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赵树理作品有感
《赵树理选集》读后感

《赵树理选集》读后感《赵树理选集》是一本收录了赵树理先生多篇优秀作品的书籍。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感赵树理先生的文字优美、情感真挚,他的作品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思考。
这些作品让我在欣赏文学的魅力的同时,也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感悟。
首先,赵树理先生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他的文字优美,句子结构严谨,篇章布局合理,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他的描绘所吸引,仿佛置身于他所描述的场景之中。
例如在《小二黑结婚》一文中,他通过对农村婚礼的描绘,展现了他对农村生活的深厚感情:“新郎新娘穿着一身红色的喜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亲朋好友们簇拥在一起,欢声笑语,一片喜气洋洋。
”这样的描绘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也让我对家乡产生了更深的思念之情。
其次,赵树理先生的作品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他的作品关注社会现象,关注人们的生活,具有很强的现实关怀。
在《老张的儿子》一文中,他通过对农村教育现状的描述,反映了农村教育的困境:“老张的儿子虽然聪明好学,但由于家庭贫困,无法承担高昂的学费,只能辍学在家。
”这样的描述让我深感农村教育的不足,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
再次,赵树理先生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性。
他的作品不仅关注生活现象,还关注人生哲理,具有很深的思考。
在《人生的道路》一文中,他通过对人生道路的探讨,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意义:“人生的道路有曲折和坎坷,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这样的思考让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最后,赵树理先生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他的作品关注人性的弱点,关注道德的教育,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
在《诚信为本》一文中,他通过对诚信的论述,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一个人品质的基石,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根本。
一个没有诚信的人,无论他有多么高的才能,都无法立足于社会;一个没有诚信的民族,无论它有多么强大的实力,都无法赢得尊重。
读《小二黑结婚》有感

《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创作的一部描绘中国农村生活的小说。
这部作品通过讲述小二黑与小芹的爱情故事,展示了农村社会在特定历史时期的风貌。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分享我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首先,《小二黑结婚》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当时农村社会的风俗习惯。
在这部作品中,赵树理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生活中的各种习俗,如相亲、提亲、嫁妆等。
这些习俗反映了当时农村社会的传统观念,以及人们对于婚姻和家庭的重视。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中国传统农村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其次,这部作品展示了农村社会中的爱情观念。
在《小二黑结婚》中,小二黑与小芹的爱情经历了种种波折,最终走到了一起。
他们的爱情故事充满了真挚和执着,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
同时,这部作品也揭示了当时农村社会中对于婚姻的一些陈旧观念,如门当户对、父母之命等。
这些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们对于爱情的自由追求。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当时农村社会的爱情观念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此外,《小二黑结婚》还让我看到了农村社会中的人际关系。
在这部作品中,赵树理通过丰富的人物描绘,展示了农村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这些关系既有亲情、友情,也有邻里之间的互助和竞争。
这些人际关系反映了农村社会的特点,也让我对农村生活有了更加真实的感受。
同时,这部作品还揭示了当时农村社会中的一些问题。
在《小二黑结婚》中,赵树理通过讲述小二黑和小芹的故事,展示了农村社会中的贫富差距、教育落后等问题。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会的发展,也让人们对于农村改革有了更加迫切的期待。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对当时农村社会的问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最后,这部作品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农村生活的热爱。
在《小二黑结婚》中,赵树理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美好。
这种美好既体现在自然风光上,也体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通过阅读这部小说,我感受到了作者对于农村生活的热爱,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生活。
总之,《小二黑结婚》这部小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后感】旧时代 读赵树理小说有感800字

【读后感】旧时代读赵树理小说有感800字
《旧时代》是著名作家赵树理的一部长篇小说,本书以一个小镇为背景,描写了上世
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的生活。
读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到了乡村生活的艰辛与丰富多彩,也为旧时代那些无声的英雄们深深地掩饰感动。
小说的主人公林四妹是一个纯真、善良的女孩,她从小就承受着家庭的沉重压力,为
了减轻家庭的负担,她辍学到外地去打工。
在打工的过程中,她经历了无数的辛酸和磨难,但是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仍然秉承着自己的观念,成为了那个时代一个可敬的女
性。
小说描写了那个年代的真实情况,在这个封闭的小镇上,人们生活简朴,但是却充满
了温馨和爱。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十分鲜明,每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特点,读起
来让人感到亲切和生动。
这些人物不计生死,忠于自己对家庭的责任,他们用自己的努力,维护着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小说中穿插着一些小故事,这些故事有的让人哭笑不得,有的让人同情感动。
比如说,当林四妹在外打工时,她遇到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几乎是个孤家寡人,没有亲戚和朋友,因为年迈体弱,他的住处经常会被洪水淹没,每当这个时候,林四妹总是在雨中担心着他
的安危,而那个老人却总是安慰着她,因为他知道,生活不易,唯有坚持下去,才能渡过
难关。
我深深地感到,在旧时代的金字塔社会中,每个人都有他生活的一份自主权,也许生
活条件恶劣,但是伟大的人总是那些有信仰和坚持精神的人。
这个社会中也有很多英雄,
他们默默无闻,但是他们就是这个时代的闪亮之星。
赵树理锻炼锻炼读后感

赵树理锻炼锻炼读后感第一篇:赵树理锻炼锻炼读后感赵树理锻炼锻炼读后感《锻炼锻炼》是作家赵树理在1958年创作的短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一九五七年秋末“争先农业社”整风时期,赵树理生动地描写了当时的典型社会现象——集体劳动中偷懒人很多。
赵树理借用两个人物生动的描写了这个现象,一个是“小腿疼”,她是一个五十来岁的一个老太婆,每次只要一干活,她就会说自己的腿疼,又由于她是王盈海的嫂子,每次大家都拿她没办法,总是会放过她的自私行为;另一个是“吃不饱”,她总说自己吃不饱,没有力气干活。
但是她跟合作社的领导没有任何关系,所以每次只要一有事情,她就会去找“小腿疼”,自己只是在旁边看着。
她们两个都是杨小四大字报批评的主要对象。
她们两个在劳动时都怀着投机取巧的思想,不想要劳动,想要大家帮她们劳动。
作者描写了“小腿疼”的偷奸耍滑、好逸恶劳、撒泼闹事,“吃不饱”的贪吃懒做、拨弄是非、背后撺掇,并运用这一典型形象、生动的概括了当时农业合作社期间一部分农民消极落后的思想性格和农村一部分农民懒惰的性格以及不支持党的政策的行为,从而揭示了教育农民的艰巨性和清除小农意识的长期性。
我觉得这部小说也从另一个方面揭示了一个问题:“关系网”在中国社会的重要性和普遍存在性。
文中的“小腿疼”因为有关系,所以可以大吵大闹,可以无所顾忌,反正是“自家人”所以不会惩罚她,而“吃不饱”却不敢这样做。
文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王聚海,这个象征着中国社会农村中某些老干部的人物,文中的王聚海是一个主张“合事不表理,只求“了事”就行了,他喜欢通过人的性格来处理事情,并且做事情总是按照他自己的一套规矩,如果不符合他的规矩的他认为就该“锻炼锻炼”,他对“小腿疼”这些人的做法采取了姑息纵容的错误态度,作者通过描写社主任王聚海对其不讲原则、只求了事的“和稀泥”的思想作风,从而真实地反映了农村中人民内部矛盾的复杂性及解决矛盾的症结所在。
并且也揭示了当时农村老干部思想上的一些自私性,还有做事情方面不果断等一些不好的方面。
【读后感】旧时代 读赵树理小说有感800字

【读后感】旧时代读赵树理小说有感800字《旧时代》是赵树理先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的历史背景为依托,通过一个家庭的故事展示了旧时代的生活和人性的沉沦。
在阅读这本小说后,我产生了深深的感触。
小说以南京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为背景,以讲述家庭成员的命运和心路历程为主线。
通过家庭成员的生活和亲身经历,赵树理刻画了当时中产阶级家庭的多重人物关系和心理冲突,展示了旧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性的复杂性。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格和命运,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挣扎。
这本小说让我深刻感受到旧时代的压抑和挣扎。
在那个封闭而落后的社会中,人们的思想被束缚得很紧,无法自由地思考和发声。
主人公的父亲贾先生是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家庭的主人,但他却无法改变现状,只能妥协和适应,最终以失败告终。
而贾先生的儿子小贾,则是一个坚持自我的年轻人,他追求自由和平等,但最终也不得不妥协于现实。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描写也很鲜明,她们被迫接受自己的命运,无法追求自己的幸福和自由。
小说还揭示了旧时代社会阶级固化的现象。
贾家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们无法跻身上层社会,却又比农民和工人阶级有更好的生活条件。
即使是中产阶级也饱受经济和政治压力的困扰,他们无法摆脱社会结构对他们的束缚,只能不断地为了生存权努力工作。
通过赵树理的描写,我对旧时代的社会环境和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这本小说充满了对人性和社会的触动,让我深刻反思了旧时代给人们带来的压抑和困顿。
我也开始思考了当代社会中的问题,我们是否还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我们是否还在某些方面受到现实的条条框框的束缚?通过阅读《旧时代》,我对旧时代的社会环境和人性的沉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本小说通过家庭故事和人物塑造展示了旧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性的复杂性,让我深刻反思了旧时代给人们带来的压抑和困顿。
它不仅是一部有关历史的小说,更是一本启迪思考的好书。
赵树理作品有感

赵树理(1906年9月24日~1970年9月23日),原名赵树礼,山西沁水县尉迟村人,现代著名小说家、人民艺术家。
小说多以华北农村为背景,反映农村社会的变迁和存在其间的矛盾斗争,塑造农村各式人物的形象,开创的文学“山药蛋派”,成为新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流派之一。
-----------引自“百度名片”最近读了几篇赵树理的短篇小说,也看了些对赵树理的评论,大致给的评价都很高,就我看过的他的几篇小说的感觉来说,1赵树理的几篇短篇小说的确有他自己的独到之处。
提赵树理的作品,自然不能忘记他的成名做《小二黑结婚》,主要讲小二黑和小芹恋爱,受到垂涎小芹的村子恶霸金旺的阻挠,结果,金旺以捉奸的名义将小二黑和小芹绑到区上问罪,不料区干部明察后,查出了金旺等人的罪行,并将其法办,还支持了小二黑和小芹的婚事,最后以大欢喜收场。
这部作品受到彭德怀,周扬等诸多赞扬,他之后的几篇如《登记》《孟祥英翻身》《传家宝》《锻炼锻炼》等短篇小说都是极为优秀的。
赵树理作品赵树理文章的很大一个优点就是人物形象塑造的很鲜明,每个主角都有其独特人物性格,他们他们中有些人的性格让人感到一种愚昧,同样是受封建思想的束缚,却都又不不带一丝重叠,像《小二黑结婚》里,爱算命误了庄稼的二诸葛,四十几岁还爱打扮,弄得个老来俏的三仙姑;《传家宝》里的给女人按标准定型,还非要媳妇继承她的古董的李成娘;《孟祥英翻身》里的认为女子就该是小脚、守家的孟祥英婆婆,在浓郁封建气息中走向独立新生活的孟祥英;还有《登记》里的小飞鹅,艾艾,《锻炼,锻炼》的“小腿疼”“吃不饱”,王聚海都是赵树理笔下的典型性格的人物代表。
他的每篇文章的主要人物都有其自己的性格遭遇,每换一种作品读起来都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另外就是他的作品中乡土气息浓郁,他是一个地道的平民作家,将农村的生活原汁原味的传达给读者,使他的作品注入了乡土的灵魂。
不同于一些没有农村经历的作者,若用奢华的笔调渲染乡土气息,犹如蜻蜓点水,无法探究其本质。
【读后感】旧时代 读赵树理小说有感800字

【读后感】旧时代读赵树理小说有感800字赵树理是中国一位优秀的作家,他以描写旧时代生活和人物的小说而闻名。
读了赵树理的小说,我不禁感慨万分,感叹旧时代的悲壮与伟大。
这些小说真实再现了旧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民众生活。
从小说中,我看到了旧时代社会中的种种不公和苦难。
旧时代的人们生活在极端艰辛的环境下,他们没有娱乐设施,没有生活保障,甚至连基本的吃饭都成为了奢望。
赵树理的小说引人入胜,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重重困境之中,感受到了那种深深的无助和绝望。
旧时代的人们为了生活,为了温饱,只能毫无奢望地努力奋斗,靠着最后一丝希望去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他们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坚定地接受着自己的命运。
旧时代的生活不仅是物质的匮乏,更是精神的落寞。
人们在一片黑暗中苦苦挣扎,但却不言放弃,这种乐观和坚韧的精神让我深深感动。
赵树理的小说还揭示了旧时代社会的黑暗面。
他以自己深厚的思想和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深入剖析了旧时代的社会结构和道德观念。
小说中描写的许多场景都让我深感不安和愤怒,社会的种种不公和腐败,令人难以接受。
旧时代的人们被社会所束缚,渐渐地失去了自己的尊严和追求。
而在这个庸俗和丑陋的社会中,一些人士则利用自己的权势和特权来欺压和剥削弱势群体。
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他们遭受的不公和苦难,让我深深地反思现代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性。
除了揭示旧时代社会黑暗面,赵树理的小说还反映了人性的光辉面。
小说中的主人公们虽然身处困境,却依然保持着人性的美好,用仅存的希望和梦想支撑着自己。
他们对生活的坚持和追求,让我深深地感到人性的伟大和可贵。
在生活的逆境中,他们不气馁,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从而获得了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这种坚定和勇敢的精神令人敬佩和感动。
我深信,只要人们不放弃心中的追求,不抛弃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获得真正的幸福。
读完赵树理的小说,我深感旧时代的民众生活是惨淡而无助的,然而他们却始终保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读后感】旧时代 读赵树理小说有感800字

【读后感】旧时代读赵树理小说有感800字赵树理是一位极具才华的作家,他的小说《旧时代》虽然出版已久,但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思考价值。
我读完这本小说后,深感震撼和感悟,对人性、历史和现实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旧时代》主要以三个人物为线索,描写了中国百年来的历史变迁,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和道德层面上的追求和困境。
这三个人物分别是又有野心、独立思考的知识分子赵小良,也是小说中的主角,落地为农民后转向政治工作的储书记,以及被陷害入狱后再次回归社会的杨干。
通过他们的一生,赵树理表达了对旧时代的思考和批判,也透露出了对新时代的期待和希望。
储书记是一个窝里横的政府官员,他通过勾结权贵、贪污受贿来追求自己的利益。
他是一个旧时代的典型代表,他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没有良知和理想,对社会和他人的影响是极端负面的。
储书记对赵小良的影响是致命的,使得一个曾经有着追求和梦想的年轻人沦为了无可救药的堕落之徒。
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深刻的警示,贪婪和自私是毁灭人性和社会的恶魔,我们应该时刻警惕自己的欲望和行为,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人格。
杨干是一个憨厚老实的农民,他在旧时代的政治运动中被冤枉入狱。
他经历了毒打和酷刑,最终重新回到社会后变得心灰意冷。
他的遭遇让我感受到了旧时代的黑暗和残忍,也让我对现实社会的不公和道德沦丧产生了思考。
杨干对政治和社会的失望,让我开始怀疑旧时代的体制和制度,也希望新时代能够比旧时代更加进步和正义。
通过赵树理的笔触,我看到了中国历史的巨大变迁,也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
这本小说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问题和挑战,也在人性的深处激起了对美好和梦想的追求。
赵树理的小说《旧时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通过描写人物和情节,向读者展示了中国历史的曲折和奇迹。
它使我对旧时代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激发了我对新时代的期待和奋斗。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感生活的不易和希望的重要性,希望自己能够在新时代迎接挑战,坚持正义和真理,追求自己的梦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树理农民作品的语言风格赵树理被称为语言大师,他的语言创造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三是口语化,语言运用上,大量提炼晋东南地区的群众口语,通俗浅近而又极富表现力,使小说表现出一种‚本色美‛,在艺术与通俗性结合上达到很高的境界。
在他之前还很少有人完全做到使用北方农民的口语来写作。
不但人物语言是农民的口语,就是作者的叙述语言也完全口语化了。
无论讲述故事或评论人物、事件,都使人觉得是一个农民在说话。
但这又是经过提炼的,纯粹、质朴、平易,描情状的,绘影传神,都能形象逼真,生动活泼;在轻松幽默、风趣横生之中,表现出人民群众的聪明机智和乐观主义。
没有这种独具色彩的语言,也就没有赵树理的特殊的艺术风格。
如写老秦怕老婆说出地押给了谁,赶忙向老婆喝道:‚你这老不死,不知道你那一张疯嘴该说什么!可憋不死你!你还记得啥?还记得啥?‛一方面是责骂、恐吓老婆,制止她再吐露实情;另一方面暗示老杨,意思是她的话是因为老糊涂了一时胡乱说出来的,她再不记得什么了。
通俗易懂的语言表现了老秦胆小怕事的性格。
赵树理小说的语言熔大众化和艺术化于一炉,成功地将农民群众的口头语言提炼为准确、鲜明、生动的文学语言,具有口语化的鲜明特点,在赵树理的小说文本中,农民读者听到了自己钟爱的纯正的"乡音",亲切之情,油然而生。
他植根于晋东南这片家乡的土壤,熟悉农村,热爱人民,大量描写了晋东南独特的区域民俗事象,或作为作品深厚的民俗文化背景,或作为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人物心理,推进人物性格发展的手段,表现出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带着浑厚的土腥味儿。
在《三里湾》第二节里,介绍了王宝全、王金生的居住环境,按东西南北的顺序介绍了窑洞房子及使用习俗。
例如西边四孔窑洞的分工是这样的:金生、玉生兄弟俩已娶妻成家,各住一孔。
王宝全老两口住一孔。
女儿玉梅住一孔,但却是套窑,与父母住的那孔窑相通,有窗无门,进进出出必须经过父母的门。
这表明,一方面闺女大了,需和父母分开居住;另一方面又因她未出嫁,要谨防越轨乱礼,和父母的窑洞串在一起,一举一动都可受到父母的监督、约束。
在这里,窑洞已不是简单的物质客体,而是寄寓了传统的民俗心理,成为一种综合的文化现象。
《李家庄的变迁》里‚吃烙饼‛这一晋东南乡里民俗的描写,更富有深刻的社会内涵。
赵树理小说的幽默语言特色1、异常我们知道,异常、特别是反常会令人发笑。
赵树理就是为了这种‚出乎情理之外‛的异常现象,但又使人在发笑的同时感到这些异常现象是‚在情理之中‛的,因而获得了艺术的真实感。
也只有富有真实感的表现异常的作品,才能真正有幽默感,赵树理有风趣的语言描写了他的人物与客观现实不协调的异常行动、表情,外貌及语言等。
二诸葛在久旱逢雨后竟念念有词地说‚不宜栽种‛,结果违背了自然规律,误了农时,这种与周围人们完全不同的反常言行愚蠢可笑,他还善于描写人物的蠢话、假话。
‚传家宝‛中落后守旧婆婆李成娘蠢话边篇,还自以为是,真是可笑至极。
她笑媳妇走路不像女人家,力气太大,使水费,使油费……当面撒谎,更使人感到荒谬绝伦:三仙姑装神弄鬼,口吐谎言说神非叫于福(小芹爹)‚马上打小芹一顿不可‛。
《李有才话》中描写得贵跟着恒元屁股转时引起发李有才的段快板:‚……恒元说‘砂锅能捣蒜’,得贵就说‘打不烂’;恒元说‘公鸡能下蛋’,得贵就说‘亲眼见’。
‛恒元说的是谎话、假话,得贵则谎上加谎,深刻地揭示了张得贵丧失贫农立于场,与坏人互通鼻息的劣根性。
《小二黑结婚》中写二诸葛见儿子小二黑被抓后自己心中恐慌的一段话,搞笑至极:‚二诸葛连摇头说:‘唉!我知道这几天要出事啦:前天早上我上地去,才上到岭上,碰上个骑驴媳妇,穿了一身孝,我就知道坏了,我今年是罗堠星照运,要谨防带孝的冲了运气,因此哪里也不敢去,谁知躲也躲不过?昨天晚上二黑他娘梦见庙里唱戏,今天早上一个老乌鸦落在东房上叫了十几声、、、、、、唉!反正是时运,躲也躲不过’。
‛异常会产生幽默。
异常有种种,有异常的表情,异常的动作,异常的语言等。
异常的语言也可以叫异常说法,有时候人物的语言与身份、地位、文化程度不相协调,失去了常格。
人们往往适应常态、不适应异常、反常,所以异常就法会引人发笑。
如:(1)他一见老杨同志,就满面陪笑道:‚这位就是县农会主席吗?慢待、慢待!……晌午我就听说你老人家来了,去公所望发好几次也没有遇面对面……(2)二诸葛发急道:‚千万请区长恩典恩典,命相不对,这是一辈子的事!‛(《小二黑结婚》)例(1)张得贵本来是穷人,一个大字不识,可是多年跟着地主恒元转,耳濡目染,学会了几句半通不通的浮言客套,让人听起来觉得好笑。
例(2)‚恩典恩典‛是动词的重叠用法,是‚给予恩惠‛的意思,但是这种词并不经常使用,而动词用法,特别是重叠用法则更少见,令人发噱。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物的话虽然因异常而令人发笑,但这些说法又是协调的,合乎情理的,他们不就这样的话谁说!所以说异常会产生幽默,也只有‚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异常,才能产生幽默。
从这个意义上说,协调也会产生幽默。
比如‚小黑结婚‛中与区长问二诸葛收的童养媳几岁的时候,二诸葛三句话不离本行,说:‚属猴的,十二岁了。
‛除了笃信属相的二诸葛,谁能说出这种话呢?所以这些都与二诸葛的人物性格是相符的。
同时这些说法又是异常的,一般人不这样说,所以好笑。
既不协调(异常)又协调,既协调又不协调,辨证统一于一体,幽默始生矣。
2、降用有不少语词,其基本义素相同,但在份量上却有轻重大小之别。
利用这一因素‚降级使用‛(也就是‚大词小用‛)词语也是转移语义而求诙谐的好办法。
‚降用‛在他的作中呼之欲出,俯拾皆是,可以说是赵树理独具特色的幽默风格之一。
说孟祥英的婆婆找牛差差老婆商量对付媳妇的对策是‚开个座谈会‛;说《三里湾》中描写能不够教唆小俊与玉生闹,说‚以上还只是她一些原则指示,后来的指示就更具体了。
‛中的‚原则指示‛,《‚锻炼锻炼‛》中写李宝珠长得好‚论人才是‘争先社’数一数二的‛。
可惜她这个优越条件变成了她自己的一个很大的包袱中的‚包袱‛;当描写到李宝珠对丈夫张信不满意,‚只把他作为一个‛‘过渡时期’的丈夫,因此她安排了一套对付张信的‚政策‛中的‚过渡时期‛和‚政策‛。
《小二黑结婚》中的三仙姑在区上遭嘲笑后,实在觉得不好意思,‛回去对照镜子研究了一下,真有点打扮得不象话。
中的‚研究‛等等词语就是采用‚降用‛手法,大词小用,庄词谐用,表面上看来好像用得不尽恰当,但仔细玩味,却是幽默有味,具有一种引人看下去或听下去的趣味和力量。
3、飞白所谓飞白就是‚明知其错,故意仿效‛。
飞白可分为语音飞白、文字飞白、词语飞白、语法飞白和逻辑飞白。
赵树理多采用词语飞白。
例如:(1)‚地主刘石甫在太原混了几天,学了一套‚官腔‛,我们的中央军‘进行’到我们的‘原籍’来了。
他们的共产党都被捉住了。
我们国民党又都‘秩序’了。
我们的吴参谋来给你们训话。
大家要‘严肃’地听!越‘严重’吴参谋越喜欢。
就是这个‘问题’!‛(《灵泉洞》)(2)‚老相好都不来了,几个老光棍不能叫三仙姑满意,三仙姑又团结了一伙孩子们,比当年的老相好更多,更调皮.‛(《小二黑结婚》)(3)‚三仙姑见二诸葛老婆已经不要了命,自己先胆怯了几分,不敢恋战,少闹了一会就出来走了.‛(《小二黑结婚》)在赵树理的笔下,如例1‚进发‛、‚家乡‛、‚恢复统治‛和‚严肃‛,分别被飞白成‚进行‛、‚原籍‛、‚秩序‛和‚严重‛,极其有力地暴露了财主的贪‚官‛不化,无知可笑。
例2中的引诱被飞白成‚团结‛,表现了三仙姑的心灵的丑陋。
赵树理通过词语的飞白技巧,使一些平常的口语产生幽默的情境.4、绰号在赵树理的小说中,给人物起绰号是幽默讽刺常用的手段,也是他的一种幽默方式,这些绰号常常使人永志不忘,如:‚二诸葛‛,‚三仙姑‛,‚小飞蛾‛,‚小腿疼‛,‚吃不饱‛,‚糊涂涂‛,‚常有理‛,‚铁算盘‛,‚惹不起‛,‚老定额‛,‚牛差差‛,‚老驴‛,‚一只虎‛,‚杂毛狼‛等等。
这些实际上是作者用以揭露人物思想,刻画人物个性,漫画人物形象的一种手段。
如《‚锻炼锻炼‛》中有段对‚小腿疼‛什么时候‚腿疼‛什么时候不疼的介绍,它诙谐地说明了和‚吃不饱‛其实吃得很饱一样,‚小腿疼‛其实腿也不疼,那些无非都是他们用来对付集体图谋私利的一种手段罢了。
所以这些颇具幽默韵味的外号,不仅有助于显示人物的本相,而其中又是饱含着作者对落后行为的揶揄之情的。
他把自己的爱憎鲜明的感情注入这些绰号。
这种起绰号的形式无疑是继承了我国古典文学的传统。
绰号往往是人物性格的形象概括或突出特点的形象反映。
中国人的姓名以三字格为多,赵树理的人物绰号也多是三字格,因而比人物的正名生命力强。
它们增强了语言的幽默感和含蓄性:每个绰号能引出一段或几段有趣的故事,它吸引人们去看故事,去思考绰号的精妙之处;它诙谐风趣,引人发笑。
5、谐音赵树理喜欢唱戏,他的家乡戏——山西上党梆子,他几十年来未与之断绝关系。
15岁学会了打上党戏的鼓板。
鼓板是指挥乐器的,要掌握好全剧的节奏,才能指挥好整个乐队,因此往往要把唱词和对白完全背诵下来。
他也喜欢曲艺,如快板、小曲等,有些曲艺内容也能背诵。
他在《李有才板话》`《‚锻炼锻炼‛》等作品中写了多段快板以及近似快板的其它韵文,除了内容的诙谐幽默外,音韵和谐的本身就显示出奇巧,使人觉得有趣。
相同韵脚的回旋反复不但奇巧,而且通过声音的反复又使语势增强,从而引导人们在反复回荡的旋律中深深体味,使人感受道袍无限的情趣。
例如《李有才板话》中有一段快板是讽刺刘广聚的:‚刘广聚,假大头;一心要当人物头;抱粗腿,借势头,拜认恒元干老头。
大小事,强出头,说起话来歪着头,从西头,到东头,放不下广聚这颗头。
‛这是谐音手法,‚头‛压韵,‚头‛的音同义各异,读来使人忍俊不禁。
《‚锻炼锻炼‛》开头也写了两段快板,有助于引出矛盾,揭示人物性格,造成幽默讽刺的效果。
有时候顶真与谐音或回环联用,更是趣味横生。
例如《罗汉钱》就用这种手法介绍人物:‚有个农村叫张家庄,张家庄有个张木匠。
张木匠有个好老婆,外号叫个‘小飞蛾’‛。
赵树理善于利用谐音来增强幽默感,而且这种幽默感总是拌着讽刺而生的。
此外,赵树理还善于利用民间的‚快板‛形式来揭露矛盾,进行对比,显示实质,达到嘲讽的目的.例如《李有才板话》中阎家村政策不纯,被坏人操纵,但反而被不明真相的上级封为‚模范村‛.对此,小说主人公李有才编了一首快板说道:‚模范不模范,从西往东看.东边吃烙饼,西边吃稀饭‛.群众苦乐不均,则有怨言,这算哪门子‚模范‛?这首快板将农民的怨气巧妙的发泄出来,因而不胫而走.书中这样的快板还不少.它既揭露了矛盾,有增添了文章语言的幽默色彩.(二)赵树理小说语言幽默特色的修辞构成幽默作家在创造幽默作品的时候,都要使用一些修辞手法,但各有各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