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读后感
读《小二黑结婚》有感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创作的一部描绘中国农村生活的小说。
这部作品通过讲述小二黑与小芹的爱情故事,展示了农村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风貌。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我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首先,《小二黑结婚》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当时农村社会的风俗习惯。
在这部作品中,赵树理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生活中的各种习俗,如相亲、提亲、嫁妆等。
这些习俗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的传统观念,以及人们对于婚姻和家庭的重视。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中国传统农村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这部作品展示了农村社会中的爱情观念。
在《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与小芹的爱情经历了种种波折,最终走到了一起。
他们的爱情故事充满了真挚和执着,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
同时,这部作品也揭示了当时农村社会中对于婚姻的一些陈旧观念,如门当户对、父母之命等。
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对于爱情的自由追求。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当时农村社会的爱情观念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此外,《小二黑结婚》还让我看到了农村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在这部作品中,赵树理通过丰富的人物描绘,展示了农村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这些关系既有亲情、友情,也有邻里之间的互助和竞争。
这些人际关系反映了农村社会的特点,也让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加真实的感受。
同时,这部作品还揭示了当时农村社会中的一些问题。
在《小二黑结婚》中,赵树理通过讲述小二黑和小芹的故事,展示了农村社会中的贫富差距、教育落后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发展,也让人们对于农村改革有了更加迫切的期待。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当时农村社会的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最后,这部作品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农村生活的热爱。
在《小二黑结婚》中,赵树理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美好。
这种美好既体现在自然风光上,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农村生活的热爱,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总之,《小二黑结婚》这部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读后感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读后感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是一部关于爱情、婚姻和社会观念的小说。
故事的主人公小二黑是一个年轻的男孩,他在一次意外中结识了年轻的女孩东方红,并在相处中相互喜欢,最终决定结婚。
但是,由于东方红的家庭条件和社会地位不如小二黑,他们的婚姻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阻碍。
小说中,作者赵树理通过小二黑和东方红的故事,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和状况。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社会阶层的差距和对婚姻的不公平待遇。
小二黑虽然出身贫寒,但是他有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愚公移山的精神,他坚信自己能够改变命运,实现自己的梦想。
而东方红则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女孩,她坚定地支持小二黑,和他一同面对生活的挑战和困境。
在小说中,赵树理还刻画了一些人物形象,例如东方红的母亲以及小二黑的父母,他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社会观念和价值观。
东方红的母亲一开始反对女儿与小二黑结婚,但最终接受了这个事实,表现出了一定的包容和理解。
而小二黑的父母则深受旧有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儿子的婚姻持有强烈的偏见和反感。
这些人物形象的存在,使得小说更加生动有趣,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和价值。
通过阅读《赵树理小二黑结婚》,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婚姻和爱情
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社会的阶层差距和不公平待遇会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和痛苦。
小说中的小二黑和东方红虽然遭遇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们始终坚信爱情的力量,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战,
最终赢得了幸福。
这种精神和信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读赵树理先生《小二黑结婚》有感

《小二黑结婚》作于1943年春,是赵树理的成名之作,也是体现他的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形成主题的创作思想的代表作品。
小二黑是一个出生在一个典型的封建主义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学道算卦,整天看着黄历过上日子的人。
小二黑和小芹自由恋爱了,但小二黑的父亲说他俩八字不合,命相不对所以极力反对他俩的婚事。
而小芹的母亲则是一个一生风骚的老女人,整天穿的花里胡哨的。
借着跳大神来以不投姻缘大力反对他们的婚事。
不仅如此,村里的恶霸金旺和兴旺两兄弟由于看上了小芹的美貌,借着手里有点权力,竟然把两个处于热恋的年轻人捆到了村公所去。
到此开始了故事的高潮。
村公所里的区长也于法于理的给小二黑的爹上了一堂婚姻自由课。
而且小芹的娘由于穿着遭到城里人的另类眼光而改变了初衷。
当然最大快人心的就是金旺和兴旺两兄弟遭到了村里人的揭发而被罢官。
最后小二黑和小芹接着自由恋爱之风最后顺利结婚,故事完美结局!中国历史上写农民的作家有不少,近现代的作家就更了,赵树理先生的作品尤如唐朝的杜甫,作品通俗易懂且不说,所描写的内容就是农村那些事儿,但却贯穿了一个理字,反映了人间自有真善美这上恒古不变的真理。
可以说,这篇《小二黑结婚》是那个时代普遍发生的,也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可能在许多类似的事情没有这么美好的结局,但却是所有正义、善良的人们所共同期盼的结局。
赵树理先生借此批驳封建社会制度,批驳旧思想,鼓励人们敢于抗争。
事实证明,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给中国人民群众带来幸福,也使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了,在政治、婚姻等各个领域能够享有法定权利。
《小二黑结婚》读后感

《小二黑结婚》读后感《小二黑结婚》读后感第一章:引言《小二黑结婚》是一本描写现代爱情和婚姻的小说,作者以生动的情节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小二黑在感情和婚姻中的成长和变化。
第二章:主人公介绍小二黑是一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他聪明机智,乐观积极。
在故事中他遇到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成长,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幸福。
第三章:爱情的起源小二黑在大学读书时遇到了他的初恋女友小娟,两人相互吸引,开始了他们的爱情故事。
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他们的甜蜜和幸福。
第四章:爱情的考验然而,小二黑和小娟在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和困难时,开始逐渐失去了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他们的爱情受到了考验,两人开始频繁产生争吵和矛盾。
第五章:婚姻的选择在经历了一系列的考验后,小二黑和小娟决定结婚。
然而,婚姻并没有解决他们之间的矛盾,反而使得问题进一步升级。
他们开始产生疏离感,被生活的琐事和压力所束缚。
第六章:婚姻的危机小二黑在婚姻生活中渐渐感到压力和困惑,他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和婚姻。
他经历了许多痛苦和挣扎,但最终决定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新找回自己的幸福。
第七章:婚姻的重建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沟通,小二黑终于找到了自己和小娟之间的问题所在,并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他们重新建立起了对彼此的信任和理解,婚姻重获新生。
第八章:人生的领悟通过婚姻的经历,小二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他明白了爱情和婚姻不仅仅是甜蜜和浪漫的一面,更是需要经营和付出努力的。
第九章:结尾《小二黑结婚》这本书带给人们许多思考和启示。
它通过细腻而真实的描写,揭示了现代爱情和婚姻中的困惑和挣扎。
通过主人公小二黑的成长和奋斗,故事传递了积极的能量和希望。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结婚:指男女双方经过法定程序,依法缔结夫妻关系。
2·婚姻:指合法的夫妻关系。
3·依法:按照法律规定。
观小二黑结婚优秀观后感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代表作,它是一部典型的现实主义小说,通过小二黑和二诸葛的婚姻故事,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建国初期所经历的社会变革。
首先,从人物塑造来看,赵树理成功地塑造了小二黑、二诸葛、三仙姑等形象,这些形象各具特色,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面貌。
例如,小二黑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青年,他敢于反抗封建传统,追求自由恋爱,这反映了在建国初期,中国农村新一代的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而二诸葛则是一个思想顽固的封建迷信者,他的行为和思想与新社会的要求相抵触,这反映了在建国初期,农村社会仍然存在封建迷信和传统观念的束缚。
三仙姑则是一个自私自利的女人,她的行为和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这反映了在建国初期,农村社会仍然存在自私自利的现象。
其次,从主题思想来看,《小二黑结婚》反映了中国农村在建国初期所经历的社会变革,强调了新社会对旧社会的改造和进步。
小说中的小二黑、二诸葛、三仙姑等形象都是新社会的产物,他们身上所代表的思想和行为都是与新社会相适应的。
同时,小说也反映了新社会对旧社会的批判和反思。
在小二黑和二诸葛的婚姻中,小二黑的思想和行为代表了新社会的价值观,而二诸葛的思想和行为则代表了旧社会的价值观。
小说通过小二黑和二诸葛的婚姻,深刻地揭示了新旧社会的差异和矛盾。
最后,从艺术手法来看,《小二黑结婚》采用了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描写人物的行为和思想,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的社会面貌。
同时,小说也采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小二黑和二诸葛的婚姻,将新旧社会的价值观进行对比,突出了新社会的进步和优越性。
此外,小说还采用了象征的手法,通过小二黑和二诸葛的形象,象征着新旧社会的交替和演变。
总之,《小二黑结婚》是一部优秀的现实主义小说,它通过小二黑和二诸葛的婚姻故事,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农村在建国初期所经历的社会变革。
同时,小说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的人物塑造、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都堪称典范。
小二黑结婚给我们的启示

小二黑结婚给我们的启示《小二黑结婚》这部著名的小说作品取材于山西一个山村的真实故事,山村的民兵队长与农民女青年智英祥自由恋爱,但遭到长辈的一致反对,当地的村长对智英祥垂涎已久,想霸占她便利用阴谋暗中残害民兵队长,最终导致民兵队长惨死的悲剧。
《小二黑结婚》的作者赵树理,他是著名的现代小说家、人民艺术家,他大部分作品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生活的矛盾斗争和巨大变迁,精于塑造丰富的农村人物形象。
这种文学形式自成一派,从而被文学界称为“山药蛋派”,这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文学流派之一。
赵树理一生创作的文学作品有《李有才板话》、《三里湾》、《福贵》、《李家庄的变迁》、《小二黑结婚》等,而其中最具魅力的作品是《小二黑结婚》,这部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
赵树理根据这个真实的悲剧故事改写为喜剧结尾,这部作品的主要故事内容发生在刘家峧农村,新农民青抗先队长小二黑和本村青年小芹自由恋爱,遭到双方家长的反对,与此时同,村里残留的恶势力金旺妄图霸占小芹,最终在区政府公证的裁决下,惩治了恶势力金旺和兴旺兄弟俩,用新思想教育了小二黑和小芹两人的家长,最终小二黑和小芹自由结婚。
该部作品体现了农村残留旧习俗和新生力量之间的矛盾和较量,批判了封建旧势力的抱残守缺,赞扬和肯定了民主政权和新生思想的进步。
《小二黑结婚》可以说是赵树理文学方向的奠基石,这部作品的成功来源于现实与艺术的结合,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语言等艺术特色上,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大众化的艺术展现形式。
作者避开了传统小说章回体的框架,注重情节连贯性和完整性的结构特点,以单线情节结构为主,小说开头介绍清楚主要人物,继而连贯到底,最后交代人物的结局,做到故事来龙去脉清楚,有头有尾。
小说从旧势力的糟粕视角为出发点,围绕着小二黑与小芹的自由恋爱情节展开。
作者先介绍了人物和故事中产生的矛盾,自私的三仙姑打算把小芹嫁给富家地主换取丰厚的聘礼,继而恶势力金旺也对小芹纠缠不休,均遭到小芹的强烈反对。
《小二黑结婚》读后感(2篇)【高二作文】

《小二黑结婚》读后感(2篇)【高二作文】六十七年后的农村——《小二黑结婚》读后感赵树理先生的《小二黑结婚》写于1943年,讲的是当时解放区的一对青年男女小二黑和小芹冲破重重阻扰,自由恋爱并结婚的事。
透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大概了解到当时农村的状况,封建迷信思想依然存在,包办婚姻,童养媳之类的也还很普遍,像金旺和兴旺一类的恶霸还是横行一方等等.故事的最后三仙姑不再老来俏,平日里装神弄鬼的神案也悄悄收起,二诸葛也不再摆什么卦了.恶霸得到了惩罚,新农村对旧农村的斗争取得了胜利。
但是,我想说,在六十七年后的今天,在我生活那片土地,农村的状况并没有多大的好转。
人们依旧封建迷信,思想依旧保守落后,变相的包办婚姻依然存在,像三仙姑和二诸葛那样的大有人在。
他们装神弄鬼,小日子过得却还很不错。
像三仙姑这样的”神仙”,我们那里土话叫”仙婆”,去她们那里“消费”叫”问仙”,一次一件事十块钱,还要带上大概一斤的米.她们像三仙姑那样设神案,神案前有一个大大的米缸,你把米倒在那个米缸里,把钱压在上面,仙婆就时而”哼哼唧唧”,时而呼天喊地,身体随之晃动,然后唱起歌来,给别人”指点迷津”。
据我所知,仙婆们的生意非常的好。
每天都会有长长的队排在门口。
像二诸葛那样的“神仙”更赚钱。
他们一般会背一些“神书”,会算卦,在村里人“许平安”和“还平安”(许平安和还平安都是我们那里的一种迷信活动,一般是年初的时候去社庙像社神祈福,祈求一年的平安,然后在年终的时候再去还愿)的时候,一般都会叫上一个“师傅”(就是二诸葛类的人物),师傅们接一个活一般是五十块。
还有平日里谁家发生点蹊跷事,晚上连续做噩梦啊,恍惚看见黑影啊,身体连续不舒服啊,猪不明不白死了,牛丢了··就会请师傅来“驱邪”。
又是三四十块钱一次!还有就是变相的包办婚姻!我见过很多自由恋爱的男女,就因为二诸葛所谓的“命相不对”,八字不合,遭到家人的坚决反对,最后抵挡不住家里的压力,没有走进婚姻的殿堂。
小二黑结婚读后感

小二黑结婚读后感《小二黑结婚》是一本让人感动的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平凡人的故事,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小说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爱情的伟大和生活的真谛。
小说中的男主角小二黑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和他的妻子阿玲过着朴实的生活。
虽然生活平淡,但他们的爱情却是那么的深沉。
小二黑为了给阿玲买一件婚纱,不惜舍弃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是生命。
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情,什么是真正的执着。
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坚韧和勇气,看到了对爱情的忠诚和坚持。
小说中的情节让我不禁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又是怎样的呢?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往往被金钱、地位和名利所迷惑,很少有人能够像小二黑那样,用一颗纯真的心去对待爱情。
我们总是被现实所束缚,失去了对爱情的热忱和执着。
而小二黑的故事给了我启示,让我明白了爱情并不是一味的享乐和奢华,而是需要付出和坚持的。
小说中的阿玲也是一个让人感动的女孩,她没有因为小二黑的贫穷而离开他,而是选择和他一起走过人生的每一段旅程。
她的坚强和善良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明白了爱情的真谛。
爱情并不是建立在金钱和地位之上,而是建立在彼此的理解和支持之上。
阿玲的选择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真正的爱情。
通过这本小说,我也看到了农村的生活和人们的情感。
小二黑和阿玲虽然生活贫困,却拥有着真挚的爱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什么是真正的快乐。
他们的故事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让我懂得了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
通过阅读《小二黑结婚》,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爱情的伟大和生活的真谛。
这本小说让我明白了爱情并不是建立在物质之上,而是建立在彼此的理解和支持之上。
它让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并激励我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
这本小说不仅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更是一部关于生活和情感的启示录。
它让我明白了爱情的伟大和生活的真谛,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快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树理《小二黑结婚》读后感
作者:朝清加入日期:07-07-23
我看“小二黑结婚”
《小二黑结婚》的作者赵树理,是“山药蛋”派的重要代表作家。
不管所谓“阳春白雪”之文学观的人如何鄙夷“下里巴人”的。
我认为好的小说情节重在的发展变化,人物重在真实可信,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信手拈来的调恺笔调,于诙谐中见真、善、美,读来欣喜。
由于时代的因素,对于《小二黑结婚》的书评,大抵不能摆脱批判农村的封建和土霸权势力,具有普及婚姻自由,人人平等的教化作用。
但我认为,好的小说除了可以担当一定的社会功能以外,它本身也必定是丰富饱满,值得回味的。
故事非常简单:小二黑和小芹自由恋爱,可是遭到了多方的反对。
一是小二黑那个学道算卦,看着黄历过日子的爹,因为算出了两个年轻人八字不合,命相不对,所以极力反对;二是小芹那个从来就有点小风流的娘,也借着跳大神来以不投姻缘为由大肆反对;三就是那对一直垂涎于小芹美貌的村里的恶霸——金旺兴旺两兄弟,他们甚至借着手里的小权,把两个处于热恋的年轻人捆到了村公所去。
到此开始了故事的高潮,村公所里的区长于法于理上给小二黑他冥顽不灵的爹上了一堂婚姻自主的课;小芹她那个偏爱老来俏的娘却因为城里人“异样”的眼光和讥笑改变了初衷;最畅快人心的当然是揭发了金旺兴旺两兄弟的恶行,除去了他们在村里的权力。
于是最后小二黑和小芹借着自由之风之先河,有了大团圆结局——结婚!
故事虽然写的是小二黑和小芹,但是最出彩的部分却是小二黑的爹——二诸葛和小芹的娘——三仙姑。
比如头篇标题就是“神仙的忌讳”已经大大嘲讽了一番。
二诸葛看黄历结果误了栽种,可见神仙的神机妙算也不灵;三仙姑边跳大神边还能边算计着锅里的米煮烂了,可见神仙自己应该也知道自己不是神仙。
而后又大加笔墨描写了三仙姑跳大神的来历,原来是因为年轻时太漂亮又耐不了寂寞,所以靠了跳大神来增加和别他年轻小伙子说说玩笑话的机会,可见那个什么牛鬼蛇神都是假的了,隐藏在装神弄鬼背后的是人性的本质。
而三仙姑教小芹回骂那些占了她口头便宜的男人,可见她也不是真风流,无非是喜欢和年轻小伙子们打情骂诮罢了。
而这个情况一直延续到她年纪大了也如此,甚至还艳羡上了自己的女儿,觉得她妨碍了自己出风头。
作者几次写到爱老俏的三仙姑虽然年纪大了,“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官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象驴粪蛋上下上了霜”。
读来令人喷饭,所以女子爱美跟长相无关,跟年龄无关,跟时代更无关了。
现在看来,觉得三仙姑除了逼嫁小芹那件事外,应该称得上是个很懂得生活的、可爱的女人,完全和悲剧性无关,处处体现出了隐忍在农村那个旧思想里的人性之美。
而后当她去村公所见区长初时那种宜然自得多少体现出来的却是她那个整天没有言语的庄稼汉丈夫不能拿出来的风度,不管是从大戏里看来的也好,从乡间弄巷传闻里自学的也罢,你说可笑是可笑吧,但是跳了多年大神,多少上得了点台面。
和三仙姑借着大神出风头相比,靠算卦看相的二诸葛可算是真迷信,缩躲在怪力乱神背后既不宜载种,又命相不对,见了乌鸦怕三分,见了寡妇心就凉,怕那个子虚乌有的也就罢了,偏偏对于现实生活中的恶霸也畏首畏尾,弄得生活中似乎除了自己的窝就没有安全的地方,连去个村公所也要抖一抖。
由此可想而知所谓出世之学的渊源。
作者赋于小二黑和小芹的个性都是很有勇气为自己的谋求幸福的,他们的时代也是可以谋求幸福的。
所以哪怕多方反对,小二黑也说“不怕。
”小芹甚至嗔怪母亲“谁要嫁谁嫁去”,村里
甚至因为他俩的自由恋爱和结婚除掉了金旺兴旺那对恶兄弟,当然人人称好,人人称快了。
作者笔下那个简单解决了所有问题的区长着墨描写却不多,对话也很简单明快,让人信服。
整篇小说有详有略,人物安排和情节描写都驾轻就熟。
我十多年前看《小二黑结婚》时,对于什么阶级,政治,封建思想的概念都是混沌不清的。
或者说在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淡化了那些概念,所以我想写脱离于时代烙印的读后感,从人性本身去理解。
我不知道赵树理先生在赋予小说人物个性和命运的时候对他们是否有所定义,又或者只是旁人的附加意会。
对我来说,小说没有派别,只有好坏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