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燃烧习题解答

合集下载

燃料燃烧及其应用练习题

燃料燃烧及其应用练习题

燃料燃烧及其应用练习题一、选择题1.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热量,主要早哪种能量直接转化而来()A.太阳能B.化学能C.动能D.电能2.“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A、教科书循环使用B、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3.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地球上的蕴藏量都是有限的B、都是可再生能源C、都属于混合物D、完全燃烧时都有二氧化碳生成4.为纪念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B、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D、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5.2011年被第63届联合国大会定为“国际化学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化学在开发可替代能源、保护环境等方面起到主要作用。

下列措施,不利于节能减排和改善环境的是()A、开发太阳能、风能B、推行“限塑令”C、推广乙醇汽油D、焚烧秸秆6.今年3月《江苏苏州日报》报导:“太仓奥特斯维能源等一批大项目建成后,我市光伏电池产突破7000兆瓦。

”下列有关“光伏电池”能量形式转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D.风能转化为电能7.2009年在哥本哈根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大力提倡“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A.将工厂排放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B.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关掉不用的程序,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C.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D.多步行,骑自行车,尽量选用公共汽交通,少开车8.下列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是()A.水力发电B.风力发电C.太阳能发电D.燃料电池发电9.对能量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能热水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B.新能源汽车不需要任何能源C.食物在人体内消化,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燃料燃烧,只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10.爱护环境,关注自己和他人的健康,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可自主编辑word)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可自主编辑word)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夯基提能作业题组一燃烧与灭火A组基础题组一、选择题1.(2018江西中考,2,2分)2018年春节,江西实行“禁燃令”。

下图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的是( )2.(2018辽宁沈阳中考,5,1分)利用“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的原理,能将蜡烛火焰熄灭的方法是( )A.用水浇灭B.剪掉烛芯C.吹灭蜡烛D.罩上烧杯3.(2018四川成都中考,4,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油站严禁烟火B.高层楼房着火乘电梯逃生C.燃气泄漏关闭阀门打开排气扇D.灭火要同时破坏燃烧的三个条件4.(2017周口一模,2)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炒菜锅中的油着火,立即用水灭火B.石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以作燃料C.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是与空气(或氧气)接触和温度达到着火点D.液化石油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并关闭阀门二、填空题5.(2016河南中考,15,3分)煤在空气中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6.(2018北京中考,22,3分)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

(1)设计B、D的目的是。

的现象是。

(2)能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O2(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填序号)。

三、简答题7.(2018新乡二模,21)燃烧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现象。

(1)下图中能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的现象是什么?(2)小明在实验结束后发现铜片变黑了,原因是什么?8.下图为探究蜡烛在不同条件下熄灭的实验。

(1)用燃烧的条件分析Ⅰ中蜡烛熄灭的原因。

(2)用物质的性质分析Ⅱ中蜡烛熄灭的原因。

9.(2018安阳一模,21)了解防火、灭火等安全知识非常必要。

(1)在实验室,如果酒精不慎洒在桌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或沙土盖灭,这种灭火方法的原理是什么?(2)在家里,如果发现天然气(或液化气)泄漏,应采取什么安全措施?B组提升题组一、选择题1.(2018郑州一模,4)下列灭火方法中,与“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相同的是( )A.用高压水枪灭火B.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森林着火时砍掉旁边的树木形成隔离带2. (2018新乡一模,4)青少年应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燃烧习题及答案

燃烧习题及答案

燃烧习题及答案燃烧习题及答案燃烧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之一。

它不仅提供了我们所需的能量,还产生了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

燃烧习题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部分,通过解答这些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燃烧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常见的燃烧习题及其答案。

1. 燃烧是一种氧化反应,请问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燃烧反应的特点?A. 吸热反应B. 放热反应C. 吸光反应D. 放光反应答案:B. 放热反应解析:燃烧反应是一种放热反应,即在反应过程中释放出能量。

这是因为燃料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时,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过程会释放出能量。

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燃烧反应的产物?A. 二氧化碳B. 水C. 氧气D. 一氧化碳答案:C. 氧气解析:燃烧反应的产物主要有二氧化碳和水,其中二氧化碳是由燃料物质中的碳与氧气反应生成的,而水是由燃料物质中的氢与氧气反应生成的。

氧气作为燃烧的氧化剂,不是反应的产物。

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常见的燃料物质?A. 木材B. 石油C. 煤炭D. 金属答案:D. 金属解析:燃料物质是指能够燃烧并释放能量的物质。

常见的燃料物质包括木材、石油和煤炭等有机物,它们都含有丰富的碳氢化合物。

金属虽然可以与氧气反应,但不属于常见的燃料物质。

4. 燃烧反应中的燃料物质是指什么?A. 氧化剂B. 还原剂C. 反应物D. 产物答案:C. 反应物解析:燃烧反应中的燃料物质是指参与反应的物质,它是燃烧反应的反应物之一。

燃料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与氧气反应,释放出能量,并形成燃烧反应的产物。

5. 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下列哪个选项描述了燃料物质的反应?A. 反应物+氧气→产物B. 氧气+产物→反应物C. 反应物→产物+氧气D. 产物+氧气→反应物答案:A. 反应物+氧气→产物解析: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燃料物质与氧气反应生成产物。

因此,正确的描述是反应物+氧气→产物。

通过解答这些燃烧习题,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燃烧反应的原理和特点。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基础演练燃料(解析版)

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基础演练燃料(解析版)

备战独家原创九年级化学基础演练——专题七十一:燃料考点一:氢气1.关于“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出蓝紫色火焰B.点燃前要先检验氢气纯度C.化学反应的方程式2H2+O2=2H2OD.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为2:1:2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制取CO2,石灰石加入试管后,立即将试管固定在铁夹里B.制取氢气时,先用酒精灯预热,然后用外焰对准药品加热C.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长颈漏斗的末端浸入液体中D.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试管冷却后再从石灰水中移出导管4.2017年,据报道有科学家在实验室里对液氢样本施加4.95×1011Pa的压力,成功制造出了金属氢,这是一种以氢原子为基本单位构成的晶体。

关于金属氢的推测正确()A.金属氢是一种单质B.金属氢与氕是同位素原子C.金属氢与固态氢气是同种物质D.金属氢与氢气的化学性质相同5.氢气是一种理想的新能源,下列关于氢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氢气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B.氢气点燃前需要验纯C.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与制取二氧化碳的相同D.氢气只能用排水法收集6.氢气是一种最清洁的燃料。

(1)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在反应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是(填具体名称)。

(2)水蒸发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但分子的改变。

7.在常温下,氢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氢气和空气混合点燃可能会发生,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某人总结出可能引起氢气爆炸的原因,你认为合理的是①用打火机去烧系气球的牵绳②鞭炮与氢气球“狭路相逢”③哄抢氢气球时吸烟④直接点燃两天前验纯过的氢气发生装置中导出的气体⑤当氢气体积占氢气和空气总体积的90%时点燃.考点二:碳单质的性质1.2019年5月30日,中国石墨烯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无锡举行。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导电导热性能很强、硬度很大的一种新材料。

燃料与燃烧课后答案

燃料与燃烧课后答案

燃料与燃烧课后答案【篇一:燃料及燃烧除计算外的课后题(2) 】物质的碳化程度说明煤炭的种类及其特点。

答:根据母体物质炭化程度不同可将煤分为四大类,即泥煤、褐煤、烟煤和无烟煤。

泥煤:质地疏松、吸水性强、含氧量最多,含碳最少。

使用性能挥发分高,反应性强,含硫量低,机械性能很差,灰分、熔点很低。

碳量较高,氧和氢含量较少,挥发分产较低。

粘结性弱,极易氧化和自然,吸水性较强。

烟煤:与泥煤相比,挥发分较少,密度较大,吸水性较小,含碳增加,氢和氧含量减少,具有粘结性。

无烟煤:含碳量高,密度大,吸水性小,挥发分极小,组织致密而坚硬,热值大,灰分少,含硫量低。

2、说明煤的化学组成。

答: c h o n s灰分(a)、水分(w)5、说明煤炭灰分的定义,怎样确定煤炭灰分的熔点和酸度?煤炭灰分的酸度与灰分的熔点有什么关系?答:灰分( a)所谓灰分,指的是煤中所含的矿物杂质在燃烧过程中经过高温分解和氧化作用后生成一些固体残留物。

灰分的熔点:灰分是多种化合物构成的,因此没有固定的熔点。

它是指灰分在软化到一定程度的温度。

灰分的酸度:是指灰分中的酸性成分与碱性成分之比。

酸度越大,灰分熔点越高。

7、煤的化学组成有几种表示方法?答:应用基c%+h%+o%+n%+s%+a%+w%=100%分析基 c%+h%+o%+n%+a%+w%=100%干燥基 c%+h%+o%+n%+s%+a%=100%可燃基 c%+h%+o%+n%+s%=100%煤的工业分析内容是测定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百分含量。

8、煤的发热量: 1kg 煤完全燃烧后所放出的燃烧热叫它的发热量。

单位 kj/kg 。

9、什么是煤的高发热量和低发热量?答:高发热量:指燃料完全燃烧后燃烧产物冷却到使其中的水蒸气凝结成 0℃的水时所放出的热量。

低发热量:指燃料完全燃烧后燃烧产物中的水蒸气冷却到 20 ℃时放出的热量。

煤的耐热性是指煤在加热时是否易于破碎而言。

12、什么是煤的粘粘性和结焦性?答:粘粘性指的是粉碎后的煤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煤的颗粒互相粘结形成焦块的性质。

燃烧学习题答案

燃烧学习题答案

燃烧学习题答案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新年快乐!中国矿业⼤学《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2011 / 7/ 9第⼀章化学热⼒学与化学反应动⼒学基础1、我国⽬前能源与环境的现状怎样?电⼒市场的现状如何?如何看待燃烧科学的发展前景?我国⽬前的能源环境现状:⼀、能源丰富⽽⼈均消费量少我国能源虽然丰富,但分布很不均匀,煤炭资源60%以上在华北,⽔⼒资源70%以上在西南,⽽⼯业和⼈⼝集中的南⽅⼋省⼀市能源缺乏。

虽然在⽣产⽅⾯,⾃解放后,能源开发的增长速度也是⽐较快,但由于我国⼈⼝众多,且⼈⼝增长快,造成我国⼈均能源消费量⽔平低下,仅为每⼈每年0.9吨标准煤,⽽1 吨标准煤的能量⼤概可以把400吨⽔从常温加热⾄沸腾。

⼆、能源构成以煤为主,燃煤严重污染环境从⽬前状况看,煤炭仍然在我国⼀次能源构成中占70%以上,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煤炭在我国城市的能源构成中所占的⽐例是相当⼤的。

以煤为主的能源构成以及62%的燃煤在陈旧的设备和炉灶中沿⽤落后的技术被直接燃烧使⽤,成为我国⼤⽓污染严重的主要根源。

据历年的资料估算,燃煤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如粉尘、⼆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碳等,对我国城市的⼤⽓污染的危害已⼗分突出:污染严重、尤其是降尘量⼤;污染冬天⽐夏天严重;我国南⽅烧的⾼硫煤产⽣了另⼀种污染——酸⾬;能源的利⽤率低增加了煤的消耗量。

三、农村能源供应短缺我国农村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两⽅⾯,即农民⽣活和农业⽣产的耗能。

我国农村⼈⼝多,能源需求量⼤,但农村所⽤电量仅占总发电量的14%左右。

⽽作为农村主要燃料的农作物桔杆,除去饲料和⼯业原料的消耗,剩下供农民作燃料的就不多了。

即使加上供应农民⽣活⽤的煤炭,以及砍伐薪柴,拣拾⼲畜粪等,也还不能满⾜对能源的需求。

电⼒市场现状:2008年10⽉份,中国电⼒⼯业出现4.65%的负增长,为⼗年来⾸次出现单⽉负增长。

11⽉,部分省市⽤电增幅同⽐下降超过30%。

在煤价⼤幅上涨和需求下滑的影响下,⽬前⽕电企业亏损⾯超过90%,预计全年⽕电全⾏业亏损将超过700亿元。

03 燃料燃烧计算与锅炉热平衡_习题

03 燃料燃烧计算与锅炉热平衡_习题

第三章燃料燃烧计算与锅炉热平衡(1)一、名词解释:1、燃烧2、完全燃烧3、不完全燃烧4、过量空气系数α5、理论空气量6、过量空气7、漏风系数8、飞灰浓度9、理论烟气容积10、理论干烟气容积11、三原子气体容积份额二、填空题:1、当α>1、完全燃烧时,烟气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α>1、不完全燃烧时,烟气的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烟气焓的单位是“kJ/kg”,其中“kg”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负压运行的锅炉中,沿烟气流程到空气预热器前,烟气侧的RO2逐渐______,O2逐渐_______,烟气侧的α逐渐_______,漏风总量逐渐________,飞灰浓度逐渐______。

4、烟气中的过量空气(含水蒸气容积)ΔV=_________________。

5、利用奥氏烟气分析仪进行烟气分析时,先让烟气经过装有___________溶液的吸收瓶1,以吸收烟气中的___________;再让烟气经过装有___________溶液的吸收瓶2,以吸收烟气中的___________;最后让烟气经过装有___________溶液的吸收瓶3,以吸收烟气中的___________。

以上吸收顺序_________颠倒。

6、烟气成分一般用烟气中某种气体的_________占_________容积的_________表示。

7、完全燃烧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它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α=1时,该方程式变为_________________,它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它可以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计算α的两个近似公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化学燃烧热能源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A.天然气B.电力C.原煤D.石油【答案】B【解析】天然气、原煤、石油属于一次能源,电力属于二次能源,故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二次能源的判断。

2.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气、石油、流水、风力、氢气为一级能源B.无论是风力发电还是火力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PM 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D.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的城市照明系统【答案】D【解析】A、一级能源是指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氢气不属于一级能源;B、风力发电是将风能转化为电能;C、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D、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利用太阳能、风能均有利于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与能源、环境等相关知识。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能产生污染环境的CO、SO2等有害气体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燃烧效果好D.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更高【答案】A【解析】化石燃料只有在适当的温度和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才能燃烧。

化石燃料不经处理直接燃烧可产生CO、SO2等有害气体。

化石燃料(煤)经深加工后变为气体燃料,不仅减少了SO2对大气的污染,而且能提高燃烧效率。

4.在人类生产、生活对能量的需求日益增长的今天,研究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对合理利用常规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请完成下列问题:(1)人类利用能源分为三个阶段,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矿物能源是现代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

目前,全球仍主要处于化石能源时期。

下列不属于化石能源的是________。

(填序号,下同)A.石油 B.煤 C.天然气 D.生物质能(3)下列对能源的看法合理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 Vgy ( H ar M ar 22.4 ) 2 18 100 6 3.6 22.4 9.55 ( ) 10.27 2 18 100
(Nm3 /kg)
第四章 燃料及其燃烧计算
5-9 某窑炉用煤为燃料,其组成为:
Car Har Oar Nar Sar Aar Mar
质量(%) 72.0
CO2 % 13.6
6.0 4.8
O2 5.0
1.4 0.3
N2 81.4
11.9 3.6
实际测定燃烧后的干烟气分析数据为:
煤灰中含C量17%,灰83%。计算:
⑴燃烧所需要的实际空气量(Nm3/kg);
3 3 则i =1.69 1800 3042kJ / Nm
i i i
i i i i tc tc tc tc tc tc tc tc (i i ) i i
1700 1600 (℃) 1600 (2747.56 2640) 1654 2839 2640
标态下1m3天然气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
1 6 w w w L0 4.762[ (H 2 ) 2 (CH 4 ) (2+ ) (C2 H 6 ) 2 4 8 10 w w (3+ ) (C3H8 ) (4 ) (C4 H10 )] 4 4 4.762 1 [ 1.82 2 67.3 3.5 8.83 5 5.57 6.5 12.48] 100 2 13.11Nm3 /Nm3
0.058 22.4 13.6% Vgy
Vgy=9.55 Nm3/kg
根据N的平衡或O的平衡计算实际需要的空气量 N平衡:燃料中N2+空气中N2=烟气中N2
N ar 22.4 79 L Vgy 81.4% 28 100 100
Lα=9.83 Nm3/kg
⑵实际生成的湿烟气量Vy(不考虑空气中的水蒸气)
计算量热计温度: tc Qnet Q f Qa V CP
令i
Qnet Q f Qa V
49391.6 31 407.98 2924.62kJ/Nm3 17.01
则tc
i , i CP tc CP
℃ 令tc =1700 ,查得CP 1.67 kJ/Nm3· ℃ 则i=1.67 1700 2839kJ/Nm ℃ ℃ 令tc =1800 ,查得CP 1.69 kJ/Nm3·
实际燃烧温度: t tp 0.85 1654 1406 (℃)
(2)一次空气预热到200 ℃ ,二次空气预热到1000 ℃时,查得Ca1=1.308 kJ/m3· ℃, Ca2=1.41 kJ/m3· ℃
Qa1 C
3 70% L ( t 0) 1.308 0.7 15.74 200 2882.3kJ/Nm a1 a a
V V0 1 L0
Vα=14.39+(1.2-1)×13.11=17.01 Nm3/Nm3
0 ℃ 时,煤气、空气的比热分别为: Cf=1.55 kJ/Nm3· ℃; Ca=1.295 kJ/Nm3· ℃
Q f C f 1 t f 1.55 20 31(kJ / Nm3 ) Qa Ca La ta 1.296 15.74 20 407.98(kJ / Nm3 )
Qa 2 Ca 2 30%La (ta 0) 1.41 0.3 15.74 1000 6658.0kJ/Nm3
Qa= Qa1+ Qa2=2882.3+6658.0=9540.3 kJ/Nm3
令i
Qnet Q f Qa V

49391.6 31 9540.3 3466.4kJ/Nm3 17.01
作业题及其解答
第四章 燃料及其燃烧计算
第四章 燃料及其燃烧计算 习题4-2 某焦炉用天然气作燃料,其干组成为:
H2d
1.9
CH4d
70.1
C2H6d
9.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3H8d
5.8
C4H10d
13.0
水分含量4%。燃烧时α=1.2,当高温系数η=0.8. (1)空气、天然气均不预热,计算实际燃烧温度。(2)一次空 气占总空气量的70%,预热至200℃,二次空气预热至1000℃,此 时实际燃烧温度为多少?
⑵燃烧生成的湿烟气量(Nm3/kg);
解: ⑴由于完全燃烧,烟气中不含有CO,灰渣中含 有C,可采用物料平衡进行计算。
C平衡:燃料中C=烟气中C+灰渣中C 1kg煤完全燃烧时: 灰渣中C:11.9% ×1 ×17/83=0.0244㎏ 烟气中的C:72.0%×1-0.0244=0.6956㎏ 转化成摩尔数:0.6956/12=0.058kmol 设干烟气的体积Vgy,则:
解:将干组成换算成湿组成计算
H2w CH4w C2H6w C3H8w
100 (H 2 O w ) ( X ) ( X ) 100
w d
C4H10w
H2O
1.82 67.30
8.83
5.57
12.48
4.0
天然气的热值(根据式(5-9)计算
Qnet= 108 φ(H2) +358φ(CH4) +590φ(C2H6) +912φ(C3H8)+1187φ(C4H10) =108×0.0182+358×0.673+590×0.0883+912×0.055 7+1187×0.1248 =49391.6(kJ/Nm3)
Lα=αL0 =1.2×13.11=15.74 Nm3/Nm3
标态下1m3天然气燃烧生成的烟气量:
w w V0 (H 2 ) 3 (CH 4 ) (n
m w ) (Cn H m ) (H 2O w ) 0.79 L0 2
6 8 w w w w V0 (H 2 ) 3 (CH 4 ) (2+ ) (C2 H 6 ) (3+ ) (C3H8 ) 2 2 10 w (4 ) (C4 H10 ) (H 2O w ) 0.79 L0 2 1 [1.82 3 67.3 5 8.83 7 5.57 6.59 12.48 4] 0.79 13.11 100 14.39Nm3 /Nm3
令tc" =2200 C
,查得C y" 1.69 kJ/(m3 K)
则i "= 1.69 2200 3380(kJ/Nm3 )
令tc=2300 C
,查得C y 1.70 kJ/(m3 K)
则i = 1.70 2300 3910(kJ/Nm3 )
i i i i i i i t t t t
c c c c
t t c tc tc (i i)c i i 2300 2200 2200 (3466.4 3380) 3910 3380 2216.3 C
实际燃烧温度: t tp 0.8 2216.3 1773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