照片的 愧疚之情.
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促成作者弃医从文 的转变,对这两件事的叙述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第一件事侧重写弱国国民受人歧视,从而 激发作者立志使自己祖国富强的志向。 第二件事写中国国民的不觉悟------这是造成 民族衰弱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两件事促使作者 弃医从文.
“良心发现”
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 触动.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 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些表 达的仍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感情。
指导学生看第9页第二个注解,了解鲁迅先生学医的动机。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那时是什么 时候?那地是什么地点?“我的意见”指?“变化”指? 看电影时候 仙台医学院 变化的原因? 鲁迅看到了国人的麻木不仁,中国老百姓的不觉悟 是民族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认识到医学不能救国,更 重要的是改变国民的精神,而改变精神首先是靠文艺。 从“匿名信事件”和“看电视事件”中可以看到日本所谓 的“爱国青年”的什么思想? 反应他们民族狂热、民族偏见、盲目自大、狭隘的民 族主义思想。 学医救国 弃医从文
课文中哪些事例渗透着鲁迅先生 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1. 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 2. 只记得“水户”、“日暮里”两个地 名; 3. 对艰苦的生活不以为意,发奋学习以 救国; 4. 对“爱国青年”的愤怒;
5. 弃医从文。
对于课文主旨的理解,下面的说 法,你更倾向于哪一种? (1)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 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 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 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正确答案应选(1)
写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作者的优待是为下文写藤野先生作 正面陪衬。
谨忆周树人君
藤野严九郎
周君来的时候是中日战争之后,又过了相 当的年数。很可悲的是,当时日本人还骂中国 人作“猪头三”。在这恶骂风气的时候,所以 同级生中也有这样的一群,动不动就对周君加 以白眼,另眼看待。
我少年时候,曾承福井藩校出身的姓野坂 的先生教过汉文,因此一方面尊重中国的先贤, 同时总存着应该看重中国人的心情,这在周君 就以为特别亲切和难得了吧……
与藤野先生的关系:
写“日本爱国青年”寻衅是为写藤野先生做反 面陪衬。
写课堂上看电影是作者与藤野先生告别的直接 原因。
总之,所有这些都突出了藤野先生正直热忱、 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贵品质。体现了先生的 伟大之处。
藤野先生的伟大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首先在于他作为一个教师忠于教育 的原则,诲人不倦,无微不至地关怀学 生;其次是他有博大的胸怀,传授知识 没有国界,对来自弱国的学生施以更多 的关怀。一个普通的日本知识分子,在 民族冲突的大背景下,以自己的良知兢 兢业业地教诲中国学生(用作者的话说, 是“为中国”,“为学术”)这种精神 是伟大的。
形散神聚
作业:(二选一)
1、学习本文抓住主要特征和事迹来表现人物的思 想品质的写作方法,写一篇短文。(要求:选自己 熟悉的人来写,写前要认真观察,并能作出进一步 的接触和深入了解。) 2、多年后,鲁迅写信给恩师藤野 先生,请你代他写一封信以表达对 藤野先生的怀念和感激。
2.精读第38段,思考这一段对表现主题起到了 怎样的作用? “良心发现”指 作者热爱祖国、勇于斗争的思想受到触动。 “增加勇气”指 作者长期遭受反动势力的迫害,一想 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中国的希望,便增 加了勇气。 “正人君子”指 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反动政府的 御用文人。
(1)这句话有什么意思?这样一来的结尾有 何作用?
爱国
“居然睡安稳了”句中“居然”是什么意 思?对表达思想感情有什么作用?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想不到。 前面说这个客店居住条件不好,不易安 睡,但出乎意料的睡安稳了,表露作者 对生活环境的恶劣不以为意。“居然” 一词加强了句子的幽默感。
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 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 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因民族衰弱在列强面前遭到歧视而产生的 悲哀。话中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忧 盼祖国强盛的愿望。
上页 返回 下页
鲁迅回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这两件事 对鲁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和写藤野先生有什 么联系?(24-31段)
请简述这两件事并说说它们对鲁迅的影响。 匿名信事件:
(1)怎样理解“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 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这句话? 这句话不是直接、正面表述作者的愤慨,而是以日本人的心理 来写这种出于偏见而武断作出的结论。更有利于揭露这种逻辑的荒 谬,表达愤慨的感情 。 “也无怪他们疑惑”写出作者在遭受屈辱后极为辛酸和愤懑的 感情。 这种愤慨不仅是因个人的人格遭受侮辱,更感受到弱国国民受 人歧视而产生的悲哀。表达了作者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忧盼祖国强 盛的愿望。
在东京和初到仙台的鲁迅的心情或者境遇怎样? 这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1-5段)
鲁迅是怀着什么心情回忆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 事件的?这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24-31段)
在 东 京
所见所闻——
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修辞:夸张、比喻、反语
所
感——
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
写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是作者离开东京往仙台 见到藤野先生的缘由。
鲁 迅
鲁迅(1881—1936)生 于浙江绍兴,原名周树人, 字豫才,伟大的文学家、思 想家、革命家。自第一篇小 说《狂人日记》开始用鲁迅 作笔名。 著名作品集有《野草》 《朝花夕拾》《呐喊》《彷 徨》《华盖集》《坟》等。
本文选自散文集《朝花 夕拾》。
藤野先生(18741945)名叫藤野严九郎, 1901至1916年在仙台医专 任教。是鲁迅在仙台学医 时(1904-1906)的先生。
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初见藤野先生的形象?
外貌——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 举止——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声调——缓慢而很有顿挫
白描
目睹印象——治学严谨 耳闻亲见—— 生活俭朴
学者形象
藤野严九郎
“我”对虅野先生怀有一种什么感情?引用课文 内容简要回答。
第二课时
你觉得我们所说的是不是藤野先生伟大的全部 事件呢? 提示:
拓 展 延 伸
同样是写老师的回忆录,试 比较本文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屋》两文蕴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何不同?
作者对三味书屋中施行封建教育的 先生只是“很恭敬”;而《藤野先生》 则表现了作者对毫无民族偏见,热心诚 恳地关心,帮助“我”的藤野先生真诚 的感激和深切的怀念。
小 结
本文看似散乱,但实际上都是 围绕着歌颂与怀念藤野先生这一中 心来选择和组织材料。
背景介绍
读一读,写一写
绯红 油光可鉴 发髻 驿站
shù n yù gěng xù n nì pōu jié xié yǎo fēi jià n jì yì jī
舜 芋 梗 解剖 挟着 畸形 不逊
匿名 诘责 杳无音信
huì Piē zhì yì
教诲 瞥
wù jí
见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cuò
标致
落第 托辞
你是怎样理解文章的双线结构的?
在 东 京
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所见所闻—— 不学无术 思想腐朽 修辞:夸张、比喻、反语
爱 国
所
感—— 厌恶之极, 不屑与之为伍
去 仙 台
日暮里: 触发忧国之情
去仙台
爱 国
反清志士客死之地 水户:
在仙台
虽然得到一些优待和关照,但面对 日本人民善良的心地和友好的情谊, 作者推断为“物以希为贵”,感到 受到的不是尊重,而是一种辛酸, 一种弱国国民难于承受的内心的辛 酸,这里反映出他极强的民族自尊 心。
看电影事件:
让鲁迅觉得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句中的“何尝”是 什么意思?
“何尝”与“不”连用,以反诘的语气加强肯 定,说明他们无一例外的幸灾乐祸,麻木不仁。 强烈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精神麻木的极其沉痛 的情感。 “酒醉似的喝彩”原指日本学生看到中国人被 枪毙时兴高采烈的表现。句中的“他们”指麻木 的中国人。
dì
tuō
课文写了哪些重要事件,速读后用自己的话概括。
1、“清国留学生”的生活情况 2、我在仙台的生活情况
3、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
4、匿名信事件
5、看电影事件
6、我与藤野先生告别
7、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课文结构
(一)见藤野之前(1—3) (在东京) (1)往仙台、初到仙台(4—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藤 野
(二) 相识、相处、离别 (2) 先 (在仙台)(4—35) 相识(6—10)
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做刀枪, 与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中国的光明继续奋 斗。 这一结尾把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 与爱国主义精神统一起来,把对往事的回忆 与现实政治斗争结合起来。 从而深化了主题,使文章更具现实意义。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回忆与藤野先生相识、 相处的往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中 国人的热情友好(明线),表达对 藤野先生的感激、尊重、怀念之情。 其中也有爱国之情的表现。(暗 线)。
相处(11—23)
生
匿名信事件 (3)离别(24—35) 看电影 惜 别 (三)对藤野的怀念(36—38)
文中具体写了与藤野先生相处的哪几个典型 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 正直热忱、工作认 添改讲义 真负责、一丝不苟 没 严格要求、循循 正 治 有 纠正解剖图 善诱、尊重科学 直 学 民 真诚关怀、正 热 严 族 关心解剖实习 直无私、热情 诚 谨 偏 见 认真求实的精神 了解裹脚 严谨的治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