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与燃烧》部分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长春市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经典复习题(含解析)

长春市实验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经典复习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1.用白色瓷片接近酒精灯外焰时,瓷片没有明显变化;接近焰心时,在瓷片上出现黑色粉末状固体,这是酒精没有完全燃烧时生成的炭黑.用水壶烧开水,开始时会发现:与火焰接触的壶底出现水珠和黑色的炭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燃料本身也可能含有水分子B.加热时应把物体放在内焰上加热C.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D.适当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B解析:BA.燃料本身也可能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而含有水分子,正确;B.酒精灯外焰与氧气接触充分,燃烧充分温度高,加热时应把物体放在外焰上加热,选项错误;C.氧气浓度越大,燃料燃烧越充分,故加大空气的流量可以减少炭黑的生成,正确;D.提高水壶的高度可以使燃烧更充分,所以减少炭黑的生成,正确。

故选:B。

2.分析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MnO2加速了KClO3的分解,所以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化学反应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C.燃烧都会发光放热,所以发光放热的变化都是燃烧D.木炭在纯氧燃烧比空气中剧烈,所以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都比空气中剧烈D解析:D【解析】A、MnO2加速了KClO3的分解,所以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化学反应,该说法不正确,因为催化剂的作用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符合题意;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不带电的粒子还有中子,不符合题意;C、燃烧都会发光放热,但发光放热的变化不一定都是燃烧,例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的变化不是燃烧,不符合题意;D. 木炭在纯氧燃烧比空气中剧烈,所以物质在纯氧气中燃烧都比空气中剧烈。

因为物质在纯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的接触面积要大,反应要剧烈,符合题意。

故选D。

3.住宅着火,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作用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隔绝空气或氧气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助燃的气体C解析:CA、可燃物的着火点属于物质的自身属性,不能降低;故选项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章节测试练习题(详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章节测试练习题(详解)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章节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化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若高层住宅发生火灾,在着火的初期,正确做法是A.打开门窗通风B.拨打电话求救C.乘坐电梯逃生D.用灭火器灭火2、2021年“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

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明矾可促进水中悬浮杂质的沉降B.生活中可以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D.电解水时,能量电能转化为化学能3、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质量的21% B.由甲图可知,红磷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C.由乙图可知,只有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冒出白烟D.由乙图可知,如果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白磷也能在水下燃烧4、下列实验对水的主要作用解释错误的是A.隔绝白磷与氧气接触,并提供热量B.集气瓶中的水可以观察气体收集的情况C.冷却溅落的熔化物,吸收热量D.吸收放出的热量5、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在锅里着了火,盖上锅盖——隔绝氧气B.森林灭火时,设置隔离带——隔绝可燃物C.家具起火,用水扑来灭——降低温度D.镁条在酒精灯上点燃——提高着火点6、《易经》记载:“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

这里的“X 气体”是指A.CO B.O2C.CH4D.H27、每一位公民都应具备基本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公共汽车B.煤矿井下停电,要立即点火照明C.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可以做灯火实验检查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B.天然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C.图书馆内,图书发生火灾可以用水基型灭火器进行灭火D.森林发生火灾,可以用水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9、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氢气10、燃烧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物质着火都可以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来扑灭B.易燃物和易爆物可以与其它物质混存C.将煤块磨成煤粉,做成蜂窝煤,可提高煤的燃烧利用率D.水能够灭火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倍受人类关注。

2019-2020学年初中化学《燃料与灭火,燃料与能源》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206)

2019-2020学年初中化学《燃料与灭火,燃料与能源》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206)
, (2)红褐色物质(红磷)和氧气反应,并产生白烟:
, (3)硫和氧气反应:
。 24.(3 分)火灾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下面是某同学在万一发生火灾 时设计的应急方案(灭火和自救措施)。 ①当火较小时,立即用各种灭火器材灭火; ②室内失火时,打开门窗,尽量让浓烟从门窗排出。 ③在灭火或逃生过程中,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④因煤气泄漏引发火灾时,应先关闭天然气,再灭火。 请根据该同学的应急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⑴应急方案中,少一条不可缺少的措施,该措施是
_____ 。 23.(12 分) 火柴是生活的必需品。火柴头上深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 KClO3、MnO2、S 和 Sb2S3(硫化锑),火柴盒侧面涂有一层红褐色物质(红磷和玻璃粉)。划火柴时,发生 氧化反应引燃木条,请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KClO3 在一种催化剂的作用下,借助摩擦产生的热量放出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
33.(4 分)据报道,科学家在深海发现了一种外表像冰的固态物质,这种物质的成分是甲烷
水合物(CH4·H2O),称为可燃冰。通常状况下,这种物质不稳定、易分解、易燃,在低温
或高压下呈固态。其储量超过煤和石油的总储量,是很有前途的待开发能源。
(1)请你分析:可燃冰作为能源有什么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30.(3 分)小木条比小煤块容易被点燃,说明可燃物燃烧与_________有关;木炭在氧气
中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刨花比木块容易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与氧气的________有关,
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1.水蒸气能点燃火柴吗?做如图 12 所示实验,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通过加 热的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铜管口处,火柴被加热;迅速从蒸气中移开,火柴燃着了。 (1)A 处气压大于标准大气压,则烧瓶内沸水的温度应

(完整版)内燃机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

(完整版)内燃机原理课后习题与答案

第一章发动机的性能1.简述发动机的实际工作循环过程。

1)进气过程:为了使发动机连续运转,必须不断吸入新鲜工质,即是进气过程。

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

2)压缩过程:此时进排气门关闭,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缸内工质受到压缩、温度。

压力不断上升,工质受压缩的程度用压缩比表示。

3)燃烧过程:期间进排气门关闭,活塞在上止点前后。

作用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使工质的压力和温度升高,燃烧放热多,靠近上止点,热效率越高。

4)膨胀过程:此时,进排气门均关闭,高温高压的工质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至点移动而膨胀做功,气体的压力、温度也随之迅速下降。

(5)排气过程:当膨胀过程接近终了时,排气门打开,废气开始靠自身压力自由排气,膨胀过程结束时,活塞由下止点返回上止点,将气缸内废气移除。

3.提高发动机实际工作循环热效率的基本途径是什么?可采取哪些基本措施?提高实际循环热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减小工质传热损失、燃烧损失、换气损失、不完全燃烧损失、工质流动损失、工质泄漏损失。

提高工质的绝热指数κ可采取的基本措施是:⑴减小燃烧室面积,缩短后燃期能减小传热损失。

⑵. 采用最佳的点火提前角和供油提前角能减小提前燃烧损失或后燃损失。

⑶采用多气门、最佳配气相位和最优的进排气系统能减小换气损失。

⑷加强燃烧室气流运动,改善混合气均匀性,优化混合气浓度能减少不完全燃烧损失。

⑸优化燃烧室结构减少缸内流动损失。

⑹采用合理的配缸间隙,提高各密封面的密封性减少工质泄漏损失。

4.什么是发动机的指示指标?主要有哪些?答:以工质对活塞所作之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指示性能指标。

它主要有:指示功和平均指示压力.指示功率.指示热效率和指示燃油消耗率。

5.什么是发动机的有效指标?主要有哪些?答:以曲轴输出功为计算基准的指标称为有效性能指标。

主要有:1)发动机动力性指标,包括有效功和有效功率.有效转矩.平均有效压力.转速n和活塞平均速度;2)发动机经济性指标,包括有效热效率.有效燃油消耗率;3)发动机强化指标,包括升功率PL.比质量me。

鲁教版初中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随堂检测试题及答案

鲁教版初中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随堂检测试题及答案

鲁教版初中八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随堂检测试题及答案(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带火种”的是( A )2.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B.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C.将煤隔绝空气加热可制得煤焦油等产品D.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3.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分析正确的是( B )A.吹灭蜡烛:降低着火点B.钻木取火:提高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电器起火:用水浇灭D.煽风点火: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4.下列有关验证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中,只和它的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D )A B C D5.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 ℃,如图中该物质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D )A.M点B.N点C.P点D.Q点6.如图是二氧化碳的制备、收集和检验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A )A.检查装置气密性B.CO2的制备C.CO2的检验D.CO2的存放7.绘画功底极强的小智同学,将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用如图进行了汇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二氧化碳灭火器能灭火说明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大于空气B.二氧化碳能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C.碳酸饮料生产时,有一步是将二氧化碳压入水中,该操作中二氧化碳仅发生了物理变化D.石灰浆(含有氢氧化钙)刷在墙壁上会硬,是因为石灰浆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8.某气体常温下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以下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正确的是( B )9.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我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火箭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液氧是混合物B.煤油是燃料C.液氧是助燃剂D.煤油是石油加工后的产品10.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

鲁教版《第四章 燃烧与燃料》复习测试卷及答案

鲁教版《第四章 燃烧与燃料》复习测试卷及答案

2011—2012(第4章,时间:60分钟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O-16 K-39 Zn-65 Mg-24 Mn-55 Hg-20lCa-40 Al-27 Fe-56 S-32 Na-23 Ca-40 C-12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20分)1今年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

今年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

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某些工业废水处理后可循环使用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禁止秸秆就地焚烧,提倡用秸秆代替煤作燃料进行火力发电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所有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2.学习化学的目的并不在于要成为化学家,重要的是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问题。

从化学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夜晚发现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B.水是生命之源C.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最适宜的灭火器是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D.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加水灭火3.上海世博提出“世博会场馆只给节能开绿灯”,广州市提出“绿色亚运”。

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拿驾照“换”自行车骑,提倡乘公交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B.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C.加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开采力度和用量D.上海已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二甲醚天然气商用加气站4..2010年5月22日,东营区黄河路一汽车发生自燃(如图)。

当汽车电器、线路、供油系统等发生故障时,不需要外界火源作用,只是本身受空气氧化或夏季炎热的天气,积热不散,达到自燃点就会引起自行燃烧。

根据以上信息,你认为下列叙述或做法不.正确..的是( )A.消防队员用水灭火主要是能迅速降低可燃物的温度B.为了给车辆换装高档音响、改进造型等,随意改装线路C.从燃烧的条件看,汽车发生自燃的主要原因是积热不散达到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为保障人身安全,车辆一定要配备灭火器5.木炭在耐高温的容器中密封(内含空气)加热,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的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是()6.2010年5月起,广州市的液化石油气瓶要统一加贴新标识。

《内燃机学》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内燃机学》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

《内燃机学》课后习题答案(第4版)第一章概论1-1.内燃机发明对工业进程的影响。

①内燃机的发明,既给传统的动力机械创造了新的动力源,又推动了一大批新兴工业产业(例如交通运输、发电、工程机械等)落地生根,在一定程度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

②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包括石油炼制、钢铁、汽车等一大批上下游企业的产生与发展,给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新支柱,并推动很多国家走上了工业化道路。

1-2.内燃机燃料和润滑油对内燃机技术进步的影响。

①内燃机的燃料众多,常见的有汽油、柴油、煤油、气体燃料等,不同的燃料物理化学性质不同,对内燃机的要求也不同,根据内燃机的实际工作情况合理选择不同的燃料,不仅可以提高内燃机的动力性、经济性,降低排放,还能带动内燃机新型燃烧技术的发展与完善。

②内燃机内部的摩擦副众多,工作时的摩擦损失不仅会降低内燃机的机械效率,还会加剧零部件的摩擦,降低内燃机寿命。

采用润滑油对关键零部件进行润滑,对于提高内燃机效率、延长寿命极为重要。

1-3.内燃机引进技术消化和吸收存在的问题。

国外内燃机于1901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随后中国的一些工厂开始借鉴仿制,经历了由单缸到双缸,由低速到高速的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通过自主研发、仿制和接受援建,成立了一大批内燃机骨干企业,内燃机工业初具规模。

20世纪60年代,我国的内燃机由仿制转为自主研制生产,由小批量生产转为大批量生产,功率大大提高,并逐渐在农业、发电、船舶等领域得以应用。

20世纪80年代后,内燃机行业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很多合资企业出现,新型内燃机的研制受到重视,并逐渐融入了世界内燃机工业体系。

1-4.车用内燃机发展技术分析。

内燃机作为一种热动力装置,发明之初人们更倾向于它的动力性能与热效率,前期的一系列改进与创新也主要围绕效率和动力性能展开,并逐渐对其他方面的性能进行优化。

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在燃烧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材料、机械加工、燃料、电控等技术的发展与完善,其动力性、经济性、耐久性等技术指标的强化程度不断提高,满足了绝大部分固定和移动用途的要求,取得了广泛的应用。

燃烧学习题答案

燃烧学习题答案

燃烧学习题答案祝!各位同学考试顺利,新年快乐!中国矿业⼤学《燃烧学》复习题参考答案2011 / 7/ 9第⼀章化学热⼒学与化学反应动⼒学基础1、我国⽬前能源与环境的现状怎样?电⼒市场的现状如何?如何看待燃烧科学的发展前景?我国⽬前的能源环境现状:⼀、能源丰富⽽⼈均消费量少我国能源虽然丰富,但分布很不均匀,煤炭资源60%以上在华北,⽔⼒资源70%以上在西南,⽽⼯业和⼈⼝集中的南⽅⼋省⼀市能源缺乏。

虽然在⽣产⽅⾯,⾃解放后,能源开发的增长速度也是⽐较快,但由于我国⼈⼝众多,且⼈⼝增长快,造成我国⼈均能源消费量⽔平低下,仅为每⼈每年0.9吨标准煤,⽽1 吨标准煤的能量⼤概可以把400吨⽔从常温加热⾄沸腾。

⼆、能源构成以煤为主,燃煤严重污染环境从⽬前状况看,煤炭仍然在我国⼀次能源构成中占70%以上,成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煤炭在我国城市的能源构成中所占的⽐例是相当⼤的。

以煤为主的能源构成以及62%的燃煤在陈旧的设备和炉灶中沿⽤落后的技术被直接燃烧使⽤,成为我国⼤⽓污染严重的主要根源。

据历年的资料估算,燃煤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如粉尘、⼆氧化硫、氮氧化物、⼀硫化碳等,对我国城市的⼤⽓污染的危害已⼗分突出:污染严重、尤其是降尘量⼤;污染冬天⽐夏天严重;我国南⽅烧的⾼硫煤产⽣了另⼀种污染——酸⾬;能源的利⽤率低增加了煤的消耗量。

三、农村能源供应短缺我国农村的能源消耗,主要包括两⽅⾯,即农民⽣活和农业⽣产的耗能。

我国农村⼈⼝多,能源需求量⼤,但农村所⽤电量仅占总发电量的14%左右。

⽽作为农村主要燃料的农作物桔杆,除去饲料和⼯业原料的消耗,剩下供农民作燃料的就不多了。

即使加上供应农民⽣活⽤的煤炭,以及砍伐薪柴,拣拾⼲畜粪等,也还不能满⾜对能源的需求。

电⼒市场现状:2008年10⽉份,中国电⼒⼯业出现4.65%的负增长,为⼗年来⾸次出现单⽉负增长。

11⽉,部分省市⽤电增幅同⽐下降超过30%。

在煤价⼤幅上涨和需求下滑的影响下,⽬前⽕电企业亏损⾯超过90%,预计全年⽕电全⾏业亏损将超过700亿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燃料与燃烧》习题解答第一篇 燃料概论1. 某种煤的工业分析为:M ar =3.84, A d =10.35, V daf =41.02, 试计算它的收到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的工业分析组成。

解:干燥无灰基的计算:02.41=daf V98.58100=-=daf daf V Fc ;收到基的计算 ar ar ar ar V M A FC ---=10036.35100100=--⨯=arar daf ar A M V VA ar = 9.95 FC ar = 50.85干燥基的计算: 35.10=d AV d = 36.77;88.52100=--=d d d A V FC2. 某种烟煤成分为:C daf =83.21 H daf =5.87 O daf =5.22 N daf =1.90 A d =8.68 M ar =4.0; 试计算各基准下的化学组成。

解:干燥无灰基:80.3100=----=daf daf daf daf daf N O H C S收到基: 33.8100100=-⨯=ard ar M A A95.72100100=--⨯=arar daf ar M A C C H ar =5.15 O ar =4.58 N ar =1.67 S ar =3.33 M ar =4.0干燥基: 68.8=d A 99.75100100=-⨯=ddaf d A C C 36.5913.0=⨯=daf d H H 77.4913.0=⨯=daf d O ON d = N daf ×0.913 =1.7447.3913.0=⨯=daf d S S干燥无灰基:C daf =83.21 H daf =5.87 O daf =5.22 N daf =1.90 S daf =3.80二3. 人工煤气收到基组成如下:H 2 CO CH 4 O 2 N 2 CO 2 H 2O 48.0 19.3 13.0 0.8 12.0 4.5 2.4计算干煤气的组成、密度、高热值和低热值;解:干煤气中: H 2,d = 48.0×[100/(100-2.4)]=49.18 CO ,d = 19.3×1.025=19.77 CH 4,d = 13.31 O 2,d = 0.82 N 2,d = 12.30 CO 2,d = 4.61ρ=M 干/22.4=(2×49.18%+28×19.77%+16×13.31%+32×0.82%+28×12.30%+44×4.61%)/22.4= 0.643 kg/m 3Q 高 =4.187×(3020×0.1977+3050×0.4918+9500×0.1331)=14.07×103 kJ/m 3= 14.07 MJ/ m 3Q 低 =4.187×(3020×0.1977+2570×0.4918+8530×0.1331)=12.55×103 kJ/m 3= 12.55 MJ/ m 3第二篇 燃烧反应计算第四章 空气需要量和燃烧产物生成量5. 已知某烟煤成分为(%):C daf —83.21,H daf —5.87, O daf —5.22, N daf —1.90,S daf —3.8, A d —8.68, W ar —4.0,试求:(1) 理论空气需要量L 0(m 3/kg ); (2) 理论燃烧产物生成量V 0(m 3/kg );(3) 如某加热炉用该煤加热,热负荷为17×103kW ,要求空气消耗系数n=1.35,求每小时供风量,烟气生成量及烟气成分。

解:(1)将该煤的各成分换算成应用成分:%33.81004100%68.8100100%=-⨯=-⨯=ar d ar W A A%95.72100433.8100%21.83100100%=--⨯=--⨯=ar ar daf ar W A C C%15.5%8767.087.58767.0%=⨯=⨯=daf ar H H %58.4%8767.022.58767.0%=⨯=⨯=daf ar O O %66.1%8767.09.18767.0%=⨯=⨯=daf ar N N %33.3%8767.080.38767.0%=⨯=⨯=daf ar S S三%4=ar W计算理论空气需要量L 0:()kgm O S H C L /81.701.058.433.315.5895.723821.0429.11100183821.0429.1130=⨯⎪⎭⎫⎝⎛-+⨯+⨯⨯⨯=⨯⎪⎭⎫ ⎝⎛-+⨯+⨯⨯=(2)计算理论燃烧产物生成量V 0:()kgm L N W H S C V /19.881.779.0224.02866.1184215.53233.310095.72100791004.22281823212300=⨯+⨯⎪⎭⎫⎝⎛++++=+⨯⎪⎭⎫ ⎝⎛++++=(3) 采用门捷列夫公式计算煤的低发热值:Q 低= 4.187×[81×C+246×H -26×(O -S )-6×W]]= 4.187×[81×72.95+246×5.15-26×(4.58-3.33)-6×4] = 29.80(MJ/m 3) 每小时所需烟煤为:()h kg Q m /10053.2298093600101736001017333⨯=⨯⨯=⨯⨯=每小时烟气生成量:())/(1024.281.735.019.8205334h m V m V n tol ⨯=⨯+⨯=⨯= 每小时供风量:h m mnL L tol /1016.281.735.12053340⨯=⨯⨯== 计算烟气成分: )/(1080.220531004.221295.721004.2212332h m m C V co ⨯=⨯⨯=⨯⨯= )/(8.461004.223232h m m S V so =⨯⨯= )/(10296.1)1004.22182(332h m m W H V o H ⨯=⨯⨯+= )/(10714.179.01004.2228342h m L m N V n N ⨯=+⨯⨯=)/(10188.1)(100213302h m m L L V n o ⨯=⨯-⨯= 计算烟气百分比组成:CO 2'=12.45% SO 2'=0.21% H 2O '=5.73% N 2'=76.36% O 2'=5.25%6. 某焦炉干煤气%成分为:CO —9.1;H 2—57.3;CH 4—26.0;C 2H 4—2.5;CO 2—3.0;四O 2—0.5;N 2—1.6;煤气温度为20℃。

用含氧量为30%的富氧空气燃烧,n=1.15,试求: (1) 富氧空气消耗量L n (m 3/m 3) (2) 燃烧产物成分及密度解:应换成湿基(即收到基)成分计算:将煤气干燥基成分换算成湿基成分: 当煤气温度为20℃,查附表5,知:g d ,H2O =18.9(g/m 3)H 2O 湿 =(0.00124×18.9)×100/(1+0.00124×18.9)= 2.29 CO 湿 =CO 干%×(100-H 2O 湿)/100=8.89同理: H 2湿=55.99 CH 4湿=25.40 O 2湿=0.49 CO 2湿=2.93 N 2湿=1.57 C 2H 4湿=2.44(1) 计算富氧燃烧空气消耗量:()332220/0.323421213.01m m O S H H C m n H CO L m n =⎪⎪⎭⎫ ⎝⎛-+⨯⎪⎭⎫ ⎝⎛+++⨯=∑ ()330/45.30.315.1m m L n L n =⨯=⨯= (2) 计算燃烧产物成分:()()()332/421.001.093.244.224.2589.810012m m CO H C n CO V m n co =⨯+⨯++=⨯+⨯+=∑ ()3322/14.1100122m m O H H C m H V m n O H =⨯⎪⎭⎫ ⎝⎛+⨯+=∑()332/43.245.37.001.057.11007010012m m L N V n N =⨯+⨯=⨯+⨯=()()330/135.045.03.03.02m m L L V n O =⨯=-⨯=烟气量为: V n =4.125(m 3/m 3)烟气成分百分比: CO 2'=10.20 H 2O '=27.60 N 2'=58.93 O 2'=3.27(3) 计算烟气密度:()3'2'2'2'2/205.14.2210027.33293.582860.271820.10444.2210032281844m kg O N O H CO =⨯⨯+⨯+⨯+⨯=⨯⨯++⨯+⨯=ρ7. 某焦炉煤气,成分同上题,燃烧时空气消耗系数n=0.8,产物温度为1200℃,设产物中O 2,=0,并忽略CH 4,不计,试计算不完全燃烧产物的成分及生成量。

解:(1)碳平衡公式:五()()42.0.01.044.224.2593.289.810012222=++=⨯⨯++++=⨯+⨯+∑CO CO CO CO CO CO mn V V V V V V CO HC n CO(2)氢平衡方程式:()14.1.01.029.244.224.25299.55100122222220.22=++=⨯+⨯+⨯++=⨯⎪⎭⎫ ⎝⎛+⨯+∑O H H O H H H H m n V V V V V V O H H C m H(3)氧平衡方程式:81.05.05.05.05.09.08.001.029.25.049.093.289.8212121100121212222222.0222=++++=⨯+⨯⎪⎭⎫⎝⎛⨯+++⨯++=+⨯⎪⎭⎫ ⎝⎛+++O H CO CO O H CO CO O H CO CO O V V V V V V V V V nL O H O CO CO(4)氮平衡方程式:22.0276.31001N O V nL N =+⨯ 2272.29.08.076.301.057.1N N V V ==⨯⨯+⨯(5)水煤气反应平衡常 OH CO N CO OH CO N CO V V V V P P P P K 222222∙∙=∙∙=查附表6 当t=1200℃时,K=0.387387.0222=∙∙OH CO N CO V V V V各式联立求解得: 算得百分比为:V H2 = 0.207(m 3/m 3) H 2, = 4.84 V CO = 0.153 (m 3/m 3) CO , = 3.57 V CO2 = 0.267(m 3/m 3) CO 2,= 6.24 V H2O = 0.933(m 3/m 3) H 2O ,= 21.80 V N2 = 2.72(m 3/m 3) N 2, = 63.55 V n = 4.28(m 3/m 3)8. 已知某烟煤含碳量为C ar —80(%),烟气成分经分析为(干成分)CO 2,--15(%);CO ,--3.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